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

合集下载

中国历代干支纪年表

中国历代干支纪年表

中国历代干支纪年表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99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唐尧前2357~前2258虞舜前2257~前2208夏前2207~前1766商前1765~前1122周前1121~前249西周前1121~前771东周前770~前249秦前248~前207汉前206~220西汉前206~8新莽9~23更始帝23~25东汉25~220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号三国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晋265~420西晋265~316东晋317~420五胡十六国前赵304~329 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成汉/前蜀304~347后赵319~350前凉324~376前燕337~370前秦351~394后秦384~417后燕384~409西秦385~431后凉386~403南凉397~414南燕398~410西凉400~420北凉401~439夏407~431北燕409~436南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北魏386~534东魏534~550西魏535~556北周557~581北齐550~577隋581~618唐618~907五代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十国吴902~937前蜀907~925吴越907~978楚907~951南汉907~971闽909~945南平/荆南924~960后蜀934~965南唐937~975北汉951~979宋960~1279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辽907~1125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金5~1234元1206~1367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灭南宋西夏1032~1227明1368~1644 公元1644年桂王被杀清1616~1911清建国于公元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秦(秦代帝王无谥号,以世代作为帝号) 前248~前207始皇帝赢氏讳政二世皇帝讳胡亥汉前206~220西汉前206~8太祖高皇帝刘氏讳邦孝惠皇帝讳盈太宗孝文皇帝讳恒孝景皇帝讳启世宗孝武皇帝讳彻孝昭皇帝讳拂陵中宗孝宣皇帝讳询高宗孝元皇帝讳奭孝成皇帝讳骜孝哀皇帝讳欣孝平皇帝讳衡东汉25~220 公元25年世祖光武皇帝讳秀显宗孝明皇帝讳庄肃宗孝章皇帝讳炟孝和皇帝讳肇孝殇皇帝讳隆恭宗孝安皇帝讳祜孝顺皇帝讳保孝冲皇帝讳炳孝质皇帝讳缵孝桓皇帝讳志孝灵皇帝讳宏弘农王讳辩孝愍皇帝讳协(又谥孝献皇帝)三国魏220~265太祖武皇帝曹氏讳操世祖文皇帝讳丕烈祖明皇帝讳睿蜀221~263昭烈皇帝刘氏讳备后主讳禅(十六国时被汉王刘渊追谥为孝怀皇帝) 吴222~280武烈皇帝孙氏讳坚大皇帝讳权晋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氏讳懿景皇帝讳师文皇帝讳昭武皇帝讳炎孝惠皇帝讳衷孝怀皇帝讳炽孝愍皇帝讳邺东晋元皇帝讳睿明皇帝讳绍显宗成皇帝讳衍康皇帝讳岳孝宗穆皇帝讳聃哀皇帝讳丕废帝讳奕(无谥号)太宗简文皇帝讳昱孝武皇帝讳曜安皇帝讳德宗恭皇帝讳德文南北朝宋420~479高祖武皇帝刘氏讳裕少皇帝讳义符太祖文皇帝讳义隆世祖孝武皇帝讳骏前废帝讳子业(无谥号)太宗明皇帝讳彧废帝讳昱(无谥号)顺皇帝讳准齐太祖高皇帝萧氏讳道成世祖武皇帝讳赜郁林王讳昭业海陵恭王讳昭文高宗明皇帝讳鸾东昏侯讳宝卷和皇帝讳宝融梁高祖武皇帝萧氏讳衍太宗简文皇帝讳纲世祖孝元皇帝讳绎敬皇帝讳方智陈高祖武皇帝陈氏讳霸先世祖文皇帝讳蒨废帝讳伯宗(无谥号)高宗孝宣皇帝讳顼后主讳叔宝(无谥号)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氏讳珪太宗明元皇帝讳嗣世祖太武皇帝讳焘高宗文成皇帝讳浚显祖献文皇帝讳弘高祖孝文皇帝讳宏世宗宣武皇帝讳恪肃宗孝明皇帝讳诩孝庄皇帝讳子攸前废帝广陵王讳恭(无谥号) 孝静皇帝讳善见北齐550~577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氏讳欢世宗文襄皇帝讳澄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废帝讳殷(无谥号)孝昭皇帝讳演世祖武成皇帝讳湛后主讳纬(无谥号)幼主讳恒(无谥号)周557~581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讳泰孝闵皇帝讳觉世宗明皇帝讳毓高祖武皇帝讳邕宣皇帝讳赟静皇帝讳衍隋高祖文皇帝杨氏讳坚炀皇帝讳广恭皇帝讳侑唐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氏讳渊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讳治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曌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讳显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讳旦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讳亨代宗睿文孝武皇帝讳豫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讳适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讳诵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讳纯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讳湛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讳昂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讳炎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讳忱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讳漼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讳儇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哀皇帝讳柷五代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氏讳温末帝讳友贞(无谥号)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氏讳存勖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讳嗣源愍皇帝讳从厚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氏讳敬瑭出皇帝讳重贵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氏讳知远隐皇帝讳承佑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氏讳威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氏讳荣十国-南唐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