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研究: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

合集下载

儒家学说 经学、理学、心学

儒家学说 经学、理学、心学

儒家学说经学、理学、心学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涵盖了经学、理学和心学三大学派。

这三个学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兴起并发展,对于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学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主要研究儒家经典《五经》。

《五经》包括《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

经学强调对经典文本的研读和解释,认为通过学习经典可以获得道德教化和治理国家的智慧。

经学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他们通过对《五经》的研究和传承,建立了儒家经典的传统解释体系。

经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仅影响了政治和社会制度,也对文化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理学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对宇宙间的理和道的研究。

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朱熹和他的弟子们。

理学认为,宇宙万物都遵循着一定的道理和规律,人类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道理和规律,可以达到心灵与宇宙的和谐。

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格物致知”,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

理学在中国古代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学术和思想发展。

心学是儒家学说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强调修养和内心的培养。

心学的代表人物有王阳明等。

心学认为,人的心灵是自由和独立的,而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

通过对自己内心的觉察和修养,可以达到心性的完善和道德的提升。

心学注重人的主体性和内在的道德感,认为人人都具备自觉善恶的能力,只需通过内心的反省和修行,就能够实现自身的道德提升。

心学对于中国古代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来的心理学和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经学、理学和心学是儒家学说的三大支柱,它们相互关联,互为补充。

经学注重对经典的研读和传承,理学注重对宇宙和道理的思考和研究,心学注重对内心的修养和提升。

这三个学派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经学、理学和心学是儒家学说的三个重要学派。

儒学的内容提要

儒学的内容提要

儒学的内容提要
儒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多样,包括:
1. 伦理道德:儒家强调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强调孝顺、忠诚、仁爱、诚信等道德品质。

2. 教育思想:儒家提倡“以教育为先”,强调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主张“师父传授、弟子参悟”的教学方式。

3. 政治思想:儒家强调君臣之间的道德关系和责任,主张仁政和理性治国,追求社会和谐和国家治理的道德化。

4. 经典研究:儒家高度重视对古典经典的研究和传承,认为这是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

5. 人性论: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但也存在恶的倾向,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使人性得以充分发挥和实现。

6. 社会伦理:儒家提倡伦理与法律相结合,要求个人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同时也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7. 家庭伦理:儒家将家庭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义务
和责任,重视家庭和睦、教育子女等方面的作用。

儒家哲学的新课题:理性与情感

儒家哲学的新课题:理性与情感

儒家哲学的新课题:理性与情感
谢寒枫
【期刊名称】《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20)001
【摘要】情感是孔子仁学的第一原则.理性和情感的关系是孔子仁学的主要课题.孔子以"仁是理性的普遍情感"这一论断解决了理性和情感的统一.宋明新儒学以"生生"为核心,重新肯定了被佛学消解的理性和情感,在自然目的论中理性和情感完成了统一.
【总页数】6页(P92-96,111)
【作者】谢寒枫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北京,1001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有效坚持群众路线面临的新课题及理性应答 [J], 高云
2.客观的反映理性的分析--读《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J], 常绍荣
3.儒家哲学论证的理性与逻辑 [J], 熊明辉;吕有云
4.引导储户理性办转存是商业银行强化服务的新课题——简述几种应对转存的测算方法 [J], 杨泰祥
5.人是情感的存在——儒家哲学再阐释 [J], 蒙培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儒家哲学思想主要内容

儒家哲学思想主要内容

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二、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学先后有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儒学(包含宋明理学、宋明实学)、清朝实学。

儒学是中国古代宗法等级制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是当时的本质社会生活形态及其社会基本原则在哲学思想上的折射。

严格地讲儒学发源很早,可追忆至尧、舜,而周公是孔子十分尊敬的儒家贤人。

儒学重视人生问题、伦理道德问题,是对于中国古代宗法等级社会中人际关系和睦的学识,故儒学精于认识人生而疏于认识自然。

孔子的学说以伦理为重心,主张博爱。

其爱人有差等,并从亲亲做起。

孔子日:“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所以孔子的博爱是成立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亲亲”、“尊尊”两大原则之上的。

孔子倡议“修己以安百姓”之学,既要搞好自己的修身,又要搞好济世之事功,即“内圣外王"之道。

所以孔子不单重视心性道德涵养,并且重视经世致用。

明道为根本,而济世是最后目的。

孔子教育的要点是培育人们的品德,要求其门人修己以治世,故儒家有经世的传统,关怀现实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并踊跃参加国家政治。

孔子求实,不空聊天道性命,主张学用联合,知行一致,重申明理笃行的重要性。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仁是内在的道德意识,而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

为了按照仁,有必需把仁外化为一系列调理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定和仪式,即所谓礼。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③即控制自己的情欲,自觉地按照礼就是仁。

