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新兴力量的崛起
(完整)新兴力量的崛起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一 中 1961,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五 “ 改 增强了西欧与美苏抗衡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 美 构建和谐世界,实现和平崛起 抗 计 文 革 和平崛起、与邻为善…… 文 中 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新 美 划 革 开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国际组织,目前不结盟运动共有118个成员国、16个观察员国,联合国中三分之二的会员是该组织的成 革 日 员国,全球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 中 援 完 ” 重 ” 放 外 经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朝 关 1973年,提出“用一个声音说话” 国 成 开 返 结 开 交 济 宗旨原则: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化 胜 系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成 利 始 联 束 始 成 实 二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 改 作为战败国的 ,为什么能够在曾经被原子弹摧毁的战争废墟上崛起并成为经济超人? 立 合 善 就 力 欧共体的成立大大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
万隆会议的推动
标志 1961,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内容 影响
宗旨原则: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化 反帝、反霸、反殖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从政治斗争到经济斗争
标志着第三世界的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推动国际政治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 十分松散的国际组织, 目前不结盟运动共有 118个成员国、16 个观察员国,联合国 中三分之二的会员是 该组织的成员国,全 球人口的55%也生活 在不结盟运动国家。
1.原因
(1)经济:
发展经济为立国方针,国民经 济非军事化;制定外向型经济
发展战略
(2)外交: 以日美关系为基轴, 的扶植
(3)科教: 重视教育 发展高科技
2.表现:
(1)6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 经济大国 (2)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新兴力量崛起的背景和原因。
掌握新兴力量在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的表现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新兴力量的崛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激发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和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兴力量崛起的主要表现和特点。
新兴力量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教学难点分析新兴力量崛起的深层次原因。
探讨新兴力量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新兴力量的崛起。
(二)新课讲授1、新兴力量崛起的背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新兴力量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资源。
科技革命的推动,使得新兴力量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传统发达国家面临经济增长乏力、社会问题突出等困境,为新兴力量的崛起创造了机会。
2、新兴力量在经济领域的崛起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出口结构逐渐优化,从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以工业制成品和服务贸易为主。
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投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3、新兴力量在政治领域的崛起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强,如在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中的投票权得到提升。
新兴经济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理念和主张,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政治合作不断加强,通过建立各种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4、新兴力量在科技领域的崛起新兴经济体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新兴力量的崛起
四、不结盟运动
1. 原因
亚非拉独立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
间的斗争,保持和平中立
2.倡导者 铁托、纳赛尔、尼赫鲁等
铁 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4.宗旨和原则: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
5.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作为一支新兴力量,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学习探究
中国1964年10月16日第 一颗原子弹爆炸
中国1967年6月17日第一 颗氢弹爆炸
欧 洲 共 同 体 总 部 大 厦
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 挂,会旗为天蓝色底面,上面 有12颗金黄色的星。象征着 欧洲共同体的12个成员国。制 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 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 洲同一性的印象。
90年代: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在海外的投资生产占世界第一位。
还是世界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日本崛起的启示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重视教育和科技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1、改革开放前的成就 (1)新中国成立,改变政治力量对比 (2)抗美援朝胜利,提高了国际威望 (3)“一五”计划完成,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 2、改革开放后的成就(概括几个方面) (1)农村 (2)工业 (3)进出口贸易额 (4)科教文 (5)人民生活水平 3、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迅速兴起的日本
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已经崩溃,失业 与通货膨胀现象严重,日本经济几乎到了山 穷水尽的地步。
然而,日本在战争的废墟上,仅花了 10 年时间,就得到了迅速恢复。到1955 年日本经济已经超过了二战前或恢复到战 时的最高水平。 日本人如此快速发展的经济“奇迹”令世人 惊叹。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高考通关—《新兴力量的崛起》
一、选择题1.(2022•苏州模拟20世纪70年代,日本、德国经济实力相对上升,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币种也成为国际上最坚挺的货币。
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日元、马克和美元已经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意味着()。
A.世界经济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B.美国经济衰落逐渐落后于德日C.美元不再被国际经济体系认可D.美国大力扶植德日经济的发展2.(2022•太原诊断)1955—1965年,日本经济实际平均增长率为8%,几乎在长达1/4个世纪内,日本经济以世界最高的增长率持续发展。
1955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尚居第7位,而12年后的1967年却跃居第2位。
过去的“中等发达国家”日本,如今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①美国的扶植②朝鲜战争的刺激③科技与教育的发展④越南战争的刺激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3.(2022•作者改编)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推动国家地位的提高,下列事实中属于新时期中国腾飞进步表现的是()。
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威望提高②21世纪初,综合国力迅速增长③第三世界中唯一的常任理事国④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中作出了重要贡献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③④4.(2022•安阳高三调研)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中经济部分的章节超过了政治部分,此后的各次首脑会议,经济问题被列为重要议程,并为此专门发表宣言。
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政治奋斗目标已趋向完成B.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C.遭到超级大国的分裂破坏D.逐步背离了其成立初期的宗旨二、非选择题5.(2022•大连高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材料二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doc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通史概要: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
(1)、二战确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基本轮廓,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美苏双方的“冷战”而逐渐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美苏两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夺,使得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美苏争霸使双方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实力相对下降。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世界各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欧洲的走向联合;日本的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振兴。
这些都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加强。
(4)、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十多年的较量和磨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 案课标要求:简述欧洲2020-05-16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通史概要: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
(1)、二战确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基本轮廓,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美苏双方的“冷战”而逐渐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美苏两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夺,使得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美苏争霸使双方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实力相对下降。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世界各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欧洲的走向联合;日本的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振兴。
这些都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加强。
(必修一专题九-3)新兴力量的崛起(全国精品课件集锦)
共享成果 3.现象与规律
认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哪些 启示?
