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近年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近年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
A。 西安市卫计部门对居民医疗“一卡通"资金结算平台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有一定的思考,并已着手解决问题。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本、印度茶业虽然在制度的构建主体、组织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但有着根本的共同之处,即实现全体茶业参与者的利益均衡而非仅仅一部分茶业参与者的既得利益,构建有利于整个茶业发展的有效秩序,即他们的整个社会能够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生产、销售、组织制度体系,这是其成功的关键.
D. 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构建了利益共存关系,从而获得了各自利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对日、印茶业的成功与中国茶业的衰落进行比较,并对衰落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B。 文章论述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的博弈,揭示出各方在茶叶贸易中的利益关系.
C. 文章主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论述中国不能如日、印等国构建有效的茶业制度的原因。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如果……也能……”推断不成立。文中说日本、印度“有着根本的共同之处,即实现全体茶业参与者的利益均衡”,以此为基础,“构建有利于整个茶业发展的有效秩序,即他们的整个社会能够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生产、销售、组织制度体系,这是其成功的关键”。可见,“实现了各个环节利益均衡”只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其他条件保障,中国不一定“能像日、印那样在茶叶贸易中获得成功”。B项,“就不会走向衰落”的说法太绝对。结合文本内容“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资金短缺的部分原因是体制的松散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降,而且还由于茶叶运抵汉口出售之前要换好几手,层层加码使其价格抬升,其标价就比其竞争对手高得多"分析可知,茶业的衰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国家没有为茶叶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只是原因之一。C项,“都有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了体制结构的松散”因果关系倒置。结合文本内容“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资金短缺的部分原因是体制的松散结构”分析可知,原文为“而资金短缺的部分原因是体制的松散结构”。故选D.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棠湖中学高二(新高三)下学期期末适应性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棠湖中学高二(新高三)下学期期末适应性模拟检测语文试题word

棠湖中学高2024届高三适应性模拟检测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有众多名山胜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明。

“山水”不再仅仅指涉“风景”,而是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山水与天道、仁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中国山水文明包含着中国人对宇宙、生命、历史、道德的深刻认知。

山水体现着道的特性,由山水可观天道。

水深大无极,润泽万物,入于无间;而高山仰止,为万民所瞻。

中国的山水文明展现了“配对”的思维方式,而非西方式的组合逻辑。

“山水”融合了静止与流动、恒常与变化、透明与晦暗、密实和稀疏、整体与部分、阴阳、虚实、高低等两极的概念。

山水赋德、山水比德、山水兴德也是中国山水文明的特质。

《诗经》中有大量描述山水的意象来传达道德教诲,通过展示山水的原貌来喻指人的德行。

如《诗经鲁颂泮水》反复提到“思乐泮水”,在泮水中采菜,在泮水边上饮酒,表达对德政的歌颂。

山水可居可游,首先是对心性的陶染,追求精神愉悦和德行完满的乐游。

孔子曾发出“吾与点也”的喟叹:在春之三月,与诸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孔子高度赞赏这种将日常山水化入精神世界的生活方式,在乐游山水中洞彻天道、开阔心志。

陶渊明同样在山水田园中获得了精神的超越,自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山水也具有宜居、宜学的性质。

人在日常劳作之余,还能仰望天空、俯瞰大地,置身于山水之间体悟宇宙天道未显明的东西。

王维描绘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等,都展现了诗意栖居的美好意象。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零诊测试语文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零诊测试语文答案

