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内容与策略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策略探讨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策略探讨导言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家长、教师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家庭层面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的重要性。
家长自身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家长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细节,适时引导,避免过度溺爱,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学会独立和自主。
2.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于幼儿的习惯培养至关重要。
家长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有序的家庭环境,让幼儿在愉悦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关心、支持,形成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为幼儿提供一个稳定的情感依托。
3. 制定合理的生活规律家长要制定合理的生活规律,使幼儿的生活有序、有规律。
家长要引导幼儿养成按时作息、独立进餐、自主如厕等良好习惯。
同时,家长要关注幼儿的饮食健康,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4. 开展家庭实践活动家长可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生活技能。
例如,家长可引导幼儿参与家务劳动,如收拾玩具、整理床铺等,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还可带领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等,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二、幼儿园层面1. 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幼儿园应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融入集体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引导幼儿克服生活中的困难,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创设有利于生活习惯培养的环境幼儿园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环境。
例如,在卫生间设置幼儿专用洗手池,配备幼儿专用餐具,让幼儿在独立进餐、如厕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策略 幼儿园生活习惯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是他们建立起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阶段。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对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有益,还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个教育场所,应该在培养孩子们良好生活习惯方面下功夫。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幼儿园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生活规章制度在幼儿园,制定明确的生活规章制度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
这些规章制度应当涵盖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起床时间、就餐规范、卫生习惯等。
1. 设立早操时间,规范孩子们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起床习惯。
2. 制定严格的就餐规范,倡导文明用餐,培养幼儿的饮食习惯。
3. 加强卫生教育,建立良好的洗手、整理书包等生活习惯。
二、灵活多样的生活教育活动除了制定规章制度以外,幼儿园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1. 组织生活技能课,教授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如洗衣、扫地、擦窗等,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2. 定期举办集体生日会、节日联欢等活动,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和公共秩序观念。
3.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结合实际情境开展相关的生活习惯教育,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三、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家庭是孩子们性格和生活习惯的第一课堂,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1. 建立起家长学校,邀请专家为家长们进行生活习惯养成方面的培训,加强家长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关注和引导。
2. 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与家长们分享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的表现和进步,共同探讨孩子生活习惯培养的方法和经验。
3. 倡导家长家庭教育,让家长从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各种生活习惯,与幼儿园协力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
四、示范引领,树立榜样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愿意模仿周围的人,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应该成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榜样。
1. 教师要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言传身教,示范出“先做到,再教会”的态度。
2. 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也应该起到示范作用,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言行举止,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的策略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的策略一、培养日常生活习惯1. 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为幼儿制定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洗漱、午休、玩耍、睡觉等。
通过坚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培养幼儿的自律性和时间观念。
2. 培养个人卫生习惯:教导幼儿养成勤洗手、刷牙、洗脸、梳头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可以通过亲身示范、游戏化教学等方式,使幼儿对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有所认识。
3. 教授衣着整理技巧:教导幼儿如何折叠衣物、整理衣柜,并鼓励他们自己穿脱衣物。
通过自主整理衣物,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二、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材料1. 设置易于操作的家具和工具:为幼儿提供适合他们身高的家具,如低桌、矮凳和短柄的工具,方便他们进行日常生活的操作,如擦桌子、擦地板等。
2. 提供个人专属的物品: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套专属的个人洗漱用具、毛巾、浴巾等,培养幼儿对个人物品的认同感和责任心。
三、注重教育与引导1. 建立清晰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制定明确的生活规则,如不乱扔垃圾、不乱涂鸦等,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鼓励幼儿自主完成任务: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幼儿适当的自主权,比如让他们自己选择衣服、盛饭菜等。
同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3. 温馨互助的生活氛围: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鼓励幼儿相互帮助、分享和合作。
