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原理

合集下载

电视机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是什么?

电视机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是什么?

电视机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是什么?一、工作原理电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电信号转化为图像和声音,然后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信号接收、信号处理和显示三个主要步骤。

1. 信号接收:电视机通过天线、有线电视或卫星接收器接收来自广播公司或其他来源的电视信号。

这些信号是由无线电波或光波传输的电信号。

2. 信号处理:电视机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解调、解码、放大和滤波等步骤进行处理。

解调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解码将数字信号转化为视频和音频信号。

放大和滤波则对信号进行增强和去除噪声等优化处理。

3. 显示:经过信号处理后,电视机将视频信号转化为图像并显示在屏幕上。

同时,音频信号也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

二、基本组成1. 显示屏幕:电视机的核心部件之一,通常采用液晶显示屏或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

显示屏能够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图像,并通过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变化来显示图像。

2. 电子束发射器: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后投技术,通过电子束的发射和控制,将图像投射到背后的液晶面板上。

3. 硬件控制器:负责整个电视机的信号处理和功能控制,是电视机的大脑。

硬件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图像处理器和音频处理器等。

它们能够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放大、滤波等处理,然后发送给显示屏和扬声器。

4. 输入输出接口:电视机通常提供多种输入输出接口,如HDMI、USB、AV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如播放器、游戏机等。

这些接口能够传输音视频信号,实现多媒体内容的播放和交互。

5. 扬声器:用于播放电视机接收到的声音信号。

扬声器能够将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后,转化为可以听到的声音。

6. 电源供应:用于为电视机提供电力的电源模块。

电源供应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电视机所需的直流电,并稳定输出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综上所述,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是通过接收和处理电视信号,然后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核心组件包括显示屏幕、电子束发射器、硬件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扬声器和电源供应等。

电视机工作原理

电视机工作原理

电视机工作原理电视机作为现代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娱乐设备,通过信号的接收和处理,将画面和声音转化为可观看的电视节目。

在这篇文章中,将详细介绍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一、信号的接收电视机的工作首先需要接收电视信号。

电视信号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可以通过天线接收到空气中传播的电视信号。

天线将接收到的电视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并传送到电视机的接收器中。

二、接收器中的处理接收器是电视机的核心部件,负责信号处理和解码。

接收器将接收到的电流信号转化为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

对于视频信号来说,接收器通过解码器将信号解码,还原成具有图像信息的信号。

同时,音频信号经过解码器后转化为声音信号。

这样,用户就能够同时观看到画面和听到声音。

三、显示屏幕将解码后的视频信号传送到显示屏幕中,是电视机显示画面的重要步骤。

显示屏幕由数以百万计的像素组成。

通过控制像素的亮度和颜色,可以在屏幕上还原出清晰的图像。

显示屏幕的种类有很多,目前最常见的是液晶显示屏,它通过液晶分子的排列来控制光的透过程度,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四、声音输出处理后的声音信号通过扬声器输出。

扬声器中的振膜受到电流信号的驱动,会产生声音振动,将声音传播到周围空气中。

这样,用户就能够听到清晰的声音效果。

五、控制器和接口电视机还配备有控制器和接口,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电视机。

控制器可以通过按钮或遥控器来实现对电视机的开关、音量调节、频道切换等功能的控制。

接口方面,电视机通常提供多种接口,如HDMI接口、USB接口和网络接口等,用于连接其他设备,如游戏机、DVD播放器和互联网等。

六、电源系统电视机的正常工作离不开稳定的电源供应。

电视机通常使用交流电源,通过电源适配器将市电的交流电转化为适用于电视机的直流电。

电源系统还起到保护电视机电路板的作用,当电流过大或电压异常时,电源系统会自动断开供电,保护电视机的安全。

综上所述,电视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信号的接收、处理、显示屏幕的显示、声音的输出、控制和接口以及电源系统的供电等环节。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电视机是现代人们家庭娱乐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之一。

无论是观看电视节目、电影、还是玩游戏,电视机的工作原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和原理。

