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
人教八上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人教八上物理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课方案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课方案(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观点及其单位。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着水的密度。
3、试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说生活中一些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丈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丈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5、会调理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6、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要点: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难点:密度的观点。
[ 知识梳理 ]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特色:不随形状、状态、地点而改变3、单位: kg、 g、 mg4、丈量:天平、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2、特色: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征3、公式:ρ =m/v4、单位: kg /m3 、 g /cm35、物理意义:天平: 1、结构:横梁、均衡螺母、指针、标尺、游码、分度盘2、使用:a、测固体质量b、测液体质量c、特别丈量a、测固体密度b、测液体密度计算: 1、判断是什么物质,实、空心2、质量计算3、体积计算4、密度计算[ 复习内容 ]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和物质是不一样的观点。
全部物体由物质构成;物体有质量物质有密度。
(2) 、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 t g mg对证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3) 、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地点、温度而改变,因此质量是物体自己的一种属性。
(4)、丈量:在丈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⑴ 平常生活中常用的丈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丈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经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1 / 5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察看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 质量与密度复习 教案设计

课题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复习一、质量1.质量定义:物体所今物质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质量。
单位:kg,g,mg,t2.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秤(磅秤,台秤等)方法:(用天平的测量质量的方法)3.质量的特性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而变化。
二、密度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正比例关系。
2.密度①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公式:ρ=m/V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②密度的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像这种单位叫做组合单位。
有时密度的单位也用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g/m3。
1g/cm3=1×103kg/m33.一些物质的密度值(常温常压下)①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也不相同。
如水在不同的状态下,密度不同。
②物质密度与温度、压强有关;③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如冰、蜡、植物油密度都是0.9×103kg/m3;还有煤油、酒精密度都是0.8×103kg/m3;④金属固体的密度较大。
⑤水的密度值:1.0×103kg/m3,表示体积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0×103kg。
读作: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每立方米。
4.密度的应用密度的应用:利用公式ρ=m/V变形可得到m=ρV和V=m/ρ,即在知道物质的密度和体积时,可以计算出物质的质量;在知道物质的质量和密度时,可以计算出物质的体积。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量原理:ρ=m/V2.量筒的使用①认识量筒:单位,量程,分度值。
②读数方法: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垂直,与液面相平。
如果量筒中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相平,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相平。
③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 教案设计

通过密度知识的学习,可为我们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提供新的办法。如可用天平“称出”物体的体积,用直尺或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等。
密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
①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②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
③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④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密度公式ρ=m/V变形后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公式:
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 天平的正确使用:
(1)放: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处;
(2)调: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3)称:把物体放在里,用向右盘中从至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记: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二、密度
1. 密度:某种物质的与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密度单位是。
2.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每种物质在确定的状态和温度下都有确定的密度,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根据密度公式和热胀冷缩现象,一般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 水的密度ρ=1.0×103kg/cm3表示:
4.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突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查缺补漏,引导和帮助学生自查、自纠、自补。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前导学
自行复习教材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质量
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千克=克=毫克
3.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它不随物体的、、、而改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质量的概念、单位。
2、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概念,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技能目标:1、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2、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物理美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密度的概念。
2、测量密度。
3、密度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体积、面积等的特殊测量。
2、有关密度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四步启发分层式目标教学。
五、教具:天平、量筒、烧杯、水等。
六、教学程序:认定目标→巩固基础→分层练习→反馈答疑七、教学过程:(一)认定目标,并分别指出重、难点。
(二)提问学生回忆知识网络、复习各知识点。
讲解例题并完成知识点练习。
