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养老保险制度私营化改革的经济学断想
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启示(1)
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启示,不少于1000字养老保险是指为满足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和医疗等基本需求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各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几个国家实施养老保险的情况出发,分析其特点以及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
一、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社会养老保险,以年金制度为中心,覆盖全民。
该制度从1942年开始实行,到1990年代,年金制度已成为日本最为重要的养老保险制度,并形成了一整套运作机制。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之处在于早期大力推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其国民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人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也大幅提高,因此缴费基础坚实,运营情况较为稳定。
同时,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按实际缴费情况获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的个性化需求。
二、德国养老保险制度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三支柱制度,即国家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及私人储蓄三种养老方式相结合。
国家养老保险是德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职工、雇主和国家三方共同缴纳的“缴费金”所组成,旨在为德国所有劳动人民提供基本养老保险。
职业年金是由企业或行业协会提供的一种养老保障制度,主要是为那些在特定行业、单位内工作的人提供更为优良、个性化的养老保障。
私人储蓄则是一种由居民自愿进行的养老保障方式。
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之处在于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改进,不断适应经济和人口变化的需求,同时重视企业、职业以及个人的多元化需求,从而形成了一体化、灵活、稳健的养老保险制度。
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基于个人账户和政府统筹相结合,建立一个覆盖工人生涯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该制度由1950年代的社会保险发展而来,伴随着老龄化和经济变化不断调整与改进。
据统计,美国近一半的人依赖于社会保障金生活,除养老保障外,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包括医保、兒童保障、残疾保险等多种福利。
养老保险制度起源的经济学分析
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学分析自19世纪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造成了失业、贫困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传统上个人与社会互动的网络开始松动甚至完全脱离,从而导致个人生活的风险加大,个人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大为下降,以某种方式建立社会“安全网络”来帮助个人抵御这些风险就成为必要。
在探索这种社会“安全网络”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千差万别的解释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产生与发展的理论,而且这些理论本身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走向完善。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关注私有制社会工人阶级的社会福利,虽然没有正式提出过社会养老保险和国家保险理论或具体的制度构想,但是,其著作中却有社会保险的相关论述,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关于社会分配和再生产理论中。
马克思关于“六项扣除”一直被认为是马克思对建立未来社会保险制度的纲领性论述。
马克思还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基金,不仅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福利服务;社会福利的发展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保持一致,社会福利的费用来源于生产者创造的财富,“又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处于低位的这个生产者谋福利”1。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对社会保险的一些基本特征有以下认识:第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选择;第二,社会保险或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要实现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就需要国家或政府的积极参与,政府是社会保险或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第三,社会保险或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缓解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为一部分特殊的社会群体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第四,社会保险或社会保障制度本身不会产生出物质资料,它只不过是在社会再生产中对国民收入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为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生产后备和再生产劳动力;第五,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与建立是增进全体公民福利的需要与手段,体现了公有制优越于私有制;第六,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是保障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手段,不是社会利益冲突的调节器。
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模式经验及启示
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模式经验及启示作者:刘胜军来源:《经济师》2012年第03期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完善可持续养老保险体系日益迫切。
文章比较分析了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介绍了国际养老保险的最新改革经验,对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途径和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模式建议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036-02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种模式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1889年创立于德国。
到20世纪中叶,养老保险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认同,并达到鼎盛时期。
从世界各国实践来看,养老保险主要分为普遍保障、投保资助、强制储蓄和国家统筹等四种模式。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普遍陷入滞胀困境,由于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标准的刚性增长等原因,养老保险费用支出日益增大,各国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相继出现一些问题,如实行普遍保障模式和投保资助模式的国家,由于采取现收现付制,政府承担过多责任,越来越难以支撑养老保险系统;强制储蓄模式很难发挥社会共济的功能;国家统筹模式已逐步退出社会保障领域等。
为此,各国纷纷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反思,并逐步认识到,基于财力有限的现实,政府只能向公众提供“低水平,广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险,因此,应将商业保险纳入养老保险体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于1994年提出了“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第一支柱是由法律强制推行的、国家管理的、以税收支持的具有再分配性质的保障计划,筹资模式应采用现收现付制。
