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的思考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
大学城中心区(小谷围综合发展机会展文化共享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1 项目背景广州大学城的发展为提升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高等教育水平,促进经济和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
建设广州大学城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广州中心城市的“南拓”。
为了保护现有的城市结构并作为分散大都市区政策的一部分,城市未来将向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东面和南面发展。
广州的南面现状主要为农田、村庄和丘陵,将发展为新的会展区、生物岛、大学城、广州新城和一定数量的基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工业区。
其中广州大学城的规划建设将是广州大都市区南拓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广州大学城坐落在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总面积43.3平方公里(其中小谷围岛约18平方公里)。
大学城的发展应作为珠江三角洲整体的一部分,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气候环境特征和现有自然风景。
广州大学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通过主要的区域高速公路和新建的交通系统,加强中心区和南岸发展区的可达性。
在这些发展的背景之下,大学城必将强有力的促进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广州大学城的规划是基于各种组织原则和规划概念,包括:“TOD(交通引导发展)”的概念,“组团生长”的结构概念,“网络组织”的功能概念,“生态优先”的设计概念和“数字化”虚拟城市的概念。
这些概念把广州大学城的空间结构组织成等级清晰的系统,形成了大学城发展的框架。
1交通引导发展规划中有重要意义的是发展一个综合的交通系统,这个系统联系了多种交通方式,形成了城市交通向外延伸的网络。
地铁线从广州中央商务区向南延伸,从小谷围岛中心通过,是联系大学城和广州城市南拓轴的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
主要的区域公路位于岛的东部和西部,服务于往返城市的车流,联系着通往各个大学校区的一系列环路。
沿着内环路,是一条轻轨铁路系统,在几个换乘的节点与地下公共交通连接。
放射性的道路和支路则进一步完整了交通的网络,构成一个有着清晰的层次结构的交通系统。
2 组团生长作为“特殊功能的城”,广州大学城的功能布局围绕7个大学组团组织,其中的5个在小谷围岛。
广州大学城项目市场定位分析报告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加强技术研发和合作,引进先进技 术,提高项目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 争力。
制定财务预警机制,加强财务管理 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风险 问题。
市场风险
技术风险
管理风险
财务风险
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市 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及时掌握市场 变化,调整市场策略。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流程,加强 团队建设和培训,提高项目管理的 效率和执行力。
政策法规
遵守相关政策法规,合理规划项 目,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04
项目产品定位
建筑类型
以住宅、商业、教育设施为主,适当配置 休闲、娱乐等公共设施。
户型设计
根据目标客户群的需求,设计不同户型以 满足不同需求。
装修标准
提供不同装修标准,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
配套设施
配备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如超市、餐厅 、医疗中心等。
机遇识别
抓住广州大学城内学生和教职工的需求,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机遇,本项目有望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
03
项目定位分析
项目定位策略
01
目标客户群
以大学生、教职员工、周边居民 为主。
竞争环境
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扬长避 短,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03
02
土地资源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以规划建设 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建筑。
3
广州大学城的建设旨在提高广州的高等教育水 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
项目地理位置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南部,距离市中心约30公里,距离广 州市白云国际机场约40公里。
广州大学城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贯穿,交通便利。
项目周边环境
大学城:广州
大学城:广州大学城是广州市的一个区域,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是一个集大学、高新科技产业、商务、居住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新区。
随着广州大学城的建设,该地区已经成为了广州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高等教育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大学城的规划和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广州市政府提出了在番禺石基镇建设广州大学城的构想。
1994年,广州市政府正式批准该项目,并于1995年成立了广州大学城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1998年,广州市政府与广东省政府签署了共建广州大学城的协议,标志着广州大学城的建设正式启动。
随着不断的规划和建设,大学城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多所高校的大学城,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高校。
目前,广州大学城内已建成了多个大学校园,校园内绿树成荫,湖光山色,环境优美,是学生求学的理想之地。
各大高校的学科设置丰富,研究生院、博士生院、科研机构等也在大学城内相继成立。
除了高校,大学城还有许多高新科技企业和研发中心,形成了科研、教育与产业融合的产业生态圈。
大学城的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企业入驻。
这些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为大学城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大学城不仅是一个教育和科技创新的中心,也是一个商务和居住的综合性城市。
大学城内有各种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餐饮和娱乐设施,为居住在这里的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选择。
大学城还拥有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各类公共设施,提供了优质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服务。
大学城还是一个文化艺术的聚集地。
各大高校经常举办文艺演出、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休闲选择。
大学城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在城市交通方面,大学城内外交通便利。
大学城内有多条城市快速路和轨道交通线路经过,出行方便快捷。
大学城的公共交通网络也十分发达,市民出行方便。
对广州大学城规划设计目标的矫正
东部的龙洞教师新村 北部的云 山居 、集贤苑教 师新村 ,西部的同德围教师新村 。该系统的职工 在选择住处时 .其 工作 与 居住 距离基本保
洪 惠 群
HO N G ui n H qu
【 要 】 进 入 2 世 纪 之后 ,刮 起 了一 股 “ 我 的 ” 摘 1 忘
1 规划设计 目标 的美妙初衷
2 0 年前 , 00 广州市政府 已完成市属的文、 教 卫系统单位职工住房 的基本配套建设 。根据该系 统单位职 工的需 求和 城市空 间结构的实际 情况 .
