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合集下载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习题(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习题(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品习题(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根据拼音写汉字。

领wù(_____)pánghuáng(______)袖手旁guān(_____)【答案】(1).悟(2).彷徨(3).观【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悟”“彷徨”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下列词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袖手旁观一帆风顺B.格物致知豪无选择C.推之四海传之万世D.寻求真理学术权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改为:毫无选择。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关联词语使用错误。

改为“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中国学生自然科学传统教育社会环境B.抽象思维轻视实验一帆风顺没有准备C.做研究作主张出主意显微镜D.经书里说盲目接受栽种竹子袖手旁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都是偏正短语。

B项,“抽象思维”“轻视实验”“没有准备”为偏正短语;“一帆风顺”是主谓短语。

C“做研究”“作主张”“出主意”是动宾短语;“显微镜”是偏正短语。

D 项,“经书里说”“盲目接受”“袖手旁观”是偏正短语;栽种竹子是动宾短语。

5.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________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________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________派军队侵占台湾,________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唯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 物进行客观地探索,别无他路,强调了实践 和探索的重要意义。
揣摩语言,品悟情感
演讲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讲有什么 现实意义?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作者作为接受过中西方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 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缺点有久远的文化背景,而且 形成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所以他根据现代学术 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 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合作探究,掌握方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合作探究,掌握方法
•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采用了哪些论据?用了哪些 论证方法?
论据:道理论据、事实论据。
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采用了哪些论据?用了哪些 论证方法?
视格物致知的。自己的亲身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 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举例论证)
•揣摩语言,品悟情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揣摩语言,品悟情感
演讲词,有朴实严谨的语言,通过语言进一步 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揣摩语言,品悟情感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 子,以研究它成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 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中 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有什么作用?
(3-12)分析传统教育的弊病,阐述实
第二部分 验精神的重要性。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原因是大多数人缺少完成一个成功的实验所 需要的眼光、勇气和毅力。
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 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4、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 的目的一样吗?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
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 正意义。
5、具体说来,一个成功的实验者应具备 哪些素质?
4、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 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 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 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 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 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 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 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中心思想
本文由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 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依据,论证了格 物致知的意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 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对世界有所 贡献。
结构梳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引论(提出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论(阐 明道理)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1】王阳明的事例; 【2】种竹子的实验; 【3】作者本人的经历;
彼此联系,互相对比
2、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实验精 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1】科学发展的历史;
【2】实验的过程;
【3】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而轻 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 手”的弱点。
3、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 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 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 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解读+批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解读+批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解读+批注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批注]这次演讲,是作者是在获奖背景下、在颁奖的隆重场合发表的获奖感言。

所以先从背景说起。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批注]这是演讲者获奖的文章。

从父亲受的传统教育,到自己受到的中西两种教育,很自然地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的话题。

以下内容,也是把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比较着谈。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批注]《大学》开篇有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批注]把传统文化、传统教育里最基础的“格物致知”与现代西方学术、现代教育中最基本的“实验”,建立起联系。

③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批注]这段话,批判了传统教育中缺乏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批注]王阳明的例子,说明传统儒家尝试的“格物致知”,局限在“明心见性”的伦理范畴,忽视了探查自然规律,也就是说只向“内”没向“外”。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格物致知是指通过实践观察、深入思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真理的认识。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如王阳明如何通过格物致知悟出“知行合一”的道理,以及爱因斯坦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相对论。
-古今中外典型人物的格物致知精神:教师应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探究,突出格物致知精神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举例:
在讲解朱熹的观点时,可以引用《四书集注》中“格物者,穷理也;致知者,知至也”的原文,解释“穷理”即是通过实践和观察来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知至”则是达到真理的认识。
举例:
针对抽象概念理解难点,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如科学家通过不断实验和观察发现自然规律,这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对于生活结合难点,可以让学生分享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讨论如何运用“格物致知”来解决问题。在比较分析难点上,教师可以设计表格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清晰地对比不同人物的格物致知实践。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难题的情况?”(如找到学习方法、解决朋友矛盾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格物致知精神的奥秘。
4.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协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朱熹《四书集注》中“格物致知”的阐释: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应详细讲解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读,强调其对后世的影响。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从实践中探求真知。

教学重点:(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诚意:真心。

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1.了解“格物致知”以及题目的含义。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解释“格物致知”意思的句子并阅读理解。

