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一:一、保持人民币稳定的意义是什么?1.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四、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什么?1.调节生产。
(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规模减少商品产量减少,供大于求时,则反。
)2.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提供降价空间,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五、影响消费的因素是什么?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增长较快时,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增长越快;反则反。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又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可能性就会加大;反则反。
③社会总体消费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物价上涨人们购买力下降;反则反。
⑤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影响人们消费。
六、恩格尔系数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与消费关系: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七、消费心理影响消费是什么?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值内景性消费。
过于节俭页是不可取的。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跟风随大流。
要尽量避免情绪消费,避免只注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超详细整理

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研究范围和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③局限性:没有科学依据。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①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
②优点: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
③局限性:把自然科学混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
观上的唯心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物质是不生不灭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有生有灭。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用物质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否认世界的多样性)
②用物质具体形态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性)
3、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物质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4、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依赖于实践,哲学产生于实践。
(2)实践需要哲学。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政治哲学是一门研究国家、政府和政治的哲学学科,是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高中政治学习中,了解和掌握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西方政治哲学和中国政治哲学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一些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的详细知识点。
西方政治哲学1. 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理论- 自然权利的概念和特点- 社会契约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如洛克、卢梭等- 社会契约理论对现代政治的影响和意义2.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如亚当·斯密、纳什等- 自由主义对现代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影响3. 平等主义- 平等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平等主义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如罗尔斯等- 平等主义对现代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影响4. 公正和正义- 公正和正义的概念和特点- 公正和正义的理论和代表人物,如诺齐克等- 公正和正义对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意义与重要性中国政治哲学1. 天命观念与君权思想- 天命观念的起源和主要内容- 君权思想的演变和重要代表人物,如孟子、韩非子等 - 天命观念与君权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2. 仁政思想与儒家政治哲学- 仁政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理论要点- 儒家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体系,如孔子、孟子等 - 仁政思想与儒家政治哲学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3. 法治和德治的辩证关系- 法治和德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法治和德治的理论和代表人物,如韩非子、程朱理学等- 法治和德治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现代政治建设的意义4. 社会主义政治哲学- 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重要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邓小平等- 社会主义政治哲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理论体系的影响总结政治哲学作为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西方政治哲学和中国政治哲学的必背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思想的演变过程、掌握不同政治学派的理论观点,培养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完整word版)马原考试重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1、事物是普遍联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高中政治必背哲学知识点归纳(主观题)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38条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共30条原理)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高考政治重要的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重要的哲学知识点总结高考政治哲学知识一、唯物论部分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矛盾知识点矛盾的观点1、对立统一的原理:【原理内容】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重点归纳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重点归纳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重点归纳学习高中必修四政治的时候,我们都很好奇哲学是什么,掌握哲学需要学习哪些知识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重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重点归纳1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知识1、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内容:物质的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唯一特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产生上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本质上看,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是客观的。
方法论:承认世界的物质性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唯物的自然观)b、承认社会的物质性,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唯物的历史观)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内容:运动的概念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二者关系是不可分割的a、物质离不开运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承认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物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内容:运动的含义和特点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它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静止含义:a、事物在他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b、物体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任何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特点:他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要点归纳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高中政治知识总结一、文化与社会1.了解文化的内涵与形式(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特点:2.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本文介绍了高中政治哲学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是指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因此,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同时,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意识具有能动性。
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辩证法是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我们应该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同时,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一定的条件下,关键性的部分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而矛盾的特殊性则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各具特点。
方法论】在解决矛盾时,既要把握矛盾的普遍性,又要注意矛盾的特殊性,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简单套用模板化的解决方案。
世界上优秀的作品和事物不仅包含特殊性,还包含普遍性,二者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在不同条件下,特殊性和普遍性可以相互转化。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要集中力量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同时,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反对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原则在实践中,为了达成预期目标,必须确保自己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符合客观规律性。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总结政治哲学是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理论,对于理解政治制度、政府行为以及个体与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的详细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1. 政治哲学的含义和内涵: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理论的哲学学科,主要关注政治的本质、目的、组织形式以及政治权力的合法性等问题。
