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 (5)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讲义力学5:弹力

初中物理讲义力学5:弹力
(2)【体积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如用力捏排球,排球的体积变小;用力压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
(3)【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如弹簧、橡皮筋等,这样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4)【非弹性形变】也叫塑性形变,是一种不可自行恢复的形变,橡皮泥、包饺子、把金属做成任意形状的物体。
(5)【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2、【弹力】
我们日常观察到的作用力,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牵引列车、锻打工件、打球、射箭等,都是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力我们称之为接触力。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触力。而接触力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弹力和摩擦力,他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今天要研究的是弹力。
【弹力的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间直接接触;
(2)接触面发生弹性形变.
二、几种常见弹力及弹力方向的判定
几种常见弹力方向的判断情况如表所示:
类型
方向
示意图
说明
接触
方式
面与面
垂直公共接触面
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关键在于“面”的判断
点与面
过点垂直于面
点与点

弹力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弹力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C.只要物体发生运动就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解析: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产生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A、C中都只有弹力产生的一个条件,故A、C都不一定能产生弹力.B中只说“相互吸引”,只能证明有力存在,不一定能产生弹力.D项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答案: D

2.如右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力为G,平衡时球在A位置.今用力F将小球向下拉长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A.kx B.kx+G

C.G-kx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B

3.铅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铅球和地面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坚硬没发生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铅球也发生了形变

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铅球对地面的压力即为铅球的重力

解析: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它们必定相互接触且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形变,故A、B错.铅球对地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而不是铅球,D错.只有C项正确.答案: C

4.如下图为P物体对Q物体的压力的示意图,有明显错误的是()

解析:P对Q物体的压力应作用在Q物体上且力的方向应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Q物体,故B、C、D均是错误的.

初中物理(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测试:弹力(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测试:弹力(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第2节弹力

知能演练提升

一、能力提升

1.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是由足球的形变造成的

C.木板形变是由木板产生的弹力造成的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有如下操作:

(1)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

(2)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

(3)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刻度盘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4)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

(5)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A.(1)(2)(3)(4)(5)

B.(2)(3)(4)(1)(5)

C.(4)(1)(2)(3)(5)

D.(3)(1)(4)(2)(5)

3.一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刻度(选填“是”或“不是”)均匀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读数为 N。

4.用力拉拉力器,弹簧伸长,撤掉拉力,弹簧恢复原来的长度;使用弹弓时,松手后“子弹”射出,橡皮筋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弹簧、橡皮筋具有的一种共性叫,由此产生的力叫。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来比试臂力,结果两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所用的拉力大。

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7.如图所示,物体放置在竖直的弹簧上,画出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8.下图为某同学自制的弹簧测力计。他发现弹簧测力计下不挂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A处,当弹簧测力计下挂5 N的钩码时,其指针指在B处,A、B间的距离为5 cm。根据以上内容,请你给他的弹簧测力计标上刻度。要求:(1)每一大格表示1 N且标上数值;(2)每一小格(即分度值)表示0.2 N;(3)标明该弹簧测力计的单位。

第5讲 力 重力 弹力

第5讲 力  重力  弹力

1、力重力弹力

[高考要求]

1、掌握力、重力、形变、弹力等概念;

2、理解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3、知道重力的产生及重心位置的确定;

4、掌握判断弹力及其方向的确定方法;

5、掌握胡克定律,会计算弹力的大小。

[学习内容]

一、力

1.力的概念

(1)定义:

(2)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3)力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力的基本特性:

(1)力的物质性是指___ ____;

(2)力的矢量性是指;

(3)力的相互性是指;

(4)力的独立性是指。

2.力的三要素是、、。

3.力的作用效果

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⑵力可改变物体的.

4..怎样用图表示力

⑴力的图示:为了形象地表示一个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

箭头指向表示力的;

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上。

(2)力的示意图:只要求准确画出,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画力的图示时要做到:定作用点、定标度、定方向、定长度;标箭头、标力的数值和标单位.