第二支柱是具有强制性的、私营化管理的、完全积累制的制度,应采用完全积累形式且养老保险应与缴纳金额相结合。
第三支柱是为那些需要更高水平养老金的人们设计的、自愿参加的、私有的保障计划,应采用完全积累制方式。
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综合运用不同模式,在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见表1)。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XX年12月14日,世界银行经济学家Louise Fox 女士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了题为“养老金制度创新:世界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如下: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了《避免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书中指出,有四个因素造成了当时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的窘境。
一是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这主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高出生率造成的。
二是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人类老年所需的养老金也逐渐增加。
三是越来越多的人较早离开了工作岗位。
四是某些国家为了避免高通货膨胀,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这些因素都使得实施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养老保险债务缺口。
世界银行建议这些国家从现收现付制度逐渐转变为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
这个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支柱构成:一是传统的现收现付体系,养老金的支付根据劳动者某几个年份的工资而定。
二是基金制的个人账户,这是需要政府强制执行的,也就是劳动者每个月需要把他工资的一部分存入个人的账户,养老金的支付取决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资金的总量和预期的生存时间。
三是个人的储蓄。
当时,许多国家确实都在采取这一混合的多支柱的体系。
而且出于刺激劳动者积极性的考虑,都在向朝贡献确定(defined contribution)的养老制度方向改革,也就是退休后养老金的支付依赖于工作生涯中投资于养老保险的资金总量和预期的生存时间。
为什么这些国家不从一个福利确定的(defined benefit)的现收现付制度直接转变为贡献确定的养老制度?主要是转型成本太高,如果完全变为一个纯粹的贡献确定的养老制度,当前这一代不得不要把工资的一部分存入个人账户,由于政府养老保险债务总量已经很大,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只有由当代人支付,这就会极大地打击劳动者的积极性。
所以大都是有两种并行的体系,新的劳动者被要求加入新的养老体系,而当前的劳动者可以在旧体系和新体系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关于社会养老保险私有化的反思
至此 ,经典的德国模式被改革成完全不同的 组合 ,本文称之为 : 智利模式 、瑞典模式 、中国模 式 ,这些模式各有不同的特点 ,见表 1 。
表 1 不同模式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同制度结构 模式 所有制 财务制度 责任约束 再分配性质
德国模式 公共 现收现付 既定给付
有
智利模式 私有 全部积累 既定供款
在这种社会 、经济及理论的背景下 ,出现了批 评现收现付制度并主张私有化改革的理论和实 践 。信奉新自由主义的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进行 了大规模的私有化改革 ,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是 其中的一部分 。1979 年 ,英国鼓励与就业关联的 公共年金的被保人“合同退出”,进入企业年金制 度或者直接建立个人账户 ,这一事件可以看做是 社会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的先河 。1981 年 ,智利 在经济体制激进的私有化改革过程中 ,社会养老 保险私有化也构成了其中的重要内容 。智利完全 放弃了 20 世纪 30 年代建立的德国模式 ,建立了 强制性个人账户制度 。1994 年 , 在其政策报告 《防止老龄危机》( Averting t he Old Age Crisis)
浅谈养老保险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
浅谈养老保险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阶段,成为世界上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
健全的制度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前提,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重要环节。
随着人类养老方式的改变,由之前的家庭养老转向社会养老,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由于竞争激励,劳动者在年轻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年老时劳动力丧失,因生活困难而陷入困境。
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的问题,他们要求社会提供养老。
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职的劳动者积极性就会空前的高涨,劳动者在职实际以为自己创造出退休后的生活费用,并以一定的形式上交社会,一旦劳动者到了退休年龄,就应该受到对等的待遇。
笔者就现状简单阐述如下。
标签:城乡体系;养老保险;保障;发展;完善;体制一、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现状(一)养老制度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在不断的扩大。
保险的覆盖面积在扩大的同时,企业的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新型农村养老社会开始试点,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以确保职工老有所养,各地方会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二)养老制度。
保障城乡居民养老制度的进行。
老年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由于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时间有限,在实施的过程中必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城镇居民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进行各地的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三)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对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等制度进一步健全,救助标准不断提高,要不断的提高医疗保险救助金额,确保社会救助医疗制度,以便于最大化的改变现状。
(四)老年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
老年优待政策不断完善;老年优待水平不断提高;探索建立高龄养老津贴制度。
二、健全养老保证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前提养老保证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系统,养老保证不仅仅有利于公民个人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养老保险的国际发展趋势看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
摘 要 世界各国历来十分重视并积极探索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路径围绕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决策层和学术界展开了相当广泛的讨论但还远远不够德国智利我们可以发现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趋势结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应避免在现阶段走养老保险私有化道路统帐结合重视企业补充养老金保险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IAbstractAlmost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endowment insurance and explores ways of reforming it positively. During China implementing opening economy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recent more than ten years, around how set up and amplify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perfectly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which is the demanding promptly to solute, policy-making level and academia have launched quite extensive discussions, although has already forme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 and been adopted for the government, but still not enough. From the practice of reforming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in U.S.A., Germany, Sweden, Chile, Singapore and so on, we can find the reforming trend of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n the world, draw experience and lesson from it.