孔子倡议中庸之道,即到处注意适量原则,掌握分寸,恰到利处,无过和不及,正好适中切合常道。

孔子尊敬中庸是最高的道德质量,“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④因为中庸不单是知,并且是行,是道德实践。

孔子中庸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差别义与利,提出了义利关系问题。

孔子以为义高于利,义与利应一致;当义与利产生矛盾不可以兼备时,应舍利存义,即舍一己之私利,而存公利。

孔子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

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但孔子其实不一概否认利,谋利若切合道义即是正当的,故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⑨孔子的义实指公利,而所谓利实指私利,义利之辨的本质是公与私的关系问题,是群与己、人与我的关系问题。

先秦儒家哲学九讲

先秦儒家哲学九讲

先秦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仁爱”、“礼义”、“中庸之道”。

以下是先秦儒家哲学的九讲内容:一、天人合一:儒家哲学认为,天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天道与人道相通,天意即人意。

因此,儒家哲学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来实现天人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人性论:儒家哲学认为,人性是天生而自然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具有仁爱、礼义等美德。

同时,儒家哲学也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应该遵循社会规范,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

三、道德观:儒家哲学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的本质和最高境界,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必由之路。

儒家哲学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来培养道德品质,达到仁爱、礼义、中庸之道等美德。

四、仁爱思想:儒家哲学强调仁爱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尊重、理解,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同时,儒家哲学也强调个人内在的修养,认为只有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才能真正实现仁爱。

五、礼乐文化:儒家哲学强调礼乐文化的重要性,认为礼乐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体现。

礼乐文化包括礼仪、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来传达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六、中庸之道:儒家哲学强调中庸之道,认为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事务时应该保持平衡、适度、适中,避免极端和偏激。

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的重要价值观之一,也是其道德实践的重要原则。

七、教育思想:儒家哲学重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道德品质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儒家哲学主张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来培养人才。

八、治世思想:儒家哲学强调治世思想,认为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应该遵循道德规范和天意,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昌盛。

九、家国情怀:儒家哲学强调家国情怀,认为家庭和国家都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基石,国家则是实现个人价值和家国情怀的舞台。

因此,儒家哲学主张家庭和国家的和谐统一,共同为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类幸福而努力。

感性学视域下的先秦儒家情感观念研究

感性学视域下的先秦儒家情感观念研究

感性学视域下的先秦儒家情感观念研究近年来,感性学的兴起和兴趣的重新关注,让我们越来越多地了解到以往我们往往所忽略的视角、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

针对先秦儒家情感观念,从感性学的角度来研究,可以发现其中的深刻意义和价值所在。

本文将以此为探讨的核心,进一步阐述感性学视域下先秦儒家情感观念的重要意义,以5个例子为支撑,向读者呈现其中深刻的内涵。

例子一:《克己论》中学习克己情感的价值在《克己论》中,儒家思想家张载谴责了一种由人类内心情感腐败所导致的社会悲剧。

他认为,想要打破这种状况,就必须重视克制内在欲望的能力。

张载强调在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更应该牢记身份、尊重上级和领袖,并且在自己的行为与行动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此感性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例子二:《阳明学义》中探讨“诚实”情感的意义包括《二程集义》、《孟子集释》、《荀子集注》在内的大量儒家经典都在探讨人们应该如何在诚实这个情感指导下去生活,而《阳明学义》更是将这种探讨推向了极致。

在书中,杨荷将“诚实”情感定义为人类内心最与自我相邻的情感,一方面是借此来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则也是为了能够真正地与周围的人建立起连结。

通过情感的交流,人在内心上可以与外部建立一种相互的关联,从而让自己感觉到世界的存在感和生命的意义。

例子三:儒家思想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互补儒家文化具有对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平衡关系的信念,在这种平衡中,情感帮助人们去感知事物与世界,而理性则协助人们去深入理解事物和世界的本质。

这两种认识方式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无论是在人的内部世界还是外部世界中都存在,并且是互相支持和互相重要的。

例子四:孔子强调的“忠恕”情感观念儒家思想家孔子强调了忠恕的情感观念,在忠恕之中,忠是指忠于自己的道德准则,恕是指宽恕他人的错误行为。

这种情感观念鼓励人们用宽容和友善的方式去对待他人,帮助社会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和互相协作的关系。

例子五:第一性感官的价值在儒家观念中,第一性感是指缺乏实证证据支持的一种直觉体验,这种体验在儒家思想中被认为是重要的认识方式之一。

最新-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 精品

最新-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 精品

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
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发布时间2019-10-14作者谢寒枫摘要情感是孔子仁学的第一原则。

