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技术对杂交水稻旱育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育期和产量受到栽培方式的影响非常大。

不同
的栽培方式可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养分供应和环境条件,进而影响水稻的生育期
和产量。

本文将讨论秧苗培育、田间管理和水分管理等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
的影响。

首先讨论秧苗培育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秧苗培育是水稻栽培的重要环节,其
目的是培养出健壮的幼苗,为后续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开端。

采用优质种子、饱满而富含
养分的播种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可以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提前生育期。

适时的
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也能减少幼苗期的损失,提高产量。

田间管理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田间管理包括土壤耕作、杂草防除、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适时的耕作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促进根系的生长
发育,从而影响生育期和产量。

杂草的防除能够减少对水稻养分和光能的竞争,提高光合
作用效率,增加产量。

适当的施肥可以提供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分蘖和穗粒的形成,增加产量。

病虫害防治能够减少水稻的生长损失,保证高产。

水分管理也对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水稻是水生作物,适宜的水分条件
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秧苗期,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幼苗的健康生长。

在分蘖期和
抽穗期,适当的灌溉可以提供充足的水分,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增加产量。

在水稻生长的
不同阶段,及时排水也很重要,避免水稻在耐水阶段积水溃脆,减少产量损失。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施。 1 . 2 测定 项 目与 方 法 1 . 2 . 1 大 田 生育 期
调查记载各 育秧方式下水稻始穗期 、齐穗期和成
熟期 的 日期 。
1 . 2 . 2 秧苗素质
于移栽前 1 d各处 理随机选取 3盘秧苗 ,然后每 盘从 中选取有代 表性秧苗 3 0 株, 并用 流水 将根部泥土
“ 泥质法 ” 育秧 技术 理论体 系 , 笔者 从河南信 阳地 区水
市农 业科学 院试 验 园区。3 次重 复 , 共 9个小 区 , 随机
排 列 。小 区 长 6 . 4 i n 、 宽2 . 1 1 T I , 小 区面 积 1 3 . 4 J 4 m 2 , 株行
距 2 0 e m x 3 0 e m, 双本栽插 。区组 间留 1 行走 道 , 小 区 间不 留走 道。 田间管理按照 当地 常规 管理方法操作 实
桥 区洋 河镇农艺农机专 业合作社进行 ,共设 置 3种不 同盘育 秧方式 , 即泥质法露天 育秧 ( T 1 ) 、 营养 土露 天育 秧( T 2 ) 和营养土工厂育秧 ( T 3 ) 。育秧盘规格为 2 8 c mx 5 8 c m, 每种育秧方式各育 3 0 盘 。供试 品种 为岗优 1 8 8 和南粳 9 1 0 8 。岗优 1 8 8 4月 2 0日播种 、 5月 1 3日移
专 论与 研究
D OI : 1 0 . 3 9 6 9 6 . i s s n . 1 0 0 6 - 8 0 8 2 . 2 0 1 7 . 0 4 . 0 2 9
中国 书 米 2 0 1 7 , 2 3 ( 4) : 1 4 4 —1 4 6
不 同育秧 方式对水稻秧 苗素质及产 量性状的影响
刘秋 员 宋晓华 段斌 何世界 z 李慧龙 z 王庆 志 3 宋世枝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产量具体影响的重点研究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产量具体影响的重点研究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水稻是贵州省惠水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和经济收益,需要选择合适的育秧方式。

目前常用的育秧方式有旱育秧、湿润育秧等多种方法。

不过在实际生产中发现,不同的育秧方式会直接影响到水稻生长发育以及最终产量。

因此本研究将重点探究不同的育秧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具体影响,以期能够找到最适合当地条件下的最佳育秧方式。

一、水稻育秧的重要性育秧是水稻生产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环节,其质量好坏不仅关系着水稻移栽后的长势和生育进程,还会对后续的田间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首先,良好的苗床环境可以促进种子发芽出苗,保证正常的分蘖数;其次,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最后,合理的施肥灌溉也有助于培育壮苗,提高水稻产量。

水稻育秧也正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采用现代农业技术进行集中育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类型存在差异,应该结合本地情况选用最合适的育秧方式,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二、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计试验于贵州省惠水县雅水镇旧寨村进行,供试品种为杂交稻宜香优2115。

共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传统淹水管理(CK)、常规湿润管控(T1)、旱育旱管(T2)、旱育湿润管控(T3)。

2、测定项目及方法①育秧成本主要包括基质费用、化肥农药费用、机械设备租赁费及其他杂支费用等。

其中,基质费用按照0.8元/m3计算;化肥农药费用包含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三种肥料;其他杂支费用指水电燃煤等能源消耗费用。

以上各项均按照当地市场价格为准。

②农艺性状调查在水稻成熟时,统计各处理的有效穗数、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

另外,还需测量各处理的播种量、基本苗数以及成苗率等数据。

③秧苗素质播种后第7天开始取样,通过目测法观察秧苗形态,包括叶龄、茎基宽、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等指标。

