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思考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思考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思考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思考

流程工业是指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经济地位的石化、炼油、化工、冶金、制药、建材、轻工、造纸、采矿、环保、电力等工业行业。这些行业普遍存在能耗大、产品质量差、生产过程工艺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低、信息集成度低、综合竞争力弱等现状。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先进的工艺装备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以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优化、运行、计划与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与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实现企业的优化运行、优化控制与优化管理,从而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高技术。

1 我国流程工业企业对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需求

流程工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在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基础支柱产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以处理连续或间歇物料流、能量流为主,产品多以大批量的形式生产。流程工业的生产和加工方法主要有化学反应、分离、混合等等,这些都与离散制造工业有显著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作为传统工业的流程工业将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据1998年估计全球流程工业的年产值超过5万亿美元,其中仅化工和石油化工部分就超过1万2千亿美元。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按行业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工业总产值35 571.18亿元,工业增加值12 132.41亿元。其中典型的流程工业工业总产值共计23 396.53亿元,占总产值的65.77%,工业增加值8 810.18亿元,占总量的72.62%。数据参阅表1[1]。

从我国2000年工业统计数据来看,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石油和化学工业均居全国第1位,其实现利润占全国工业利润的25.45%;冶金工业居全国第2位;电力工业居第3位。我国22家骨干企业中,流程工业企业约占1/3;在71家重点企业中,流程工业企业约占1/2。在2000年全球500强的行业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居58位、中国国家电力公司居83位、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居307位。由此可见,流程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但所有这些流程工业均存在能耗高、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的特点,能耗普遍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30%,劳动生产率只及国外的20%~30%左右,生产成本普遍高出国外1~2倍。美国60%的石化企业应用了先进控制技术(我国不到20%),在线优化的过程生产增加收益的典型值为装置产值的3%~5%(我国不到1%)。又如有色金属行业,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年产量为650多万t,居世界第2位,但由于总体过程自动化技术和装备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使得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采选业资源利用率仅为35%,发达国家为60%以上;硫利用率(环境污染)我国为50%,发达国家为95%以上。

据美国ARC公司调查,应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如产品质量提高19.2%,劳动生产率提高13.5%,产量提高11.5%。这正是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潜在市场。

2 综合自动化技术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流程工业控制中出现了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结合使过程控制开始突破自动化孤岛模式,出现了集控制、优化、调度、管理、经营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新模式。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自动化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国外大型流程企业、特别是石油化工企业均重视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纷纷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构架工厂级、公司级甚至超公司级的信息集成系统。1995年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已有100多家炼油、化工企业在实施CIMS计划,推动了流程工业综合

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工业公司、美国德曹达公司、高尔公司等化工企业都相继建立了综合自动化系统。

意大利AGIP石油公司提出了以数据模型为核心的工厂信息集成系统的方案,信息采集从低层到上层,从供应链的源头到产品的客户。他以面向数据的模型为核心系统,连接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对生产过程进行过程监视、控制和诊断,环境监测,单元整合,模拟和优化。在管理决策层进行物料平衡、生产计划、调度、排产、企业资源计划、离线在线模拟与优化等。目前国外实施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大型流程工业企业已占很大比例。

另一方面,国外已有许多传统的自动化仪器仪表厂家逐步向综合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化,如Honeywell、ABB、Rockwell等著名公司。Rockwell公司提出e-ManufacturingTM 解决方案;ABB公司提出基于MES(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的综合自动化解决方案,开发相应的工业IT;AspenTech和Honeywell这两家大公司都已不再局限于过程自动化系统与软件领域,而是在其中下层自动化软硬件优势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面向企业整体的解决方案,如AspenTech公司推出的Aspen Engineering SuiteTM、Aspen Manufacturing SuiteTM和Aspen Supply Chain SuiteTM套件,以及提出了智能化工厂的概念PlantelligenceTM。Honeywell的子公司HiSpec Solutions推出面向石油与天然气、制浆造纸、化工、炼油工业的Unified ManufacturingTM Solutions for Business Optimization套件。例如:过程优化是工业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技术之一,他通过生产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和优化操作使生产计划高效地实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获取正确反映生产装置状态的原始生产数据,利用数据校正技术,分析、综合出产品质量、装置能力及状况、能源消耗、故障报警等信息,实现质量监控、故障诊断和安全管理,同时利用流程模拟技术模拟生产装置状况,进行生产作业计划的优化调度,以最少的能耗、最高的安全性或最大的产品效益,确定各个生产装置的负荷并通过静态实时优化向先进控制层提供最优操作条件。因此,这些大公司已逐步形成了对流程企业综合自动化软件和系统产品的垄断之势,软件及服务价格动辄在几十万到几百万美元,并已开始大规模地向我国国内市场推销。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国外著名大公司及研究机构已针对综合自动化技术与系统提出了2个重要的概念:一是提出解决方案,二是发展工业信息技术(工业IT)。这对发展我国的综合自动化技术及相应的软硬件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思路[2]。