通过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四、开展相关活动和游戏1. 生活技能培训课程:组织生活技能培训课程,包括烹饪、清洁、整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2. 游戏化教学:通过设计各种生活技能相关的游戏,如模拟商店、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实践生活自理能力,增加他们的参与度和乐趣。
总结起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材料、注重教育与引导以及开展相关活动和游戏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学生生活习惯培养方案 幼儿园生活习惯
一、背景介绍幼儿园生活习惯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形成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和未来的学习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园生活习惯培养方案,对于幼儿园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包括自己洗脸、洗手、穿脱衣物等基本生活技能。
2.培养孩子的规律生活习惯,包括定时作息、饮食规律、玩耍与学习的有机结合等。
3.培养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包括经常洗手、嘴巴、洗澡等。
4.培养孩子的社交礼仪习惯,包括独立完成个人基本事务、懂得尊敬长辈、团结友善等。
三、培养方法1.榜样示范:老师和家长要做好自己的行为榜样,带领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观念。
2.情景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教育幼儿正确的生活习惯。
3.游戏体验:在游戏中融入生活习惯的培养教育,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教育。
4.奖惩分明:对于孩子表现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不良习惯及时进行批评和引导。
四、教育措施1.定期开展生活习惯教育主题活动,如自理能力比赛、卫生习惯教育周等,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2.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不同芳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
3.家园合作,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环境中都能得到正确的教育引导。
4.注重细节管理,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习得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评估办法1.定期进行生活习惯评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测评指标和评估办法,全面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情况。
2.建立档案记录,及时记录孩子的生活习惯表现,跟踪观察其习惯养成的过程,为下一步教育提供依据。
3.家校共育评估,定期邀请家长参与生活习惯养成情况的讨论或观摩,建立立体的评估机制。
4.对孩子生活习惯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方案,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
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家长和老师们都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首先,幼儿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睡眠习惯等。
在饮食方面,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培养孩子的饮食均衡和健康意识。
在卫生方面,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勤换衣、勤洗澡等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和保护孩子的健康。
在睡眠方面,家长和老师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他们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其次,幼儿的行为习惯也是需要培养的重点。
比如,要教育孩子养成礼貌的行为习惯,学会尊敬长辈、友善待人;要教育孩子养成自理能力的行为习惯,学会自己穿衣、整理书包等;要教育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学会节约用水、保护植物等。
这些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
最后,家长和老师在培养幼儿生活习惯时,需要注重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以身作则,成年人要做好榜样,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教育孩子。
其次要注重引导和激励,要用温和的语气和方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孩子继续保持好习惯。
最后要注重耐心和坚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和坚持,不能急功近利。
总之,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生活习惯培养策略总结
幼儿园生活习惯培养策略总结幼儿园生活习惯培养策略总结幼儿园生活习惯培养是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对整个孩子的人格培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幼儿园师生应该重视生活习惯的养成,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培养,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1. 生活习惯的内容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主要包括穿衣、吃饭、如厕、睡眠、卫生等方面的生活习惯。
在实践中,生活习惯还应包括节约用水、环保等方面的习惯。
其中最主要的是睡眠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养成,因为足够的睡眠和健康的饮食对于幼儿的身体和大脑发育非常重要。
2. 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法(1)爱心教育:对幼儿细心地关注和爱护,让幼儿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温暖和关爱,这样会激发幼儿对生活习惯的自我价值体验和对生活方面的兴趣。
老师也要用爱心去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从而自觉接受老师的教育。
(2)身先士卒:老师和家长要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机智的榜样。
当老师和家长身先士卒,自觉遵守日常生活的规则,孩子们也就会模仿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知道,孩子们往往是模仿他人的行为表现成为养成好习惯的主要途径之一。
(3)形象示范:老师应该根据孩子们不同程度的生活技能和细节,灵活地引导和示范,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在这方面,老师的学习能力和处置技能也是至关重要的。
(4)知识普及: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视频等媒介,让幼儿了解背后有哪些科学原理支持生活习惯的形成,以及为什么养成好习惯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非常重要。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生活习惯教育。
3. 具体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法(1)穿衣习惯:启发幼儿搭配自己的衣服,并训练他们解开和系上衣服的多重钮扣。
在救生圈等教具中进行模拟,提高幼儿在脱衣服、输上衣服的相关技能。
同时,老师还需注意穿衣的节奏,使幼儿迅速高效地完成穿衣。
(2)饮食习惯:引导幼儿品尝各种口味的食品,并逐渐增加蔬菜和水果的饮食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技能,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长远的影响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 为幼儿树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与幼儿进行沟通,并为他们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
规则和期望应该简单明了,并且能够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能力。
例如,要求幼儿尊重他人、分享玩具等。
同时,也要给予幼儿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以身作则,成为良好行为的榜样幼儿往往会观察并模仿成人的行为举止。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幼儿良好行为的榜样。