持在 1k 以内。 i 5n 20 0 0年 后 广州 市 政 府 完 成 了新 一 轮 的 发 展 规 划 ,其 中规 划 在 广 州 市 番 禺 区 小 谷 围 岛 ( 属 原 番 禺 市 ) 设 一 座 广 州 大 学城 。 空 间 功能 规 建 其
c n t ci n Du eu r a o a l ln ig tr e, o s u t . et f n e s n b ep a n n g t r o ol a a
KEY ORDS:a d cp f nv ri wn d s n d W ln sa eo u iesyt t o ; ei e g
t g trcic t n a p o c e r a e ; e t ai ; p r a h s i f o
发建 设来解决 ,如此也避免 了资金一次性投入过 大 。大学城总体规划 目标是 “ 绿盈水绕 、生态学 府” 资源共享与节能环保 ” , 。其中 ,在空间规 划 理念上表现为 :突破现有社会管理模式 ,使得各 校园规划结构基本一致 .共享 出行道路 :在景观 规划理念上表现为 :改变 以围墙划分空 间的传统 做法 以道路划界取而代之 以新 的文化精神创 造 出特有 的景观效果; 在环保规划理念上表现为: 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 ,最大限度安 排 在 城 乡结 合 部 一 带 如 广 州
广州大学城
实验室、孵化空间、研究机构以及 交流空间,通过规划中的隧道和轮 渡与北部生物岛联系。
“学-----研---- -产” 一体化 结构: 根据共享资源的级别分为
综合发展北区
组团1
“城---- -组团------学校”
中心生态公园,社区中心和文化 信息中心。中心图书馆,体育馆, 酒店会议中心,体育休闲中心。
区位条件分析 广州大学城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 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研究范 围43.3平方公里。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 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 大学城的区位条件具有以下优势: 1.在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 城选址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 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提高广州城 市建设的综合效益。
2.在广州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 城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 通过轴上的产业实体互动,形成“学、研、产” 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 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
3.在交通区位上,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 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 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 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 度的满足。 4.在文化区位上,广州大学城附近既有以 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 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 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 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 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 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
规划结构: 根据共享资源的级别分为
“城---- -组团------学校”
广州大学城共享资源的配置分为下述三 个层级: 1.城市级共享资源 城市级共享资源应与城市有着最为 直接的交通联系,其共享的范围与城市 的交通条件密切相关,它将依托地铁及 南北向便利的交通条件,形成发展走廊 ,集中设置商业服务业设施、文化设施 、科研设施等。它面向全社会共享,主 要由政府和社会力量进行建设。 2.组团级共享资源 相邻的若干所大学的教学设施提倡 共享,如组团级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 、会议中心等,其间的步行距离应控制 于五分钟之内,即半径400米左右的范 围之内。主要由高校和政府进行建设。 3.校区级共享资源 校区级共享资源是由学校、科研机 构自己建设的、可在校区之间共享的资 源如专业实验室、教学基地等。 上述各级共享资源区的配置相互之 间还有各种便利的联系,可能会视具体 的基地条件予以层级上的叠合。
对大学城规划的思考
33 开 放 性 .
校 园和 社 会 接 触 太 少 ,不利 于信 息 的收 集 和 科 技 的 交 流 , 对 学 生 社 会 责 任 感 和 社会 活 动 能 力 的培 养 有 严重 的影 响 ; 代 当 社 会 以前 所 未 有 的 速度 向前 发 展 , 高度 的社 会 化 生 产 要 求 社 会 的各 元 素 之 间 密 切 结 合 共 同 发 展 ,大 学 再 也 不 能 自我 封
闭 。 放是 大学 发 展 的必 然 趋 势 。 大学 只有 积 极 参 与 城 市 建 开
长 期 以 来高 校采 取 半 封 闭 式 的 办 学 方 式 , 学 和 科 研 活 教
动 与 社 会 基 本上 脱节 。 校 以 “ 位 社 会 ” 学 单 的形 式 存 在 。近 些
年 来 , 种 情 况 发 生 了很 大 的 变 化 。 在有 关 校 园 规 划 的论 文 这 和 资 料 中 , 常 出现 “ 会 化 大 学 ” “ 放 式 大 学 ” 称 谓 , 常 社 、开 等 其
的趋 势 , 出现 了后 勤 管 理 社 会 化和 后 勤 设 施 外 移 的 改 变 ; 进 入 2 世 纪 后 , 着 知 识 经 济 的发 展 . 学 日益显 露 出重 要 的 1 随 大
1大 学 和城 市 关 系 的演 进
从 封闭式修道 院大学到开放式 大学城 的变化历程 , 不 仅 是科 学技 术 发 展 的历 史 、 育 制 度 演变 的 历 史 , 是 一 部 教 更 城 市发 展 的 历 史 、 部 城 市 和 大学 关 系 演变 的历 史 。大 学 在 一 漫 长 的发 展 历 程 中 , 城 市 的 关 系 经 历 了从 内 到外 , 孤 立 同 从 到 融 和 , 依赖 到 推 动 的 发 展 历程 。早 期 的 大 学 大 多 处 于 城 从 区环 境 之 中 , 至 有 的 大学 就建 在 一 栋 建 筑 的 内 部 , 闭 的 甚 封
