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生活常规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下面是一些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方法:1.制定规则和规章制度:在班级中建立一套适应幼儿特点的规章制度,如用餐规则、整理玩具的规则等。
规定清楚每项规则的内容和实施方式,并定期向幼儿进行解释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遵守规则。
2.创建良好的环境:为幼儿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打扫教室,教导他们如何整理玩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给予正面激励:及时给予幼儿一些鼓励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对生活常规的重视和遵守。
4.提前规划:在幼儿活动前,提前告知幼儿即将进行的活动内容和所需准备,引导他们做好准备工作,如穿上适合的衣物、整理好书包等。
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计划性。
5.指导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幼儿学习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例如,教他们如何正确刷牙、洗手、梳头等,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设置学习时间表:建立一份合理的学习时间表,让幼儿知道每天要进行的活动和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制作图表或卡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时间表,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7.规范用语和表达方式:教师在和幼儿交流时,应该用简单明了、具体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达,让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
可以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生活规范的养成中。
8.建立互助合作的氛围:在班级中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例如,在餐饮活动中,教育幼儿互相帮忙递菜、互相倒水,共同完成任务。
9.舍得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当幼儿遇到问题时,通过引导和鼓励,培养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案或策略指导,帮助幼儿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
10.持续监督和跟进:教师应持续对幼儿的生活常规进行监督和跟进,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一、引言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等方面。
有效的生活常规培养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前提。
在教室内设置合理、美观、安全、卫生、舒适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学习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具体策略包括:1. 教室布置:教师应该根据季节和主题进行布置,如春天可以摆放花朵装饰品,冬天可以挂上雪花等。
同时,在教室内设置各种功能区域,如阅读角、游戏角等。
2. 安全措施:教师应该设置安全警示牌,告诉幼儿哪些地方不安全,如窗户、水池等。
同时,教师应该定期检查教室设施是否完好,如桌椅、电器等。
3. 卫生管理:教师应该定期清洁教室和玩具,保持教室卫生清洁。
同时,要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遮口等。
三、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标准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标准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规则和标准,可以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具体策略包括:1.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教师应该与家长一起商讨,并制定适合班级特点的规章制度。
例如: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等。
2. 明确行为标准:教师应该向幼儿明确各种行为的标准,并告诉他们正确做法。
例如:上厕所前要问老师、自己穿衣服等。
3. 奖惩制度:教师应该建立奖惩制度,对幼儿的好行为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
四、开展生活常规教育活动开展生活常规教育活动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具体策略包括:1. 生活技能训练:教师应该根据季节和主题,组织幼儿进行各种生活技能训练,如剪纸、洗脸等。
2. 观察实践课程: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幼儿到校园内外进行观察实践课程。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基本的健康习惯和认识。
根据《指南》的教育框架,正确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具体措施:
1. 手部卫生:教导幼儿在吃饭前、上厕所后、玩耍后要洗手,使用肥皂并按照正确的步骤彻底清洁双手。
可以透过互动游戏或歌曲来强化记忆。
2. 口腔卫生:鼓励幼儿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习惯。
可以通过故事讲解、模拟游戏等方式让幼儿理解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3. 饮食健康:引导幼儿学会辨别健康的食品与不健康的食品,推广多吃蔬菜和水果的重要性。
通过参与准备简单的食物,比如水果沙拉,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
4. 身体活动:鼓励幼儿每天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如跑步、跳绳、球类游戏等,以增强体质。
可以通过组织户外游戏或体育活动来达到这个目的。
5. 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包括避免接触危险物品,遵守交通规则,不跟陌生人走等。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安全教育故事来加深理解。
6. 情绪管理:帮助幼儿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比如深呼吸、倾诉等。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和情景模拟来辅助教学。
这些措施是综合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而设定的,旨在为幼儿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健康教育环境。
通过各种活动和日常实践,幼儿可以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偏好和安全意识,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
2024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一、常规培养目标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洗手、洗脸、刷牙等自理能力。
学习方面:养成正确的坐姿、站姿和书写姿势。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以及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社交礼仪:学会与人分享,懂得尊重师长,友好与同伴相处,使用礼貌用语。
培养孩子诚实、守信、有责任感等品质。
卫生安全: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不随便接触脏东西等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认识基本的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随便跟陌生人走等安全常识。
二、具体措施环境创设: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宜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材料和活动空间,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促进其身心发展。