理性和情感的关系是孔子仁学的主要课题。

孔子以仁是理性的普遍情感这一论断解决了理性和情感的统一。

宋明新儒学以生生为核心,重新肯定了被佛学消解的理性和情感,在自然目的论中理性和情感完成了统一。

关键词理性;情感;仁;生成德践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儒家的不易信条。

亲亲、尊尊的德性伦理,是儒家义理的核心内容。

在先秦,孔子首次为儒家的德性伦理提出了一个合理可靠的论证,其核心在于情感原则。

在孔子之前,人为什么要过道德生活这个命题是和具有人格神色彩的天、帝关联在一起的。

孔子的仁学,以情感为第一原则,以理性和情感的统一为主线,开创了以道德何以可能和何以必须为根本课题的儒家哲学。

孔子的仁学中,天的人格神意味淡化,而道德实践的主体-人的作用凸显,以亲情为起点的情感原则和有别于认知理性的实践理性原则双翼并举,最终指向一条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成圣之路。

道德何以可能?何以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普遍性的原则。

孔子从孝、悌这种真真切切的可感可验的家庭亲情为出发点,为他的仁学体系建立了一个普遍性原则-情感。

孔子认为,人是有情感的生灵,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1],从出生到老死,时时刻刻都处于父母、兄弟、朋友等五伦的情感互动之中。

情感生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人又是有理性的生灵,每个人都能从有限的爱亲推广到无限的爱人。

既然情感是必须的,而且又可以是普遍的,因此,德性伦理就完全可以?餐ΩЬ。

中国儒家哲学

中国儒家哲学

中国儒家哲学中国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社会结构。

儒家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随着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儒家思想强调以人为本,追求君子之道,注重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儒家思想强调“仁”,即爱心和仁爱之心。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们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以善待人、以仁行事,实现人际和谐。

而孟子进一步发展了仁爱之道,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规范,建立了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等传统伦理观念。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广泛,不仅影响了政治制度和教育体制的建立,也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政治领域,儒家思想强调君臣之间的仁义关系,主张帝王应该以仁爱之心治国,使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在教育领域,儒家思想提倡教育以德为先,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强调“教育无常”,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在社会生活中,儒家思想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体现了一种和谐相处的理念,弘扬了“义”、“礼”、“孝”、“悌”、“忠”等传统美德。

中国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许多深刻的道德、伦理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以仁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关爱,提倡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和理想境界。

同时,儒家还提倡君子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以实现社会和谐与安定。

儒家思想的主要精神是:以仁为本、亲和有爱;强调自律、修身养性;尊重传统、弘扬美德;注重教育、重视礼仪;重视治国理政、注意人伦关系。

这些思想贯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中国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塑造作用。

中国古代社会以家族关系为基础,尊重长幼、敬畏祖先、友爱兄弟等一系列传统伦理观念都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

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

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

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摘要】儒家哲学强调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平衡与调和,认为二者相辅相成。

在儒家思想中,理性与情感有着重要的地位,是道德修养的关键。

儒家对理性的强调体现在人的思考和决策过程中,而对情感的重视则表现在人际关系和情感修养上。

儒家认为,人应当通过调和理性与情感来实现全面发展。

理性与情感在儒家哲学中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基础,平衡二者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

通过理性与情感的调和,儒家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提倡人们在面对世界和社会问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善良的情感。

【关键词】关键词:儒家哲学、理性、情感、平衡、调和、理解、道德修养、全面发展。

1. 引言1.1 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其主要课题之一便是理性与情感。

在儒家哲学中,理性与情感被看作是人类心灵中最基本的两种能力,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道德品格和行为方式。

理性代表着人的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是人类智慧和理性的表现;而情感则是人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是人类温暖和共情的表现。

儒家哲学认为,理性与情感应该相辅相成,达到平衡与调和,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儒家的道德修养中,理性与情感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理性和情感的相互促进下,人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表现出真正的仁爱和善良。

2. 正文2.1 理性与情感在儒家哲学中的地位在儒家哲学中,理性与情感都被视为极为重要的元素,二者在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理性被看作是人类独有的思维能力,是人们进行思考、判断和决策的基础。

儒家认为,通过发挥理性的力量,人们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

理性在儒家哲学中被视为一种智慧的表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

与理性并重的是情感,儒家强调情感的重要性。

情感是人类的天性之一,是人们之间建立情感联系的桥梁。

在儒家看来,人们的情感丰富多彩,有爱、善、怜悯等美好情感,也有愤怒、嫉妒等消极情感。

儒家人情主义的道德哲学解读-精品文档

儒家人情主义的道德哲学解读-精品文档

儒家人情主义的道德哲学解读情感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因此,以人性立论的伦理精神就无法回避情感在伦理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如何看待情感在道德哲学中的地位,是把情感当作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研究,还是把情感排除在道德哲学基本问题之外,与民族的文化传统紧密相关。

