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SPWLA核磁共振测井专题研讨会论文题录
核磁测井文献综述——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发展

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发展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构想最早由Varian[19]提出,并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20世纪60年代,Chevron和Schlumberger合作研制出利用地磁场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器(Nuclear Magnetism Logging - NML),并用于油田测井]。
但是这种仪器在使用上受到两方面的限制:第一个限制是仪器不但测量到来自地层流体的信号,而且还测量到来自井眼泥浆信号。
为了消除来自井眼信号的影响,需要在井中加入磁粉来缩短井眼信号;第二个限制是在检测信号之前切断很高的直流电流需要很长的时间,造成仪器“死时间”很长,小孔隙的信号无法观测到,测量不到地层的总孔隙度。
由于受到仪器“死时间”和井眼中的泥浆信号的影响,地磁场核磁共振测井仪没有被广泛使用。
为了克服NML仪器带来地局限性,Jackson等人提出了利用永久磁铁在井眼之外的地层中产生一个环形的均匀磁场,即“Inside-out”的概念,设计了基于反向磁体的核磁共振测井仪的方案。
但是这种方案产生地均匀磁场区域太小,观测信号的信噪比很低。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环形的均匀磁场的位置和磁场强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当射频线圈调到一个固定的频率时,很难满足共振条件。
1987年,Shtrikman和Taicher[25]提出一种新的磁体与天线结构,克服了Jackson设计中的共振匹配问题,使核磁共振测井信噪比问题得到解决。
Shtrikman和Taicher的设计后来进一步发展为Numar/Halliburton公司的磁共振成像仪器(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Logging - MRIL)。
MRIL仪器以人工梯度磁场和自旋回波CPMG脉冲序列为基础,观测地层孔隙流体中氢核的NMR信号,得到横向弛豫时间T2,使核磁共振测井进入实用化阶段。
MRIL-B型仪器于1990年开始投入油田服务,并很快得到成功应用。
1994年,Numar公司推出MRIL-C型双频核磁共振测井仪。
第48届SPWLA年会论文题录

HI 法 和 完 整 的 工 作 流 程 a ()根 据 NMR 弛 豫 提 高 粘 度 预 测 ( 平 ) 6 水
2 应 用实 例
()复 杂 火 山 岩储 层 的 岩石 物 理 特 征 1 ()根据 井 眼成 像 和 电测 井 曲 线 , 用 墨西 哥 北 部 的 2 应
地 质 力 学 模 型 缩 短 钻 非 产 层 的 时 间 和 描 述 裂 缝 储 层
()砂 岩 中 的 顺 磁 弛 豫 : 分 T- T 7 区 和 2对 表 面 弛 豫 、
内部 梯 度 和 回波 间 隔 的 响 应
()烃 对 利 用 NMR T 8 z数 据 确 定 孔 隙 结 构 信 息 的 影
响
( )在 深 水 G 3 OM 中 钻 衰 竭 产 层 的应 用 岩 石 力 学
( )利 用 自然 电位 ( P 和 电 阻 率 测 井 的 联 合 正 反 演 4 S)
( )火 山 岩 NMR 性 质 研 究 9
求 取 “ w” m” 其 用于 准确 求 取 含 水 饱 和 度 和 渗 透 率 R 和“ 及
的 研 究
(O 1 )NMR 录井 技 术 在 中 国的 应 用
( )倾 斜 地 层 、 向 异性 地层 和 受 侵 地 层 井 下 声 波 测 2 各 量 结果 的 三 维 数 值模 拟 ( )新 型 宽 频 L 3 WD 多 极 井 下 仪 可 提 供 多 类 地 层 的
核磁共振测井仪器常见现象分析

核磁共振测井仪器常见现象分析Analysis of Common Phenomena i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ogging Instrument李海,薛博,赵新华(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胜利测井公司技术支持中心,山东东营257075)LI Hai,XUE Bo,ZHAO Xin-hua(Technical Support Center of Shengli Logging Company,Sinopec Shengli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mpany,Dongying257075,China)【摘要】论文主要论述MRIL型核磁仪器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对测井工程中出现现象的认识。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some basic principles of MRIL nuclear magnetic instrument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phenomena in logging engineering.【关键词】CHI;射频脉冲(RF)发生器;发射器模块;泥浆排除器【Keywords】CHI;radio frequency pulse(RF)generator;transmitter module;mud eliminator【中图分类号】P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2-0154-021引言核磁测井解决了常规测井技术难以回答的地层评价难题,提高了油气储层评价的精确性,有效地改善了油层管理的有效性。
MRIL-P型核磁测井能提供地层有效孔隙度、束缚体积、渗透率等参数,并能反映孔隙大小分布、流体的流动特征,直接回答产层孔隙结构、储量、储层质量、采收率、产能等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关键问题。