成都市2021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㊁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1.(3分)A( 荆楚先民误以为汉江就是长江的主流 错误,先民们困惑的是长江和汉江究竟谁是主流)2.(3分)D(A项 都有力地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发祥地 有误;B项 从战国后期至唐宋一直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 有误;C项 领先黄河流域 有误,原文为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明不比黄河流域时间晚㊁水平低 )3.(3分)A( 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影响了古人的认识 说法错误,古人对于长江源于何处的认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4.(4分)①具有开放兼容的文化氛围;②富于艺术气息和浪漫精神;③重思辨,强调义理;④想象力突出,富于创造精神.(答出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5.(4分)①自然为文明的演进提供了先决条件.如长江流域优厚的自然条件是 稻作文化 在该流域较早出现的前提.②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如古蜀人不畏艰险,打通了通向域外的蜀道,使蜀文化吸纳融入外来文化,成就了古蜀文明的繁荣.(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6.(3分)C( 包含对小罗锅的嗔怒 有误)7.(3分)D( 主要为了表现他的善良与真诚 有误,主要为了突出小罗锅自励自强㊁自我超越的可贵)8.(6分)①林子里美好而富有生命力的自然之声,如风声㊁鸟声㊁树声;②蕴含着主人公复杂情绪的呼喊声,如二兰子和小罗锅的相互应和;③自我意识㊁自我价值觉醒之声,如结尾青春心灵的碰撞形成深沉昂扬的回响.(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9.(6分)①意境优美:墨绿的森林㊁晶莹的露珠㊁鸟儿的歌唱㊁青翠的草地等意象,营造出充满诗意的氛围.②人物形象纯真:二兰子㊁小罗锅朴实真挚,自我意识觉醒,具有诗性特质.③语言富有节奏感:运用叠词㊁反复㊁排比等手法,使语言具有诗意韵味.④抒情色彩浓郁: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答出一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意思相近即可)二㊁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10.(3分)C G K(每断对一处给1分,超出三处不得分)11.(3分)C(意思均为 拘囚㊁监禁 ,含义相同)12.(3分)B( 拿出私人财产犒劳军队 曲解原文.崔戎拒绝取用华州官吏按惯例安排的供刺史私用的钱财,离任时用这笔钱犒劳军队)高三语文摸底测试参考答案㊀第1㊀页(共3页)13.(9分)(1)(4分)(如果)不符合神的心意,(由)长官承担罪责,不要牵涉到百姓.(译出大意2分, 当 逮 正确各1分)(2)(5分)刘瞻便上疏坚决劝谏,说韩宗绍等已用尽他们的医术,虽未能见效,但情理上有可怜悯之处.(译出大意2分, 固 效 矜 正确各1分)14.(3分)①仁厚爱民,惠及苍生;②严守纲纪,敢于进言;③洁身自好,甘于清贫.(答出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3分)B( 沉醉于南北风光 错误, 迷南北 是指景象苍茫,不辨方向; 为国效力的豪情 于文无据)16.(6分)①思归不得㊁宦海如梦的怅然. 思归梦,天边鹄 表达归家不得之意; 游宦事,蕉中鹿 表达了官场失意的意思.②享受当下㊁自我宽慰的旷达.词人珍惜 一年好处 ,不辜负眼前的美食和美酒,都有自我宽慰之意.(答出一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6分)(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㊀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谈笑间㊀樯橹灰飞烟灭㊀金戈铁马㊀气吞万里如虎(每空1分,有添字㊁漏字㊁错别字均不给分)三㊁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18.(3分)D19.(3分)A( 慈祥 和 大师们 的引号都表示讽刺.B项引号表示特殊含义,C项引号表示特定称谓,D项引号表示强调)20.(3分)序号:③㊀修改为:就把它弄得索然无味了(序号正确1分,修改正确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21.(6分)示例:①在第一时间进行急救(或:立即采取急救措施)㊀②形成一股气流㊀③可能错过施救的黄金时机(答出一处2分,意思相近即可,超出字数酌情扣分)22.(4分)示例: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海姆立克提出的,用外力冲击腹部和膈肌下的软组织以产生向上的气流,清除气道异物堵塞的一种急救方法.(内容要点齐全3分,句式恰当1分,意思相近即可)四㊁写作(60分)23.(60分)(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㊁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㊁句式㊁修辞等.高三语文摸底测试参考答案㊀第2㊀页(共3页)(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有文采略有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内容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 题意 项主要看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所涉及的范围㊁情境及任务要求,与之相符的属于 符合题意 ,与之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 发展等级 不给分).(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 特征 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㊀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㊀③观点具有启发性2.丰富:④材料丰富㊀⑤论据充足㊀⑥形象丰满㊀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㊀⑨句式灵活㊀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㊀ 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 见解新颖㊀ 材料新鲜㊀ 构思新巧㊀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酌情扣分;抄袭的, 基础等级 在第四等之内评分, 发展等级 不给分.高三语文摸底测试参考答案㊀第3㊀页(共3页)。

成都市双流区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成都市双流区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成都市双流区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苦恼契诃夫暮色昏暗。

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

车夫约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

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

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马也一身白,也一动不动。

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嶙峋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得它活像拿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约纳听见了喊声,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你睡着了还是怎么的?到维堡区去!”为了表示同意,约纳就抖动一下缰绳。