我国经过20年的研究和攻关,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领域已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九五”计划期间,产生了大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技术成果和产品,如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技术、先进控制软件、实时优化软件、过程管理与优化软件、企业管理和生产调度系统软件等。已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广泛应用于国内众多石化、化工、医药、冶金、建材/轻工等流程企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总体而言,我国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与系统的研究与产业化过程中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技术深度上不够、应用基础研究不够、相关领域技术借用不够、系统化程度不够、集成能力不够、产品化程度不够、产业化能力不强等诸多方面。近5年来,通过“九五”科技攻关和863高技术计划CIMS主题的大力支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研制开发成功了集散控制系统(DCS),并实现了产业化,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5%左右;(2)研制开发成功基于现场总线FF、HART、Profibus等技术的现场设备与控制系统;(3)在以MES为核心的ERP/MES/PCS综合自动化体系结构中,形成了一批MES的功能化模块及软件;(4)研制开发了一批先进的控制软件及优化管理技术、方法的软件,并取得了初步的应用;(5)通过“九五”攻关和863计划CIMS主题的支持,已初步建设了一批典型的示范工程,并在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国内虽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开发和攻关,但真正在原创性、产品化和产业化方面

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巨大需求。近10年来,许多科研人员参与技术和产品开发并进行创业活动,整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并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为今后大规模产业化和资产重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内容

一般而言,流程工业企业对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需求主要关注4方面的问题。(1)安全:即需要用高可靠性的控制系统、检测和执行机构对设备与装置的运行提供保证,进而对关键装置进行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2)低成本:通过先进的工艺及工艺参数以降低能耗和原料消耗,以及通过先进的建模技术、控制技术和实时优化技术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转化率。(3)高效率:通过先进的计划调度与排产技术和流程模拟技术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4)提高竞争力:通过数据和信息的综合集成,如先进的管理技术(包括ERP、CRM、SCM等)、电子商务、价值链分析技术等,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值,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根据国内外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总体结构可以分成3层结构。

a.以PCS(过程控制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自动化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控制软件、软测量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可靠性技术、数据融合与数据处理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控制系统(FCS)、多总线网络化控制系统、基于高速以太网和无线技术的现场控制设备、传感器技术、特种执行机构等等。

b.以MES(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为代表的生产过程运行优化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建模与流程模拟技术(AMT:Advanced Modeling Technologies)、先进计划与调度技术(APS: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实时优化技术(RTO:Real-time Optimization)、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校正技术、动态质量控制与管理技术、动态成本控制与管理技术等等。

c.以ERP(企业资源管理)为代表的企业生产经营优化层。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产品质量数据管理(PqDM)、数据仓库技术、设备资源管理、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通过研究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MES)及相关技术,可以实现在线成本的预测、控制和反馈校正,以形成生产成本控制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可以实施生产全过程的优化调度、统一指挥,以形成生产指挥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质量跟踪、安全监控,以形成质量管理体系和设备健康保障体系,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

4 我国发展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机会与挑战

近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平均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已受制于产品创新和应用新技术。特别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经济继续腾飞的关键。因此对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流程工业全面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基本共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加入WTO,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增加产品竞争力的愿望越来越迫切,需要大量以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MES)为主的综合自动化技术、软件和服务,这是重要的“天时”。国外软件商对我国市场十分重视,在石化、钢铁、炼油、电力等行业,倾销其优化软件,但由于这些软件对我国工业企业的适应性不够、工程服务和维护费用过高等因素,进口软件产品并非都取得了预期的效益,这也为我们自行开发适合我国工业企业特点的、具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MES各功能软件,并提供及时、周到、价格适宜的现场工程服务带来机遇,这是我们的“地利与人和”。

面临即将到来的21世纪,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面临市场全球化机遇的同时正面临着

更大的挑战,高效率、高质量、低消耗、弹性生产的全球市场需求正在给我国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越来越迫切需要具有大型分布式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的综合集成软件平台及相应的各种应用软件。

以流程工业供应链为例说明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益处[4,5]。企业供应链环节所涉及的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60%~80%,因此,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使总成本下降10%,相当于节省总销售额的3%~6%。这种效益是从以下一些方面取得的:(1)生产制造成本下降15%;(2)运输费用下降10%;(3)按时交货改进下降15%;(4)定单完成时间减少25%~35%;(5)仓库库存下降50%~80%;(6)现金—至—现金周期比一般公司好40%~65%;(7)客户需求预测和管理明显改进。

由上可见对流程工业而言,除了工艺和装备的革新与进步外,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靠综合自动化技术。