从中西方传统伦理精神来看,二者对情感的态度完全不同,西方传统伦理精神的主流基本上是理性主义的,而把情感置于理性的附属地位,认为情感符合理性的要求时情感才具有伦理合理性。

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则相反,它把情感作为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看待,它所形成的伦理精神形态就是以情感为人性机制,并作为伦理冲动的基地和形态。

“情感是重要的,但是将情感作为真正的哲学问题来对待,作为人的存在问题来对待,提出和讨论情感的各个方面……并将其作为心灵的重要内容,成为解决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主要话题,则是儒家哲学所特有的。

”更重要的是,儒家不仅把情感作为哲学和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来把握,而且还把人情主义作为伦理精神形态的本质。

“只有用人情主义的概念才能把握儒家伦理精神的真谛。

”一以人情主义这个概念来解读儒家伦理精神形态,首先需要澄清的问题就是“情”这个字。

张岱年先生指出:“对于过去哲学中的根本概念之确切意谓,更须加以精密的解析。

古人的名词,常一家一谊。

其字通,其意味则大不同。

”“情”字在先秦儒家的传世经典中就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和具有歧义性的概念。

“情”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极为不同。

在儒家道德哲学中,“情”的含义基本上有四种。

第一种是“质实”义:“尺寸寻丈者,所以得长短之情也。

”(《管子?立政》)“循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

名实相生,反相为情。

”(《管子?九守》)“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

”(《庄子?在宥》)“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

”(《礼记?乐记》)这里的“情”字与“情”的情感义距离较远,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真”、“实”。

“情”的第二种含义是“情实”义,“言实之士不进,则国之情伪不竭于上。

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_1

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_1

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 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发布时间 2003-10-14 作者谢寒枫摘 要情感是孔子仁学的第一原则。

理性和情感的关系是孔子仁学的主要课题。

孔子以仁是理性的普遍情感这一论断解决了理性和情感的统一。

宋明新儒学以生生为核心,重新肯定了被佛学消解的理性和情感,在 自然目的论中理性和情感完成了统一。

关键词理性; 情感; 仁; 生成德践履,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这是儒家的不易信条。

亲亲、尊尊的德性伦理,是儒家义理的核心内容。

在先秦,孔子首次为儒家的德性伦理提出了一个合理可靠的论证,其 核心在于情感原则。

在孔子之前,人为什么要过道德生活这个命题是和具有人格神色彩的 天、帝关联在一起的。

孔子的仁学,以情感为第一原则,以理性和情感的统一为主线,开创 了以道德何以可能和何以必须为根本课题的儒家哲学。

孔子的仁学中,天的人格神意味淡化,而道德实践的主体-人的作用 凸显,以亲情为起点的情感原则和有别于认知理性的实践理性原则双翼并 举,最终指向一条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成圣之路。

道德何以可能?何以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 一个普遍性的原则。

孔子从孝、悌这种真真切切的可感可验的家庭亲情为出发点,为他的 仁学体系建立了一个普遍性原则-情感。

孔子认为,人是有情感的生灵,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有三年之爱于其 父母[1],从出生到老死,时时刻刻都处于父母、兄弟、朋友等五伦的情感 互动之中。

情感生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人又是有理性的生灵,每个人都能 从有限的爱亲推广到无限的爱人。

既然情感是必须的,而且又可以是普遍的,因此,德性伦理就完全可 以?餐耆 娜恃 Ь 臀 康鞯氖牵 寮艺苎 院笫廊逖 褪侵糕 嵌钥鬃咏 糜泄餐 叭艘 楦性 颍 模 灰蛉恕⒁蚴薄⒁虻囟 涞谋曜肌U庋 鬃拥械滦缘娜粘I睢碧岢隽艘桓龊侠淼穆壑ぁ; 褂Ω们悄谠诘摹R虼巳寮艺苎 ё⒅靥逖椤⑻逯ぁ?鬃游 颍 郧楦形 诵牡那楦泻屠硇韵嗤骋坏脑 娜私杂兄 保 颍 导噬暇⒌闹魈逍栽司龆ㄐ缘挠跋臁C献拥摹扳 槿私杂兄 ⒌那楦性 C献拥摹耙逶谀凇保 虻哪谠谛院推毡樾缘慕 颍 谴有ⅰ叭室迥谠凇钡穆凼觯 徊铰壑ぃ 吹模 矣辛诵碌 渲饕 氐闶哪谌荨?鬃咏 钦媸滴尬保⒌那楦性┑那浊槎鬃邮怯谩叭酥仓薄盵 1]这一说法来说明此点的。

儒学研究报告

儒学研究报告

儒学研究报告儒学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儒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体系和学术学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儒学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倡导以德治国,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观念。

近年来,儒学的研究呈现出一种新的兴盛态势,许多学者对儒家经典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系统梳理儒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对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研究儒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探究儒学的起源、发展、核心思想和主要学派,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

