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出则悌〉

合集下载

《弟子规》“出则悌”释义

《弟子规》“出则悌”释义

出则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 ⾔语忍 忿⾃泯 易解: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家⼈和乐融融,⽗母⾃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与⼈相处不⽄⽄计较财物,怨恨就⽆从⽣起。

⾔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然消失不⽣。

(⾔语为福祸之门。

孔门四科有:德⾏、⾔语、政事、⽂学。

可见⾔语之重要。

) 或饮⾷ 或坐⾛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 即代叫 ⼈不在 ⼰即到 易解:良好的⽣活教育,要从⼩培养;不论⽤餐就座或⾏⾛,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辈有事呼唤⼈,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不在,⾃⼰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以服务为⽬的,不以夺取为⽬的。

”青少年守则明⾔:助⼈为快乐之本。

)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 退恭⽴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易解: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旁,等待长辈离去。

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

(敬⽼尊贤) 长者⽴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 如事⽗ 事诸兄 如事兄 易解:与长辈同处,长辈站⽴时,晚辈应该陪著站⽴,不可以⾃⾏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与尊长交谈,声⾳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量太⼩让⼈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有事要到尊长⾯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些才合乎礼节。

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的⽗亲⼀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的兄长⼀样友爱尊敬。

《弟子规之出则悌》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弟子规之出则悌》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出则悌》原文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出则悌》译文做兄长的应该善待弟弟,当弟弟的应该恭敬兄长。

兄友弟恭,父母心中就快乐。

孝道就在其中了。

兄弟之间少计较财物,就不会有怨恨。

说话时能包容忍让,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生活中饮食、坐卧、行走,应谦虚礼让,长幼有序。

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辈有事呼唤他人,就应该立即替长辈传达,如果那人不在,自己应当主动帮忙。

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在长辈面前,要谦恭有礼,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上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好,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就恭恭敬敬退后站立,等长辈离去。

不论骑马或乘车,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辈大约离开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离开。

长辈站立时,晚辈应陪立,不可以先坐下来。

如果长辈坐定,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

与长辈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但是回答的音量太小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有事到长辈面前,应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

长辈问话时,应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

对待叔叔伯伯等长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亲兄长一样友爱。

弟子规出则悌篇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篇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篇全文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重,怨何生,言语木叶,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短呼人,即代叫做,人无此,己即为至。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短,疾渐趋揖,短无言,脱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公,幼勿挤,长者挤,命实乃挤。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渐趋,脱必迟,问及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兄道友,弟道孝,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

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

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

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搞哥哥的如何去跟弟弟相处。

“弟道孝”,弟弟又必须如何去看待哥哥。

“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和睦。

搞哥哥的必须和睦弟弟,搞弟弟的必须谦卑自己的兄长,除了姊妹,彼此都必须互相的认同。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闹闹。

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怄气,也是不孝。

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存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

李绩当时已经便宜为像是宰相那么小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料他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起去,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着火了。

我们想一想,当姐姐年纪这么小了,李绩年纪也非常大、也已经旧了,他还能够这样看待自己的姐姐,真的就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

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欢迎阅读参考。

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

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

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

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

“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

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闹闹。

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怄气,也是不孝。

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

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

我们想一想,当姐姐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姐,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出则弟)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

请看第八条:(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

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

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

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

“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

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闹闹。

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怄气,也是不孝。

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

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

我们想一想,当姐姐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姐,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弟子规(之出则悌)

弟子规(之出则悌)

弟子规及译文三、《弟子规》出则悌(原文及译文)《弟子规》中的“出则弟”是学生主修的第二门课。

出是指出了家门在社会、在国家中,悌是指兄弟的关系,就是在社会上要能够顺从长上,能够事兄长。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译文】:作哥哥的要爱护弟弟,作弟弟的要尊重哥哥。

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

如果彼此都把财务看的轻一些,不贪图钱财,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仇。

说话时都能够互相忍让一点,多替对方着想,愤恨自然会消除。

不论在用餐、就座或行走时,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译文】:听到年长者叫人时,应立即替他去叫。

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做。

称呼尊长,不可以直接叫他们的名字。

长辈见识多,阅历深,要多听他们说话,不要自己夸夸其谈,表现出很有才能的样子。

在路上遇到尊长时,要快步迎上前去行礼问候。

如果尊长一时还没说什么,就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等候指示。

遇到尊长时,骑马时要下马,乘车时要下车。

等尊长走过百步以外后,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离开。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译文】:假如长辈站着,晚辈就不可以坐下。

长辈坐下以后,让你坐时,你才可以坐下。

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一些。

但若低到尊长听不清楚的程度,那也是不适宜的。

在见尊长时,要快步走上前去,告退时,要缓慢退出。

长辈问话的时候,要站起来回答,眼睛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

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和他人的父辈时,应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弟子规《悌》