大学城十年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大学城十年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前言大学城是有着高等教育机构聚集的特殊区域,是承载城市兴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城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会探讨大学城十年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希望为大学城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大学城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大学城建设开始蓬勃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大学城也迅速崛起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十年前,我国的大学城规划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诸如南山区和滨海新区在工程上进行了开发和拓展,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大学城的规模扩大、产业结构的转型、市场需求的变化等,大学城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大学城发展面临的挑战人才流失大学城作为高等教育机构聚集的地方,本应成为人才的聚集地。
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由于人才市场的竞争,部分留学生和优秀人才在毕业后往往选择远离大学城到更大的城市发展。
这给大学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大学城地区产业的不断扩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也逐渐由以教育为主向以多元化产业为主转变。
这对于大学城当地的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需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防止发展出现不平衡的局面。
城乡发展不平衡大学城往往位于城市的远郊和边缘地带,他们往往面临的不仅是人才流失的问题,还有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比如,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都有待提升,高校发展中的社会和配套服务的压力也较大,这会限制大学城的进一步发展。
大学城发展的建议加强人才储备和发展环境为了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大学城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留在当地发展。
同时,也需要建立持久的储备人才系统,这对于未来的大学城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创新型大学城大学城应该具有以高科技产业为基础发展的优势,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广州大学城规划咨询及发展规划综述
四 家 单 位 参 加 广 Jl 学 域 概 念 规 +大 划 咨 谢 I 在 四 家 咨 询方 寨 的 作 基 础 上 . 充分 吸 取 研 讨 会 和 占大 学 的 意 见 , 广 州 市 城 市 规 划 病翩 研 究 中 心 完 成 厂 《 州 大 学 l 发 广 藏
2. 同 济 大 学 建 筑 城 规 学 院 可 案 2
【 键 词 】 大 学城 ;发 展 规 划: 关
广 州 青
2 四家 咨 询 方 案 简 介
THE C 0N S I ER A TI N FO R TH E D O D EV ELo PM ENT P L N NI A NG 0 F TH E G U A NG Z Ho U U N I ERS I V TY
广 州市城 市规划编制 研 究中 心 广 州大学 城 发展规划 编制 工 作组
【 要 】 厂 州 大 学城 发 展 现 划 , 摘
综 合 了 咨 询 万 章 及 研 讨 舍 选 成 的 共 幔 , 深 化 和 落 宴 了 《 州 城 市 厂 建 设 喜悼 战 略 概 舍规 划 纲 要 》 对 厂 州 大 学 城 的 功 能 及 发 展 目 标 等 的 要 求 以 寻 求 蔓 学 城 的 地 划 、 建 设 和 发 展 模 式 , 促 进 大 学 城 与 厂 f 市 经 济 、 社 击 、 环 境 的 协 城 调 发 展 , 为政 府 主 导 启 动 大 学城 的 建 设 提 供 决 篡 建
C l Y T
( 溉 见 图
彩页)
2 中 国城 市 规 划 设 计 研 完院 l 百 案
谚 方 案 研 究 r大 学 城 的 建 设 和 运 作 机 制 , 并 进 行 r土 地 投 资 和 啦 益的 估 算
大学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大学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在21世纪到来之际,广州市政府提出建设广州大学城的计划,对于广州而言,这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态,新的机遇和挑战。
由于大学城的规模与投入非同一般,牵涉的关系相当复杂,其建设的好坏无疑将对高等教育乃至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一个关系到广州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
1大学城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在大学城的总体定位来看,建设大学城有着加速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形象的目的,同时也是增强城市的教育、文化、科技功能,促进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需要。
大学城是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建设理想城市人居环境的需要,而且还是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需要。
统领广东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高等教育的发展最终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
因此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在以广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的前提下,为更好地促进广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发挥广州在珠三角地带和广东省范围内的积极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知识经济发展。