四、研究结论1. 儒学的起源和发展:儒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最初是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体系,经过历代儒家学者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2. 儒学的核心思想: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和德治国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3. 儒家学派的演变:儒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学术流派,如道德经学派、理学派、心学派等。

4. 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儒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思想体系,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尤其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教育理念方面。

5. 儒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儒学的研究正朝着跨学科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学界对儒学的重视和研究热情不断增加,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也不断涌现。

五、研究建议根据本报告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进一步加强对儒学经典的研究和阐释,深化对儒学核心思想的理解和领悟。

2. 加强对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实践的研究,发挥儒学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等方面的作用。

3. 推动儒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拓展儒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六、参考文献[列举参考文献,按照规范格式书写]。

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概述

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概述

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概述一、以基于道德伦理的人文关怀为核心。

儒家教育哲学强调培养人的德育,追求道德的完美和心灵的升华。

儒家重视社会关系,尊重家庭伦理和社会公德,提倡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儒家教育强调培养人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追求人格的完美和内在的修养。

二、注重教育的个体化和全面性。

儒家教育哲学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自身的才能和潜力。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每个人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且全面培养每个人的思维、情感、意志和身体等方面。

儒家强调个体的独立发展与自主选择,主张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全面的教育,并能够在社会中充分发展。

三、以经典为基础,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

儒家教育哲学以经典著作《论语》、《大学》、《中庸》等作为教育的基础和指南。

儒家教育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注重学生对经典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热爱。

儒家教育注重礼仪教育,强调诗书礼乐的修养,倡导人们要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推崇礼节、仪式和仪表。

四、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

儒家教育哲学认为,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和知识的层面,更应该注重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让教育真正融入到生活中去。

儒家教育强调行为的规范和实践的训练,主张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思维,追求真知避虚。

儒家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倡导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行动和实践。

五、重视师德和师道。

儒家教育哲学认为,教育的实施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对学生起到榜样和引导作用。

儒家教育强调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修养,注重教师的师德和师道,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榜样和指导。

以上是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概述。

儒家教育哲学基于人文关怀,注重个体化和全面性,以经典为基础,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重视师德和师道。

儒家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哲学,主要]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

[儒家,哲学,主要]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

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摘要:情感是孔子仁学的第一原则。

理性和情感的关系是孔子仁学的主要课题。

孔子以“仁是理性的普遍情感”这一论断解决了理性和情感的统一。

宋明新儒学以“生生”为核心,重新肯定了被佛学消解的理性和情感,在自然目的论中理性和情感完成了统一。

关键词:理性;情感;仁;生汉代董仲舒以天人感应说来重建儒家的纲常伦理,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原因的。

在董仲舒的理论中,天是赏善罚恶的绝对至善的人格神。

这是一种神学目的论思想。

从儒学内部的发展来看,他的这一理论是和孔孟儒学异质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他不象孔孟那样把情感作为纲常伦理的出发点和核心原则。

因此,他就必须张扬人的理性。

在神学目的论的大框架下,他同时极力张扬了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并没有背离儒家,而且,还作出了他的独特贡献。

同时,他的目的论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为宋明理学的自然目的论提供了思路。

魏晋间玄学思潮起。

有无之辨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课题。

在政治和社会层面上,儒家的纲常伦理并没有受到大的挑战。

而如果纯粹从思想史的层面看,玄学反倒为儒家的道德伦理作了形而上的论证。

这是一种时代背景下的儒道合流。

玄学为儒家道德哲学提供了一种思辨的方法论,到了宋明理学时期,就发展为儒学的体用论了。

郭象的理论,认为名教和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裴頠的崇有论则认为名教不可越,而王弼的贵无论是最具有形而上的理论色彩的,认为必须越名教而任自然,但是,王弼仍然声称孔子是圣人。

圣人有情无情论,也是当时论争的一个大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孔孟儒学的两个基本要素理性和情感,在玄学思潮中都得到了相当充分的讨论。

贵无论和贵有论,实际上都对人的理性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再加上情感问题的重新提出,自然这一概念的重新阐释,这些都开启了有宋一代新儒学的先驱者们的思路。

解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感情与理性关系

解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感情与理性关系

解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感情与理性关系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感情与理性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感情与理性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感情和理性在人类思想和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感情和理性的统一。

在儒家思想中,感情被视为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情感世界的表达和体现。

孔子提倡“仁爱”、“孝顺”等道德情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助。

而理性则被看作是指导人们行为的智慧和规范,是人类思维和决策的基础。

在儒家思想中,感情和理性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在感情的基础上发展理性,才能使人们的行为更加合乎道德规范,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道家思想中也强调感情与理性的统一。