那匹瘦马也伸长脖子,弯起它那像棍子一样的腿,迟疑地离开原地走动起来了。

“你往哪儿闯,鬼东西!”约纳立刻听见那一团团川流不息的黑影当中发出了喊叫声。

“你连赶车都不会!靠右走!”军人生气地说。

约纳在赶车座位上局促不安,像是坐在针尖上似的,往两旁撑开胳膊肘,不住转动眼珠,就跟有鬼附了体一样。

他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

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

约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约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这是上帝的旨意哟。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2024届新高三零诊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2024届新高三零诊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度2024届高二(下)零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22题,共8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论在经历“审美的复苏”“体系的探索”“现代性转换”之后,得益于视野逐渐扩大,经验不断充实,正在走进新的阶段。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试图重新找到中国文化根性,展开从思维方式到价值体系的新论述。

在这样一个回头细看的过程中,传统文学生活中大量新事实被看见,与此同时,“中国文论”研究越来越多探向历史维度。

这时出现了两组对比鲜明的趋势:一方面是越来越强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弱的理论解释力;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声音要“去西方化”,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能进去而不能出来,不能告诉我们“破”了西方之后要“立”什么,以至于一度迷失目标。

当下学界已经认识到,在大量新事实被充分发现的基础上,需要有一个大的理论综合,超越以往对中国文艺的阐释与解读。

当今时代的中国文论要避免前面几个历史阶段带来的局限,发展出像中国哲学、中国历史那样强大的辐射力和解释力,发展出新的理论论述。

简言之,这个新论述就是“中国文论的历史自觉与现代阐释”。

这一新论述有两个轮子,一是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与新意义;一是活古化今,在解释当今文艺实践中不断丰富提炼出新的话语。

近年来,中国文论研究在“回头看”过程中温故知新,不断更新文艺研究眼光,新眼光又使得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被看见。

其中最显著的是文学边界的扩大、文学功能的再发现。

譬如,一些学者通过多年个案与专题研究,发现中国文学的“文体”极为丰富多样,“文体”正是中国古典文学区别于西方文学的重大民族特色。

古往今来,中国文艺家以丰富的文体实践不断丰富经验与美感的表达,中国文学的“天光云影”原来大都可以从文体角度悟得其中三昧。

这就大大改写了五四时期西方文学观念主导的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分法所限定的文学认知图式,从而大大扩展了文学边界,使得完全不同于五四书写的中国文学史成为可能。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双流棠湖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双流棠湖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双流棠湖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梅葆玖的“保守”意义不输创新傅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2016年4月25日仙逝,各界同声哀恸。

葆玖先生曾经说,他一生中对父亲的艺术继承多,自己的创作少。

因为父亲梅兰芳大师留下那么多优秀的梅派经典,亟需倾注全副身心于抢救和继承,实在无暇顾及新剧目创作。

确实如此,如果说葆玖先生的前三十年主要是向父亲学习,在父亲教导与陪伴下演出梅派剧目,他生命的后四十年则一直致力于表演与恢复梅派经典剧目,以及为他众多弟子传授梅派经典。

在这个意义上,他的一生是“保守”的一生,而不是“创新”的一生。

然而,梅葆玖先生的“保守”,是为了要“保”住和“守”住以他父亲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传统艺术之精华,为中华民族保住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保”住这份遗产,“守”住梅派的精华,是京剧、尤其是梅派健康发展的基础,他的“保守”的文化意义,丝毫不输于创排几出新剧目。

当然,“保守”的葆玖先生并不僵化,他所做的传承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要让梅派的精神通过新一代京剧演员的身体,实现更好的世代传递。

就像他父亲一样,他从不排斥各种新颖传播手段,他并非一招一式地拘泥于重复前辈大师表演的表象,但是对梅派特有的意蕴和韵味,则丝毫不忍舍弃。

如果说“移步而不换形”是梅兰芳先生对艺术传承发展最好的总结,“保守而不僵化”则让梅葆玖先生对梅派艺术有了最好的传承。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重点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重点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成都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2023届三诊模拟考试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9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因为干渴,我们才认识了水,因为海洋,我们才了解了陆地。

”离开“旅行”与“异乡”的概念,家园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城市的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轮船或电梯,空间狭小幽闭,给人压抑窒息之感;在公共场合或开阔地停留又有难以逃离的窘迫、尴尬与焦虑。