李氏讳昪元宗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讳景后主讳煜(无谥号)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氏讳匡胤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讳炅,初名匡乂,改赐光义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讳恒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讳祯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讳曙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讳顼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讳煦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讳佶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讳桓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讳构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讳慎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讳敦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讳扩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讳昀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讳祺瀛国公显(无谥号)建国公是(无谥号)永国公昺(无谥号)辽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氏讳亿字阿保机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讳德光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讳璟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讳隆绪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讳宗真道宗孝文皇帝讳洪基天祚皇帝讳延禧金始祖懿宪景元皇帝讳函普德帝渊穆玄德皇帝讳乌鲁安帝和靖庆安皇帝讳跋海献祖纯烈定昭皇帝讳绥可景祖武惠成襄皇帝讳乌古乃世祖神武圣肃皇帝讳劾里钵肃宗明睿穆宪皇帝讳颇剌淑穆宗章顺孝平皇帝讳盈歌康宗献敏恭简皇帝讳乌雅束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完颜氏讳旻,本讳阿骨打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讳晟景宣帝讳宗峻睿宗立德显仁启圣广运文武简肃皇帝讳宗尧熙宗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讳亶废帝海陵庶人亮字元功本讳迪古乃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讳雍显宗体道弘仁英文睿德光孝皇帝讳允恭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讳璟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讳珣卫绍王讳永济哀宗讳守绪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太宗英文皇帝讳窝阔台定宗简平皇帝讳贵由宪宗桓肃皇帝讳蒙哥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讳忽必烈成宗钦明广孝皇帝讳铁穆耳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海山仁宗圣文钦孝皇帝讳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睿圣文孝皇帝讳硕德八剌泰定皇帝讳也孙铁木儿明宗翼献景孝皇帝讳和世束文宗圣明元孝皇帝讳图帖睦尔宁宗冲圣嗣孝皇帝讳懿璘质班顺皇帝讳妥欢帖睦尔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氏讳元璋恭闵惠皇帝讳允炆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高炽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讳瞻基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讳祁镇恭仁康定景皇帝讳祁钰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讳见深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讳佑堂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讳厚熜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讳载垕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讳翊钧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讳由校庄烈愍皇帝讳由检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爱新觉罗氏讳努尔哈齐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讳皇太极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讳福临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讳玄烨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讳胤禛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讳弘历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讳颙琰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讳旻宁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讳奕蟭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讳载淳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讳载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宣统皇帝讳溥仪(末代皇帝无尊号谥号.宣统为年号)。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23456789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234567891011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8 9 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丑41 42 43 4445 46 47 48 49 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