教育教学: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传授生活技能和基础知识。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定期组织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培养其勇敢、独立的品质。
家园共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指导家长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
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形式,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育儿水平,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教师引导:作为教师,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包括言行举止。
要耐心、细心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评价与反馈:定期对孩子的成长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观察、评估等方式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
同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和进步,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三、工作安排时间安排:每天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游戏等活动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和季节变化,适时调整活动时间和内容。
内容安排: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小班家长讲座: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策略
幼儿园小班家长讲座: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成为家长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幼儿园小班家长讲座旨在为家长们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他们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关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策略,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树立榜样1. 作为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是会模仿父母的行为的,所以自己首先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养成自己良好的习惯。
家长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榜样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2.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多展示一些积极的行为和言语习惯,比如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助人为乐等,让孩子在模仿父母的行为中学会这些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出自己的良好习惯。
二、建立规则和奖惩制度3. 在家庭中,建立一些基本的家庭规则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起床时间、午休时间、晚上睡觉时间等,规范孩子的作息时间,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现,家长可以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适当的奖励可以给孩子积极的正面激励,增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
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5. 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家务活动,让孩子学会承担一些家庭责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6. 比如让孩子帮助整理自己的玩具、折叠衣服、倒垃圾等小事情,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让孩子在参与家庭事务中学会坚持和付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正确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7. 人际关系也是孩子成长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和行为习惯。
8. 在孩子遇到与他人相处时的问题时,家长应该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并鼓励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学会尊重和友善,培养出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
五、给孩子适度的自由空间9. 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也要给孩子适度的自由空间,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10. 适当的自由空间能够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和生活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四)如厕:
首先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对幼儿进行如厕训练,让幼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教给幼儿正确的如厕方法;知道便后要冲厕所等。其次教师还要个别幼儿(如刚 入园的幼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在有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让他 们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生活。
(五)午睡:
首先要求家长在家里帮助幼儿养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为幼儿创设安静、舒 适的睡眠环境;睡前为幼儿做好准备工作(如上厕所、脱衣服等);教师亲切的 与幼儿谈话或为幼儿讲一则小故事等帮助幼儿入睡;起床时鼓励幼儿自己穿衣服、 鞋、袜等。
基本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对幼儿饮食十分重视,对幼儿“吃”的问题格外。 家长往往把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准备得很少,甚至索性不给孩子吃。家长认为孩 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高兴就行。而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的病是吃出来 的,所以拼命给孩子吃有营养的食物,结果导致孩子营养过剩,
产生肥胖、高血压等。其实家长不知道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有着非 常重要的影响。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在园饮食习惯的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小班幼儿在园的饮食习惯普遍较好。大部分幼儿能主动使用 餐具自己吃饭,并且能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他们能基本清楚什么食物有营养, 每天的进餐时间也很有规律。
如早上的牛奶和鸡蛋,午餐和晚餐中的各种菜肴等。但在饭后卫生习惯上还 存在一些问题:如饭后不擦嘴、不漱口等。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进行教育:
(三)喝水:
培养幼儿良好的喝水常规:1.家长工作: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在家里 也有良好的喝水习惯。如:每天为幼儿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少喝饮料等。2.教师 工作: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的茶水;组织集体活动时为幼儿准备足够的饮用水; 教给幼儿正确的喝水方法等。3.表扬鼓励:及时表扬在喝水方面有进步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一、常规教育:1. 老师要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的常规习惯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一些问题比较大的常规问题开展教育活动,并请家长在活动中配合老师,提醒幼儿。
如:上厕所时不拥挤、洗手时不玩水、在生活区域以外安静地活动等。
2. 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常规方面的一些细小事情,从培养幼儿养成好习惯入手。
如:利用吃前排队时提醒幼儿不剩饭菜、到点后及时入厕等。
3. 重视常规教育,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各班都开展了各不相同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小一班为幼儿准备了学习儿歌、歌曲、故事等;小二班为幼儿准备了玩沙、玩水、做纸工等活动;这些活动都为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创造了条件。
二、保育工作:1. 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发现每一个幼儿的不同。
多鼓励表扬幼儿,关注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
使幼儿在不断的进步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进餐时做到爱惜粮食,不挑食;在幼儿园大小便时知道要排队,不说笑也不打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叠被子等。
3. 老师要保持教室环境的整齐、清洁、安全。
并及时的为幼儿剪指甲、洗头、洗澡、整理床铺等。
三、家长工作:1. 开学初,各班发放幼儿作息时间表和家长通知书,使家长及时了解本班幼儿常规及一日生活。
2. 定期召开家长会,各班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情况,并做好反馈记录。
3. 利用早晚接送幼儿的环节与家长交流,了解其在家情况。
与家长保持联系,争取家长配合我班的工作,共同教育好幼儿。
4. 针对个别幼儿的特殊习惯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并指导帮助其纠正不良习惯。
四、安全工作:1. 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时刻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并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2. 加强对幼儿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做好交接班工作,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向家长汇报,和老师配合共同协商解决。
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培养策略
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培养策略一、背景与目的近来年,对幼儿进行常规习惯的教育受到普遍关注。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小学从行为习惯入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更应该注重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整个精神对开展常规习惯的教育是极为有利的。
小班幼儿年龄小,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可塑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行为训练,经过合理、及时的教育和培养,幼儿会形成好的常规习惯。
幼儿从小养成的良好常规习惯,将会受益终生;反之,将会很难纠正,会加大中、大班及小学、中学等的教育难度。
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以教师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陶冶幼儿,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有的放失、持之以恒,要做好监督和检查的各项工作,等等。
这些正是开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最根本的保证。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实际操作存在的困难(如:小班幼儿刚入园,哭闹等等),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至今仍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难题。
尝试教学、尝试学习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内容,在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中渗透尝试教学、尝试学习,是幼教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这一年,我班根据自己的特长,依据素质教育的主要精神,在幼儿常规习惯方面作了尝试,并对尝试方法、效果作了详细记录,希望能对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二、培养内容与方法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人的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习惯、态度、倾向往往是在六岁前培养起来的。
在六岁前培养上述品质,容易形成动力定型,达到“自然在习惯,少小若天浅”的地步。
“三岁定六十”,这句话通俗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尝试教育实质上就是一项“顺乎天性,因势利导”的教师工作,教师应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我任教的小二班,共57名幼儿。
我班的三名教师都是刚送走大班幼儿来接小班的工作的。
幼儿园小班教研方案良好生活常规培养
幼儿园小班教研方案良好生活常规培养幼儿园小班教研方案是指针对小班幼儿进行生活常规培养的教学方案。
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研方案,可以帮助小班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是人体发育所需的重要能源来源,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小班教研方案中,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参与食物的制作、布置餐桌、自主选择食物等活动,引导幼儿养成合理、均衡的饮食习惯,学会饭前洗手、餐后刷牙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
小班教研方案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可以通过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鼓励幼儿每天早晚刷牙、讲述身体清洁、室内整洁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幼儿养成勤洗手、保持环境整洁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小班教研方案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自己穿脱衣物、整理自己的书包、自主整理玩具等活动,引导幼儿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教导幼儿尊敬他人、礼貌待人、关心他人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道德观念。
培养良好的休息与运动习惯良好的休息与运动习惯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小班教研方案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休息与运动习惯。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课间操、户外活动等,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睡眠的重要性、安排规律的休息时间等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与注意力的集中度。
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安全是幼儿成长的保障。