2仪器原理核磁共振指的是原子核对磁场的响应,即若在稳定磁场垂直方向上加一射频磁场,当交变磁场的频率与氢核的核磁共振频率相同时,处于低能位的氢核将吸收能量,转变为高能态的核,这一现象叫核磁共振。
2006年SP WLA核磁共振测井专题国际研讨会在桂林召开

2006年SP WLA核磁共振测井专题国际研讨会在桂林召开佚名
【期刊名称】《测井技术》
【年(卷),期】2006(30)5
【总页数】1页(P483-483)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国际研讨会;桂林;专题;学术交流大会;测井分析;物理学家;澳大利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813
【相关文献】
1.“核磁共振在测井中的应用”专题研讨会在美国陶斯举行 [J],
2.第十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磁共振学术研讨会暨2016兰州•国际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顺利召开 [J], 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
3.全国眼科临床合理用药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市成功召开 [J], 接英;韩锟
4.电脑开发与应用第八届编委会暨AECC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召开 [J],
5.2006年SP WLA核磁共振测井专题研讨会论文题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磁共振成像测井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0 年第24 卷第1 期PETROLEUM INSTRUMENTS 47 方法研究核磁共振成像测井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王建国( 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山东东营)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核磁共振成像测井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了核磁共振成像测井技术的影响因素如泥浆电阻率、噪声干扰、顺磁物质、增益、磁体探头、温度、测井速度等。
该项研究可以为测井技术人员分析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储层流体性质等参数提供帮助,从而更好地推进该项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测井;影响因素; T 2分布;驰豫中图法分类号: P 631. 8 + 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9134( 2010) 01 0047 030 引言传输系数会减小, 射频线圈中射频脉冲的电压会下降。
井眼泥浆电阻率越小, 对天线发射的射频脉冲的核磁共振测井( 以下简称NMR 测井) 是通过调节衰减越严重, 负载效应会变得很严重, 测量模式将受到仪器工作频率, 来探测地层流体中的氢核在外加磁场限制。
井眼泥浆电阻率的下限为0. 02 m, 但当小于中所表现出来的核磁共振特性。
主要是探测氢核的横0. 1 m 时, 应使用泥浆排除器, 增加品质因素, 提高向驰豫过程, 由T 2分布揭示岩石空隙流体性质及其流动特性, 提供地层的孔、渗、饱等参数。
目前, NMR 测井的应用仍处于迅速发展阶段, 国际上的三大测井公司均把它列为新世纪最有潜力的测井方法, 它必将对未来测井技术的走向占主导地位。
但是, 该技术还存在着一些理论和实用上的问题和困难, 仪器本身也存在一些设计上的缺陷, 对NMR 测井还缺乏纵深研究, 还没有对其影响因素全面认识和解决。
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NMR 技术的研究力度, 使其真正能够解决我国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地质和油藏工程难题[ 1]。
在测井施工时, 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使回波数量、总回波数量、回波间隔等发生变化, 因此, 应充分考虑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才能确保核磁共振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SPWLA第48届测井年会论文题录

2倾斜各向异性有侵地层中井眼声波测量的三维数值 . 模拟
3在多种地层中都能 测得高质 量纵横 波资 料的新 型宽 . 频率 L WD多极 声波测井仪
4V P . S 结合偶极声波测井测量岩性一 构造并预报超压气
层: 在北墨西哥 B r s ug 盆地的应用实例 o 5分析 L . WD声波测井 资料 以确认其 准确 性 6用最新 L . WD技术优 化水 平井布井及储层描述
成像的影响的定量研究
1. 冲中子测井仪在裂缝 支撑 和砾 石堆积完井中 的响 7脉 1. 8墨西 哥湾 战神 Mas r 深水 区密西 西比峡谷 87区块 0
的7驱 测 K
・ 质应 用和 井 眼成像 。 地
4. 6存在各 向异性 页岩 的砂一 泥岩薄互层的图像分析 4. 7电阻率各向异性 、 毛细 压力和 双峰 层状砂 质夹层 的 N MR响应 4 . a et 8 B r t 页岩 地层 评价 : 上电缆测井 和随钻测 井传 n 陆 感器技术 的比较 4. 9在英 国利 物浦湾用 L WD方位密 度测 井探测断层 和
2. N 5用 MR弛豫改进黏度预测
5. 4在非导电泥浆中用井眼电成像描绘构造和沉积特征
2. 6砂岩中的顺磁弛豫: 辨识 丁 和 丁 对表面弛豫、 1 2 内
部梯度和回波间隔的依赖关系
・ 合地层 评 价 ‘ 综
5. 5由三维数字岩心分析给 出的复杂岩性阿尔奇指数
