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师卷详细指导冲刺阶段语文复习试题1
2023届云南省曲靖市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语文冲刺卷一及参考答案
曲靖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毕业语文冲刺卷一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与西方的审美形态相比,具有鲜明的差异,这是双方不同的现实生活基础、审美实践活动、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以及文化精神所决定的。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大致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它们都具有综合性。
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大都是生命状态、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等各个层面的结合,无论是我们将要讨论的中和、气韵和意境,还是其他一些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比如气象、神采、风骨、兴趣、意味、神的等等,无不包含着上述各个层面的内容。
另一方面,它们相互之间都具有渗透性。
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既非常丰富,又高度统一,很难找出截然不同、毫无关联的两个概念;究其原因,在于它们都是共同的现实土壤和文化资源的产物,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们都包含着中国所特有的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核心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综合怪和渗透性,并不意味着它们在漫长的历史中没有任何变化,而只是简单的重复和堆积;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跟所有历史现象一样,有一个不断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中和、气韵和意境是三个较有代表性的基本审美形态。
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根本,也是最原初的审美形态,它几乎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产生,也一直贯穿在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发展过程之中。
高考语文冲刺卷01(新课标Ⅰ卷)答案
高考语文冲刺卷01(新课标Ⅰ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答案】B【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
选项B曲解文意。
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第二段,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张冠李戴、混淆范围、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此题选项曲解文意。
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第一段只表明战乱是分界线,但并没有说是必要条件;B描写体验就能共赏过于绝对;C对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有误【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范围、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
此题选项AB混淆逻辑范围,选项D曲解文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此题注意陈述对象的转换。
5.【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
高考语文冲刺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冲刺考试试卷语文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反哺统筹返回舱吃不了兜着走B.勉励萃柏龙卷风摸着石头过河C.滋生风彩滚雪球天上不会掉馅饼D.付议函养捂盖子男儿有泪不轻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B.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C.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走红,《品三国》版权拍卖拍出140万元的高价,颇使一些学术和媒体中人看不过眼,对易中天是学者还是娱乐明星、搞学术还是评书、是普及历史还是娱乐大众进行了不少批评。
但不可否认的是,众多“易粉”对易中天还是趋之若骛....的。
D.陈水扁每搞一次“台独”分裂动作,就会同时在两岸关系上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作为掩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钢结构主体工程开始合拢,此举标志着设计新颖,造型独特的钢结构工程进入倒计时阶段,也标志着这一抽象的别致的建筑,通过中国建筑工人的巧手正在变为现实。
B.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和保障未成年人的迫切需要。
C.当林俊杰凭专辑《江南》击败了候选名单上的劲敌周杰伦后,成为当晚大赢家,并最终获得包括“港台地区最受欢迎男歌手”在内的四项大奖。
D.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人生,哲学都欲追根究底,这就是所谓终极关怀。
【三轮冲刺】高考语文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冲刺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耕文明时代留下的思想遗产中,具有深远价值的一种是上遵天道、下循地理的观念。