小班教研方案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向幼儿传授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安全演练、实地考察等活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小班教案如何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
小班教案如何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引言:良好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小班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上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有计划和有目标的教案来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小班教师制定教案,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在制定小班教案之前,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通过经验和直接的参与来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
同时,幼儿的自主性和好奇心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二、设定明确的目标在每个教学活动中,设定明确的目标对于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和可测量的,以便教师能够准确地评估幼儿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如果教师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他们可以设定“幼儿能够自己穿鞋子和系扣子”为目标,在教案中详细描述实现这个目标的步骤和方法。
三、创建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了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师需要创建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
他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1. 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资源: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机会和资源来实践和练习他们的技能。
例如,设置一个自助排队区域,让幼儿学习如何有序地排队。
2. 建立规则和期望:教师应该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和适当的行为。
例如,教师可以制定一个“分享玩具”的规则,鼓励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
3. 正面激励和赞赏: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幼儿正面的激励和赞赏,鼓励他们继续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例如,当一个幼儿在课堂上分享他的玩具时,教师可以给予他鼓励和表扬。
四、使用故事和角色扮演故事和角色扮演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力工具。
通过阅读有关良好习惯的故事书,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和错误的行为。
角色扮演可以让幼儿通过模仿和后期反思来学习和巩固积极的行为。
五、家校合作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小班生活常规培养是指在小班教育中,对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社交习惯的培养。
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常规,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以下是小班生活常规培养的内容:1.睡眠规律:幼儿应每天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作息安排,让他们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
2.饮食习惯:教育幼儿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他们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教师可以与家长合作,为幼儿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并定期开展有关饮食的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3.卫生习惯:幼儿需要养成勤洗手、勤洗脸、勤刷牙等良好卫生习惯。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和故事等形式,告诉幼儿保持身体清洁的重要性,并进行示范指导。
4.自理能力:幼儿应逐步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如穿脱衣物、整理书包、整理桌面等。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并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
5.社交习惯:幼儿需要学会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在交往中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分享和帮助他人,并通过游戏和故事等方式教育他们学会友善和包容。
6.爱护环境:幼儿应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环境整理活动,教育他们要保持教室整洁,爱护公共设施,并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
7.规则意识:幼儿需要学会遵守规则。
教师可以制定合适的游戏规则,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尊重规则,并及时给予奖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
8.安全意识:幼儿需要学会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日常活动和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传授火灾逃生、交通安全和防止事故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9.秩序意识:幼儿需要逐步培养良好的秩序意识。
教师可以制定并维护学习、生活秩序,对幼儿进行相应的规范和引导,让他们逐渐形成安静、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0.学习习惯:幼儿需要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于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策略
关于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策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重要任务。
幼儿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正在形成,因此需要教师和家长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文就探讨一些关于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策略。
1. 榜样教育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孩子。
教师和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睡眠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等。
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情感引导幼儿对于情感的感知相对比较敏感,教师和家长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时,要注重情感引导。
对于孩子的好习惯,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而对于不良的习惯,则要以温和的方式予以纠正,避免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
3. 渐进式引导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采取渐进式的引导策略。