同时,还需测定秧苗的氮磷钾养分含量。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特征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特征影响
蘖快 且早 , 基本 无缓苗 期或缓 苗期较 短 , 发苗势 强 , 低
工点抛 l 1钵 苗机栽和精确点抛均属于钵苗有序抛栽 l 。 6 方式 ,具有手栽稻集 约化培育壮秧 和缓解 生长季节换 茬矛盾效果 ,又有秧苗 素质高和移栽秧 龄弹性大优势
( 移栽秧龄 比毯苗机插 大 1 . 5叶左 右 ,约 7 1 ~ 0d o同 时 ,钵 苗机栽和精确点抛 能克服撒抛秧苗无序分 布和
专 论与 研究
DOI 1 . 6 /i n10 — 0 22 1 . . 5 :03 9js .0 6 8 8 . 20 0 9 .s 0 5 0
中 国 稻 米 2 1 ,8 5 :5 1 0 2 1 ( ) 1— 9
不 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 量和物质 生产特征影 响
胡雅 杰 张洪程 龚金龙 龙 厚元 戴其根 霍 中洋 许 轲 魏海燕 ’ 李德剑 沙安 勤 z 周有 炎 z 罗学超 z 刘 国林 z 赵 德亮 z
期、 最适宜 的物化技 术数量 , 到“ 达 高产 、 优质 、 高效 、 生 态、 安全” 的综合 目标 。据统计 , 目前 抛秧稻应用 面
积在 8 0万 h 0 m 以上 , 江苏 、 广东 、 广西 、 四川 、 江西 等 省( 自治 区 ) 应用面积较大 。 抛秧具有省工省力 、 本高 节
指导方法 。
位分 蘖较 多 , 易形 成有 效大穗 , 而机插 稻 、 手栽稻 均有 定 的蹲苗期 , 苗返青期较 长I 缓 7 。近年来 , 随着农村

经济快速发 展和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 ,大量农 村劳动力 向二 、三产业转 移 ,势必要求农业 生产投入较 少的劳 力, 使得抛秧 、 机插 、 直播等 轻简型栽培发展较快I。而 1 l 1 轻简栽堵水稻 要想获得高产或超 高产 ,必须走精 确定 量栽培路子 ,用适 宜 的最少作业 次数 、最适 宜的生育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胡泽棋;吕泽林;曾世清;黄恩齐【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水平,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2014-2015年对水稻不同栽培方式进行了同田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错窝栽培方式的应用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改变水稻栽培方式,大幅的提高栽插密度,使稻株空间得到合理的配植,改善稻株光养供给条件,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对培育健壮个体,优化群体结构,建立“库”大、“源”足、“流”强协调发展的高产群体,增加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和实粒数,最终实现水稻高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期刊名称】《耕作与栽培》【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水稻;宽窄行;错窝栽培;农艺性状;产量【作者】胡泽棋;吕泽林;曾世清;黄恩齐【作者单位】富顺县李桥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富顺643204;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自贡643000;富顺县农牧林业局,四川富顺643200;富顺县农牧林业局,四川富顺643200【正文语种】中文李桥镇位于富顺县西南路,距富顺城区32.8 km,幅员面积64.5 km2,全镇有13个农业村,156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共3.12万人。

常年水稻栽插面积1410.6 hm2左右,水稻单产长期在7.9~8.4 t/hm2水平徘徊,2010年以来水稻单产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原因主要是由于农业劳动人口大量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十分缺乏,从而导致水稻种植粗放,栽插过稀,一般水稻只栽插7.5~12.0万窝/hm2,造成单位面积栽插窝数和基本苗不够,有效穗数严重不足、穗小粒少,产量降低。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镇水稻单产水平,针对大面积水稻生产栽插密度过稀导致产量不高的问题,2014-2015年对宽窄行错窝栽培与当前生产上主要应用的宽行稀植和等行稀植两种方式进行了同田对比试验、示范,探讨宽窄行错窝栽培对水稻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宽窄行错窝栽培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1 试验设 计 . 2
罗锡 文等 [] 对 当前 直 播 水 稻 的倒 伏 和 全 苗 7针
试验 设机 械 精 量 穴 直 播 (rcs i i—rp pei r ehldo e c l
问题 , 功研制 出水 稻 精 量穴 直 播 机 。水 稻 精 量 穴 d iig P 成 r l , RHD, 称 机 播 ) 人 工 撒 播 ( n a ln 简 、 ma u l
籼 型杂交 水稻 组合选 用 培两 优 9 6 8 。试 验用 直
5 ~1 , 0 比普通 移 栽 稻 可省 工 3 0 4 0 h h 6 ~ 0 / m 11 试 验材料 与机具 .
( 每个 工按 8h计算 )增加 经济效益 125元/ m。 , 8 h ,
节省 成本 1 ~2 , 5 0 同时可 提高 肥料 利用 率[ 。 播机 为华南农 业大 学 研制 成 功 的 2 D 1 B -0型水 稻 精
第 2 9卷 第 1 期 2 1 年 2月 00








