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指导培训之二

合集下载

铁路高性能混凝土培训(第二部分)

铁路高性能混凝土培训(第二部分)

氯盐环境作用
氯离子从混凝土表面扩散到钢筋位置并积累到 一定浓度(临界浓度)后,也能使钝化膜破坏。混 凝土内的钢筋碳化锈蚀和氯盐锈蚀都是电化学腐蚀 过程,都必须有水份和氧的参与。氯盐不仅能破坏 钢筋表面钝化膜而引起钢筋锈蚀,而且能和混凝土 中的Ca(OH)2发生离子互换反应生成易溶的(如 CaCl2)或疏松无胶凝性(如Mg(OH)2)的产物,破坏 混凝土材料的微结构。在有冰冻情况下,盐冻能使 混凝土表面起皮剥落。除冰盐(一般为氯盐)不但 能对钢筋造成严重锈蚀,而且对表层混凝土有很大 破坏作用。
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基本规定
1、设计使用年限 一级(100年)、二级(60年)、三级(30年) 2、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 依据结构物所处环境条件分为:碳化环境、氯盐 环境、化学侵蚀环境、盐类结晶破坏环境、冻融 破坏环境和磨蚀环境6个环境类别,21个作用等级。 3、混凝土耐久性指标 依据结构物所处环境条件和设计使用年限提出。
结 束 语
• 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深入理解规范 •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强化责任主体意识 • 严格执行规范
冻融破坏环境
混凝土内的饱和孔隙水受冻膨胀产生压 力,反复冻融可使混凝土表层开裂、浆体 剥落、骨料裸露甚至崩落。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 1、电通量
设计使用年限级别 <C30 电通量 C30~C45 (56d),C ≥C50 一(100年) <1500 <1200 <1000 二(60年) 三(30年) <2000 <1500 <1200 <2500 <2000 <1500
高性能混凝土知识 内容之二
高性能混凝土 相关技术标准
关于标准的简介(1)
• 标准:对重复性事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 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条件等都属于标准。 • 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

铁路砼施工技术培训课件

铁路砼施工技术培训课件
9
一、隧道砼施工技术(钢筋工程)
4.1 混凝土结构用钢筋的牌号、规格、接头连接方式及部位应符合设计要 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4.2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吊环应符合设计要求。吊环材料不得采用冷拉处理 钢筋。 4.3 钢筋加工应设置专用加工场地。场内钢筋应按牌号、炉罐号、规格、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 4.4 在正式钢筋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作业。 当改变钢筋牌号、规格、 炉罐号、焊条型号或调换焊接设备、焊工时,应重新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质量 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作业。 4.5 钢筋加工前应清除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当钢筋 需要调直时,调直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4.6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 下列规定:
大家好 1
铁路砼施工技术培训课件
让世界更畅通
培训人:周杰
二〇一六年五月十六日
中交一航局京张铁路工程项目部
2
目录 Contents
主要名词解释 基本规定 模板工程 钢筋工程 砼工程 大体积砼工程 纤维砼工程 喷射砼工程 冬季施工及夏季施工
3Leabharlann 一、隧道砼施工技术(名词解释)
1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在预定作用和预期的维护与使用条件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在设计使用 年限内保持其适 用性和安全性的能力。 3.模板支架:直接承受模板传来的荷载并保证模板空间位置正确、将荷载传递给地基 或承力结构的支承体系,简 称为支架。支架受力后的内力、变形符合拱的特 征或支架形式为拱形的称为拱架。 4模板工程:支承所浇筑混凝土的整个系统,包括与混凝土表面直接接触的模板面板 和支撑杆件,以及相关的连 接件和剪刀撑等。 5钢筋闪光对焊:将两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熔化,产生强烈飞 溅,形成闪光,迅速施 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6.钢筋电弧焊:以焊条作为一极,钢筋为另一极,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产生的电弧热进行 焊接的一种熔焊方法。 7.钢筋机械连接:通过钢筋与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 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 筋的连接方法。 8.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防止钢筋锈蚀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最外缘所必需的混凝土最小厚度。

