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诗歌专题复习--闺怨诗鉴赏(共3课时)
高中语文_闺怨诗鉴赏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闺怨诗鉴赏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413da776f1aff00bed51ea8.png)
教学设计: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把握闺怨诗的人物形象。
2.体会闺怨诗的复杂情感。
3.总结闺怨诗的常用手法。
课堂设计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环节一导入:从一首风靡大江南北的《卷珠帘》导入,营造闺怨诗哀怨的意境。
环节二温故知新:回顾学过的一首经典闺怨诗——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通过背诵、解读,启发学生思考闺怨诗。
环节三品读鉴赏:这一环节,学案上提供了10首闺怨诗,通过品读鉴赏、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带领学生解决字词障碍,并完成如下问题:找出和分析主人公形象相关的具体词语;总结归纳闺怨诗传达的复杂情感和艺术手法。
学情分析:这是一节高三复习课,我所教授的学生为高三学生,此时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一直以来,诗歌鉴赏在学生眼里都是一个难点。
尽管高三学生头脑里已经积累了无数的答题模板,但是在面对诗歌题目时,依旧是毫无头绪,因为很多时候,学生根本读不懂诗歌。
在一些涉及到闺怨诗的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
考试过后学生总是叫苦不迭,埋怨自己怎么就看不出诗歌塑造的是一位思妇形象呢。
因为在学生的逻辑思维里,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诗中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的化身。
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这一堂闺怨诗的复习专题,第一个环节就是带领学生通过诵读,寻找和女子相关的依据,把握闺怨诗的主人公形象,然后在此基础知识,体会闺怨诗的复杂情感和艺术手法。
效果分析:音乐《卷珠帘》的导入,营造了学习闺怨诗应有的哀怨缠绵的氛围,将学生带入闺怨诗的境界;诗歌的学习离不开诵读,整个课堂贯穿了齐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闺怨诗传达的复杂情感;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成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负责处理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调控课堂;整个课堂学练结合,教授知识,小试牛刀,通过习题检测课堂效果。
教材分析:闺怨诗作为诗歌里面一个特殊的类别,主要抒写思妇独守空闺的愁怨之情,其中包括特殊的分类——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诗歌专题复习--闺怨诗鉴赏(共3课时)[五篇范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诗歌专题复习--闺怨诗鉴赏(共3课时)[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3d66b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3.png)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诗歌专题复习--闺怨诗鉴赏(共3课时)[五篇范例]第一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导学案:诗歌专题复习--闺怨诗鉴赏(共3课时)学习目标:⒈初步读懂闺怨题材的诗歌⒉鉴赏闺怨诗中的人物形象⒊试分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学习重、难点:分析形象、把握情感一、闺怨诗定义闺怨,就是抒写思妇独守空闺的愁怨之情。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二、闺怨诗的内容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闺怨【唐朝】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简析】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诗的首句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哭夫【唐朝】裴羽仙良人平昔逐蕃浑,力战轻生出塞门。
从此不归成万古,空留贱妾怨黄昏。
【注】①唐裴羽仙者,裴悦之妻也;悦征匈奴不归,妻思慕悲切,为诗寄征衣云。
②良人:古代女子称丈夫。
③蕃浑:吐谷浑与吐蕃。
泛指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简析】前半写夫婿的勇敢,后半写不复相见独守空闺的悲怆与哀怨。
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春怨【唐朝】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简析】以小见大。
四句诗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式结构。
写她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
表现女主人公思夫之情的深切与缠绵,思夫而不得的种种懊恼与惆怅。
这首诗间接借闺怨来反映征戍之苦。
闺人赠远【唐朝】令孤楚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一剪梅【南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7 闺怨诗 导学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7 闺怨诗 导学案-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cd76a8058fafab068dc02b2.png)
闺怨诗【学习目标】1、了解闺怨诗的特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了解闺怨诗常见思想情感和常用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知识链接】一、闺怨诗主要类别1、闺怨诗。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暗暗消退,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另外,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
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2、宫怨诗。
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二、闺怨诗常见意象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
三、闺怨诗常见手法①比喻②对比、比兴、衬托③细节描写(动作、心理、神态)四、闺怨诗主要情感⒈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⒉表现对游子(丈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⒊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⒋表达宫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
⒌抒发王朝盛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
⒍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况,感叹个人身世。
【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吴文英春语莺迷翠柳。
烟隔断、晴波远岫。
寒压重帘幔拕绣。
袖炉香,倩东风,与吹透。
花讯催时候。
旧相思、偏供闲昼。
春澹情浓半中酒。
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晴波远岫”勾勒出晴空如洗、水波荡涤、远山如黛的春天的美好景色,具有画面感。
B.“倩东风”中的“倩”与“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中“倩”的意思是相同的。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闺怨诗含解析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闺怨诗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64000fa32d7375a417807a.png)
古诗鉴赏分类专题精讲专题02 闺怨诗闺怨诗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
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一、闺怨诗分类1、闺怨诗闺怨诗主要集中在唐代,因此唐代的闺怨诗比较发达。