Vo. 9 No 1 12 . Fe . 2 1 , ~ 5 b 001
J u n l fHu z o gAg iut r l iest o r a ah n rc lua v riy o Un
不 同种 植 方 式 对 水 稻 生 育 特 性 和 产 量 的 影 响
别提高了 2 .3 和 1 . 5 , 4 6 5 2 机播的实际产量最 高, 较人工撒播 和手插处理分别增产 1 .2 和 4 5 。 4 9 .9 关键词 水稻 ; 精量穴直播 ; 产量 ;生育 特性
S2 3 7 ; 1 3 . 1 S5 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4 1 2 1 )10 0 —5 0 02 2 (0 0 0—0 10 中图 法分 类号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许多人来说,它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

水稻的栽培方式对其生育期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栽培方式会影响水稻的生长环境、养分供应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水稻的栽培方式主要分为湿地栽培和旱地栽培两种。

湿地栽培,是指在水稻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内,水稻植株生长在水田中,而旱地栽培则是指在水稻生长的不同生育阶段需要不同程度的水分供应,如灌溉、坏水、雨水等。

这两种栽培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不同的栽培方式。

下面我们将从生育期和产量两个方面来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的影响。

首先是生育期的影响。

湿地栽培的水稻由于生长在水中,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在适宜的水稻生长温度下,湿地栽培的水稻生育期较为稳定和缩短。

而旱地栽培的水稻由于受限于水分供应,生育期会比较灵活,需要根据水分情况进行灌溉或排水,因此相对而言生育期也会有所延长。

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如干旱或者洪涝,湿地栽培的水稻要比旱地栽培的水稻更容易受到影响,生育期会更不稳定。

其次是产量的影响。

湿地栽培的水稻由于在水中生长,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养分,同时也更容易对病虫害进行控制,产量相对来说会更高。

湿地栽培也面临着种植面积有限、施肥和农药的使用较为频繁等问题。

而旱地栽培的水稻由于受限于水分供给,产量相对来说会低一些,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如果缺乏有效的灌溉技术和水资源,产量更会受到严重影响。

除了以上的两种栽培方式,还有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叫做秧田直播栽培。

在这种栽培方式下,水稻幼苗在干燥的土地上育苗,等到幼苗成熟后再转移到水田中生长。

这种栽培方式的特点是既可以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水资源,又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土地和气候条件。

相比之下,秧田直播栽培的水稻生育期会偏长,但产量相对较高,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育期和产量受栽培方式的影响巨大。

传统栽培方式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对水稻的生长周期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

一、传统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传统栽培方式是指种植者采用传统的农业技术和经验进行种植。

在这种栽培方式下,种植者主要依靠自然降雨进行灌溉,对土壤进行基本的施肥措施。

在生育期方面,由于不控制灌溉和施肥时间,水稻的生育周期较长。

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传统栽培的水稻生长周期在100-150天左右。

由于缺乏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支持,传统栽培方式下的水稻产量较低。

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栽培方式下,种植者无法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防治,同时也无法对土壤中的养分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现代化农业技术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对水稻生育期有明显影响。

在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支持下,种植者可以通过控制灌溉、施肥、植株密度等方式来缩短水稻的生长周期。

通过喷灌和滴灌技术,种植者可以精确地控制水稻的灌溉时间和量,从而加快水稻的生长速度。

通过定期施肥和灌溉,可以提供水稻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使其生长更为快速和健康。

通过调整植株的密度,可以使水稻间的竞争减少,从而促使水稻的生长周期缩短。

三、现代化农业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

通过采用合理的灌溉、施肥和植物保护措施,可以使水稻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资源,从而提高产量。

现代化农业技术还包括种植高产水稻品种、采用覆膜、调控植株密度等措施,这些措施也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

现代化农业技术也可以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传统栽培方式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对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有显著影响。

传统栽培方式下的生育周期长,产量较低,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缩短生育周期,提高产量。

在实际种植中,推广和应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方式众多,栽培方式的差异会对生育期和产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传统耕作、连作、轮作、有机栽培和控制灌溉等几个方面,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一、传统耕作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多采用传统耕作,即在秋季犁耕,旱田春耕、播种,经过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最后收割。

虽然较为传统,但是由于传统耕作方式没有发展出科学化、规模化生产方式,其施肥不均、田间管理不规范、病虫害防治能力差等问题,使得生育期和产量均受到影响。

二、连作连作指不断种植同一植物在同一土壤上,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土壤酸碱度的改变以及对于水分、氮磷钾等养分的消耗与平衡失衡。

对水稻生长而言,其会抑制根系的发展、激发病原菌的增殖,同时降低了土壤肥力效益,因此是不利的种植方式。

由于连作会大幅降低水稻的产量,建议可采用轮作方式改善土壤质量,或是进行松土、控制土壤酸碱度的方式,以提升产量。

三、轮作轮作是种植方式的一种,指的是在同一块土地上,不同的作物交替种植以最大程度利用土壤的营养,从而达到瓜果蔬菜的优质生产目标。

对于水稻而言,采用轮作方式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恢复土壤持水能力,增加土壤养分,使水稻能够发挥出更好的品质和产量。