先秦哲人谈及此点,多半是论证伦理、政治问题的借喻,农学家则是正面探讨这一问题。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中国传统农业经验时,概括出传统农畜产业的循环生产模式(如图所示):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此类经验概括还是浅层次的,但所包蕴的意义却很深远,与当下正在觉醒的”绿色意识”在理念上相通。
”绿色意识”主张人类应仿效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以利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
从”绿色意识”中还可引申出”绿色消费”的观念,即适度消费意识。
当下发达国家的高消费已经造成资源的巨量损耗,而发展中国家消费观念更新的速度,大大快于科技与经济发展速度,形成一种浮躁、超前的消费取向。
值此之际,倡导天人协调的绿色意识及其表现———绿色消费,可以改变高耗的生产、生活方式,达到主体与客体协调互济。
人类对自身和外在自然界相互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主客浑然一体阶段”“主客体两分对立阶段”“主客体辩证统一阶段”。
东亚的思维方式未能充分展开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总体而言,天人合一观念占优势,天人相分观念没有获得充分发育。
这一倾向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特别艰难曲折互为因果。
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于当下正在形成之中的”主客体辩证统一”思维方式富于启迪。
这正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东西方哲人注目于东亚智慧的原因所在。
东亚智慧没有也不可能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资仿效的完备样板,它所提供的只是闪耀着真理之光的某些启示,但它阐扬的人与自然一体观,对于祛除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导致的种种弊病,无疑具有精神疗治作用。
印度思想中也有此类资源,泰戈尔说:印度人强调人和宇宙和谐。
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机匠臧克家①六机匠是我家的佃户,每年秋后看见他把劳苦一年所得的粮食往我家扛,我总是呼他声“六爷爷”。
他和他的弟兄几个分住在低低的茅屋里,屋子谦卑地压在两枝巍巍的旗杆前。
②最早是弟兄们一起过日子。
农忙时,他们全成了农夫,到了冬天,每个身子便钉在一张织布机上。
机房是有种特别味的,从外边听着哗嗒哗嗒的响声,你便可以在心中美丽地展开一幅纺织图。
六机匠的身上带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他的一间机房在西头,是孩子们的乐园。
他的笑脸叫人喜欢,从他口里吐出来的故事叫人迷恋。
③白天,我们坐在土炕沿上听他说《水浒》,说孟姜女哭长城,说良善的仙女和凡人恋爱而生生地叫磨难拆开了。
他半天一句慢吞吞地说,眼注视着手,手往返地抛着梭,脚还得上下地踏着下面的两页木板,而故事却只是影影绰绰若断若续的。
我们急得将他的手把住,可是他的嘴也随着不动了。
放开以后,手把铁轴抽开哒哒地卷一卷布,再向前推一下杼子,手脚便一齐动起来。
口又开了,我们也侧起耳朵再也不去拦他的手了。
④六机匠白天忙一天,晚上撇下机梭,身子一沾床,鼻子里便呼呼了。
我们当然不能让他闭着眼,有的抱腿,有的扒眼,有的扯唇,一心要从他口里抓出故事来。
“蒋门神又不是铁打的,怎么还三锤打得冒火光呢?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以后怎么样了?那个仙女后来怎么样了?”他一点也没有嫌烦的表情,叹一口气把眼睁开,我们望着他的眼珠亮开,比望着逃开黑口的蚀月还要痛快。
我们的眼光紧系在他的嘴上,只想那一动,可是他就是不动。
他看我们脸上渐渐涌上了黯淡的神色,便指着破墙上的旧年画,向我们讲上几段,接着眼皮上的石头又把眼睛压闭了。
【最新】2023年高考考前冲刺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高考考前冲刺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网络文学在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这个“现实”是包含几亿读者、上千万写作者、数十万签约写作者、数百家网站、数万部作品的网络文学活动。
从广义的角度看,凡是那些在互联网上首发的作品都是网络文学;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看,只有那些在互联网上首发,与网络读者产生互动,并以此创作获得收入的文学作品才可称为网络文学。
中国网络类型小说接续的是中国传统类型小说的文脉,有人将网络文学称为中国当代通俗小说。
从文学的功能上说,网络文学关注的首先是文学的娱乐功能,当然文学的认识、教育功能在网络文学中并没有失去,只是网络文学更注重读者体验,更强调寓教于乐。
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以现代精神和现代的形式完成了文学的现代变革。
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的对象是鲁迅所批判的封建旧文学,陈独秀所说的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从形式上看,网络文学将五四文学批判的旧文学(类型化的通俗小说)重新复活了。
那么,网络文学是否在走历史的回头路呢?网络文学与五四新文学面对的历史语境不一样。
五四新文学面对的是晚清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局面。
救国、图强是文化先驱们面临的根本任务,因此他们认为应当致力于器物之变、制度变革和文化变革。
中国现代文化变革借助于文学,通过文学改变国民的精神灵魂。
中国现代文学是写实的文学,普通平民代替才子佳人、王侯将相成为作品的主人公,现代文学作品中充满了祥林嫂、阿Q、觉新、祥子等悲苦的人物形象,整体风格是沉郁的、悲凉的。
在文化上,积极向西方学习,以民主、科学、自由、博爱、平等、个性解放等现代思想对国民进行精神启蒙。
在文学形式上,借用欧化的语言和欧化的形式,开启了中国文学的“雅化”道路。
2023届高考考前冲刺训练语文试题(新高考I卷适用)
2023届高考考前冲刺训练语文试题(新高考I卷适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一个科学家的责任。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却凝聚了几代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坚持与奋斗、传承与弘扬。