5.力的分类

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力、磁力,等等。

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等。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要上升,是因为受到了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作用

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着斜面下滑,是因为它受到一个沿斜面下滑的力

C、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E、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效果不同的力可能是同一性质的力

《弹力》教学课件

《弹力》教学课件
产生的条件: 1、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相互挤压)
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即与物体恢复原状 方向相同。 1、当接触面为平面时,压力、支持力的方 向与接触面垂直。 2、轻绳的拉力沿绳子的方向
观察思考
用力挤压、放松厚 壁玻璃瓶,观察瓶子上 方玻璃管内液柱高度随 手部用力的变化。 实验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产生弹 力。用到的实验方法:转换法
练一练
1、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 生弹力。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在“0”刻度的
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
二、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弹簧测力计
1.构造:主要由刻度
盘、弹簧、指针、挂
钩等组成。
指针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挂钩 即弹簧的伸长量与弹 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 刻度盘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零 刻度线的位置,使用时不能超出它的测量 范围。 (2)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 好,检查指针是否指零,若不在,应调零。 (3)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 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观察时,视线必 须与刻度盘垂直。 (4)弹簧测力计不止在竖直方向使用,在 任何方向都可以使用,但都要保证测力计 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夯基提能练5 弹力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夯基提能练5  弹力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夯基提能训练5 弹力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方法点拨】(1)弹力、摩擦力的有无可用假设法或牛顿第二定律判断.(2)注意:求摩擦力大小时一定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二者与弹力的关系不同.

【基础过关】

一、弹力

(一)弹力的方向

1.按下列要求画出下图中物体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

(1)图1:弹簧对手的支持力

(2)图2:墙壁对球的支持力

(3)图3: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

(4)图4: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5)图5:墙和地面对杆的弹力

(6)图6:轻杆对O点的支持力

图4 图5 图6

2.如图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的球心在O点,重心在P点,静止在竖直墙和

桌边之间,试画出小球所受弹力.

(2)如图所示,重力不可忽略的均匀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试画出杆所受的弹力.

(二)弹力的大小

3.一木块重G=30N,按图中四种方法放置时施加的外力分别为F1=10N,F2=20N,F3=30N,

F4=40N,则木块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分别为N1=______,N2=______,N3=______,N4=______.

4.如图所示,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当

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N,地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是N.

5.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壁光滑的空心圆筒放在地上,将两个重力都是G、半径都是r的球

(R<2r<2R)放在圆筒中,求:

(1)筒底对球A的弹力?

(2)筒壁对球A的弹力是否大于筒壁对球B的弹力?

(3)球A对球B的弹力一定大于重力G吗?

(4)球B 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小于重力G 吗?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精品课件

3.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 A、B 的挂钩挂在 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 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 A 的示数为 3 N 时, 则弹簧测力计 B 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 B 的拉 力大小分别是( A )
A.3 N、3 N C.0 N、6 N
B.3 N、6 N D.6 N、3 N
图 3 中弹簧受到两个小球的拉力而平衡,其情况可以 等效为图 2,故弹簧的长度 L3=L2;
故 L1=L2=L3.
1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 A、B 两根长度相同、 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 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 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 F 和橡皮筋伸长 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C.3.8N
D.无法判断
3.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 生弹力。
D、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 秒表和测力计,故 D 错误.
故选:B.
1.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D ) A.拉弯的弓 B.被拉长的橡皮筋 C.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 D.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解析:A、拉弯的弓具有弹性,是弹性形变,故 A 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 弹力的 教案

初中物理 弹力的 教案

初中物理弹力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实验、交流讨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弹力的概念

2. 弹力产生的条件

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弹力的概念、弹力产生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2. 难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实验观察、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弹力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弹力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和体验拉弹簧、压弹簧等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3. 学习弹力产生的条件:

引导学生分析弹力产生的原因,总结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是产生弹力的条件。

4. 学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介绍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原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弹力的理解。

6. 布置作业:

设计一些有关弹力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培养学生合作实验、交流讨论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弹力》课件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弹力》课件