四、有机栽培有机栽培方式是在无化肥和化学农药的基础之上,采用生物有机肥料、物理防治病虫害等方式来保障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能够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有机栽培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使土壤更适合水稻的生长,提高土壤呈碱性,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因此对于水稻生长的积极影响很大。

但是,这种种植方式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

五、控制灌溉控制灌溉是指科学理性地进行耗水定量的灌溉方式,使土壤木质素和细粒土颗粒避免结皮,保持土壤的湿度,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但是,由于限制水分导致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的程度要适度,否则会导致作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夭折。

水稻产量性状【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主要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水稻产量性状【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主要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水稻产量性状【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主要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进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大幅度减少且严重老龄化,使得能够减少劳动力用量与减轻劳动强度的简化水稻栽培成为现代稻作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1-12]。

为了得到最大的收益,笔者对不同栽培方式水稻的主要生育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

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于2021年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进行,该地区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土壤类型为中黏壤土,地力中等,长期进行稻麦轮作,当季小麦收获后土壤养分状况为:全氮含量为1.47 g/kg,有机质为19.24 g/kg,碱解氮为88.45 mg/kg,速效磷为14.68 mg/kg,速效钾为69.84 mg/kg。

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44。

1.2试验设计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手栽(A)、浅旋抛栽(B)、免耕抛栽(C)、机插(D)、机条直播(E)、手撒水直播(F)、手撒旱直播(G)。

旱育壮秧手插:旱育稀播培育带蘖壮秧。

常规稻秧田播种量225 kg/hm2,秧田与大田比例1∶10。

播种前晒种1~2 d,然后用浸种灵等药剂浸种48 h以上,催芽播种。

秧田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1叶1心时早施断奶肥,3叶时增施长粗促蘖肥,移栽前3~4 d 巧施送嫁肥,秧龄35 d左右。

叶龄7叶,平均单株带分蘖2个。

栽插行距30 cm,密度25.5万穴/hm2(30 cm×13 cm),2本栽插,3次重复。

抛秧:采用塑料软盘湿润育秧方式[14-15],培育秧龄20~25 d、叶龄4.5叶的壮秧苗。

秧盘选用434孔秧盘,播种前晒种1~2 d,用浸种灵浸种48 h以上,催芽播种。

播种量40 g/盘左右(每孔播种3~4粒,成苗2~3株),播后用未拌壮秧剂的营养土盖种至孔满,并清除盘面余土,防止窜根。

抛25.5万穴/hm2、690盘/hm2(成苗率以85%计)。

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应用提供科 学依 据 。
27每丛 插 2粒谷苗 ,鄂早 1 8 8每丛插 3 4粒谷苗 ; ~ 抛
秧处理 每 m 抛栽 3 ~ 0 ,每丛 两优 2 7 2粒谷 54 丛 8抛 苗, 鄂早 1 抛 3 4 8 ~ 粒谷苗 。 直播处理 4 9日播种 , 月 每 h m 播种 量两优 2 7 3 . 鄂早 1 8 为 37 k 5 8为 7 . g 5 0k ; O 机械精量穴直播每厢播 l 行 , 种行距 2 . c 穴距 0 播 0 m, 0 l_ c 两优 27每 穴播 2 4粒 , 3 m, 3 8 - 鄂早 1 8每穴播 6 8 ~ 粒。 受低温 阴雨影响 , 直播处理 4月 1 0日盖膜保温 , 达 到了试验全苗要求 。试验过 程 中每 h z 4 %复合肥 m施 5 600k 作底 肥 , 0. g 秧苗 4叶期 或移 ( ) 7d 每 h z 抛 栽 后 m 追施 尿素 12 、 1. 5 氯化 钾 7 . k , 5 g 齐穗 前 1 施 0 5d追
( 湖北省武穴 市农业局 , 湖北 武穴 4 5 0 ) 34 0
摘 要: 以杂交早稻两优 2 7和常规早 稻鄂 早 1 为材料 , 8 8 研究手: 苴播 、 机械精量穴直播 、 免耕抛秧 、 翻耕抛秧
及移栽等 5种栽培方式对早 稻生育进程 、 蘖动态 、 茎 叶面积 系数 变化 、 产量及其构成 因素的影响。结 果表 明 , 早稻采 用翻耕抛秧 , 其群体消长快 , 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相对较 多 , 产量高 , 穗型整齐度稍差 ; 但 采用 机械精量 穴直播 , 分蘖发 生早 , 个体生长健壮 , 成穗率高 , 有效穗 多 , 穗型整齐度好 , 产量高 ; 用移 栽 , 采 生育进程合理 , 成穗率高 , 稳产性好 ; 采 用免耕抛秧 , 群体消长相对平稳 , 产量构成因素协调 , 产量较稳 ; 采用 手工直播 , 蘖发生快 , 分 苗峰高 , 全生育期缩短 ,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方式的不同会对生育期和产量产生影响。

本文将着重探讨传统栽培和水稻机插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传统水稻栽培方式是指采用传统的育秧、整地、抽秧、插秧、浇水、施肥等传统栽培技术。

这种传统栽培方式较为普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栽培方式广泛采用的育秧和移栽技术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影响水稻的吸水、养分吸收和生长。