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科技创新局面,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科学技术奇迹,积累了一笔又一笔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科技工作者,忠于国家、敢于担当,积极投身到科学事业当中,从“对祖国母亲赤胆忠心,把全部青春年华献给祖国,托起了民族的脊梁”的钱学森,到“倘若生命终结后可再生,我依然会选择中国,选择中国的核事业”的邓稼先;从“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的任新民,到“没有找到存在的证据,不等于找到了不存在的证据”的南仁东⋯⋯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或许这正是新时代对科学家精神的时代注脚。
而新时代下的科学家精神,更是赋予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新的时代责任与科技挑战。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传承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是一代代科学家孜孜不倦为祖国科学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内核。
(摘编自“光明网”《探寻新时代征程下的科学家精神》)材料二:并非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人人都能从杰出科学家的经历中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
科学家主题电影通过对科学家辉煌成就的介绍和心灵世界的探寻,揭示他们作出非凡贡献的现实背景和精神动力,展现他们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为渴望超越平庸、实现更高人生价值的人们提供了榜样。
语文(新高考)2022届高考考前冲刺卷(一)学生版
(新高考)2022届高考考前冲刺卷(新高考全国Ⅰ卷题型)语文(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官方统计显示,中国目前从事零工的劳动者已超2亿人。
权威机构调研发现,零工经济已经从互联网行业、短视领直播平台、音响文娱行业,快速渗透到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几乎所有传统上以长期就业为主的行业之中。
零工经济的发展,是对外部冲击的一种回应。
疫情的持续蔓延造成一些工作岗位消失,但一些必需的工作内容并不会因此也消失,它们中一部分演变为“零工工作”。
此外,疫情通过直接威胁人类基本生存安全而在实际上消灭了传统的劳动力市场,有效的劳动者供给和需求都无法形成,零工经济借助数字赋能,在满足物理隔离要求的基础上能完成远程工作,从而成为危机下实现劳动力供需的唯一有效解决方案。
从本质上说,零工经济就是从“就业”向“工作”的范式转换。
“工作”表现出来的,已经不再是“就业”模式下一个劳动者去承担一个岗位的全部职责,而是一个劳动者凭借不同技能或能力来完成一个岗位中的不同工作任务。
考察就业时所用的劳动者个体、岗位、工作日、薪酬等标准开始变成劳动者技能或能力、工作任务、工作小时乃至分钟、工作价格等全新的标准。
“工作”不再像“就业”那样受到时空的严格限制,而具有更好的扩展性与流动性以及更强的可交付性与可交易性。
就其形式特征而言,零工经济表现为从组织型、集中型与单一型就业模式向自主型、分布型与多元型工作范式的转换,是一种新工作范式。
统考版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三部分考前冲刺卷一
考前冲刺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中国的哲学和艺术理论中,存在一个“以小见大”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美学的“以小见大”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先秦的以大为美,到六朝时期逐渐转变为对小的推崇的发展阶段。
六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士大夫阶层开始返归于内,成就心性的圆满,以平和的愉悦代替外在的争夺。
印度宗教哲学和思想信仰的传入发展也是“以小见大”得以在六朝时期流行开来的重要原因。
诗词中的“以小见大”,包括以小物写家国情思,以细节揭示深刻主题。
如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从饥鼠、蝙蝠、灯、雨、风、破窗户纸等富有典型意义的小物小景构筑的意境中,见出词人所处环境的荒凉恐怖、萧瑟孤寂,以及生活的潦倒孤独,从而体会到社会环境的残酷,领悟到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这首词的最后,一对燕子呢喃的这一细节,写出了东晋王、谢两大家族的兴衰史,进而使人产生时代变迁、盛极而衰的感慨。
诗人陶渊明在物质短缺、孤独寂寞的情况下,仍然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在于诗人的心灵体验是充满圆足的,心灵的圆足和超越可以穿透世界,洞察千秋,贯通人伦。
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通过调配假山、泉水来创造意境。
大到皇家园林,小到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从横向或纵向让游人扩展视野和联想,才可以“以小见大”。
清代所建的颐和园,就借用了玉泉山和玉峰塔的景致,来达到丰富本园的目的。
在园林设计中,分割渗透方法也体现了“以小见大”思想。
利用游廊、树木花草等作为景区或景物之间的间隔,以阻挡人们的视线,当人们走出间隔,眼前就会突现一处美妙不凡的景观,让人眼前一亮;而透景则完全是一种隔而不断、可见而不可及的设计方式,从而诱发人们对另一空间的无限遐想,激发探寻参观的愿望。
空间的调配选择是中国古代园林意境创造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有限的园林中让园中人感受到无限的自然意境,是每一个造园人心中的最高理想。
【一轮复习】语文高考冲刺模拟试卷含答案