弟子规《悌》

《弟子规》出则悌引子:出则悌,出,小而言之就是离开自己的房间,大而言之离开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与他人交往,与社会交往。

悌,观其字形,左边从心,右边从弟,原意指孝敬兄长。

《弟子规》把“孝”和“悌”并列为传统美德之首,讲求“悌”道。

在传统社会中,悌道究竟做了那些要求呢?一、原文再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二、参考译文:chūzétì出则弟xiōngdàoyǒu dìdàogōng xiōngdìmùxiàozàizhōng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cáiwùqīng yuànhéshēng yányǔrěn fènzìmǐn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悌:敬爱兄长为悌。

道:途径,方法。

兄弟:兄弟姊妹。

忿:怒,怨恨。

泯:消失译文:做兄长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

兄弟和睦,这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顺,不爱财,就不会产生怨恨;说话时尊重、忍让、隔阂、怨恨自然也就消失了。

huòyǐnshíhuòzuòzǒu zhǎngzhěxiān yòuzhěhòu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zhǎnghūrén jídàijiào rénbùzài jǐjídào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或:表示列举译文:不论吃饭、喝水,还是落座、行走,都要长者在先,幼者居后。

长者叫人时,要立即代为呼叫;若所叫的人不在,自己要先代为听命,做好回复或者帮助长者做好事情。

《弟子规-出则悌》逐字翻译注音

《弟子规-出则悌》逐字翻译注音

《弟子规》逐字翻译注音([清]李毓秀原著,华静7811译注,2013-10-2)《弟子规》的这个版本,不仅能帮助中小学生学会为人处事的正确方法,而且能帮助他们加强古文素养。

<出ch ū则z é悌t ì><出则悌>讲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

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

兄xi ōng 道d ào 友y ǒu , 弟d ì 道d ào 恭g ōng 。

兄姐的道义是友爱弟妹,弟妹的道义是恭敬兄姐。

兄弟xi ōngd ì 睦m ù, 孝xi ào 在z ài 中zh ōng 。

兄弟姐妹 和睦相处,父母心中就快乐,孝道就在 其中。

————————————————————————财物c ái w ù 轻q īng , 怨yu àn 何h é 生sh ēng !把钱财物品 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怨恨 怎么会 产生!言语y án y ǔ 忍r ěn , 忿f èn 自z ì 泯m ǐn 。

讲话 包容忍让,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 自然会消失。

————————————————————————或hu ò 饮y ǐn 食sh í, 或hu ò 坐zu ò 走z ǒu ,或者是喝饮料、吃东西,或者是就坐、行走等,长者zh ǎngzh ě 先xi ān , 幼y òu 者zh ě 后h òu 。

都要长辈 在前面, 晚辈 在后面,这是礼让的美德。

————————————————————————长zh ǎng 呼h ū 人r én , 即j í 代d ài 叫ji ào ,长辈 呼唤 别人时,应立即 替长辈传唤, 人r én 不b ú在z ài ,己j ǐ 即j í 到d ào 。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经典之一,讲述的是如何培养有品德的小孩子。

其中的“悌”方面,是指尽孝尽忠,并且与家人、朋友、师长等建立和谐关系。

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二、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三、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四、出必告,反必面,事无大小,欲先言。

五、路有馆,宿即息,意中人,不可惜。

六、出门行,远必备,旅有患,名曰贼。

七、见所好,勿为非,听言谨,识疾病。

八、立遵义,坐遵礼,言遵信,业遵准。

以上便是《弟子规》中关于“悌”的部分内容。

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孝顺父母是最基本的道德,在家庭中要多关心家人的需要,与人交往要带着善意,才能获得亲情、友情和师生情的美好关系。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出则弟】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

请看第八条:【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

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

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

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

“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

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闹闹。

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怄气,也是不孝。

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

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

我们想一想,当姐姐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姐,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

《弟子规》出则弟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出则弟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出则弟全文弟子规出则悌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全文一、弟子规弟子规,即《弟子规范》,是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篇教材。

它以明代朱熹先生所著的《论语集注》为基础,总结了古代文人学者对于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基本道德准则的认识和教导。

下面是《弟子规》的全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又学文。

性与场,事不两立。

苟非群,焉能久立?<兄弟惟慎,始可如臧六孔子之提壶入室也。

成名事事须称职,宜友乖,宜己拂。

替人说,己无能。

当人问时,己既默。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生四得:有辱则后,有雠则让,有币则寿,有庆则谦。