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

中国历代纪年方法

中国历代纪年方法

中国历代纪年方法
中国历代纪年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公元纪年法:这是我国今天采用、也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念方法。

2.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

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

3.年号纪年法: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

4.民国纪年法:1912年中华民族成立后,定1912年为民国年号。

从此又有了民国纪年法。

5.生肖纪年法: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

生肖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
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6.星岁纪年法: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

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
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

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

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

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

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

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

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方法二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亥,即地支为亥;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亥年。

方法三快速推算干支巧法1: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 。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

(2不足减就补十成12)2: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

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

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

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干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一、干支的构成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排列组合,成为六十个不同的单位。

具体来说,把天干的第一个“甲”和地支的第一个“子”配合,就成了“甲子”;天干的第二个“乙”和地支的第二个“丑”配合,就成了“乙丑”;天干的第三个“丙”和地支的第三个“寅”配合,就成了“丙寅”天干的第十个“癸”和地支的第十个“酉”,就成了“癸酉”。

至此,十个天干已经轮完了一遍,而地支却留有“戌”和“亥”,这时,天干便由“甲”开始继续与地支留下来的两个相配合,组成“甲戌”和“乙亥”。

十二地支第一轮至此也用完,而天干却剩下来从“丙”到“癸”八个,这时天干仍由“丙”继续下去,而地支则由“子”重新开始配合,如此不断,直至“癸亥”,十天支和十二地支刚好同事配完。

六十为一次循环,第六十个单位之后,又轮到第一个单位,周而复始。

因“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故称这个排列为六十甲子。

其中干支名称参差错综,故又称花甲子,后谓年满六十为花甲即由此而来。

表一六十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天干顺序的单数(奇数)配地支顺序的单数,天干顺序的双数(偶数)配地支的双数,则成为甲子、乙丑、丙寅等,永远不会出现甲丑、乙寅,丙卯等天干单数与地址双数搭配的情况。

二、干支的起源干支的起源及它的数字为什么分别是“十”和“十二”长期以来一直是学者们力图解开的谜。

有些学者试图从上古时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渗透来探索干支的起源。

中国古代有以十二辰记月的做法,即以北极为中心,把天穹的大周圆等分为十二个区域。

这种做法与古巴比伦人为观察太阳一年的运行路线而把星空划分为十二个区域(称为“黄道十二宫”)的做法相似。

由此推测中国古代十二支是受巴比伦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

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很可能是受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干支纪法——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干支纪法——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纪法——纪年、纪⽉、纪⽇、纪时⼀、天⼲和地⽀天⼲:是中櫺国古代的⼀种计序的⽂字符号,共有10个,所以,也叫做“⼗天⼲”,或“⼗⼲”。

其天⼲中有5个阳⼲,5个阴⼲。

甲、⼄、丙、丁、戊、⼰、庚、⾟、壬、癸。

红体是阳⼲,阴⼲,有5个。

阳⼲,有5个,⿊体是阴⼲,地⽀:是中櫺国古代⽤来记录时⾠的符号,共有12个,所以,也叫做“⼗⼆地⽀”,或“⼗⼆⽀”。

地⽀其中6个阳⽀,6个阴⽀。

⼦、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

阴⽀,有6个。

红体是阳⽀,阳⽀,有6个,⿊体是阴⽀,⼲⽀纪法(⼲⽀历)⼆、⼲⽀纪法(⼲⽀历)⼗⼆地⽀,以阳⼲配阳⽀,阴⼲配阴⽀,组合出60个“⼲⽀”。

⼗天⼲与计时⽤的⼗⼆地⽀,古⼈把计序⽤的⼗天⼲古⼈⽤60个⼲⽀纪年序、⽉序、⽇序、时序,故之“⼲⽀纪法”,或“⼲⽀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农历。