维普资讯
裂缝以帮助制定完井计划
5. 0盆地各向异性浊积地层评价 : 挑战和应对建议 5. 1用井眼成像和能谱测井增进对某深水浊流 沉积 储层 特7珀还 止 5. 2在成熟盆地用成像测井资 料解 释复杂构造并帮助完 并 5. 3大学课程中的井眼岩 石物理 地质学
第52届岩石物理学家和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题录

布 朗油 田二 次 开发 中 hsl 田实 例 : 田第 一 口油 井注 水 2 F i e油 t 油 0年后 含水 饱 和度 的变 化 及其影 响 应 力诱 导 的偶极 子挠 曲波各 向异 性 的连续 统 计指 标
综 合井 眼成 像数 据 与生 产动 态情 况 提高 油 田采收 率 的应用 实 例 “ 文物 理学 ” _ 水 - 钻井 液 的物 理性 质 以及其 对 测井 数据 的影 响 -Leabharlann 种新 的渗透 率建模 方 法
从薄 层 到模 拟
应 用早 期 简单 的测 井 系列 对德 两 北地 二叠 纪上 部镁 灰岩 统碳 酸盐 岩 气层 进行 综合 的岩
石 物性 二 次评 估
低 电阻率岩 石 物性 测量 扩展 了科 罗 拉 多 Watn eg油 田 T ry( te b r er 苏塞 克斯 ) 景 区带 远
1 ̄ 1 4 8日在 美 国科 罗拉 多斯普 林布 罗德 莫 尔酒店会议 中心 举行 。本 届年 会 由丹佛 测 井协会 承 办 。
预计会 上 交流论 文 9 篇 。 3
非常规 资源 I( 9篇 )
介 电频 散测井 在油 页岩储 层评 价 中的应用
结 合核 、 、 声 电测井 的定量 解 释对页 岩气地 层 的弹性 特性进 行评 价
用碳 酸 盐岩 核磁 共振 数 据预 测毛 细 管压 力 的新方 法 北 海油 田实 例 : 上覆 压力 特性 描 述用 于 E k i lf k油 田地 质力 学 和地球 物理 学 研究 s 用 测井 和地 质 资料 建立 的岩 石模 型 预测地 层 渗透 率 展 望 22 0 0年 岩石 物理 学 发展 方 向 ( 邀报 告 ) 特 应川 井 下流 体 和沥青 分 析 了解 储 层结 构
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模型研究

绝对渗透率是指当只有单一流体(气体或液 体) 在 岩 石 孔 隙 中 流 动
而与岩石没有物理化学作用时所求得的渗透率。 通常则以气体渗透率为
代表,又简称渗透率。 它反映的是孔隙介质(岩石) 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
参数。 渗透率与孔隙度及岩石比表面积有关,可用 Kozeny 方程来描述:
K=
0.101φ3 Γ(1- φ)2
程,通过岩石核磁共振弛豫时间与岩石孔隙比表面积的相关性,可以建
立估算岩石渗透率的方法。
3.2 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
3.2.1 SDR 模型
KSDR=CS1(
φNMR 100
42
) T2g
式中,φNMR 为盐水饱和岩心样品的 NMR 孔隙 度,T2g 为 T2 谱 的 几 何 平均值, 模型参数为 CS1。 该模型以平均弛豫时间为参数, 不受束缚水模 型的影响。 但对测量孔隙中流体的性质很灵敏, 当岩石孔隙中含有烃
参考文献 [ 1] 肖立志著.核磁共振成像测井与岩石核磁共振及其应用[ M] .北 京:科学出版社. [ 2] 彭 石 林 ,叶 朝 辉 ,刘 买 利.多 孔 介 质 渗 透 率 的 NMR 测 定[ J] .波 谱学杂志,Vol.23 No.2, 2006.6.
关于建筑节能的思考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陈 静
μ =γρ
其中,μ 为核磁矩;ρ 为自旋角动量;γ 为比例因子,被称作旋磁比, 是磁性核的一个重要性质。 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旋磁比。 γ 可以为 正,亦可以为负,即核磁矩的方向可能与核自旋角动量的方向相同,也 可能相反。 在没有外加磁场的情况下,单个核子的旋转是随机取向的, 因 而 不 会 产 生 宏 观 磁 场 [1]。
Coates 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SPWLA核磁共振测井专题研讨会论文题录综述·NMR Logging Development in China (刘振武,CNPC)·SPWLA: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 Horkowitz, president of SPWLA)核磁共振仪器的发展·LWD NMR in Revi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M. Prammer, Halliburton)·New Developments in NMR Technology & Interpretation (M. Gillen, Baker Atlas)·Development of MRscanner (C. Flaum or H. Beckman, Schlumberger)·Magnetic Resonance while Drill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Experiences (T. Kruspe,Baker Hughes Inteq)·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s Timing Sequences Design for NMR Logging Tool (胡发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The Study and Design of a New NMR Log Tool (张本庭,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NMR流体性质及其它NMR仪器·NMR Properties of Petroleum Reservoir Fluids (M. Appel, Shell)·NMR Lab: Downhole Fluid Analyzer (R. Cherry, Halliburton)·NMR