高性能混凝土培训班-2

高性能混凝土培训班-2

四、术语
3.0.1环境作用 能引起结构材料性能劣化或腐蚀的环境因素如温度、 环境作用 湿度及各种有害物质等施加于结构上的作用。 3.0.2腐蚀 材料与环境因素发生物理、化学、电化学作用过程中性 腐蚀 能损伤与破坏。 3.0.3结构耐久性 结构及其部件在可能引起材料性能劣化的各种因 结构耐久性 素作用下长期维持其应有功能的能力。 3.0.4水泥碱含量 水泥中等当量氧化钠氧化钠和0.658倍氧化钾的质 水泥碱含量 量百分含量之和)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镁盐侵蚀环境
水质pH值为8.0~10.0时,水中[Mg2+]≤7500mg/L 干湿交替,水中[Cl-]≤5000mg/L
氯盐环境
长期泡水,水中[Cl-]≤20000mg/L 潮湿土,土中[Cl-]≤7500mg/kg
1.0.1本技术条件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 土梁以及桥梁基础、墩台、承台、涵洞等混凝土 结构。 1.0.2 1.0.2本技术条件适用的环境类别及其条件特征列 于表1.0.2。 1.0.3当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和条件特征不符 合表1.0.2的规定,或当结构处于多种类别环境同 时作用时,应参照有关标准另行设计。
表1.0.2
环境类别 一般室外环境 一般冻融环境
适用环境条件特征
环境条件特征 一般地区的露天环境、水位变动的环境、饱水环境 寒冷和微冻地区的露天环境、水位变动的环境、饱水环境 石膏地层,水质pH值为7.0~8.0时,水中[SO42-]≤2000mg/L
硫酸盐侵蚀环境
含盐地层,水质pH值为7.5~9.0时,水中[SO42-]≤4000mg/L 强透水土层,土中[SO42-]≤6000mg/kg 弱透水土层,土中[SO42-]≤15000mg/kg
专用复合外加剂

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控制要点

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控制要点

合格
≤5 ≤1 0 ≥8 0 ≥6 O
≥4 5
1 .骨料 .2 2
应选择连续级配、 线胀系数小 、 坚硬耐久的石灰岩 、 花 岗岩 、辉绿岩等碎石、碎卵石或卵石作为高性能混凝 土的粗骨料 。粗骨料 中不得混入风化颗粒 。粗骨料的最 大粒径应不大于 3. 1 mm, 5 配制预应力混凝土时, 粗骨料 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mm, 5 且不得超过保护层厚度的2 、 / 3 钢筋最小间距的 3 。 / 粗骨料品质指标应满足 “ 4 粗骨料 品 质指标”表 ( 见表 2) 的要求。
最优 化 。
5 mm 筛 的累计 筛余 量 ,%
O3 . mm 筛 的累 计筛 余量 ,% 6
0~l O
4 ~7 1 0
3 4 5 6
01mm 筛 的累计 筛余 量 ,% . 6 含 泥量 ( 按质 量计 ) ,% 吸水 率 ( 按质 量计 ) 。% 泥块 含量 ( 按质 量 计 ) ,%
《 交通工程建设 》 01 2 1 年第 4 期
5 8
粉煤灰品质指标
序号

表3
活性指数 ( %) 2d 8
≥7 5
混凝土 细度 ( .4mm 方孔筛筛余 ) 00 5 强 度等级 ( %)
C5 0 ≤ l 2
C l ( %)
≤ OO .2
需水量比 烧失量 含水率 S 。 O 含量 ( %) ( %) ( %) ( %)
1 示) 所 。
粗骨料品质指标
序号 项目
表2
指标

含 泥量 ( 质量计 ) 按 ,%
≤05 .