这是一种失去家园感的城市病症,在某种程度上,广场恐惧症也是因幽闭恐惧症才具有意义的。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是诗人对乡村之爱的描述。

处在不同时代,人们却有相似情感:明白城市生活的喧嚷与诱惑,渴望在乡村里寻找一份安宁。

一旦人类社会变得复杂与精致起来,人们就开始关注和欣赏相对质朴的大自然了。

尽管城里有着复杂精致,便利的基础设施也令人愉悦,但始终无法为人提供全部的满足,这是家园感丧失、恐惧症与幽闭症衍生的源头。

故而对乡野的情感只有在大城市出现时才会充盈,政治的压力与官僚化的生活方式,会让乡村的宁静变得很有吸引力,不断向被城市病症压抑的人们召唤一种摆脱喧嚷与诱惑的“家园感”。

这样的情感是富有浪漫色彩的,它并不等同于对大自然真正的理解,而且它还夹杂着伤感。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仿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仿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仿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竞速时代,速度浸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也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感知经验。

个体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自由,但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焦虑感也愈发强烈。

与此同时,速度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甚至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文化景观。

速度美学关注审美艺术中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强调审美感知的瞬间性、快节奏。

捕捉新奇、紧跟时尚,成为竞速时代审美艺术的共同追求。

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慢速生活”观念,具有某种反拨意味。

对“慢速生活”的提倡,并非逃避生活,而是通过远离加速生活和撤回内心来实现自我保护。

“慢速生活”理念通过减速来与加速的外在生活保持距离,强调关注内心体验,表现了对主体精神和情感的当下性的关注。

现代人对慢食、慢走、慢旅行和休闲阅读等生活模式的倡导,也是希望通过慢生活实现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平衡。

在慢速生活的审美体验中,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进而实现对竞速生存的审美救赎。

在“慢速生活”中应运而生的“慢速美学”,是对竞速时代的反思。

慢速审美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挖掘“当下性”,进而建构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间经验关系。

关注“当下性”,意味着将当下的瞬间固化,将当下视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这实际上是以一种减速的时间模式对抗加速的时间模式。

慢速艺术尝试延长的时间结构,使用了犹豫、延迟和减速的策略,试图让我们暂停下来,体验“当下”短暂的存在。

在中国,对慢速审美的提倡古已有之。

在日常生活美学中,太极、书法、棋艺、茶道、园林等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都提倡在快与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保持适当的生活节奏和张力。

无论是对文化记忆的留存和保护,还是对绿色城市的提倡,也都体现了身处竞速时代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态度、情感关系、文化精神的追忆和传承。

昆德拉反思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令人出神的速度”,发出“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的追问。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2023届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正史”中,《史记》和《汉书》双峰并峙,影响深远。

概略地说,大约中唐之前,人们甲班乙马,宋以后,人们劣固优迁。

那么,唐宋间这个“史升汉降”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中古中国是个贵族社会,典雅渊懿的《汉书》符合贵族阶层爱好骈文的审美口味。

唐以后,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对散文的爱好逐渐成为主流,《史记》地位因此快速上升。

这个解释之外,胡宝国增加了史学内在理路的解释:这和史学从“重叙述”走向“重解释”的变化有关,《史记》贯穿了对历史的某种解释,当宋代以后人们逐渐重视历史解释的时候,《史记》自然就受到了推崇。

在“史升汉降”的转折点上,有一个人起了重要作用,这就是唐代的韩愈。

韩愈对《史记》推崇备至,他本人“雄深雅健”的风格也和司马迁一脉相承。

韩愈提倡古文运动,主张越过六朝的骈文时代,回到司马迁时代,以《史记》为古文典范,由此开始了《史记》的复兴与地位提升。

不过,精英人物在鉴赏品位上的引领固然重要,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则是文化变迁之基础,两者互动合拍才使某种品位成为主流阶层的文化标识。