广州大学城的建设旨应立足于建立教育创新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和推进开发体系,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之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大学城在不脱离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的背景下,克服了广州市属原高校“散小低差”的状况,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
进人21世纪,各地区的知识经济改革与布局结构调整已经不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地区间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唯有加速观念转变,确立奋起直追的信念,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和特点,扬长避短,真正作到“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才能在新一轮改革中迎头赶上甚至后来居上。
优化教育结构,提升广州城市地位大学城优化教育结构体现以下几方面:第一,层次结构的优化。
根据广州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以“调整服务面向”为重点,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质量,优化学科”为重点,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形成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合理的人才构成。
我国大学城建设的规划思考
立 的社 区 。人 口一般 在 5一l 。 为 大 学 生 提 供 良好 的学 习 O万
5 0万左 右 ; 中, 其 目前 已开 发 的及 尚处 建 设 中 的卓 越熙 街
( 一二期 ) 富力城 商业 、 、 龙湖地产项 目商业 , 规模约 2 0万平 8
城、 生态城 、 文明城” 大学城通常指包含几所或 一所规模较 。“
大的大学 、 以从事高等教育及 相关活动 为主的城市社 区。 大 ”
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 的影响 , 的大学城经济 圈吸引了人 形成
口集聚和非农产业集 聚 , 形成一 个新城 区 , 并与 主城 区功 能 有机衔接 , 不仅促进 教育 事业 的发展 , 还大 大拓展 了 区域 消
我 国 大 学 城 建 设 的 规 划 思 考
陈 芳
( 四川 大 学建筑 与环 境学 院 , 四川成 都 60 6 ) 10 5
【 要 】 反思我 国大学城建设 问题 , 照 目 新时期 经济社会发 展 需求 , 建设规 划需要研 究的 内 提 按 前 从 容 、 划主导思想等方面进行 了初 步思考。 规
村等于一体 , 使地产 巨头大 大看好 大学城 , 学城 的土地市 大 场价值均迅速飙升。
深圳 、 珠海 以及上海杨浦大学城规划 建设 将高新技 术产
业 的展考 虑在 内 , 的将 大学城 与科技 园 区合 为一 体 , 有 依
托大学城中高校集 中的优势来发展 当地的高新技 术产业 , 带
省、 。 市
划拨方式提供 , 地价 远远低 于市场价格 。20 00年后国内正是
房地产开发热的时期 , 大学城 的建设拉 动了房地产经济 和土
广州大学城组团四规划与建筑设计——特殊环境的特殊解读
SPECIAL COLLECTION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校区组田四位于大学城(小谷围岛)的西端,南面及西北面分别毗邻海心岗水道及小洲水道,东南面以中部快线为界,西面与广东科学中心(在建)隔路相望,规划中的地铁七号线穿越基地中部。
规划设计范围约为132hm2(其中教学区92hm2),总建筑面积近80万m2(其中教学区近47万平方米)。
在以绵延起伏的丘陵地形为特色的广州大学城中,广州大学校区基地所在的环境地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规划基地内现状主要为农田和少量果林,地势低洼平坦。
由于位于小谷围岛西端,南北两面为珠江水道相夹,自然景观资源相当优越。
基地内水网聚集,有较多的河涌及池塘。
西北面有两个水口与小洲水道相通,南面有一个水口与海心岗水道相通。
因此在规划设计构思中着重考虑水环境的营造,注意对基地内现有果树的保护,并进一步围绕中心湖提出了“信息廊”的设计概念。
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校区的滨水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特色,从营造高效生态环境的高度出发,科学地确定规划的指标和组织多层次的有机生态绿地系统,在继承传统地域文化和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塑造生态型的新校园。
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校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是对特殊基地环境的特殊解读。
一、 “双轴双环”的规划结构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校区采用“双轴双环”的规划结构。
双轴校区南入口引入的礼仪景观轴和由西入口引入的连接文、理各科教室和实验室直至生活区的弧形轴线联系成一整体,双轴的交汇点为架高的图文广场,它不仅是校区最重点的景观节点和视觉焦点,也是校园活动、人流集散的中心点。
双环以环形信息廊联系各主要教学楼和生活区,环绕中心湖面、水系及绿岛组成的中心生态核,兼具观景、景观功能,形成共享交流的环形空间;在规划区的周边规划了环型车行道路,解决车行交通问题,同时使广州大学的校区组团更加紧凑。
二、以水为题的特色校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结合基地水网密集,两面临江的现状特点,构思中强调以水体为核心,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环境。
广州大学城建设回顾与反思
78[ UED ] 115 | 10 | 2018Review and Reflection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Town Construction 广州大学城建设回顾与反思文_李传义 原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澳门大学校园发展部特级行政主任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图打开广州电子地图,大学城优美的城市空间形态、和谐有序的城市肌理随即映入人们眼帘。
良好的绿色生态与城市内在功能的高度吻合使它获得2006年国家人居环境奖。
在设计城市手法上,尤以创新城市能源体系,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我国城市建设之先河,现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即是在广州大学城建设经验基础上编制的1。
