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困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双困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 “ 双 困生’ ’就 业难 问题分析及对 策研 究
张
摘
施。
丽
( 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 常德 4 1 5 0 0 0)
要 :目前大 学 生 的就业 形 势 日益严 峻 ,高校 ’ ’双 困生 ” 面临 更大 的挑 战 。文 章分 析 了高 校 ”双 困生 ”就 业 难 的原 因 ,并提 出 了有 效 的解决 措
关键词 :双困生 ;就业 ;对策
课题 项 目:本 文 系湖 南文 理 学1  ̄2 0 1 3 年 校 级 思想政 治课 题 ( 项 目编 号 :S Z Y B 1 2 1 0)
2 0 1 3 年全 国普通 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 到6 9 9 万 ,比2 0 1 2 年增 加l 9 万人 ,是新中 国成立以来 ,大学毕业 生最多的一年 ,加上经济复苏缓 慢 ,2 0 1 3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 势更加 复杂严 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 重 。而高校的 “ 双困生”在 目前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加上个人 的就业观 、自身综合素质 、家庭经济等特殊 因素影 响,他们更是弱势 群体 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解决好 “ 双困生”就业难 的问题 ,成为 了当 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 1 高校 “ 双 困生”就业难 的原 因分析
倾向,因此得到的锻炼较少 , 社交能力较差 。 2 促进 “ 双困生”更好就业的对策
2 . 1 政府要加大对 ”双困生”就业的扶持力度
[ 2 】 张爽. 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J 1 . 学理论, 2 0 0 9 ( 9 ) : 9 9 - 1 0 0 . 作者简介 张丽 ,女 ,硕 士 ,讲师 ,研究方 向计算 机应用技术 。
主动性 。
2 . 3 高校 要加 强对 ”双 困 生” 的就业 指导 教 育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就业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1. 就业压力大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且竞争激烈。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大学生感到压力巨大,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和焦虑。
2. 就业观念不够实际很多大学生对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观念偏差,过分追求一份较好的工作,往往忽视基础的岗位及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
由于对就业现实认识不够,难以面对现实,心理压力会不断加大。
3. 职业规划不明确由于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不够清晰,导致在面对求职和就业时举棋不定,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这也容易导致心态上的失衡和无法面对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1. 提升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加自己的附加值。
应该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多参加一些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工作经验,也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2. 调整就业观念调整就业观念,对就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要过分追求高薪、高职位的工作。
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长,理性对待就业机会,不要放弃一些看似普通但实际蕴含机会的工作岗位。
3. 健康的心理调适健康的心态是保持稳定的就业心理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分焦虑和消极。
适当的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适当的时候与人分享自己的压力,也都有利于心理的调适。
4. 开展职业规划开展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在校内学习之余,注重积累各种社会资源、拓展人际关系,以便在毕业时能够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大学生还要实现自我职业规划,制定明确的就业目标,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就业挑战。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大学生逐渐成为了社会生产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然而,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心理问题,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前途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就业心理压力问题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中,大学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就业人才。
然而,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困难、就业歧视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到其就业前景,还会对其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
1.1就业困难问题目前,由于国内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大学毕业生都遭遇了就业不易的问题。
即使他们努力寻找工作,但是却面临着家庭、专业、地域等多种因素的约束,这些都会导致极大的就业困难。
1.2就业歧视问题从某些方面来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歧视。
因为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就业阅历等等,而且很多用人单位也许不愿意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实践机会,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就业歧视的出现。
二、就业心理问题的影响被上述问题所困扰的学生通常都会表现出一些不同寻常的行为,他们很容易沮丧、情绪低落,导致日常生活和学习质量下降。
此外,这种情况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人际关系和身体健康。
2.1沮丧、情绪低落大学毕业生在面对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时,通常表现出很强的沮丧感和敌意,这些情绪的影响很可能伤及到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2影响人际关系在这种压力下,很多人会表现得不耐烦、易怒,有时候连与亲友的互动都变得不同寻常。
这会影响到人际关系,并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
2.3影响身体健康就业心理问题会导致身体上的不适,例如失眠、头疼、腰痛等等。
这种情况可能加重用户的身体负担,让他们容易罹患慢性疾病。
三、缓解和解决就业心理问题大学的毕业生必须对解决就业心理问题采取一些策略,这些策略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压力和成功地进入职场。
3.1 将工作与爱好结合起来对于毕业生来说,最好的情况是工作和爱好之间达到平衡和融合。
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加大,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贫困生群体也相应增加。
在校贫困生承受着生活和生存的双重压力,因此,加强贫困生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已成为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贫困大学生表现出的不良就业心理问题1、焦虑心理焦虑分为问题性焦虑和障碍性焦虑。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网络、媒体的炒作,自身有缺乏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所以贫困生对未来充满担心和忧虑,想到一毕业就有可能失业,为毕业后前途感到非常担心。
每天会反复地考虑同样的问题,无心投入到正常的学习中去,于是紧张恐怖、苦闷,矛盾、焦虑。
剧烈的心理冲突、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极少数贫困生甚至出现躯体症状:心神不定,坐立不安,这时问题性焦虑就有可能发展成障碍性焦虑。