其次,传统栽培方式需要大量人工劳动,劳动成本高,且效率较低。

再者,传统栽培方式下的施肥技术也大多比较粗放,会导致土地肥力降低。

相比之下,水稻机插栽培方式则是利用机具进行整地、施肥、插秧等工作。

这种栽培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产量。

此外,水稻机插栽培方式还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加速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关于生育期方面,传统栽培方式的生育期较为固定,一般为130天左右。

而采用水稻机插栽培方式则能够缩短生育期,一些早熟品种采用该栽培方式生育期可缩短至110天左右。

这也说明了机插栽培方式能够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此外,稍加改进的水稻机插栽培方式也可以实现旱田的水稻种植。

这种种植方式减少了水田的使用,应用于长江流域等缺水区的水稻种植中,既减轻了水库负担,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效益及生育特性的影响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效益及生育特性的影响
1 材 料与 方法 11 材 料 . 1 方 法 . 2 水 稻 品种 为绿 稻 3号 。
高, 分别高出 8 . 1.%; 7%、2 9 而每穗粒数 则明显少于手栽秧
和机 插 秧 , 别低 7 % 、.%; 分 . 9 9 2 麦套 稻 、 手栽 秧 和机 插 秧 间
的千粒 重在 0 5水平 上无差异 , . 0 但均 比直插秧高 , 麦套稻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 unl f nu A r Si20 , 4 1 )33 —3 8 J ra o A hi gi c 06 3 (4 :37 3 3 o . .
责任编辑 姜 丽 责任校对 胡剑胜
水稻不 同栽培方式对产 量效益及生育特性的影响
播 期 为 5月 2 6月 1 茬 , 种 量 为 9 gh , 01 3, 0让 播 0k/m2总施
22 不 同栽培 方式 对水 稻成 本与 效 益 的影响 . 2 . 对成 本 的影 响 。从 表 3 以看 出 , .1 2 可 4种栽培 方 式成 本
依次为: 麦套稻< 直播稻< 机插秧< 手栽秧 , 中麦套稻 比手 其
2 结果与 分析 21 不同栽 培方 式对 水稻 产量 及产 量构 成 的影 响 .
小麦 4 5 g m , 0 / 产值为 50元/ z 大田平 均产值 , kh 7 h 。 m 机插秧
略高, 麦套 稻 、 秧依 次 略低 , 稻 最低 。 手栽 直播
2 . 对效益 的影响。4种稻作方式纯效益为 : .3 2 麦套稻> 机
体 , 轻 简栽 培 , 全 量还 田 , 肥 土壤 , 具有 麦秸 培 避免 秸秆 焚 烧污 染环境 等诸 多 优势 【 目前该 技 术在 江苏 、 徽 、 北等 l I 。 安 湖 地推广 示 范均 已获 得成 功 。笔 者 对麦 套稻 的 产量 效 益与 目前 应用 较 多的稻 作方 式进 行 比较 ,并 对 麦套 稻 的生 育特 性进 行研 究 , 以期 为今 后 麦套 稻 的高效栽 培 研究 提供 基础 。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农作物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水稻的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阐述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主要采用秧田直播的方式进行。

这种栽培方式的特点是耕种操作简单,但播种密度较低,水稻株数相对较少,且生育期较长。

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中,水稻的行距和穴距较大,导致株间竞争较强,生长速度较慢,生育期自然较长。

而且由于水稻的密植性较低,营养的利用率较低,从而导致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水稻的栽培方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推广使用插秧机进行机械插秧,能够实现水稻的更加密植栽培。

由于插秧机能够保证水稻的行距和穴距较小,从而减少株间竞争,加速水稻的生长速度,缩短生育期。

插秧机的使用还能够提高水稻的株数,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而且,还有一种栽培方式是采用水稻直播机进行栽培。

水稻直播机的使用能够实现整齐的行距和穴距,从而减少株间竞争,提高水稻生长速度,缩短生育期。

水稻直播机还能够自动播种,并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和地形条件,提高了栽培效率和生产水平。

采用水稻直播机进行栽培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产量,并且缩短生育期,进而提高水稻的经济效益。

还有一种栽培方式是采用精密农业技术进行栽培。

精密农业技术主要是通过土壤和气象监测、农艺措施优化和智能化设备应用等手段,实现对水稻生长环境的精确控制和管理。

通过这种栽培方式,能够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和精细管理等,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并缩短生育期。

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对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不同的水稻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有着明显的影响。

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耕种操作简单,但生育期较长,产量较低;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缩短生育期,提高产量。

在实际栽培中,应根据不同的栽培条件和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以提高水稻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1. 引言1.1 引言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不同的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劳作和自然灌溉,虽然经过长期实践验证,但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现代栽培方式逐渐兴起。

现代栽培方式采用机械化作业和科学管理,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但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对生育期和环境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选择适合的栽培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比较传统和现代栽培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有助于找到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200字】1.2 研究背景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的种植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传统栽培方式和现代栽培方式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两种栽培方式,它们对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有着不同的影响。