全城(580万平方米)建筑主体节能率达到65%2,非传统水源(再生水)使用率超过40%,这些标准都已远远超过现行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GB/50378—2014。
城市区域能源多联供体系和能源梯度利用规划科学地解决了30多万人的用能需求,同时培育起一个庞大的区域能源供应产业。
大学城在四节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创新之路4,获得201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
回顾当初组织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的过程,适逢“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机遇。
由于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起点高,省市主要领导只定下“四个一流”的原则,在专业技术上放手让职能部门和专家说了算,主要领导基本不参与意见,故而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
举国内外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约5000人参与这项工程设计会战,在专家决策机制的统领下,确保了18项专项规划与城市设计切实落地生根。
正是多层面全方位的规划与城市设计才有了今天这样美丽的“绿盈水绕、生态学府”环境。
15年过去了,实践证明专家决策机制是行之有效的城市建设的科学模式,对比人们常说的“规划规划墙上一挂,不如领导一句话,动不动就先改规划,今天开明天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关于我国大学城建设的规划思考
我国各地大学城的兴起和建设是很有特色的。 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同
时, 也 带动 了区域 经 济 的调 整 和升 级 ; 许 多 省 市甚 至用 “ 大 学城 经 济 圈 ” 来 描 述 其 作用 。 但是, 从 中也 有很 多不 可 忽视 的 问题 。 本 文通 过与 世界 上成 功 的大 学城参 考 , 分析 了我 国 大学城 在 规划 现状 并 提 出建议 和建 设 规划 的措 施 。
建 筑理 论与 设计
关于我 国大学城建设 的规划思考
摘要 : 随着 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 中国的大学城建设的浪潮席卷发达城市 , 并发展到 了较落后地 区, 我国总体上 已进入
城 乡经济 社会 发展 一体 化 新格 局 的重 要 时期 , 作 者根 据 多年 的理 论 与实 践对 大 学城 的发展 进 一 步规 划 思考。
素 质作 出新 贡 献 。 3 . 3与发 展 高新技 术 产 业 紧密结 合 , 实施科 教 兴 国
、
中国大 学城 发展 的阶段
我 国从 1 9 9 9 年 开始 实 行 高等 教 育扩 招 政 策 , 经过 连 续几 年 的扩 招 , 处 于
著 名 的英 国牛津 大学 城和 剑桥 大学 城 , 已经 历 了上百 年 的发展 历史 。 围绕 剑 桥大 学所形 成 的高科 技 产业群 , 让世 界为 之瞩 目。 大 学城 与大 学科 技 园区应
一
3 . 2大 学城在 当前 区域发 展 中应 起 的作 用
当前 , 为完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的首要任务 , 大学城建设要紧紧围
绕 深入 实 施科 教 兴 国 战略 , 为推 进 建设 创 新 型 国家 进 程 作 出新 贡 献 ; 紧 紧 围
广州大学城规划的新理念与城市建设新技术
SPECIAL COLLECTION广州大学城2000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17%,在校大学生不到40万,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
根据广东“十五”教育发展规划,2005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25%,在校大学生达到80万人。
而广东、尤其是广州地区的高校普遍遇到了发展用地严重不足的问题。
有些高校生均用地不足30m2,校园周边已被城市包围,无任何发展空间。
有些大学分设五、六个校区,办学成本极不经济。
广州市于2000年提出建设广州大学城并开始了选址工作。
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启动建设。
一、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1. 选址科学,区位优势明显广州大学城选址在广州市番禺区的新造镇小谷围岛,四面邻水。
西邻洛溪岛,北邻国际生物岛,东接长洲历史文化保护区,与琶洲生态公园隔江相望,选址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在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它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未来的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
它既是广州新兴产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南部新城区建设的一个增长极。
在广州未来的都会区中,广州大学城正好位于广州新城和母城之间。
从直线距离看,大学城距新城和母城大约都是17km,有利于大学城与母城和新城保持密切的联系,既可以依托母城原有的天河区城市中心、科学城、高新技术产业区、五山大学园区等城市设施和资源,又能与番禺新城的建设协调规划,综合配套发展(图1)。
在广州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广州大学城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产业实体互动,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
在交通区位上,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周边快速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在文化区位上,广州大学城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
对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的思考
的 有 关 事 务 . 并 监 督 各 大 学 、 科 研 机 构 和 产 业 机 构 依法 管 理 好 本 部 r的 事 务,其 主 要 职 能 包括 : J 政府 协 调 职 能 、建 设协 调 职 能 、 大学 协 阑职能 、 业 发 展 协 调 职 能 、交 通 与 安 全 综 合 治 理 耽 能
等。
gc p a i l n
【 键 词 】 太 学城 ;发 展 规 划; 关
厂 州
2 对 广 州 大 学 城 发 展 规 划 的 思
THE SUM M ERY 0F THE PLAN—
N l O N SU L l N D D E EL一 NG O T NG A V 0 P M E T N PL AN FO R TH E
聘 或 兼 职 . 学 生 可 以 跨 桉 虚课 .