教师投影答案。
考点一:质量的定义及单位1.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_____,用字母____表示.2.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改变.3.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常用的单位有:t ,kg ,g ,mg等,换算关系:1 t=_____kg,4.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g;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kg;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g。
1. (2016黄冈)下列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 )A. 某中学生的质量约45 kgB. 某中学生的身高约1.65 mC. 某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 m/sD. 某中学生的百米赛跑成绩约6 s2. (2016河北)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 gB. 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 mC. 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0 ℃D. 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 s3. (2015常德)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 铁块磨掉一个角B. 铁块熔化成铁水C. 铁块轧成薄铁片D. 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4. (2015广西)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A. 50 gB. 5 kgC. 0.5 gD. 50 mg考点2质量的测量1. 实验室常用______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生产、生活中常用台秤、杆秤、电子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2. 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______台面上.(2)把游码放在处,调节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此时天平平衡(3)将被测物体轻放在盘上,估计待测物体的质量,用镊子将适当的砝码轻放在盘上,增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到天平恢复平衡.(4)物体质量= _____+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2016•山东临沂卷】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盘,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在所测物体的质量为 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复习教案设计

学生积极参与分析与理解
完成反馈练习
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回答
学生快速完成
天平使用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测量之前和测量过程中要保证横梁平衡
密度概念的构建实验非常重要,引导学生好好分析,记住实验过程,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4
2
2
1
6
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关注生活,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重点
难点
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密度的概念。
教法
学法
自我归纳,总结,讨论自主学习,实验
2
3
2
6
1
1
10
3
1t=Kg=g=
(3)属性:
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
(4)测量:
物体的形状变化了,例如一块铁无论用它制成铁锤还是制成铁管,只要保持铁的多少不变,那么其质量的值是不变的.当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论它是处于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只要它含有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那么它的质量值是不变的
2、科学方法:组合法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估时
知识再现
(分一)
反馈练习
知识再现(分二)
反馈练习
知识再现
(分三)
反馈练习
课堂补充
随堂检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二节密度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2.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式,共同探讨话题,并得出结论。
3.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对其进行评价和提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总结归纳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密度知识,总结密度的影响因素、计算方法和应用。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密度知识,如:密度是什么?如何计算密度?密度有哪些应用?
2.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讲解密度的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等。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加深对密度变化的理解。
3.介绍如何利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密度、判断物体浮沉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在小组合作环节,教师应分配明确的任务,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实例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究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教师应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实验和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密度的认识和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回忆和复习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密度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了解密度的影响因素,并能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推荐】.doc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全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是学生在学习了力学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章主要介绍了质量、密度、以及它们与物体体积、形状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质量与密度的概念,掌握计算质量与密度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本概念,对物体运动、力的作用等有一定的理解。
但质量与密度作为两个新的物理量,需要学生通过实例去感受、理解它们的含义。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如何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与密度,以及如何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学会用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与密度;能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交流等方法,探究质量与密度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欲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质量与密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2.难点:质量与密度公式的推导;质量与密度在复杂情境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质量与密度的本质。
2.运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质量与密度的变化规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如天平、砝码、体积测量工具等)、PPT、教学课件。
2.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为什么冰块漂浮在水面?”引发学生对质量与密度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质量与密度的概念,通过PPT展示质量与密度的定义、特性。
同时,讲解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二、专题复习【专题一】质量一、物体与物质区别?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任务一:看课本108—111页内容,说说质量的含义、单位及换算,会用天平测质量。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位置而变化。