2、悲观心理经济、学习、情绪的压力等等,像几座大山压得贫困学生们喘不过气来,给他们就业带来沉重负担。
在沉重压力面前,他们情绪比较低落、心情苦闷。
找不到释放的出路和缓解压力的正确方式,于是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缺乏前进的动力,对什么事都无所谓,没有自信,整天晕晕沉沉,好像有睡不完的觉他们一方面责怪自己无能,内疚,不愿也不敢参加竞争性活动,另一方面也觉得在学习、生活、交往等各方面都比不上别人,丧失正常自尊心,对未来心事重重、惶惶不安,甚至会感觉到生活没有希望没有价值,觉得找不到生活意义,于是破罐子破摔。
3、挫折心理贫困生的心理相当脆弱,脆弱性决定他们更容易遭受挫折,一旦挫折后,就更加害怕,甚至一蹶不振。
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使人们经受住挫折的打击,依旧保持进取的勇气。
贫困生在参加大学生就业招聘会遭受到求职失败后,心里烦躁,精神不振,自卑,这显然是心理承受力不强的表现。
4、怨恨心理由于担忧、焦虑、悲观、挫折心理等复杂因素影响,再加上毕业后前途一片渺茫心灰意冷,使许多贫困学生感到自己事事都不如意,于是对同学、环境处处看不惯,对社会不满,对环境充满敌意,不信任任何人,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为一些小事就大发脾气、冲动,甚至出现打架、暴力等极端情况。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加。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就业是大学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1 就业焦虑就业焦虑是指由于对未来就业不确定的忧虑和恐惧,导致个体出现心理紧张、烦躁不安等不适感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逐渐提高,就业焦虑水平也相应提高。
1.2 自我认知不足在大学期间,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清晰的认知。
他们可能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无法正确评估自己的就业能力,从而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心态。
1.3 求职技巧不足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往往缺乏正确的求职技巧,包括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技巧的不足可能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诸多挫折,增加了就业心理压力。
1.4 就业期望值不合理由于对就业市场的误解或者过高的期望,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能力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导致在找工作过程中出现挫折感和失望情绪。
1.5 家庭期望压力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也是一个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重要因素。
一些家庭对大学生过高的期望和压力,可能会使大学生感到沉重的心理压力。
2.1 加强就业心理教育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教育和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就业挑战。
大学生应加强自我认知,正确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追求某些热门行业或职业。
2.3 提高求职技能大学生应主动学习求职技能,包括简历撰写、面试技巧、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技能。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阅读相关书籍或者参与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求职竞争力。
大学生要对自己的就业期望进行合理调整,明晰自己的就业目标和定位,不要盲目追逐热门行业或职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作出合理的选择。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人数的猛增,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经变得十分严峻。
由于家庭经济原因等原因的影响,特别是高校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中出现的心理状况,希望对其就业提供积极的帮助,保障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个人更好发展。
标签: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心理问题1、前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自己和自身家庭所能够筹措到的资金,不能够负担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等费用的学生个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数量和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据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全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约在800万左右,占在校学生的30%,特困生人数290万到440万,占在校学生的10%—15%。
[1]由此可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群体一种里不可忽视的群体存在。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如何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如何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高等院校学生培养、心理指导和就业指导过程中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通过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希望对他们的就业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积极帮助。
2、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现状2.1.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积极表现2.1.1具有强烈的独立竞争意识相对于其他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有更强烈的努力和竞争意识,因为此类学生在校期间会主动从事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和兼职来维持基本学习和生活的开销,造成他们会积极投身实践,努力摆脱经济贫困所带来的压力,从而具有更为独立和竞争的意识,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公平和公正的就业机会。
2.1.2就业选择过程中更为理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相比,由于从小经历更多的生活历练,对于就业机会的把握更加理性。
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虽然大学生具备了相对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但他们却面临着心理困境,使得就业难题更加复杂化。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强的对策。
一、就业压力引发的心理困境1.1 就业担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一直备受关注。
许多大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面临就业的不确定性,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对于这些人来说,就业担忧成为了一种心理困境。
1.2 自我价值感缺失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他们希望通过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然而,就业困境可能会使他们产生自我怀疑,质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导致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1.3 群体焦虑在大学中,大学生们往往形成紧密的群体,彼此之间存在着竞争和合作。
然而,就业困境可能造成群体间的焦虑情绪。
大学生们担心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不强,会被其他同班同学超越,这种焦虑进一步加重了心理困境。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原因分析2.1 教育体制问题传统的教育体制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评价,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这使得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在实际职场中感到无所适从,并且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2.2 职业规划不足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没有明确的规划,缺乏对行业的了解和对自身优势的认知。