2. 政治哲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哲学是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政治学是政治哲学在现实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二、政治哲学的重要思想家和学派1. 古希腊政治哲学:- 柏拉图:理想国、哲人统治;-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人的本性和政治制度。
2. 中世纪政治哲学:- 圣奥古斯丁:上帝国、世俗国;-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和上帝法。
3. 近代政治哲学:- 马基雅维利:政治中立、以目的论为基础的现实主义;- 洛克:自由与平等、社会契约论;- 卢梭:社会契约、民主的不平等。
4. 当代政治哲学:- 韦伯:权力、统治合法性;- 恩格斯:阶级斗争、国家消亡;- 劳尔·沃尔纳斯坦:语言游戏论。
三、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 政治:政治的内涵、政治的要素、政治行为和政治社会化。
2. 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分类、政治权力的形式和机构、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制约。
3.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分类、政治制度的原则和特点、政治制度的评价。
4. 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的概念、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要素、政治意识形态的变迁。
四、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 现象学方法:通过对政治现象的直观描述和分析,揭示政治的本质和规律。
2. 逻辑学方法:通过逻辑分析和构造理论模型,探究政治思维的演绎和归纳。
3. 历史学方法:通过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寻找政治哲学的源流和脉络。
4. 比较学方法:通过对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理念的比较研究,揭示不同政治体制的异同。
五、政治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1. 政治哲学的重要价值:政治哲学能够提供对政治现象和政治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政治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思维方法。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则、法则和价值的学科,它探究人类政治行为的本质与目的,是政治学的重要分支。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政治哲学是必背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政治哲学必背的知识点。
一、政治哲学的概念与特点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是对政治实践的思辨和总结,是对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相结合的探讨。
它具有以下特点:1. 抽象性:政治哲学关注政治的本质和普遍规律,具有较高的抽象性;2. 思辨性:政治哲学通过思辨和逻辑推理,探究政治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3. 综合性:政治哲学融合了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观点和方法。
二、古希腊政治哲学古希腊政治哲学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起源,其代表性思想家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重要知识点包括:1. 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应由哲人统治,实行哲人王制;2.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政治学的著作《政治学》,主张合理的政治制度是以德治国。
三、近代政治哲学近代政治哲学是政治哲学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代表性思想家有洛克、卢梭、亨德尔等。
重要知识点包括:1.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洛克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合意,主张天赋人权和民主的政治制度;2.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卢梭主张人民应该共同制定法律,并有权废黜违反社会契约的政府;3. 亨德尔的权力三分说:亨德尔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部门的相互制衡。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当代政治哲学的重要流派,其核心思想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重要知识点包括:1.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2. 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3. 列宁的帝国主义:列宁阐述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与帝国主义斗争的理论。
五、西方现代政治哲学西方现代政治哲学是对传统政治哲学的批判和重构,其代表性思想家有尼采、韦伯、福柯等。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资料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资料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资料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人的尊严:人的尊严是人的精神财富,是价值的象征,也是人格的标志。
2. 法制:法制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来维护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确立社会关系、解决社会争端、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体制。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 宪法: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它是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大法,也是国家政权的基础。
5. 行政法:行政法是国家对行政行为的明确的规范,包括行政管理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
6. 商法:商法是指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的规范,包括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破产法等。
7. 国际法:国际法是国家之间权利义务的规范,也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法律。
8. 民商法:民商法是指国家的民事和商事活动的规范,包括民法、商法、物权法、劳动法等。
9. 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是指当一方违反合同或其他法律规定而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害,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10. 合同法:合同法是指国家对合同采取的规范,包括订立、变更、终止合同的规定。
二、政治学知识1. 政治学:政治学是一门研究国家政治结构、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环境的学科。
2.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如民主制度、君主制度、共产主义制度等。
3. 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指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包括党派制度、总统制度、议会制度等。
4.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一种关于政治问题的思维形态,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思维方式。
5. 政治判断:政治判断是按照政治原则和社会情景,对政治问题和政治行为作出的判断。
6. 政治行为:政治行为是指在政治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如参与选举、参加诉讼、参加抗议活动等。
7. 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如参与选举、参加集会、表达意见、参加组织等。
8. 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个人和社会在政治方面共同拥有的思想、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
9. 政治学语言:政治学语言是一种专业用语,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1、货币:(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本质:一般等价物(3)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2、什么是价格?和价值的关系?(1)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2)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纸币:(1)含义: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发行规律:国家发行纸币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4、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5、(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应该怎样认识?(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本质上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从职能上看,具有价值制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4)从一定意义上讲,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5)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有度。
7、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1)供求影响价格A、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市场B、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买方市场(2)价值决定价格8、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的?与劳动生产率、价值总量的关系?(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最完整【高中政治干货】高中政治政治必修知识点汇总(必背)(精华版)

必修一经济生活1. 货币的职能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1)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必须用现实的货币)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2) 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
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影响价格的因素?(1)决定性因素:价值(成本)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直接因素:供求关系(供给和需求)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卖方市场),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货多不值钱—买方市场)(3)市场竞争(4)币值变化(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紧缩则物价下跌)(5)汇率变动国际同类商品市场价格(6)国家宏观调控定价(水电、石油、粮食收购等)3.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①一般说来,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A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