5 产学研结合促进我国综合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的发展

近20年来,我国工业控制领域在静态优化、质量控制、故障诊断、数据校正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但均未形成有影响的商品化软件,离高技术产业化更有较大的距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a.从算法到算法,从理论到理论。大多数的先进控制与优化软件的研究开发人员均来自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其出发点是“推销”他们的研究成果,如各种最新的控制算法(非线性控制、神经元网络控制、同时镇定等等),研究人员并未深究企业的具体需求,很少能做到“急人所急”。

b.尚未找到发展综合自动化软件产业的运行模式。虽然许多高等学校、研究院所兴办了不少所谓的高科技公司,但仍未摆脱“科研”的烙印,IBM公司和CISCO公司等均在企业内部提出“不盲目崇拜技术”的理念,因此我们“必须停止崇拜单纯的技术,开始注重技术对于客户的真正价值”。

c.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必须尽快提高基于PCS/MES/ERP 结构的综合自动化理论与技术水平,努力提高或改善用户企业的基础自动化程度、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否则会严重限制综合自动化技术产业的市场空间。

d.缺少客户(市场)第一的整体解决方案。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本是自动化领域的基本出发点,但实际上我们缺少对企业需求整体的分析,因此也就很难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缺少系统集成的能力。

以石化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为例,其发展战略是结合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需求及生产经营的特点,从生产装置控制、优化操作到计划调度,从信息集成到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等各个层次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力争5年内在过程控制和生产经营方面达到国外大型石化企业的先进水平。

综上所述,加强对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投入,并注重从企业及市场的需求出发,结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以产业化为目标,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加速促进相应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因此,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与技术的总体发展战略应是:以提高流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发展我国过程自动化装备工业和相关的软件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志性的综合自动化软件和硬件技术产品。通过重大典型示范工程的推动,全面提高我国流程工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过程自动化软硬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东北大学 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与优化

“985工程”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科技创新平台学术方向建设《项目指南》(第一批) 学术方向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与优化 责任教授:杨光红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科技创新平台 二ΟΟ六年五月二十八日

一、研究方向支持的主要领域 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与优化方向将开展复杂系统的多目标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容错控制方法研究以提高容错能力和可靠性,考虑在网络化环境下智能控制与优化的新挑战;以及复杂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各层次的智能控制与特殊问题研究。主要支持以下研究主题: 1)容错控制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 2)基于模糊模型的非线性鲁棒与智能控制; 3)广义系统的鲁棒控制:不确定性广义系统的鲁棒控制理论、以受限机器人系统、电力系统、经济系统、生物系统为背景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和仿真。 4)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 5)运动目标视觉跟踪技术; 6)巡诊查房机器人技术及原型样机; 7)网络控制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等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优化设计及复杂互联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二、研究方向建设的总体目标 本学术方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取得一批原创性强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有重大突破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提高我国在相关学科的整体研究水平。 具体指标: 1)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60篇以上论文,其中SCI等检索收录论文30篇,包括在本领域著名国际杂志发表论文15篇; 2)争取申请成功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50名(毕业25名以上)。 三、建议课题 课题1:容错控制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许多实际工程系统(诸如飞行器控制系统、电力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等)设计过程中,为了降低由于系统出现故障而带来的损失,通常要求所设计的系统具有可靠性,即所设计的系统要有容错功能。容错控制控制系统是指所设计的控制器不但能对系统正常运行时提供理想的性能保证,而且在执行器、传感器或元部件发生故障时,仍能使闭环系统是稳定的并具有可接受的特性。容错控制方法主要分为:主动容错控制与被动容错控制。主动容错控制是指在故障发生后需要重新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也可能需要改变