新课标必修一
新兴力量的崛起
共享成果 3.现象与规律
认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哪些 启示? (1)随着各方实力的增强,世界政治 格局必然走向多极化; (2)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发展必须是经 济、政治、军事全方位的,国际社会的竞 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新课标必修一 新兴力量的崛起
共享成果 1.回顾探究过程
(1)各组代表说明确定的任务(即要解 决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各组代表说明所搜集材料的类型( 文字、图片、邮票、表格、地图等),举 出典型材料并简要说明材料的价值。 (3)各组代表阐明各自的观点(得出的 结论),注意论从史出。
新课标必修一
新兴力量的崛起
共享成果 3.现象与规律
现象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洲正在走向政 治一体化,日本也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第三世界在同 霸权主义作斗争的同时,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际经济新秩序。 问题:欧洲和日本的表现说明了什么?第三世界 的现状说明了什么? 提示:国家或国家集团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必 然要谋求相应的政治利益和政治地位(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同理,要想获得政治利益和政治地位, 也必须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为基础。
新课标必修一
新兴力量的崛起
效果检测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主要表现在 ①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已跃居 世界首位 ②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 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 ③进出口贸易总额不 断增加 ④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⑤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⑥恢复了在 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专题九第二课:新兴力量的崛起 PPT课件 人民版
自主学习
2、欧洲人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了 “欧洲人的欧洲”?
欧
⑴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签定《巴黎条
共 约》,欧洲煤钢共和体建立
体
的
⑵ 、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 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建
立 ⑶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
为欧洲共同体。
根据表格,概括所体现的经济现象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 展 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尤其迅速
日本平均增长率最高,甚至超过了 美国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 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
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 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 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思考
1、实现欧洲国家统一的首要措施是 什么? 缓和法德矛盾 2、缓和法德矛盾实现欧洲统一的首要 措施是什么?
建立欧洲煤钢共和体
3、煤钢联营成立有什么作用?
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 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 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统一铺 平了政治道路。
欧
洲
共
同
体
总
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
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重,由70年代的8%,上升到1990年的14%。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在海外的投资生产占世界第一位。
还是世界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谋 求 常 任 理 事 国 席 位
日本出兵伊拉克的秘密特种部队
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日本篡改教科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2《新兴力量的崛起》优秀教案(4页) (2)
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增强振兴中国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过程及影响||。
教学难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欧洲人的欧洲”;(欧共体的形成)1、欧共体的建立建立的背景:①两极格局||,美苏争锋;②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发展;过程:①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时间:1951年4月;国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义: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原子能联营);时间:1958年;③欧洲共同体;时间:1967年;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2、欧共体的发展;(欧共体政治联合的加强)原因: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表现:①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的主张||,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②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③1975年||,共同体立法机构“欧洲一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共同体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原因:①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②以日美关系为基本;③重视教育||,发展高科技产业;补充:①战后日本一系列民主改革;②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及援助;③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④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⑥利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新兴力量的崛起》ppt名师课件(37页)
1964年日本举 办日第本1是8届亚洲东第京一个举办现代奥运会和世博会的 奥国运家会。。请问:日本能在20世纪60、70年代举办
奥运会和世博会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件( 37页) 【优秀 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件( 37页) 【优秀 课件】
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
当时西欧对美国的依赖西。欧唯美国“马首是瞻”
“欧洲人不应只坐在一旁窃窃私语,或是冷 嘲热讽,而应当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否则,美 国人只好独自作出决定。……欧洲人想让白宫认
真倾欧听洲,人就必为须什发么出要“大清声晰说和单话一?”为的什声么音。” 能大声说话?—怎—样《才欧能洲大,大声声说地话说?!》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 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废墟城市考文垂(英国)
战后的柏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西欧经济一片凋敝,人民 生活难以维持。在德国的西方国家占领区,每天配给的粮 食仅含有1550卡路里,为正常需要的一半左右。迫于生活 压力,社会上偷窃成风,以致科隆的红衣主教宣布,偷窃 对维持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不算犯罪。
为走出困境,英国一个企业家联合会发表声明说: “一切取决于美国人肯予合作的程度。”这形象地反映了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中 国 的 腾 飞
欧洲共同体总部大厦
不结盟运动会议
日 本 汽 车 出 口
一、相逢一笑泯恩仇 ——“欧洲人的欧洲”
战后初期,有人站在柏林街头,望着 满目疮痍的城市,惊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 也要花上二十多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真是 比登天还难.事实果真如此吗?