因这60个⼲⽀为⼀个循环,所以称为⼀个⼲⽀周期。

具体详见下⾯表⼀和表⼆:表⼀:⼗天⼲与⼗⼆地⽀相配图--阳⼲配阳⽀,阴⼲配阴⽀(此图来源百度)表⼆:⼲⽀排序表1/甲⼦ 2/⼄丑 3/丙寅 4/丁卯 5/戊⾠ 6/⼰巳 7/庚午 8/⾟未 9/壬申 10/癸⾣11/甲戌 12/⼄亥 13/丙⼦ 14/丁丑 15/戊寅 16/⼰卯 17/庚⾠ 18/⾟巳 19/壬午 20/癸未21/甲申 22/⼄⾣ 23/丙戌 24/丁亥 25/戊⼦ 26/⼰丑 27/庚寅 28/⾟卯 29/壬⾠ 30/癸巳31/甲午 32/⼄未 33/丙申 34/丁⾣ 35/戊戌 36/⼰亥 37/庚⼦ 38/⾟櫺丑 39/壬寅 40/癸卯41/甲⾠ 42/⼄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 47/庚戌 48/⾟亥 49/壬⼦ 50/癸丑51/甲寅 52/⼄卯 53/丙⾠ 54/丁巳 55/戊午 56/⼰未 57/庚申 58/⾟⾣ 59/壬戌 60/癸亥1、⼲⽀纪年法年,俗称⼀个花甲⼦或⼀甲⼦。

花甲⼦或⼀甲⼦。

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简介:天干地支ti a n^ n zh i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 为、乙(y)丙(bi n)丁(d i n)戊(wu)>己(j )庚(ge ng、辛(x i )壬(r n)癸(gu)十二地支:子(z )丑(ch 、寅(y n)卯(mdo)、辰(ch旳)巳( s )午(wd)未(wei)>申(shen酉(yb)戌(xu)>亥(h c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1] ------------------------- 子: 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

早在公元前 2697 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 z)丑(ch 6)寅(y n)、卯(mdo)、辰(ch en)、巳( s )午(wu)>未(wei)申(sh e n 酉(y 6 U、戌(xo)亥(hC、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根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干支是大挠创制的。

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

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

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 3,除以 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 12 的余数是地支。

(公元前的年份则用 58-“年份数除以 60的余数”后计算)也可以天干:年份出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 3 为负,则 +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 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

若余数— 3 为负,则 +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干支纪年法算法

干支纪年法算法

干支纪年法算法
干支纪年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纪年方法,它是通过将天干和地支两个概念相互配合,来表示一个年份的纪年法。

下面是干支纪年法的算法:
1. 首先确定起始年份,比如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40年)。

2. 在汉武帝元狩元年之后,每一年的干支纪年都按照“天干地支”的规则来确定。

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干支的组合方式是按照天干和地支交替排列,每六十年一个周期,全称为“六十甲子”。

3. 对于一个年份的纪年法,则需要根据该年份与起始年份的年数差值来确定对应的天干地支。

具体算法如下:
(1)将该年份与起始年份的差值加上10,再除以10,得到一个余数r,r的范围是0~9,其中0表示天干为甲,1表示天干
为乙,以此类推。

(2)将该年份与起始年份的差值加上10,再除以12,得到一个余数z,z的范围是0~11,其中0表示地支为子,1表示地
支为丑,以此类推。

(3)根据r和z的值,即可确定该年份对应的天干地支。

4. 如果需要转换其他年代的干支纪年,则需要先将该年份转换
为对应起始年份以来的年数,然后按照上述算法计算。

例如,如果需要计算公元2000年的干支纪年,则需要将2000年转换为起始年份(公元前140年)以来的年数,即2140,然后按照上述算法计算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干支纪年法并非严格的年历系统,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使用的纪年方法。

在实际使用中,也常常结合其他纪年方式使用,例如公历、农历等,以便更好地表达时间。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年月日时干支是中国传统历法中使用的一种时间计算方法,主要用于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干支是指天干和地支,共十干十二支,分别表示了不同的年、月、日、时。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1.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基础,循环周期为60年。

根据甲子纪年表,可以得到甲子年为第一年,乙丑年为第二年,以此类推。

计算方法如下:-年份除以60,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地支为第12位。

-年份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天干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天干为第10位。

例如,2024年对应的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天干,丑为第2位地支。

2.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是以天干和地支纪法来计算月份,每年的月份循环周期为12个月。

计算方法如下:-以立春为分界点,立春前为腊月,立春后为正月。

-计算年份的天干位置,例如2024年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丑为第2位。

-计算立春的干支纪年,例如2024年的立春是在2月3日,即辛丑年的干支纪年为庚寅年。

-计算干支纪月,以立春为始,依次按照干支顺序排列,例如辛丑年的立春前一月为庚子月。

3.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是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编号和计算每一天。