无论是在家庭环境还是学校环境中,成人应该展示出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友善等良好行为,并且用积极的语言和态度与幼儿互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3.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设定日常生活规则:如按时吃饭、睡觉、上厕所等。
并与幼儿一起制定和遵守这些规则。
- 提供清晰的指导:比如将物品归位、整理玩具等,并与幼儿一起完成这些任务。
-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会幼儿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基本生活技能。
鼓励他们自己完成这些任务,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4. 使用积极的激励措施将积极的激励措施应用于幼儿的行为培养中,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鼓励幼儿的良好行为,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动力。
- 肯定和赞美: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及时发现和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给予他们鼓励和赞美。
例如,称赞幼儿分享玩具、互相帮助等行为。
- 奖励机制:设定一些小的奖励机制,如星星贴纸、小礼物等,用以激励幼儿坚持良好行为。
5. 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重要影响。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生活习惯培养
幼儿生活习惯培养
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视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幼儿生活习惯培养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比如,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对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教导孩子如何爱护环境,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如何有礼貌地说话等,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
其次,幼儿生活习惯培养需要注重榜样的力量。
孩子是最容易模仿的生物,他们会模仿家长和老师的一举一动。
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做孩子的良好榜样,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影响孩子,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幼儿生活习惯培养需要注重耐心和持之以恒。
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和持之以恒。
在孩子养成坏习惯的时候,不要着急和大声呵斥,而是要耐心地引导和教育,让孩子明白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同时,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期望孩子一蹴而就。
总之,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的过程。
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和榜样的力量,加上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教导,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家长和老师都能重视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园生活习惯教育
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幼儿园生活习惯教育涵盖了许多方面,涉及到孩子的饮食、卫生、礼貌、自理能力等方面。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和指导,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健康均衡,有助于孩子身体健康成长。
幼儿园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方案,包括早餐、午餐和零食,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并逐渐培养孩子的膳食规律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游戏活动来向幼儿宣传卫生知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导孩子如何正确洗手、如何保持个人卫生习惯,锻炼他们自理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对孩子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教导孩子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促进自理能力的培养自理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逐渐学会穿衣、洗脸、刷牙等个人生活自理技能,帮助他们培养独立和自信的品质。
五、家园合作促进习惯养成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合作。
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相关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习惯教育情况,并在家庭中延续幼儿园的教育经验,共同促进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人际交往和自理能力等方面的生活习惯,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对幼儿园生活习惯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六、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生活习惯在幼儿园,游戏和活动是教育孩子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
幼儿生活习惯培养计划
幼儿生活习惯培养计划幼儿的生活习惯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幼儿生活习惯培养计划,对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培养自理能力。
自理是幼儿生活习惯中最基本的一环。
通过独立穿脱衣物、整理自己的床铺、洗手、自己上厕所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照顾能力。
第二,培养整洁卫生习惯。
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个家,在这里他们学会的卫生习惯将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习惯产生深远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讲故事等方式灌输幼儿正确的卫生观念,培养幼儿勤洗手、养成刷牙、擦嘴等良好习惯。
第三,锻炼饮食习惯。
幼儿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教师应通过亲子活动、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传递合理饮食的观念,同时在幼儿园内,组织幼儿规律进餐、独立吃饭等活动,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四,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定期作息、规律睡眠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
教师可以通过休息时间在幼儿园内设置拉伸运动、放松活动等,使幼儿能放松心情,获得足够的休息。
第五,培养安全习惯。
幼儿是容易遭受意外伤害的群体。
教师可以通过安全教育、模拟演练等方式,引导幼儿养成安全习惯,包括在街道上过马路时手牵手、不乱碰电线、远离危险物品等。
第六,积极培养社交习惯。
幼儿期是社交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社交习惯对于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相互尊重、合作与分享等社交习惯。
第七,培养孝敬父母的习惯。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亲子活动、有关孝敬父母的教育片等手段,激发幼儿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孝敬父母、体谅他人的习惯。
第八,培养公共道德习惯。
公共道德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观摩生活、亲身示范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公共场合行为规范,如排队、礼貌说话、不乱扔垃圾等。
