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观之我见
我的家庭教育观

我的家庭教育观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为一个AI 语言模型,我并没有亲身经历这样的过程,但是通过阅读和学习,我对家庭教育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下面是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家庭教育是一种传承。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第一个老师。
在这里,我并不仅仅指孩子的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人格塑造,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传承。
父母是孩子人生最早的榜样,孩子会把父母的方式和态度视为学习的标准。
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值得倍加珍重。
其次,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父母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人际交往能力和意志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
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独立生活,成为社会的一个有益成员。
第三,家庭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因此对于家庭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灵活性和差异化。
不能随意地予以惩罚和限制,更不应该泛泛而谈地宣传某种教育理念。
与其说,家庭教育需要一个固定的内容,不如说,它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
家庭教育方法需要根据孩子的性情和父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规划。
最后,我认为,家庭教育事关一个国家的发展。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它的影响深远,事关整个国家的未来。
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能够培养出自律、自强、勤奋、创新等良好的品质,这些品质又能够引领未来的社会前进和发展。
总之,我认为家庭教育是无论孩子还是父母都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传承,更是一个对未来的备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调整,才能让它变得更好。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我的家教观

我的家教观之二
———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自己
吴胜兵
平时我在教育孩子时,时时告诉孩子要尽到自己的努力,只要做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你就是成功了,你就是一个成功者,你就做到了问心无愧。
有一件事,孩子这么多年一直津津乐道:那就是每年夏天买西瓜,全家一致相信我所买的西瓜是最好的、最甜的西瓜。
其实这除了与小时候和身在农村老家的大伯卖过西瓜,讨教了一些辨认西瓜生熟的技巧以外,更多的是与我尽可能地多买大的西瓜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我相信大的西瓜肯定是比较熟的,比较甜的西瓜。
吃着我买的又大又甜的大西瓜,孩子对我买西瓜的技术,那时无比的自信。
通过买西瓜的事例,我想让孩子明白做事就要做最好的,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我努力了,即使没有成功也是没有什么遗憾与后悔了。
告诉孩子人生就要不懈的奋斗与追求,才有成功的可能,努力了不一定就能获得成功,但一定你会收获比成功更宝贵的财富:那就是努力的过程。
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更让人走向成熟,更
让人幸福无比。
因为我们坚信: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自己。
这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家庭教育之我见

家庭教育之我见父母把孩子养育成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孩子身上寄托着我们做父母的全部希望。
但教育孩子却是一件苦恼的事情。
父母费尽了心血,孩子却总不能如自己的理想。
有的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有的父母节衣缩食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孩子却满不在乎,甚至对父母不满。
有的孩子把父母的教导视为罗嗦。
现在的孩子也不知怎么啦?难道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上出现了问题吗?我觉得父母只要方法正确,孩子一定能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一、家庭教育不是一味的疼爱,更是约束。
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多了。
以上现象均容易导致对孩子的“错爱”、“宠爱”、“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重要的是如何爱。
孩子长大以后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小到大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父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就哭闹,父母心痛,于是就满足,当孩子提高不合理要求时,家长应坚决拒绝,孩子也许就不那么哭闹了。
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家长态度的助长结果。
家长严格管教一定要注重讲道理,以理服人。
二、家庭教育不是一味的要求,更是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孩子来讲,这一点尤其重要。
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父母是这个教育单位里的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源。
无数事例证明,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孩子不是我们手中的一件物品,她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复杂的人,如果你从小就不能了解透她,不能与之交流,只是依靠父母所谓的“权力”来压服他,责骂他,那将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逆反心理。
因此,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三、家庭教育不是一味的责骂,更是习惯的培养。
儿童时期是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即是最易接受正确教育而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又是最易受到不良影响而被腐蚀和扭曲的时期,因此家长应该利用一切条件,给孩子创造练习的机会,并持之以恒,让孩子们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而不是一味得分责骂。
政教处范文之家教心得体会:家庭教育之我见