《新兴力量的崛起》
新兴力量的崛起 (人民版)
走 向 一 体 的 西 欧
经 济 发 达 的 日 本 日 益 腾 飞 的 中 国 发 展 中 国 家 呼 声
战后的欧洲
欧盟总部
材料1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 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 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 维克多〃雨果
欧盟总部大厦
12颗星象征什么? 围成了一个圆形有 什么寓意?
材料一: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年平 均增长率为16.5%。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易 (三)、影响 总额达13747亿美元,超过美国1.43倍。
促进了西欧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材料二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 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 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选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③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材料4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 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 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 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 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
不结盟运动★★
1、兴起原因 亚非拉独立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保 持和平中立 2、倡导者 铁托(南)、纳赛尔(埃)、尼赫鲁(印) 3、标志 1961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4、内容 宗旨和原则: 支持 坚决反对 主张 5、影响
国际政治舞台 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①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
高中历史9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素材1)含解析
9。
2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素材) 探究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原因1.从史料一来看,欧共体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提示】变化:欧共体国家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原因: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
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提示】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3.从尼克松的讲话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提示】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根源于多个经济力量的崛起。
【史论拓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具体表现为:(1)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
(3)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已经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4)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尤其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德语:Europäische Union,法语:Union européenne),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Brussel),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创始成员国有6个,分别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该联盟现拥有27个会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3种.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九二、新兴力量的崛起新兴力量的崛起一、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和政治状况“欧洲人的欧洲”欧洲共同体建立欧洲共同体政治联合的加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迅速崛起的日本日本经济的转型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新兴力量的崛起东方巨龙的腾飞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崛起的意义今后的任务2.重点难点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过程及影响。
难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欧洲人的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发展,欧洲共同体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战后日本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其立国的主要方针。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
第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第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第一部分【“欧洲人的欧洲”】。
这一节主要写了以下三个问题:1.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
(1)经济上: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是西欧国家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第一,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
西欧作为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地区,有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基础,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人才,大战并没有摧毁这些基础条件。
第二,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一方面解决了西欧国家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启动资金,使西欧国家工业的发展有足够的资金来添置新的设备和购买原料,并使西欧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同时有利于巩固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稳定社会秩序。
到50年代初,西欧各国工业生产大体都已恢复到战前水平。
第三,50年代至7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社会经济政策。
如:推行社会福利政策,适当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将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国有化,国家向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投资等政策,维持了经济的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
当然,还有诸如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强政府对经济宏观指导等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政治上:随着西欧各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加,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的联合将有助于其稳定与发展,他们发出了欧洲统一的呼声。
2.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1)背景:战后的西欧力量削弱,国防地位下降。
尽管50年代至70年代经济恢复并持续发展,但受到两极格局的制约,不得不与美国结盟,借以抗衡苏联。
为重振西欧的世界地位,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
西欧的联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