能此四者,生而不辱,长而不衰。

二、弟子规解释1. 孝弟首要的是孝顺父母和尊敬师长。

这是一种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认为孝道是一切品德的基础。

2. 谨信谨慎地对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求言行举止始终如一,信守承诺,不轻易破约。

3. 泛爱众,亲仁广泛地关爱他人,亲近善良、仁爱的人。

这一条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关心,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习如何待人处世。

4. 行有余力,又学文除了学好文化知识以外,还要有充足的精力去从事公益事业,帮助他人,奉献社会。

5. 性与场,事不两立要求修身养性,正直待人。

在各种场合下都要保持良好的品行和操守,无论处在任何环境,都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6. 兄弟惟慎对待兄弟姐妹关系要特别慎重,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7. 宜友乖,宜己拂选择朋友要慎重,不选择不良朋友,同时自己也要克制坏习惯,不被不好的影响所左右。

8. 替人说,己无能在适当的情况下为他人说话,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品德,同时不要自夸自大。

9. 当人问时,己既默不要随意透露他人的隐私,也不要轻易说出一些无意义的话。

10.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生四得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宇宙万物都是为了养活人类而存在的。

提倡在生活中要保持谦逊和感恩之心。

以上是《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该文档总字数:264字。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欢迎阅读参考。

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

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

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

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

“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

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闹闹。

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怄气,也是不孝。

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

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

我们想一想,当姐姐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姐,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弟子规 出则悌

弟子规 出则悌
【注释】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 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 离去。
qí xià mǎ chéng xià chē 骑下 马 乘 下 车 guò yóu dài bǎi bù yú 过 犹 待 百 步 余
【注释】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 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 步之后,才可以离开。
【注释】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 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jìn bì qū 进 必 趋 wèn qǐ duì 问 起 对
tuì bì chí 退 必 迟 shì wù yí 视 勿 移
【注释】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 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 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 西望,左顾右盼。
【注释】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 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 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zháng hū rén 长 呼人 rén bú zài 人 不 在
jí dài jiào 即代 叫 jǐ jí dào 己 即 到
【注释】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 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 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chēng zūn zhǎng wù hū míng 称 尊 长 勿 呼 名 duì zūn zhǎng wù xiàn néng 对 尊 长 勿 见 能
【注释】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 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lù yù zhǎng jí qū yī 路 遇 长 疾趋 揖 zhǎng wú yán tuì gōng lì 长 无 言 退 恭 立
shì 事 shì 事
zhū fù 诸 父 zhū xiōnrú shì xiōng 如 事 兄

弟子规之入则孝出则悌

弟子规之入则孝出则悌

弟子规之入则孝出则悌【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父母呼唤你时,应该及时答应,不能迟缓;父母要求你去做事,应该立刻行动,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听从;做错了事,父母责备你时要顺从地接受,不能出言顶撞。

【原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文】做子女的要照顾好父母,冬天要让父母感到暖和,夏天要让父母要让父母享受凉爽;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给铺好被褥,让父母安稳地睡眠。

出门时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面见父母,以免他们挂念;居住的地方要固定,从事的职业也要稳定,不要随意变动。

【原文】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文】即使很小的事情,也不要不告诉父母而擅自做主,如果擅自做了,就会有损为人子女的孝道。

即使是很小的东西,也不要私自藏起来;如果私自收藏了,父母知道后一定会很伤心。

父母所喜好的东西,要尽力地去为他们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东西,要小心谨慎地为他们去除。

如果身体受了伤,就会让父母担忧;如果品行上有什么缺失,就会使父母蒙受羞辱。

【原文】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文】父母爱我关心我,我孝敬父母又有什么困难呢?父母厌恶我,我还能克尽孝道,这种孝才是真正的孝道。

父母如果有过错,做子女的应该规劝使其改正。

规劝态度要和颜悦色,声音要平和轻柔。

如果父母不听子女规劝,就等父母情绪好时再劝谏;如果还是不听,就要哭着恳求他们,即使遭到父母的责打也要毫无怨言。

【原文】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辨,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译文】父母生病时,喂药之前,子女要先尝一尝汤药的冷热甜苦;不管白天黑夜,都要服侍在父母床前,不离半步。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中的“出则悌”是儒家传统伦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强调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之道。

在“出则悌”中,要求做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懂得恭敬哥哥姐姐。

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具体来说,“出则悌”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尊敬长辈。

见到长辈时,应快步走上前去,告退时,要缓慢退出。

与尊长说话时,要站起来回答,眼睛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

2. 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

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和他人的父辈时,应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3. 生活中的细节。

在用餐、就坐或行走时,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

不论用餐、就坐或行走,都不应斤斤计较或争吵。

在言语上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

入则孝出则悌全文解释

入则孝出则悌全文解释

入则孝出则悌全文解释
意思是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

出自儒家经典《弟子规》,全句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扩展资料:
《弟子规》的语言风格简明而不失文学意蕴,语言形式易懂而不失深刻内涵。