语文高考冲刺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整体性、综合性呈现,理念上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境界,完美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比如,传统建筑屋顶上的瓦块,排成一道一道的沟,有利于雨水沿着凹槽流下来,最下端还有一个称为”滴水”的瓦,目的是收集雨水,让它成帘幕状滴到地上.这一连串的接雨、导雨、排雨过程,就是一种顺应自然的设计,彰显出古人高超的生态智慧.有人认为,中国建筑是木造建构的,没有西方砖石结构的建筑牢固耐用.表面上看,没错.但是木造结构的建筑,有其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妙处.如建筑中的梁架,用的是可以略有变形的直角榫头式屋架,在地震来临时,会随之摇动,具有弹性结构的特征.陕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都是超过千年的木造建筑,不知历经多少自然灾变,依旧屹立于世.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和地质地理、生态环境有紧密联系.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土人情、生活习性存在差异,建筑的形态种类也是千姿百态.从外观上讲,北方建筑显得厚重朴拙,南方则轻巧细致.北方的四合院天井宽大,南方的则狭窄.另外,中国位居北半球,坐北朝南是人们最喜欢的方位,因为背可以挡北风,面可向和温和的南风.平常人家的门前,对联上写”向阳门第春常在”就是此意.中国人在建筑过程中,善于就地取材.如北方的黄土高原,人们直接在山体上开挖窑洞,这种民居不仅冬暖夏凉,还牢固耐用.而在我国西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当地多使用一种被称为”井干式结构”的筑墙法,将木材一根一根平行叠起来,两面墙呈九十度交叉,在墙角可以看出凸出来的每根木材的断面.中国传统建筑拥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一是有着完整的木构架系统.它采用一种直角关系的屋架,而不适用斜撑式的三角关系屋架;其二是强调轴线对称布局,形成院落相间的空间组织.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强调中轴线之对称、建筑物之尊卑,并以建筑物的体量大小、高低进行区别.主从分明的传统建筑群落,映射居住者的身份与地位.但是南方由于地形复杂,只能局部遵循.有趣的是,中国园林并不讲究对称,而是崇尚自由的布局,取法地形与环境的变化;其三是外观秀丽玲珑,且有拟人化的趣味,屋顶、墙面和台基犹如一个人的意象.如很多巨大的楼阁佛塔,被化成数个重复的段落,外形显得秀丽轻快,无笨重之弊.其四是装饰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很多庙宇屋脊上有龙凤装饰,其典故是龙能吐水以压祝融之灾,而凤是太平吉祥鸟,能给人们带来平安.其五是便捷的施工技术,易于学习与流传.中国历史上各朝都有完备的工官制度,民间也有渊源长远的师徒相传制度,如《营造法式》《鲁班经》等书籍的广泛传播,为工匠施工提供了便捷的参考.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在岁月的长河中历久弥新,当前一方面要保护好中国传统建筑,另一方面要从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充分彰显民族文化的自信.(摘编自陈华文《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材料二:在去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由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首位中国籍得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领衔设计的永久会场”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吸引了媒体的关注.整个建筑以水为媒、围中心水池而建,白墙灰瓦、小桥流水随处可见,木结构、青石砖等传统元素也被频繁使用.”像王澍的设计一样,近年来我国现代建筑设计有回归传统的趋势.”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认为,”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前几年部分现代中国建筑存在求洋、求怪等现象.近年来,中国建筑设计正在整体回归理性,回归正常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出现了一批代表”中国风”的建筑——G20峰会主会场、上海世博会场馆、北京APEC会议场馆、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等设计,都运用了传统文化元素,有强烈的中国气息.“回归传统不能是表面化的硬搬某种廊子、亭子或符号,否则也会创造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形成新的视觉污染,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背道而驰.盲目追求外在的‘传统感’而忽略文化内涵,就会造出一堆奇形怪状、与城市风貌不相匹配的‘假古董’.”中国传统建筑沉淀了美学、科学、哲学,讲究”天人合一”,力求建立人、建筑、城市、自然和谐的关系.比如,颐和园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洞”就是利用天文地理知识,精算了太阳光线,冬至当天落日的阳光正好充满十七孔桥的每个桥洞.以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为依托,以先进的建筑技术为手段,把中国古典的建筑艺术”语言”,和谐地完美地运用于新的建筑形体上,这才是新时代的美学建筑.建筑,既是物质的,又是意识的;既是技术,又是艺术.应把建筑纳入文化的视野,加强建筑师的传统文化修养.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马炳坚多次呼吁:”设计队伍应及时调整思路,改变知识体系,改变中国建筑师漠视本民族建筑的不正常现象,应注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摘编自《现代建筑怎样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围绕”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的主题,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B.把中国古典的建筑艺术”语言”,运用于新的建筑形体上,就能创造出新时代的美学建筑.C.中国建筑是木造建构的,没有西方砖石结构的建筑牢固耐用,但是可以便于雕刻造型,更有美感.D.平常人家门口的对联上写”向阳门第春常在”,既体现了中国所有传统民居的坐北朝南建筑格局,也寄寓了人们的美好愿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福建和广东盛产优质石材,建筑除了台基柱用石头外,连墙垛也是石块砌起来,甚至屋顶下的斗拱也用石雕,这体现了中国建筑善于就地取材的特点.B.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国际建筑学界对中国现代建筑理性回归传统的一种认可. C.如今我们参观一个古代官员的府邸,大致可以从他房屋的结构、面积的大小、建筑物高低以及是否呈轴线对称布局来判断出他身份与地位.D.