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转贴自:转贴自:工控自动化网 1. 引言 005年以来,4月12~14日的FIA第四届中国国际现场总线与工业自动化仪表展览会(FIA)及6月14日~17日的第九届国际现代工厂/过程自动化技术与装备展览会(FA/PA)成功地在北京举行,以及众多厂商举办了大型技术交流活动,使工业自动化市场倍受人们瞩目,特别是“MM现代制造”出了新自动化专刊,提出了新自动化的概念,证明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动向很值得我们重视。 2. 基金会现场总线的规模应用即将逐步展开 总线技术的规划、研究、试制、试用、工程实践及推广应用。这是一项空前的系统工程,它集中了众多人的智慧,获得了众多人的称许,特别是得到了“大客户”的首肯。目前,FF成员338家,已注册产品为227种,通过HIST互操作测试认证的主控系统有11个。应用方面,有50万台现场仪表、8000套系统已投入应用,其中中国占7%,约80套系统,主要分布在石化和化工、石油和天然气、发电几个行业。上海赛科、中海油/壳牌南海项目两大工程均属世界上可数的大型工程,今年即将投产。这些将为我国大规模应用起到示范作用。在技术上国内也有很大进展,华控、沈阳自动化所(中科博微)等单位均研制出并取得FF注册资格的产品,已有10多种专业书籍出版。特别是如下几项技术得到了初步普及:H1的通信原理;H1的功能块组态和“现场控制”策略;现场设备辅助设备及主控系统的选择;H1网段设计及施工安装;设备描述语言(DDL)与互操作性等。而且对于增强型EDDL及FISCO防爆等新技术表现了很大的热情,这些都为今后在国内大规模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现场总线专业委员会(CFFC)于6个外商驻华机构组成的基金会现场总线中国市场委员会(FFCMC)正在联合开展活动。现在FF正处在类似于70年代末DCS所处的时期,作为一项新技术走向市场之路虽然艰辛的,但经过阵痛,新生的事物将像婴儿出世一样,一定会茁壮地成长起来。 3. 检测技术、识别技术及信息融合技术受到重视 传感器技术这些年来正处于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转型的阶段,这将有另文专述。仅由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助推,监测仪表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已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多变量变送器地成功上市,使一个变压变送器(如艾默生德的3015S和横河的EJX)可以完成流量测量及温压补偿、流量积累、显示球罐内液体体积和进行导管堵塞、蒸汽拌热诊断等一些列功能,而且还准备增加孔板磨损监测等功能,设备管理能得到更多有用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现场设备丰富的信息提供了畅通的渠道,为单信号向多信息采集转变创造了条件,加之检测技术进步,诸如温度场测量等传感器地出现,逐步使这种转变成为可能。

数据库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班级:041011 姓名:罗英学号:04101001) 一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述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管理数据的方法,它研究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是通过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以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并利用这些理论来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的技术。即:数据库技术是研究、管理和应用数据库的一门软件科学。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技术研究和解决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量数据有效地组织和存储的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 数据库技术研究和管理的对象是数据,所以数据库技术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按照指定的结构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挖掘系统设计出能够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处理、分析、理解、报表和打印等多种功能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应用系统;并利用应用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理解。 数据库技术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信息,数据,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等。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技术研究和解决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量数据有效地组织和存储的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共享问题。 二数据库技术发展历史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对数据库系统发展阶段的划分应该以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作为主要依据和标志。按照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过程,数据库技术从开始到现在短短的30年中,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是网状和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是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是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技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成为当代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层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出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技术IMS。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思考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思考 流程工业是指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经济地位的石化、炼油、化工、冶金、制药、建材、轻工、造纸、采矿、环保、电力等工业行业。这些行业普遍存在能耗大、产品质量差、生产过程工艺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低、信息集成度低、综合竞争力弱等现状。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先进的工艺装备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以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优化、运行、计划与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与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实现企业的优化运行、优化控制与优化管理,从而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高技术。 1 我国流程工业企业对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需求 流程工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在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基础支柱产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以处理连续或间歇物料流、能量流为主,产品多以大批量的形式生产。流程工业的生产和加工方法主要有化学反应、分离、混合等等,这些都与离散制造工业有显著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作为传统工业的流程工业将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据1998年估计全球流程工业的年产值超过5万亿美元,其中仅化工和石油化工部分就超过1万2千亿美元。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按行业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工业总产值35 571.18亿元,工业增加值12 132.41亿元。其中典型的流程工业工业总产值共计23 396.53亿元,占总产值的65.77%,工业增加值8 810.18亿元,占总量的72.62%。数据参阅表1[1]。 从我国2000年工业统计数据来看,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石油和化学工业均居全国第1位,其实现利润占全国工业利润的25.45%;冶金工业居全国第2位;电力工业居第3位。我国22家骨干企业中,流程工业企业约占1/3;在71家重点企业中,流程工业企业约占1/2。在2000年全球500强的行业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居58位、中国国家电力公司居83位、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居307位。由此可见,流程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但所有这些流程工业均存在能耗高、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的特点,能耗普遍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30%,劳动生产率只及国外的20%~30%左右,生产成本普遍高出国外1~2倍。美国60%的石化企业应用了先进控制技术(我国不到20%),在线优化的过程生产增加收益的典型值为装置产值的3%~5%(我国不到1%)。又如有色金属行业,我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年产量为650多万t,居世界第2位,但由于总体过程自动化技术和装备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使得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采选业资源利用率仅为35%,发达国家为60%以上;硫利用率(环境污染)我国为50%,发达国家为95%以上。 据美国ARC公司调查,应用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如产品质量提高19.2%,劳动生产率提高13.5%,产量提高11.5%。这正是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潜在市场。 2 综合自动化技术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流程工业控制中出现了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结合使过程控制开始突破自动化孤岛模式,出现了集控制、优化、调度、管理、经营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新模式。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自动化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国外大型流程企业、特别是石油化工企业均重视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纷纷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构架工厂级、公司级甚至超公司级的信息集成系统。1995年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已有100多家炼油、化工企业在实施CIMS计划,推动了流程工业综合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摘要 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因此,机械制造自动化在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中的显得尤为重要。机械制造自动化,主要是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化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原料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节约人力资源。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和进步的主要手段,是未来机械制造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核心。科技的进步发展,是不断开发、应用、实践的结果。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加快科学技术商品化,正确判断、识别并坚持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走向,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回顾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近些年的发展,是一项理论课题,也是一项实践性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总结了几个方面着重介绍我国近些年来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发展技术发展

