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原子结构上课用

合集下载

化学:1.3.2《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5(苏教版必修1)

化学:1.3.2《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案5(苏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一、教材分析1、经过前两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化学世界物质的精彩纷呈,了解到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的多种多样。

在有了这些知识基础后,教材选择了化学史中人类对原子认识的不断深入、原子结构模型的不断演变的过程引入原子结构的内容,这样安排既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带入完全的化学微观世界,又为整个专题“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作了恰到好处的诠释。

2、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切入,通过认识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等几种典型的原子结构模型,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基本历程,提高学生学习原子结构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可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索过程的艰难曲折。

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有关原子构成的基础知识,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化学反应中原子外层电子排布的变化为后续专题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3、本专题的编写与以往的传统教材有很大的差别。

传统教材中,有关原子结构的内容是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等内容编排在一起的。

现在的教材中,首先在本专题第三单元介绍有关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和原子的构成等内容,再在《化学2》中系统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等知识。

这样编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化学1》后三个专题的学习中能从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角度认识某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而且体现了知识结构的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演变的历程,体验科学实验、科学思维对创造性工作的重要作用。

2、了解钠、镁、氧等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情况,知识这类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常通过电子得失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

通过氯化钠、氧化镁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素材的交流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卢瑟福a散射实验探究原子结构的分析,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教材《原子结构》优秀课件1

人教版教材《原子结构》优秀课件1
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故⑥正确; ⑥实验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可以先将氯化铁溶解在盐酸中,再配制到所需要的浓度
值越大,能级越高。 D.羧基、酚羟基可以与金属钠反应;羧基、酚羟基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NaHCO3只能与羧基发生反应。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Na
、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D正确。
3d54S1 d区
3S1
S区
3d104S1 ds区
根据某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式,指出元素所处区
+1价 3S23P6
S区
+2价 3S23P63d5 d区
例4:某元素为金属,最高氧化数为+6,原子半径 是同族中最小的。请写出:
(1) 原子的电子分布式。 (2) 原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式。 (3) +3 价离子的外层电子分布式。 (4) 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族、区、元素名称。
注意对于过渡金属离子: 如 Fe2+:3d6 ( ╳ ) 应该将电子层写完整:3s23p63d6
(4)例外:并不是所有的核外电子排布都满 足以上规则。根据光谱实验的结果,发现 Ru,Nb,Rh,Pd,W,Pt及镧系和锕系的一些元 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并不符合以上规则。
如:
41: 铌,Nb: 4d45s1 44:钌,Ru: 4d75s1 45: 铑,Rh: 4d85s1 74: 钨, W: 5d46s2 78: 铂, Pt: 5d96s1 注意:不需要掌握以上内容
D. KW/c(H+)=0.1 mol·L-1的溶液中:Ca2+、NH4+、CH3COO-、HCO3-
过渡元素:写出(n-1)d ns轨道的 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解析】
9.【解答】解: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原子的结构ppt课件

原子的结构ppt课件
13.关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离子带电,所以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 氯离子的质子数比电子数多1个C. 离子是带电粒子,所有带电粒子一定是离子D.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14.下列关于、 两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C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比 稳定 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A
B
C
11.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B
A.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B. 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C. 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D.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1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 若 ,则该粒子是阴离子B. 若 ,则该粒子是原子C. 若 ,则该粒子是阳离子D. 若 ,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
5、相同的原子层结构化学性质相似相同的原子层结构:
化学性质相似:
电子层数相同,切每层上电子数相等
条件:最外层电子数认为最终的结果是( )A.Na原子与Cl原子都无法构成相对稳定结构B.Na原子与Cl原子都构成了相对稳定结构C.Na原子与Cl原子只有一方构成了相对稳定结构
小练习:试着写出下面的离子示意图代表什么
Al3+
S2-
5、离子符号的意义
Al3+
3Al3+
表示一个铝离子
表示3个铝离子
表示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6、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离子保存
如:NaCl由Na+和Cl-构成,所以化学性质由 Na+和Cl-保持。

高中化学 1.3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课件 鲁科选修3

高中化学 1.3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课件 鲁科选修3
(4)一般认为,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1.7,它们之间 通常形成离子键;反之,形成的是共价键。
7S
7P
6S
6P
6d
5S
5P
5d
5f