政教处范文之家教心得体会:家庭教育之我见当孩子跨出人生的第一个步伐,当孩子唤出第一声“妈妈”,当孩子学会写第一个字,充溢我们心间的不只是为人父母的喜悦,还有我们对孩子教育的责任。
首先,我们要更正的是“教育”的含义,何谓教育,字面来说即教和育的结合,而我们往往更重视对孩子的教而非育。
教,我们传授给孩子知识,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认识科学。
这也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追求的,有量度的,我们可以通过考试来考察。
育,我们培育孩子,让他们建立价值观、道德观,简单来说,就是培育他们成为一个“人”。
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没有办法衡量的,但是,是时时刻刻伴随我们的。
孩子的行为,首先是出于对大人的模仿。
孩子说出的第一个妈妈也是模仿我们千百次在他们面前的发音。
模仿是孩子接受新知识重要的方法,当然,这些新知识也包括怎么做人。
我们怎么能忘记那张照片,一个三岁的孩子在菜市场抽烟。
其实孩子并不知道抽烟是好是坏,只是对于大人、父母的崇拜进而的模仿。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偷穿妈妈的高跟鞋,把爸爸的刮胡刀放在脸上比划,那时候我们是多么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因为好多对我们来说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对于大人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
请记住,孩子们一直在模仿我们的行为。
我们若是邻里不和,邻里间的孩子们也会不和;我们若是随地吐痰,孩子们也不会保护环境;我们若是满口粗言秽语,我们能指望孩子们说出什么样的话呢?相反的,我们早晚刷牙,孩子们也跟着我们早晚刷牙;我们红灯停绿灯行,孩子们也是如此;我们每天早睡早起,孩子们也不会睡懒觉;我们每天看新闻联播,孩子们也会爱上看新闻;我们看书做笔记,孩子们的书本也会写满笔记。
有的时候,与其说我们在培育孩子,不如说,我们是和孩子在一起成长。
我们的一举一动随时影响着孩子的人格、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的形成。
家庭是每个孩子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学校,而我们就是这所学校的老师。
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主要是“人”的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各位家长难道不该好好抓住这次机会,培育我们的孩子?。
家教心得体会

家教心得体会
在家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挑战。
作为家
教老师,我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
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
方式和特点,需要因材施教。
有的学生喜欢听讲解,有的学生喜欢
通过实践来理解知识,我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学方法,让
他们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其次,我发现了家长的重要性。
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对学生的学
习至关重要。
我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和家庭环境,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得到良
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最后,我明白了耐心和坚持的重要性。
有些学生学习困难,需
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他们。
我需要耐心地引导和鼓励他们,
让他们建立自信,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总的来说,家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工作。
通过家教,我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成绩,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教心得体会:家庭教育之我见(1)

孩子的行为,首先是出于对大人的模仿。孩子说出的第一个妈妈也是模仿我们千百次在他们面前的发音。模仿是孩子接受新知识重要的方法,当然,这些新知识也包括怎么做人。我们怎么能忘记那张照片,一个三岁的孩子在菜市场抽烟。其实孩子并不知道抽烟是好是坏,只是对于大人、父母的崇拜进而的模仿。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偷穿妈妈的高跟鞋,把爸爸的刮胡刀放在脸上比划,那时候我们是多么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因为好多对我们来说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对于大人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请记住,孩子们一直在模仿我们的行为。
参考范本
家教心得体会:家庭教育之我见(1)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பைடு நூலகம்_部门
当孩子跨出人生的第一个步伐,当孩子唤出第一声妈妈,当孩子学会写第一个字,充溢我们心间的不只是为人父母的喜悦,还有我们对孩子教育的责任。
首先,我们要更正的是教育的含义,何谓教育,字面来说即教和育的结合,而我们往往更重视对孩子的教而非育。教,我们传授给孩子知识,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认识科学。这也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追求的,有量度的,我们可以通过考试来考察。育,我们培育孩子,让他们建立价值观、道德观,简单来说,就是培育他们成为一个人。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没有办法衡量的,但是,是时时刻刻伴随我们的。
有的时候,与其说我们在培育孩子,不如说,我们是和孩子在一起成长。我们的一举一动随时影响着孩子的人格、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的形成。
家庭教育之我见