如今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古建筑毁灭性修复案例,如果这些工匠在修复之前去翻阅一些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优秀的有关施工技术方面的书籍,或许能够避免悲剧发生.3.结合材料内容,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建筑,不能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独特审美特征的一个是( )(3分) A.B.C.D.4.综合理解文意,概括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4分)5.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谈谈中国现代建筑该怎样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养分.(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雪峰之树田瑛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棵树,置身在雪峰山顶.准确地说,这是一棵马尾松,通过一个简单的认领仪式,彼此互为化身.一生中去过无数地方,与会、采风或旅游,无非见证一些大同小异的风景.唯这次与往常不同,湖南雷峰山给了我惊喜,以自然的名义邀我入伙.我不再是过客,从此作为山的一员或森林的一部分而存在,与万物同生共长.另一个我不管走到哪里,经历什么人间风雨,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一棵树,一棵负有使命的雪峰之松,雪峰山是树的王国,它演绎了一部树的历史.在别处,古树参天也许只是昔日景观,在这里却是现实.我的记忆深处,始终保留着森林无边的印象.老家在湘西北的另一处大山,小时候,跟随大人出山去镇上赶场,就要经过一大片林子.路在密匝匝的树木间蜿蜒,再大的晴天也不见阳光,阴森得可怕.后来,成片的大树倒下,劈成柴火,制成木料,运出大山.山头秃顶了,并且这一光秃秃的景象一直向远处延伸.雪峰山却是个例外.聚居在此的花瑶人视树为神,每年举行祭树神仪式,在族人心里播撒一遍敬畏的种子.尤其对于初临现场的孩童,其灵魂洗礼不言而喻.当他们面朝山林而跪,懵懂的心智便从那一刻开启,想象着自己是林中的一棵大树并照此生长,将来就像树一样顶天立地了.捍卫山林是每个人的职责,他们不甘落后,手持拿得动的家伙冲在前面,成功阻止了砍伐,保住了森林.雪峰山堪称人树合一之地.人即树,树即人,树在人的敬仰中默默生长,又荫庇人世代繁衍.树是不会辜负人类的,它给予的滋养始终如一,既给了瑶寨一片遮天绿荫,又使雪峰山的一片肺叶保存究好.如果时光倒回至更早的年头,雪峰山的树和子民既承受过深重国难,又为国争得了举世荣光.在著名的湘西会战中,侵华日军的铁蹄止步于雪峰山,受降纪念坊就在不远处的芷江城.当时战事惨烈,弹坑遍地,无数棵大树被炮火拦腰折断,但它们像顽强的雪峰山人一样没有倒下,残存的主干依然挺立,春来又发新枝,还原为一片新的密林.沅水滔滔.这支由雪峰山脉的飞瀑、流泉汇聚而成的水系,流经之处,人杰地灵.无论土生土长者还是外来者,只要接上雪峰山的气,都将成长为参天大树.2000多年前,屈原在观摩学习沅水流域大型巫、道祭祀的基础上,创作了《九歌》.千年之后,唐代诗人王昌龄被谪龙标尉,在雪峰山西麓的黔城创建龙标书院.又过千年,”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近代思想家魏源在雪峰山主峰白马山麓的腹地一马前镇诞生.还有一位从雪峰山走出的出版家舒新城,主编《辞海》,影响深远.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雪峰山下出现了一块实验田,它的主人便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今,已经九旬高龄的他,为圆粮食更加高产之梦,依然奔波在田间和世界各地.我们则是后来者,是来共赴一个”与树结缘”的约会.本是一群书生,却硬要给雪峰山添一抹翠色,营造一片别样的文学之林大家齐聚于雪峰山,几乎在同一时刻彻底改变了身份,各自成为了一棵树.我们这些长期蜗居都市的文弱书生,现在一概”枝干虬扎”,若再回到书斋伏案写作,笔力便具有了从未有过的坚硬与苍劲,那定然是树神附体所致.诸多树种,主人偏偏挑选了马尾松给我们认领.这恰好是我最熟悉的树种,熟悉到一眼能认出它来,与我比肩齐高,分明就是我儿时的一个伙伴.马尾松又叫枞树,用途广泛,它几乎贯穿了我的童年,童年的全部快乐与辛酸都和它分不开.每次钻进枞树林,必有所求,也必有所获,我曾爬上数丈高的树巅,斫下枯桠作柴火;在枞菌生长的季节,一大清早背着背笼去捡菌子,那是一家人上好的食材.枞菌难以人工培植,所以稀有珍贵也在情理之中.枞树还注定了我与音乐的某种缘分,最早接触或者说最喜欢的乐器是二胡,但那时的家境决定我不可能花钱购买,只能动手自制,其松香便是取自枞树青脂.二胡一旦拉响,隐约能听到松涛合鸣.对于山民来说,枞树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燃烧照明.将溢满松脂的树蔸劈开,肢解成碎块,当地人叫枞膏油.在没有电甚至缺少煤油的年代,松明便是照亮山寨夜晚的唯一灯具、火炬,又或光明的源泉.然而,这一切已成过往.昔日的故乡少年一旦走出,再难找到回家的路.曾经长满马尾松的地方早就物是人非,那个在此留下辛酸与快乐的人也近垂暮,他和马尾松的故事将以另一种版本展开.雪峰山收留了他,他就是我,还有我们.不仅仅是我们,我们只是这片文学林的拓荒者,雪峰山期待着更多人加入,相信一定会有真正蔚然成林的那一天......(选自2020年6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来雪峰山参加了一个”与树结缘”的活动,认领了一棵马尾松,由此生发出诸多感慨,这是本文创作的缘起.B.认领雪峰山之树后,作者说自己也成为了一棵树,非常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于树木、对于大自然的敬重和亲近感.C.聚居于雪峰山的花瑶人视树为神,貌似落后的行为中恰恰体现了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先进理念.D.在惨烈的湘西会战中,无数棵大树被炮火摧折,但主干依然挺立,春来又发新枝,象征了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棵树,置身在雪峰山顶.”文章起笔巧妙,既点明文章的题目,又形成一定的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雪峰山收留了他,他就是我”中的”他”和”我”在两种人称之间自然切换,体现了作者展望未来和立足现在两种不同的视角.C.”我们这些长期蜗居都市的文弱书生,在一概‘枝干虬扎’”运用比喻,形象地赞美了雪峰山给予”我们”创作上的坚硬和苍劲.D.”他和马尾松的故事将以另一种版本展开”中的”版本”本是图书出版专用词,作者将其用于人和树的故事,非常新奇也非常贴切.8.