这导致他们在就业时盲目跟风,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从而增加了就业的不确定性和心理困境。
2.3 就业信息不对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方面,招聘信息不够透明,很多好的就业机会难以被大量的大学生得到;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各行业的就业前景和要求了解不足,容易误入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这些问题导致就业选择的困难和心理困境的产生。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对策3.1 改革教育思维教育应该从知识的传输转变为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新形势下高校困难学生群体就业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困难学生群体就业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高校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愈发突出。
随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增大的挑战,困难学生群体更是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
这些困难学生群体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业成绩一般、社交能力较差等多种因素。
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遇到诸多困难和挫折,导致就业形势严峻。
当前社会对高校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缺乏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由于这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导致他们往往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而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深入分析高校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成因及对策,对于解决这一问题、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顺利就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字数:252】1.2 问题提出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高校困难学生群体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很难顺利就业。
问题的提出不仅是对这一群体个人权益的保障问题,更是对整个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挑战。
困难学生群体面临的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制约了国家的发展进程。
对于高校困难学生群体就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就业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问题提出】仅仅是对于高校困难学生群体就业问题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简单的描述,下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1.3 研究意义高校困难学生群体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这个群体在面临就业压力时往往存在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困难学生群体就业问题成因及对策,不仅有助于帮助这一群体更好地就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而且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与解决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
他们往往会面临着诸多心理困扰,如就业焦虑、自我怀疑和职业迷茫等。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心理困扰的策略。
一、就业焦虑就业焦虑是高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之一。
在面临就业压力时,许多大学生会感到紧张、着急和担忧。
他们担心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胜任工作,甚至担心将来无法实现经济独立。
这些担忧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心。
解决策略:1.建立积极的心态: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了解就业的现实情况,并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他们应该相信,只要通过不懈努力,就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2.寻求支持:大学生可以向家人、朋友或辅导员寻求支持和鼓励。
同时,他们也可以利用学校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与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从而缓解自己的就业焦虑情绪。
二、自我怀疑在求职过程中,许多大学生会面临自我怀疑的困扰。
他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背景和潜力,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工作或无法与他人竞争。
这种自我怀疑会导致他们丧失自信,进而影响他们的求职表现。
解决策略:1.寻找自己的优势: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充分发挥这些优势。
他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估、参加培训和实习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
2.积极寻求反馈:大学生可以向求职面试官或老师请教,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和实习,积累经验和增强自信心。
三、职业迷茫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感到职业迷茫,不知道自己真正想从事什么工作。
他们可能受到家庭、社会和同学的影响,无法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
这种迷茫感会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迟疑不决,影响他们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解决策略:1.自我探索: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职业咨询、实习和社区服务等方式,了解不同领域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要求,并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分析
所 各种 类 型 高 校 的调 查 ,其 结 果 是 贫 困生 比 例 最 低 的为 2 % ,最 高 的 素 ,经 常 还 要 为 生 活费 而 发 愁 。 为 了学 费 和生 活 费 ,他 们 不 得 不 冒着 0 为 4 . 。贫 困 生 中 中 两 部 地 区学 生 所 占 比例 较 大 。 现 在 ,一 个 普 遍 影 响 学 业 的 风 险去 参 加 勤 工 助 学 。 8% 7 认 可 的数 字 是 , 当今 中 国 高 校 的贫 困生 超 过 3 0万 人 ,并 且 逐 年增 长 。 0 3 群 体 因 素 。在 大 学 里 ,大 家 来 自五 湖 四海 ,贫 困生 更 敏 感 周 围 ) 在 面 对 就 业 时 ,贫 困 生 不 仅 要 经 受 经 济 压 力 的考 验 ,同 时 还 要 承 受 巨 同 学 对 他 们 的看 法 ,如 果 由 于 关 系处 理 不 当 ,受 到 周 围 人 的 嘲 笑 与 冷 大 的 心 理 压 力 。 经 济 状 况 直 接 影 响 着 贫 困 大 学 生 的 就 业 ,面 对 考 研 与 落 ,心理压力会 明显增 强。加上学校里都是 高考过来的优秀生 , 自然 就业 ,越来越 多的贫困大学生选择 后者 ,也 只能 选择后者 。在 高校毕 存在很多无形 的竞 争 ,看到别人各方 面的精 彩表现 ,贫困生 自然会产 业 生就 业 难 的 大 背 景 下 ,具 有 特 殊 家庭 环 境 和 成 长 经 历 的 贫 困学 生 就 生极大的落差。这样 , 自然会引发一系列心理 问题。