历史思维的一个特点就是“据后以论前”,按历史哲学家阿瑟·丹托的看法,历史评论都是“据后以论前”的:立足于后面发生的事情,不断修正对前面发生事情的评价。

当这个历史叙述不断延展,每一次加入新著作,都会使得已经在这段历史中的原有经典著作挪动位置-哪怕是一点点的挪动。

胡宝国说:“宋代史家有追求会通的风气······他们从会通的角度看《史记》,自然会给司马迁以很高的评价。

”到唐初为止,除《史记》之外,可以说还没有一部成功的通史,到唐宋后出现“三通”、《资治通鉴》等出色的通史著作,长于会通的《史记》随之更受重视;后世纪传体越是蓬勃发展,纪传体鼻祖《史记》的地位自然会越来越高。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4. 先指出儒家学理是错误的,与现代性不符; 然后论述现代性认识的特点; 接着从本质和认识论的历史两方面论证现代性认知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5. ①这种评判方式有其合理性,传统文化确实不注重工具理性和客观化理性,更注重整体思维与直觉思维。 ②这种评判方式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如此评判会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凭借宏大非凡的概括力和卓越的思维魅力对宇宙万物的生发及其关 系进行的高度概括; 其次,如此评判会无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即发挥道文化的优势,驾驭器物之用,使传 统文化“道”的优势和现代化“器”的优势形成互补互进。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材料信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总是冷静沉稳”表述不准确,原文是“总体而言比较冷静、沉稳”。 C.“也没有古人的诚信”表述不准确,原文是“现代性虽然看似缺少了古人所谓诚信”。 D.“这里的‘道’与材料一中‘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在内涵上一致”错,材料三中的“道”属于哲学范 畴,而材料一中的“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属于现代科学的范畴。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信息,概括辨析材料相关的内容要点的能力。 B.“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因此……”属于强加因果,材料中并没有指出墨家、名家没 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的原因。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即便不合口味,也要吃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身体 对营养的需求”是典型的西方理性的逻辑思维,与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的特点不符。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一共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为一个部分。从第一段“儒家的学理错误是自命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含解析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含解析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社科院和文献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指出,对于中国的人口而言,21世纪上半叶发生的重大的人口事件之一是人口老龄化。

联合国将“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

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第一,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

据统计预测,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2025年将抚养29.46人2050年将抚养48.49人.第二,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第三,人口老龄化使养老经费大幅增加,给政府带来比较沉重的财政负担。

第四,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

第五,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再加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子女需外出打拼,陪伴父母的时间变少,使得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

四川省成都市2023届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3届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成都市高2023届高考模拟检测试题(一)语文(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

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

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

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

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

因此,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

然而,大碰撞的“洪荒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

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

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至此,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

中国地理格局就此形成。

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变化。

万千山岭、大美江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

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

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

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学生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词的研读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叶嘉莹先生在口述自传的结尾这样说。

在最痛苦的时候,叶先生靠写作诗词疗愈自己。

叶先生拈取的这条线索,在解读东坡词时体现得最为鲜明。

苏轼的坎坷遭际和乐观性格为大家所熟知,而叶先生这次讲苏轼,不是强调苏轼如何旷达地应对外界打击,而是在苏轼的痛苦面前停一停、凝心看一看,那到底是什么样的痛苦?“似花还似非花”(《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写下的,叶先生讲:“古人常常以为柳絮就是柳树开的花,这个花不是万紫千红地开在树上,它只要一张开,马上就被风吹走了。

它也叫花,可是它没有万紫千红的色彩,也不能留在树上。

”而苏轼本人的经历,正是二十二岁中进士以后,几年间母亲、父亲相继离世,苏轼守孝六年,再回京时已是新党当政。

他不肯委蛇附和,直陈新法之弊的结果是被新党一贬再贬,从杭州到密州再到湖州,乌台诗案九死一生之后又被弃置黄州,此时看见“也无人惜从教坠”的杨花,感慨自然很深。

叶嘉莹先生并不停驻在对痛苦深渊的凝视中,更进一步看到词人将苦痛向审美体验转化、升华的努力。

苏轼像春末柳絮一样身经风吹雨打,却“不恨此花飞尽”,没有因此封闭自己、日日舔舐伤口,而是“恨西园、落红难缀”。

此处叶先生特别提醒道,“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不能只顾及意思就点断为“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定要按照词牌的牌调断为三句,“杨花点点”之后停顿,且末四字注意“是/离人泪”的停顿,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吟诵出来,才足以传达东坡词中缠绵悱恻、欲语还休的情意。

因有苦痛,才会努力拂拭心上阴影;抟揉苦痛为辞章,心影在吟唱中渐渐变得通透,像天上的云影一样不再翳蔽日光,而是与日色交相辉映,共成一幅可以欣赏玩味的景象。

此时心影已无须拂去,它成为人生的底色,带来人格的厚度、笔下的滋味。

成都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解析) (5)