研究表明,传统栽培方式主要依赖自然条件,如降雨量和温度等,生育期较长,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才能成熟,但由于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较大,产量的稳定性不高。

而现代栽培方式则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如节水灌溉、化肥施用、生长调节剂等,能够缩短水稻的生长周期,增加产量,并提高产量的稳定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为我国水稻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通过研究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农民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2000字】1.3 研究目的引言: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通过对传统栽培方式和现代栽培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为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深入研究传统栽培方式与水稻生育期的关系,探讨传统耕作技术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为传统农业生产提供改进建议。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农田中种植面积广泛。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是农业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土壤养分利用、水分利用和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不同种植方式影响水稻生长主要体现在土壤养分的利用上。

传统的秧田种植方式采用深耕整地、水中育秧、水稻带田、水田间作,主要通过便利稻田利用养分、调节土壤温湿的方式提供养分。

而旱地播种方式则通过深翻土壤,增加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使水稻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

对比之下,旱地播种方式更利于土壤养分的利用,能够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还体现在水分利用上。

传统的秧田种植方式需要大量的灌溉水,以保持稻田中的湿度。

而旱地播种方式则采用间歇浇水的方式,减少整个生长周期中的灌溉量。

这种方式能够刺激水稻根系的生长,提高其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水稻生长的效率。

旱地播种方式在控制灌溉水量、提高水稻耐旱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还体现在病虫害防治上。

传统的秧田种植方式由于基质潮湿,容易滋生病菌和虫害。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相比之下,旱地播种方式由于土壤较干燥,病虫害的发生率较低。

而且,旱地播种方式还可以利用转作效应,即在水稻之间种植其他作物,避免单一作物的连续种植造成的病虫害聚集。

旱地播种方式在病虫害防治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

旱地播种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秧田种植方式具有更好的土壤养分利用、水分利用和病虫害防治效果。

在种植水稻时,可以选择适合的种植方式,以提高水稻生长的效果和产量。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水稻的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同的栽培方式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就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水稻生育期水稻是一种光热作物,对光照和温度的需求比较高。

不同的栽培方式会影响水稻的生育期。

一般来说,水稻的生育期包括播种期、幼苗期、生长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

不同的栽培方式会对这些生育期产生影响。

1. 水稻的传统栽培方式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主要是一种稻田和池塘灌溉的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水稻的生育期主要受气温和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传统的栽培方式下,水稻的生育期比较长,播种期到成熟期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且在这种栽培方式下,由于播种比较密集,不同的品种之间会相互遮挡,影响了光照的均匀性,从而影响了水稻生育期的稳定性。

二、水稻产量水稻的产量与其生育期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不同的栽培方式对水稻的产量也会产生影响。

在现代栽培方式下,由于播种密度的控制和光照均匀性的保证,水稻的产量通常会比传统的栽培方式有所提高。

现代栽培方式下,水稻的生育期缩短,能够减少自然灾害对水稻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

不同的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下,不同的栽培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选择和实施水稻栽培方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农民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更为合适的栽培方式,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旱育秧不同种植方式下密度和施肥条件对产量的影响

水稻旱育秧不同种植方式下密度和施肥条件对产量的影响
处理 ( )最 低 ,为 6 1 g 供试材料 .
尿 素 ( N 6 、 钙 、 化钾 ( O 6 %) 腐 熟 有机 肥 。 含 4 %) 普 氯 K, 0 、 12 试验 地 概 况 试 验 设 在 竹 口镇 竹 上 村 吴 君 山 责 任 田 中 , . 海拔 2 0 , 霜 期 达 2 0 7m 无 7 d以上 , 总 降 雨量 达 i 0rm , 年 80 a 活
两试验过程 中对水分的调控管理 , 在分蘖阶段浅水勤灌, 及时排水 晒田控苗; 幼穗分化阶段适 当深水; 抽穗 、 扬花 、 灌 浆阶段干花湿籽 , 保持土壤 湿润 , 以后干干湿湿直到蜡熟。并
分别在 7 2 月 3日、8 9日防 虫 治 病 2次 ,1 月 2 月 0 6日收获 。
2 结果 与 分析
株栽培技术的增产性 , 笔者于2 0 ~2 0 年对两种种 植方 式 0 5 06 及其配套密度和不同施肥量与施肥 时期对水稻产 量的影响进
行 了研 究 , 将 研 究 结果 报 道 如 下 。 现 1 材 料 与方 法
2 1 不同种植 方式及 密度 下水稻 的产量与经济性状 . 供 试水稻品种为 “ 优培九” 供试 肥料 为 两 ; 2 1 1 产量。总趋 势是 宽行 窄株方式的平均产量比宽窄行 .. 方式高。宽行窄株方 式中亩产量 以处理 ( ) 5 最高 , 8 k 为6 2g,
高,为 6 1 g,最低是处理 ( ) 4k 1 ,为 57 g ( 6 k 见表 1。 ) 2 1 2 经济性状 。株高 在 15 m左右 ,差异不大 , .. 1c 成穗率 在8 .%~7 .%之 间。宽行窄株方式的成穗率均 比宽窄行 51 50 方式高 ,穗 长在 2c 2 m左右 ,差异不大 ,结实率均在 8* 以 0, / 上 ,以处理 ( )最高为 8 .%,处理 ( ) 4 70 6 最低为 8 .%, 0 8 亩 有效穗随密度增加而相应增加 , 宽行 窄株方 式均 比宽窄行 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栽培技术对杂交水稻旱育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谭明,杨虎(贵州省晴隆县农业局,贵州晴隆561400)摘要开展了杂交水稻旱育秧不同栽培技术下的高产试验。