业更 显得 困难 。由于贫困生相对来讲 处在更为复 杂的社会环境 中 ,加 之 自身素质所 限 ,使得部分贫 困生在选择职业时 产生了心理 障碍 ,严 重 影 响 和 制 约 了 他 们 的 择 业 范 同 ,这 应 当引 起 我 们 教 育 工 作 者 的 高 度 警 觉 和重 视 。 1 高 校 贫 困 生在 就 业 时产 生的 心 理 障 碍 的 主 要 表 现 11 自卑 :部分毕业生低估了 自己的价值 ,缺乏信心与勇气 ,不敢参 . 与竞争。这种现象多发生在 “ 自我 意 识 ” 不 健 全 、性 格 内 向 、具 有 某 种生理缺陷或家庭经济 困难 的学 生身上 。过 于 自卑 ,而导致 行动上畏 首畏尾 ,影响 自我推销 ,给用人单位 留下缺乏能力 ,没有魄力的印象。 12 焦虑。焦虑是心理 冲突或挫折 引起的 ,是一种复杂 情绪 的反应 , . 主 要 表 现 为 恐 惧 、不 安 、忧 虑及 某 些 生 理 反 应 。 据 根 学 校 对 大 学 生 的 心理普查结果 ,可 以发现 ,绝 大部分贫 困生或多或少地都存 在焦虑心 理。 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不 够富裕 ,很 多贫困生都深知 自己父母亲生 活 的 艰 辛 ,他 们 担 心 自己 是 否 能 在 这 样 的 状 况 下 顺 利 完 成 学 业 ,担 心 自己面临就业 的时候是不 是能 比较顺利 ,用人单位能否看 中 自己,很 担心 自己被拒绝 。理想 与现实的差距显得 比较大 ,这样 的一些疑 问始 终让 他们生活 在焦 虑之 巾 ,表现得 紧张烦躁 、委靡不振 、极度 过敏 , 甚至产生对就业 的恐惧感 。 1 悲观。经济的压力 、学习 的压力 、情绪 的压力等压力 ,像几座大 . 3 山压得贫 困学生们 喘不过 气来 ,给他们 就业带来沉重 负担 。在沉重压 力面前 ,他们情绪 比较低 落 、心情苦 闷 ,找不到释放 的出路和缓解 压 力 的正 确 方 式 ,于 是 对 任 何 事 情 都 不感 兴 趣 ,缺 乏 前 进 的 动 力 ,对 什 么 事 都 无 所 谓 ,没 有 自信 ,整 天 昏 昏沉 沉 ,好 像 有 睡 不 完 的 觉 。他 们 方面责怪 自己无 能 ,内疚 ,不愿 也不敢参加竞争性 活动 ,另一方 面 也觉得在学习 、生活 、交往 等各方 面都 比不上别人 ,丧失 正常 自尊心 , 对 未 来 心 事 重 重 、惶 惶 不 安 ,甚 至 会 感 觉 到 生 活 没 有 希 望 没 有 价 值 , 觉 得 找 不 到 生 活 意 义 ,于是 破 罐 子 破 摔 。 1 冷 漠 。 少 数 贫 困生 因 考 不 上 如 意 的 学 校 或 专 业 ,且 毕 业 就 业 难 , . 4 心 中 希 望 之 火 熄 灭 ,不 快 埋 藏 在 心 里 ,情 绪 冷 漠 , 对 他 人 从 不 关 心 , 对任 何 事 都 感 到 没 有 什 么 热情 ,抱 着 无 所 谓 的态 度 。 1 认知 障碍。毕 业就业难问题引起的贫 困生心理 障碍另一个 突出表 . 5 现就 是认 知不合理 。一是认 知的绝对化倾 向 ,如埋怨 自己没 有考上名 牌大学或者理想专业就肯定糟糕 透顶 ,没有 什么前途可言 ;二是对挫 折的错误归因 ,比如把 自己就业难的成 因完全归结于社会 ,埋怨社会 存在不正之风或者是 自己 出身在贫苦家庭 ,而从不去想 与 自身有何关
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1 1 0 0 3 2 辽 宁省 大 学生就 业指 导局 综合部 崔姗姗
擅 ■ :现阶段 ,贫 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凸显,他们在 就业过程 中存在 自卑、盲 目 攀 比、好 高骛远 、焦虑抑郁 、嫉妒等不健康心理 ,本文主要 针对以上・ 理 问题进行状 态分析 ,提 出贫困大学生就 业心理 疏导与调整 的对策。 关■ 调 :贫困大学生 就业 心理 疏导与调整
就 业工作是我 国国计 民生的重 点,是 关乎千家万 户的大事,大学 生就业 是就 业工作的重 中之重 。近几年 高校 的扩招 和近年 来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加 大 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贫 困大学生作 为其 中的一个特 殊的群体,值得我们关 注 。他们的就业过程会受到家庭条件 、社会环 境和 自身心理的制约,普遍存在 就业 不顺利情况 ,从而引发各种心理 问题 ,因此在 贫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加强 对他们 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心态 的疏 导和 调整,对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就 业 能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维护杜会稳 定与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 1 ] 贫圈大掌生就业的主■心迥同■:状态与分析 从全局来看 ,大部分贫 困大学 生能够认识 到 “ 穷人的孩子早 当家 ”,他 们 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独立性 强,敢 闯敢 干。从 个体来看,他们经济负担沉 重,就业压力大 ,一些心理素质 差的贫 困生受社会消费理念的影响 ,容易产生 心理不平衡或压抑感 ,造成 “ 精神上 的贫 困”,很 多人在就业时心理方面出现 了一些负性变 化,进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 2 ] ( 一 )自卑情结 自卑情 结是 贫困大 学生普遍存在 的心理 问题 。 自卑的前提是 自尊,主要 表现为敏感、失衡 、情绪化 。一是贫 困大 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如别人 ,容易心理 失衡,在与人交往 时往往表现 为敏感 、不合群、缺乏合作精神,不能给用人单 位 留下 良好的第一 印象 。二是贫 困大 学生为了交学费而四处打工,为 了申请助 学贷款和公益性 岗位而 四处奔 波.会对 学习成绩造成影响 ,同时因为没有时间 参加社团活动 ,社会经验不足 ,造成就业 受挫。三是贫困大学生大多来 自农村 和边 远山区 ,从 中学 以来享受 的教育 资源 远远不如城市发达地区的学生 ,造成 他们综合素质 、英语 、计算机 等实践技能不足,因此常常在就业竞争 中处于弱 势。而就业受挫更会加重他们 的 自卑情 结,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他们的心理 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这也是他们就业中必须克服的难题 ( 二 )盲 目攀 比和好高骛远心理 贫困大 学生在心理上极度 渴望 找到 一个收入丰 厚又稳定 的工 作,他们想 要实现 自己 “ 十年苦读 ,一朝 光宗耀 祖”的愿望。一些人没有主见 ,看到别人 有什么, 自己也想要什么 ,对待 就业 也同样盲 目攀比,在求职时对 自身定位不 准,不能客观 的分析就业形势 ,非 国企、事业单位 、5 0 0强企业不去 ,而求职 中的碰壁又会导致他们 巨大 的心理落差,最终造成高不成低不就 的现象 ,因此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比较普遍。 ( - - )焦虑、无助 、恐惧和抑郁心理 贫 困大 学生普遍存 在一定 的焦 虑、恐惧、无助甚 至抑郁心理 ,这些心理 问题会随着求职期 的临近而 加重。他们 一是担忧 自己的家庭状况 ,比如父母失 业家庭收入没有保 障、父母 身体健康状况不佳、 自己的学 费和生活 费没有着落 等;二是担忧 自己的学 习成 绩会因为外出打工而受到影响 ,甚至影响毕业 ,同 时担忧 自己的各方面 能力不突出,不能应对求职过程 中所遇到 的问题 ;三是 即 将毕业,未来 的不确定性 :是考研加重 自己的求职砝码还是立 即工作减轻家庭 负担,就业能否找 到理想 的工作等等。他们犹豫彷徨 ,惴惴不安 ,强烈 的自尊 心使得他们不愿 意向别人倾诉,不愿意接受老师 的开导和 同学 的帮助 ,无助感 和对未来失败 的恐惧长 时间郁结在心理,他们焦虑、 自怨 自艾 、对未来 失去 了 信心 、对就业产生 了恐惧 。这些不健 康心理状态长时间得不得开导和释放会对 他们 的心理健康 不利,使他们消沉、颓废 、沮丧、绝望 ,甚至产生过激行 为, 其后果相当严重 。 ( 四 )嫉妒心理 少数贫 困大学生 不能正确认识 社会上一些 消极因素 ,常常在 就业过程 中 产生嫉妒心理 。 片面 的认为一些 同学顺利 的找到了工作 ,是父母的能力、财力、 关系决定 的,不 是靠真才 实学得到的,而是采取不正 当竞争手段获得 的;而 自 己屡屡碰壁是 由于家庭经 济条件不好,父母没能力 、没关系 。他们嫉妒 找到好 工作的同学 ,觉得社会 比较 黑暗,对社会愤愤不平 ,把 自己就业失败 的原因完 全归咎为政府 和社会 ,产生 “ 仇富”心态 。[ 3 ] 这种心 理状态往往会使他们 自 暴 自弃,走上歧途 。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的对策 :琉辱与调整 ( 一 )贫困大学生要发挥 自身的主体作用 解决他们 的心理 问题。一是要 加强 自身心 理素质 的培养 。 自信、 自强 ,
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及其解决对策的方式
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及其解决对策的方式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不少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这也导致许多大学生产生了就业心理困境。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原因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就业压力的增大:随着社会人才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许多大学生在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时感到无力和迷茫。
2. 就业期望的不合理:由于一些误导和对未来的不切实际期望,许多大学生对就业的要求过高,过分追求高薪和名利,导致无法适应实际就业环境。
3. 学业压力的转移: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学业压力在大学期间非常大,一旦毕业后没有得到满意的工作,他们将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4. 职业素养的不足:一些大学生在就业前缺乏相关的职业培训,不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无法适应实际工作中的要求。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对策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可采取以下对策:1. 积极调整心态:大学生应该摆正心态,认识到就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付出努力和耐心。