成都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解析) (5)

成都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阅读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数字阅读以其便捷性、互动性和多媒体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尤其是年轻人。

然而,数字阅读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阅读质量、阅读习惯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讨论。

数字阅读确实为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了更多阅读的可能性。

在地铁上、公交车上,甚至是走路时,人们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子书等设备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此外,数字阅读还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功能,如注释、高亮、分享等,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本。

然而,数字阅读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阅读质量的问题。

由于数字阅读的碎片化特点,很多人只是浅尝辄止,难以深入理解和思考文本。

其次,长时间盯着屏幕阅读可能会对视力造成损害。

最后,数字阅读可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构成威胁。

很多人因此忽视了纸质书籍的价值,导致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被边缘化。

为了充分发挥数字阅读的优势并克服其潜在问题,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可以设定固定的阅读时间,避免在行走或驾驶时阅读;定期休息眼睛,防止视力疲劳;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纸质书籍的阅读,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1.下列关于数字阅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字阅读具有便捷性、互动性和多媒体特性。

B.数字阅读已经完全取代了纸质阅读,成为现代人的主要阅读方式。

C.数字阅读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功能,如注释、高亮、分享等。

D.长时间盯着屏幕进行数字阅读可能会对视力造成损害。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数字阅读存在的问题()A.阅读质量不高,很多人只是浅尝辄止。

B.可能对视力造成损害。

C.数字阅读设备携带不便,影响阅读体验。

D.可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构成威胁。

四川省双流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下期第一次月考模拟押题

四川省双流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下期第一次月考模拟押题

双流中学2022级2月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秕.谷瑕疵.如丧考妣.睚眦.必报B.婢.女偏裨.稗.官野史俾.众周知C.啁.啾调.色调.配中药倜.傥不凡D.客栈.信笺.长亭饯.别流水浅.浅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躬亲辨证家谕户晓兴高彩烈B.繁锁奢靡专心至志冥玩不化C.缱蜷逻缉一愁莫展惩一儆百D.拮拘追朔一笔勾消千锤百练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家书店店堂不大,书种不多,但品位甚高,所以我经常光顾..。

B.望霞亭依山傍水,漱石枕流....,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其间,酝酿出多少有趣的故事。

C.在鱼龙混杂....的好莱坞,派克总是那样谦逊,与人为善,人们提起他都赞不绝口。

D.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这样的人才是精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无论是提高艺术表现力,还是判断艺术的优劣高下和学术上的是非,都不能靠行政命令,而要靠艰苦的艺术实践,靠平等的争鸣。

B.专业人士提醒留学者,不要等遇到了纠纷,权益受到伤害时才想起律师,应事先处理好有关事宜。

C.鹰在天空飞翔着,唱出了短促而悠长的歌声,我凝望着鹰,想从它如同信号的歌声中听出个珍贵的消息来。

D.第六届“中原杯”全国文学作品大奖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中学师生为主。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玛雅文明衰落之谜①玛雅人是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曾经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大约从公元300年起,玛雅文明进入了被称为古典的鼎盛时期。

公元800年,古典期玛雅文明到达了它的顶峰,随后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崩溃。

在此后100多年里,玛雅人先后放弃了他们的繁华城市,神庙和广场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

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可谓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地震、瘟疫造成了玛雅人口的急剧减少;也有人认为,战争或者农民起义让文明陷入了混乱;还有人提出了“生态危机”论,认为人口的严重膨胀、土地的过分开垦所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导致了文明的消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夏商直到春秋时期,文学传播以口头传播为主。

那时虽然有了甲骨、金石、竹木简及帛丝等文字载体,但是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它们在文学传播方式中还不能居于主导地位。

《汉书》中有“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全在竹名故也”。

也就是说,《诗经》虽然在秦代被焚毁,但是汉代还能完整保留下来,就是因为人们口口相传,不完全是依靠竹帛的记录。

西汉以后,直至唐代,随着统治者对文学典籍的重视,特别是造纸技术的不断提高,萌芽于先秦时期的抄写才真正成为文学传播的主要方式。

魏晋时期甚至出现了“佣书”,即专职抄写员。

“佣书”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文字的传播速度。

当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作品为世人追捧,出现过“每有一诗到都下,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的场面。