第九,培养节约习惯。
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活动、教案设计等方式,向幼儿传递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理念,培养从小节约、保护环境的习惯。
幼儿园老师如何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老师如何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幼儿园时期,孩子们正在建立他们一生中的基础。
在这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幼儿园老师在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老师可以采取的方法,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树立榜样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要意识到我们自己是孩子们最重要的榜样。
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会对孩子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以积极的方式展示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我们要按时到校,保持卫生,团结友爱,这样能够向幼儿们展示良好的行为模范,让他们学会模仿和效仿。
二、创设有序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园中,创设一个有序的学习环境对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 设定日常规范:制定简单明确的日常规范,如整齐摆放座椅,收拾玩具等,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组织和整洁的习惯。
2. 设置学习区域:幼儿园老师可以为学习活动划定特定的区域,如阅读角、画画角等,让孩子们明确学习的场所,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自律性。
3. 制定时间表:建立一个规律的课程时间表,让孩子们适应有序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养成守时和时间管理的好习惯。
三、提供积极的鼓励和反馈幼儿园老师应该以鼓励的方式教育幼儿,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肯定和奖励: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生活习惯时,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受到重视和认可的。
2. 给予个人反馈:老师可以和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提供积极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改进自己的行为习惯。
3. 创设激励机制:可以设置一些小型活动,比如赛跑比赛、整理玩具比赛等,通过游戏和竞争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四、家园合作家庭是孩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幼儿园老师可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1. 家访:老师可以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生活习惯,与家长分享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时期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
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建立他们的个人习惯和价值观,这将影响他们的整个人生。
因此,教育者和家长们应该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幼儿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他们应该学会每天洗手,保持身体清洁,并养成刷牙、洗脸、洗澡等日常卫生习惯。
这不仅能够保持他们的健康,还能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
其次,幼儿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他们应该学会吃早餐、午餐和晚餐,保
持饮食均衡,并且远离垃圾食品和过多的零食。
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还能培养他们的饮食品味和自律能力。
此外,幼儿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他们应该每天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的
睡眠时间。
良好的睡眠习惯能够促进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提高他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最后,幼儿还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和合作,遵守规则和纪律,以及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这将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以及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
总之,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者和家长们
应该重视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耐心的引导和榜样的示范,我们相信每个幼儿都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迈向健康、快乐和成功的人生。
关于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策略
关于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策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重要任务。
幼儿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正在形成,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文就探讨一些关于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策略。
1. 榜样教育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孩子。
教师和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等。
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情感引导幼儿对于情感的感知相对比较敏感,教师和家长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时,要注重情感引导。
对于孩子的好习惯,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而对于不良的习惯,则要以温和的方式予以纠正,避免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
3. 渐进式引导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采取渐进式的引导策略。
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可能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还不够了解,此时教师和家长要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4. 善于激励孩子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教师和家长要善于给予激励和支持。
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并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长,从而更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合理引导在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合理引导孩子,不能以严厉的手段去逼迫孩子养成某种生活习惯。
对于孩子的饮食习惯,只能引导孩子选择健康的食物,而不能通过严厉的方式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6. 培养自理能力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手段。
通过给予孩子适当的自我照顾和生活能力训练,让孩子自主进行生活自理,如穿鞋、整理书包、自己喝水、洗手、上厕所等,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发
育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谈谈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首先,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自律和自控的能力。
