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与定量思想解决化学问题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中的分析

化学实验中的分析

化学实验中的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其中的分析实验更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

分析实验通过对物质的成分、性质及浓度等进行分析和测试,以获取相关信息并做出判断。

本文将探讨化学实验中的分析方法和应用。

一、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质性质的变化来确定物质的种类或成分。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简单离子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气体生成反应等。

1. 简单离子反应通过与已知物质进行反应,观察生成物的颜色、沉淀等性质变化,来判断原物质的存在。

例如,利用铁离子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的黑色沉淀来判断铁离子的存在。

2. 酸碱中和反应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可以定性分析出待测溶液中的酸、碱含量。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溴酚蓝等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 气体生成反应某些物质在反应时会生成气体,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和气味等可以推测原物质的存在。

例如,利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泡来判断盐酸的存在。

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确定物质的数量或浓度。

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容量分析、滴定分析、光度法等。

1. 容量分析容量分析通过制备已知浓度的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测定反应终点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常见的容量分析方法有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2. 滴定分析滴定分析是一种基于等值点的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确定溶液中酸、碱、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浓度。

滴定分析需要准确控制滴定试剂的滴入量,并利用滴定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3. 光度法光度法利用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确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通过测量溶液吸收光强度的变化,利用比尔定律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光度法在水质监测及药物分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三、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利用质谱仪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质谱仪通过将待测物质进行电离、分子碎裂,然后根据碎片的质量和电荷比对其进行检测和测量,从而得到物质的结构和组成信息。

质谱分析在有机化学、药物研发、环境监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化学分析的定量与定性方法

化学分析的定量与定性方法

化学分析的定量与定性方法化学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化学分析可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在化学分析中,定量和定性是两个基本概念。

定量分析是通过实验手段来确定物质中各组成部分的含量,而定性分析是通过实验手段来确定物质中存在的物质种类。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中的定量和定性方法。

定量分析是通过实验手段来确定物质中各组成部分的含量的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和光谱法等。

重量法是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方法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通过称重样品和产物的质量差异来确定样品中某个组分的含量。

容量法是通过滴定的方法来确定样品中某个组分的含量。

光谱法是通过物质与特定波长的光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特征光谱,通过测量光谱的强度来确定物质中某个组分的含量。

这些方法在定量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定性分析是通过实验手段来确定物质中存在的物质种类的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颜色反应法、气味分析法和沉淀反应法等。

颜色反应法是通过物质与某些试剂发生反应后形成的特定颜色来确定物质中存在的物质种类。

气味分析法是通过物质在加热或溶解后所散发的气味来确定物质中存在的物质种类。

沉淀反应法是通过物质与某些试剂发生反应后形成的沉淀来确定物质中存在的物质种类。

这些方法在定性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定量分析可以用于确定药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确定矿石中有价金属的含量等。

而定性分析则可以用于确定食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确定水中是否含有重金属离子等。

这些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满足人们对物质成分和性质的认识需求。

总之,化学分析的定量和定性方法为人们认识物质的成分和性质提供了重要手段。

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可以确定物质中各组成部分的含量,确定物质中存在的物质种类,满足人们对物质的深入了解的需求。

化学分析在化学研究、实验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注意:文章长度被限制为1500字,因此我尽量简练地表达了内容,如果需要增加字数限制,请告诉我具体要求。

化学分析方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

化学分析方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

化学分析方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化学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确定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含量。

在化学分析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两个基本的概念。

定性分析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而定量分析则用于确定物质中每个成分的含量。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方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

一、定性分析原理1. 离子反应法离子反应法是最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之一。

它基于不同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观察反应产物的特征性质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例如,铁离子与硫化氢反应产生黑色沉淀,可以确定铁的存在。

2. 沉淀反应法沉淀反应法是通过观察物质在溶液中是否形成沉淀来判断其成分。

不同物质的溶液混合后,如果形成了可见的沉淀,则可以确定存在特定成分。

例如,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可以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