他们应该放平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并充实自己的实际经验。
2. 多元化就业观念:大学生应该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不仅仅追求高薪和名利,而应该关注个人兴趣和发展潜力,灵活地选择就业方向。
3. 加强职业规划和培训:大学生在求职前应该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并参加相关的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4. 发展自身优势: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在求职过程中展示出来。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他们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应该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扩大人脉圈,通过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6. 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困境时,应得到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和鼓励。
他们需要积极向前看待问题,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涉及 自己的事情非 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 感上的强烈波 学 生 行 为会 比较 偏 激 , 甚 至 会 出现 反抗 、 逆 反 心 理 ,长 久 下 来
动。
他们非 常敏 感脆 弱, 比较容 易陷入痛苦和 焦虑之中 ,有 的还会
3 .孤独 。孤 独指个体 因没有知心 朋友而致 使其情感 和思 产生暴力倾 向,甚至产生仇视社会 的行为 。 想得不到他人理解和尊重 的一种主观体验 ,表现 为性格孤 僻,
为 自卑 与 自尊 的 矛盾 性 。 他 们 因 家 庭 贫 困而 自卑 ,但 作 为 一 个 过分敏感 、多疑,总觉得是在嘲笑 自己、讽刺 自己,错把别人 对 他 们 善 意 的 关 心 和 帮 助 当 成 是 怜 悯 、 同情 或 施 舍 。通 常 这 些
自我意识 已经成熟 的个体 ,他 们又有强烈 的 自尊要求 。因此,
金 、 勤 工 助 学 、 学 费 减 免 等 高 校 助 困 体 系 。 但 贫 困 问题 不 仅 仅 4 .焦 虑 。焦 虑 指 对 当 前 或 将 来 会 出 现 的 对 自我 的 自尊
是物质 问题 ,高校在物质扶贫 的同时还需加强精神扶贫 ,以解 心 、生存环 境 、未来 发展 等方面 有潜 在威 胁 ,可能会 有某 种 决 目前在高校贫 困生 中存在 的心理 贫困现象。如何做好贫 困生 不 良后果 出现时 的紧张 、不安情 绪 。当前 ,市场经济 中的竞 争 的精神扶贫工作 ,并在必要 时辅之 以经 济帮扶,从而在根本上 意识 己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 ,要生存得靠实力 。社会 由文凭崇 解 决贫 困生的心理 问题和生活 负担 ,无 疑是时下各高校大学生 拜 走 向 能 力 崇 拜 ,大 学 生 以 一纸 文 凭 作 为 心 理 优 势 已被 社 会 发
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及其解决对策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及其解决对策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心理困境。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分析这些对策会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何种影响。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原因1.就业压力的增加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数量大幅增加,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担心自己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
2.心态不平衡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高薪酬和高职位,而忽视了一些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这种心态不平衡导致他们对就业前景感到沮丧和迷茫。
3.缺乏实践经验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过于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经验。
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增加了他们找到满意就业机会的难度。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对策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理解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
他们应该明白,就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发展,而非追求一时的高薪酬和高职位。
2.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大学生应该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和兼职工作。
通过实践,他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增加找到理想岗位的机会。
3.发展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大学生要注重发展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他们应该在校期间广泛参加各类培训课程和社团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学习和磨练职业技能。
4.积极寻找就业信息大学生要积极寻找就业信息,增加了解就业市场的机会。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如就业指导中心、招聘网站、校友网络等,从而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应该在校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同学、老师和校友建立联系,并借助这些人脉资源获取更多就业机会。
三、解决对策的影响1.缓解就业心理困境通过采取合适的解决对策,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困境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加对就业的自信心,从而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更加从容应对。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及调适策略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析及调适策略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心理问题。
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情绪,还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探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策略显得十分重要。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 就业焦虑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会产生就业焦虑,表现为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忧,对自己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的不安和恐慌。
这种焦虑常常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2. 求职压力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着种种压力。
无论是就业形势不利、职位竞争激烈还是面试准备不足,都会让大学生感到压力重重。
3. 自我价值感下降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会质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
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无法胜任工作或无法融入社会,从而导致自我价值感下降。
1. 社会环境影响当前,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很多大学生会受到外界的就业压力影响,觉得自己必须在毕业后立刻找到一份好工作,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失败者。