至于雕版印刷,有史可考的说法是源自唐初。

进入五代时期,雕版印刷得到了统治者的鼓励。

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技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清人编著的《书林清话》记载:“书籍自唐时镂版以来,至天水一朝,号为极盛。

而其间分三类:曰官刻本,曰私宅本,曰坊行本。

”描述了宋代雕版印刷呈现的特征——官府、私人和民间集体共同参与,刻书地域分布广泛,书籍种类和数量众多。

《宋史•邢禺传》载:景德二年(1005年)夏,宋真宗到国子监视察,问及书籍刊刻情况,邢禺回答说:“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备。

”这当中就包括为宋朝统治阶层所推崇的韩愈作品集。

(摘编自郭平《宋代印刷术繁荣放大韩愈影响力》)材料二:北宋初期到中期,是印刷术逐渐成熟并渗入日常生活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士人敏锐感受到了印刷术发展对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

急遽增多的书籍对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士人不得不放弃抄本时代字斟句酌的反复咀嚼。

获取书籍的便捷,在缓解记诵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士人读书的粗疏。

尽管如此,时代确实在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向前发展。

士人的阅读方式和知识结构持续改变。

曾让杜甫沾沾自喜的“读书破万卷”,对宋人而言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王安石自称“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

欧阳修不但读书多,而且以读书为人生第一乐事,“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

宋人的阅读量空前增长,知识面迅速拓宽,因而建立起淹通经史、学兼四部的新型知识体系。

新型知识体系又促使他们的思考方式发生转变。

新兴的文艺思想即在此基础上得以生长。

北宋中后期,宋代文艺思想迈入全面繁盛的阶段。

印刷术发展对宋代文艺思想的潜移默化,于此时收获了累累硕果。

首先,对学识积累的高度重视,成为此时期士人的共同追求。

宋人以博学相尚。

基于印本的易得和阅读速度的提升,士人们读书之多、学问之博,一般远超前代文人。

据记载,有人对宋神宗说,苏轼文才可与李白相比,宋神宗回答:“不然,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在他的眼中,论诗歌的天才,李白、苏轼或可比肩;而论学识的渊博,则李白一定不如苏轼。

神宗的说法虽只是一己之见,但也反映了宋人对学识的重视程度之高。

其次,宋人不仅追求学识的积累,还追求学识的创造性转化。

伴随知识增长而来的,是理性的判断和积极的思索。

宋人不满足于知识的组合与叠加,而追求博学基础上的超越和探索属于自己的特色。

这一倾向在诗学领域的体现尤为突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哲理性、议论性的增强,是宋诗区别于唐诗的重要特征。

智性思维和思辨色彩,也成为宋代文学及文艺思想的突出特色。

再次,知识面的大幅拓展与新型知识体系的建立,推进了文学内部各文体以及文学艺术各门类之间的交汇与整合,促生了集大成式的文艺思想观念。

大量的阅读与知识的储备,不但有助于宋人遍考前作,而且激励他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就文学内部而言,各文体之间的相互勾连、相互影响极为突出,形成“破体为文”的重要观念。

破体为文的现象在宋代文学中大量存在,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文为赋、以赋为文……各文体之间的界限被频繁打破,作者不断吸收其他文体的特长,充分发掘各文体的表现潜能,丰富了文学的面貌。

与此同时,文学又与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交汇,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在音乐基础上,词的独特形制与艺术专长得以成型,进而成为宋代文学之突出代表。

从技术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南宋印刷术达到极盛。

随着印刷业的持续扩大,专门性的文艺批评著作得以迅速增多。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宋人在“知识爆炸”之后的反思。

知识的大幅增多,固然拓展了眼界,但也带来了许多困惑——面对众多庞杂的信息该如何取舍?对知识的依赖可以达到怎样的程度?知识积累是否是提升文学艺术境界的唯一途径?正是在这类反思中,主张“铺张学问”“点化陈腐”的江西诗风遭到反拨,闭门觅句的做法受到否定。

(摘编自周剑之《印刷术与宋代文艺思想之演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时期,竹木简、帛丝等文字载体未能在文学传播方式中居主导地位。

秦朝之后《诗经》得以完整保留,仍与竹帛的记录方式完全无关。

B.魏晋时期,专职抄写员“佣书”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文字的传播速度,当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作品迅速得到广泛传播就很大程度上依靠了“佣书”。

C.印刷术发展带来的不全是正面的影响,急遽增多的书籍对宋代士人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读书的粗疏。