知识点聚焦: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无关。
例: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水凝固成铁块B、将菜刀磨得更锋利些C、机器从北京运到广州D、将金丝通过拉伸机拉长3.单位:国际单位,符号:换算关系:1kg= g= mg ,4. 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 1t= kg; 1kg= g; 1g= mg。
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_____kg=_____g; (2)360mg=_____g; (3)=______g=______mg.设疑:“物体有物质组成,你能说出他们的区别吗?他们有联系吗?”学生带着问题做下面的练习题:1、一千克的铁块和一千克的棉花相比()A.铁块所含的物质多 B.棉花所含的物质少C.两者所含的物质多少一样 D.无法比较2、把边长为3dm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m、宽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C.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D.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2、思考并研讨:参考答案:1、C 2、C设计意图:第1题让学生在研题中,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含义。
第2题是在第1题的基础上通过研讨,把一块铁压成铁片,它的形状变了,但它所含有的铁的多少没有改变,其质量不变,还是这块铁。
设疑:“你对生活中质量的单位知多少?”利用学生前面的讨论,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公斤、斤、两作为质量的单位。
其中1公斤=2斤;1斤=10两;所以,1公斤=1千克; 1斤=千克=500克 1两=50克。
二、天平的使用及读数:知识点聚焦:1、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放,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上。
②调,使用前将游码移至上;然后调节,使天平保持水平平衡。
③称,按左盘放,右盘放的顺序放置砝码和物品,不可颠倒;添加砝码时应按由到顺序,并适当移动使天平平衡。
④读,被称物体的质量为和之和。
2、使用天平时的注意事项:①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夹取,不能用手拿。
②称量过程中不允许调节使天平平衡,而只能通过加减或移动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③天平移动位置后需重新调平。
小组讨论:天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1、如右图1甲,说明天平处于什么状态?2、如右图1乙:物体质量是多少?3.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如图4所示。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明的操作有两处错误,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①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4.如何准确用天平测出100g酒精的质量?设计意图:通过第1、2题的复习,使学生知道,天平使用前的调节和读数的问题。
第3、4题在第1、2题的基础上,纠正天平使用中的问题及如何测量液体的质量。
【专题二】:密度专题二知识点聚焦:任务二:看课本113—118页内容,记住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与它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
2、密度的单位: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密度的单位就是;纯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它表示。
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
4、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和,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值。
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进行测量。
实验设计:利用大小不同的木块,大小不同的铝块,刻度尺,天平等可以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1、提出的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2、作出的猜想:。
3、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量几种不同体积物质的质量,记录数据、绘制图像,分析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再综合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4、测量的有关数据一:物质种类质量m(g)体积V(cm3)m/V(g/ cm3)铝块12710铝块25420铝块38130测量的有关数据二:物质种类质量m(g)体积V(cm3)m/V(g/ cm3)木块11020木块22040木块33060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通过比较m/V的值有何结论?。
通过观察图象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综合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
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
【典例分析】一、质量相等问题:例1:一块体积为100 cm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解题步骤见板书)变式训练1、最多能装1t水的运水车,能装载1t汽油吗?变式训练2、一定质量的水全部凝固成冰,体积比原来一定质量的冰全部熔化成水,体积比原来参考答案:1、不能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一吨汽油的体积比一吨水的体积大所以装不了。
2、大小二、等容问题例2:完全相同的三个瓶子,分别装满水、酒精、硫酸,甲瓶装水,乙瓶装酒精,丙瓶装硫酸,他们的总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解题步骤见板书)变式训练1、一个瓶子最多能盛1000 g水,用这瓶子盛煤油,最多可盛______g.(ρ油=×103 kg/m3)变式训练2、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的重力,将一个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kg。
(ρ钢=×103 kg/m3、ρ铝=×103kg/m3)参考答案:1、V瓶=V水=m水ρ水=1000g1 g/cm3=1000cm3装满煤油,m=ρ油V=cm3x1000cm3=800g 2、设零件的体积为V,则:m钢-m铝=104kg,ρ钢V-ρ铝V=104kg,×103kg/m3××103kg/m3×V=104kg由此得出V=铝制零件的质量m=ρ铝V=×103kg/m3×=54kg.故答案为:54.三、密度相等问题:例3: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 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 3的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52g ,求这块巨石的质量。
(解题步骤见板书)变式训练1、某同学在“测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 测得的数据如右下表。
⑴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 3 ⑵表中的m 值是 g 。
参考答案:解:设容器质量为m 0,液体密度为ρ,由题意可列方程组m 0+15ρ=22g ① m 0+35ρ=38g ② 解得:m 0=10g ,ρ=cm 3.当体积是40cm 3时,液体的质量m 液=ρv =cm 3×40cm 3=32g ,故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32g+10g=42g .故答案为:,42.四、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问题例4:有一体积为30 cm 3的空心铜球,它的质量为178g ,铜的密度 cm 3求(1)空心部分体积(2)若在空心部分装满水,求该球的总质量。
(解题步骤见板书) 变式训练1、体积为30 cm 3,质量为158g 的空心球,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测得质量为168g ,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若把空心球压成实心球,其密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解:水的质量:m 水=168g-158g=10g ρ水=1g/cm 3所以空心部分体积:V 空=m 水 ρ水=10g 1 g/cm3=10cm3所以金属实心球的体积是V=30cm 3-10cm 3=20cm 3压成实心球ρ=m V =158g 20cm3=cm 3=7900kg/m 3设计意图:求解密度问题常见的隐含条件有三类:(1)质量不变。
如冰熔化变成水,水凝固变成冰,物质状态变了,但质量不变。
(2)密度不变。
如想知道一块长方体巨石的质量,可以测量它的密度和体积去计算。
怎样知道它的密度呢?就可以从它上面取一块小石头,测量出小石头的密度,则小石头的密度等于巨石的密度。
(3)体积不变。
除本题情况外,常见的如两种液体都用同一容器盛满,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再如,若待测物体是固体,使容器先盛满水,把固体放入后,部分水会溢出,则溢出水的体积与固体体积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