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经典绘本读后感

经典绘本读后感经典绘本读后感1周末在家,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读了《我爸爸》、《我妈妈》,他们的是英国作家安东尼。
布朗。
这二本书是有许多有趣图画的绘本读物,生动好读。
我知道书中的爸爸、妈妈是小朋友最崇拜的'人。
里面的爸爸、妈妈是很棒、很优秀的父亲和母亲。
爸爸妈妈为了照顾我很劳累,要做饭、要逗我开心、还要辅导作业,而且爸爸妈妈在社会上也有自己的工作,但无论多么劳累都会全心全意地照顾好、保护好我。
全天下的爸爸妈妈都会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爸爸妈妈就像阳光一样,无处不在,我要体谅我的爸爸妈妈,努力学习,听话、讲理、勤劳,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我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永远爱我,幸福就是家人在一起。
经典绘本读后感2和孩子一起读了《我妈妈》这本绘本。
对于成年人的我来说,是很简单的;但虽然简单,却不幼稚。
或许这就是这本绘本的魔力吧。
甚至他将母亲的这个形象塑造的`那么“万能”、亲切,我还有些沾沾自喜。
另外,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这本绘本,以孩子天真的口吻,描绘了孩子心中无所不能的母亲形象;其中也是运用了对比的句子来形容妈妈的不同形象。
比如,说妈妈的歌声像天使,吼叫起来又像狮子;或者说妈妈像猫咪一样柔软,又像犀牛一样强硬。
此外,也用了比喻手法,说妈妈美丽得像蝴蝶,柔软得像沙发……图画中的妈妈是穿的睡袍和拖鞋,衣服上有着爱心,总是笑得很灿烂和温暖,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更容易使孩子接受图画中塑造的“万能妈妈”。
通过这些插图,在孩子脑海里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妈妈的形象,也让孩子体会到妈妈的爱,更加珍惜亲子之间的温暖关系。
然而在情感上得到满足的同时,孩子也能获得视觉上的丰富感受。
是一本很好的读物!经典绘本读后感311月26日,星期二,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了,绘本《大卫不可以》。
调皮的大卫从头到尾爱搞恶作剧,但是他妈妈只说大卫,不可以。
妈妈问我:“你是不是调皮的大卫?”我说:“不是!”妈妈说:“你以后还会不会这么调皮啊?”我一脸坚决的.说:“不会!我都长大了,都上学了,那些都是小宝贝做的事啊!”说完我和妈妈又哈哈大笑,妈妈对我说:“桥桥乖,我爱你,永远爱你!”我趴着妈妈怀里一脸幸福的笑了。
教师读书笔记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教师读书笔记《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这本书是一部教读者如何阅读和欣赏图画书的阅读指南。
全书分上下篇,上篇是对图画书这一图书门类的介绍,介绍如何“从头到尾阅读一本图画书”,下篇是对国内引进的60余部世界经典图画书进行精彩解读,从外在形态、艺术表现到故事内容对这些图画书进行了专业系统的记录和独到有趣的解读。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很清新的感觉,因为看到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图画,很吸引我,日常生活中很少看类似的图画书,在翻看了上篇对于图画书的阅读指南后,了解“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等等。
就迫不及待的翻看了下篇的一些经典图画书的故事与解读。
看了看《小黑鱼》、《14只老鼠吃早餐》、《快活的狮子》等几个图画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快活的狮子》,它讲述的是住在法国动物园里一只快活的狮子的故事。
快活的狮子每天在动物园里会有很多人向它打招呼,人人都是他的朋友。
一天早上饲养员忘了关门,快活的狮子决定出门去看看那些城里的好朋友。
当狮子走出公园的围栏,向平时的好朋友打招呼时,他们大惊失色,失去了常态,一看到它就乱了:有的晕过去,有的跑掉……总之跟动物园的时候不一样,狮子觉得奇怪,他想找到一个看见他不会晕到,也不会跑掉的朋友。
不久,消防车来了,消防员们慢慢地靠近狮子,这时从背后传来了饲养员儿子佛朗索瓦的声音:“你好啊,快活的狮子”,最后快活的狮子和弗朗索瓦一起回动物园了。
狮子最终它靠自己的理解,得出结论:“依我看,人们不在动物园里,一定就是这个样子的。
”于是,他决定不再出去,老实呆在自己动物园里的房子,等待人们温文尔雅地来看他。
故事令人深思,同时画面很有内涵,画中人物的表情丰富多变,线条轻松随意,图画间充满了幽默感。
狮子的心理变化其实就像人的心理成长过程一样,从单纯的快乐、单纯的悲伤经历过一次次挫折之后,慢慢变成了“含着泪的笑”。
其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审视自己:我是谁?我在对方的心中是怎样一种形象?这很重要,是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前提。
经典绘本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经典绘本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经典绘本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经典绘本读后感1慈母龙妈妈冒着生命危险,养大了捡来的霸王龙,这种无私的母爱不仅感动了小霸王龙,也感动了我。
虽然霸王龙最后离开了慈母龙妈妈,但是它却找来成堆的果子报答妈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谢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的父母、感谢每天教我们的老师……小翼龙的爸爸妈妈把它教育成了一直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恐龙。