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dowment insurance of our country and the existing question, we could improve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government should avoid going on to extremes in providing insurance for the aged in the form of private ownership and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inter-connected with accounts; the government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of providing insurance for the aged through supplementing pensions on the par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commend people to save money for aged .Key Words endowment insuranc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reforming practice;II引言引言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用以指导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开始由旧的"现收现付"模式向新的模式转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旧的保险体制与新的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积极探索改革路径显得尤为必要人口老龄化高峰对养老保险制度造成巨大压力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特有的宏观经济波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重大挑战超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5.78亿,接近10%,中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并且超过了我国总人口的10´Ó³¤ÆÚ¿´´ÓÖÐÆÚ¿´ÔÚ½üÆÚÒÔÑøÀϽðµÄ³ä×ãºÍÎȶ¨Ôö³¤ÈçºÎÍ×ÉÆ°²ÅÅÆäÖеÄÇáÖØ»º¼±¾Í³ÉÁËÒ»µÀÄÑÌâ20世纪80年代以来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建立起富有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下研究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尝试提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模式又完善制度和机制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 养老保险的理论1.1养老保险的历史演进 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也是一个有着特殊需要的阶段世界上公认的标准是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有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平均寿命短而降低了这一年龄标准劳动者在经过一生的辛劳进入老年之后依靠劳动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已经不复存在人们渴望按照自己所习惯的生活方式愉快地度过余生如何养老是人类一直面临的重要问题人类养老的制度安排经历了几千年体现为不同的模式国家养老阶段和社会养老保险阶段即由家庭承担赡养老人的功能无论是以为核心的东方家庭夫妻关系都在承担着及抵御家庭成员社会风险的功能养儿防老的方式实现的确信具有理智的人可以合理安排一生的收入才可以承担养老保障的责任老年人控制财产这种双向的两代人之间收入转移支付的家庭抵御社会风险的机制它具有如下优势因为老人很容易在家庭中找到一些有益的工作使他们更好的从事高效率的工作如家庭养老制度不需要有关退休年龄的限定家庭成员最了解老人的情况和需要因此然而这种家庭养老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第1章 养老保险的理论 1.1.2 国家养老阶段 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社会而这些改变促使着家庭养老向新的模式转换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大批劳动力从农业转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于一般工资劳动者而言而并不拥有属于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并可以增值的资产所以如何维持生存便成了问题但是这种风险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年轻时工资水平不高储蓄额过少劳动者无法准确预计自己退休后的生存年限结果储蓄用光劳动者储蓄的货币贬值而无法满足老年生活的需要核心家庭取代了自然经济下几代共同生活的大家庭使得依赖下一代亲属养老已经不再可能适合于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时代的养老保险应运而生1889年继德国之后与欧洲国家不同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之后颁布是其重要措施之一曾先后建立了覆盖范围广泛的由国家承担全部责任的养老保险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就建立了类似于前苏联的国家养老保险体系发达国家的国家养老保险模式先后遇到问题各国纷纷进行改革还有像中国这样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社会养老保险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为标的用以支付老年人生活费用的社会政策或制度都具有自己的特征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庭企业在此基础上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是以家庭为生产组织的小农经济社会养老则是现代人类文明的社会互助家庭养老保险的原则是养儿防老各尽所能社会养老保险不同于国家养老保险国家养老保险的思想基础是宪法时代产生的国家老年保障义务前者是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社会养老保险属于社会政策和制度后者的原则是盈利1.2 养老经济学概说 养老经济学大体上包括两个流派它着重研究养老制度的变迁尤其是政治因素在变迁过程中的作用第二个流派则可称之为新古典学派运用严格的新古典主义的方法它不研究养老制度的变迁总的来看大约从80年代末新古典主义学派开始取代前者的主导地位(1)社会民主论正是社会民主力量的斗争才导致了社会福利的增加1913年瑞典实施的第一养老保险制度(2)新马克思主义论劳资斗争是建造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另外第1章 养老保险的理论 (3)新工业主义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决定因素那它用于支付公共养老金的国民产出就会越多老年人的比例和国家用于公共养老金支出的GDP成正比这正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该理论强调利益集团在一个具体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二战”后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没有解决好收入再分配问题就是因为政治力量强大的利益集团得到了更多的养老金利益该理论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在管理体制上的结构要素对于它的公共老金制度的作用艾斯平——安德森认为也一直存在着“反商品化”的努力实际上都是这种“反商品化”运动的结果保守和社会民主三种类型的资本主义福利制度欧洲大陆国家在一种社会民主性的“反商品化”运动的指引下相反最后就没有产生欧洲各国的结果2. 