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会加重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和求职压力。
2. 自身能力不足一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会出现自我怀疑和自卑感,认为自己的能力无法胜任未来工作。
这种认知上的缺乏自信会使他们对就业产生恐惧和压力,心理问题也会因此而产生。
3. 就业观念不合理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观念,比如认为只有高薪工作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或者认为自己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
这些不合理的就业观念会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丧失信心,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1. 始终保持乐观心态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大学生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尽管就业市场存在一定的挑战,但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大学生调整自己的就业心理,增强求职信心。
2. 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就业前,大学生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外语能力等,以增强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高校“双困生”就业中的弱势分析及对策探讨
金 浩 杨 丽 明
பைடு நூலகம்33 0 ) 6 0 0
( 州 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建 漳 州 漳 福
摘 要 :高 校 “ 困 生 ” 大 学 生 中 就 业 的 弱 势 群 双 是
体 . 此 构 建 高 校 “ 困 生 ” 业 指 导 与 服 务 体 系 对 于做 因 双 就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2 0 ,8 : . 社 ,0 9 ( ) 3 『 ] 霞 , 香 琴 . 职 大 学 生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科 学 发 3刘 冯 高 展 路 径 研 究 [ ] 业 与创 业 , 0 9 ( ) J. 就 2 0 ,5 .
专 业 的选 择 不 是 学 生 自己 的 意愿 , 此 上 大 学 后 仍 有 相 因
当 的 大 学 生 没 有 明 确 的 发 展 目标 , 就 需 要 有 专 业 的 职 这 业 生 涯 规 划 指 导 队 伍 进 行 专 业 的 指 导 。 大 学 生 职 业 生
『 ] 雄 英 , 书 芳 . 好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指 导 , 进 毕 业 4黄 钟 做 促
的 重点 。
劳 动 力 供 大 于 求 的 格 局 并 未 改 变 。 后 五 年 , 镇 劳 动 力 今 城 的 供 求 缺 口 每 年 将 达 到 1 0 多 万 , “ 一 五 ” 间 压 力 30 比 十 期
更 大 。 外 ,0 8 国 际 金 融 危 机 对 我 国 的 影 响 并 未 完 全 另 20年
全 国 高 校 毕 业 生 达 6 0 人 , 中 家 庭 经 济 困 难 学 生 占 6万 其 存 校 学 生 总 数 的 2 %一 2 % 。 由经 济 困 难 而 引 发 的 就 业 0 5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成因分析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及成因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一些就业困难学生。
他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不仅考验着他们的就业能力,更是考验着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对这些困难学生的思想状况做一定的调查及成因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调查情况1. 调查对象:选取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进行调查。
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和思想状况。
3.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就业观念、心理状况、对未来的期望以及面临的困难等。
二、调查结果1. 就业观念:部分困难就业学生出现了就业观念偏差的情况,他们认为自己的专业无用,或者对未来没有信心,觉得找不到好工作。
2. 心理状况:大部分困难就业学生存在焦虑、失落、自卑等心理问题,对未来缺乏信心,感到困惑和无助。
3. 对未来的期望:部分困难就业学生对未来毫无希望,甚至有的人认为自己将来就业前景一片黑暗,觉得自己没有出路。
4. 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岗位匹配度低、企业要求高、竞争激烈以及经济压力等问题。
三、成因分析1. 学校教育:部分学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3. 社会竞争激烈:当前社会竞争激烈,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而困难就业学生的能力和条件又相对较差,所以就业情况较为困难。
4. 社会心理预期过高:一些困难就业学生过高的社会心理预期,对未来的期望过高,而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导致他们心灰意冷。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正确树立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
2.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3. 拓宽就业渠道,为困难就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选择。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困难就业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状态。
5. 加强社会关爱,为困难就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一)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摘要】近年来,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目明显呈上升趋势,高校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
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问题。
文章阐述了探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并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影响两方面分析了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贫困生充分就业的五大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就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逐步实现,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在校大学生数量日益庞大。
与此同时,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逐步形成了“贫困大学生群体”。
据国家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字统计,目前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为20%,特困生的比例为8%,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1]。
大部分贫困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的困扰和自身心理障碍的影响,表现在性格和生活行为等方面往往比较脆弱,成为受人关注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就业问题上,贫困生的弱势尤为明显。
一、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就业是高校贫困生改变家庭贫困状况的直接途径之一,而严峻的就业形势无疑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
再加上大部分贫困生自身心理的长期“贫困”,种种压抑感、紧张感和矛盾感在面临就业时更显得情绪化、激烈化,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信用问题甚至治安问题2]。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高校本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使广大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利用金融手段进行资助的一项重大举措。
但目前,贷款的高校贫困生由于大学毕业后“就业难”而引发了“还贷难”,造成了银行“多贷多损失,少贷少损失”的错觉,从而引发银行不愿发放学生助学贷款的情况。