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可能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还不够了解,此时教师和家长要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4. 善于激励孩子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教师和家长要善于给予激励和支持。
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并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长,从而更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合理引导在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合理引导孩子,不能以严厉的手段去逼迫孩子养成某种生活习惯。
对于孩子的饮食习惯,只能引导孩子选择健康的食物,而不能通过严厉的方式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6. 培养自理能力培养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手段。
通过给予孩子适当的自我照顾和生活能力训练,让孩子自主进行生活自理,如穿鞋、整理书包、自己喝水、洗手、上厕所等,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及措施
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及措施篇一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及措施一、常规培养的重要性小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的重要一步,也是幼儿建立初步的社会交往关系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接触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生活习惯,需要逐步适应和建立自我意识。
而良好的常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内容生活习惯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习惯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息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在幼儿园内,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活动。
(2)饮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等。
在幼儿园内,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尝试各种食物,鼓励他们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3)卫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等。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了解卫生知识,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行为习惯培养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礼貌用语:培养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请”等。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2)分享与合作:培养幼儿的分享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物品,并尝试合作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合作。
(3)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他们了解在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教师需要明确告诉幼儿在游戏中要遵守规则、不干扰他人、不随意离开集体等。
学习习惯培养小班幼儿的学习习惯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听讲习惯:培养幼儿认真听讲的习惯,如注意听老师讲话、不随意打断他人讲话等。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学会倾听,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
(2)作业习惯:培养幼儿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答案等。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1.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时间表:为幼儿制定一份明确的规则和时间表,确保每个孩子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何时做。
规则可以包括如何穿衣、如何梳头、如何洗手等等。
时间表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日常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2. 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幼儿需要学会自己穿脱衣物,梳头,洗手,整理书袋等基本的自理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逐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让幼儿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自理活动,如穿衣服、盥洗等。
3. 建立良好的用餐习惯:幼儿需要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和方式,懂得正确使用餐具,尊重师长和伙伴。
老师可以在每一餐前与幼儿一起洗手,帮助幼儿擦嘴和鼻子,引导幼儿顺利用餐。
4. 培养整洁卫生的习惯:幼儿需要学会保持自己的个人与环境的整洁。
老师可以在入园时示范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擦嘴,擦鼻涕等。
老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幼儿一起整理玩具和教室,培养幼儿的整洁意识。
5. 培养合理的作息习惯:幼儿的作息时间需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时间。
老师可以设立固定的午休时间,并在安静的环境下,让幼儿躺下休息。
在睡前,可以进行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讲故事等,帮助幼儿顺利入睡。
6. 鼓励幼儿参与生活常规的制定和执行: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和时间表的执行,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老师可以邀请幼儿一起讨论和制定规则,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参与和决策权。
在执行时间表时,可以给予幼儿表扬和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
7. 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幼儿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老师可以创造各种情景和角色扮演,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正确的生活习惯。
老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和歌曲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目标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目标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目标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目标是指在幼儿园小班阶段,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和引导,形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他们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积极向上、有责任心的品格,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小班幼儿正处于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加强培养: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洗手、使用手帕等,培养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的好习惯。