计算方法如下:-天干序号除以十,得到的余数为干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干日为第10位。

-地支序号除以十二,得到的余数为支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支日为第12位。

例如,2024年1月1日对应的是庚子日,庚为第7位天干,子为第1位地支。

4.干支纪时:干支纪时是在一天24小时的基础上,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计算每个时辰的干支。

-从早子时开始,依次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对应到每个时辰。

-例如,早子时对应甲子时,早丑时对应乙丑时,以此类推,晚子时再次对应甲子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是以农历为基础,对应的公历日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历法的变化和修正。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农历工具或网站来获取具体的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十天干年份对照表

十天干年份对照表

十天干年份对照表干支纪年是中华文化传统之一,它是根据天干和地支的交叉组合,依次记年的一种方法。

干年份对照表是记录天干年份和公历年份对应关系的工具。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干年份对照表的相关内容。

首先,干支纪年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天干和地支为生肖动物提供了12个代表符号,记年的方法就是将天干和地支进行组合,一共有十二种组合方式,分别对应十二个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因此,干支纪年就是以十年为一周期,由天干和地支两个字符进行组合,组成一个完整的纪年符号。

其次,干年份对照表是一份记录天干年份和公历年份对应关系的工具。

它是通过将中国传统历法和现代公历相对应,将每个天干年份与公历年份进行对照,从而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

因为天干年份是固定的,而公历年份每年都在增加,所以干年份对照表定期需要统计更新。

同时,干年份对照表还可以用来查找某个公历年份的天干地支组合符号,以及了解不同天干地支组合符号所对应的生肖。

在干年份对照表中,以甲子年为起点,从第一个天干甲开始往下排列。

然后,从第一个地支子开始,依次往下排列。

这样组合下去,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干支纪年周期。

同时,在干年份对照表中,还可以列出每个天干地支组合的年份范围,方便人们了解一个特定的天干地支组合符号所对应的年份周期。

最后,干年份对照表还可以用来探究干支纪年的历史演变和深层含义。

干支纪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可以从中了解到汉朝时期的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干支纪年中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与中国文化、哲学、医学、占卜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联系。

因此,通过研究干年份对照表,人们可以更深入地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综上所述,干年份对照表是记录天干年份和公历年份对应关系的工具,它为人们探究干支纪年的历史演变和深层含义提供了基础。

通过了解干年份对照表的相关内容,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干支纪年的内涵和意义,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干 支 纪 年 法

干 支 纪 年 法

干支纪年法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 8 9 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

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2.帝王年号纪年法;3.干支纪年法;4.年号干支兼用法。

其中,干支纪年法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将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

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大家常看到用“甲午”“丁卯”这样的纪年法。

近代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

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

因为地支和生肖都是有十二个,所以每一个地支都对应一个生肖。

1.求天干的方法。

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4的,天干为甲,个位数是5的,天干为乙,依此类推:2.求地支的方法。

用公历年除以12,余数是4,地支是子,余数是5,地支是丑,于是有如:1644年的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是辛亥年(猪年),2005年是乙酉年(鸡年),2008年是戊子年(鼠年)等。

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原因一经过一结果”的演变过程。

只有正确地分析原因印证结果,才能认识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探寻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时,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什么原因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是一回事吗?主客观原因中什么原因具有决定作用?所以分清历史原因的分类及各种原因的含义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至关重要。

1.历史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在同一事物(件)的若干原因中,起决定作用、影响全局并带有必然性的原因,是根本原因。

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映着客观历史规律的要求。

直接原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

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一种偶然性因素。

比如: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打开中国市场,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因禁烟运动引起的中英之间在鸦片问题上的冲突,这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是偶发的历史事件。

干支纪年的规律

干支纪年的规律

干支纪年(百度百科)一、天干地支原始意义解释 (1)1、天干 (1)2、地支 (2)3、六十花甲子 (2)4、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2)二、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3)1、方法一 (3)2、方法二 (3)3、方法三(快速推算干支巧法) (5)4、方法四(类数轴推算法) (5)三、速查干支农历纪月法 (7)四、速查干支纪日法 (7)1、公式法 (7)2、简单法(比较简单的公元纪年法及公元前纪年法) (7)3、掐算法 (8)五、六十甲子数学公式 (10)1、六十甲子序数计算公式: (10)2、六十甲子纳音计算公式: (10)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