文中有两处写到”我”童年的经历,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9.分析概括文章以”雪峰之树”为标题的用意.(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B.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C.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D.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族,一种说法是父族、母族、妻族的合称,夷灭三族是古代最残酷的刑罚.B.髡钳,古时的刑罚,髡是去发,钳是用铁箍束住脖子.这里指扮作一个犯罪的囚徒.C.郎中,本文中是指帝王的侍从,俸禄只有三百石,级别虽然不高,但相当荣宠.D.上客,这里指非常重要的客人或者地位很高的人;门客中地位最高的也称作上客.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季布颇具才能,深得滕公好评.季布曾经率领军队多次使得刘邦处于窘境.后来刘邦召见他,授予他官职,可以看出刘邦对季布的器重.B.季布身处危难,得到众人保护.朱家给他穿上粗布的衣服,用一辆运输用的大牛车把他送给周氏.周氏把他买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C.季布四处躲避,惨况堪比伍员.不同的是,伍子胥对迫害他的楚国报仇雪恨;季布则成为刘邦的手下,曹丘让人写了推荐信才能见到他.D.季布名闻天下,曹丘出力不少.经过曹丘的不断宣扬,楚人中流传这样一句著名的谚语:得到季布应诺的一句话,比得到黄金还要可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2)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14.刘邦为什么会赦免原本是仇人的季布?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蚕妇来鹄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全屋里人①.蚕妇杜荀鹤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②浑身着芒麻.(注)①黄金屋里人,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②底事,何事、为何之意.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晓夕采桑多苦辛”紧扣诗题,”晓夕”二字点明采桑叶的时间,突出了劳动艰苦.B.”粉色全无饥色加”一句描写蚕妇的脸色,形象地写出了蚕妇生活的窘迫和困苦.C.第一首诗语言通俗又略带诙谐,通过叙述与假设的形式,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D.第二首诗全诗语言含蓄蕴藉,情感浓烈悲愤,深刻揭露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16.两首诗都用到了对比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洵在《六国论》中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忆了六国先辈开辟事业的艰辛.(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桑叶之润泽,喻指女子年轻貌美.(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皇的奢靡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连一丝一毫都要掠夺,却从来不加珍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基础与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突然像有一双手从我脑后伸过来,不由分说地为我关闭了世界的音响,只留一个水与鸟的音频.啊!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百鸟的流啭飞鸣,顷刻间被放大许多倍,种种的高歌浅唱像刚刚洗濯过似的清晰亮丽,升腾飞舞,喧闹着整个苍穹.你听,大天鹅的鸣叫时而像射出的金箭一样尖锐,时而像诗人的孤吟一样低沉;无数的凤头百灵,仿佛已被天空融化,在一片蔚蓝中显现凄清的美声,你却看不见它们飞翔的影子;还有尖尾鸭飞翔时”嗖—嗖—”的声音,像是谁在弹拨绷紧的弓弦,而后,水面上便立起无数挺拔的羽尾,搅着一朵朵小浪花,原来是它们扎进水里找到食物,完成了一个优美的倒立;细听,在草丛和芦苇的深处,藏着一部柔柔的摇篮曲,唧唧喳喳,无始无终,那是刚刚出壳的雏鸟在向父母要吃食,它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段中第一个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著作——《本草纲目》.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这末一句又击中了我——说实话,当时我真的动了回家的念头.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19.比喻具有相似性,通感具有转移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草丛和芦苇的深处,藏着一部唧唧喳喳、无始无终的柔柔的摇篮曲,那是刚刚出壳的雏鸟,他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是它们在向父母要吃食.”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1.下面文段的四个标序号的句子中有语言表达不妥之处,请找出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8月14日下午,”暑游安徽夏秋对接会”在合肥正式举行.①在对接会上,安徽省旅游局整理安徽暑期优质旅游资源,面向全球游客推出了”2019安徽十大暑游新线路”.②围绕安徽暑期旅游新产品、新玩法为中心,还将编制”安徽暑期旅游营销地图”.③计划选择推荐30余家安徽旅游代表项目,整合发布、传播安徽暑游优惠,实现一图在手,游遍安徽.④在”暑游随手拍”活动中,游客只要在旅游过程中拍下安徽美景美图,并将这些美图发送至活动主题页面,将免费有机会赢得旅游大奖.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第十届中国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于9月11日在浙江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次”智博会”展览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共设4个展馆.