2.培养整齐、干净的环境习惯。
教育幼儿养成摆放玩具、用品整齐、保持环境整洁的好习惯。
3.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教育幼儿学会使用餐具、自己端菜、咀嚼细碎、有节制地进食,培养饭前洗手、不乱扔食物、不挑食的好习惯。
二、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小班幼儿正处于发展自主性的阶段,通过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1.自主穿脱衣物。
教育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如脱帽子、脱衣服等,从简单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2.自主洗手、上厕所。
教育幼儿学会自己洗手、上厕所,并养成勤洗手、上厕所规律的习惯。
3.自己整理书包、玩具等。
教育幼儿学会自己整理书包、玩具等,培养整齐有序的习惯。
三、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小班幼儿正处于喜爱模仿和群体生活的阶段,通过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可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1.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组织幼儿进行一些集体游戏或小组活动,让他们学会分享、合作和相互帮助。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幼儿与他人进行交流,尊重每个幼儿的发言权,培养他们开朗、积极的性格。
3.培养幼儿的好品德。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诚实、友善、宽容、有礼貌等良好的品德。
四、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独立性小班幼儿需要逐渐培养起责任感和独立性,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基础。
关于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策略
关于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策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 确定规则和期望:建立一个清晰的规则和期望的体系,对幼儿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反复强调和解释来确保他们理解。
制定衣着整洁、坚持午休、尊重他人等规则,并告诉幼儿这些规则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与安全。
2. 设立例行公事:为幼儿建立明确的日常例行公事,如每天按时刷牙、洗手、午休等。
可以在教室中放置清晰的例行公事时间表,提醒幼儿该做什么。
3. 以身作则:成人是幼儿最好的榜样,所以老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生活习惯。
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坚持规定的例行公事,鼓励幼儿模仿。
4. 奖励和表扬: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奖励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可以使用奖励系统,如给予小红花、表扬信等,以激励幼儿养成好习惯。
5. 游戏和歌谣:通过游戏和歌谣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可创设一些角色扮演的情景,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扮演良好生活习惯的角色,帮助他们理解和模仿。
6. 互动学习:利用互动学习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小组活动中,让幼儿互相观察和提供反馈,以帮助他们改进自己的行为和习惯。
7. 家园合作:与家长建立紧密合作的关系,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可以通过家园互动、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传达重要信息,并与他们协商制定一致的纪律和规则。
8. 耐心和耐性: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耐性。
幼儿的习惯形成需要时间和反复的训练,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9. 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要保持教室的整洁和有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教具,以及健康的食物。
10.定期总结和评估:定期总结和评估幼儿的习惯养成情况。
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记录幼儿的进步和困难,及时调整培养策略。
通过以上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健康、快乐和自律。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策略与实践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策略与实践针对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以下是几个策略与实践:1.制定明确的生活规则:制定明确的生活规则是培养幼儿生活常规的第一步。
通过与幼儿一起讨论,可以制定出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生活规则,如按时吃饭、午休等。
生活规则可以以图文形式呈现,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实践:在教室的显眼位置,设置一块生活规则公告板,将制定好的生活规则和相关图文贴上,提醒幼儿们遵守。
2.建立良好的日常作息:良好的日常作息对幼儿的生活规律培养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定点活动的方式,如早上集体活动、午休时间等,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生活中的一些仪式感也能帮助幼儿建立起规律的生活作息,如固定的起床时间、午休时间、洗手、吃饭等。
实践:每天早上在集体活动开始前,进行一个简短的午令提示,介绍当天的活动计划,帮助幼儿们了解当天的作息安排。
同时,在午休前进行一段安静的音乐放松活动,让幼儿们有一个平稳的过渡。
3.小班幼儿生活技能培养: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是构建幼儿生活常规的重要一环。
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穿脱衣物、洗手、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游戏、示范、手把手教学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
实践:每天定时进行生活技能教育,如洗手、穿脱衣物等。
通过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操作步骤,并加以示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
同时,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4.建立有序而温馨的生活环境:有序而温馨的生活环境是培养幼儿生活常规的基础。
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以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
同时,教师还需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实践:每天早晨,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参与教室环境的整理,有针对性地布置教室,将教室划分为不同的活动区域,并为每个区域准备相关的玩具和教具。
同时,在幼儿的盘子、杯子等个人物品上贴上幼儿的姓名和简单的自我介绍,帮助幼儿们找到自己的物品。
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策略