3 4 5
泥块含量 ( 按质量计 ) ,%
吸 水率 ( 质量计 ) 按 ,% 空 隙率 。% 针 片状 颗粒 含量 ( 质量 计 ) 按 .%

高性能溷凝土知识培训解析

高性能溷凝土知识培训解析

高性能混凝土知识培训4.1 混凝土搅拌生产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和砂中含石量,并据以换算施工配合比。

要对首盘浇注的混凝土进行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和泌水率等检测,并做好记录。

4.2 生产中,应根据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坍落度与和易性)和环境条件(日晒刮风下雨)等测定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A 当发现混凝土坍落度明显增大时,在计量系统计量准确的前提下,应是砂石含水率增大所引起,此时可按坍落度每增大20㎜减水约5㎏的经验,同时增加5㎏湿砂和减少5㎏水以降低坍落度。

B 当发现混凝土坍落度明显降低时,在计量系统计量准确的前提下,应是砂石含水率降低所引起,此时可按坍落度每降低20㎜增水约5㎏的经验,同时减少5㎏湿砂和增加5㎏水以提高坍落度。

C 当发现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明显变坏时,在计量系统计量准确的前提下,应是砂中含石率或粗骨料级配发生了明显变化所至,此时应实测砂的含石率和粗骨料的实际级配,再通过计算使粗骨料的大小两种粒级搭配合理,将粗骨料的级配调整到适宜范围内,并据砂的实际含石率调整湿砂和小石子用量,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5 混凝土生产中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批次控制5.1 坍落度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0㎜。

每拌制50m3混凝土或每工作班测试不应少于1次。

5.2 含气量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含气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每拌制50m3混凝土或每工作班测试不应少于1次。

5.3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5.3.1 坍落度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入模前,应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符合浇筑工艺要求。

每拌制50m3混凝土或每工作班测试不应少于1次。

5.3.2 含气量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含气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每拌制50m3混凝土或每工作班测试不应少于1次。

5.3.3 混凝土入模温度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过30℃。

铁四局高性能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铁四局高性能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活性应采用砂浆棒法进行检验,且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或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时,人工砂及混合砂的压碎指标值应小于25%;经亚甲蓝试验判定后,人工砂及混合砂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3.1-7的规定。
表3.1-7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
⑴装运水泥的车、船应有棚盖。
⑵储存水泥的仓库应设在地势较高处,周围应设排水沟。。
⑶在装卸、搬移过程中不得抛袋装水泥。
⑷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分批堆垛,堆垛高度不宜大于1.5cm.。堆垛应架离地面0.2m以上,并距离四周墙壁0.2~0.3m,或预留通道。
⑸临时露天堆放时上盖下垫。
⑹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
3.3.2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试检验报告”编号检验结果等。“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
3.3.3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应特别注意防潮。水泥储放过程中,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30min
≥180
用于泵送混凝土时
60min
≥150
用于泵送混凝土时
8
常压泌水率比,%
≤20
9
压力泌水率比,%
≤90
用于泵送混凝土时
10
抗压强度比,%
3d
≥130
7d
≥125
28d
≥120
11
对钢筋锈蚀作用
无锈蚀
12

铁路预制箱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施工工法(2)

铁路预制箱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施工工法(2)

铁路预制箱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施工工法一、前言铁路预制箱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施工工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铁路建设中的工法,通过独特的工艺原理和施工工艺,能够制备出高强度、高性能的混凝土构件,具有较好的抗风、抗震、抗裂、耐久性等特点。

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1. 高性能混凝土制备:采用砂中掺入多种特殊骨料和添加剂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凝结性能和抗压强度,从而达到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

2. 预制箱梁机制:借助机械设备对混凝土进行预制、模具成型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构件的精确尺寸和物理力学性能。

3. 工艺先进、施工效率高:该工法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机械化设备,可以实现大规模、连续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应于铁路桥梁、隧道、涵洞等工程的混凝土构件制备。

尤其在预制箱梁制造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满足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预制箱梁的制作需求。