比如,按时起床、整理床铺、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实际上是对幼儿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锻炼。
只有养成了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好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比如,幼儿
在家里要学会收拾自己的玩具、在幼儿园要学会和小朋友一起合作玩耍,这些都是培养幼儿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的良好机会。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融入集体和团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最后,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障。
比如,良好的饮食习惯、睡
眠习惯和运动习惯,都是对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只有养成了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才能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和更健康的生活状态。
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要
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要注重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和快乐感。
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良好的生活习惯中茁壮成长,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和生活习惯养成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和生活习惯养成幼儿园是孩子们初入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建立健康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健康教育内容1. 饮食健康饮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幼儿园应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
通过丰富多样的食材和均衡的膳食安排,幼儿园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并引导他们选择健康的食物。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孩子参与种植、烹饪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2. 锻炼强身体育活动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运动,孩子们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幼儿园应该设计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例如游戏、操练、户外运动等,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参与体育锻炼。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教育孩子们认识常见的运动器械,并指导他们正确使用,确保他们的安全。
3. 卫生保健在幼儿园,教师应该教育孩子们常规的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以及正确使用纸巾等。
幼儿园还应该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教室和洗手间等场所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这样,孩子们才能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远离疾病。
二、健康教育方法1. 游戏化教学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应该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进行。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充当“健康小卫士”,关注身体健康、饮食均衡等方面的知识。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幼儿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与健康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学习。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利用电子板书等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时记录和呈现,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生活习惯养成1. 规律作息幼儿园应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作息习惯,固定的睡眠和饮食时间可以让孩子们保持良好的生物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以身作则法: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将会成为幼儿一生的财富。
幼儿好模仿成人习惯,成人的良好行为是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具体、形象而又直观的示范。
如准备睡觉时铺被、拉窗帘、洗脸、洗脚;吃饭前碗筷、桌凳的摆放凳都是给孩子一种示范和暗示。
2、形象渗透法:利用看、讲故事、教儿歌、游戏等形式进行渗透教育来达到培养目的。
3、定位法:将幼儿常用的物品、玩具摆放在规定的地方,并严格要求按规定的位置摆放,使其对常用物品的位置形成固定的印象,这样就能养成其不随便使用别人物品的习惯。
4、督促检查法:幼儿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需要不断的督促提醒和检查,这样可使其良好的习惯不断强化,逐步形成自觉行动。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如果孩子不注重个人卫生,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感染疾病或传染给别人。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讲解卫生重要性给孩子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以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关于细菌、病毒等的基本知识,以及不良卫生习惯可能导致的后果。
以身作则以身作则。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如洗手、刷牙等,并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好习惯。
家长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每天洗手每天提醒孩子洗手。
洗手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进食、接触动物、使用厕所后等情况下,要教育孩子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每天洗澡鼓励孩子每天洗澡。
洗澡可以保持身体清洁卫生,预防皮肤病的发生。
健康饮食教育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
健康饮食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定期打扫房间定期打扫房间和换洗衣物。
保持房间清洁整洁,定期换洗衣物可以减少病菌的滋生。
奖励养成良好习惯奖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可以适当给予奖励,例如表扬、小礼物等。
耐心教育记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引导。
家长需要耐心教育孩子,并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何培养幼儿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生活习惯幼儿时期是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也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首先,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
幼儿时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身边成年人的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成为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榜样。