3. 酸碱中和法酸碱中和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待测物质的酸碱性质。

通过将待测物质与酸或碱溶液反应,观察pH变化或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确定物质的酸碱性质。

例如,酚酞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可以用于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质。

二、定量分析原理1. 重量法重量法是最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来确定其含量。

在重量法中,常用的工具是天平。

通过称量待测物质和反应产物的质量变化,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含量。

2.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特定成分的含量。

在滴定法中,待测物质与已知浓度的滴定试剂进行反应,通过滴定试剂的使用量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常用的滴定试剂包括酸碱滴定试剂、氧化还原滴定试剂等。

3. 光度法光度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透射或散射特性来定量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量光的吸收、透射或散射强度的变化,可以确定物质的浓度。

例如,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特性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总结:化学分析方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定性分析通过观察化学反应和物质特性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而定量分析则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体积或光学特性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化学分析练习题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练习题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练习题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是化学实验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含量。

本篇文章将介绍化学分析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一、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是根据物质的性质或反应特点来判断化合物或元素的存在与否。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1. 颜色反应法颜色反应法是通过物质在某种条件下产生的颜色变化来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

例如,铁离子与硫氰酸反应会生成红色的亚硫氰酸铁络合物,在实验中可以通过颜色的改变来判断铁离子的存在。

2. 沉淀反应法沉淀反应法是通过观察物质溶液中是否生成沉淀来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

例如,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可以用来检测金属离子中的钡离子,若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则可以判断钡离子的存在。

3. 气体反应法气体反应法是通过观察气体的生成或消耗来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

例如,通过观察氯水对苯胺的颜色的演变可以判断苯胺中是否存在苯环。

氨气与铜离子的化学反应也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瓶中的颜色变化来进行定性分析。

二、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是根据物质的含量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可以确定物质中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实际含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1.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基于酸碱反应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中的醋酸含量。

在滴定过程中,以酚酞作为指示剂,通过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当溶液中的颜色由粉红色转变为淡紫色时,可以确定醋酸的含量。

2. 还原滴定法还原滴定法是通过观察还原反应的终点来测定物质中的含量。

例如,可以使用碘量法测定酒精的浓度。

在滴定过程中,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通过逐渐滴加含有已知浓度的碘溶液,当溶液从蓝色转变为无色时,可以确定酒精的浓度。

3. 重量法重量法是通过物质的质量变化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重量法测定硫酸铜中含有的水的质量。

首先称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铜,然后加热至恒定质量,通过质量差来计算水的质量。

分析化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介绍

分析化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介绍

分析化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介绍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科学,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学诊断等。

在分析化学中,定性和定量分析是两个重要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组成和性质的方法。

它主要依靠观察和实验现象,通过对样品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征进行分析,来推断其组成和性质。

其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颜色反应、沉淀反应和气体反应等。

颜色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定性分析方法。

它基于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其组成和性质。

例如,当某种物质与特定试剂反应时,会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从而可以确定其存在与否。

这种方法常用于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和药物的分析。

沉淀反应是另一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它基于物质在溶液中形成沉淀的特性来判断其组成和性质。

例如,当某种物质与特定试剂反应时,会产生不溶于溶液的沉淀物,从而可以确定其存在与否。

这种方法常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和无机盐的分析。

气体反应是定性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基于物质在与气体反应时产生的气味、气体的颜色等特征来判断其组成和性质。

例如,当某种物质与特定气体反应时,会产生特殊的气味或颜色变化,从而可以确定其存在与否。

这种方法常用于有机物的鉴定和气体的检测。

与定性分析相对应的是定量分析,它是确定物质含量和浓度的方法。

定量分析主要依靠测量和计算,通过对样品的质量、体积、光谱等进行分析,来推断其含量和浓度。

其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重量法、容量法和光谱法等。

重量法是一种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基于物质质量与含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样品的含量。

例如,通过称量样品和标准物质的质量,再根据它们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常用于药物含量的测定和环境样品的分析。

容量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基于物质体积与含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样品的含量。

例如,通过使用滴定法,将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滴加到待测样品中,直到反应终点出现颜色变化,从而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