比如,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很平常的诗,就是说春天桑叶泛青,一个女人去城外采桑叶,提着篮子心神恍惚,忘记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
这是怎么啦,只因为昨夜做梦,梦见了渔阳。
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多战士去了渔阳。
这位女子的丈夫,想来也是其中的一个,梦见了远赴戎机的丈夫,心里当然是分外的惆怅,也就没心思采桑叶了。
在闺怨诗中,这样的事儿,这样的意境,应当说是很平常的。
唐代闺怨诗里,最值得一提的的还是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诗采用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名为“闺怨”,却偏偏先铺排出一个不解世事无忧无虑的青春女儿形象。
“凝妆”者,可以看出她在衣容修饰上花了是很花了一番工夫的,“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翠楼”者,古代富贵人家的居所外墙多以青色砖瓦装饰,既然有闲情逸致于大好春光里盛妆上翠楼,可见这个女子年纪尚轻,不曾经过生活的波折,更无须耽温饱之虞。
那么作者是不是看走了眼,用错了主角呢?非也!原来是这女子一番登楼远眺惹出了事儿:游目瞩望,柳色萋萋。
前年今日,我为君妻。
去年今日,折柳雁离。
今夕何夕,相隔千里。
妾为蒲柳,茕茕何倚?君为我故,缰系功利。
久不得归,痛悔无极!游蝶荡莺,君休轻取。
妆楼绿窗,妾意依依。
从“不知愁”到“悔封侯”,变化如此微妙而突然,却又合情合理。
诗人妙用比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美丽的春景添上了感伤的一笔,浅而不白,怨而不怒。
高三一轮复习闺怨诗鉴赏 学案精品版
![高三一轮复习闺怨诗鉴赏 学案精品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1cfeff0c22590102029d5d.png)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闺怨诗鉴赏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闺怨诗的特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了解闺怨诗常见思想情感和常用表现手法。
一、高考真题感知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答案】①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②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③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答案】①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②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考点解说】《阮郎归》是一首闺怨诗。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而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这一主题,在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频频作为高考素材,复习时不可弃之不顾。
二、闺怨诗常识及解题方法(一)【主要类别】1、闺怨诗。
2、宫怨诗。
3、征妇怨诗。
4、商妇怨诗。
5、少女闺怨诗。
(二)【闺中人的身份】(1)宦妇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悔-----怨-------思念(2)商妇啰唝曲(其三)刘采春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埋怨---后悔----思念----盼归(3)宫妇后宫词白居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怨------思念-----寂寞(4)征人妇子夜吴歌秋歌白居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高考诗歌鉴赏之爱情闺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之爱情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8c6e2b6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d.png)
高考诗歌鉴赏之爱情闺怨诗
一、特征
(一)内涵
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恋人离别相思之苦。
(二)标志
①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等字眼或直接用“无题”。
②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二、内容情感
(一)内容
①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
②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主要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
(二)情感
①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②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
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
③独守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
④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
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情。
三、常用手法
①比兴(托物起兴)。
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
作用。
②衬托(正衬和反衬)。
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双飞斜燕、浩荡春风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③抑扬结合(先扬后抑和欲扬先抑)。
闺怨诗学案
![闺怨诗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a8cdd54028915f804dc2af.png)
诗歌鉴赏系列之闺怨诗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闺怨诗中女性形象;2、理解闺怨诗的思想内容,体会其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分析诗中塑造的形象、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一、闺怨诗简介:闺怨诗以女性为描写对象,主要抒写宫女失宠后的怨情、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等。
闺怨诗就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这与诗的主角是女性有关。
浓重的感伤情调、细腻的心理描写、言浅意深的艺术风格,使得闺怨诗充满了深婉悠长、含蓄无尽的韵味,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朵摇曳多姿的奇葩。
二、闺怨诗的主要类型及艺术手法:1、主要类型:(1)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妃嫔的怨情。
如:《行宫》(元稹)《宫词》(朱庆馀)(2)闺怨诗: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如:《望江南》(温庭筠)(3)征妇怨诗:征妇可以说是历朝历代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承受着格外沉重的感情折磨,更有对战争的无尽厌恶和怨恨。
如:《子夜吴歌》(李白) 《春怨》(金昌绪)《陇西行》(陈陶)(4)商妇怨诗:写商妇的闺怨诗,其抒情主人公忧怨的焦点则在于丈夫的重利轻别、约而无信上。
她们除了对自己形同遭弃的命运躬自悲悼以外,又往往多生一段悔恨。
如:《贾妇怨》(刘得仁)2、艺术手法:(1)细腻的心理描写。
此类诗多用第一人称(即抒情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方式)叙写女性怨情。
一首诗,既是一幕人生命运的悲剧,也是一曲痛苦心理的哀歌。
除了心理独白还往往通过情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形象地刻画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
(2)恰切的比兴、衬托、对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爱情的兴衰.“家寄征河岸,征人几岁游。
高考古诗鉴赏:闺怨诗、边塞诗、送别诗
![高考古诗鉴赏:闺怨诗、边塞诗、送别诗](https://img.taocdn.com/s3/m/28bf904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6.png)