四、工艺原理铁路预制箱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通过科学的试验研究和实际经验积累,确定最佳的石子、水泥、砂、骨料和添加剂的比例关系,以获得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2. 强制搅拌技术:采用高效的混凝土搅拌设备,通过搅拌和搅拌时间的控制,使材料充分混合,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3. 预压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后,使用专用的钢丝绳或压力装置对混凝土进行预压,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压强度。

4. 高温养护技术:采用高温养护方式,加速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发展,提高混凝土性能。

五、施工工艺1. 混凝土材料准备:准备好水泥、砂、骨料和添加剂等混凝土原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

2. 混凝土搅拌:将混凝土原材料放入混凝土搅拌设备中,进行高速搅拌,直至达到均匀的状态。

3. 模具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合适尺寸的模具,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并使用震动设备进行振实。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培训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培训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培训教材第一部分技术要点一.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一般规定1.混凝土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性质、结构特点、环境条件等,制定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

2.水泥到场后不得露天堆放,不同种类的水泥应存贮于不同库房。

水泥由于受潮或其他原因而变质时,应及时运出场外。

3.矿物掺和料在运输和存贮过程中应有明显标志,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淆。

4.混凝土应采用二级或三级级配粗骨料,粗骨料应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

5.混凝土应根据强度等级、耐久性等设计要求和原材料品质以及施工工艺、可能的环境条件变化等进行多组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选定试验应提前进行,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配合比调整。

当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施工工艺及环境条件等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选定配合比。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提出施工配合比。

对首盘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水胶比和拌和物温度等应进行测试鉴定。

6.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计量系统应定期检定。

搅拌机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应对计量器具重新进行检定。

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

7.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8.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9.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不得随意留施工缝。

10.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保证使其均匀密实。

11.对于混凝土浇筑时的模板温度、拌和物的入模温度、拆模时的温度及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应制定明确的控制方案,并有效实施。

铁路砼试验培训课件终审稿)

铁路砼试验培训课件终审稿)

铁路砼试验培训课件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混凝土工程一、砼原材料主控项目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规定。

4、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等的规定。

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 1 /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

6、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二、取样及技术要求1、同厂家、同编号、同生产日期且连续检查的散装水泥达500t(袋装水泥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检验项目: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烧失量、游离CaO,SO、碱含量等。

31、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每400m3(或600t)为1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检验项目:筛分析、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有机物含量;2、3、细骨料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及对含泥量、泥块含量的技术要求3、①砂中有害物质包括:硫化物及硫酸盐、云母、轻物质和有机物。

②细骨料技术性能见下表4、对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每400m3(或600t)为1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铁路工程混凝土应用管理技术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铁路工程混凝土应用管理技术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铁路工程混凝土应用管理技术培训试题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5分)1、以下哪种不属于混凝土性能特点()。

A 服务特性B 半成品特性C 突变特性D 不稳定性2、以下哪些属于铁路混凝土结构()A 条状结构分布B 露天服役环境C安全服役特性D周期疲劳荷载3、以下哪项不属于工程材料特点()A大宗性B坚固性C地方性D波动性4、水泥细度的测定方法有筛析法和比表面积法,其中比表面积法适用于()。

A、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C、矿渣水泥D、粉煤灰水泥5、水泥应按()不同分别存储在专用仓内。

A、品种B、等级C、生产厂家D、生产批号6、预制梁混凝土配合比的特点包括()A胶凝材料用量较高B骨料最大粒径较小C用水量较小D坍落度较大填空:(每题5分)1、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

2、水泥细度标准筛除经计量部门检定外,还应定期校正筛网,筛网校正系数在-----的范围内才能使用,筛网校正系数应参与试验结果计算。

3、水泥试验前,水泥样品以及标准砂、拌合水等辅助材料应提前----小时放入试体成型室恒温恒湿。

4、评价砂的颗粒分布情况,应同时考虑-----和-----两个参数。

5、外加剂存储时应防潮、密闭、-----和------。

6、在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和-----,可以对混凝土抗冻性有明显改善。

7、年平均环境温度低于15℃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不宜使用-----。

8、盘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不应小于搅拌机公称用量的----且不应大于搅拌机公称容量。