一、显示器件电视机的显示器件是电视画面的输出部分,常见的有CRT(阴极射线管)和液晶显示屏等。

CRT是较早期的显示器件,通过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形成图像。

液晶显示屏则是目前主流的显示器件,利用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改变光的透过性来显示图像。

无论是CRT还是液晶显示屏,都需要通过电视机主板和视频信号源进行连接。

电视机主板会将接收到的视频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压和电流,以驱动显示器件显示画面。

二、电子束的生成和扫描在CRT显示器件中,电子束的生成和扫描起着关键作用。

电子枪是电子束的产生器件,它能够通过热电子发射原理产生高速电子束。

电子束从电子枪出来后,经过电磁偏转系统的控制,扫描在荧光屏上,通过控制不同位置的扫描和电子束的强弱,形成对应的图像。

三、色彩的生成与控制电视机通过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的光来组合形成各种色彩。

在CRT显示器件中,荧光屏内涂有不同颜色的荧光物质,这些荧光物质会在电子束的激发下辐射出对应颜色的光。

通过调节电子束的强度和位置,就可以控制显示器件上每个像素点的颜色。

在液晶显示屏中,每个像素点由一组红、绿、蓝色三基色的液晶单元构成。

液晶单元通过电场的控制改变光的透过性,从而调节三基色光的强度和组合方式来显示不同的颜色。

四、视频信号的处理电视机除了需要接收视频信号外,还需要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

视频信号通常以模拟信号形式传输,需要经过模数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解码。

数字信号处理包括图像的锐化、亮度调节、对比度调节等,以提高图像的显示效果。

解码部分则主要针对视频信号的编码格式进行解析,将其还原成可供显示器件输出的信号。

总结起来,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显示器件、电子束的生成和扫描、色彩的生成与控制,以及视频信号的处理等方面。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电视机的工作原理电视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电子设备,它能够接收并播放电视信号,向我们提供图像和声音的享受。

那么,电视机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介绍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一、图像原理电视机的图像原理主要是基于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显示。

电视信号是通过电视台发射塔传输的,然后通过天线或有线电视进入电视机。

信号首先经过调谐器,调谐器能够将不同频率的信号转化为电视机能够处理的频率。

然后,信号通过解调器解码,将信号还原为原始的图像信号。

图像信号的显示是通过电视机上的图像管或液晶屏来完成的。

在早期的电视机中,采用的是阴极射线管(CRT)技术。

CRT技术利用电子束在屏幕上扫描,激发荧光物质发出光线来形成图像。

而现在广泛使用的液晶显示屏,则是通过液晶技术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屏通过控制每个像素的液晶点的状态变化,可以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和图像。

二、声音原理除了图像,电视机还提供声音的播放。

声音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声音信号的接收和放大。

声音信号通过电视台传输并进入电视机,然后经过解码器解码还原为原始的声音信号。

声音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会进入电视机上的扬声器,通过扬声器发出声音。

扬声器是由磁铁和震动膜等零部件组成的,通过振动产生声音波动,从而实现声音的播放。

三、控制原理电视机的控制原理是指电视机通过遥控器或面板上的按键来实现各种功能的操作。

电视机通过内部的控制系统来接收控制信号,并根据信号来完成相应的操作。

电视机的控制系统由微处理器和相关的电路组成。

微处理器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遥控器或按键的信号,然后通过相应的电路来控制电视机的开关、音量、频道等功能。

控制原理使得我们能够方便地操作电视机,享受到更好的视听体验。

四、供电原理电视机的供电原理是指电视机的电源供给。

电视机通常通过插座接入电源,然后通过电源适配器将电源转换为适合电视机使用的电压和电流。

电源适配器将电流传送到电视机的不同电路中,为电视机的各个部件提供所需的电能。

同时,电源适配器还能够实现对电视机的开关机控制。

电视机 工作原理

电视机 工作原理

电视机工作原理
电视机是一种电子设备,主要用于接收和播放电视节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器原理和电子技术。