它在敌人生命垂危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最终感动了这只粗暴可怕的霸王龙。
我们要向小翼龙学习,不管谁遇到困难都要给予无私的帮助,这样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敌人会越来越少。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人,更应该珍惜友谊,懂得感恩,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经典绘本读后感2这是一个月亮格外皎洁的夜晚,森林里一只火狐准备出去逮食给它的孩子们吃。
火狐慢慢地走着,突然它的眼前一亮,是只野鸡。
火狐停下来,埋伏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等待时机。
就在这时一只猫头鹰从空中俯冲了下来,捉住了它的美食;刺猬紧随其后,捉住了一只甲虫。
火狐猛然一跃向野鸡扑去,可是野鸡被周围的声音吓到了,慌慌张张地飞走了。
火狐接着把目标锁定在兔子身上。
兔子拼命地跑,火狐使劲地追,可是兔子突然钻到树洞里不见了。
而这时在森林的另一边,一只鼹鼠正在吃一条蚯蚓,河鼠正游向对岸,翠鸟正扎进水里在捉小鱼。
火狐这时已经很累了,于是它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准备开始第二轮的觅食。
幸运的是前面正好有一群大雁,火狐一个箭步,冲进雁群。
雁儿们一飞冲天,可还是有只雁儿没来得及逃离,被火狐捉住了。
我十分佩服火狐那种不找到食,今天就不回家的执着精神。
火狐从未放弃觅食的任何一次机会,一心一意地找食,为了就是把最好的食物带回家,让家人吃到美味的食物。
“世人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是的,只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无论有多难、多大的事,只要勇往直前,不顾一切,任何事情都能解决,都能被我们KO了。
分享--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分享《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是一部教读者如何阅读和欣赏图画书的阅读指南。
全书分为上下篇。
上篇是对图画书这一图书门类的介绍,下篇选择已经在国内引进出版的60余部世界经典图画书进行了精彩解读,附录不仅包含图画书重要奖项的介绍和权威推荐书目,还为读者的深入阅读和研究提供了主题索引。
1902年第一本图画书《比得兔的故事》诞生以来,一百多年间世界经典图画书进行了专业系统的记录和独到有趣的解读。
它通过生动易读的30多万文字、风格多样的近200种图画书实例和清晰精美的800多幅插图,引领读者走进图画书的世界,了解图画书的表现形式,发现图画书的奥妙趣味,可谓一部读懂图画书的百科全书。
掌握了本书所讲的图画书阅读技巧,你会知道一本薄薄的图画书为什么值得细细品味?如何品味?还会从那些已经阅读过的图画书中发现很多之前忽略的细节,让书柜里的图画书焕发新的生机。
当你还是孩子,初为父母,或者人生过半的时候,《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都能带你透过图画书的故事和艺术领略不同的人生风景。
作者----彭懿的身份不断在变,随着一个梦想,随着又一个新的梦想。
童年时,彭懿喜欢描画昆虫,他的愿望是当一名昆虫学家,每天埋头制作昆虫标本……所以,彭懿大学选修复旦大学生物系昆虫专业。
梦想此起彼伏,愿望不断飘移,跟随梦想和心愿,彭懿先后做过粮库害虫防治技术员、科教片电影编导、报社编辑、出版社编辑、自费留学生……三十多岁时,彭懿在日本国立东京学艺大学研修儿童文学四年,获教育学硕士;四十多岁时在上海师范大学研修儿童文学三年,获文学博士。
现在彭懿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彭懿是一位卓有有建树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他的主要学术著作有:《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世界幻想儿童文学导读》《宫泽贤治童话论》《幻想教室》《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图画书与幻想文学评论集》《走进魔法森林——格林童话研究》《图画书可以这样读》……彭懿是一位优秀的幻想小说作家——彭懿是一位热情的翻译者——彭懿是一位狂热的摄影师——彭懿还是一位具有专业水准的业余昆虫画家—媒体评论《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由于其特有的创意和精美的品质,在读者中特别是在图书出版圈内赢得好评,许多业内读者甚至一书难求。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摘自《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图画与文字相互补充、分别讲述、滑稽比照曾经两次获得过凯迪克奖金奖的美国画家芭芭拉?库尼(Barbara Cooney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出了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
在绝大部分的图画书里,图画与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具有一种所谓的交互作用。
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但一本图画书的故事还应该是图画与文字一起讲出来的故事,即图文合奏。
所以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面才会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说到图文关系,人们提到最多的就是《母鸡萝丝去散步》了。
其实,它所以会被人们奉为经典,就因为它在画面里叙述了一个文字里并没有提到的故事,让文字与图画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比照。
整本书十四个画面,一共只有32个单词。