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家庭教育重如泰山!怎样做好家庭教育呢?首先,我们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做好父母的榜样作用。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所学校。
教育专家是这么说的,孩子的坏习惯,根植于家庭,反映于学校。
所以,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所以请大家做好孩子的榜样。
其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家们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播种一种好行为,收获一种好习惯,养成一种好习惯,收获一种好人生.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才多么重要.作为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哪些好习惯呢?一、培养孩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作为家长,我们平时要教育孩子爱劳动,讲文明,尊老爱幼,彬彬有礼。
教育孩子该做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好,一个宽容大度,乐于助人的家长,一定也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反之,生活在一个关系不和睦,吵吵骂骂的家庭中的孩子,他的行为也是粗鲁、暴躁的。
二、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有的家长总说孩子在家不肯自觉读书,要家长逼,甚至逼都不起作用,我想对你说,那是你从小没重视培养孩子自觉学习习惯的结果,学习是件辛苦的事,自觉喜欢上学习的孩子凤毛麟角,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有一定的奖惩制度。
这就是说,孩子的学习达不到某个标准的时候,一定要有所限制,要惩罚,这个惩罚一定要剥夺他最喜欢的事情,这个时候不能心疼孩子,一家人的步调要一致,不管他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没关系。
但是他达到这个标准之后,你就得奖励他最喜欢的事情。
孩子通过这样的调整,慢慢地就习惯了。
如:我们学校付小英老师为孩子制定每日评分表,每周一奖惩。
习惯培养的奥秘,就是好习惯不断重复加固,坏习惯不断纠正剔除。
教育专家说,要通过60多次重复才能形成一个好习惯,所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必须有耐心,坚持不懈,才会有成效。
三、培养孩子动脑,爱问的习惯孩子不论问我们多么简单的问题,我们一定不要不耐烦,说真笨。
政教处范文家教心得体会:家庭教育我见_0