9、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参数是水胶比、-----和-----。

10、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有采用高强度水泥、-----和-----。

二、简答题:(每题10分)1、混凝土生产应强化全过程管理意识,其中四固一强包括什么?2、泵送混凝土参数应符合哪些要求?答案选择题:D ABCD B AB ABCD ABCD填空题:早强水泥0.8~1.224级配、细度模数防晒、冬季保温减水剂、早强剂石灰石粉1/4单位用水量、砂率降低水胶比、采用机械搅拌与振捣简答题:1、固定原材料、固定配合比、固化生产工艺、固定生产人员强化过程检查2、水胶比不宜大于0.6;砂率宜为35-45%;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00kg/m³含气量不宜大于4%。

(培训体系)年高性能混凝土培训讲义

(培训体系)年高性能混凝土培训讲义

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主要技术标准与施工关键技术二OO七年一月高性能混凝土主要技术标准与施工关键技术2007年1月目录一概论 (1)(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1)(二)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区别 (3)(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状况 (3)(四)铁路混凝土结构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的意义及可行性 (6)(五)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前景 (7)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关系 (10)(一)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 (10)1 环境条件 (10)2 结构构造 (12)3 混凝土的性能 (13)4 施工质量 (15)(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15)(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关系 (15)三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要求 (16)(一)原材料技术要求 (16)1水泥 (16)2粉煤灰 (17)3矿渣粉 (17)4细骨料 (18)5粗骨料 (18)6外加剂 (19)7拌合用水 (20)(二)配合比技术要求 (20)(三)耐久性技术要求 (23)四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前准备 (25)(一)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理念 (25)(二)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文件 (27)(三)筹建试验室 (28)(四)选择原材料 (30)(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五高性能混凝土施工 (36)(一)一般要求 (36)(二)混凝土搅拌站 (43)(三)桩基混凝土施工 (46)(四)承墩台混凝土施工 (54)(五)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 (58)(六)涵洞混凝土施工 (59)(七)梁体混凝土施工 (59)(八)季节施工 (62)六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检验 (64)(一)施工前检验 (64)(二)施工过程检验 (64)(三)施工后检验 (65)一概论(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高性能混凝土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出现的。

自从有了波特兰水泥后,水泥基材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经过无数次改革、创造与发明,其科技内容已十分丰富。