二、探究新知
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者体积会发生改变, 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或者体积,这种性 质叫做弹性。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弹力。
二、探究新知
拉弯的弓
蹦极运动中的弹力绳
运动员能被弯曲的撑杆弹向高空
二、探究新知 如果无限制的挂钩码,弹簧会怎样?
二、探究新知
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大,伸长也越长,并且拉 力增大为原来几倍,伸长也增大为原来几倍。人们根据 这种规律制成了弹簧测力计。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 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表示。
9弹

一、新课导入
试一试: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撤去所用的力。
二、探究新知
试一试:用力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撤去来自百度文库用的力。
二、探究新知
橡皮筋、弹簧、尺子、海绵在用力后形状发 生了改变,撤去外力时恢复原状。
二、探究新知
握力器和拉力器的形状发生变化,在紧握握力器时手受到向外的 压力,在拉拉力器时手受到向内的拉力
二、探究新知
1.主要构造
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
2.测量原理
弹簧要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 就越长
二、探究新知
•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量程的力; • 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

《弹力》教学反思

《弹力》教学反思

《弹力》教学反思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弹力复习

弹力复习

图1 第2节 弹力

1、弹性和塑性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方向: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

4、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

5、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答:(1)“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

(2)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

(3)使用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使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

针对练习

1、如图1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 N 。

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要“校零”

B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C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 .不能测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范围的力

3、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数比真实值将( )

A .偏大

B .不变

C .偏小

D .无法确定

4、下列测量工具中,能测量力的是( )

A. 天平;

5《弹力》ppt课件

5《弹力》ppt课件

总结:绳子的拉力绳子对所拉物体的弹力
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例如
b
Tb
a
Ta
G
弹簧弹力方向又什么样的呢? 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 指向弹簧恢复原状方向.
我们对弹力方向做一个总结
1、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指向 弹簧恢复原状方向 2、轻绳(或橡皮条)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 收缩的方向
对其它的弹力,中学阶段只能用力的平衡、动 力学知识计算。
同学们,再见!
来自百度文库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 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形变
1、 有的物体形变较为明显.
(如拉伸的弹簧,弯曲的弓箭)
2、
有的物体的形变极其微小
(如重物放在桌面上)
不能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发生形变的物体,对使它发生形变 的物体有什么作用效果呢?? 比如说:射箭、弹簧推小车等。 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因为它要恢复原状。
弹力的定义: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 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那么,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弹力的施力物体发生了形变
弹力实际上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对使它 发生形变的物体的作用
弹力产生的条件:
1 2 直接接触 有形变(指的是弹性形变)

第一章:力(力的概念)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力(力的概念)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力

一、力: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

B.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

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

C.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D.一对互相平衡的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二、填空题

7.放在桌上的书本,受到支持力的作用,其受力物体是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同时,书对桌面的压力,其受力物体是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由此可见,一个物体既是______,又是______。

8.下列各种力:(1)重力(2)拉力(3)支持力(4)弹力(5)浮力(6)摩擦力(7)动力(8)推力。属于按力的性质分类的是______,属于按作用效果分类的是______(用序号填写)。

二、重力

一、选择题

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重心位置一定改变

D.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对物体的位置不会改变

4.图1所示的ABC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细不同、质量分布均匀,AB和BC相等的木料做成,D是AC连线的中点,E是AB的中点F和BC的中点G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 ]

A.B点B.D点

C.E点D.G点

5.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B.物体的重心位置有可能变化

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

本资源创作于2021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正确选择 .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弹性形变

2.知道弹力 ,知道在在一定的范围内 ,拉力越大 ,弹簧被拉得越长

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4.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弹簧测力计、钩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

板书设计:

1、弹力的概念

2、力的测量工具 - -弹簧测力计

(1)原理: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2)构造:弹簧、外壳 (有刻度 )、小钩、圆环、指针(3)使用:课本P88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无视了语言的输入.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根底.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那么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初中物理弹力教案模板5篇