《弟子规》用这种言语疏导的方法,在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同时,又便于儿童通过朗诵背诵就获得道德理论知识,明白人生的道理,对道德产生初步的了解,从而达到道德认识的启蒙作用。

弟子规·出则弟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出则弟原文及翻译

弟子规·出则弟原文及翻译出则弟作者:李毓秀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文言文翻译:出则悌,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

兄长要友爱,小弟要恭敬,一家其乐融融,父母心中就快乐。

孝道就在其中了。

兄弟之间少计较财物,怨恨就不会产生。

言语能包容忍让,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生活中饮食、坐卧、行走,应谦虚礼让,长幼有序。

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辈有事呼叫人时,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那人不在,自己理应主动帮忙。

称呼长辈不能够直呼长辈的名字,在长辈面前,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路上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好,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就恭恭敬敬退后站立,等长辈离去。

不论骑马或乘车,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辈大约离开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离开。

长辈站立时,晚辈应陪立,不能够先坐下来。

如果长辈坐定,允许我们坐下时才能够坐下。

与长辈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但是回答的音量太小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有事到长辈面前,应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

长辈问话时,应专注聆听,眼睛不能够东张西望。

对待叔叔伯伯等长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亲兄长一样友爱。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欢迎阅读参考~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出则弟】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

请看第八条:【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

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

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

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

“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

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闹闹。

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怄气,也是不孝。

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

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

我们想一想,当姐姐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姐,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同学们说一说与 “谦恭有礼,懂得尊重 别人”的小故事
尊长前 , 却非宜。 却非宜。 进必趋, 进必趋, 问起对 ,视勿移 。 如事父; 如事父; 事诸兄 ,
请同学们说一说与“谦恭有礼, 懂得尊重别人”的小故事
作业: 作业:
1、回家问一问父母,希望自己做什么? 、回家问一问父母,希望自己做什么? 不喜欢自己做什么? 不喜欢自己做什么? 2、对照经文以及课文后面的故事,想 、对照经文以及课文后面的故事, 一想自己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 一想自己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
声要低; 尊长前 ,声要低; 却非宜。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进必趋, 退必迟 ; 问起对 ,视勿移 。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父, 如事父; 如事兄。 事诸兄 ,如事兄。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译文 译文] 译文 在长辈前说话时,声音要放低一些,但低得 让人听不见,却是不合适的。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译文 译文] 译文 去见长辈的时候,要快步上前,告退时要放 慢步子;长辈问你话时,要站起来回答,眼睛要 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译文 译文] 译文 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 亲一样;对待兄长辈的亲友,也应像对待自己的 兄长一样。
弟子规《出则悌》 弟子规《出则悌》
授课人:郑坊镇洲村小学 授课人 周俊华
时间:2009年10月19日
请同学们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请同学们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有位从开封到苏州去做生意的人, 有位从开封到苏州去做生意的人,在去苏 州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在三岔路口上犹豫不定。 州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在三岔路口上犹豫不定。 忽然, 一位放牛的老人, 忽然,他看见附近水塘旁边有 一位放牛的老人, 就急忙跑过去问路: 老头! 就急忙跑过去问路:“喂,老头!从这里到苏 州走哪一条路对呀?还有多少路程呀? 州走哪一条路对呀?还有多少路程呀?”老人 抬头见问路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人, 抬头见问路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人,因为他没 有礼貌, 心里头很反感,就说: 有礼貌, 心里头很反感,就说:“走中间的那 条路对,到苏州大约还有六七千丈远的路程。 条路对,到苏州大约还有六七千丈远的路程。” 那人听了奇怪地问: 老头, 那人听了奇怪地问:“哎!老头,你们这个地 方走路怎么论丈而不论里呀? 人说: 方走路怎么论丈而不论里呀?”老 人说:“这 地方一向都是讲礼( 地方一向都是讲礼(里)的,自从这里来了不 讲礼( 的人以后,就不再讲礼( 讲礼(里)的人以后,就不再讲礼(里)了!”
读故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感受: 读故事谈感受:
张苍是汉朝的丞相,他是一个非常尊敬 长辈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得到过王 陵的许多照顾。后来张苍当官后,为了感谢 王陵,常常像对待父亲一样照顾他。王陵死 后,他的老母还健在。虽然当时张苍已是丞 相,公务很忙,但他总是抽空去照顾王陵的 母亲,甚至亲自伺候王母吃饭。张苍贵为丞 相,能这样谨慎地照顾长辈,足见中华民族 尊老美德的源远流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