目录 摘要 (1) 1 如何发展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4) 1.1实用机械自动化技术 (4) 1.2低成本机械自动化技术 (4) 1.3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 (5) 1.4配套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 (6) 2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7) 2.1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系统工 (7) 2.2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技术 (7) 2.3机械制造技术是市场竞争要素的统一体 (7) 2.4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世界性技术 (8) 3 机械自动化在我国的特点及作用 (8) 3.1机械自动化的特点 (8) 3.2机械自动化的作用 (8) 4 机械自动化的产生 (9) 5 机械自动化的现状 (9) 5.1管理方面 (9) 5.2设计方面 (10) 5.3制造工艺方面 (10) 5.4自动化技术方面 (10) 6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10) 7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11) 7.1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农业自动化 (11)

中国BIM技术的发展与思考

中国BIM技术的发展与思考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下文简称BIM”)是近年来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出现的新技术,BIM技术在2002年由Autodesk公司率先提出,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正受到国内外学者和业界的普遍关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BIM产业及本土化发展,欧美国家对于BIM的应用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中国对BIM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的向前增长,随之而来中国建筑市场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国内,随着建筑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科研投入不断增多及大力推动和基于BIM技术的软件开发商宣传下,相关机构和各个部门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和应用BIM技术。但是目前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各研究机构对BIM技术的研究相对分散,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针对目前情况,有必要总结我国科建筑行业对BIM技术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推广使用BIM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为BIM技术在我国继续推进和更深入的应用提供参考。 一、BIM的发展背景 (一)概念简介 1.国际行业解释 1975年,“BIM之父”——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arles Eastman 教授创建了BIM理念至今,BIM技术的研究经历了三大阶段: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和发展阶段。BIM理念的启蒙,受到了1973年全球石

油危机的影响,美国全行业需要考虑提高行业效益的问题,1975年“BIM之父”Eastman教授在其研究的课题“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中提出“a computer-based description of-abuilding”,以便于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和量化分析,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引用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对BIM的定义,定义由三部分组成: 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 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 3.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2.国内行业解释 BIM 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 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是对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可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普遍使用。BIM 具有单一工程数据源,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持建设项目生命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建筑信息模型同时又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着提高效率和大量减少风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处长对BIM作出了解释。

关于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几点探索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 的几点探索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001-67 关于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几点探 索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先进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工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进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科研成果使我国工业发展走向和市场经济紧密相连,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对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有关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理论知识、实践课题等进行深入研究。 我国工业机械工程建设发展历史悠久,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多次指出要将工业自动化发展作为重要工业技术发展目标。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传统工业机械设备与先进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相融合的产物,这种自动化生产系统可以有效推动工业机械生产的效率、生产总值,并且还在保证较高生产转换率的同时,节约了人力资源。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我

国现代工业机械设备的改造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型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工业项目建设逐渐展开,但是由于社会生产体制的约束,建国初期的工业生产技术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工业技术才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由此开始慢慢引进国外先进机械自动化技术和自主研发机械自动化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现代工业产业中,可以使机械设备在具有超强的生产操作功能的同时,实现智能化控制。传统的生产设备只是单一的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生产,而自动化机械设备则不然,具有很高的集成化和自动化,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就能实现并完成机械设备生产、工作、维修、监测的全部过程。 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工业机械设备的生产规模,由于自动化技术设备要求的集成程度很高,所以其设备的控制系统非常复杂,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机械自动化生产线。所以为了扩大机械自动化技术的

2021年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

2021年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 重的几个问题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空前发展,目前机械自动化已经取代了人力劳动,但是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围绕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必要性、发展途径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我国处于机械自动化的初期,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它们在工业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多方面机械自动化的特点与作用相辅相成,需创造条件,向节约型工业化自动化社会努力。 我国机械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且目前世界机械制造行业在自动 化技术方面还是以欧美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为准,包括我国在内的发 展中国家基本还处于机械自动化的实现阶段,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1.手工劳作比例高