无论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还是日常生活习惯,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做到身体力行,让孩子在模仿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在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比如,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如何整理自己的房间等等。
通过耐心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明白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他们的重要性。
此外,要给孩子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
在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可以给孩子树立明确的目标,比如每天按时刷牙、整理自己的玩具等。
同时,也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当孩子达到了既定的目标时,给予他们一些小奖励,让他们在培养生活习惯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和快乐。
最后,要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和支持。
在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和支持。
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同时在他们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培养生活习惯的过程中感受到成长和自信。
总之,培养幼儿生活习惯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和支持,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样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生活习惯培养策略 幼儿园生活教育
幼儿园生活习惯培养策略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学习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生活教育和习惯培养至关重要。
而要有效地培养幼儿园生活习惯,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
下面将介绍一些幼儿园生活习惯培养的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1.设置科学的饮食方案,合理搭配营养,增强幼儿的抵抗力。
2.注重饮食的多样性,让幼儿接触不同口味和食材,培养他们的饮食偏好。
3.注重餐桌礼仪的培养,教导幼儿如何用餐,让他们懂得共享和尊重他人。
二、培养整洁卫生的个人习惯1.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习惯,培养他们爱干净的意识。
2.设置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在整洁的环境中学会保持个人卫生。
3.定期进行卫生教育,让幼儿了解卫生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的维护。
三、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1.制定规律的睡眠时间表,让幼儿养成固定的作息习惯。
2.利用睡前故事、音乐等方式,帮助幼儿放松心情,培养入睡的习惯。
3.教导家长关注幼儿的睡眠质量,及时调整和改进睡眠环境,保障幼儿足够的睡眠时间。
四、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1.开展团体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共享和交流。
2.引导幼儿学会礼貌用语和礼仪,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习惯。
3.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导幼儿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育幼儿遵守规则,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纪律和规章的习惯。
3.关注幼儿学习的方法和效果,及时进行评估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幼儿园生活习惯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教育策略,为幼儿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通过合理的策略和教育方式,每个幼儿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生活习惯培养策略在幼儿园的生活中,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还能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实施计划范文精选10篇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实施计划范文精选10篇早期教育是指在宝宝生命的初始阶段,利用大脑半球急剧增长、分化的有利时机,挖掘潜能,使之早慧,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实施计划范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实施计划范文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的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益突起的时代,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素质,良好的行为表现也成为测量和评价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依据。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国外也曾有教育家这样说过:"开始做得好,一半做到了","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好的行为习惯可使幼儿生活、学习自然有序、充满生机,相反则会使幼儿一日生活杂乱无章,死气沉沉,以至影响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培养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当前农村的幼儿,其父母或由于自身素质或由于工作等原因,无暇顾及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或者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对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教育;而祖辈们则认为: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其余一切则让孩子顺其自然,无所谓什么习惯培养。
而孩子由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认识不到好的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好处。
长期以往,孩子们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出现了许多陋习:卫生习惯差(早晚不刷牙、不剪指甲、饭前便后不洗手、不经常洗澡换衣服等);学习习惯欠缺(倾听习惯、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完成老师的任务方面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礼貌习惯欠缺(遇到生人不会打招呼、不主动问候老师和小朋友、脏话粗话到处滚、与幼儿有冲突时,不能用语言沟通的往往就用武力解决);缺乏应有的思想品德和社会交际能力(缺少同情心和有爱心、与同伴协商、合作能力差)……因此,综上所述,抓好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
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能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家长和老师们都应该重视幼儿的生活习惯培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幼儿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们应该给孩子们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培养他们喜欢吃水果、蔬菜和健康食品的习惯。
同时,也要教育他们不要吃太多垃圾食品和零食,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充足的睡眠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们应该帮助孩子们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让他们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同时,也要教育他们不要熬夜玩手机和电脑,培养他们良好的睡眠习惯。