以下是电视机的工作原理概述。

1. 信号接收:电视机首先通过天线或有线电视接收器接收电视信号。

天线将空中传播的电视信号转换为电流,并送入电视机的调谐器。

2. 信号调谐:调谐器将接收到的电视信号分解为不同的频率成分,然后选择用户所需的频道。

调谐器在电视机内部调整电流的频率和幅度,以便信号可以正确地处理。

3. 视频处理: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经过视频处理部分。

首先,视频信号经过解调器将其从无线或有线信号传输的模拟形式转换为数字形式。

然后,数字信号经过去噪、锐化、颜色校正等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

4. 音频处理:音频信号通常在接收到的电视信号中与视频信号一同传输。

音频处理器将音频信号从接收的信号中提取出来,并进行放大、均衡和调节音量等处理,然后通过扬声器播放。

5. 显示图像:处理后的视频信号送入显示屏。

在传统的CRT (阴极射线管)电视中,电子束击中荧光屏,通过荧光屏发出的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形成图像。

现代液晶显示器(LCD)电视使用液晶面板和背光源来显示图像。

6. 控制和操作:电视机上还配有控制电路和界面,用于控制各个部分的工作和用户操作。

比如,通过遥控器或面板按钮,用户可以选择频道、调整音量、切换输入源等。

总的来说,电视机的工作原理涉及信号接收、调谐、视频和音频处理、图像显示以及控制和操作等多个环节。

它能够将接收到的电视信号转化为清晰、色彩丰富的图像和声音,提供给用户观看和享受。

电视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电视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电视的原理到底是什么电视的原理基于电子显像技术,通过电子学、光学、电工和机械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实现图像的捕捉、处理、传输和显示。

电视的原理主要包括图像信号的获取、传输、解码和显示。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个方面的原理。

1. 图像信号的获取:电视中使用的图像传感器主要是光电三极管或逐行电荷耦合设备(CCD)。

当光线照射在图像传感器上时,传感器会将光转化成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会根据不同光的强度、颜色等特性被量化并转换成数字信号。

2. 信号处理:获取到的图像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器(ADC)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入图像处理器。

图像处理器会对数字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去噪等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

此外,还会对图像进行色彩空间转换和压缩等处理,以减小数据量和提高传输效率。

3. 信号传输:经过信号处理后,图像信号通过编码器进行压缩编码,然后通过传输介质(例如电缆、卫星信号等)传输到接收端。

传输介质可以是模拟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具体取决于电视的类型。

4. 解码和显示:接收端的电视中有解码器,用于解码接收到的压缩编码的信号。

解码后的信号会传递到显示器。

显示器可以是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不同类型的屏幕。

解码后的信号会控制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来显示图像。

在以上这些原理背后,还有一些辅助技术和原理用于提高电视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例如,音频信号的获取和解码,以及音响的设计和放大等;遥控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以及与电视的互动功能等。

总结起来,电视的原理是基于光电传感器将光转化为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编码和解码,最终通过显示器显示图像和音频。

通过这些原理,电视实现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展示,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视听体验。

电视机工作原理

电视机工作原理

电视机工作原理电视机作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和信息获取渠道。

然而,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对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甚少。

本文将揭示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带领读者走进电视机内部的奥秘。

一、图像和声音的传输电视机的工作原理首先涉及到图像和声音的传输。

电视机通过电视信号的接收和解码,将信号转化为可见图像和可听声音。

图像传输主要依靠电视信号的接收和处理,而声音传输主要依靠音频信号的处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方面的工作原理。

1.1 电视信号的接收电视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而电视机则通过天线或有线电缆接收信号。

天线接收到的无线电波通过部分电路和设备转化为电视信号。

1.2 电视信号的解码与显示电视信号的解码和显示是电视机的核心部分之一。

电视信号被接收后,需要经过解码器进行解码,将信号转化为图像和声音内容。

现代电视机通常采用数字信号解码器,通过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再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和可听的声音。