(2)过程: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
50年代中期,欧洲联合迈出了新的一步,六国决定将欧洲联合事业进一步扩大到更广泛的经济领域。
1957年3月,西欧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年该条约生效。
1965年1月,西欧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这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67年7月条约正式生效。
(3)作用:欧共体的建立,扩大了地域和人口数量,给它带来了内部商品劳务和资本市场的扩展,加强了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竞争力的新优势,从而对促进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欧共体政治联合的加强。
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法国总统戴高乐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其根本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即努力使欧洲成为欧洲人的欧洲,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来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为增加欧共体的影响,西欧国家决心加强合作,1973年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这一点在当时发生的石油危机等问题上表现出来。
1974年12月,九国首脑会议决定,将首脑会议定期化。
1975年,共同体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这是加强共同体一体化的一个进展。
进入80年代后,共同体的政治联合有了进一步加强。
1983年6月,共同体首脑会议通过《关于欧洲联盟的庄严宣言》,表示将加强外交政策合作,在外交政策上力争用一个声音说话,并要继续为建立一个“欧洲联盟”而努力。
另外,欧洲的共同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如建立了法德联合部队等。
第二部分【迅速兴起的日本】。
这一节主要写了三个问题:1.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1)战后经济状况。
日本战败时的经济处于极为严重的状况之中。
战后,日本的经济陷于瘫痪和濒临崩溃的边缘。
1946年,工矿业生产仅及战前的26%,钢产量只相当于战前的8%,农业生产尚待恢复。
由于经济衰退,粮食和工业品匮乏,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陷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2)政府的方针及战略。
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把发展经济作为其立国的主要方针,并制定出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是在国际事务中日本采取低调姿态,在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础,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二战后,美国不顾苏联等国的强烈反对,对日本进行独占。
但由于冷战的加剧和中国形势的变化,美国改变对日政策,转向扶持日本,从而使日本能在经济上争取最大限度的美援。
二是战后日本政府的各项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创了有利局面。
日本战败后,民主运动和工农运动获得合法地位;战后初期,美国占领当局推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
其中,修订宪法、解散财阀和农地改革最为重要,为日本战后政局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复兴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战后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并普及教育。
(3)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国际、国内的有利条件是:①战后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日本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迅速缩小和拉平与国外技术的差距,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②战后世界市场的原料、燃料价格长期稳定、低廉,而工业品价格偏高,对缺乏资源而工业产品竞争力较强的出口贸易型的日本极为有利。
③美国的大力扶植。
在政治和军事上给日本以保护,减轻日本军费负担;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刺激了日本产业成长。
④战后初期日本的民主改革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⑤国内政局稳定,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⑥重视教育,加快培养人才,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准备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⑦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⑧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4)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的高速增长,给日本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到70年代初,日本已大体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现代化。
工业部门的技术装备达到欧美国家先进水平;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60年的32.6%降为19.3%,第二产业的比重从29.2%上升为34.1%,第三产业的比重从38.2%上升为46.5%;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出口产品中,轻工业产品所占比重从1955年的52.2%下降到20.6%,而重工业和化学工业所占比重已从30.8%猛增到74%;工业总产值已居世界前列;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了经济增长。
1987年经济增长率为4.9%,1987年度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395万亿美元,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2.日本经济的转型(1)历史背景。
1973年下半年以来,在国际石油危机的影响下,日本爆发了战后第七次经济危机,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极大影响。
工矿业生产指数从最高点下降20.6%,私人企业设备投资减少27.2%,股票价格下跌29.7%。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到1975年经济开始回升。
1975年至1978年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一直停留在5.5%的水平上。
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这一方面给日本社会带来极大的震动,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暴露了日本经济发展中的弱点。
日本是一个“贸易加工国”,国内能源、粮食、资源极其缺乏,对海外贸易的依赖性极强,日本经济急速进入海外后,也贸易对象国发生了各种经济磨擦。
70年代后,动荡的国际形势和欧美国家抵制日货的贸易保护主义,极大的冲击了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国际市场的竞争性进一步加强;日本国内市场随着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增长率的显著减慢,趋于停滞和萎缩,制造工业的设备投资下降,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也呈停滞趋势等。
(2)经济的转型。
日本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立国”的方针,即从以往的“加工贸易立国”战略逐步转向“科学技术立国”战略,促使其国民经济仍保持稳定的增长。
日本经济增长率,1987年为4.9%,1988年为5.9%,1989年为4.8%。
(3)泡沫经济。
20世纪80年代末,在日元大幅升值的同时,地价与股价增长幅度之大远远超过利息率的增长幅度。
投资收益、企业赢利、生产增长率等的增长,形成了泡沫经济。
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被打乱,社会资金大量转向股票、不动产、土地投机等,妨碍了生产经营资金的正常运行,同时导致社会货币流通增长过快。
泡沫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给日本经济发展留下了隐患。
1991年,随着里库路特证券事件等经济大丑闻的曝光,日本政府被迫采取应急措施。
在经济紧缩政策、公正交易规范作用力度加强的情况下,股价狂泻不止,地价一落千丈,由此造成的股票资产损失达340万亿日元,土地价格损失达108万亿日元(均指1991年2月对1992年7月)。
至此,泡沫经济宣告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