4S
4P
4d
4f

3S
3P
3d


2S
2P
(n-1)p<ns<(n-2)f<(n-1)d<np
1S
我们知道: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量相等的轨道
上形成全空(P0、d0、f0)或半充满(p3、d5、f7)或全 充满(p6、d10、f14)结构时原子处于能量较低状态(即 洪特规则特例),所以失电子所需能量较大,即I1较大。 而Be、N、Mg、P元素的原子结构恰好满足这一点,所 以导致它们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它们相邻元素。
提示:A元素有:Be:1S2 2S2或 Mg: 1S2 2S22P6 3S2 B元素有:O: 1S2 2S22P4或 S: 1S2 2S22P6 3S23P4
第一电离能:Be < O; Mg < S。
问题5:有短周期两种金属元素A、B,已知MA:MB=9:8, 分别取A、B金属与盐酸反应,当放出等物质的量氢气时, 耗A、B的物质的量比时nA:nB=2:3。试推断A、B元素 的名称,写出各原子核外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 并比较它们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降低,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增 强。
3、原子半径 电子的能层数
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 核电荷数
(1)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阴离子半径,大于阳 离子半径。

高中化学1.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名师优质课件(鲁科版选修3)

高中化学1.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名师优质课件(鲁科版选修3)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2.下列各组元素按第一电离能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A.Li C.N O Be F B B.Al D.Li Si Na P K

【解析】选B。D为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
离能逐渐减小;A、B、C选项均为同一周期元素,从左 到右,总体上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有例外;同周 期元素第一电离能ⅡA>ⅢA,ⅤA>ⅥA,即I1(Be)>I1(B), I1(N)>I1(O)。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典例2】已知元素的电负性和化合价等一样,也是元 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已知: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形成离子 键,两成键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形成共价键。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
电负性最小的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能在自然界中
稳定存在的为铯,所以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sF。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5.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m+和Yn-两种 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比Y大 )
B.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
C.电负性X>Y D.第一电离能X>Y
物。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答案:(1)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 性变化。同周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 逐渐增大
(2)Mg3N2为离子化合物;SiC、BeCl2、AlCl3均为共
价化合物。

原子的结构完整版PPT课件

原子的结构完整版PPT课件

工业领域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材料 检测、无损探伤、辐射加 工等。
其他领域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还可用于科 学研究、环境保护、农业 生产等领域。
放射性同位素对环境影响及安全防护措施
对环境影响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射线会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危害,如污 染空气、水源和土壤等。
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保障人类和环境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如合 理选址、屏蔽防护、废物处理等。
放射性同位素概念及来源
放射性同位素定义
01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同位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
并转变为另一种元素。
放射性同位素来源
02
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类型
03
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等领域应用
医学领域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诊断 和治疗疾病,如放射性碘 治疗甲状腺疾病、PET扫 描等。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间部分, 包括3~12列的元素。它们具有 多种氧化态和丰富的化学性质, 是构成众多合金和催化剂的重要
成分。
稀有气体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位于周期表的最右 侧,它们具有稳定的8电子构型 (氦为2电子构型),化学性质 极不活泼,一般不易与其他物质
发生化学反应。
04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 力
化学键类型及特点
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物理性质。一般来说,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点 、沸点越高,密度越大,硬度也越大。例如,氢键的存在使得水的熔沸点异常高,范德华力则主要影响由分子构 成的物质的物理性质。
05
原子光谱与能级跃迁

《原子的结构》参考课件

《原子的结构》参考课件
Cl- 、OH-
失电子 阳离子 得电子
得电子 原子 失电子
阴离子
1.说出下符号的意义
S2-
一个硫离子 一个硫离子带了2个负电荷
3S2- 表示3个硫离子
2.填空
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2019/8/6
最外层电子数
该电子层上 ? 的电子数 ? 电子层 ? 核电荷数 ? 原子核
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决定的。
2019/连8/6 接到13
连接到14
连接到15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的核
电荷数为 13 个,核外有 3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
有 8 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3 个电子,该元素
2019/8/6
一、原子的构成
归纳:原子由居于原子中 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 外带负电的的电子构成。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 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2019/8/6
表格3-1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0
1