二、图像的显示原理图像显示是电视机的最直观表现,决定了用户观看效果的好坏。

而电视机图像的显示原理可以归结为像素和扫描。

2.1 像素和分辨率像素是图像显示的基本单元,是由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光组成的。

电视机通过控制这些光的亮度和颜色来显示图像。

而分辨率则是指电视机能够显示的像素数量,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

高清电视机通常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呈现出更加逼真的图像。

2.2 扫描电视机的图像显示是通过扫描的方式完成的。

电视机按照一定的扫描顺序将图像分割成多个水平线条,然后逐行逐帧扫描。

这种扫描方式称为逐行扫描。

对于早期的电视机,采用的是隔行扫描,即先扫描奇数行,再扫描偶数行。

三、声音的处理原理声音是电视机工作原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电视机除了提供图像外,还具备了出色的声音效果,通过对声音信号的处理来实现。

3.1 声音信号的输入和放大声音信号首先通过麦克风、音乐设备或者其他外接音频设备输入到电视机中,然后通过声音处理器进行放大。

电视工作原理详解

电视工作原理详解

电视工作原理详解电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和信息。

但是,你是否了解电视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详细解析电视的工作原理,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神奇的装置。

一、信号接收与解码电视的工作原理首先涉及到信号的接收与解码。

当我们打开电视机时,电视天线会接收到空中传来的电视信号。

这些信号实际上是一种模拟信号,包含了图像和声音的信息。

接收到信号后,电视机会进行解码,将信号转化为图像和声音。

这一过程涉及到许多电子元件和芯片的协同工作,其中包括放大器、调谐器和解调器等。

二、图像显示与扫描接下来就是图像的显示与扫描过程。

一般来说,电视机的图像显示是通过电子束在屏幕上的扫描来实现的。

电子束在屏幕上扫描的方式有两种: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

逐行扫描是指电子束从屏幕的左上角开始,逐行扫描到屏幕的右下角;隔行扫描则是电子束先扫描屏幕的奇数行,再扫描屏幕的偶数行。

这两种方式都能够将电视信号转化为连续的图像。

三、声音放大与输出除了图像显示外,电视的工作原理还包括声音的放大与输出。

电视机会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放大,使其能够通过电视机的扬声器传播出来。

这一过程同样需要借助放大器等电子元件来完成。

通过合理的放大与音量控制,我们才能够听到清晰、高质量的声音。

四、遥控与调节现代电视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遥控与调节功能。

借助遥控器,我们可以控制电视的开关、频道切换、音量调节等。

这涉及到遥控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以及相应功能的实现。

此外,电视还可以进行亮度、对比度、色彩等方面的调节,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画面质量的需求。

综上所述,电视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

它通过接收、解码信号,图像的显示与扫描,声音的放大与输出,遥控与调节等过程,将电视信号转化为我们所看到的图像和声音。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了解电视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电视设备。

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士来说,掌握电视的工作原理则是必不可少的。

希望本文的解析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对电视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黑白全电视信号
一、要求:
1、图像信号只在行场扫描正程传送; 2、能对逆程扫描线进行消隐; 3、携带反映摄像端扫描规律的同步信号。
二、组成:黑白图像信号+(行、场)复合消隐信号+(行、场)复合同步信号
1、图像信号 黑电平75 % 白电平 10~12.5 % 0 2、(行、场)复合消隐信号 12μS 行消隐 25行 场消隐 1.6ms 64μS 18.4ms 20ms 1.6ms 287.5行 52μS 12μS 52μS t v 行正程 行逆程
h 360 60 573 (行) 2 l
Z’=575行,加上逆 h
实际取图像显示行 程50行,得每帧扫描行数为

Φ
θ
Z=625行
L
h d
L
§2.2 电视扫描原理 一、 扫描、像素、图像信号频率范围和隔行扫描 1、扫描:电子束在显像管屏面上有规律的运动 行扫描正程:电子束从左往右运动。 逆程:电子束从右往左运动。 场扫描正程:电子束从上往下运动。 逆程:电子束从下往上运动。 图像信号只在扫描正程传送 2、像素:组成电视图像的最小单元 显像管荧光屏 宽高比 4 :3
fS