明确:“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格)事物(物)获得(致)知识(知)。

出自于“四书”之一的《大学》。

本篇题目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具有从探察物体而获得知识的精神。

题目即本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6年发现J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3.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作者是就什么问题展开演讲的?Z82-5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学习自然科学(1段)
2.《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其目的是什么?Z82-6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
而得到知识(2段)。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 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境界,从而追求儒 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3段)
(应突出“注重实验或实践”这一要点)
示例一:“两弹”元勋邓稼先数十年如一日,进行了 无数次的实验。为证实实验效果,经常率领研究人员 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先后成功研制出我 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示例二:两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实验室 里对成吨的工业矿渣一锅锅地冶炼,终于提取出0.1克 纯净的镭。
愿你做一个有计划、有 想象力、有实验精神的人!
同学们,再见!
缅[miǎn]怀:指追思、远怀、深情地怀念。一般适用
于表达对已故人的思念,如缅怀亡友、缅怀 先祖。
速读课文,勾画一下问题的答案 1.作者是就什么问题展开演讲的? 2.《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
思?其目的是什么? 3.从文中看,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
知的意义是什么?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5、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 6、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
讲的道理:
实验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探测,需要眼光、勇气和 毅力。
中国学生的现状: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 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 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 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1、表达方式:议 论
2、三要素:论 点、论 据、论 证。
(1)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共25张PPT)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共25张PPT)
➢ 解析:不能。这三个词语按逻辑顺序排列,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 要有眼光,能选择正确的目标;选择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 必须有勇气,同时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整体感知——第二部分
➢ 4、请结合课文第2-9段的内容概括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 解析:古代的“格物致知”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6、第13段与上文有什么联系?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13段作者 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 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 解析:联系:深入一层,从世界环境的角度来谈格物致知精神的重 要性。
➢ 原因: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因为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 “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 ➢ 现代的“格物致知”是:一、对客观事物的探索;二、探索应当有
想象力、有计划,目的是获得新知。
整体感知——第二部分
➢ 5、文章第12段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 解析:①本文并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而是一篇演讲。演
讲注重沟通交流,在演讲中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 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效果; ➢ 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从反面深刻地揭露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的 弊病,论述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更具说服力; ➢ ③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作者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 学子来说,本身就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参考意义。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学习目标
➢1、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
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新课导入——实践出真知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学习目标
在自主阅读中区分观点与材料,把握演讲者的主要观点。 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理解演讲中事例对观点的印证作用。 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预习检测
瞭望(liào )
·
缅·怀(miǎn )
探察(chá )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一读课文,提炼观点
难题1-2:串联思路
请大家使用简洁的语言,将这些零散的句子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 串联起来,帮助洋洋理清文章思路。
一读课文,提炼观点
难题1-1:提炼观点
请大家帮助洋洋找出文中(包括标题)能够表达演讲者观点的句子, 不超过八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提出问题(引论):


1:


分析问题(本论)
2:


3:

解决问题(结论) :
二读课文,梳理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1: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物 致
分析问题(本论) 2: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3: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 知,作者采用怎样的论证方式来论证的?这说明中 国传统教育具有什么弊端?
原因: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 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
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举例论证)
弊端: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②偏向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
道理论证
第7段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角度阐述实验精神对于获得 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
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和第8段研究竹子的例子形 成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5.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 么好处?
我们一般写议论文时,不太可能举自己的经验为证, 但这里的情况不太一样。一来这并不是一篇严格意 义上的议论文,而是一篇演讲,演讲注重沟通、交 流,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 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二 来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 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大 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屠呦呦通过几十年的夜以继日的实验研究终于提 取出了青蒿素。
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 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 奖的华人科学家。
如做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时,同学们人人动手, 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从漏斗颈向下吹气。而有一位同 学做完此实验后,继续联想到把乒乓球放到漏斗颈上从 漏斗体向上吹气,这时乒乓球就悬浮于空中,使实验现 象更加具有挑战性。这位同学正是通过动手实验,发挥 “格物致知”精神,才发现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物理 现象,获取到真正的自然学科知识。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总 第6段 实践精神在科学上是很重要的 第7段 历史角度阐述新知识只能通过实践得到
分 第8段 实践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第9段 实践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反 3--5段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正 6--10段 分析实践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正反对比论证 (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 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说苑》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鲁迅
3、阅读6-10段,说说第6段与7-9段之间的关系,6-10段与3-5段之间构成什么关系?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 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 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 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 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 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 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 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 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 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 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 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 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 的需要毫无帮助。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 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 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 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观点的印证作用。
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 祖籍山东日照,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 理学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 院士。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中 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四川大学(川 大)名誉教授 。
字词学习
liào
瞭望
jiǎn
检讨
miǎn
缅怀
pánɡ huánɡ
彷徨
tàn chá
探察