另外,幼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帮助孩子们远离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家长和老师们应该教育孩子们勤洗手、勤换衣、勤洗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同时,也要教育他们保持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最后,幼儿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孩子们增强体质,保
持健康。
家长和老师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培养他们热爱运动的习惯。
同时,也要教育他们不要长时间玩电子产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总之,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家长和
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内容与策略
作者:王玲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22期
摘要幼儿期既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也是沾染不良习惯的危险期。
作为教育者,可从饮食习惯、衣着习惯、睡眠习惯三个方面着手,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启动适合的策略来塑造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幼儿生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小而言之,习惯影响着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而言之,习惯影响着幼儿一生的幸福甚至周围他人的幸福。
那么,习惯是什么?简言之,它是由无数次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的自动化行为方式。
习惯的本质特征是“自觉自动”,是一种习惯的本质特征是“自觉自动”,是一种出于需要而自动出现的自学的行为方式、倾向,它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幼儿时期,幼儿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喜欢模仿,以及受环境的刺激与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这一时期,是幼儿形成习惯的关键期,外部力量在幼儿习惯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需要教育者有效地施加外部影响,使其各种良好的行为得到不断强化,从而逐渐内化为自身的习惯。
习惯有优劣之分,一方面,作为教育者要在幼儿期塑造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针对幼儿的不良习惯还需及时纠正。
要针对幼儿的不同个性和不同情境,思考不同的应对策略。
陈鹤琴先生认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其中生活习惯是最基本的。
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要包括饮食习惯、衣着习惯、睡眠习惯三个方面。
1饮食习惯的内容与策略
饮食习惯是指幼儿在吃饭、喝水等方面应该形成的行为方式。
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良好的吃饭习惯、饮水习惯、饮食卫生习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其中包括“不偏食、挑食。
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30分钟。
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
1.1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
进餐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的内容。
物质环境方面,家长要合理安排餐点,让饮食的空间环境整洁、卫生、安静;幼儿食品营养均衡、便于咀嚼,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餐具要安全、卫生,便于使用。
心理环境方面,教育者要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进餐氛围,融情感交流、引导学习为一体,根据幼儿的饮食规律和身体发育鼓励幼儿独立进餐,不强迫幼儿多吃饭,更不能在餐桌上大声训斥幼儿的进餐行为,而应耐心引导幼儿认识错误并改正。
1.2开展轻松、有意义的餐前活动
围绕进餐的礼仪,教育者可以通过谈话、故事、儿歌、古诗等形式来和幼儿交流。
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古诗《悯农》、儿歌《洗小手》以及说说今天的饭菜会有哪些营养等,都是很好的题材。
另外,还可和孩子一起制作饮食记录卡,用颁发小红花等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衣着习惯的内容与策略
衣着习惯是指幼儿在衣着打扮方面应该形成的行为方式。
良好的衣着习惯包括:3-4岁的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4-5岁的幼儿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5-6岁幼儿能根据冷热增减衣服,会自己系鞋带。
2.1把自理服务作为主题课来教学
幼儿能力的提高源于直接经验的学习,所以教育者不可以越俎代庖,阻碍幼儿动手的机会。
但幼儿不会拉拉链、不会穿衣服、不会扣纽扣、不会穿袜子穿鞋子,教育者反复示范但效果不好,怎么办?首先,教育者要端正心态,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如果我是孩子,大人怎样说我才会听得懂。
其二,把引导幼儿自理能力的学习当作教学来规范,教育者会发现效果非常好。
教学中,教育者和学习者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反思结果的过程。
所以,教育者应该经历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观察成人的动作示范,在反复操作练习中及时得到评价,并最后总结的一系列环节。
只有教与学的过程规范了,幼儿学起来才轻松、明白,教育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2.2创编儿歌,将自理服务的步骤清晰、快乐化
例如《叠衣歌》:小衣服,先放好,我来把你折叠好。
小手抱一抱(两只袖子依次放胸前),点点头(有帽子的衣服,把帽子先叠一下),弯弯腰(衣服对折),我把衣服折叠好。
《穿裤子儿歌》:前面朝上,拉紧裤腰;喊着口号,两脚赛跑;两条跑道,别找错了;伸出裤腿,露出小脚;终点到了,提裤站好,做乖宝宝。
《穿套衫》:爬爬爬,爬爬爬,抓住衣边往下滑,最先露出圆脑袋,右手找袖伸出去,左右找袖伸出去,最后把衣边往下拉。
《脱套衫》:先把衣服往上提,抓住袖口缩胳膊,右臂慢慢缩回来,左臂慢慢缩回来,提起领子钻出头,宝宝的衣服脱好了。
所以,只要教育者做一个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有心人,就会创作出很多幼儿真正需要并乐于接受的儿歌来。
3 睡眠习惯的内容与建立策略
睡眠习惯是指幼儿在睡眠休息过程中应该形成的行为方式。
良好的睡眠习惯包括:按时入睡,独睡小床,用自己的被褥、枕头,睡前洗漱,有正确的睡眠姿势。
幼儿每天的睡眠一般指两个时间:一是夜晚,一是午睡。
夜晚很重要,午睡也很重要。
幼儿身体正在发育之中,自晨至中午,由于参加集体教育活动和各种游戏活动,身体会很疲劳,午睡1.5-2小时有利于幼儿的身心恢复。
夜晚睡眠应以晚上8:00——8:30入睡为宜。
3.1 营造睡眠环境,塑造睡眠习惯
教育者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和环境。
睡眠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被褥要轻软;条件允许,让幼儿穿睡衣睡觉。
睡衣宜选全棉布制品,要宽大,使幼儿全身血脉易流通;让幼儿独睡一床,这样很卫生,避免父母所呼出的气体被幼儿所吸,同时也养成幼儿独立的生活习惯。
另外,让幼儿便溺有定所:便盆放在固定地方。
对于低龄幼儿,教育者可进行帮助,大龄的幼儿则应自己独立起来便溺。
再者,幼儿睡前应有适当的散步,适当的娱乐。
在园午睡前教师可带领幼儿散步,看看美丽的花草树木等。
晚间无论在家或在幼儿园要开展愉快的宽松的娱乐活动,如谈话、听故事、听音乐等安静的游戏活动,这样可让幼儿怀着愉悦的心情,轻松、平静的进入梦乡。
3.2 因人施教,想出适合幼儿的睡眠办法
教育者可提供音乐小闹钟,和幼儿一起认识闹钟,并且说说不同的时间应该分别做哪些事情,还可和幼儿一起制作生活时间分配表或者闹钟提醒标记,让幼儿自觉遵守每天不同时间所应该做的事情。
例如,在闹钟的7点位置标记起床,待早上闹钟响起,家长就可督促幼儿遵守规则。
教育者可适当提早叫醒幼儿的时间,声音要温和而富有节奏感,或同时轻轻按摩幼儿的腰椎和脊椎两边,直到把幼儿唤醒,还可播放柔和或他平时喜欢的音乐。
在幼儿园午睡,教育者可播放美妙的音乐,用表情或动作暗示先醒的幼儿起来,也可请先醒的幼儿轻声唤醒身边的同伴。
总之,行为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建立需要家长、教师等众多教育者的参与,需要教育者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采取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有趣易学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徐东.家庭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J].教育学研究.[J].兰州学刊,2008(4).
[3] 如何培养幼儿睡眠好习惯[EB/OL].http:///20041018/n2225094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