Relaxation Properties of Crude Oils (谢然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Applications of NMR Mud Logging Technology in China (王志战,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Outline of Tool Development of a Low cost NMR Tool (J. Jonster, Weatherford Canada Ltd.)NMR测井确定流体类型·Overview of NMR based Hydrocarbon Typing Techniques (D. Georgi, Baker Atlas)·2D NMR Logging and Core Analysis (B. Sun, Chevron)·Reservoir Crude Oil Viscosity Estimation from Wireline NMR Measurements (T. OSullivan, Cairn Energy India)·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Heavy oil Reservoir with NMR Log Data (邵维志,大港油田集团测井公司)·Two Dimensional NMR Map (顾兆斌,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核磁共振室)·CMR Well Logging Experimental Study and Application on Bohai Heavy Oilfield (桑华,中海油天津分公司)NMR岩心试验·Protocols for Calibrating NMR Log Derived Permeabilities with Core NMR Data (J. Shafer,Reservoir Magr't Group)·Researches of NMR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赵文杰,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Can NMR Interpretation be Enhanced by 3D Pore Scale Imaging Studies? (M. Knackstedt,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NMR Experiments of Water Samples, Oil Samples and Cores with Different Saturations (何宗斌,长江大学)·NMR Logging Response at Formation Boundary (肖立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孔隙度、渗透率研究·Porosity from NMR Measurements: An Overview of Methods, Problems and Pitfalls from an Operator's Point of View (M. Appel, Shell)·Permeability NMR Cross Correlations (C. Arn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Forecast the Porosity of Immovable and Movable Fluid by the ANFIS Method with NMR and Routine Well Log Data (张超谟,长江大学)·Some Unsuccessful Case Studies of NMR Logging Applications in China (肖立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The Application of New NMR Tool MREX in Offshore Well Logging (刘建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碳酸盐岩及其它石油物理模型·NMR in Carbonates: Key Issues (M. Fluery, Institut Franc′ ais du Pétrole)·Modification to Coates Model for Improving Permeability Estimation in Vuggy and Poorly Connected Carbonate Rocks (S. Chen, Baker Atlas)·Petrophysical Evaluation of Vuggy Carbonates with Emphasis on the Use of NMR Data (M. Peeters,Colorado School of Mines )·The NMR Application in Reservoir Evaluation of Clastic Rocks (潭海芳,中原油田测井公司)·Approach to NMR Relaxation Mechanism of Sphere Cylinder Model Saturated by Oil and Water (刘堂晏,同济大学)·Application of CMR in Sichuan Carbonate Reservoirs (张树东,四川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数据处理技术·NMR Data Inversion Issues (K.J. Dunn, Independent)·Inversion Issues with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Higher-dimensional NMR Responses (C. Arns,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The Influence of Multi-exponential