如果单看文字,这本书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Rosie the hen went for a walk (母鸡萝丝去散步)/across the yard (穿过院子)/around the pond (绕过池塘)/over the haystack (翻过干草垛)/past the mill (经过磨面房)/though the fence (钻过栅栏)/under thebeehives (从蜂箱下面走过去)/and gotback in time for dinner (回到鸡舍,正好赶上吃晚饭)——似乎一切正常,只不过是一只母鸡在农场里兜了一个圈子,但画面里出现了一只狐狸。
于是,母鸡散步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狐狸追母鸡的故事,正如约翰·洛威·汤森(John Rowe Townsend )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Writtenfor children: An outline of English-language children's literature ,2003)里所说的那样:《母鸡萝丝去散步》叙述的重点在于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事实。
老师读书随记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的天才

看似厚重的一大本书,却深深的吸引着我去仔 细品读,或许这就是彭懿编著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不论是从外在形态、 艺术表现,或是到故事的内容, 这本书对一百多年间世界经典图画书进行了专业系 统的记录和独到有趣的解读,并通过精美别致的书 籍形态,表达了作者对于图画书的爱与知,可谓是 一部教人们读懂图画书的百科全书。
若你能认真阅 读此书,我想一定会受益匪浅,而我偏偏却被茫茫 词海中的一句话所吸引: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的 天才。
课间十分钟,我总能看到我们班的孩子一个个 排排坐似的趴在班外的书架上津津有味地阅读。
有 一次我发现一个小男孩在读一本图画书,而图画上 并没有标注拼音。
我便凑到他跟前问:“能看懂吗? 要不要傅老师给你读读?”在我等着他眨巴着期待 的小眼神说好的时候, 他却特别傲娇的告诉我: 师,我能看懂!”“ 会讲的乱七八糟,但没想到他却看着图片大差不离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老师读书随记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 典》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是 “读” 图的天才老 呦,那你给我讲讲!”我本笃定他的把整个故事复述了出来,我不禁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这让我更加肯定,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的小天才!起初我对图画书了解甚少,但通过这本《阅读与经典》,我发现图画书可没有我们眼睛看到的那么简单。
图画书一词来自日本,英文名称为“ 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是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
而图画书更是有许多的特点来吸引着那些小读者们,我简单总结了一下:1、精美装帧故事的图画部分,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他们运用各种手法营造故事情节,精美的画风与封面,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语境真实英文的图画书能够提供给孩子学习英语的真实生活情境和丰富的词汇,能协助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读《世界阅读与经典》有感1000字高分作文

读《世界阅读与经典》有感1000字这些天我一直在读一本名叫《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的书, 首先, 我不得不说, 这本书看的很仓促, 由于家里的原因, 读自己的书的时间很少, 如果有时间, 读大堂的绘本比较多, 我就以读到的孩子的绘本来说一说的对这本书的感受。
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 作者彭懿对什么是图画书这个命题做了详细的阐述。
他指出, 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是图文合奏的。
在图画书里, 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 而是图书的生命。
不需要文字, 图画就可以讲故事, 这是图画书的一个典型特点。
此外, 图画书还强调画面的连贯, 在规定的几十页内, 画面要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映像。
彭懿把图画书的作者比喻成导演, 作者必须在限定的篇幅里把一个故事讲得既清楚又好看。
一本好的图画书, 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
图画书的构成要素一是图画, 二是故事。
图画形式多样, 有素描、版画、油画、水彩、拼贴等等, 其中很多图画甚至出自大师之手。
世界著名插画大师莫妮克弗里克斯的无字书系列, 用线条勾勒出的栩栩如生的小老鼠, 发生在他身上奇妙且不可思议的事情, 虽然没有文字, 可是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愚人节的小鱼》全书是类似水彩的暖色调, 讲述了法国传统的愚人节, 人们想法在其他人背上贴上小鱼, 以全天不被发现为胜, 因此有了Sam精心的准备小鱼, 想要贴在姐姐的背上的小故事。
书中文字虽然简单, 但图画里流露出的内容更多: 小鱼形状的窗户里看到的是美好的世界, 蓝天白云热气球, 都是能让人联想到快乐的事物。
彩色的线条画出的都是鱼的形状, 也说明了每个孩子心中单纯的想要自己的小鱼在别人的背上贴上一整天的愿望。