化学教案化学分析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化学教案化学分析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化学教案化学分析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化学教案—化学分析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一、引言:化学分析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可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浓度等信息。

本教案主要介绍化学分析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原理。

二、定性分析:1. 定性分析的定义及重要性:定性分析是指通过实验操作,根据某种物质的特性或反应产物的性质,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某种物质。

定性分析在化学实验中广泛应用,能够帮助我们分辨和鉴定不同物质的存在形式。

2. 定性分析的方法:a. 颜色反应法:根据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颜色变化来确定物质的存在。

b. 气体产物检验法:检测气体产物的性质和特性,从而确定反应中的物质。

c. 沉淀生成法:通过混合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判断物质的存在。

d. 化学试剂反应法:利用试剂的特殊反应能力来确定物质的存在。

3. 定性分析实例:a.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和铁盐反应,生成的红棕色沉淀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铁离子。

b. 通过添加过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还原剂。

三、定量分析:1. 定量分析的定义及重要性:定量分析是指通过实验操作,根据某种物质的特性或反应产物的性质,准确测量物质的含量或浓度。

定量分析能够为科学实验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研究和应用化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 定量分析的方法:a. 酸碱滴定法:通过滴定的方式,根据反应滴加酸碱溶液的量,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b. 重量法: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差异,推算出物质的含量或浓度。

c. 光度法:通过测量物质溶液的吸收、透射或发射光的强度,计算出物质的含量或浓度。

3. 定量分析实例:a. 使用酸碱滴定法,通过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来确定某种酸的浓度。

b. 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利用比色法来准确测定某种物质的浓度。

四、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综合应用:1. 根据定性分析的结果,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某种物质。

2. 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推算出样品中某种物质的含量或浓度。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原理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原理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原理谢谢您的问题。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是化学分析的重要方法。

它们的区别和原理概括如下:定性分析是确定化合物组成元素种类及组成的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差异,通过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释放等化学反应结果,来判断物质组成。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湿法分析、干法分析、色谱分析等。

比如,使用硝酸银溶液和盐酸,根据生成的白色沉淀可以定性检测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定量分析是确定化合物组成元素的含量比例的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建立组分含量与某种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根据测定该物理量计算组分含量。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重量分析法、体积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等。

比如,使用沉淀法测定溶液中氯离子的质量,根据质量计算出氯离子的含量百分比。

相比之下,定性分析可以判断出物质的组成,但不能确定组成元素的比例;而定量分析不仅可以确定组分元素的种类,还可以确定组分的含量百分比。

定性分析属于初步分析,定量分析结果更加精确。

两种分析方法各有优势,通常结合使用。

首先利用定性分析判断物质组成,然后选用对应定量分析方法,测定每个组分的含量。

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依据,定量结果又证实定性分析的准确性。

化学分析往往通过定性分析了解物质组成,再采用适当的定量分析手段确定组分含量,最终明确物质的组成和组成比例。

总之,定性分析确定组成,定量分析确定含量,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把握物质组成特点和规律。

它们有效拓展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为科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手段,是化学分析的基础和核心。

充分理解和灵活运用定性定量分析原理,对提高化学实验和研究的效率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分析与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与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与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是指通过各种化学方法和手段,对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的过程。

化学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它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来分析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含量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

一、化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化学分析是一种实验室技术,旨在确定或鉴定物质的各种组成、结构以及特征等信息。

它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科学家探索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化学分析主要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

二、定性分析方法1. 颜色反应法:该方法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定性分析方法,通过观察物质在加入特定试剂后所产生的颜色变化来确定物质的成分。

例如,溴水滴入无机盐溶液中,如果产生橙红色物质,则可以确认该无机盐中含有溴离子。

2. 沉淀法:沉淀法是基于生成沉淀物的定性分析方法。

根据不同物质在特定试剂中产生的沉淀形态、颜色等特征来确定物质的成分。

例如,向无机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如果观察到白色沉淀物生成,则可以确认该溶液中含有钙离子。