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策略一、前言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是幼儿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小班幼儿的生活导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重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二、了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1.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稳定性差;2.自我约束能力弱,依赖性强;3.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4.需要关爱和关注,渴望得到表扬和鼓励。
三、培养策略(1)整洁的生活环境:保持教室、卧室、食堂等生活场所的卫生,让幼儿在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中生活;(2)规律的生活作息:合理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睡眠、休息和活动时间;(3)丰富的活动内容:设计有趣的生活卫生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生活卫生知识。
2.树立榜样,以优带优(3)同伴互助:鼓励幼儿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生活卫生习惯。
3.教育契机,随时随地(2)创设生活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生活卫生的重要性;(3)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干净、讲卫生”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生活卫生意识。
4.个性化教育,关注个体差异(1)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与家长携手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2)关注幼儿的心理需求:关心幼儿的情感需求,多给予关爱和关注,增强幼儿的良好行为动机;5.多元化评价,激发幼儿积极性(2)创设竞争机制:通过评选“卫生小明星”、“最佳表现奖”等,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3)家园共育: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生活卫生表现,助力幼儿成长。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作为幼儿工作者,我们要耐心、细心、充满爱心地引导幼儿,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家园合作,与家长携手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助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幼儿的美好明天而奋斗!在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到幼儿的生理需求,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小班生活常规培养是指在幼儿园小班阶段,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培养自理能力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逐步引导幼儿掌握吃饭、穿衣、洗手、上厕所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自理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会生活技能。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养成按时吃饭、早睡早起、按时上厕所、整洁卫生等好习惯。
通过日常的生活实践和小组活动,教师可以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和时间观念,帮助他们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小班生活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幼儿的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培养。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故事讲解等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的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
4.培养社交能力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分享、互助等良好的社交行为,促进他们和周围的同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5.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在小班生活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通过指导和示范,教师可以让幼儿懂得自己的责任范围,学会照顾自己、爱护环境、关心他人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幼儿承担一定的责任,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6.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在小班生活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比如,鼓励他们多参与活动、表现自己,不断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策略
一、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都喜欢玩玩具、做游戏,如果孩子对自己手中的玩具感兴趣,自然不会去哭闹,不会让自己变得无聊。
因此,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寻找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二、时刻提醒,养成常规在常规养成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基本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但是慢慢的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对于老师的话大多数孩子是左耳进右耳出,必须要老师时刻提醒,帮助幼儿记忆,形成一种习惯自然也就成为了常规。
三、身正言范模仿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小班幼儿的模仿更为强烈,孩子喜欢模仿教师的各种动作形态,喜欢拍手、甚至连翻书的姿势都模仿老师,可见榜样作用多么重要。
四、多鼓励表扬,通过榜样进行正面引导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每个幼儿都有闪光点,抓住优点进行表扬,其他的幼儿就能起到榜样与鞭策的作用。
幼儿的点滴进步受到老师的赞许后,他会更自信、更快乐,因为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地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引导,幼儿更易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
五、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引导认识自己的标记,并找出自己的标记朋友,使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找自己的杯子和毛巾。
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对小朋友的认识,增进与老师、小朋友的感情。
孩子玩了玩具后容易不看标记乱扔、乱放,我采用了“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进行常规训练。
常规教育融入游戏中,幼儿乐此不疲。
六、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孩子遵守生活常规的习惯班级良好的常规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出自教师行为对幼儿,幼儿对幼儿的影响。
小班的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会让幼儿受用终生,不仅是对孩子,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教育,让我们学会包容、学会理解、学会与孩子心与心的交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培养策略
白岘中心幼儿园李玉英
一、背景与目的