还有一部分绘本是教育系列绘本, 比如: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宫西达也恐龙系列, 还有著名的《我爸爸》《我妈妈》, 都是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学会向最亲的人表示感谢的书籍。
图画, 在绘本中成为低年龄孩子和成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图画书的讲读艺术读后感

图画书的讲读艺术读后感在我翻开《图画书的讲读艺术》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给孩子讲读一本小小的图画书,居然也有这么多的门道和讲究。
这本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它让我意识到,以往我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方式实在是太过简单粗暴,只是匆匆地把文字念完,完全忽略了图画中隐藏的无数细节和信息。
书中提到,讲读图画书,不仅仅是读文字,更是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图画,去发现那些作者精心设计的小惊喜。
这让我想起了一次给孩子讲读《大卫,不可以》的经历。
那天,孩子闹着非要我给他读这本已经读过无数次的书。
我有些不耐烦,但还是翻开了第一页。
以往,我总是快速地念着文字:“大卫,不可以!大卫站在高高的凳子上,拿东西很危险。
” 然后就翻到下一页。
可这一次,因为刚看了这本书,我决定按照书中的方法,慢下来,和孩子一起仔细看看这幅图。
我问孩子:“宝贝,你看大卫的表情,他是不是很得意呀?”孩子盯着看了看,点点头。
我又接着说:“那你再看看地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不是像咱们家有时候也这么乱呀?”孩子眼睛放光,开始叽叽喳喳地说起来:“妈妈,像,像!”然后我们看到大卫脚下的凳子,那凳子腿细细的,感觉随时都会断掉。
我故作夸张地说:“哎呀,这凳子太不稳啦,大卫要是摔下来可不得了!”孩子紧张地抓住我的胳膊,小脸上满是担心。
接下来的每一页,我们都这样慢慢地看,细细地聊。
当看到大卫一身泥巴走进家,客厅里留下一串脏脚印时,我问孩子:“你说妈妈看到这样会怎么样?”孩子皱着小眉头说:“会生气!”我笑着说:“对呀,就像你把家里弄脏,妈妈也会有点生气呢。
”还有大卫洗澡那一页,满浴室的水都溢出来了。
我和孩子一起想象水漫到客厅的场景,孩子笑得前仰后合。
当读到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妈妈说“大卫乖,我爱你”的时候,孩子也钻进了我的怀里,小声说:“妈妈,我也爱你。
”那一刻,我的心里暖暖的,无比感动。
通过这次细致的讲读,我发现孩子对这本书的理解更深了,他不再只是听个热闹,而是真正走进了故事里,感受到了大卫的喜怒哀乐,也明白了妈妈的爱。
《图画》读后感

《图画》读后感《图画》是一本由英国作家兼插画家Tomie dePaola所著的儿童绘本,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故事。
这本书以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插画,向读者展示了画画的乐趣和创造力的力量。
读完《图画》,我深深地被故事中的小男孩所感动。
他是一个内向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游荡,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正是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通过画画来逃避现实的压力和孤独,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故事中的小男孩在画纸上勾勒出了各种形状和图案,他的想象力似乎没有边界。
他画了一只大象,一艘船,一个城堡,甚至还画了一只小猫。
这些画面都充满了童真和活力,让人忍不住感叹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和无穷。
而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画面不仅仅是孩子的幻想,还蕴含着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渴望。
通过这些画作,读者可以窥见小男孩内心的世界,感受到他的孤独、渴望和喜悦。
除了小男孩的画作,故事中还出现了一位老人,他是小男孩的邻居,也是一个有着丰富生活经验的画家。
这位老人教会了小男孩如何运用各种颜色和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的指导让小男孩的画作更加丰富和生动。
通过这段描写,作者似乎想告诉读者,每个人都需要一位指导者,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
在故事的结尾,小男孩的画作被展示在一次艺术展上,他因此而获得了许多人的赞赏和认可。
这个结局让我感到欣慰和鼓舞,因为它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和价值,只要用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会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
通过阅读《图画》,我深刻体会到了画画的乐趣和创造力的力量。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沟通方式。
无论是小男孩的画作,还是老人的指导,都让我感受到了画画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画画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信,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
研读《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有感(2020)