政治经济学派对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主张在关于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趋势的激烈争论中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以现收现付为基础结构的养老金制度主张继续加强政府功能不同意建立以基金制为基础的根本性改革再分配是社会保险的基本组成部分当前应当在加强分配与再分配公平性程度方面实行有限的改革他们认为体现政治经济学派观点的是国际劳工组织ILO认为养老金制度可以经过现收现付框架内部的调整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1.2.2新古典主义养老经济学 新古典主义学派与政治经济学派不同它对养老金问题的研究是从人的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出发的其次由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关注的是市场制度再次主要是养老金和退休收入的来源个人储蓄和国民储蓄最后这一学派在其政策主张上相对于政治经济学派而言更加注重养老制度的效率1. 新古典学派关于公共养老制度起源的解释主要有这种观点认为还包括那些同意为需求各异的雇员提供支付长期稳定的工资的雇主的缴费因此必须由国家进行管理父爱主义也是比较流行的一个解释个人并不是充分理性的遇见不到自己未来的境况也不愿以牺牲当前的消费为代价而为以后做出事先的适当安排个人有时还会仅仅根据一些一般性的信息而对自己的生命做出不精确的估计个人通常得不到充分的信息而且个人的短视还会引起储蓄不足或是不能明智的动用其个人储蓄持有这种观点的人通常支持国家向个人提供最低收入计划再分配论认为或者与个人风险有关的人口没有异质性另外那就更需要一种从相对富裕的人向相对贫困的人再分配社会保险就具有这样一种功能则取决于设计者的价值判断了缪勒尔等认为2. 新古典学派关于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主张在当前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趋势的激烈争论中第1章 养老保险的理论 老保险制度的三个功能储蓄新古典学派认为以防止国家无力承担足够的养老金支出并有利于养老金的投资增加养老金的承受能力提供完备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以及养老制度的公共支持体系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强制的私人经营个人账户基金制度可见尝试私人管理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支持总而言之新古典学派的主张顺应了发达国家摆脱沉重财政负担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 近年来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措施及总体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财政等方面的联系与矛盾也在不断扩展为更好的发挥养老保险的功能2.1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早在19世纪末意外事故保险法(1884年)¸ÃÖƶÈ×î³õÖ»ÊÊÓÃÓÚ¹¤ÈË,当时仅覆盖1/5从业人员和1/10人口随着后来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通过二战后1957年1986年和1992年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保险今天已成为德国最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经过养老金“活化”等一系列改革,养老金实现了保障生活水平的功能,一个平均工资水平的雇员投保45年后,领取的基本养老金相当于在职职工平均净工资的70%»ù½ð»ýÀÛģʽ1957年后该模式被淘汰,主要原因是这种资金运行模式难以经受危机,特别是国家难以承受长期储备大量资金的负担同期发放养老金的现收现支模式这种模式又被称作“代际契约”,即上一代退休人员靠这一代从业人员养活,作为补偿,今天的从业人员取得了今后的养老金权利,他们退休后将由已步入职业生涯并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下一代来“赡养”µ±ÀͶ¯Á¦Êг¡ÉϳöÏÖ¾ÍÒµ²¨¶¯»òÈ˿ڽṹ·¢Éú±ä»¯¶ø¸øÑøÀϱ£ÏÕ´øÀ´×ʽðÀ§ÄÑʱ,以这种模式较容易解决资金问题当然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2.1.2 1992年改革 从1992年1月1日起,全德国开始实行统一的养老金法大约有90%以上的成年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根据法律规定企事业单位职工及农民等中低收入者医生零售商等中高收入者为自愿投保者当他们退休时其支付水平比一般养老金高德国的养老保险机构支付的养老金由三种正常养老金丧失就业能力情况下的和死亡情况下的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投保者自投保以来的每年收入投保年增长率等等才有权享受养老保险机构的服务实行的是多受益在职时缴纳保险费越多因此其一是工资的高低工资越高做的贡献越大1992年改革后除了允许提前支取外支取的养老金越少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延长工作的时间2.1.3 1999年改革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保障了占人口总数20% 以上的老年人的生活需要,使他们能基本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标准,体面地安度晚年但是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和社会条件的急剧变化使养老保险制度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支均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尚具备就业能力的人因在劳动市场上找不到工作而被允许领取就业能力降低养老金,同时有越来越多的雇主在工会同意下故意让其雇员失业,以领取提前性养老金因为失业使得养老保险收入减少,却要负担更多退休人员更长时间的养老保险,从而导致支出超比例增加因此人们对失业情况下的就业能力降低养老金和提前退休养老金提出了许多批评,要求对其进行改革的议论也越来越多德国持续下降的人口出生率和持续提高的人均寿命必然导致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19世纪末刚开始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时,人们65岁退休,之后平均还能再活4年,即领取4年养老金这个问题虽然一定程度上可通过提高养老保险费率并相应地增加国家补贴来解决,但由于保险费率和国家补贴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所以最终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养老金的上涨速度并适当提高退休年龄联邦议院最终通过了法定养老保险改革法该法在养老金计算方面引入了人口统计学要素1999年养老保险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无职业能力养老金与无工作能力养老金的争论在原来的办法下还有劳动力市场的风险这种认识转变为对工作能力下降评估只取决于当事人的健康状况若是当事人因为劳动力市场缺少工作岗位则承担责任的不是养老保险机关而是联邦劳工局在养老保险中更加重视子女抚育子女抚育期的评价逐步由平均收入的75%提高至平均收入的100%¶øÇÒÒ²ÊÊÓÃÓÚÏÖÓеÄÑøÀϽðÁìÈ¡ÕßÆóÒµÑøÀϱ£ÏÕ¸²¸ÇÃæÍ£ÖͲ»Ç°ÉõÖÁË¥ÍË´ÙʹÀÍ×ÊÐ-ÒéË«·½´ï³ÉΪ¹ÍÔ±¶©Á¢²¹³äÑøÀϱ£ÏյľöÒéʹ¹ÍÖ÷¶ÔÆóÒµÑøÀÏÄê½ðµÄÄêµ÷ÕûÒåÎñ¸ü¼Ó¼ò±ãÒ×Ëã¶Ô于一定数目以下的不失效的企业养老金而无需再保存这笔款项直到雇员达到退休年龄2.1.4 2001年改革 由于德国人口逐渐老化长此下去为此施罗德内阁再次决定改革2001年1月26日德国议会又以高票通过批准 逐渐降低退休金的水平德国法律规定目前的退休金的工资替代率为70%µ½2030年将下降至67%Ä¿Ç°ÌáÈ¡µÄ·Ö̯½ð±ÈÂÊÊÇ19.1%到2030年将上调至22% ¼´Õþ¸®½«ÒÔ¸÷ÖÖË°ÊÕÓÅ»ÝÕþ²ßºÍÖ±½Ó²¹Öú¼Ò¾³Æ¶À§ÕßµÈ×÷Ϊ´Ì¼¤ÊÖ¶Î作为将来退休金的重要补充是否参加储蓄将由领薪者个人决定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德国的年金制度改革有如下趋势降低过高的养老金水平以降低德国的工资附加成本在筹资模式上加大基金积累模式的份额更多地强调生育子女的义务2.2 美国近年来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及趋势 2.2.1 美国养老保险的运行机制 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1935年私营企业雇员和雇主缴纳一定的社会保险税雇员到退休年龄后再由政府从基金中拿钱逐月发给雇员1. 养老金的征集美国目前有1.35亿人缴纳此税其中5.6%为养老保险基金税即雇员缴纳其收入的7.65%这样实际征收的税金相当于雇员收入的15.3%¸öÌ廧ºÍÅ©ÃñÔòÐë½ÉÄÉÆäÊÕÈëµÄ15.3%ÃÀ¹úÑøÀϽð±£ÏÕ½«¹«Æ½ÓëÐèÒª×÷Ϊ·ÖÅäËùÒÀ¾ÝµÄÁ½ÌõÔ-Ôò¶þÊÇÊÕÈëµÍµÄ½ÉÄɵÄË°¿îÕ¼ÆäÊÕÈë±ÈÀý¸ßÓ¦Êܵ½ÕÕ¹ËÕþ¸®Öƶ¨ÁËÏêϸµÄÑøÀϽð·ÖÅä¼ÆËã·½·¨Ã¿ÔÂÑøÀϽð¿É´ï1076美元月养老金则为1147美元由于通货膨胀3. 养老金的管理为管理这笔钱称为社会保障和医疗照顾托管委员会劳工部长委员会将由1名主任和7名委员组成根据社会保障法联邦残疾保险信托基金对基金的管理从理论上是:将征得的税金存入基金使其增值2.2.2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1.