( ) 大 学 城 管 理 模 式 剖 新 3 在 大 学 城 的 管 理 模 式 上 , 规
conom y一 …
划 提 出 应 成 证大 学 城 管 理 委 员
会 . 负 责处 理 大 学 城 区 的公 共 行 政 事 务 . 协 调 各 大 学 、 科 研 机
t l… h 】 … u v l me s de e op nl of e
i y, … et i …
学 体 制 、 结 构 、 模 式 和 培 养 方 式 都 已进 行 改 革 的 敦 育 资 源 重 组 集聚地 :大学城 本 身为办 幢单位 进 行 体 制 改 革 提 供 了 组 织 平 台和 资 源 基 础 。 进 入 大 学 城 的 办 枝 单 位 已 无 需 再 兼 具 大 量 社 会 性 职 能 , 而 H 是 十 教 学 科 研 机 构 。 大 学 城 内 教 师 町 以 实 行 校 际 联
大学城:广州
大学城:广州大学城,是指集聚大学、高校为主的地区,是我国大中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广州的大学城,是我国知名的大学教育聚集地之一,拥有多所高水平的大学和学院,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学习和就业。
下面将从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对城市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对广州大学城进行探讨。
广州的大学城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那时广州的高校尚未形成集聚之势。
1983年,广东省政府决定兴建大学城,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大学城位于广州市的番禺区,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67所高校和学院。
随着大学城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院选择在这里设立分校或者转移至此。
广州大学城逐渐形成了集群化的大学教育模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著名的大学教育聚居地之一。
广州大学城拥有众多优质的高校和学院,其中包括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
这些高校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学城还有完善的教育设施和配套设施,包括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大学城还聚集了许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园区,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紧密结合。
广州大学城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为广州提供了大量的高学历人才,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大学城的建设和发展也促进了番禺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周边的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大学城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观者,以及各类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了广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大学城也促进了城市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广州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支撑。
广州大学城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大学城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每年的高考和招生录取期间,交通压力更是倍增。
大学城内的一些设施和服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学生宿舍、食堂以及校园环境等。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加强运营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广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广州大学城道路使用状况及规划反思
[ 参考文献]
[] 1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概念 [B O ] E / L .人民网, h t :/w .ep ecm c . t p /ww po 1 .o .n
[] 2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小谷围派 出 交警 中 所
图8 重 新 规划 设 想 图
队.广州大学城交通安全讲座数据 [] 0 1 Z .2 1 . [] 3 广州市统计局.广州市 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00 发展统 计公 报 [B O ] E / L .中 国统计信 息 网, h t :1w .jno g t p /wwt c .r .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规 划设 计规范(B 5209)H .北京:中国计划出 G 02-5 []
版社 ,2 0 . 0 6
行 车的掉头隧道,连接 岛外的公交车站
及 相应 的辅助和缓) 场地。这样,进 岛 中 的各种车辆经主干道或放射路就可 以很
火通 明,人气鼎盛,也就不用担 心江边 会成为治安黑点 了。至于靠近内环路 的 行政 区,虽然晚上仍然 比较寂静 ,但因
快 到达各处 ,不但大大减少 了车辆的行 驶距离,还可避免与行人 、自行车流的
梁振锋,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与设计系室 内与环境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1 6 规 师 LnE5 1 划 PFnF I I
广州市高校园区选址规划发展策略研究
等学校的 自身发展及空 间布局上起 了先行 的作用。为 了系统 地安排广州市高等学校 的布 局 ,将其纳入广 州城市 的总体空 间发展 , 指导各类高校 的合理 建设 , 有必要开展此次广 州市高 校 园区选址规划发展 策略研究。
无疑是全 市的教育强区 ;而海珠 区由于普通本科 院校 和成 人 院校 的相 对集 中分 布 , 白云 区由于 普通专科 院校 的发展 , 两 其
区 教 育 水 平 也 远 远 高 于 其 他 区 ; 时 可 以看 到 , 禺 区 由于 广 同 番
州大学城 的发展 , 育发展在全市 占有不可忽视 的地位。 教
4管 理 - 部 学 院 . r - -
5教 - 学 院 . f
6. 立 函 授 学 院 独
一 .
项 目背 景
广 州市高等 院校众 多 , 是广东省乃 至华南地区 的文 化
教 育 中心 , 地 区经 济 的 发展 中发 挥 着 巨大 的 作 用 。 由 于 广 州 在 城 市 建 设 的 迅 速 发 展 , 市 规 模 不 断扩 大 , 有 高 等 学 校 的 布 城 原
局逐 渐体 现出布局分散 、 作较差 的弊端 , 协 高校 自身也 缺乏进
一