研读《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有感(2020)近期研读《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一书,感触颇深,这是一本专门介绍图画书的书,由上篇、下篇和附录构成。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说教书,而是别出心裁地将阅读方法,同优秀的绘本联系在了一起,通过讲解绘本,将方法教给读者。
在这本书的上篇,作者告诉了大家图书的构造,通过一幅图,将一本书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一一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等……直接标注在了一本书上,读者一目了然,让我们从头到尾了解绘本书的价值,从头到尾阅读一本书。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每个部分都列举了不止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并且让我们了解封面、扉页、环衬等各部分告诉了我们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认识了图书的构造,就开始充分去读懂一本书了。
其一、封面和封底开始讲故事。
封面是图书的一张脸,好的封面,是一本书的灵魂,一眼就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同时,封面的另外一个作用,便是将图书的创作者和出版社介绍给读者。
同时,一本书的封底尤为重要,至少需要看两遍——阅读故事前读一遍,故事读完后,也要读一遍,因为有极个别的调皮作者,会将故事的结尾画在封底上。
其二、藏在环衬里的秘密。
一般精装书都会有环衬,而平装书则没有。
如果环衬是一张有色的纸张,一定要耐心地看上十余秒,颜色会给你一种心理暗示,跟随它调整自己的心情,然后走进故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体会。
因为,作者所选择的颜色,一定最贴近故事的主题和氛围。
如果环衬上有图案,那么一定不要放过,他们一定跟书中的故事有某种联系。
打开一本图画书,先看看前环衬,读完故事,再看看后环衬,看看它们都告诉我们了什么。
前后环衬有时会遥相呼应,一个作为故事的开头,一个作为故事的结尾,要是漏看一个,就会读出完全相反的结局。
其三、文字和图画怎样讲故事。
一本图画书至少会包括三个故事:第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第二个是图画讲述的故事,第三个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
图画书的图文关系,复杂而迷人,如果你能学会看懂图画和文字怎样讲故事,那么你就会走进故事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知道作者是怎么讲故事的。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100字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100字《世界童书阅读与经典》是一本由彭懿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说服。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精选点评:●读完这本书,可再不敢小瞧儿童绘本啦,算是入门扫盲工具书。
●版本不同。
可以指导给女儿的选书标准。
争取都给她读一遍●图画书购书必备清单,彭老师稍微啰嗦了点。
●深度朗读儿童绘本,便于家长选书。
其他的作用,不大。
●我的封面不是这个版本,但出版日期一样,可能换封面了?很好的绘本研读本,堪比当年我购的《心理学与生活》,嘻嘻●古典推荐过●此书纯铜版纸印刷,装帧考究漂亮,捧在手上沉甸甸的。
按图索骥买了不少图画书经典,也通过本书的协会会员导读学会了如何从细节处阅读和欣赏图画书。
●孩子读书,父母必须先做功课,这本书从欣赏角度介绍了绘本的阅读方式,又推荐了60本经典的中文绘本,基本上作为父母,按图索骥不会错了。
●里面很多例子,世界著名图画书索引●其实有更多简装版,图画书是什么里头就提到过很多啦,但是收藏还是很好的。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一):再过一次童年给小家伙买了不少图画书,又因着秋水的推荐,一并把这本也买了,很不错。
原价并不便宜,但当当上有折扣,基本是半价了,非常划算。
我的童年没机会接触图画书,却看了众多连环画,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有意思。
村里的一位爷爷版画收藏了很多连环画,但不轻易外借,需要帮他待人来交换,到了星期天,我们几个同龄的男孩子就会帮几个他放牛,好处就会他会把连环画借给我们一个,拿到拿下书的我们就趟在山坡上,轮流着翻,的那么一本,黑白的,有些甚至缺页,可我们看得很起劲。
那个时候,很喜欢看故事书,但找书非常不容易,当时的我还说,以后长大了精明了,同样要给村上建个图书馆。
这个一直尘封的愿意估计沉睡是没有实现的一天了,可至少现在的我有能力买想看的书,也还略显能力看清楚买小家伙可以看的图画书。
经典绘本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经典绘本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经典绘本读后感1《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书香流动活动张云鹏借到的第一本绘本。
这本书张云鹏曾在4岁时通过“绘本小屋”借阅过,只是他对此已无印象了。
我们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阅读的:第一晚由爸爸给张云鹏阅读,让他对此书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晚由妈妈给张云鹏阅读,他对此书中的附属小故事——老鼠一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这就是孩子与众不同的欣赏角度;第三晚由张云鹏给爸爸、妈妈阅读,让他对故事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理解。