对幼儿进行常规习惯的教育受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甚至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更应该注重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整个精神对开展常规习惯的教育是极为有利的。
小班幼儿年龄小,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可塑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行为训练,经过合理、及时的教育和培养,幼儿会形成好的常规习惯。
幼儿从小养成的良好常规习惯,将会受益终生;反之,将会很难纠正,会加大中、大班及小学、中学等的教育难度。
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以教师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陶冶幼儿,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有的放失、持之以恒,要做好监督和检查的各项工作,等等。
这些正是开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最根本的保证。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实际操作存在的困难(如:小班幼儿刚入园,哭闹等等),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至今仍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难题。
尝试教学、尝试学习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新的重要内容,在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中渗透尝试教学、尝试学习,是幼教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这一年,我班根据自己的特长,依据素质教育的主要精神,在幼儿常规习惯方面作了尝试,并对尝试方法、效果作了详细记录,希望能对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二、培养内容与方法
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人的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习惯、态度、倾向往往是在六岁前培养起来的。
在六岁前培养上述品质,容易形成动力定型,达到“自然在习惯,少小若天浅”的地步。
“三岁定六十”,这句话通俗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尝试教育实质上就是一项“顺乎天性,因势利导”的教师工作,教师应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我任教的小二班,共57名幼儿。
我班的三名教师都是刚送走大班幼儿来接小班的工作的。
所以,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好的常规习惯一定要从小班养成,否则以后抓起来就很费劲。
一年中,我们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教育的主要方法总结如下:
(一)热爱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是教师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前提。
教师只有做到了爱每一个幼儿,才能真正做到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只有师幼之间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情幼儿才能顺利的去做。
否则幼儿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以致影响常规培养的目标。
如:由于自己的疏忽,忽视了与沈睿达小朋友的情感交流,在进餐时,他故意东张西望、说说笑笑,影响的旁边的幼儿吃不好饭。
经过我的观察和与他多次的聊天,他慢慢的从心里接受了我,我提要求后他非常积极的去努力的表现自己,想得到我的关注和表扬。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能安静、专心的进餐了。
(二)以教师的良好的行为来陶冶幼儿。
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幼儿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幼儿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
着他。
”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幼儿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幼儿,启迪幼儿,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示范比口头教育更有效。
如:在培养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幼儿轻声走进卧室并保持安静,多数幼儿能做到,并在慢慢的养成和巩固。
此时教师们却大声的谈话,因此破坏了卧室入睡的安静气氛,幼儿会感觉可遵守也可不遵守,就会慢慢忽视起来,以后再培养起来就会收效甚微。
所以,教师的良好的行为对小班幼儿来说很重要,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例子
(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小班幼儿虽小,但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的培养应从大处着眼,引导幼儿从小养成团结友爱、讲卫生、守纪律等好的习惯。
一个人学好学坏往往是从细小的事情开始的,坏事再小切勿做,好事虽小也应该做。
对幼儿的教育要从一件件具体形象的小事入手,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果我们能及时加以鼓励、强化,孩子就会积小善成大善,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某方面的第一件好事就要及时肯定,相反某方面的第一件坏事就一定要加以制止,对孩子决不可搞“下不为例”。
有一次,王育斌小朋友在玩积木,他的妈妈来接了,也许太激动,他玩具没收,就满屋乱跑,还拿油画棒画在了木地板上。
我坚持陪着他把积木收好,把地面擦干净,而不是见其家长在就放松要求,也不是见其调皮而放任自流。
(四)做好监督和检查的各项工作。
常规培养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永无止境”的一项工作,好的常规要在不断的强化中养成和提高。
教师要在提出要求后,及时的辅导和监督,否则要求会变成空口号。
教师应加大平时的观察,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促进好的行为转化成习惯,减少坏的方面的负影响。
(五)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园的密切合作。
教师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提高家长对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指导家长在家对幼儿的培养。
如:通过几次家长会的召开和平时的交谈,我班郑建鲁小朋友的父亲受到了些启发,他在家建立了对郑建鲁小朋友的“七”个一的评价体系。
“七”个一分别为:早起床、早刷牙、穿衣服、爱吃饭、晚刷牙、爱学习、讲卫生。
郑建鲁小朋友在每天做到了哪些,就会得到相应的小印章,每周小印章达到**个以上,就会有**奖励,每月小印章累计的**以上,又会有**奖励,比上一个月进步了,也有奖励。
经过一段时间,郑建鲁小朋友许多好的习惯得到了养成。
三、教育效果与分析
一年多的教育尝试后,我班向全园开放了一周。
幼儿的表现得到了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和好评。
早上入园时幼儿能够自己换鞋,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脱衣,自己叠衣服并放好,进行有序的看书、插积木等活动;进餐时,幼儿能做到安静进餐、不挑食,能自己做到饭后漱口;午睡时能安静进入卧室,互相帮助着拖下外衣,快快入睡等等。
四、结论与建议
由于小班幼儿本身所具有的可塑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行为训练等
年龄特征,加上,对幼儿进行良好常规习惯的教育并不是难事,从我一年来的实验效果看,幼儿期对幼儿进行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也十分有利。
教师一定要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然而,对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还不够,它需要各科教师甚至家长共同参与,一起挖掘多种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尝试教学、游戏、活动的作用,以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