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经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美国政府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面临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情况下另一方面见表1Õþ¸®Í¨¹ý¶ÔÉç»á±£ÕÏ¿ªÖ§µÄ¹«Ë½½á¹¹½øÐе÷Õû,进一步明确了其与受益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了受益人的“自立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方向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美国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成功地引入了ESOP(即雇员持股计划),并被政府颁布的确认或部分免税),从而既极大地调动了企业不断积累养老金基金的积极性,又实实在在地减轻了政府支付养老金的财政负担,降低了支付成本公司 捐赠 工资抵消 养老金基金 在证券雇员它以确定福利计划或确定捐献计划的形式对雇员进行捐赠不动产等的投资并最终分配给养老金基金的受益人,即公司的员工另外,在公司养老金基金设立之初,对于接受者来说,这些美元现金流量也是免税的从而可以在较低的税率下实现相应收入这样,不论是雇主最初作出的捐赠,还是随后的收益,都享受到了纳税延迟的优惠,并且一直延迟到雇员收到相应金额之时,确是政府雇员三全其美其筹资由雇员基金投资的利息收入和对部分养老保险收入的纳税收入组成同时受益公式要根据生活费用进行调整在改革中,美国还将采取逐步提高退休年龄(至67岁)等削减保险支出的措施方案之一是维持现行制度,通过一些调整措施来增收节支,缓解财务危机方案之三为个人社会保障账户(,由私人管理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因素预测但在人口老龄化和其他因素的刺激下经过美国经济学界和国会近五六年来就是否及如何引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账户展开无数次激烈讨论之后2001年5月2日即“加强社会保障总统委员会”ÒÔ±£»¤ÀÏÒ»´úµÄÉç»á±£ÕÏ”在2001年8月发表的“临时报告”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保障的(1)建立个人账户的必要性与优越性ÈÏΪĿǰÖƶÈÏÂÃÀ¹ú¼ÒÍ¥×ʲú·Ö²¼²»¾ù´Ó³¤ÆÚÀ´¿´ÉõÖÁ¶ÔÊÕÈëÆäÖ÷Òª¹ÛµãÊÇ´«Í³µÄÑøÀÏÌåϵ¿ÉÒÔÌṩµÄ¸ø¸¶¾ßÓб»Ï÷¼õµÄ¿ÉÄÜÐÔÆä×ʲú½«¾ßÓпɿ¿ÐԺͱ£Ö¤ÐÔµ«Æä×ʲúɥʧ´ù¾¡µÄ¿ÉÄÜÐÔ¼¸ºõÊDz»´æÔÚµÄ建立个人账户以后养老保障就延伸为可以继承的资产而改革后的制度允许个人账户里的资产由其配偶和子女继承提高了资产和财富积累的可能性建立个人账户可以使其持有者有机会寻求回报率更高的机会传统制度下设定的给付水平只有在大量岁入的条件下才得以实现养老保险的给付分成了两部分这两个部分的综合比原有制度下的给付要多人们拥有了个人账户后账户持有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投资组合建立个人账户会激励劳动力的参与在今后的50年里1下降到2支撑这个制度的成本将会增加69%±£³Ö×ã¹»µÄÀͶ¯Á¦¹©¸øÊÇÉç»á±£ÕϸĸïµÄ¹Ø¼ü¸öÈË»á°Ñ½É·ÑÓëδÀ´µÄÍËÐÝÊÕÒæÖ±½ÓÁ¬½ÓÆðÀ´´Ó¶ø»á¼¤ÀøËûÃǼÌÐøÁôÔÚÀͶ¯Á¦Êг¡ÉÏ布什报告总体设计思路减少个人风险个人投资者有权要求快速和准确政府必须对所有账户系统的运行做出高效公平的承诺所有的缴费进入中央管理机构在初创阶段个人选择的范围是目前TSP(thrift saving plan )投资的基金范围当个人的积累额超过一定门槛之后限制投资配额规则尽量避免“日常短线交易”ÔÚ¹ÉƱÒÔ¼õÉÙͶ×Ê·çÏÕ第一支柱应该提供若干标准基金个人可以选择平衡基金和5个指数化基金的任意组合以降低管理费用公司债券和政府债券之间进行“保守型”公司债券持有较高比例的股票在二者之间G基金收入固定型指数化投资基金普通股票指数化投资基金小规模资本型股票指数化基金国际股票指数化投资基金政府应该创建一个适应个人账户持有人投资的“抵御通胀型国库券”(TIPS)¹ú¼Ê¹ÉƱָÊý»¯Í¶×Ê»ù½ð为不选择“第一支柱”的人建立标准基金有一个年龄适应问题“中间型”基金适合于中年人第二支柱的基金管理公司不但应与第一支柱完全相同由于第一只支柱个人账户的积累达到门槛以后可以投资于私人部门防止出现政府垄断基金的现象此时它提供的只是资产的权利包括死亡之后馈赠的选择权婚史10年以上的离婚者婚史不足10年如果想要获得前配偶的给付就不得再婚为防止受政治的影响即TSP模式和“联邦储备董事局模式由总统任命两名成员任期2年分别由参众两院协商之后选举产生“联邦储备董事局”由7名成员组成参院通过决策完全独立于国会和总统每两年一次新的轮换机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委员会提出的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将减少部分转入个人持有的退休金账户强化个人对退休后收入来源的责任减轻政府在养老保障方面的负担2.3 智利的养老金制度 在拉美国家中因受德国影响系是现收现付制智利最初建立了三个名为“卡伽”的社会保障计划公职人员和其他行业雇员智利已有32家独立的社保机构在这32家机构中且管理混乱再分配功能弱化成为全世界社会保障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智利开始了在社会1981年5月智利着手改革政府管理的现收现付退休金制度20多年来截止1999年6月基金资产超过340亿美元基金的年平均实际收益率为11.3%˽ÈËÑøÀϽðÖƶÈÃ÷È·Á˹ÍÔ±ÑøÀϽ𹩿îµÄ²úȨ³ÉΪ´ø¶¯¾-¼ÃÔö³¤µÄÒýÇæ¸öÈËËùÓÐ˽ÈË»ú¹ØÔËÓªµÄÑøÀϽð˽È˹ÜÀíģʽÆä´ú±íÐԺ͵äÐÍÐÔÊÇÎãÓ¹ÖÃÒɵÄPension Fund Administrators¼ò³ÆAFPsÖÇÀûÑøÀϽðÖƶÈ˽Óл¯¸Ä¸ïµÄÖ÷ÒªÌصãÊǾßÓе¥Ò»Ä¿µÄµÄ˽ÈË»ù½ð¹ÜÀí¹«Ë¾AFPs经营以此确保在某个AFP破产时2.3.2养老金的财务制度实行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完全积累制 智利私人管理的养老金制度通过立法取消了雇主供款同时将原来的普通基金转换为个人基金强制性供款的比例为月工资的10%²¢´ÓӦ˰ÊÕÈëÖп۳ýÕþ¸®ÔÊÐí¹ÍÔ±×ÔÔ¸¹©¿î10%作为附加储蓄值得注意的是因此使低收入的劳动者受益最低资本要求资产分离分离3AFPs都有信息披露的义务每年定期公布财务报表等4½ØÖ¹1998年智利规定AFPs的各类投资工具占养老基金资产的最高比例为定期存款和金融机构债券50%可转换债券10%私人投资基金5%国外金融工具20%5ÒªÇ󳬹ýAFPs平均收益率150%或平均收益率加上2%的收益存入波动储蓄账户允许个人自由选择投资公司并且在1年内允许两次转换AFPs¼ò³ÆSAFP依法授权AFPs的组建监督AFPs在法律管理市区方面的运作3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与央行一起制定总的投资原则(5)执行现行监管制度对违规直至取消特许经营7Æä×÷Ϊµ£±£È˵ÄÖ°ÔðÓÐ1ÈçÍËÐÝÔ±¹¤ÑøÀϽð¹ýµÍ担保最低投资收益率如养老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收益率较差政府财政予以补贴3不可否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智利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对象自19世纪80年代俾斯麦创造的德国保险模式和20世纪40年代以后依据贝弗里奇报告建立的福利国家模式后智利养老金制度引起了智利社会经济方方面面的深刻改革主要是提高了服务水平将原有杂乱无章的各类制度整合为统一的养老金制度积累率减轻了政府和企业的负担等新制度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比如新制度强调储蓄功能偏离了养老金的社会共济方向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将过多的人力投保人缴纳的管理费用过高。
最新-简述养老保险改革趋势问题思考 精品
简述养老保险改革趋势问题思考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大潮下,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成为养老保险的重要动因,我国也不例外。
在我国,养老保险可以划分为城镇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
本文从这三种制度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应采取怎样的改进措施做了相关的阐述。
文章最后对世界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进行相关的总结和论述。
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改革趋势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学会研究员卢茨曾说过如果20世纪是人口增长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会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
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7个重点之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渐进而普遍的过程。
19世界60年代以前,世界上还没有老龄化国家。
1865年,法国率先成为老年型国家,接着瑞典在19世纪末,德国、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末,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也相继进入老年型国家,而中国则是在2000年末跨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
然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21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巨大的地区差异。
我国的人口发展演变趋势则带有一定的政策性。
首先是建国后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人口成盲目的增长状态,相应的人口趋向于年轻化。
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我国人口开始趋向于老年型。