高考古诗鉴赏:闺怨诗一、闰怨诗分类:1、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2、闻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优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二、闺怨诗所抒写的内容情感1、表现国中女子的后悔、怨恨;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2、表现对游子(文夫)的苦苦相思、团聚的渴望;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3、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4.表达官女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昔日承恩,今日冷落,美人迟暮伤情而生幽怨悲愤5抒发王朝酩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抒发宫女寂寞无聊情怀。
6诗人每以失意的宫女自況,感収个人身世。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B、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C、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三、常见意象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官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高考古诗鉴赏:送别诗1、内容及主题倾向:(1)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
(2)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3)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4)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2、常见意象的寓意:(1)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2)日暮。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3)月。
月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矇胧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怀。
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4)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钱饯别送行。
(4)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高考语文复习:爱情闺怨诗 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爱情闺怨诗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ff5e6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0.png)
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爱情闺怨诗学案一、阐释概念回归教材爱情闺怨诗可分为爱情诗、宫怨诗和闺怨诗。
其中宫怨诗主要描写帝王后宫中与世隔绝的大量女性的精神痛苦;闺怨诗多是抒写少妇、少女独居闺闱的孤独、思念、忧愁和怨恨等情感。
1.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二、凡例举隅分级突破第一级突破目标:分析意象,明确爱情闺怨诗的主要类别。
(一)【人物形象、闺中人的身份】1.【宫妇】宫怨诗宫词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后宫词白居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2.【宦妇】闺怨诗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征妇】征妇怨诗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商妇】商妇怨诗啰唝曲(其三)刘采春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二)【典型意象】1.行为类意象:戍边、眉锁、画眉、织布、捣衣、缝衣(边衣、征衣)、梳妆、红妆对镜、登高、凭栏、临笺泪长、泪如雨、残梦等。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妄梦,不得到辽西。
2.室内用具类意象:灯、烛、珠帘、被、团扇、床枕、帷幕、镜、画屏、书信、剪刀、更漏、沙漏、水漏、回文机等。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望夫词施肩吾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13.庭院建筑类意象:闺房、翠楼、庭院、行宫、高楼、宫殿、玉阶、玉阑、窗台、章台、栏杆、宫墙等。
闺怨诗宫怨诗导学案
![闺怨诗宫怨诗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d4d7976529647d272852f9.png)
闺怨诗、宫怨诗导学案设计人:肖丽丽一、概念:【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
它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
“闺”的本意是小门。
古人建房其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以“闺”也常指代女性。
“怨”,埋怨,抱怨也。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1、闺怨诗。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另外,则写那些闺中少妇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宝奁暗暗消退。
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宫怨诗。
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3、征妇怨诗。
征妇可以说是边塞战争的附属产物,她们不仅要饱尝一般思妇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而且还得时刻牵挂边关丈夫的冷暖安危。
一边是对久戍边疆的丈夫朝思夜想,一边对边关的那些无能将领颇有怨恨之情。
沈佺期《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这首诗,写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
诗中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深挚恋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
4、商妇怨诗。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金钗”本是女子妆扮首饰,而今不但不必用作妆扮,却当作了问神卜卦的金钱一般来抛掷,其中苦情不言而喻。
5、少女闺怨诗。
封建时代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由不得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做主,她们的内心痛苦。
为此,不少诗人写了少女闺怨诗,如白居易《伤春词》。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
![高考诗歌鉴赏闺怨诗](https://img.taocdn.com/s3/m/0f21c5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6.png)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 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 分析。
•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 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 象。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初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 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 妹居处。 问题: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答①案诗示中例写:的是一个因—被孤—幽独—闭寂—深寞—宫—而——宫的女—妃—子——。 ②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作———反映了她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 作用?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 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 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 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反衬手法(答对比、衬托也可给分)。落花 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 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 由己。