道家注重个体内心的平衡和调和,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理念。

在道家看来,感情是人类内心的真实表达,是个体与世界相互联系的纽带。

而理性则是人类思维的清晰和明晰,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智慧。

道家认为,感情和理性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在感情的基础上发展理性,才能使个体更加平衡、更加自然,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佛家思想中也探讨了感情与理性的关系。

佛家强调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提倡“舍弃执著”、“超越生死”的境界。

在佛家看来,感情是人类内心的执著和纠缠,是个体与世界相互纠结的根源。

而理性则是人类思维的超脱和解脱,是指导人们超越世俗纷扰的智慧。

佛家认为,感情和理性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关系。

只有在感情的执著中发展理性的超脱,才能使个体摆脱轮回的苦海,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感情与理性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话题。

感情和理性并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中,感情和理性的平衡和协调至关重要。

儒家学说相关内容

儒家学说相关内容

儒家学说是一种思想体系,它强调个人道德、社会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以下是关于儒家学说的相关内容:
1. 核心思想: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即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

2. 道德观念:儒家学说强调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应该具有仁、义、礼、智、信等五种美德,这些美德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3. 教育理念:儒家学说的教育理念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学习是不断进步的基础,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可以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人。

4. 政治哲学:儒家学说主张以德治国,强调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注重民生、公平、正义等价值观。

同时,儒家学说也强调君臣之间的等级制度,认为君主的权力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

5. 家族观念:儒家学说强调家族观念,认为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亲情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家族中,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等美德应该得到尊重和发扬。

6. 文化传承:儒家学说是一种文化传承体系,它包含了古代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对后世的影响: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儒家学说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总之,儒家学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强调道德、伦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的优秀传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儒家伦理学

儒家伦理学

儒家伦理学
儒家伦理学是一种道德理论,源于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孔子所提出的儒家思想。

它以人伦为基础,主要讨论道德起源、道德原理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功能、道德方法以及道德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等问题。

儒家伦理学的核心价值可简单归纳为五个字:“仁、义、礼、智、信”。

这些价值观念在儒学中占据中心地位,旨在指导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其中,“仁”是指关爱和同情他人,“义”是指做正确和公正的事情,“礼”是指遵守社会规范和礼仪,“智”是指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信”是指诚实守信。

儒家伦理学也强调了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认为情感与理性在人类行为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儒家伦理学也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个人应该服从社会的整体利益。

儒家伦理学是一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情感与理性的统一、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道德理论。

它旨在指导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1/ 1。

儒家理性主义刍论

儒家理性主义刍论

儒家理性主义刍论
儒家理性主义是指以儒家传统思想为基础,强调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思想流派。

儒家理性主义主张以理性思维来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并强调借助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来提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儒家理性主义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儒家传统思想,其中包括“仁”的理念、“君子”的修养、“德性”的培养等。

这些思想强调了人的自我修养和善良的价值,并认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是基于道德修养的基础上的。

儒家理性主义也强调了理性思维的重要性。

它认为,人类的理性思维是人类提高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工具,因此应该加强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

儒家理性主义还认为,通过借助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人类可以解决许多人生和社会问题,并提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儒家理性主义的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的理念和思想对建立和谐社会、发展经济、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理性主义也是当前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之一,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但是,儒家理性主义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有些人认为,儒家理性主义过于强调理性思维,忽略了情感和感性的作用,导
致人类缺乏对自然和社会的敏感度。

此外,儒家理性主义也被批评为僵化的、传统的思想流派,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总的来说,儒家理性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它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是,也需要谨慎地看待和反思儒家理性主义的一些局限和问题,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学研究:儒家哲学的主要课题:理性与情感成德践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儒家的不易信条。

“亲亲、尊尊”的德性伦理,是儒家义理的核心内容。

在先秦,孔子首次为儒家的德性伦理提出了一个合理可靠的论证,其核心在于情感原则。

在孔子之前,“人为什么要过道德生活”这个命题是和具有人格神色彩的天、帝关联在一起的。

孔子的仁学,以情感为第一原则,以理性和情感的统一为主线,开创了以“道德何以可能和何以必须”为根本课题的儒家哲学。

孔子的仁学中,天的人格神意味淡化,而道德实践的主体-人的作用凸显,以亲情为起点的情感原则和有别于认知理性的实践理性原则双翼并举,最终指向一条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成圣之路。

道德何以可能?何以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普遍性的原则。

孔子从孝、悌这种真真切切的可感可验的家庭亲情为出发点,为他的仁学体系建立了一个普遍性原则-情感。

孔子认为,人是有情感的生灵,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从出生到老死,时时刻刻都处于父母、兄弟、朋友等五伦的情感互动之中。

情感生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人又是有理性的生灵,每个人都能从“有限”的爱亲推广到“无限”的爱人。

既然情感是必须的,而且又可以是普遍的,因此,德性伦理就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有共同的,不因人、因时、因地而变的标准。