3.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定性分析方法,通过测定物质的质量-电荷比来确定其分子结构和组成。

质谱法常用于有机化学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分子式等信息。

三、定量分析方法1.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利用化学反应的滴定过程来测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根据滴定液的浓度、滴定体系的pH值以及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等参数,可以准确测定物质的浓度。

2.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使用可见光或紫外光对物质进行吸收或发射光谱的定量分析方法。

通过测定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或发射光的强度,可以间接测定物质的含量。

3.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例如,电位滴定法可以通过测定待测物质在特定电极上的电位变化来确定其浓度。

四、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性与定量思想解决化学问题定性与定量思想解决化学问题定性与定量思想是化学研究中通常用到的两种思想方法。

不仅化学研究离不开这两种思想方法,而且社会研究、科学研究、教育研究、经济研究、管理研究等都离不开这两种思想方法,学会并熟练掌握这两种思想方法对学习、研究以及工作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主要观点:定性分析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分析,主要解决“有什么”或“是什么”的问题,常用文字语言描述。

定量分析是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分析,主要解决“有多少”的问题,解决更为准确的定性问题,常用数学语言描述。

定量思想是化学问题的本体特征,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变化等化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

定性与定量是相辅相成,既统一又互补,还可变通处理。

如对某溶液酸碱性的描述和酸碱度的表达、物质溶解性的描述和溶解度的描述、化学方程式及其有关计算,等等,前者定性,后者定量,都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对事物进行研究的。

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

在解决物质组成推断的问题时,二者结合,灵活运用,效果最佳。

请看示例:例1.(2013·上海高考17)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

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 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顾虑,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

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种离子B.Cl-一定存在,且c(Cl-)≥0.4mL·L-1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解析:离子推断属于定性分析,而有关离子的量的计算属于定量问题,这就必须综合应用定性与定量思想。

存在何种离子由定性分析知:加碱生成气体为NH3,一定存在NH4+;加碱生成红褐色沉淀为Fe(OH)3,一定存在Fe3+;Fe3+与CO32-不共存,则没有CO32-;加BaCl2生成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BaSO4,一定存在SO42-。

显然,定性分析无法确证四个选项的正确与否。

结合定量判断:由0.02mol气体NH3,知溶液中含有0.02mol NH4+,由1.6g固体Fe2O3求得溶液中含有0.02mol Fe3+,由4.66g沉淀BaSO4求得溶液中含有0.02mol SO42-,由电荷守恒知溶液中一定存在0.04mol Cl-。

由于题设信息无法确证是否含有Al3+和K+,故c(Cl-)≥0.4 mL·L-1。

正确答案为B。

现场体验:(2013·浙江高考26)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

将6.0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 6.72L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

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5g·L-1。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_;乙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

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含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_________。

(已知Cu2O+2H+==Cu+Cu2++H2O)(5)甲与乙之间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H2,判断理由是________。

提示:这是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推断物质的高考试题。

由气体丙的密度为1.25g·L-1定量推测丙为N2;由乙分解得到H2和N2,定性分析乙为NH3或NH4H。

由化合物甲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定性说明该沉淀可能是Al(OH)3,由6.00 g甲分解得到0.3 molH2和 5.4 g金属单质可定量推断甲为AlH3。

甲、乙受热分解反应分别为:2AlH32Al+3H2↑、2NH3N2+3H2或2NH4H N2↑+5H2↑,定性验证,推断结论成立。

答案:(1) AlH3 或(2) AlH3+3H2O==Al(OH)3+3H2↑(3)Mg3N2(4)2NH3+3CuO 3Cu+N2↑+3H2O或2NH4H+5CuO 5Cu+N2↑+5H2O取少量反应产物,滴加足量稀硫酸,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证明产物Cu中含有Cu2O;若溶液不变蓝色,证明产物Cu中不含Cu2O。

(5)可能AlH3中含-1价H,NH3或NH4H中含+1价H,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H2。