展会以”数字驱动,智能发展”为主题,聚焦5G和大数据,集中展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未来智慧生活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举办论坛会议、展览展示、成果发布等十大系列主题活动,打造数字经济展示交流合作国际级大平台.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趋强盛.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9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有专家认为,2030年前后,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仍然”靠天吃饭”.与此同时,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调查对象中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校园中的浪费现象也比较普遍.反对浪费提倡节俭,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请综合以上材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在以”强盛与节俭”为主题的班会上发言.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高考语文终极冲刺卷(一)(原卷版)
终极冲刺卷(一)(原卷版)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20·江西省红色七校高三5月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
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
“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2020届高考冲刺卷语文试题(一)(已审阅)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绝密冲刺卷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当全国人民都在纪念抗日英雄的时候,现实生活中却有一种不良的文化现象屡屡发生,这就是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
比如,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将严肃的抗战历史娱乐化;有人对抗战中的英雄人物进行解构乃至重构,试图颠覆或终结相关英雄的经典形象。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全面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借助新媒介,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比如,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诋毁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的各种扭曲的“英雄叙事”。
媒体把这类叙事的“主体”命名为“凿船党”,并表达了对他们的警惕:“他们每天寻寻觅觅,看见正面的东西就上去凿几下子,而且每每有所斩获,用着放大镜在英雄身上发现了一些瑕疵,他们便极力将其放大。
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开始坍塌。
”与此同时,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不顾历史本真,肆意将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塞进来,这种做法是对英雄形象的亵渎,以至连普通观众对“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都忍无可忍。
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这些影视剧经由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介渠道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开来。
伴随着上述种种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濡染,这种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对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尤其是对年轻人贻害不小。
抹黑恶搞英雄形象,导致英雄形象扭曲,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这种错误的英雄叙事,既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特征——它隐喻了当下有些人存在着虚无化的价值取向和戏谑化的政治取向,也具有另一种特征——扭曲的生活化叙事:传统的英雄叙事在本质上是传奇性的叙事,近年来由传奇性叙事向生活化叙事的转变,有人刻意对英雄人物进行解构甚至污蔑。
新媒介环境下,扭曲的英雄叙事的出现有着诸多原因。
安徽省新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新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父徙代。
汉兴徙安陵。
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
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
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
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印。
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
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