这样,孔子的仁学就为“人要过有德性的日常生活”提出了一个合理的论证。

还应该强调的是,情感原则,是内在的。

因此儒家哲学注重体验、体证。

孔子为儒家哲学建立的主体性原则,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和理性相统一的原则,对后世儒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孟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实际上就是指恻隐之情人皆有之。

孟子的“义在内”,“仁义内在”的论述,是对孔子建立的情感原则的内在性和普遍性的进一步论证,而且有了新的内容。

孔子建立的情感原则,是从孝、悌的亲情而来的,其主要特点是真实无伪,孔子是用“人之生也直”这一说法来说明此点的。

真实的情感在理性的提撕下成为“爱人”的普遍情感,并在实践过程中,无过无不及地表达为礼仪,也就是外王层面。

在孟子的时代,对“情”的讨论进一步深入了。

(郭店竹简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孟子承继了孔子的义理规模,认证了情感原则的内在性和普遍性,但他比孔子更进一步,他在源头上,把情感认定为是“善”的,以“恻隐之情”来讲“情”,就是说,情之本是善的,这体现在他的性本善的说法中。

“性本善”就是“情本善”。

爱是情,但是,爱也有个是非对错,“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这样的恻隐之情,已经是知是知非的理性的情感了。

也就是说,孟子把在孔子处必须交付给理性的,要在实践过程中予以调节才得以无过无不及的情感简洁地浓缩到他的本善之情中。

因此,在孟子的理论中,他很少言及“中庸”,很少言及在孔子处时时要言及的以理性调节情感。

因为,孟子的本善之情已经具有理性的品格,即无过无不及的中庸品格。

这样,在孟子处,重心就着落在如何把这个本善之情“扩而充之”了。

当然,扩而充之,这也涉及到了人的理性的作用。

儒家义理的核心是情感和理性,即便象孟子,已经把理性品格内化在本善之情中,他也同样强调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理性是不可或缺的。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当然是情感。

这是强调了情感的内在性和普遍性。

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表述把孔子仁学的核心原则-情感原则完全肯定下来,并做为成人之“道”的出发点,同时,强调“发而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说,在成德践履的过程中,理性的调适功能同样不可忽视,所以才要“修道之谓教”。

《中庸》的思想和孟子的“性本善”的学说,都是在孔子开出的义理框架内的,核心在于情感原则,理性和情感的关系是其中的主线。

通常把“天人合一”做为先秦儒学的指归,似乎并不确切。

先秦儒学是基于内在情感的主体性道德哲学。

先秦道家,基于批判人的理性的有限性,以“形而上的负的方法”实现人对自身理性的否定性的超越,才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路。

而先秦儒学,从孔子开始,把情感作为道德实践的出发点后,天就基本上只是个虚位,而同时,对人的理性是作正面的评述的,不然,何以言“克己复礼”?何以言“修身”?如果说在孔子处,还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感叹,到了孟子和《中庸》,就只讲知天、事天,讲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是天下之达道,进一步把情感原则作为道德践履的出发点和核心,并把这一内在而普遍性的原则完全肯定下来。

正因为情感原则,儒学才要讲体验、体证,它有别于思辨的道家智慧,不需要形而上的体系的完美构造;正因为实践理性原则,儒学才需要修身,才需要道德践履,由此成圣之道是个死而后已的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慎思,明辨和笃行,需要不断学习和反省。

而先秦道家则是种境界形态的思辨哲学。

汉代董仲舒以天人感应说来重建儒家的纲常伦理,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原因的。

在董仲舒的理论中,天是赏善罚恶的绝对至善的人格神。

这是一种神学目的论思想。

从儒学内部的发展来看,他的这一理论是和孔孟儒学异质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他不象孔孟那样把情感作为纲常伦理的出发点和核心原则。

因此,他就必须张扬人的理性。

在神学目的论的大框架下,他同时极力张扬了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并没有背离儒家,而且,还作出了他的独特贡献。

同时,他的目的论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为宋明理学的自然目的论提供了思路。

魏晋间玄学思潮起。

有无之辨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课题。

在政治和社会层面上,儒家的纲常伦理并没有受到大的挑战。

而如果纯粹从思想史的层面看,玄学反倒为儒家的道德伦理作了形而上的论证。

这是一种时代背景下的儒道合流。

玄学为儒家道德哲学提供了一种思辨的方法论,到了宋明理学时期,就发展为儒学的体用论了。

郭象的理论,认为名教和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裴頠的崇有论则认为名教不可越,而王弼的贵无论是最具有形而上的理论色彩的,认为必须越名教而任自然,但是,王弼仍然声称孔子是圣人。

圣人有情无情论,也是当时论争的一个大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孔孟儒学的两个基本要素理性和情感,在玄学思潮中都得到了相当充分的讨论。