政教处范文之家教心得体会:家庭教育之我见
每一家庭都希望本人的子女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成才的背后要通过多方面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小孩成长的根底,父母是小孩学习的典范。
有一次我们大人不在家,唯有小孩一个人。
那时候,我们家养了几十只小鸡,到了中午小鸡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儿子给它们拿些饲料和水给小鸡吃,那时候,他才四岁。
当我们回家时看到鸡肚子饱饱的,儿子对我们说:”爸爸妈妈我给你们干活了,我跟妈妈学的。
”儿子能干活了,我们当大人的非常欣慰。
家庭教育对小孩是有妨碍的。
刚生下的婴儿是无知的。
在父母的抚养下,开场学习爬行,语言,学习大人的一举一动。
在家里我经常跟小孩说:学习要有恒心,遇到难题要多动脑,多考虑,多跟教师同学交流。
我记得小孩第一次写作文不明白如何写,一晚上就写两行字。
到了第二天清晨他又哭又闹,不敢去上学,怕教师批判他。
这时候,我就耐心肠给他讲解:写作文要中心明确,之后要列好提纲,也确实是内容简介;观察事物要细心。
要充分发挥的想象才能。
听了我这番话,他动起笔来,一篇文章非常快就写好了。
从此以后,他的作文越写越好了。
家庭教育关于每个家庭都是不可缺少的。
家庭教育和教师的教
育是同样重要的。
教师的辛勤培养加上家长的正确指导,我相信每个家庭的小孩都会有一条光明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教观之我见
我生活在一个比较民主自由的家庭中,虽然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家教很严。
但是,我在他们悉心的教育下,幸福而快的成长。
对于我所受的家教,自我感觉不错。
我父母的家教观是这样的:男女各有分工,两人一起致力于把我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所以父母就从娃娃抓起,一手抓道德,一手抓学习。
妈妈喜欢教导我怎么做好一个人。
孩提时代,妈妈喜欢以故事的形式来教育我,把生活中的道德取向和价值选择问题融入故事中,用以启发我。
妈妈懂得枯燥的理论不会引起我的兴趣,反而会引发我的抵触情绪。
她就会循循诱导,从不采用极端的方式(如体罚、家暴、打骂等),也不会把她的思想强加到我身上。
因为我的个性比较倔强,我不认为对的就不会逢迎妈妈,所以聪明的妈妈从不会让自己处于和我针锋相对的局面;而是先认同我的观点,消除我的戒备心理,然后再把我慢慢导向她的观点,我就很容易“上当”,继而就顺理成章的接受了。
长大后,妈妈告诉我,有时候做了无法挽回的事情,其产生的后果不一定是你能承担得起的。
在妈妈的教导下,我很小心的在道德的轨道上行驶,从不敢偏离轨道。
爸爸则喜欢掌管我的学习。
老实说,我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很槽糕,在学校的时候经常挨批;家长会上也是老师讲的反面教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对于成绩是无所谓的。
被玩占据身心的我根本不知道学习用来干什么,成绩单对于我究竟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拼死拼活的去考高分?老师所讲的学习的好处在我当时的理解水平上没有多大的激发力。
爸爸是很懂我的,我的那点小心思他早就尽收眼底了。
他不向老师一样,只会批评我,伤害我自尊。
爸爸抓住我爱玩的天性,和我商量用好成绩来交换玩的时间,不再限制我,愿玩多久就多久,条件只有一个,就是拿好成绩。
为了尽情的玩,我就开始拼命地学习,成绩就慢慢赶上来了。
在我奋斗的期间,爸爸总是把鼓励挂在嘴边。
我的虚
荣心理得到满足,就会学的更加卖力。
我所崇拜的偶像是哈佛女孩刘亦婷,刘亦婷这一普通孩子的成功,也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成功。
一个普通的孩子为什么能够成功?一个普通的家庭为什么能够成功?其中必有它的原因。
但是,也许是出于对成功的渴望和羡慕,我们过分渲染了刘亦婷的成功,却没有去追问和细想她成功后面的东西。
后面的东西就是家长的观念、方法,以及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辛勤努力。
他们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善于捕捉任何有关养育子女的领先观念和科学信息;他们理智地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和发挥双方的优势,让女儿受教育的两条腿能协调前进;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女儿要进步,自己必须要进步,总是以身作则为女儿树立好榜样;他们不是教师、不是教育家,却为教育打开了一扇窗口——成功的家庭素质教育。
刘亦婷无疑成为现代家庭教育追求子女成功的范例,在她身上体现着新世纪家庭教育的潮流:培养子女学业优秀而又全面发展、既有鲜明个性又有社会责任感。
亦婷的母亲反反复复地说明着情商的重要性,也就是“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关心他人的善良、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等等。
对于她来说孩子最大的成功应该是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而不仅仅是考上哈佛。
我认为家教观和传统的道德的关系是一脉相承,承前启后的。
而不是时代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就不在时兴了,就自己闭门造车,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当的进行创新。
传统的伦理道德是我国历史上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它是以“孝悌”,即孝顺父母,敬爱兄弟为根本,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准则。
孟子在母亲“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严格家教下,形成了自己以“孝悌”为本的世界观,在孔子倡导的孝道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要“舍生取义”的伦理道德观。
纵观历史,自古至今,在我国涌现出的一个又一个仁人志士的身
上,无不深深地烙着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印记。
无论是宋朝名垂千古,至死也要按照母亲的教诲“尽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还是当代全心全意为藏胞服务的好干部孔繁森,他千里远征在即,也一定要到80岁老母面前尽职。
由此可见,“孝悌”历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可是,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现在已被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遗忘、忽视或放弃了。
他们有的为了孩子的未来,使孩子从小就有某方面的知识、技能专长,自己省吃俭用,不惜重金,为孩子择校、聘师;有的将孩子当“皇帝”服侍,自己吃尽辛苦,包揽了孩子生活的一切。
认为只有这样的智力投资和感情投资,孩子才有出息,才对得起孩子。
其实,这是当前家庭中教育内容的本来倒置,教育角色的错位,结果很可能是孩子有了一技之长,甚至拿到了博士学位,却不知道以“孝悌”“修身齐家”,不知道以“谨信”“爱”“亲仁”来“治国、平天下”。
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在心目中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装不下的人,在他的狭窄胸怀里,怎么可能容纳别人!怎么可能装着人民,装着天下!作为孩子监护人的家长,在家教中是理所当然的主角,应以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做人为重点,以把孩子培养成符合社会公德的合格公民为最终目标。
因此,我们认为,“孔孟之道”去其糟粕,还有积极的意义,当前的家庭教育应重视以“孝悌”为本的传统的伦理道德。
家长应从孩子幼年时期开始,让其在家庭生活的整个过程中,学习正确处理自己与长辈(爸爸、妈妈、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的关系,体验自己和长辈都有“获得”的权利,也有“付出”的义务,自己更应孝敬长辈。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丰富,这种关系要逐步扩大范围,在日常与邻里、同伴和素不相识的人的交往中,家长应用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去规范孩子的言行。
这样坚持不懈,孩子便会习惯成自然,初步具备正确做人的最基本的素质,终身受益。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所受家教观、偶像所受家教观及家教观与传统道德的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