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全国60老龄化系数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的763到2000年的1064,增长趋势明显[1]。
众所周知,我国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呈现出非良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性差异;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老龄化的速度与经济增长的速度不一致,即未富先老等。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趋势,在引发了对个人福利、企业的效率、政府的财政支出以及国家经济增长等一系列经济性影响后,更多的影响到的还是一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
智利模式——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述评
智利模式——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述评郑功成在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乃至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程中,智利模式是已经引起学术界和决策层高度关注的一种改革样板。
如何评价智利模式的成就与不足?中国如何借鉴智利的经验?能否模仿智利走完全的养老保险私有化道路?确实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中南海召开的一个有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小型座谈会上,作为应邀到会的三位专家之一(另二位是吴敬链教授和陈佳贵研究员),对智利模式的评论是我发言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引起讨论的一个点,现将该部分发言加以整理,供学术界与决策部门参考。
一、智利模式的产生与基本内容所谓智利模式,其实是指智利实行的由个人缴费、个人所有、完全积累、私人机构运营的养老金私有化模式。
它作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举措,确实是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其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毋庸置疑的。
智利模式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这种改革的特殊时代背景在于,当时,智利采取的是现收现付模式,在人口老龄化与国内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双重影响下,不仅对政府财政构成巨大压力,而且难以维持退休者的正常生活。
在这种背景下,养老保险私有化被作为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出台,并在智利被强制实施。
智利模式产生的直接基础,是军人政府上台后于1973年10月将全国各种家庭津贴统一起来并将其由养老保险基金会转交给新成立的机构——家庭津贴补偿组织,以及1979年2月废除建立在工作年限基础上的养老保险制度而建立起来的养老金水平统一调整制度。
它的法律依据是1980年11月通过的3500号法令,该法律规定于1981年开始实施新型养老金制度,新参加工作的社会成员只能参与新制度,但允许已经工作的中、老年职工自由选择留在旧的养老保险制度内还是参加新制度,国家对选择继续留在旧制度中的中、老年职工仍然负责到底,对选择新制度的中、老年职工则通过发行认可债券的方式来补偿历史欠帐。
智利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以个人资本为基础,实行完全的个人帐户制(包括基本个人帐户和补充个人帐户,前者指个人要将其纳税收入的10%作为自己的养老金投入,后者则是在前者基础上为将来得到更多养老金而进行更多储蓄所设立的补充个人帐户),并由私人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经营管理,保险费完全由个人缴纳,雇主不需要承担供款义务。
世界各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世界各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个共同趋势:用多渠道的养老保险体系来代替原来单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引导和鼓励自愿性职业年金计划、企业养老金计划等各类补充性养老保险计划的发展,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
补充性养老保险计划被雇主视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在美国,有70%左右的职工参与了补充性养老保险计划。
目前,由人寿保险公司承担的职业养老保险计划,占美国职业养老计划资产的四分之一以上。
基本的社会保险只能满足社会保障最基本的需求,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长,社会成员对退休后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较低的社会保障标准也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商业保险可以弥补社会保障供给上的不足,有利于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满足社会多样化和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需求。
在医疗保险方面,商业健康保险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美国,由商业健康保险提供保障的人群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其医疗费用支出超过全国医疗费用总支出的50%。
在法国,80%以上的家庭拥有由商业保险公司等机构提供的健康保险计划。
在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由于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政府福利的巨额支出等问题,商业健康保险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社会基本保险一般由政府或公营机构管理和经营。
这虽然有利于维护社会基本保险的公平性,但也暴露出运行效率低、缺乏监督约束机制等问题。
因此,许多国家在社会基本保险的运作特别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中引入了市场机制,主要途径就是选择专业保险公司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政府通过投资限制、绩效评估等办法对其监管。
眼下,商业保险正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参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从政策支持的力度来看,国家对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
从市场主体的投入来看,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从取得的成果来看,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社会效益越来越好。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国民的需求相比,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发挥还存在一些障碍:缺少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体制改革没有完全到位,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在商业性养老和医疗保险业务领域的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养老保险制度论文
养老保险制度论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保险制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重视的话题。
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养老保险制度展开论述,分别从养老保险的起源和发展、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养老保险的起源和发展养老保险,起源于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
因为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退休工人,这些既没有工资收入,也无法再次就业的老年人面临着严重的生活压力。
为此,欧洲各国纷纷推出了养老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退休金和医疗保障等服务,这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经验。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1997年全面推行的。
在此之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依赖于企业和国家的福利分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流动性的增强,前者难以完全保障人们的社会保障,且福利分配不公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后者又因各类政策、制度、制约因素形成了“非系统化、低层次、低水平”的保障格局。