初中物理弹力教案模板5篇

初中物理弹力教案模板5篇

初中物理弹力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来理解物体的弹性、塑性以及弹性有一定限度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2、通过亲手去拉皮筋、压弹簧、搬尺子来感受弹力的作用,再通过抽象性思维归纳出弹力的一般概念,从中隐约地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由表面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法。

3、通过演示“共同自制弹簧测力计”自然而然地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并且能增强自我创造的自信心。再通过观察生活中其它的形形色色的测力计能够找出它们的共性(都是利用了弹簧的形变大小与所受外力大小的关系,将抽象的外力的大小转化为直观的长度或角度的大小)。并以此能拓展认识到其它基本测量工具都是如此。

4、通过“使用测力计”的分组实验总结出使用的要领,并且联系前面学过的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刻度尺、量筒,理解它们有共同的使用要领,从而对逐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产生一些自发的认识。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

弹力概念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弹性、塑性及弹性限度

1、演示一:

(1)拉橡皮筋,观察其伸长,撤去拉力,观察其恢复原状。

(2)拉泡泡糖条,观察其伸长,撤去拉力,观察其不能恢复原状。

(3)压海绵,观其变薄,撤去压力,观其复原。

(4)压橡皮泥,观其变薄,撤去压力,观其不能复原。

(5)压钢尺,观其弯曲,撤去压力,观其复原。

(6)压铁丝,观其弯曲,撤去压力,观其不能复原。

2、用示意图再现以上六个演示实验的现象。

3、学生分组讨论,将以上六个现象分类。

4、各抒己见再导向统一,得出弹性和塑性的概念。

5、演示二:用很小,较大,很大的力分别拉同一根弹簧,观察其能否复原。

3.2弹力5

3.2弹力5

【小结】
1.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我们今天 的收获
2.今天你掌握了哪些方法?
3.你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体会是什么?
【作业】
1、请同学们课下完成课本56页第1题,体验这种微小形变, 体会放大法的应用
2、课外探究: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橡皮筯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 的关系
A
B
结论:无论是接触面间的弹力还是绳的弹力方 向总是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 4、弹力的大小: ☆分析讨论:
请计算弹簧下端挂两个质量为50g的钩码,当钩码静止时 弹簧的弹力为多大?(g=10N/kg)
☆弹簧弹力 ①实验现象
②猜想
弹簧的弹力越大弹簧伸长量越大
③实验验证 1、如何得到弹簧弹力的大小? 由二力平衡知F=G 2、如何改变弹簧弹力的大小? 改变钩码的数量 3、如何测出每个弹力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 测出弹簧的原长l0及弹簧受到拉力时的l则 形变量x等于l-l0 4、注意事项:①钩码静止时再测量 ②不能超出弹簧弹性限度 ③取g=10m/s2 5、数据处理 质量m(kg) 弹力F(N)
伸长量x(m) F/x
6、实验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 伸长量成正比
三、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 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公式: F = k x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 单位:牛每米, 符号N/m 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使用弹簧测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和意识,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与难点】

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难点: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弹弓、弹簧、玩具小车、厚玻璃瓶(带插细玻璃管的橡皮塞,装有红水)、青蛙玩具(能上弦)、弹簧测力计。

学生:橡皮筋、弹簧、直尺、气球、铝导线、橡皮泥、木块、钩码、木板、支架、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

师:有没有同学玩过弹弓?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有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自己玩弹弓的本领?

一名学生表演玩弹弓,其余的学生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必要时可以相互讨论。为什么弹弓能把粉笔头弹出去,黑板在被粉笔头碰击之后为什么发出“砰”的声音而且还会留下粉笔印?

学生思考讨论。

生:因为弹弓有能量。

师:对,我们把这个力叫弹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研究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弹力弹簧测力计

投影:学习目标

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研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案,并学会它的制作。

4、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二、动手操作,感知弹力

1、弹性、塑性

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设计并操作实验。

师:请一个小组把他们设计的实验展示给大家。

生: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铝导线用力折弯,变弯了。(失去拉力不恢复原状。)直尺,用力压变弯了。(失去力后恢复原状。)橡皮泥用力捏,扁了。(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师:还有不同实验吗?