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间接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运行,同时,良好的就业率也是一个学校办学声誉和社会认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系着一个学校的持续发展。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
而面对就业的压力,大学生们往往会陷入各种心理问题中。
本文将就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提供帮助。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 就业焦虑就业焦虑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最为普遍的一种。
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开始担心自己会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担心自己将来会一事无成。
这种焦虑常常会让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业表现。
2. 自我怀疑在面对就业的压力下,一些大学生会产生自我怀疑,担心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无法得到认可,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具备与他人竞争的能力。
这种心理问题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甚至产生自卑情绪。
3. 求职压力求职压力包括了应聘过程中各种挫折和困难,比如面试不顺利、被拒绝等。
这种压力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加剧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4. 就业观念不实一些大学生对就业市场存在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认为只有进入大型企业才算真正的成功。
这种观念使他们对就业失去信心,产生困惑和迷茫。
5. 自我价值认同问题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自我价值认同问题,感到自己的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内心产生矛盾和焦虑。
1. 加强心理调适在面对就业的压力时,大学生需要学会适当的心理调适方法,包括多参加体育锻炼、学习放松训练、培养兴趣爱好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和压力,提升心理抵抗力。
2. 提升自我认知大学生需要提升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通过职业规划和自我定位,可以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增强自信心。
3. 有效应对面试面对面试的挑战,大学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熟悉常见的面试问题和技巧,积极参加模拟面试等活动。
这样可以增加面试的成功率,减少面试带来的压力。
4. 积极心态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寻找机会,勇敢面对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双困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申黎【内容摘要】“双困生”是高校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双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引导其克服心理困扰,实现顺利就业,对于高校发展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对“双困生”就业心理的特点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双困生”就业心理问题,提升就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生;双困生;就业心理;心理矫治【作者简介】申黎(1986 ),女,湖南邵阳人;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据统计,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820万,比上年度增加25万人,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双困生”是指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且由于生理缺陷、延长学制、职业能力欠缺等客观原因造成就业困难的毕业生[1]。
他们在就业择业方面相对普通大学生总体处于弱势,易于引发自卑、焦虑、盲目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关乎到他们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明晰“双困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源,引导“双困生”克服就业心理困扰,对于缓解“双困生”就业压力,帮助他们实现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双困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双困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自身观念、就业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在就业成本不断增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势下,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一)因贫富差距而造成的自卑心理。
大学不同于中学时代,社会财富的差距在大学校园里更加明显,成绩也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丰富的校园生活更凸显个人才艺和供其他上市公司学习。
欧普照明位于东部沿海城市广州,是一家创新型快速发展的公司,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全球化照明企业,产品涵盖家居、商照、电工、光源等领域,其国内市场占有率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恒顺众昇位于东部沿海城市山东,是一家跨国混合所有制集团,主要业务有绿色电网建设、电力电能及新能源开发、矿产运营、园区开发等,致力于电能质量改善和谐波污染治理设备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在电能质量优化及电网节能环保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蓝海华腾位于东部沿海城市深圳,致力于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电动汽车控制器、逆变器等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具有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企业认证,被评为中国变频器十佳企业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欧普照明、恒顺众昇和蓝海华腾都十分注重科技和创新,因此,企业绩效非常高,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值得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学习。
四、结语本文采用了排他型交叉效率方法研究了我国电气设备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
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现:第一,我国电气设备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还不是太理想,仍有较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第二,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电气设备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三,在创业板上市的电气设备公司的绩效要略高于其他板块;第四,电气设备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值排在前3名的分别是欧普照明、恒顺众昇和蓝海华腾,是电气设备行业的绩效标杆企业,供其他上市公司学习。