因此,中国政府意识到建立全民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随之推出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二、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含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三个部分。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全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部分,由国家和个人共同缴纳;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及个人自愿购买的保险,能够提供更高的养老保障;企业年金是企业自己设立的一项福利计划,为其员工提供退休金的额外补偿,有利于企业老年人口的保障和员工稳定性的维护。
三、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虽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实现了全国覆盖,并且在制度设计、资金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制度缺乏灵活性,无法快速响应社会变革和老年人群体的需求;资金缺口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居民养老保险中表现尤为突出;制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均是需要解决的。
世界养老保险制度私营化改革的经济学断想
---------------------------------------------------------------范文最新推荐------------------------------------------------------ 世界养老保险制度私营化改革的经济学断想由于人口老龄化及经济不景气等问题使得普遍化的高福利政策不再现实,目前,整个世界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一种私营化改革趋势。
全面考察,一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私营化改革,其养老保险制度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生变化:养老基金的社会统筹被强制性的个人退休账户所取代:养老计划的筹资模式由现收现付制转向基金制;养老基金的管理从政府部门转移到私人机构;养老计划从固定养老金受益制转向固定缴费制,养老金的数额完全取决于人们的缴费和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
从改革的内容及其结构上分析,笔者认为,养老保险制度的这种私营化改革已不仅仅是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改革,而是有其更深层次上的原因。
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加进基金制的因素,利用个人退休账户的强制储蓄功能,提高国民储蓄水平。
目前各国养老保险主要是采取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与私人养老保险计划普遍实行基金制筹资模式有明显的不同。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政府手中拥有征税权,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并不需要被储存积累起来,可以全额用于支付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而等到这些职工未来达到退休年龄时,政府再通过向下—代职工课征养老保险费来解决他们的退休金问题。
在人口年龄结构不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这种靠后代养老的现收现付计划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如果1 / 6发生人口老化,未来总人口中在职职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等待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职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财政上就很容易陷入危机。
所谓工伤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及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养老保障
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养老保障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养老保障的重要性,从经济、社会和个人角度分析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经济意义养老金制度改革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养老金制度改革能够缓解财政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支出不断增加,财政压力倍增。
通过改革,可以调整养老金缴费比例和待遇水平,减轻财政负担。
其次,养老金制度改革能够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养老金是重要的资本来源,养老金制度改革可以引导养老金投向资本市场,增加市场流动性,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和发展。
最后,养老金制度改革可以调整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转型。
通过改革,可以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源向养老产业倾斜,培养养老服务业等新兴行业,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二、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社会意义养老金制度改革对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养老金制度改革能够缓解家庭负担。
传统上,养老问题主要依赖家庭解决,随着社会结构变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着养老问题。
通过改革,可以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减轻家庭负担,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养老金制度改革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良好的养老保障制度可以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提高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维护社会稳定。
最后,养老金制度改革还可以促进代际间的和谐与互助。
通过改革,可以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养老金制度,使不同代际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增进社会团结与和谐。
三、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个人意义养老金制度改革对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养老金制度改革可以提高个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通过改革,可以增加养老金的缴费比例和待遇水平,实现养老金的稳定增长。
其次,养老金制度改革可以提高个人的金融安全感。
通过改革,可以建立健全的养老金投资机制,增加个人的金融资产,提高个人的金融风险承受能力。
最后,养老金制度改革可以促进个人的自主选择和参与。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及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启示(全文)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及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启发国外常见的养老保险模式大致有储蓄积存型、福利GJ型、GJ保险型与投保资助型。
以美、日、德为代表的发达GJ属于投保资助型;英国、瑞典等北欧GJ属于GJ福利型;澳大利亚属于GJ保险型;新加坡属于储蓄积存型。
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险模式具有不同特点,对GJ经济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一、发达GJ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析北欧诸国十分重视公民平等权利,所以它的社会福利制度十分完善。
他们认为,公民有享受福利的权力,谋福利是社会不可推卸之责任。
在现实福利分配中,政府担当着积极而重要的角色,甚至超越了市场的作用,政府建立各种法律法规制度,旨在使社会福利普遍化、法律化。
这种福利方式在给公民带来巨大福利、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也给GJ带来了巨大负担。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市场机制也更加完善和成熟,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十分重视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