激变
xiù
袖手旁观
cuò
不知所措
tǎo
探讨
gé wù
格物致知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回答: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 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探讨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论点: 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致 知 精
问题
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分析中国学生的现状, 并现身说法
神 解决问题——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培 养 实 验 精 神
主旨归纳
这篇演讲词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格物致知” 的观点, 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为例, 针对当前文化 背景下的中国学生的现状, 揭示了“格物致知” 的真正含义, 表达了对中国学生培养实验精神的 期望。
①演讲者注重沟通、交流, 用自己 的经历“现身说法”, 真实而亲切, 有 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取得更好的演 讲效果;
②演讲者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 来说, 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参考意 义。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3) 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引 论 (提出论点) 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 本 论 (阐明道理) 结 论 (解决问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培贡 养献 实人 验类 精社 神会
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
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示例: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 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 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 墨子 —— 陆游 ——《后汉书》 —— 鲁迅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 伽利略
—— 狄德罗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 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 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 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 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 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上,都不可缺少。
六、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 的有计划的探索。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论题 (1---2) 分析问题 (3---12) 得出结论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认为我们当代中学生最主要的弱点是什么? 这一弱点是如何形成的? 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们中学生目前最主要的 弱点是缺乏责任心。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大都是 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大多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 义务,造成意志薄弱;在学校及社会教育中对于 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力度较为薄弱。
第4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
课堂小结: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论证结构:提出论题
(1)
议论文
分析问题
(2-----12)
解决问题
(13)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 ——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 狄德罗
引 论 (提出论点) 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 本 论 (分析问题) 结 论 (解决问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培贡 养献 实人 验类 精社 神会
第一部分(
1-2自然段 ):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 物致知。
课文说:“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 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 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 的真相。”讨论一下,为什么“研究人文科学”和“在 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 ‚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因为人文科学 思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的正 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 从实践中来的。 ‚在个人行动上‛为什么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个人 行动不是盲目的行动,总要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念指 导。这思想、这理念,也‚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 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那就要在实践中 培养自己的判断力。
•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 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 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 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 有想象力、有计划、客观地探索事物的精 神
第十二段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证明了 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 思维轻动手的弊端。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 论是什么? 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 然科学。 作者的结论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人 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 一部分。
课堂小结: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 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 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 为最正确的事。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 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 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 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丁肇中
论点、 论据 、 论证 。 议论文三要素: 讲道理 。 论据的类型: 摆事实 、
整体感知:
1、作者怎样解释“格物致知”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解释: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 含义
含义: “格物致知” :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格物致知精神:实验精神
古今区别:
古代:目的不在求知而在平天下。 现代:目的是获取真正的新知识。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用 课文原话回答。)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 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 谈就可求到的。 作者主要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实验精 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1)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新的知识只能通过 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2)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要 有具体细致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 向导 ;(3)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 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如
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 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 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 《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 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
王阳明格竹
为什么要提倡 实验精神 (重要性)
自身的学习
经历
讲道理
论点 论证
摆事实
论据
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 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 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 论点。
为论证观点,作者举了哪 些事例?这些事例之间有什 么关系?
王阳明的事例 一种竹子的实验 作者本人的经历 • 彼此联系,互相对比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以王阳明为例。
证明了
证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 格物和致知的真正含义。
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竹子的例子证明了:
实验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的观察,
而是有计划的积极的探测。
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讲的道理: 实验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探测,需要眼 光、勇气和毅力。
第12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
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 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正心 :端正心思。 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修身: 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齐家: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袖手旁观: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
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1、本文主要探讨什么问题?
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的问题。
5.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 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 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6.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 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 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 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丁肇中(1936-)美
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 美国。三个月后随父 母回到中国。1956年 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 习,1960年获得科学 硕士学位,1962年获 得(物理学)哲学博 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 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 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 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 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 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 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 中国科技大学客做教授。
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 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呢? 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 的背景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偏向于理论而 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此 考试得高分,一开始搞研究或者需要动手时,就不 知所措了。 我们只有转变观念,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 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变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 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3) 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给你帮助:
学生学习自然科学 作者以_______话题, 从解释 中国传统教育 《大学》 “格物致知”入手(第1-2段),剖析 __________ 的弊端,(第3-5段)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 科学发展的 重要性。”大力提倡实验精神,原因是:(1) 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2)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学生的学习上的弱点 ___-13段) __________ 所决定的 (3)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的 两个意义并寄予了希望。
课文第11段中,“一些”、“大都”、“往往”、 “常常”这些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 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 言表达严密。
4.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第一层是第①句,第二层是②③句,第三 层是④—⑦句,第四层是第⑧句 第一层承 上启下,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第二层 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来 具体论述其意义;第三层揭示格物致知精神 的真正含义;第四层得出结论,提出希望。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议论文
论证结构:提出论题
(1)
分析问题
(2-----12)
得出结论
(13)
本论部分的结构方式:对照式。
话题(第1段)
应 有 格 物 致 知 精 (写作目的) 神
解释“概念”,引出对中国传统教育 弊端原因的分析。(第2—5段) (引入) 1、这是科学发展的 历史和实验过程证 明了的 2、这是由中国传统 教育的中国学生的 学习弱点决定的 3、这是应付今天的 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内涵、意义、希望
常见论证方 道理论证 、 对比论证 、 比喻论证 。 法 : 举例论证 、 议论文的基本结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构: 论证的方式:立论 、驳论 。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重点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重难点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德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