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旱育秧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产量居第一位(11584.5kg /hm 2),比旱育秧常规栽培(CK )9394.05kg /hm 2增产2190.45kg /hm 2,增产率为23.3%。

比旱育秧宽窄行(稀植)栽培技术下产量10285.2kg /hm 2,增产1299.3kg /hm 2,增产率为12.63%。

旱育秧宽窄行(稀植)比常规栽培增产891.15kg /hm 2,增产率为9.5%,旱育秧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其生育期缩短,株高、分蘖率、结实率、有效穗都优于其他栽培技术。

关键词杂交水稻旱育秧;不同栽培技术;性状;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11-1189-01晴隆县立体气侯明显,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雨量分布不均,使水稻生产受到干旱、冷害、夏旱、伏旱、洪涝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晴隆县的水稻生产。

根据贵州省农业委员会、黔西南州农业委员会的安排,结合晴隆县实际,在晴隆县光照镇孟寨村陈庄组罗高宏家责任田里(陈庄坝子)实施该试验,同时在陈庄坝子做杂交水稻旱育秧覆膜节水抗旱栽培示范14.2hm 2,为晴隆县大面积推广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田设在光照镇孟寨村陈庄组(陈庄坝子)罗高宏家责任田里,试验田海拔1100m ,前作蔬菜,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光照充足,排灌方便。

1.2试验材料杂交水稻种川江优9527、1.8m 宽0.004m 厚的一级单层超微膜、大三围打孔器。

1.3试验设计试验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试验田总面积1666.6m 2,处理①为宽窄行栽培技术,处理②为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对照(CK )为常规栽培技术,小区长20m ,宽9m ,面积180m 2,重复间及与四周保护行间隔为0.5m 。

1.4试验方法及管理统一旱育秧,种子、复合肥、普钙、农药、农膜由农业局供给,品种为川江优9527,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万kg /hm 2,硫酸钾复合肥NʒPʒK (15ʒ15ʒ15)750kg /hm 2,普钙1500kg /hm 2,辛硫磷粉剂30kg /hm 2,于5月5日统一集中播种和管理。

旱育秧长到4 5叶一心时,进行大田移栽管理,试验田施腐熟有机肥2.25万kg /hm 2,硫酸钾15ʒ15ʒ15复合肥750kg /hm 2,普钙1500kg /hm 2,于6月1日整田,开沟,覆膜,覆膜节水抗旱栽培的按150cm 开厢,厢面宽145cm ,沟宽20cm ,沟深15cm ,于6月2号进行大田移栽:按小区移栽,常规栽秧种3726窝单株),宽窄行(33cm +23cm )ˑ17.25cm 种3726窝(单株),覆膜节水抗旱栽培用特制的大三围打器打孔,按行窝距40 50cm ,苗间距12cm ,每厢栽4行,每窝以三角型方式栽1苗,每个小区种3726窝(单株)。

旱育秧覆膜节水抗旱示范全部以上试验的规格做,6月2号开始移栽6月15日全部栽秧结束。

在管理上,覆膜节水抗旱试验示范做到厢沟内有水,厢面无水,确保覆膜的增温效应和土壤有效养分效应,孕期和灌浆乳熟期膜面灌水1次,集中施药防治螟虫、卷叶虫1次,集中防治稻瘟病和病曲病各1次。

试验于10月23日收获,由州农业局与县农业局组织专家组进行测产验收。

示范于10月5 25日收获。

2结果与分析2.1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表1表明:处理②比对照(CK ):全生育期提前13d ,株高增长7cm ,穴均有效穗增多1.6穗,增率为21.05%,有效穗增多331200穗/hm 2,穗实粒数增多3.9粒。

结实率增加1.2%;处理①比对照(CK ):全生育期提前11d ,株高增长2cm ,穴均有效穗增加0.5穗,有效穗增多103500穗/hm 2,穗实粒数增多5.7粒,结实率增加0.8%;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处理②比处理①和对照提早成熟,生育期缩短,株高增长,分蘖早生快发,有效分蘖和有效穗增多。