130kHz 伴音调频波 频谱
uF U sm cos (t ) U sm cos(st m f sin 2t )
2、调频波的频谱宽度
BW 2(f m f 2 max ) f 2 max为u 2最高频率
我国规定:伴音调频波Δ fm=50kHz,伴音信号最高频率fmax=15kHz, 伴音信号调频波频谱宽度 BW=2(50+15)=130kHz
③ 亮度调节 改变栅极与阴极间的偏压大小
每帧图像扫描行数 人眼视角清楚张角Φ: 垂直15°,对应L ≈4h(水平20°) 人眼的分辨角 显示图像扫描行数应为:
θ≈1.5'
z ‘ =h/d
tg

2

d
d
Z
2l 360 60
2 得 d(弧度)=d 360 60(分) l 2 l l 2
行频太低
行频太高
场频太低
向上移动
场频太高
向下移动
i v

§2.4 高频电视信号(射频信号)
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分别对 高频载波调制后的混合信号。 需调制的原因: 发射天线尺寸需 各电视节目采用不同频率的载波,不会混台。
调幅原理示意图
调制信号 U1m
高频电视信号:
u1
t UPm t
1 4
up
载波
阴极接地
聚焦线圈 面板玻璃 镜头 景 物 透明导电极 电子束 网电极450V 靶环
偏转线圈
校正线圈 灯丝 管 脚
光电导靶
输出图像信号 RL VT 靶压 15至40V 聚焦极 0至300伏 加速极 300V 控制栅极 0至-50V
阴极接地
2、光→电转换
电子束扫描方向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L L L L H H H M M M
灯丝
阴极 栅极 (加速极) 第一阳极 铝 荧光粉 膜
荧 光 屏
(聚焦极)
第三阳极
铝膜
高压嘴
管颈
锥体
玻璃外壳 玻璃外壳包括管颈、管锥体和屏面玻璃三部分。 在显像管玻璃外壳管锥体部分的内外壁上分别涂有石墨导 电层,从而形成一个以玻璃为介质,以内外壁石墨层为两个极 片的电容器(电容量约为600~1 200 pF)。这个电容器可作为 第二、 四高压阳极的滤波电容,因而在高压供电电路中不必 另接高压滤波电容。
s k f U 2 m cos 2t s m cos 2t
Usm
m m : 最大角频偏 f m 最大频偏 2 调频波瞬时相位为 调频波瞬时频率与u2的关系 k f U 2m t (t ) 0 f (t )dt s t sin 2t fS 2 Δfm Δfm s t m f sin 2t f m f : 调频系数,代表最大相移。 U2m ∴调频波的表达式为
Iv