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

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我国传统纪年法依旧沿用干支纪年。

一、天干地支原始意义解释干支纪年据说出自黄帝时代,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

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

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

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

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

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天干(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

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换算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换算

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纪表”。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 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 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 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 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换算1.公元后的年代:如1911年:尾数1→辛 ;1911除以12余数3→亥;所以1911年为辛亥年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0位“申”。

如:公元120年,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0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

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

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

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2.公元前的年代: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7 6 5 4 3 2 1 10 9 8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9 8 7 6 5 4 3 2 1 12/0 11 10如公元前155年,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

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简介:天干地支tiān'gān dìzh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1]——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根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干支是大挠创制的。

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

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

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也可以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天干地支纪年

天干地支纪年
天干地支纪年法
简介
•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 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
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 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 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
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时 5时—7时
(卯) 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时 7时—9时
(辰) 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
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时 9时—11时
(巳) 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
消尽,纯阳无阴。
午时 11时—13时
(午) 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
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时 13时—15时
(未) 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时 15时—17时
(申) 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时 17时—19时
(酉) 老也,猶也,万物到这
时都猶缩收敛。
戌时 19时—21时
(戌) 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时 21时—23时
(亥) 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
此已达极点。
• 宋代朱熹写了一首歌诀 帮助儿童来记住八卦的 符号:
•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 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 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 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 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天干地支的作用
•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 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 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 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 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是中国传统纪年系统,它使用天干和地支这两种概念来纪录年份。

天干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地支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

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确定年份和计算干支。

1.确定年份:每个天干和地支都有一个周期,一个天干周期为10年,一个地支周期为12年。

第一个天干以甲为始,地支以子为始。

两者的起始年是公元前2637年,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根据这个起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确定一些年份的天干地支:年份=(要计算的年份-起点年份)%60这个公式除以60的目的是将年份调整到一个完整的天干地支周期内,这样可以确定年份的天干地支。

例如,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计算如下:年份=(2024-2637)%60=645%60=45所以,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是“丙子”。

2.计算干支: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通过简单的运算得到。

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共有60种可能,它们按照固定的顺序循环出现。

以下是天干的顺序和对应的地支顺序: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根据上述顺序,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步骤来确定具体的干支。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干=年份%10计算天干的具体位置,其中干的取值范围为0-9接下来,我们通过公式:支=年份%12计算地支的具体位置,其中支的取值范围为0-11最后,根据天干和地支的位置,在上述的天干地支顺序中找到对应的干支组合。

例如,对于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丙子”,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干=45%10=5支=45%12=9所以,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是“丙子”。

古文中的干支纪年

古文中的干支纪年

古⽂中的⼲⽀纪年
我在中学语⽂、历史、⼤学语⽂课学过的⼲⽀纪年有:
丁丑(《⽯钟⼭记》苏轼)
元和七年六⽉丁丑
癸丑。

(《兰亭集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壬戌之秋,七⽉既望。

苏⼦与客(《前⾚壁赋》苏轼)
壬戌秋⽇(《核⾈记》)
天启壬戌
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
庚申(《冯婉贞》)
咸丰庚申
甲午海战
戊戌变法
庚⼦赔款
⾟丑条约
⾟亥⾰命
丁⾣⼆⽉⼗回⽇(《西湖游记⼆则》张)
另有:时万历丁⾣
⼰亥之⼆⽉也。

(《满井游记》袁宏道)
查了下,纪年如下:
癸丑353年
壬戌1082年
甲申1644年
庚申1860年
甲午1894年
戊戌1898年
庚⼦1900年
⾟丑1901年
⾟亥1911年
⼲⽀纪年在皇朝末期,改朝换代或天下动荡豪强四起时,写史⼈不想⽤此时官⽅年号时常⽤。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