2AlH3+2NH3==2Al+N2↑+3H2↑或2AlH3+2NH4H==2Al+N2↑+8H2↑感悟:定性分析物质组成,如溶液中含有何种离子、混合气体中含有何种气体、是什么物质等,需要依据物质性质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

当定性描述不能确切到位时,定量推演则成为了准确推断物质组成不可缺少的手段,定量与定性不是相互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谁也离不开谁。

专题强化训练:1.(2014·广东高考12)常温下,0.2mL·L-1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是强酸B.该混合液pH=7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D.该混合溶液中:c(A -)+c(Y)=c(Na+)2.(2014·北京高考27) 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

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的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1)采用装置A,在高温下将x g钢样中的碳、硫转化为CO2、SO2。

①气体a的成分是______。

②若钢样中硫以FeS形式存在,A中反应:1________+3___3FeS+5O2_____。

(2)将气体a通入测硫装置中(如图),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

①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z mLNaOH溶液。

若消耗1mL 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 g,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________。

(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

①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无色气体(可能由O2、N2、CO2、HCl、NH3、H2、NO、N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体积为100mL。

如图示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体体积减少到一半;通过球形干燥管后气体呈红棕色,再将该气体完全通入盛满水且倒立于水槽的试管内,发现倒立于水槽的试管内的水位下降后又缓慢上升,最后试管内全部充满液体,由此判断:(1)球形干燥管内的固体是,反应方程式为。

(2)原气体中一定有,其体积分别是。

(3)原气体中一定没有,判断理由是。

答案:1.D2.(1)①O2、SO2、CO2②Fe3O4SO2(2)①H2O2+SO2==H2SO4②(3)①排除SO2对CO2测定的干扰②吸收CO2前、后吸收瓶的质量3.(1)Na2O22Na2O2+2CO2==2Na2CO3+O2(2)NH3、CO2、NO 50mL、30mL、20mL(3)O2、HCl、NO2、H2、N2无色气体,无NO2,NO与O2反应,无O2;NH3与HCl反应,无HCl;试管内无气体剩余,无H2、N2二、定性问题定量化化学问题中,常有一类比较大小、强弱、快慢等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定性问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数量界限,但实际上渗透着“量”的因素,要有“量”的意识,可以定量突破。

请看示例:例2.(2012·四川高考10)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l-)+c(ClO-)+c(OH-)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C.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 >c(OH-)=c(H+)D.0.2mL·L-1CH3COOH溶液与0.1m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c(H+)-2c(OH-)=c(CH3COO-)-c(CH3COOH)解析:本题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是一道较综合的选择题。

定性分析知氯水中加入NaOH发生反应生成NaCl、NaClO,不论何者过量,但溶液中均存在H+,由电荷守恒定量判断选项A左端少了c(H+),故选项A错。

NaHCO3溶液pH=8.3,定性暗示了溶液显碱性,c(OH-)>c(H+),即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电离程度,HCO3-+H2O H2CO3+OH-,HCO3-H++CO32-,从两个平衡式中找定量关系,其中生成微粒之比均为1∶1,可定量判断c(H2CO3)>c(CO32-),选项B错。

结合水的电离,可定量判断NaHCO3溶液中存在:c(Na+)>c(HCO3-)>c(OH-)>c(H2CO3)>c(H+)>c(CO32-)。

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溶液中存在NH4Cl与氨水,氨水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可由NH3·H2ONH4++OH-,NH4++H2O NH3·H2O+H+,定量判断该溶液中c(NH4+)>c(Cl-)>c(OH-)>c(H+),选项C错。

0.2mL·L-1CH3COOH溶液与0.1m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溶液中存在物质的量比为1∶1醋酸与醋酸钠,由CH3COOH与CH3COO-的质子守恒分别是:c(H+)=c(OH-)+c(CH3COO-),c(H+)+c(CH3COOH)=c(OH-),定量分析知,2c(H+)+c(CH3COOH)=c(CH3COO-)+2c(OH-),正确答案为D。

现场体验:(2014·杭州学军中学期考试题)化学学科中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均符合勒沙特列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