处理②比处理①和对照(CK )节水抗旱,肥料利用率高。

从而体现出处理②的农艺性状好,产量高。

表1不同处理的水稻农艺性状处理始穗期月-日全生育期d 株高cm 穴株数株穴平均有效穗穗/穴有效穗穗/hm 2穗粒数粒/穗穗实粒数粒/穗结实率%千粒重g CK 08-101551087.97.6104880257.4212.582.628.1①08-121441108.88.1111780261.7218.383.428.1②08-051421159.89.2126960258.4216.583.828.1作者简介谭明(1971-),男,贵州晴隆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2-10-142.2产量从表2看出:处理②产量最高(11584.5kg /hm 2),比对照(9394.05kg /hm 2)增产2190.45kg /hm 2,增产率为23.3%,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①产量次之(10285.2kg /hm 2),比对照(CK )增产891.15kg /hm 2,增产率为9.5%,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②比处理①增产1298.7kg /hm 2,增产率为12.6%,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3方差分析t 测验(LSD 法),t 值的V =(n -1)(k -1)=(3-1)(3-1)=4时,Sx 1-X 2=2.596,t 0.05=2.776,t 0.01=4.604,LSD 0.05=2.596ˑ2.776=7.2064,LSD 0.01=2.596ˑ4.604=11.95。

以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②比对照(CK )处理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①与对照(CK )处理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②与处理①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下转第1192页)农技服务,2012,29(11):1189,1192责任编辑胡先祥责任校对胡先祥为或机械混杂。

6观察记载项目要及时这是品比试验中重要的一条,按照安徽省区试的记载标准进行统一记载,如实记录各个品系的准确性状,工作中做到客观公正。

另外记载项目要全面,抓住关键时期。

记载中我们加了拔节期和当年突发的病害记载,并做到记清冬春性,若同是姊妹系的单独标注出来,杂株率高的,一票否决。

做到熟练操作每个工作程序,决不错过记载时间,做到不缺记、不漏记、不迟记,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完成每一次田间记载。

7适期收获小麦收获期时间短,任务重,根据往年经验,收获适期掌握在蜡熟末期为最好。

一般采用人工镰割,就近安装脱粒机进行脱粒。

小区要单收单脱防止混杂,每个品系脱粒时必须彻底清理脱粒机,扫掉周围的断头、断穗,清净机器内夹的麦粒,1个小区装在1个种子袋,放入纸牌。

所有收获工作必须一天完成。

8室内考种环节收获后的小麦品系进行考种,偏角质的品系进行品质测试。

8.1室内考种认真称量小区产量、考种、按产量排出位次。

做好4个表:产量结果表;生育期、茎蘖动态汇总表;抗逆性汇总表;室内考种表。

8.2品质测试当肉眼看或切籽粒看,其籽粒为角质的或偏角质的品系进行品质测试。

测试结果若是角质,可以大大增加命中率。

因为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通过试验的标准是区试产量与中筋对照品种相比减产不显著,对该麦区小麦主要病虫害抗性与对照相当。

而普通的品系是要求增产3%以上(含3%),对该麦区小麦主要病虫害抗性与对照相当才能通过。

最后根据田间综合表现、产量结果表现、品质测定结果三项定下要申报参试品系,其余淘汰。

9做好种子贮藏工作贮藏要防虫防潮。

筛选出大而饱满的种子参试,保证参试时苗齐苗壮,一播全苗,为丰产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10多点试验一个点只代表在该特定环境下的表现。

多点试验更能全面的表达品系。

在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在一个试验单位品比试验中,产量表现一般的品种,在以后的异地鉴定和生产中都表现较好,而成为推广品种。

而有些在品种试验中,产量表现突出的品种,生产上却并没有大量推广,这种实例省内外都多,所以多点试验最好。

11结语品比试验的试验结果是育种过程中选、汰品系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将来一个新品种在当地生产上有无推广价值的重要依据。

所以,这个试验还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1]赵兴宇,王艳平,王金荣,等.高肥水组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J].中国农技推广,2005(10):21.[2]马宝俊,孙瑞建.小麦品比试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种子世界,2003(10):23.[3]王进金.农村田间试验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甘肃农业科技,1979(5):29.[4]陈煜,金清民.分析田间试验中位置效应的变异提高产量统计的准确度[J].陕西农业科学,1997(2):3-4.[5]韩媛芬,李明毅,张爱玲,等.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及示范[J].陕西农业科学,2011(6):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29.(上接第1189页)表2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及其显著性分析处理小区产量∥kg/180m2I II III平均xt-169.16xt-185.12②214.6206.32204.6208.5139.35**23.39**①197.1180.9177.36185.1215.96**CK174.8166.4166.28169.63小结(1)通过杂交水稻不同栽培方法试验结果得出,处理②栽培技术是一种最新的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它集地膜覆盖,半旱、起垄栽培、旱育稀植(浅植)栽培的优点于一身,其表现在一是节水抗旱,节水达50%;二是肥料利用率高;三是省种,省种10%;四是省工,可提前移栽避开农忙季节,节省追肥用工和除草用工;五是无公害及环保效果好,分蘖生长快,植株粗壮,抗逆性强,病虫害发生轻,田间无杂草,农药用量减少;六是提早成熟,有效提高有效分蘖率,穗实数、结实率。

(2)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处理②产量11584.5kg/hm2,比对照(CK)增产2190.45kg/hm2,增产率为23.3%,比处理①增产1299.31kg/hm2,增产率为12.63%。

(3)试验表现: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节水增收效果极显著,适宜在晴隆县漏筛田,望天田,高榜田和冷烂锈田推广的一新技术。

2911农技服务201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