据国家政府给 予的优惠政策和条件 来管理其一切事务。 大 学城 ( ol e o C lg sT wn)大 学城 更侧 重 “ ”的概 念 , e : 城
一
步 的发 展 空 间 。
在此情况下 , 广州市政府结合 城市的总体发展 , 合理地规 划建设了广州大学城 , 在优化高等 学校 的空间布局 、 整合教育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doc 18页)(正式版)
广州大学城概念规划咨询设计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研究所广州大学城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一、有利于广州科教体系的完善广州大学城项目的提出,最直观的依据是源于现实的挑战:高校扩招——用地不足——外迁的可能与现实趋向。
广州大学城项目的建设,更是主动、积极地因应发展的需求:从趋势与规划看,广州的高教科研事业应有也必将有大的发展,需要先行考虑发展的需求。
通过广州大学城的建设,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在城市中的合理布局,促进城市知识化进程和城市的知识密集区域(知识产业区域)的成立,提升和强化广州作为华南教育与研究中心、华南知识产业中心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明确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
二、有利于新型办学和教育模式的探索广州大学城的建设,不仅为大学发展提供空间、用地与设施的支持,而且力图通过营造利于创新的校际网络,创造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社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文化多元化的大学发展新模式,并在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税收、人口管理等各方面探索建立特殊体制、实施特殊政策、建设特殊区域,为全国高教改革寻求新的模式。
总体鸟瞰图三、有利于促进学、研、产结合,推动大学成果产业化广州大学城顺应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当代大学基本发展趋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能够进一步发挥大学作为高技术产业摇篮的作用,促进高教对经济、技术发展的积极意义,为学、研、产的结合特别是大学成果的产业化创造空间环境。
四、有利于拉动城市向南部发展,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广州大学城的建设顺应广州城市“南拓”的趋势,成为城市空间南拓的一个增长点,通过城市空间格局的优化,提升城市空间档次,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推进大广州城市新格局的形成。
总体鸟瞰图五、有利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跃升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功能,通过促进大学产业集群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广州的高技术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层次,均进入全国的前列,从而促进广州城市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选址基地建设条件分析评价一、地理区位纵观全国已建或将建大学城的城市,它们多为较大区域的中心城市,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尤其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且具有好的文化教育基础,由此可大略看出大学城这种具有新的组织模式的高教产业集聚区的区位指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 划
众多的科技企业 , 建立校企联合
广州 大 学 城 规 划 从 选 址 比
的
体 , 构建并引导基于教育产业的
较 、规划咨询到发展规划 , 继承
思 考
产业链 , 形成以发展教育产业为
了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
基础 , 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方
精神 , 整个过程强调多目标 、多
向的集居住 、休闲 、生产等多种
(上接第 65 页) 企业的外来职工数量存在少报 、漏 报现象 , 统计年鉴的数据略低于实 际数字 。
间关系
成的难以预测问题 , 也为了更好
“南拓”是广州城市空间发
地认识评价现实环境条件的错综
展的重要策略 , 大学城选址于小
复杂性 , 广州大学城选址工作组
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 , 正是南拓
织了教育 、规划 、管理 、生态 、
战略的重要体现 。未来 , 大学城
经济等各方面专家 , 走遍了广州
通过地铁 4 号线 , 与广州科学
(2) 强调政策与策略研究 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摒弃了 传统规划面面俱到的做法 , 在充 分综合各咨询方案和研讨会共识 的基础上 , 强调研究大学城发展 的政策框架 , 着力于为政府提供 决策依据 ; 重视深化和落实《广 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 要》对大学城的功能及发展目标 等的要求 , 为下一层次的规划设 计及建设起总体指导作用 ; 寻求 大学 城 的 规 划 、建 设 和 发 展 模 式 , 促进 大 学 城 与 广 州 城 市 经 济 、社会 、环境的协调发展 , 并 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 为政府主 导启动大学城的建设提供决策建
1 广州新建大学城的必要性和 紧迫性
(1) 建设大学城是维护广州 作为华南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需 要。
(2) 建设大学城是改变广州
2002 年 第 26 卷 第 5 期 94
高教发展滞后于社会整体发展的 需要 。
(3) 建设大学城是实现广州 新的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 。
(4) 建设大学城是改善广州 高校办学环境和条件的需要 。
现有高校发展的需要 , 更重要的 是实现广州城市功能升级和城市 空间重构 , 实现城市发展战略 , 提高城市发展竞争力 。
(1) 大学城与城市整体的功 能关系
传统上 , 虽然也有如广州五 山地区这样的高校集中区 , 但是 这些高校区与城市的其它功能区 之间往往是相对隔离的 , 高校接 触社会的前提是高校必须与城市 环境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 体 , 因此 。广州新大学城发展规 划有意打破上述城市功能区的隔 离。