数据库应用技术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计高

第1章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概念设计 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 1.数据库( DB) 、数据库系统( DBS) 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之间的关系是( A ) 。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 也就是DBMS 2.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中, 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阶段是( D) 。 I.人工管理阶段 II.文件系统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A.I 和 II B.只有 II

C.II 和 III D.只有 I 3.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 ) 。A.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4.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 需要修改的是( C ) 。A.模式与外模式 B.模式与内模式 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 D.三级模式 5.E-R方法的三要素是( C) 。 A.实体、属性、实体集 B.实体、键、联系 C.实体、属性、联系 D.实体、域、候选区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6.概念设计的结果是( B ) 。 A.一个与DBMS相关的要领模型 B.一个与DBMS无关的概念模型 C.数据库系统的公用视图 D.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字典 7.下列四项中, 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C ) 。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度高 D.数据独立性高 第2章关系模型与数据库逻辑设计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 1.关系数据模型是当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 它的三个要素是( A ) 。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2.一个关系中, 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的( B) 。 A.副键 B.关键字 C.从键 D.参数 3.现有如下关系: 患者( 患者编号, 患者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所在单位) 、医疗( 患者编号, 医生编号, 医生姓名, 诊断日期, 诊断结果) , 其中, 医疗关系中的外码是( A ) 。 A.患者编号 B.患者姓名 C.患者编号和患者姓名 D.医生编号和患者编号 4.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B ) 。 A.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发展 摘要:从古至今,劳动人民在经过长期生产和生活后﹐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逐渐产生利用自然界动力代替人力畜力﹐以及用自动装置代替人的部分繁难的脑力活动的愿望﹐经过漫长岁月的探索﹐他们互不相关地造出一些原始的自动装置。而这些装置在随着知识和社会的进步中,断地得到提升,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解放生产力,还提高了了生产效率,好地实现了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并且有些能够在预先的编程设定后可以智能的解决一些问题,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1.引言 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2.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经历 2.1自动化技术形成时期(18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社会的需要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动力。自动化技术是紧密围绕着生产﹑军事设备的控制以及航空航天工业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工业上的应用,是以瓦特的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调速器作为正式起点。1788年﹐瓦特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提出的蒸汽机的速度控制问题﹐把离心式调速器与蒸汽机的阀门连接起来﹐构成蒸汽机转速调节系统﹐使蒸汽机变为既安全又实用的动力装置。此时的自动化装置是机械式的,而且是自力型的。 2.2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经历 自动化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里程碑是1788年英国机械师watt在发明蒸汽机的同时发明的蒸汽离心式调节器。第一次出现被控量的自动调节。 第二个里程碑是20世纪20年代电子管反馈放大器的诞生,各种电子式控制器在各种机

数据库应用技术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周慧)

第1章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 2005)人民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 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 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2.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阶段是(D)。 I.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 A.I 和II B.只有II C.II 和III D.只有I 3.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A )。 A.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4.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C )。 A.模式与外模式 B.模式与内模式 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 D.三级模式 5.E-R方法的三要素是(C)。 A.实体、属性、实体集 B.实体、键、联系 C.实体、属性、联系 D.实体、域、候选区 6.概念设计的结果是(B )。 A.一个与DBMS相关的要领模型 B.一个与DBMS无关的概念模型

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 2005) C.数据库系统的公用视图 D.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字典 7.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C )。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度高 D.数据独立性高 第2章关系模型与数据库逻辑设计思考与练习 一、选择题 1.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是(A )。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2.一个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的(B)。 A.副键B.关键字C.从键D.参数 3.现有如下关系: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单位)、医疗(患者编号,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其中,医疗关系中的外码是(A )。 A.患者编号 B.患者姓名 C.患者编号和患者姓名 D.医生编号和患者编号 4.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B )。 A.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 5.一个关系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元组形成一个新的关系的操作是(C )操作。 A.投影 B.连接 C.选择 D.复制 -2-

制糖工业自动化技术

制糖工业自动化技术 编写:赖庚音石家庄市乐开糖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两个观点: 1、制糖工业生产线朝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确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 随着自控装置元器件价格逐步下降,用人成本逐年升高,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来减少操作人员所获得的经济效应越来越明显。以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一条15万吨/年的一水结晶葡萄糖生产线,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后,按四班三运转计算,操作人员可由手工操作生产线的150人左右降到80人以内。而这样的自动化生产线比手工操作生产线的投资只增加约300万元。 自动化生产线的工艺参数控制稳定、产品品质均匀和产品收率高,间接经济效益非常突出。 2、生产线的自动化装置是否合理和自控运行情况好坏主要取决于工艺专业,而不是取决于自动化专业。 大部分制糖企业的技术主管都是工艺专业出身,本身对推进自己企业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的意愿很强,但在实践中因对自动化知识了解不够总是遇到挫折,而认为原因是自己的自动化专业人员水平不足。这种现象在制糖工业企业特别是蔗糖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笔者认为这是阻碍制糖工业自动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制糖企业的技术主管能对自动化的基