《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内容简洁、易懂,整个故事中浓浓的爱贯穿着始终,让人情不自禁的感叹:“啊!原来这就是幸福!”布满星星、月亮的兰面料在爷爷手中演绎的如此神奇,爷爷用心为约瑟想出的一个个办法感动着我们的心,这就是爱的力量。
经典绘本读后感2怀着期待的心情与张云鹏共同阅读李仕宇小朋友带来的《打瞌睡的房子》。
这本书从书名来看就非常的吸引人,我们猜想是否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呢?随着美丽画面的展开,我们也在边读边猜想着,打瞌睡的房子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随着叠加句式的深入,故事的高潮部分出现了。
我有意加快了阅读的语速,将一个欢快、滑稽的场面展现在张云鹏面前。
哈哈!因为一个不打瞌睡的跳蚤,让这打瞌睡的房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惊醒了。
更有趣的是:老奶奶竟然把床都压垮了!读到这里张云鹏已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一个情节简单的小故事却如此的引人入胜,真佩服作者的奇妙构思。
当然,事故的画面也非常的.唯美呦!经典绘本读后感3《篮子月亮》讲述的是:居住在哥伦比亚郡高原上靠编织篮子生存的庄户人家的故事。
陪张云鹏阅读了两遍后,我问他:“你明白这个故事所表达的寓意吗?”张云鹏茫然的摇摇头。
晚上,与张云鹏走在布满落叶的街道上,看到路灯下有位环卫工人在清扫落叶,我告诉儿子:“环卫工人的工作很辛苦,但他们的收入却非常低,就象《篮子月亮》中的男孩一家,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劳动编织篮子,但仅换来必须的生活用品。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还是嘲笑他们?”“应当尊重他们。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读后感(共2页)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还记得我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冯主任就跟我说,这本书写得特别好,听冯主任这样一说,我就越发好奇这本书里面到底蕴藏了多少奇珍异宝了。
在没读彭懿写得《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之前,我一直以为图画书就仅仅是童话书而已。
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才发觉这本书特别有意思。
彭懿的这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告诉我们如何从头到尾的阅读一本图画书,整本书从封面、环衬、开本、折页、图画与文字的关系等等更多的告诉我们图画书的构成及其表现形式。
下篇主要写的'是依照时间顺序,精选了几十篇经典名作,作者用独特的视角、精辟的分析和幽默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图画书的世界里。
其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罗伦。
乔尔德写的《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故事中的主人翁是劳拉妹妹和她的哥哥查理,劳拉是个很挑食的小姑娘,她不吃豌豆、胡萝卜、土豆、蘑菇、面条等等,甚至连米饭、苹果以及炸鸡块都不吃,我数了数劳拉不爱吃的食物并列了出来,总共有十七种,这十七种食品占据了两个画面,图文搭着文字,很随意、很散乱的布局。
给我的感觉就是,好像没有什么食物是劳拉爱吃的了。
但他的哥哥查理为了完成爸爸妈妈交给他的任务,他就想到一个妙招,他说,胡萝卜不是胡萝卜,是从木星上来的橘树枝;豌豆不是豌豆,是从绿色王国来的绿色圆球;土豆泥不是土豆泥,是从富士山的山尖上飘下来的云朵;炸鸡块不是炸鸡块,是海底超市里美人鱼时常吃的小食品。
经查理这样一说,劳拉显然对这些食物有兴趣尝尝了。
嗯,挺好吃的,劳拉说。
最后劳拉竟然主动要求吃番茄,查理用想象力唤起了劳拉的想象力与好奇心,使劳拉尝试自己不爱吃的食物。
这就使我们联想到,在我们的午餐上,确实有很多爱挑食的孩子,他们总是把不爱吃的食物放在盘子里,最后倒掉,导致饭菜浪费。
其实,只要我们换种说法,给食物穿上衣服,相信孩子们能做到自己去吃不爱吃的饭菜。
在课间时,有孩子把雪扔到了别人的脸上,显然这样很不对,所以,我们要换种说法去表扬那些不捣乱的孩子。
图画书应该这样读的一点感想

《图画书应该这样读》的一点想法刚刚读了儿童文学作家彭懿博士的《图画书应该这样读》这本书,受益良多。
彭懿老师的这本书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图画书和连环画、动漫画的区别,并且就如何读好图画书,如何给孩子读图画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彭懿老师归纳的“七步”法真的很不错,我现在就想如果早一点读这本书,我指导学生和孩子是不是会省很多力气呢?所谓的“七步”法,具体来说就是读封面和封底,读环衬,读文字和图画,读懂故事的发展,反复多读几遍,读版面设计,一起分享讨论。
其中反复多读几遍和一起分享讨论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彭懿老师说图画书实际上包括图画的故事、文字的故事和图文结合的故事这三个故事。
我曾经给孩子么讲了图画书《我有友情要出租》,当时我是图文结合的讲了一遍,并且布置了作业:假如你是咪咪,你会给大猩猩什么建议?当时的效果真的不太好,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了,因为我只讲了一遍,孩子只听了一遍,没什么印象,孩子们当然无法圆满完成任务了!虽然我为这节课准备了好长时间,但由于忽视了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节课是不成功的。
如果我现在再给孩子们读图画书我一定让孩子们读三遍,第一遍就是只读文字,第二遍只读图画,第三遍图文结合读。
由于孩子们的个体差异,读第三遍的时候,孩子们的理解肯定不一样,甚至有偏差,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们耐心的引导让孩子们读第四遍第五遍。