Inversion of NMR Relaxation Measurement in Porous Media (廖广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Enhance the Resolution of T2 Spectra for NMR Logging by SIRT Inversion (王忠东,辽河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Monte Carlo Examination of Uncertainty in T2Spectra (M. Prange, Schlumberger Doll Research)案例研究·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NMR Technology in China (S. Farag, Schlumberger)·NMR Applications to Heavy Oil Viscosity Estimation (E. Murphy, Baker Atla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Logging Application in Hailaer Basin of Daqing (王艳,大庆油田钻探集团测井公司)·Application of NMR for Tight Clastic Reservoir in Area of West Sichuan (张筠,西南石油局测井公司)·Application of NMR in Bohai Reservoirs (崔云江,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张贴组·Use of NMR in Facies Characterization of a Field in South East Asia (P. Kowalchuk, Halliburton)·Calculation of Variable T2 Cutoff Value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y Using NMR Logging (孙建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Study on NMR Log Application Modes (董经利,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Use of NMR Techniques for Quantifying Reservoir Pore Structure (王艳,大庆油田钻探集团测井公司)·Comparison of NMR Echo Stripping Methods (苏俊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Improved MRIL P Interpret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张志宁,北京石大油软技术有限公司)·Function Development to P MRIL Interpretation Processing Software (张铁轩,辽河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NMR Relaxation in Rocks at Variable Temperature and Study of Reference Material for NMR CoreAnalysis (谢然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MDT Combined with NMR to Evaluate Reservoirs (郭海敏,长江大学)·Application Examples of NMR Logging in Liaohe Oilfield (王忠东,辽河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Application of NMR Logging to the Log Evaluation of Complex Clastic Reservoir of Upper Triassic Series in Sichuan Basin (姚声贤,四川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Application of MREX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Logging to Evaluate the Complex Reservoir of Henan Oil Field (刘正锋,南阳油田测井公司)·The Application of NMR in Xinjiang Complicated Lithology Reservoir (高秋涛,新疆油田测井公司)·Applied Case Analysis of MREX Type NMR Logging in Jiangsu Oilfield (陈建清,江苏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An Application of NMR Log in 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pecial Reservoirs in Jianghan (袁明前,江汉油田测井公司)·NMR Geologic Applications in Qaidam Basin (申辉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The Study of Core NMR Analysis Technique Application (钱敏刚,江苏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 ·Applications of a Low cost NMR Tool (S. Ball, Weather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