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指导自动化专业人员顺利实现自控装置的有效运行。 以多效真空蒸发系统的末效真空度自动控制系统为例,要想将末效真空度控制在0.12Bar绝对压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俗称控制方案): a、调节抽往冷凝器的二次蒸汽量; b、调节真空泵抽走的不凝气体量; c、调节通过冷凝器的循环冷却水量; d、调节真空泵抽气管道上的破空漏气量。 那么究竟采用那种方法来实施,显然自动化专业人员是无法作主的,只有靠工艺专业人员来决定。一旦决定选用某种方法,工艺专业人员还要告知自动化专业人员介质种类(如二次蒸汽)、介质流量、介质温度、介质压力、介质比重和介质通过调节阀时允许的压力损失等参数,自动化专业人员才能对该真空度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具体配置和实施。采用以上四种控制方法所需投资和对工艺的运行状况的影响是不一样的:a方法最省蒸汽、b方法最省电、c方法最省循环冷却水、d方法投资最低。当然,自动化专业人员可以分别计算出四种情况下所需调节阀的口径供工艺人员专业人员参考。 工艺人员专业人员向自动化专业人员提供自动控制系统具体控制方案和介质参数,叫做提自动化条件,包括P&I图(Process and Instruments Diagram,带自控点的工艺流程形象示意图)、自动控制说明和介质参数表。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 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为了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鼓励国内外人才利用实验室的良好条件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工作,本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基金,欢迎国内外从事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提出课题申请,本实验室将根据有关条件择优予以资助。 第二条实验室每年公布一次《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该指南经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第三条实验室设立专门负责开放课题的管理机构,由主管开放交流的副主任负责,并设立专门秘书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开放课题的申请与评审 第四条课题申请人应认真填写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一式两份寄给本实验室。 第五条课题申请人须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请书的研究内容不得与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竞争性选题重复,或与企事业单位已有成果、已公布有重大进展的科研项目重复,同时应避免重复国际上已做过的工作。 第六条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机构将对课题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初步审查。 第七条通过初审的课题,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机构根据申请书内容和有关评审要求组织3名以上同行专家进行通讯评审。对内容相近的项目申请将选择同一组专家评审。 第八条评审专家对课题申请应当从科学价值、创新性、社会影响以及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独立判断和评价,提出评审意见。 第九条通讯评审完成后,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机构将根据通讯评审情况对课题申请排序,按年度资助计划择优资助。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一步会议评审。

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及前景教学内容

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自动化是美国科学家哈德在1936年提出的。他认为在一个生产过程中,机器之间的零件转移不用人区搬运就是自动化,这就是早期自动化的概念。制造自动化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自动化使用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能够只能完成指定的作业,但是随着科技不断地进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制造自动化的功能目标不再是仅仅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去自动完成指定的作业。随着制造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发展,制造自动化已经远远突破上述

传统的概念。二十世纪以来,为了实现自动化,人们研究和制造了成千上万种自动控制系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军事工程和科学研究等活动。自动控制系统通常由控制器、执行机构和信息反馈装置三部分组成。反馈装置的任务是监视和测量执行机构和工作对象的状态变化和执行结果,把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则根据任务的定义和当前执行情况决定以后应该采取的措施,以机械的、光电的或其他的物理方式向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以便后者准确地加以执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四十多年中,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在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最重要的标志是,在社会劳动时间不断缩减的情况下,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国民收入都增长了大约十倍,人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促成这种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所以普遍认为人类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在科学技术领域里对新技术革命贡献最大的是两个相互联系紧密的领域:一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的重大突破;二是系统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工程化应用。前者是后者得以成功的物资基础,后者又为前者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制造自动化的发展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其生产模式也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刚性自动化阶段。这一阶段包