早在30年前,28d抗压强度超过50MPa的高强度混凝土已较多地在工程上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结构物所处环境条件和设计使用年限提出。
耐久性的定义
耐久性,主要是环境作用下的耐久 性。环境对混凝土结构材料的作用因素, 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及其变化(干湿交替、 冻融循环),以及环境中的水、气、盐、 酸等介质,环境作用所造成的材料劣化 则表现为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的腐蚀与 损伤。
碳化环境作用
空气中的CO2从混凝土表面扩散到混 凝土内部,与混凝土内呈碱性的水泥水 化产物Ca(OH)2起反应,生成中性的 CaCO3,降低混凝土的碱度,使钝化膜 不能继续维持而破坏,并在水份和氧的 参与下持续锈蚀。
客运专线铁路相关施工指南
①《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②《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③《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④《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⑤《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道部“铁建设 [2005]160号文”发布的5项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①《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②《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③《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④《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⑤《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氯盐环境作用
氯离子从混凝土表面扩散到钢筋位置并积累到 一定浓度(临界浓度)后,也能使钝化膜破坏。混 凝土内的钢筋碳化锈蚀和氯盐锈蚀都是电化学腐蚀 过程,都必须有水份和氧的参与。氯盐不仅能破坏 钢筋表面钝化膜而引起钢筋锈蚀,而且能和混凝土 中的Ca(OH)2发生离子互换反应生成易溶的(如 CaCl2)或疏松无胶凝性(如Mg(OH)2)的产物,破坏 混凝土材料的微结构。在有冰冻情况下,盐冻能使 混凝土表面起皮剥落。除冰盐(一般为氯盐)不但 能对钢筋造成严重锈蚀,而且对表层混凝土有很大 破坏作用。
混凝土质量检验: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三阶段质量控制
混凝土验收
3、高性能混凝土体系纳入到各专业规范和技术条件中
客专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基本规定
1、设计使用年限 一级(100年)、二级(60年)、三级(30年)
2、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 依据结构物所处环境条件分为:碳化环境、氯盐
环境、化学侵蚀环境、冻融破坏环境和磨蚀环境5 个环境类别,17个作用等级。郑西线主要是碳化、冻 融破坏和磨蚀环境(可能)。 3、混凝土耐久性指标
耐久性是对铁路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体系
1、高性能混凝土体系
2、客专高性能混凝土体系
耐久性设计基础
耐久性指标、最大水胶比、最小胶材用量、
入模含气量、混凝土碱含量、水泥熟料中的C3A含量、粉煤灰掺量、粗骨 料吸水率、粉煤灰CaO含量、石子的最大公称粒径
原材料品质指标
混凝土施工:施工前准备、原材料的储存与管理、配合比选定、搅拌、 运输、浇注、振捣、养护、拆模
2、抗裂性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抗碱—骨料反应性能
设计规范、验收标准、施工指南



计→收→ 工






施工规范、验标分离合并示意图
原施工规范 原验收标准
施工指南
(推荐性)
验收标准
(强制性)
评优标准
(推荐性)
客运专线铁路相关设计规范
①《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300~350 km/h) ②《新建时速300~350 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③《道设计指南》
上述5项标准,自2005年9月起施行。
客运专线相关技术条件
①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②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③客运专线有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 ④客运专线有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碴枕暂行技术条件
•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化学侵蚀环境作用
水、土中的硫酸盐、镁盐、酸等化学介质的作 用。硫酸盐能与混凝土中的水化产物Ca(OH)2和水 化铝酸钙发生化学作用生成石膏和钙钒石,造成体 积膨胀使混凝土开裂剥落;在干湿交替的条件下, 潮湿时侵入混凝土孔隙中的盐溶液当环境转为干燥 后因过饱和而结晶,还会产生极大的结晶压力使混 凝土破坏;酸能溶解混凝土中的Ca(OH)2等水化产 物,破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和密实性;空气中的二 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与水结合形成酸雨, 对混凝土也有很大侵蚀作用。
关于标准的简介(3)
两种标准:产品标准、工程建设标准。 产品标准:如钢材标准、水泥标准、道碴标准、轨
道扣件标准、预制成品梁标准、电气设备标准等。产品标准的 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铁道行业标准由 铁道部科技司管理。
工程建设标准:包括勘察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 量验收标准、施工安全规程等。工程建设标准的国家标准由国 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建设部共同管理,铁道行业标准由 铁道部建设管理司管理。
冻融破坏环境
混凝土内的饱和孔隙水受冻膨胀产 生压力,反复冻融可使混凝土表层开裂、 浆体剥落、骨料裸露甚至崩落。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
1、电通量
设计使用年限级别
一(100年) 二(60年)、三(30年)
电通量 (56d),C
<C30 C30~C45
≥C50
<2000 <1500 <1000
<2500 <2000 <1500
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 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这仅限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从标准的代号就可以区分:
强制性标准的代号是GB×××、TB×××; 推荐性标准的代号是GB/T×××、TB/T×××。 推荐性标准一经合同双方确认采用,其内容也应全部执行。
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指导培训 之二
关于标准的简介(1)
• 标准:对重复性事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 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条件等都属于标准。 • 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
准、企业标准。 • 标准分为两类: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 标准还分为两种:产品标准、工程建设标准。
关于标准的简介(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