反之亦然。
B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寻求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价空间,形成竞争优势。
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顺利实现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
商品的价值,获取更多利润。
4. 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影响消费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居民的收入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内容(1)价值观是人们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如何断定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不同。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不同。
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原理内容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③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方法论要求我们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
③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4、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原理内容在人生价值的两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是居于首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因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
方法论①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将贡献与索取有机结合起来;②利用和创造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发扬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5.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影响,社会的发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努力才能实现;个人活动受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6.个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人类结成社会而生活、存在和发展。
政治哲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政治哲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归纳胜利者通常做事大方不拘小节,踏实勤勉,肯于付出。
只有不计较眼前的小利益,不断地累积自我的阅历,一步步构筑将来的幻想。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政治哲学高考必背学问点,盼望对你们有关心!政治哲学高考必背学问点1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原理):(★)物质打算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进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进展。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一切从实际动身,又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留意其侧重点,做到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统一)1、物质打算意识的原理(★):辩证唯物论告知我们,物质打算意识,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1)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
(2)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留意其侧重点在“打算”上)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原理):A.辩证唯物论告知我们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它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注:作为分析大问题时不常用)B.辩证唯物论告知我们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进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进展(★)。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留意其侧重点在“反作用”上)政治哲学高考必背学问点21、哲学和时代的关系★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肯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肯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由于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阅历和熟悉成果。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进展的抱负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妙的将来,动员和把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气。
高中政 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高中政治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高中政治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思辨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以及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必背的详细知识点:一、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3、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哲学常识》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从主观出发。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且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1、事物是普遍联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叫做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
2、整体和部分关系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全局高于局部、统帅局部。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一定的条件下,关键性的部分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方法论】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事物是发展变化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物质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着
的世界。
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
(如何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5、内外因辩证关系(事物发展原因的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6、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途径的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
优秀作品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支持新事物,培养创新精神;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7、矛盾的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
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正确对待矛盾,对优秀作品事物在优秀作品进修,都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从矛盾的两方面看问题,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8、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反对一种方法认识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原理】世界上优秀作品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二者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两者在不同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和工作方法。
10、主次矛盾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我们称此为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进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
【方法论】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照顾一般。
11、矛盾主次方面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叫矛盾的姿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
得支票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12、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方法论】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三、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人的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实践决定认识(理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实践对认识(理论)的决定作用原理
【原理】实践是人们发行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原理
【原理】人们在实践中要实现预想的目的,必须使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即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否则就会失败。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把主客观联贯起来的特性,一种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方法论】反对用实践以外的任何东西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4、认识辩证发展过程原理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法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四、人生观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原理
【原理】个人活动是社会总活动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发燕尾服起促进或失去作用;反之,起阻碍或破坏作用。
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又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方法论】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反对脱离社会需要的自我设计,也反对否定个人活动的作用。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科学社会意识的促进作用。
3、人生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贡献的原理
【原理】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客观条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扬顽强拼博的精神,立足本职,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