6
6
6

8
8
8

11
12
为 Al 元素。
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的电子数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根据示意图提供的信息,X的值为,该原子的原子序数是,根据判断,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容易电子,化学性质。
学生练习,讨论交流
考察学生通过读原子结构示意图图获得信息的能力,着重考察通过最完成电子数判断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和的事电子情况。
上个课时学习的内容与本节课内容相结合,在习题中强化对本节课的难点的理解,将本节课内容进行延伸。

利用白板的资源库,导出视频。学生先对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运动的做出猜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之后通过观看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视频,完成抽象思维到具象思维的转变。
二、探
(一)多重交互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看完视频并结合课本54页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2.核外电子最少可以排几层?做多可以排几层?电子层与原子核远近的关系。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选择、媒体使用及分析
一、引
(一)白板呈现复习旧知
【复习旧知】上节课我吗学习了原子的内部结构,、现在通过科普文章《电子的独白》来复习一下原子的内部结构,课件展示。(找一位学生读,其他学生边听变思考)。
(二)借助资源,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从文章中你能得到电子是怎样在核外运动的?
【播放视频】那么,电子究竟在核外是怎样运动的呢?我们一起观看科普小视频来寻找答案。(播放视频:核外电子的运动)
边听边思考设计哪些知识点,并找出关键字
对电子在核外的运动做出思考
学生观看视频,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白板展示《电子的独白》科普文章,让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思维回归到微观世界,复习旧知,在提出“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二)双板结合交流收获

2012年版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二《原子结构》(上课用)

2012年版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二《原子结构》(上课用)

离子
NaCl 结合 、 CaO 等
1、判断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
+16 2 6 8
+8 2 8
+12 2 8 2
硫原子
氧原子
镁原子
请写出下列示意图的名称
+2 2 氦原子 +8 2 8 氧离子 +17 2 8 7 氯原子 +13 2 8 铝离子
A、C 2、下面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11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如: OH 、 SO4 、S2-、 Cl-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 、 NH + 、 Mg2+ 、Al3+ 如: H 4
用元素符号及其右上角的数字和“+”或“-”表示
数字表示离子带的电荷数,若“1”则省略 “+”或“-”表示离子带的电性
如;Na
1.古希腊原子论
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 子之间存在着虚空,无数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 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 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构成万物。
原子
古希腊哲学家 ( Democritus ,约公元前 460 年—前 370 年)
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 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 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2
原子 阳离子
2+ Mg
如:
28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如: +8 28 阳离子
阴离子
o
2-
离子与原子的区别
1、 什么是离子? 失去电子 阳离子

高中化学选修3:1.3原子结构赛课 课件(共17张PPT)

高中化学选修3:1.3原子结构赛课 课件(共17张PPT)
原子结构
复习回顾
原子结构
原子
{ {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 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离核较近的的电 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 子层。 •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 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 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 个。
23,24,29
评价小组
G6
G7
G8
评价要求 1. 评价同学先打分(每题10分),若有错误酌 情扣分,说出扣分依据,强调解题关键,加 10分。 2. 其他同学每补充一条加10分,提出质疑加10 分。 3、评价时要脱稿,面向全体同学,神态自然、 声音洪亮,不能挡住同学看板书的视线。
质疑再探
认真总结思考,看还有哪些疑问, 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应用训练
课本P12 1. 2. 3. 4. 5
高考直击
(2012年高考题) 硒的原子序数是34号,其核外 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 答案:3S23P63D10
你来编题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遵循泡利原理 遵循洪特规则 特例:能量相同的轨道处于半满、全满状态 时原子比较稳定
总结
学科班长总结本节同学们的表现 并评出四星一组!
再 见
谢谢大家!
注: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为什么要按这个规律排布?
这节课我们共同揭晓这个问题的答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试大纲的要求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 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化学:1.3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课件(3)(鲁科版选修3)