生:气球用力压,扁了。(失去力后恢复原状。)

师:请各小组讨论:以上这么多的实验现象,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呢?

学生思考交流。

生:共同点是:这几种实验器材都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了变形。不同点是:有的不受力时恢复了原状,有的不受力时却不能恢复原状。

师: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是哪些器材?

生:弹簧、直尺、橡皮筋、气球。

师:弹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则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我们把像弹簧这类物体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叫弹性。

师:谁能给弹性下个定义呢?

生: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师:像橡皮泥,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在物理上,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2、弹力

师:刚才同学们在弯尺子、拉橡皮筋(或弹簧)、压扁气球时,有什么感觉呢?

生:我拉弹簧时,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

师:我们把这种力就叫做弹力,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呢?

学生讨论。

生:我们不拉弹簧也不压弹簧时,弹簧对手就没有作用力,如果用手去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改变,对手就会有力的作用,所以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你对别的物体施力,物体肯定也会对你有力的作用,所以我认为物体不发生形变也会有力的作用。

师:(积极鼓励同学们互相辩论,发表不同的意见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

(1)放在平面上静止的小车,用手推动后运动起来,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2)将小车和一端固定、处于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放在

一起,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3)将小车和一端固定且被压缩的弹簧挨放在一起,松开弹簧后,弹簧恢复原状,小车向右运动(如右上图)

师:分析上面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小车受到力以后运动状态才会改变.和自由伸缩的弹簧挨靠在一起的小车运动状

态没有改变,说明弹簧不发生形变时,对车没有力的作用;和被压缩的弹簧靠在一起的小车在弹簧被松开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受到了弹簧的弹力,说明只有弹簧发生形变,才能产生弹力。

师:进一步向同学们说明,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有些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是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如:用手捏一个厚玻璃瓶,玻璃瓶会发生弹性形变,但我们是无法观察到的。我们如果在瓶中灌满有色的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厚玻璃瓶中,用手轻捏厚玻璃瓶并观察细玻璃管中水面的高度变化,就能知道厚玻璃瓶是否发生了形变。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师: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这只小青蛙(出示实物),给它上弦后,放在地上就会自己跳起来(演示),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弹力?

同学们讨论后汇报交流。

生:我们用的自动铅笔和一些圆珠笔里面要利用弹簧的弹力。

生:跳水运动中1m板和3 m板的跳水都是利用了弹力。

生:射箭运动员利用了弓的弹力才能把箭射出去。

生:撑杆跳高运动员利用了杆形变后产生的弹力。

生:体操比赛中,跳马运动员利用踏板的弹力才能腾空,跳远运动员也要利用踏板的弹力。

生:自行车的支架上也有利用弹簧的弹力。

生:拉力器也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好.大家能说出这么多利用弹力的例子,说明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一定是注意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了,以后还要继续保持这种好习惯.师: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形变,而形变又离不开外力,那么,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请同学们思考,再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并进行实验。

生1:用手拉弹簧,逐渐增大拉力,弹簧被拉得越长。

生2:用手压气球,压力越大,气球被压得越扁。

生3:将直尺搭放在两个木块之间,观察直尺的形变,然后在尺中央放一个钩码、两个钩码,观察到直尺的形变越来越明显。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也越大。

三、探究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了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那么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之间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数量关系呢?请同学们利用支架上的弹簧和一把老师自制的刻度尺进行探究。

师:首先请观察一下老师自制的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线冲齐了弹簧未挂钩码时的下边沿。这样就可以直接读出弹簧伸长的长度了。

师:另外我还要告诉大家,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所以一个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0.5N。下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学生分别将1个、2个、3个、4个、5个钩码挂在弹簧下,读出并记录弹簧伸长的长度。

师:下面请**组展示探究结果。

生:投影记录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