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高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解析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组是A.狭隘/谥号寒舍/退避三舍强弩之末/强词夺理B.樵夫/憔悴朝晖/朝令夕改安土重迁/老成持重C.纤夫/阡陌挨宰/挨家挨户乘风破浪/乘人之危D.毗邻/蚍蜉湖泊/淡泊名利怒发冲冠/沐猴而冠【解析】 B.分别读qiáo/qiáo、zhāo/zhāo、zhònɡ/zhònɡ;A.分别读ài/shì、shè/shè、qiánɡ/qiǎnɡ;C.分别读qiàn/qiān、ái/āi、chénɡ/chénɡ;D.分别读pí/pí、pō/bó、ɡuān/ɡuàn。
【答案】B2.2021·高考湖南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扮靓商贾关怀倍至余音绕梁B.辐员魁梧天花乱坠彪炳千秋C.联袂眈误沧海一粟插科打诨D.寒暄遴选克勤克俭针锋相对【解析】关怀备至:关心得无微不至。
备,表示完全,不是加倍,“倍”字同音错误。
幅员:领土面积,指国家疆域。
宽窄叫幅,周围叫员。
“幅”字与“巾”有关,用于布帛、图画等;“辐”字是连结车辋和车毂的直条,与“车”有关,用于“车辐”“辐射”等,近形混淆。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耽”字从耳,冘声。
本义是耳朵大而且下垂。
眈:注视的样子。
从目,冘声。
视近而志远也。
常用于“虎视眈眈”凶狠贪婪地看着。
也属于近形混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据义定形”,从意义入手,确定字形同音字或偏旁近形字。
【答案】D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阅读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________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不仅可以________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我们________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A.品味体味珍爱B.品评体验珍惜C.品评体验珍爱D.品味体味珍惜解析“品味”指深入体会,玩味;“品评”指辨别评议优劣、好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名师详细指导冲刺阶段语文复习技巧
经过第一轮基础复习阶段,完善了中学阶段的化学知识结构,学生对考试内容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和初步的掌握,知识的结构和框架已经初步形成,解题速度和质量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面对一天天临近的高考,如何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迎来灿烂的六月。
我建议:
●用好《考试手册》。
请考生认真阅读《考试手册》,它会告诉你考试内容和要求。
明确了考什么怎么考以后,随时用它来检测你的学习进度、质量和效果,及时查缺补漏,
把握方向,防止走弯路。
●抓住课本,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
高考回归课本不是一句空话,而能力的考查也恰恰是对基础知识创造性的应用。
所以,只有对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应用中才能突破原来的东西,才会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认真分析近三年的高考试题。
对试卷的形式、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数量、考查的知识点等,做到心中有数,近几年上海卷基本保持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状态,大部分题目保持原有风貌。
认真钻研上述试卷,零距离面对高考,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避开题海走捷径,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实验的复习。
化学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一部分知识掌握的如何,是决定整个考卷能否拿高分的关键。
所以要抓住学科特点,把课本中的学生实验和演示试验,按照:原理→药品→仪器—→操作—→现象—→结论—→注意事项等,进行归纳总结,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通过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解题能力。
(1)熟悉知识范围、题型结构、难易程度、能力要求。
不论是在学校统一训练,还是在家里自行训练,测试时间要严格控制在两小时之内。
既要注意I卷(不要超过40分钟)和II卷的时间分配,也要注意每道题所需的大致时间(最后要留出10分钟检查试卷),不要在个别题上耗时太多,要从速度和质量上下功夫。
(2)评价诊断学生水平,找出问题,及时整理补救,提高了复习效率。
(3)训练学生读懂题、会读题、快读题。
读懂题应包括:能找到关键词,并把它转换成可操作的概念、原理、定律、化学反应等;明确要求;建立起已知和未知的联系。
(4)训练学生准确接受试题中给出的信息,并将试题给出的信息与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训练学生从多种角度审视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手段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题的质量和速度。
●对课本中的工业制法;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食品、化肥、无机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史、现代化学的成就和化学的前景的发展;课本中阅读材料部分等,也要引起重视,让学生认真阅读,开拓视野,切实提升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中学化学知识由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六大块知识和技能构成。
应侧重寻找六大块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知识网络,切忌机械重复。
●我们除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做好知识、能力的准备外,一定从心理做好应试准备。
请广大考生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一份耕耘,自有一份收获。
(作者:宜川中学孙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