【参考文献】[1]刘超.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电气设备绿色度评价体系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7:3 5[2]金明华,高建伟.基于服务化转型进程中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学术交流,2012,9:92 95[3]朱长征.基于DEA的产业效率分析———以陕西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17(4):92 95[4]粟美维,田峰.基于EVA的创业板电气设备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J].管理会计,2015,8:45 47[5]Charnes,A.,Cooper,W.W.,&Rhodes,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6):429 444[6]孙加森.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交叉效率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7]吴杰.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交叉效率研究—基于博弈理论的效率评估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8]Doyle,J.,&Green,R.(1994).Efficiency and cross-effi-ciency in DEA:Derivations,meanings and uses[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45(5):567 578[9]Sexton,T.R.,Silkman,R.H.,&Hogan,A.J.(1986).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Critique and extensions.In:SilkmanRH.(Ed.),Measuring Efficiency:An Assessment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M].Jossey-Bass,San Francisco,32:73 105·611·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双困生”受家庭经济所限,在成长过程中物质条件匮乏,学习条件有限,使得其相对于家庭较优越的大学生,在艺术修养、社会交际、视野见识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物质条件的贫瘠、精神生活的缺失、自身素质的差异,严重影响了他们自信心的建立,部分贫困大学生甚至因此而产生自卑心理。
自卑而带来的敏感和不自信,导致他们不愿参加群体活动、班干部竞选、校内外社会实践,更害怕表现自己,从而失去了在大学期间锻炼和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的众多机会。
这种自卑心理,也使得“双困生”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时,容易畏手畏脚,害怕失败,更不敢主动推销自己,从而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使得就业更加困难。
(二)因就业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双困生”大部分是通过助学贷款或者倾家庭全部财力来完成大学阶段的求学生涯。
这些来自家人、亲友、社会的资金资助和广泛关注,让部分“双困生”压力陡增,认为只有拥有好的前程才能够回报家庭和社会,因而,一到毕业季,“双困生”大都急于找到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
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成本越来越高,使得“双困生”需要承受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耗费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才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
来自亲朋好友的过多关注、沉重的经济负担以及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得“双困生”就业压力过大,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的焦虑心理。
在就业过程中,这种焦虑心理严重影响了“双困生”的就业选择和个人能力的展示和发挥。
(三)因就业价值取向错位而出现的盲目心理。
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影响着其择业行为,在就业择业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双困生”大都通过高考的独木桥实现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他们的就业价值取向主要考虑经济、地域、工作条件、岗位等,导致他们在就业时呈现出盲目心理,主要表现在一心要选择大城市、高薪、体面的工作,不愿下基层、回农村或去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从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他们的就业范围,给成功就业增加了困难。
错位的就业价值取向、盲目的就业心理、较高的就业目标使得一些“双困生”容易走入就业误区,影响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职业的规划和发展[2]。
(四)因就业过程中遭遇挫折而导致的逃避心理。
面对当前突出的就业压力,普通大学生大都能正视压力、解决矛盾,从就业失败中汲取教训,找寻就业成功的方法。
而“双困生”一方面普遍敏感,交际能力差,不愿与人接触;另一方面,他们在面对失败时由于缺少倾诉的对象,缺乏情绪宣泄的途径,心理承受和行为调节能力较一般大学生更低,情感也更加脆弱。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往往出现逃避心理,容易丧失信心、缺乏斗志,甚至自暴自弃。
这种逃避现实、消极抵触的心理,进一步增加了“双困生”的就业困难,降低了就业成功的概率。
二、高校“双困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双困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严峻的就业形势、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就业指导的不完善和就业心理辅导的欠缺、个人综合素质较低、过于传统的就业观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双困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增长模式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依然逐年增加,2016 2018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分别为765万、795万、820万,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需要就业市场的有效容纳和消化。
然而,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市场整体用工需求减少。
种种原因造成了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新一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和挑战。
而“双困生”由于社会资源缺乏、就业渠道狭窄、生源和户籍的影响,他们的就业更加困难,就业心理压力更加巨大。
(二)家庭环境影响了“双困生”的就业心理。
“双困生”大多数来自偏远乡村或者城镇低收入家庭,从小就被家庭灌输“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信念,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家庭唯一的希望,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就是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难得机会,因而会不断提高个人就业目标,执着追求高薪要职,导致求职成功率下降。
此外,“双困生”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无力支付必要的职业培训费用,也缺乏丰富的人脉资源,就业信息相对闭塞、就业渠道相对狭窄,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双困生”的就业竞争力。
家庭环境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和精神枷锁以及就业竞争力的偏弱,影响了“双困生”的顺利就业,使得这些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成为待业者,这不可避免将导致“双困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4]。
(三)高校就业指导有待完善、就业心理辅导有待加强。
当前,高校对“双困生”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都不够完善。
一方面,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就业指导课通常是大班授课,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尤其是“双困生”的有效一对一指导;二是课程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内容趋于宏观,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导,难以吸引学生,教学指导效果欠佳;三是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足,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个人职业进行规划以及对就业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定位。
这些都导致“双困生”就业认识和准备不足,从而在择业过程中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缺乏针对“双困生”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
“双困生”的心理状况相对普通学生更为复杂,就业前的焦虑心理、择业中的矛盾心理、就业后的适应心理,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