自动化专业发展趋势

自动化专业简介 自动化是指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地进行操作或运行。广义地讲,自动化还包括模拟或在现人的智能活动。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放大人的功能和创造新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总的来说,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口径宽,适应面广的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的特点,对实现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对迅速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和积极的作用。自动化发展历史 1946年,美国福特公司的机械工程师D.S.哈德最先提出“自动化”一词,并用来描述发动机汽缸的自动传送和加工的过程。 50年代,自动调节器和经典控制理论的发展,使自动化进入到以单变量自动调节系统为主的局部自动化阶段。 60年代,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自动控制与信息处理结合起来,使自动化进入到生产过程的最优控制与管理的综合自动化阶段。 70年代,自动化的对象变为大规模、复杂的工程和非工程系统,涉及许多用现代控制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促进自动化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于是出现了大系统的系统控制和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 3.自动化技术展望 自动化技术发展至今应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然而它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它的未来仍然在不断地开拓者。展望自动化的未来,虽然不能完全预测出以后的自动化技术将会发展成什么样,但是它的一些发展方向还是比较明确的。首先,机器人技术将会是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前沿,从上个世纪机器人的产生,到如今,机器人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它已经成为先进制造业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装备,它的应用不仅帮助人们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加方便、轻松的生活。在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将会更加迅猛,更加多元化,机器人也会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自动化技术将会在虚拟现实技术中有所发展,虚拟现实具有多感知性、临场感、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未来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那么所应用的自动化技术也将得到长远的发展。另外,航天和军事将是自动化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军事技术和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部分,也是各国相互竞争比较激烈的方面,特别是飞机、导弹、航天飞机技术,而这些装置的发展都是需要以自动化技术来支撑的,可想而知在未来飞行器的自动化技术将是各国研究的重点。 当然除了这些方面以外,自动化技术还有很多的发展方向,例如智能交通的发展,智能建筑的发展,高速列车的发展等等,总之,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将是多元化的,它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4.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趋势 介绍完自动化专业以及它的未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动化专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了,也可以预测我们未来的就业前景。 由于20世纪下半叶,以信息技术为显著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冲击着全球,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能否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就决定了世界各国能否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有有利的地位。我国在改革开放这一大好形势下,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势,迎接着这一挑战。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自动化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巨大作用,制订出了相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电092 秦振东 40950144 一、数据库技术发展历史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对数据库系统发展阶段的划分应该以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作为主要依据和标志。按照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过程,数据库技术从开始到现在短短的30年中,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是网状和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是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是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成为当代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1.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层 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出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 理系统IMS。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提出了若干报告,被称为DBTG报告。DBTG报 告确定并建立了网状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是网状数据库的 典型代表。在DBTG思想和方法的指引下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不断成熟, 开发了许多商品化的数据库系统,它们都是基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的。 可以说,层次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先驱,而网状数据库则是数据库概念、方法、技术的奠基者。 2.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是关系数据库系统。1970年IBM公司的San Jose研 究试验室的研究员Edgar F. Codd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 模型》的论文,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开创了关系数据库方法和关系数据库 理论,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Edgar F. Codd于1981年被授 予ACM图灵奖,以表彰他在关系数据库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20世纪70年代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研究和原型开发的时代,其中以IBM 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开发的System R和Berkeley大学研制的Ingres 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终于使关系数据库从实验室走向了 社会,因此,人们把20世纪70年代称为数据库时代。20世纪80年代几乎 所有新开发的系统均是关系型的,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商品化关系 数据库管理系统,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Sybase等。这些商 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使数据库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情报检索、 辅助决策等方面,成为实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

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自动化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本文 首先分析了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自动化行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对自 动化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自动化;发展现状;前景 引言: 近年来,工业中的自动化技术得到明显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水平得到了 显著提高,包括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自动化行业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升温,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自动化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光明,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比例也不断 提高。推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革,也有利于提升中 国工业的产业化程度,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1]。 1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是指可根据预期目标自动进行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如测量、操 作等),在控制的过程中无需机器或生产过程的人工干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通常集成机械执行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测量系统。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是基于自动控制理论进行设计的,与机械、信息技术、电子电路、机械设计、光 学设计、嵌入式软件和系统可靠性设计等技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自动化技 术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生物行业、冶金行业、石油行业、化工行业、有色金属 行业、机械行业、汽车行业、纺织行业、造纸行业、航空航天行业等众多现代工业。由于工业自动化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自动化技术水平已成为 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标志。 在自动化行业中,第一代技术是以机械仪表为代表的机械控制技术,第二代 主要是以电气控制技术为主的继电器控制技术和以调节器为代表的模拟控制技术,第三代是用于过程工业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和用于离散行业的可编程控制器。第四 代控制系统是开放式的,是过程工业控制和离散控制的融合,主要集成在数字处 理技术和电气可编程控制技术的集成上。 2自动化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自动化产业的起步时候,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稍晚,但后面的自动 化技术发展较快,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在很大的 范围内采用自动化装配线进行工业化生产[2]。同时,自动化技术和其他行业中的 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故应该将与自动化技术相关的其他领域 中的技术进行结合,从而促进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中PLC是可编程逻辑 控制器的缩写,目前PLC自动化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主要是因为该自动化技术的控制功能较为实用,并且可以采用程序语句的方 式进行控制功能的实现,可编程控制技术也是目前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常用的控 制技术之一。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关键在于如何根据控制模型的输入量,经过控制 算法的优化,从而得到性能较好的输出量,从而起到自动化控制的功能。 3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工业生产中采用自动化 技术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对于降低各个行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的重要 手段,也是提高多个行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3]。目前在工业生产中的主流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