场扫描电流 o o d
c o

18.4m s 20m s 偏转线圈
1.6m s
荧光屏 电子枪 电子束
C O d
垂直亮线
垂直偏转电流iv 磁场方向
三、行场扫描电流同时作用
每场行数
20m s 312.(行) 5 64s
18.4m s 287.5(行) 64s
场正程行数
场逆程行数
1.6m s 25(行) 64s
⑷、校正线圈:无偏转磁场时,使电子束落在靶中心。
⑸ 偏转线圈:使电子束按一定规律对靶面扫描。
⑹、磁聚焦线圈:配合静电聚焦线圈,使电子束聚焦良好。
聚焦线圈 面板玻璃 镜头 景 物 透明导电极 电子束 网电极450V 管 脚 靶环 偏转线圈 校正线圈 灯丝
光电导靶
输出图像信号 RL VT 靶压 15至40V 聚焦极 0至300伏 加速极 300V 控制栅极 0至-50V
每秒传送25帧图像
每秒传送48帧图像以上 换帧明暗闪烁感消除,但图像信号带宽增大。
隔行扫描: 每秒传送25帧图像,每帧图像分作奇、偶两场传送, 每场312.5行 场频fV=50Hz
奇场 偶场
奇偶场迭加
二、电视扫描原理
1、行(水平)扫描 行扫描周期:64 μs 正程52 μs传送图像 逆程12μs 消隐
fL=fP+38MHz 本机振荡 信号
五、增补频道(有线电视系统使用) Z1~Z7频道 111~167MHz(调频广播信道87~108MHz之后,6频道之前) Z8~Z37频道 223~463MHz(12频道之后,13频道之前) 六、高频电视信号传播特点 1、直线传播 2、可通过地面,建筑物,山丘等反射传播 反射波 引起的 重影
U1m 1 为调幅度 U mp 将调幅波表达式展开,得 u U pm sin p t maU pm sin 1t sin p t
2
fp-f1 fp fp+f1 下边频 上边频 载频 1 (和频) U pm sin p t maU pm [cos( p 1 )t cos( p 1 )t ] (差频)
每帧电视画面行数:
共625行:其中显示画面575行,帧逆程50行
每帧画面像素数:
575×575×4/3≈440000(个)
3、图像信号频率范围 (1)分解力 : 电视系统传送图像细节的能力 ① 垂直分解力:沿图像垂直方向能够分辩的像素的数目
每扫描 行宽度
M=KZ’ =0.76Z’=0.76×575=437线
64μS 7 22 23 24 25
621 622 623 624 625 1 4.7μS 12μS
前均衡
2.5行
奇场场同步 2.5行
后均衡
2.5行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35 336 337 338
前均衡
2.5行
64μS
偶场场同步 2.5行
0.25
48.5~56.5MHz fp=49.75MHz fs=56.25MHz
四、我国广播电视频道划分
1、米波波段:甚高频 VHF
VHFL(Ⅰ) 1 ~5频道 VHFH(Ⅲ) 6 ~ 12频道
1~12频道
2、分米波波段:特高频 UHF
13 ~ 68频道
超外差式电视机中的变频电路 高频电 视信号 混频 电路 中频信号 中频放大电 路 图像中频:fL- fP =38MHz 伴音中频:fL -fS =31.5MHz
后均衡
2.5行
奇场结束
偶场开始
一行黑白全电视信号示意图
v 同步电平100% 消隐电平75 % (黑电平) 白电平 10~12.5 % 0 64μS 4.7μS 行同步信号 12μS 52μS 正程图像信号 行消隐信号

5、几种现象的判断
行消隐脉冲 电视信号 正常行偏 转电流 行偏 电流频 率偏低

图像信号调幅波形和频谱
A(f)
视频频谱 载频 图像信号 波形

6 fp 调幅波频谱 MHz t
A(f)
下边带 fp-6 fp
上边带
MHz
fp+6 f
图像信号调幅波 波形

A(f)
残留边带调幅波频谱 0.75 fp 1.25 6 MHz

二、伴音信号调制方式
调频
调频原理示意图
U2m Usm
1、调频原理 载波角频率 ωs 音频信号 u2=U2mcosω2t, 调频波的瞬时角频率为 f (t ) s k f u 2
实际每频道可容纳调频伴音带宽为
fS+250KHz
三、高频电视信号频谱
fS= f P +6.5MHz
图像信号采用残留边带调幅方式 伴音信号采用调频方式 每频道带宽8MHz
f P1
0.75 6.5
f S1 f P2
0.75 6.5
f S2 f P3
0.75 6.5
f S3
f
1.25 6 8 例:一频道 0.25 1.25 6 0.25 8 8 1.25 6 MHz
偏转线圈产生偏转磁场控制电子束的扫描运动 iH t
1
行频锯齿波电流
t2
52μs
t3 t5 t4
12μs

64μs 电流方向
行频 fH=15625Hz
水平亮线
行偏转线圈
行扫描 正程

显像管阴极
O a
显像管屏幕
磁场方向
2、场(垂直)扫描
场扫描周期:20ms 正程 18.4ms,传送图像 逆程 1.6ms,消隐 场频fv=50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