宏观上首先将新大学城选址 和广州城市功能结构调整尤其是 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发展结合 。在 广州城市总体功能发展关系上 , 大学城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 ; 在 广州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 , 大学 城位于以 I T 产业为特色的新兴 产业轴上 , 大学城与广州国际生 物岛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紧密协 调成为一个整体 , 共同构成了广 州 “信息港”, 与航空港和深水 港形成了广州的 “三大港”; 从 文化功能角度看 , 大学城 (校园 文化) 与周边的黄埔军校 (近代 史迹文化) 、余荫山房 ( 岭南古 典园林文化) 、宝墨园 ( 现代岭 南园林文化) 、琶洲国际会展中 心和广州国际生物岛 (现代岭南 生态文化) 共同塑造了一个综合 性的文化功能区 ; “TOD ( 交通 引导开发) ”的发展理念是广州 大学城规划的另一重要特征 , 规 划与城市干道和快速轨道交通结 合 , 依托岛中部的南北向交通干 道和地铁 2 号线延长线 , 形成岛 上南北向的发展走廊 , 这条发展
规划实例 PLANNING CASES
【文章编号】1002 - 1329 (2002) 05 - 0094 - 03
对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的思考
广州市城市规划局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组
【摘要】简要介绍了广州大学城 发展规划的必要性 、紧迫性 。在 此基础上 , 对大学城发展模式 、 大学城与城市整体关系 、大学城 规划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关 键 词】大 学 城 ; 发 展 规 划 ; 广州
空间形象 , 将在珠江轴线上塑造
对 广
业 , 充分重视教育产业与高新技
一个健康 、良好 、优美的城市人
州
术产业 、文化产业 、房地产业 、
文景观 , 塑造现代的文化型生态
大 学
商贸服务业 、旅游业等联合发展
都市意向 。
城
的带动效应 , 依靠学校比较成熟
发 展
的研究成果和人才 , 吸引 、孵化
213 大学城规划方法
强大的南拓动力 。
合将使大学城成为广州旅游的一
广州大学城主体位于珠江的
个新亮点 ; 同时 , 大学城也应成
江心岛 ———小谷围岛上 , 是珠江
为代表广州发展先进社会价值观
空间带上的重要节点 。规划充分
念 、社会先进文化 、社会不断进
依托滨水区的生态条件 , 在环岛
取的竞争意识的策源地 , 在构造
滨水带集聚多种文化 、科研 、休
THE SUMMERY OF THE PLAN2 NING CONSULTING AND DEVEL2 OPMENT PLAN FOR THE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WAN G Menghui , DUAN Xianfeng ,
TIAN Li , D IN G Feng ABSTRACT: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advises for con2 struction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 y on planning and t he develop2 ment met hod , aiming at boosting t he harmonious develop ment of e2 conomy , society , environment of Guangzhou. The develop ment planning shared t he common views from four consulting units and re2 quires from Guangzhou’s strate2 gic plan. KEYWORDS : University Cit y ; develop ment plan ; Guangzhou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文献标识码】B
2 对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的思 考
211 大学城自身发展模式 (1) 共享型网络化发展模式 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综合各
种咨 询 和 研 讨 意 见 , 探 讨 集 约 型 、共享型 、网络型办学模式 。 广州大学城不是一个简单提供硬 件的办学设施群 , 而是一个对办 学体制 、结构 、模式和培养方式 都已进行改革的教育资源的重组 集聚地 。大学城本身为办校单位 进行体制改革提供了组织平台和 资源基础 。进入大学城的办校单 位已 无 需 再 兼 具 大 量 社 会 性 职 能 , 而只是一个教学科研机构 。 大学城内 , 教师可以实行校际联 聘或兼职 , 学生可以跨校选课 , 图书馆 、体育运动设施 、实验室 等可以校际共享并对社会开放 。 学校之间 、学校和社会之间开展 科研 、教学 、产业多边合作 , 全 面实行校际合作 、多学制开放性 的教育教学模式 , 形成多样化交 叉式 的 大 教 学 网 络 , 产 学 研 结 合 , 满足社会不同层面对教育多 元化的需求 。广州大学城以资源 的分级共享和网络化为原则 , 建 立了 “城 →组团 →校区”三层次
的各个角落 , 反复比较研究 , 最
城 、琶洲国际会展中心 、广州国
终确定了现在的选址 。规划咨询
际生物岛 、广州新城 、南沙地区
工作则邀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联结形成广州新兴产业带 。在这
研究 院 、同 济 大 学 建 筑 城 规 学
条带上 , 大学城将起到重要的承
院 、广东 省 高 教 建 筑 规 划 设 计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Vol126 No15 Ma y12002
走廊同时是城市级资源共享区 ;
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形成 , 提供产
在广州旅游网络体系中 , 大学城
业转换的良好条件 , 通过规模效
处在 “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
益产生 “乘数效应”, 构成足够
旅游线上 , 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
体系 。规划将大学城有关功能设 施分解为三个层面 : 城市级共享 设施 、组团级共享设施和校区级 教学科研设施 。
(2) 建设和运作机制的创新 广州大学城在建设和运作机 制上采取政府统筹 、大学主体运 行和社会各界参与的模式 。政府 主要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 , 统筹 大学城市建设规划 , 制定相关政 策 ; 大学负责自己校区教学和科 研设施的建设 ; 企业和社会的其 他组 织 负 责 高校服务体系如 食 堂 、公寓 、商业等设施的开发建 设以及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与开发 等 , 为大学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同 时 ,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得到及时 转化和利用 。 (3) 大学城管理模式创新 在大学城的管理模式上 , 规 划提 出 应 成 立大学城管理委 员 会 , 负责处理大学城区的公共行 政事 务 , 协 调 各 大 学 、科 研 机 构 、产业部门 、交通安全等方面 的有关事务 , 并监督各大学 、科 研机构和产业机构依法管理好本 部门的事务 , 其主要职能包括 : 政府协调职能 、建设协调职能 、 大学协调职能 、产业发展协调职 能 、交通 与 安 全 综 合 治 理 职 能 等。 关于大学管理 , 各高校依法 根据自己的特点自行决定内部管 理体制 , 按照市场的规律办学 ; 接受大学城管理委员会的督导 、 评估和检查 。大学城管理委员会 主要对大学城的教育事务实行行
方案 比 较 ; 强 调 政 策 与 策 略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