贵无论和贵有论,实际上都对人的理性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再加上情感问题的重新提出,自然这一概念的重新阐释,这些都开启了有宋一代新儒学的先驱者们的思路。

真正对儒学义理构成挑战的是佛学。

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魏晋期间有个大发展,而到了隋唐,是其鼎盛时期。

华严宗、唯识宗、天台宗,尤其是禅宗的盛行,使得儒家道德哲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现实的社会政治层面,儒家的纲常伦理依然是占统治地位,但是,有识之儒者清醒地看到,如果儒家仁义的内圣之学已然动摇,那纲常伦理的外王层面的大厦就岌岌可危了。

韩愈、李翱等人作了重建人文价值体系的尝试。

韩愈的《原道》辟头就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他在《原性》中进一步提出性三品说,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情是接于物而生的,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信,情则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

李翱在《复性书》中,则明确提出,要为儒家义理立性命之源,他说,“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

他们试图找到一个内在的普遍性的原则,重新来论证儒家德性伦理。

他们在儒家经典中以《大学》和《中庸》为据,这也是一个贡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是上承先秦儒学,而下启宋明理学的。

然而,他们对孔孟儒学的义理核心并没有把握住,对佛学之于儒学义理的真正挑战之处看得不清,因此,他们没能建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儒学。

这个历史性任务有待于来者。

延至北宋初期,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高举反佛老二氏的大旗,可是,他们基本上还是着眼于社会政治层面来应对佛学,力斥其逃君臣之礼,去父子之情,绝夫妇之义。

公正地说,他们从韩愈、李翱走到的地方又往后退了一步。

他们只是尝试重建仁义道统。

而实质上,不破就不能立。

如果不能把握儒学义理的根本精神,和佛学对儒学德性伦理的挑战究竟在何处,就不可能重建新儒学。

这个历史性的任务,落在了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身上。

在考察他们对新儒学的建立各自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大体地描述一下佛学理论主要在哪些方面对儒家学说构成挑战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威胁。

大致可以从宇宙论、人生论、心性论来说。

佛学认为,山河大地一切皆是虚幻,宇宙万物是人心生灭妄想所生之虚幻之境;生死是可以轮回的,人的形灭了,神仍在,不断地轮回。

人生是个苦海,爱嗔痴三毒使得人生在世,永无快乐之时。

心是作用心,万法唯心。

万物皆因缘而生,缘起而性空,总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空。

实际上,我们可以简单明了地这么说,佛学理论把儒家义理中的两大要素理性和情感毫不留情地击碎,这是釜底抽薪之举,这种挑战是极其严峻的。

强调亲亲、尊尊,以孝悌为仁义之本的纲常伦理,不管是以情感为出发点和核心的孔孟仁学,还是以理性为出发点和核心的荀子的礼学,还是预设了纯粹至善的人格神的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在被抽掉了理性和情感两大要素之后,确实是大厦将倾。

内在的普遍性的原则无法建立,内圣层面无法挺立,那外王层面更是无从谈起。

佛学的根本理论已经把理性和情感的不可靠和不确定性说得很透彻了,如果只是简单地重新以情感或理性作为内在普遍性原则,名之曰性命之源,那是一种无视佛学挑战的作法,至少是无法与之相衡的。

如何重新找到一个无可置疑的基点,找到一个完全可靠的内在普遍性原则,从而为儒家义理寻找一条出路,为道德何以可能和何以必须的问题重新予以论证,这就是北宋理学的急切的历史性课题。

考察北宋理学这几位代表人物,时刻必须关注以下两点:其一,他的理论如何回应和反驳佛学?其二,他的理论找到了什么样的内在普遍性原则,来重建儒家的德性伦理?不用这两点来衡量一个理论体系,那很可能要么失之简单,要么失之附会。

以下我们略微评述一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几位代表人物。

《太极图说》和《通书》是周敦颐的主要著作。

其特点是以《易传》为文本依据,以阴阳五行说构造宇宙论模式,宇宙万物生生不息,来自太极之动静。

实际上,本源是无极也罢,是太极也罢,都是次要的,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敦颐以此来回应佛学的山河大地皆幻的宇宙论,彼言一切皆为“假有”,我则言一切皆“真实”,彼言“虚”,我则言“实”。

天地万物一切皆实,这确实是很关键性的一点,如果一切皆是虚幻,礼义仁智信从何谈起?所以,周敦颐从此点入手,以回应佛学,是大有功于儒学的。

在他之后,儒家无一例外地,或言阴阳五行之变化,或言气之流行,都是为了回应佛学的山河大地一切皆幻之说的。

周敦颐认为人得五行之气而贵为天地之灵,而“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立人极焉”,人极其实就是人之性,就是他找到的一个内在而普遍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