因此,美国的福利制度不同于一些欧洲GJ,在福利分配上存在着严峻的贫富悬殊问题。
由于奉行市场机制,所以养老保险主要以雇主和雇员的关系存在,这对一些生产能力落后的群体产生较大影响。
日本养老保险则是通过GJ立法实行的强制性社会保险,主要由雇主、雇员、GJ三方负担。
德国养老保险目标是保障退休者及其配偶正常生活,并具有一定购买力。
德国养老保险分为私人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法定养老保险,其中法定养老保险由雇主、雇员承担,并享受GJ的特别补贴。
以上GJ的养老保险虽然采取了不同类型的保险方式,但都是由政府、企业及个人分别承担责任,雇主和雇员承担主要的社保资金,政府制定严密的法律法规,作为投保开支,在支出大于收入时由GJ税收弥补空缺。
因此,积极投保是公民的义务,享受养老保险是公民的基本权力。
二、国外养老保险的进展方向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峻,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各国的改革方式各具特色,但总的来说都是逐步向多层次、私有化进展。
养老保险制度国际模式经验及启示
《经济师》2012年第3期●经济观察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完善可持续养老保险体系日益迫切。
文章比较分析了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介绍了国际养老保险的最新改革经验,对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途径和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模式建议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036-02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种模式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1889年创立于德国。
到20世纪中叶,养老保险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认同,并达到鼎盛时期。
从世界各国实践来看,养老保险主要分为普遍保障、投保资助、强制储蓄和国家统筹等四种模式。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普遍陷入滞胀困境,由于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标准的刚性增长等原因,养老保险费用支出日益增大,各国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相继出现一些问题,如实行普遍保障模式和投保资助模式的国家,由于采取现收现付制,政府承担过多责任,越来越难以支撑养老保险系统;强制储蓄模式很难发挥社会共济的功能;国家统筹模式已逐步退出社会保障领域等。
为此,各国纷纷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反思,并逐步认识到,基于财力有限的现实,政府只能向公众提供“低水平,广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险,因此,应将商业保险纳入养老保险体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于1994年提出了“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第一支柱是由法律强制推行的、国家管理的、以税收支持的具有再分配性质的保障计划,筹资模式应采用现收现付制。
第二支柱是具有强制性的、私营化管理的、完全积累制的制度,应采用完全积累形式且养老保险应与缴纳金额相结合。
第三支柱是为那些需要更高水平养老金的人们设计的、自愿参加的、私有的保障计划,应采用完全积累制方式。
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综合运用不同模式,在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见表1)。
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
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国内外养老保险管理制度改革的启示本文关键词:启示,国内外,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改革的市场化改革启示本文简介:本作论文目录导航:【题目】云南省公务员养老保险养老金制度改革探究【导论】公务员养老保险模式的优化探析导论【第一章】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二章】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改革的市场化改革启示【第三章】云南公务员养老保险问题制度现状和问题【第四章】云南省公务员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对策【结国内外制度性社保制度改革的启示本文内容: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云南省公务员养老保险市场定价制度市场化改革探究【导论】公务员养老保险模式的优化探析导论【第一章】公务员制度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二章】中外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第三章】云南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和问题【第四章】云南省公务员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对策【结语参考文献】公务员养老保险问题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第二章中外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第一节国内城镇职工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一、由国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沿革得到给予的启示(一)国内社保养老保险制度沿革1951 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时至今日已过去近 50 余年。
中国发展养老保险制度的城镇职工主要历经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1951 年 2 月 2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开办的设立。
实行参加劳动保险的企业、事业、机关行政单位基层单位按月缴纳社保费用,作为劳动保险金。
劳动保险金同时实现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形成全国统筹安排的局面,并由总工会委托中国人民银行代为保管。
国务院于1953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进行若干修改,扩大了劳动保险企业范围。
第二阶段是 1966 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被破坏,劳动保险制度也无法正常运行。
第三阶段是在十一届三中全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使得开始大部分国有企业逐步实行独立核算,形成自负盈亏的大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养老保险制度私营化改革的经济学断想
由于人口老龄化及经济别景气等咨询题使得普遍化的高福利政策别再现实,目前,整个世界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浮现了一种私营化改革趋势。
全面考察,一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私营化改革,其养老保险制度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生变化:养老基金的社会统筹被强制性的个人退休账户所取代:养老打算的筹资模式由现收现付制转向基金制;养老基金的治理从政府部门转移到私人机构;养老打算从固定养老金受益制转向固定缴费制,养老金的数额彻底取决于人们的缴费和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
从改革的内容及其结构上分析,笔者认为,养老保险制度的这种私营化改革已别仅仅是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改革,而是有其更深层次上的原因。
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加进基金制的因素,利用个人退休账户的强制储蓄功能,提高国民储蓄水平。
目前各国养老保险要紧是采取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与私人养老保险打算普遍实行基金制筹资模式有明显的别同。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要紧是政府手中拥有征税权,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并别需要被储存积存起来,能够全额用于支付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而等到这些职工以后达到退休年龄时,政府再经过向下—代职工课征养老保险费来解决他们的退休金咨询题。
在人口年龄结构别发生很大变化的事情下,这种靠后代养老的现收现付打算可不能浮现什么咨询题,但假如发生人口老化,以后总人口中在职职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等待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职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财政上就很容易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