彭懿老师说好的图画书应该读十遍,这句话我不怎么认同,十遍对于大人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孩子是不是勉为其难了?我个人认为读三遍以后就可以组织孩子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和孩子们的意愿自愿选择是否继续去读,毕竟读图画书是快乐的,我们不能把快乐变成压力和负担,也不知我的看法对不对?还有就是一起分享讨论这个方法非常好。
我们可以指导孩子读三遍后,让孩子们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孩子们可以互相补充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彭懿老师说大人和老师不要参与到孩子们的讨论中,讨论仅限于教室中,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因为大人的经历和见识和孩子毕竟不一样,看法会有所不同,不要向孩子们提大人们的问题,让孩子们有压力。
享受图画书读书心得(通用3篇)

享受图画书读书心得(通用3篇)享受图画书读书心得(通用3篇)享受图画书读书心得篇1《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我师傅向我推举了一本名为《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的书,是她们早期阅读工作小组的老师向她推举的,她说看了觉得很不错,因此也推举给了我。
本书主要争论的是图画故事书。
本书由上篇、下篇和附录构成,将详细介绍什么是图画书以及图画书的历史, 大量的插图供应生动直观的实例,详尽的图片解释、交代图书的版本记录和读者须留意的细节。
还特地在上篇介绍如何"从头到尾阅读一本图画书',比如可以关注"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等等,除开这些大家都关注的显性因素外,认为还可以关注 "潜在的节奏、方向性、空间与时间、艺术风格'等隐性的信息。
上篇以123本图画书为实例,从开本、图画与文字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深化浅出地探讨图画书的各种形态和表现。
图画书进入中国也有段时间了,但真正得到认可,就是这两年的事。
尽管宣扬攻势很猛,但在书店里是基本看不到绘本的,因为绘本文字量小,插图多,为了突出插图,印刷都很精致,价格比较贵,中国家长买书一般认为字越多越值钱,字这么少在书店一会儿就看完了,就觉得不值得买。
于是书店里的绘本很快就会翻烂了,绘本就是这样,人们只会买新的,旧的再好也没有人买,而书店呢,旧的还没买出去,那能进新的呢?于是书店对经营绘本并不感爱好。
想买绘本一般就只有上网,没有书店的支撑,就影响了绘本的销售量。
好的绘本就成为少数喜爱童书的大人的专利。
其实绘本不仅孩子们爱看,大人也同样喜爱,真正的经典是没有年龄国界限制的。
这本书不仅详尽的向我们介绍了我想象中的内容、更让我了解到了以前极少关注的图画书的构成、形态和表现。
平常读图画书时,我多少会关注一下图画书的表现,但是对于图画书的表现并没有做到系统化了解与分析,特殊是遇到一本图画书的留白和空白页之时,心里时常嘀咕肯定有其用意,但是却又猜不透详细的缘由。
《我的图画书论》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我的图画书论》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图画书论》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图画书论》优秀读后感1日本作家松居直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据说是许多图画书爱好者必读的“圣经”。
此书有六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图画书的知识与观念。
二是图画书的选择与分享。
三是图画书的意向与语言。
四是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
五是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
六是图画书的编辑与出版。
看完这本书后,我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与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以便让更多的老师熟悉、了解、和我一样喜欢上图画书。
一、读书不是读字松居直先生在书中这样写到:“读书不是读字。
如果读字能算是读书的话,那么只要是用日语写的,即使是很艰深的书,我也能从头读到尾……但是,只有真正理解了书中所写的事情,才能算是读书。
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中的内容,读字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读《论语》而不懂《论语》”这句谚语,讽刺的就是那些只会读字却一点儿也不理解《论语》内容的人。
反过来说,我认为即使不识字,也能读书。
所以,即使孩子还很小,识字量还远远不够,当我们读故事给他们听的时候,当他们自己看图画的时候,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也算是读书。
读书不是读字,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些家长思想上的误区;有个别家长说孩子还小,不认识几个字,读不懂书;有的家长说图画书上没几个字,对孩子不会有什么帮助,不值得看;听到家长的话,我想家长误把图画书作为识字的一个工具,我们应该帮助家长更新观念,增强对图画书价值以及用法的了解,让他们明白图画书应该成为亲子间情感沟通的一个桥梁,让家长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生活领悟、自己的文学修养,借助图画书这种孩子喜欢接受和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传承。
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有这样一个观点:阅读,从听读开始。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读后感作文