化学:1.3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课件(3)(鲁科版选修3)
同理分析:P和S
学生分析
P(1s22s22p63s23p3)半满状态,比较 稳定,所以不易失去电子。
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 体上呈现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表 示元素原子越来越难失去电子,碱金 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 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 和原子半径的减 小,核对外层电 子的有效吸引作 用依次增强。
电离能越大,气态时该原子越难失去电子
故可判断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提出疑问: Mg的第一电离能比Al的大,所以Al比Mg
易失去电子,但我们以前学习的金属失电子 顺序中,Mg比Al易失电子,与酸反应时更 剧烈。 同理:P与S
原因:条件不一致,一是气态,二是溶液
解疑答惑
Mg(1s22s22p63s23p0)正处于全空状态, 能量较低,比较稳定,所以不易失去电 子。
综合分析
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价电 子排布有着密切的关系。除Ⅷ外,元素的最高价 化合价等于它所在的族的序数,非金属元素的最 高正化合价和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H除 外);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全充满 的稳定结构,其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 到电子,因此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价在通常情况 下为0;过渡金属元素的价电子较多,并且各级 电离能相差不大,因此具有多种价态,如锰元素 的化合价为+2——+7。
同一周期的元素而言,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 能最小,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体上 呈现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表示元素原
子越来越难失去电子
小结
1.什么是电离能。 2.符号和表示方法 3.意义 4.应用
汽车遥控干扰器 / 汽车遥控干扰器 峦痋耶

《原子结构》课件

《原子结构》课件

《原子结构》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原子结构”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原子理论的发展历程、原子的组成结构,以及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理论的发展历程,理解原子结构的组成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原子结构的理解,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的掌握。

教学重点:原子结构的组成,原子中正电荷与电子的分布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原子模型、PPT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燃烧、腐蚀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原子结构的学习。

2. 理论讲解利用PPT课件,讲解原子理论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道尔顿、汤姆逊、卢瑟福等科学家的原子模型。

3. 例题讲解以氦原子为例,讲解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强调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一些简单化学现象,如氧化、还原等,并解释其原理。

5. 实验演示演示原子吸收光谱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原子结构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道尔顿、汤姆逊、卢瑟福的原子理论。

(2)解释为什么原子是电中性的。

(3)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其原子中有多少个质子、电子和中子?2. 答案:(1)道尔顿: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小颗粒;汤姆逊: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均匀分布的球体,电子镶嵌在其中;卢瑟福:原子由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和围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

(2)原子是电中性的,因为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正负电荷相互抵消。

(3)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20个质子,核外有20个电子,中子数不确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理解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1.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3(2021学年)

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1.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3(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1.3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 1.3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 1.3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3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了解电离能的概念及内涵;2。

认识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并能给予解释。

【教学重点】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电离能变化规律的特例【教学媒介】多媒体演示【教学方法】诱导——启发式、演绎推理和逻辑探究相结合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可能出现的情况设计意图复习引入请同学们写出第3周期及VA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请同学们根据写出的价电子排布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变化规律.学生写的是电子排布式,没有抓住价电子,规律内容书记忆型,没什么难点,定性的记住规律.内容如素材1巩固第二节的学习内容,并为本节的教学做准备过渡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仅有定性的分析往往是不够的,为此,人们用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来定量的衡量或比较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学生思维活跃,什么是电离能、电负性呢?自己会猜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

阅读分析课本内容电离能的定义部分板书设置问题1。

什么是电离能。

2。

符号和表示方法3。

意义一、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1。

定义: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叫做电离能。

原子的结构优秀课件

原子的结构优秀课件

原子的结构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原子的概念,掌握原子的基本组成,了解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相互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模型分析原子结构的能力,通过实例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相互作用,原子的大小及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原子的概念,原子的基本组成,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原子结构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原子结构图,随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变化中微观粒子的动画,引发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原子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的基本组成。

3. 知识讲解:(1)原子核:讲解原子核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相互作用。

(2)核外电子:介绍核外电子的分布,解释电子云的概念。

(3)原子的大小:讲解原子的大小及表示方法,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4.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原子结构应用,如原子弹、核能等。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原子概念2. 原子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电子云3. 原子的大小及表示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原子的概念。