D.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文为赋、以赋为文等做法丰富了文学的面貌,是文学内部各文体之间的界限被频繁打破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史料可知,雕版印刷源自唐朝初期,到宋代已取得空前发展,呈现出了刻书地域分布广泛、书籍种类和数量众多等特征。

B.如果李白、杜甫与苏轼都生活在宋代,那么李白就有可能在学识上赶超苏轼,而杜甫也就更能体会到“读书破万卷”的乐趣。

C.唐诗宋诗各有特色,唐诗胜在“丰神情韵”,而宋诗胜在“筋骨思理”,宋诗的智性思维与思辨色彩是宋代文艺思想的折射。

D.两则材料对印刷术的论述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于论述它与文学传播的关系,材料二侧重于论述它对宋代文艺思想演进的作用。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雕版印刷所使用的版料,一般是纹质细密且木质极为坚实的木材,例如枣木、梨木、黄杨木等,并需把它们锯成一块块木板。

B.唐朝后期雕版印刷逐渐普及开来,长安、四川、淮南、江浙等地民间盛行雕印和出售日历、佛经、字书、诗文、占卜等书。

C.宋朝文学体裁多种多样,不仅有词、诗歌、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而且还有游记、科学说明文、笔记体小说等。

D.宋诗之所以形成“以学识为诗”的特色,是因为宋人有重视学识的观念,比如严羽认为诗歌“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下流行的表情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将古老与新潮融合一体,设计出系列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从1999年起,陈楠开始对甲骨文艺术设计进行研究与创作。

“作为韩美林老师的设计助手,我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造型设计,融进甲骨文元素的体育运动项目造型,受到世界各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好评,成为经典案例。

”陈楠说。

近20年间,他发表了大量关于甲骨文的设计作品,2017年首套甲骨文设计字库正式上线,同时他还把甲骨文设计成表情包、动画、贺卡、手机壳、丝巾等创意产品,带动了大量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陈楠采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和热词,创作发布的甲骨文表情包已经有6套。

他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海外出版发行,甲骨文等汉字艺术设计作品也在法国、匈牙利、美国等地展出。

(摘编自《陈楠:把甲骨文“玩”出“表情”来》)材料二: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文化传播的先导是文字。

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

如何在纯粹的甲骨文研究、社会传播和文明交流中搭建桥梁,如何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甲骨从清冷库房中走出来,体现其时代价值,更多的人在尝试,在努力。

甲骨填色的拉曼光谱分析,计算机拼接甲骨图片技术报告,甲骨文大数据库平台的发布……科技手段在甲骨学研究中的运用是一个新的趋势。

识别与释读,一直是甲骨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中,大部分未获识别。

人们对未来进一步利用科技手段来研究解决甲骨文问题充满期待。

“殷契文渊”平台的发布也让人欣喜。

它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指导下,建立的一个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为一体的甲骨文知识享平台,包括“三库一平台”——甲骨字形库、甲骨著录库、甲骨文献库、甲骨文知识服务平台。

对甲骨文感兴趣的人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认识、学习、研究甲骨文。

(摘编自新晓燕、王胜昔《甲骨文:我们这样,走近你》)材料三:“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

”一个多世纪前,学者罗振玉在朋友刘为家中初见甲骨,既惊又喜,大受震动后写下这段话。

历经120年,几代甲骨文研究工作者辛勤努力、接续奋斗,誓要从千年中华文明标志的甲骨文中解码出历史记忆的真相。

日前,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专家纷纷就如何做好甲骨文的传承工作建言献策。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一曼看来,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比如,殷墟文化分期的绝对年代确定、殷墟考古发现的许多重要遗迹遗物的年代和性质等考古学问题,都是依据甲骨文资料和甲骨学研究成果来探讨的。

因此,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这样定会取得更大收获。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说,应保护载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甲骨文的尊严,杜绝伪造、乱用、乱通假甲骨文字的现象,注重多元化、多路径的甲骨文研究理论、方案、方法的探索,完善甲骨学学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甲骨学发展氛围。

2018年,国家图书馆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整理与研究》正式立项,这意味着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整理研究进入快车道。

据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介绍,目前已基本完成照片采集和释文,正加紧推进排序等整理研究,力争早日完成《国家图书馆甲骨全集》的整理出版。

(摘编自孙亚慧《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材料四: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

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我们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甲骨文有其独特的异彩之处。

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产生于55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4100年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