《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作文这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图画书,并教会读者如何阅读和欣赏图画书的书。
总共分为两大篇,上篇是“阅读图画书”,主要是告诉读者如何从书的各个方面读图画书,本书也举例分析图画书中的细微的各个元素暗示故事的内涵。
下篇是“经典图画书”,通过多个经典名作,解读每一部作品的精彩故事。
上篇的细致分析中,确实从很多不会关注的方面但却暗示了故事的关键性的方面,让我们知道如何去阅读一本图画书,图画书中的文字或是图画,都是图画书中重要的局部。
下篇中选看了《我的连衣裙》这个图画书的解读。
这是一个日本画家创作的图画书,在这本书的深入讨论中,说道,出版社对这本图画书提出疑问,“你这本图画书,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书中提到以往有一些图画书可能大多通过图画表现出一个道理,而这本是真正孩子们喜欢读的,觉着好玩的,乐于看的。
《我的连衣裙》的图画简单易懂,故事很明了,其中特有的123的节奏韵律能让孩子们在下次故事出现时猜到一些内容,没有深奥的道理,从图画中感知这个故事的变化,应该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
另外这本书中的不断变化的裙子,很符合小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想象力以及好奇心,可能孩子们会想过自己的衣服能不能随着天气或者地点变化而变化,这个图画书给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以及天真做出了答复。
虽然我自己很少看图画书,但是通过看这本《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感受到了图画书中的一些微妙的乐趣与其中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读后感
带你游走在经典图画书间
——我读《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今天能够跟大家在一起交流我的读书心得,我感到很荣幸,感谢园领导给我这样一个与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同时能够锻炼提高的机会。
这些天我一直在读一本名叫《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的书,因为自己对绘画的偏好,所以当我发现这本书时,自然地就对它产生了好奇和兴趣。
说到这里,也许大家心里会有些疑问,图画书都是小孩子读的,有什么意思?但是如果你读过了这本书,可能会颠覆你对图画书的固定认识。
首先,我想谈谈什么是图画书。
我们也可以看到,如今的书店被各式各样的“带图的书”占据着,绘本、漫画,班里图书角那些《字宝宝》、《幼儿画报》等等……这些书被模糊地通称为“图画书”。
但到底什么是图画书?这个概念似乎总有些模棱两可。
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作者彭懿对这个概念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
他指出,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
在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有很多图画书是一
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
“不需要文字,图画就可以讲故事”,这是图画书的一个典型特点。
此外,图画书还强调画面的连贯,在规定的几十页内,画面要形成一个连续的视觉映像。
彭懿把图画书的作者比喻成导演,作者必须在限定的篇幅里把一个故事讲得既清楚又好看。
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
图画书的构成要素一是图画,二是故事。
图画形式多样,有素描、版画、油画、水彩、拼贴等等,其中不乏大师的作品。
图画书的故事短小单纯,像久远的传说,读过之后,会产生立即告诉别人的冲动。
这样的图画加上这样的故事,就成了创意独特、想象新奇、个性鲜明、生动有趣的图画书。
这样的图书,内容上易理解,形式上易接受,特别适合儿童阅读。
你可以用点滴时间很快读完,但要用一生来咀嚼和回味。
其次,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我们可能大都习惯看书就看主体,也就是书的内容,不太关注一本书的结构,可是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才明白什么叫环衬,什么叫勒口,什么叫扉页。
以《小蓝和小黄》这本图画书来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
封面:一本书首先映人读者眼帘的是它的封面,所以向来讲究的书籍都是精心设计封面和版式装帧的。
一本书的封面同时也透露出这本书的某些重要信息,甚至是这本书品位的一种象征。
环衬:打**面之后,我们会看到封面与书芯之间有一张衬纸(简装本则没有)。
这就是环衬,又称为蝴蝶页。
这是成人最容易漏读的一页,一般人匆匆翻过,后者干脆与扉页连在一起一翻而过,这样往往会错过作者和编辑的独运匠心。
孩子一般不会漏过环衬的,虽然他们可能说不出什么,可能会有新奇的发现与联想。
护封:有些精装书在厚厚的硬壳外面还套着一张封面,一般称作护封,护封前后都有一个向里折的折口,叫勒口,前后勒口上往往印着许多与这本书相关的一些重要信息,不能漏看。
扉页:翻过蝴蝶页之后,我们便看到了扉页。
扉页上一般写着书名、作者和绘者以及译者和出版社。
有的扉页上还有作者、绘者的简介以及本书的获奖记录。
读图画书,扉页一定要仔细地看,因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它会告诉你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大致发生了什么事。
比如《活了l00万次的猫》的扉页上就是那只威风的虎斑猫,它与封面的姿态略有不同,扉页上的猫正张开双臂,仿佛在诉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