(2)简述原子的基本组成。

2. 答案:(1)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核外电子分布在电子云中。

(3)原子弹和核能都是利用原子核反应释放能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原子的结构,使学生掌握了原子的基本组成和表示方法。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要注重解题思路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n2
电子。
K
L
M
N O P Q
③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 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是2个) 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18 个电子 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 32 个电子;
1、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2 A
+9 3
B
6
+11 2 9
C
+20 2
D
8 10
2、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结构的是( D
第 3层 第 2层 第 1层
+15
2
8
5
原子核带正电
K层
核电荷数
L层 M层
就电 越子 高离 。核 越 远 , 能 量 也
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
K
Ca
你知道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吗?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② 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 电子层里; 即由能量 低 高
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4时,容易得到电子
得到:F、O、Cl)
(如,失去: Na、Mg、Al
讨论完成下表:
三类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分类 最外层 原子结构 电子的 电子数 的稳定性 得失 少于4 不稳定 易失电子 金属 非金属 多于4 不稳定 易得电子 稀有气体 2或8 稳定 不易得失
+11 A 2 8
)
8
+17
B
2
8
8
+16
C
2 8
+3
2 D
1
请你完成学案P23 最下方的练习
4、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
(1)稳定结构:即最外层为8电子的结构
(K层为2个)
特点:原子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 (如He、Ne、Ar等) (2)不稳定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4时,容易失去电子
1.3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模拟实验 • 你认为这张纸可以永 远撕下去而变的无穷 小,还是撕到一定程 度,达到了其最小的 组成后就不能再继续 撕了?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每样东西都是由 最小的部分组成的,而这最小的部分不能再分。他认为物体可以 不断的切割直到其最小部分,这最小的部分称为原子。
(二)原子的构成
质子 原子核{ 中子 1.原子 核外电子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②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
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中子数:
3)电子数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为了形象地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 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
原子核
表2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构成原子 的粒子 电性和电 量 质量/kg 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1个电子带 1个质子带 一个单位 一个单位 不显电性 负电荷 正电荷 9.109 1.673 1.675 X10-31 X10-27 X10-27 0.00054 1.007 1.008
相对质量
原子
质子数 (Z) 9 11 13
(核电荷数)
质子数— Z
X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Z 个
中子 N=(A-Z)个
Z个
实例理解
化 合 价
质量数
质子数
16
8
O2
-2
2
离子电荷
原子个数
1、填写下表 A 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用 Z X表 粒子符 号 示 (Z) (N) (A)
应用:
电子数
8
13 17
O
Al Cl H
8
13 17
10
18
中子数 (N) 10 12 14
F Na Al
质子数+ 相对原子 中子数 质量 (A) 19 18.998 23 27 22.990 26.982
质量数
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 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
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质量数— A
• 1. 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 ( B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相等 D.不能确定 • 2.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 ( C) • A.生成一种新分子 B.生成一种新离子 • C.生成一种新原子 D.生成一种新单质 • 3. 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17O,18O, 若氢的同位素有H、D,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 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 C ) • A 3种 B 6种 C 9种 D 12种
课堂检测:
3、用下面的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填空:
A ; (1)属于金属原子的是--------B ; (2)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
C ; (3)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C 。 (4)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二)原子的构成 思考: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显电性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化学性质 几乎完全相同 原子序数相
②质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数相同
H2 和D2 是两种不同的单质,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H2O 和 D2O 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许多元素都有同位素, 目前发现112种元素, 同位素却有1800 余种。
几 个 实 例
2 3 氢有三种同位素: 1 H H 1 1 1H 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材料 235 238 铀有三种同位素: 234 U U 92 92 92U 铀235 是制造原子弹的材料和核反应堆的燃料 13 14 碳有三种同位素: 12 C C 6 6 6C 碳12 作为原子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标准 碳14 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
化学性质
较活泼 较活泼 较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元素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4时,容易失去电子 (化合价=+失去的电子数目) 最外层电子数≧4时,容易得到电子 化合价=-(8-最外层电子数)
关系: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失去 或得到的电子数目(失为正,得为负)
中子数 0 1 2
质量数 1 2 3
学 名
俗 称
H
(D) H
氕 氘 氚
重氢
超重氢
H (T)
试比较三种原子的异同,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 属同种元素 不同种原子
同 位 素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 ①质子数相同 核电荷数相同
同 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
请你阅读课本P27-28页交流与讨论,总结 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小结
20世纪初 1913年
量子力学模型 1911年 1897年 1803年
玻尔,电子分层排布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你认识原子结构吗?
原子可以再分吗? 原子核质量怎样? 原子核还可以再分吗?
原子为什么显电中性?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核外的)电子数
动脑时间
阳离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有关原子结构常用规律总结 电性关系: 原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27
35
14
18
18 8O 27 13 Al
35 17 Cl
1 1H
1
10
0
1
1
10
H20
1. 元素如何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 原子叫元素。
2.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 一定相同.对吗?举例说明. 子数的一种原子
核组成
1 1 2 1 3 1
质子数 1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