•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 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 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江 Nhomakorabea子 秦观
•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
闺怨诗导学案1
![闺怨诗导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a722fe29b89680203d825f5.png)
修远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2012-2-1 编写:倪志莲做题:张琼桦《唐诗宋词选读》游仙思妇闺怨宮怨诗导学案班级小组学号姓名评价鉴赏解题指导一、概念: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
它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
“闺”的本意是小门。
古人建房其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以“闺”也常指代女性。
“怨”,埋怨,抱怨也。
二、主题归纳;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以前,一心要丈夫早点博取功名,一个人在深闺还感觉不到丈夫不在身边的愁闷。
可现在登上楼头不经意地看到,路边的杨柳树头早已是一片葱翠,自然田野里也少不了成双成对的踏青人,而自己身边却无人陪伴。
这就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
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诗以白描手法,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商人之妇的怨情。
丈夫经商长年在外,自己独守空房。
想到潮水涨落有规律,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出没的弄潮儿。
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丈夫在外出征或在外谋取功名,闺中的妻子自然是日思夜想。
唐代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这首诗,写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
诗中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深挚恋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
3.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这类诗犹以表现宫女的寂寞之情最为突出。
古代的最高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和役使的需要,把大批的民间美貌女子掳人宫中。
这些宫女在深宫里被高墙深院锁着,一待就是一辈子;除非特殊的原因可以被放出宫,不然就只能老死于这寂寞冷清的皇宫里。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羁旅思乡诗与爱情闺怨诗复习学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羁旅思乡诗与爱情闺怨诗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bbb54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1.png)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高三羁旅思乡诗与爱情闺怨诗复习学案教学目标(1)语言架构与运用:积累羁旅思乡诗和爱情闺怨诗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
(2)思维发展与提升:增强形象思维能力,丰富自己对诗歌形象的感受与理解。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和体验羁旅思乡诗和爱情闺怨诗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中国古典诗歌的深情厚意,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
教学重难点(1)依托教材,梳理出两类诗歌的情感、手法、意象。
(2)知识迁移,对接高考,把握两类诗的答题角度和策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本人拍的2020年的中秋月亮照片和《春江花月夜》中望月的两类人自然引出羁旅思乡诗和爱情闺怨诗,以此导入新课。
(二)学习活动一:探游子情1.小组讨论,回顾前知,完成下列表格:教材链接内容情感手法借鉴意象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___2.总结提升,巩固知识:①情感:•天涯漂泊羁旅愁。
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望尽天涯怀人愁。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
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或厌恶战争,渴望和平。
②手法:•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对面落笔。
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直接或不仅仅直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
如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细节描写。
如张籍的《秋思诗》“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⒈初步读懂闺怨题材的诗歌⒉鉴赏闺怨诗中的人物形象⒊试分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学习重、难点:分析形象、把握情感一、闺怨诗定义闺怨,就是抒写思妇独守空闺的愁怨之情。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二、闺怨诗的内容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闺怨【唐朝】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简析】这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
诗的首句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哭夫【唐朝】裴羽仙良人平昔逐蕃浑,力战轻生出塞门。
从此不归成万古,空留贱妾怨黄昏。
【注】①唐裴羽仙者,裴悦之妻也;悦征匈奴不归,妻思慕悲切,为诗寄征衣云。
②良人:古代女子称丈夫。
③蕃浑:吐谷浑与吐蕃。
泛指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简析】前半写夫婿的勇敢,后半写不复相见独守空闺的悲怆与哀怨。
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春怨【唐朝】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简析】以小见大。
四句诗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式结构。
写她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
表现女主人公思夫之情的深切与缠绵,思夫而不得的种种懊恼与惆怅。
这首诗间接借闺怨来反映征戍之苦。
闺人赠远【唐朝】令孤楚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一剪梅【南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简析】本篇词作,上阕隐然相思之意,下阕则直宣情愫。
三、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寄夫【唐朝】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简析】陈玉兰是晚唐诗人王驾之妻。
写的是一位女子不顾西风吹在自己身上的寒冷,却对丈夫体贴入微,问寒问暖,生动表现少妇的焦虑。
寄征衣【元朝】姚遂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简析】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一个闺中少妇为丈夫寄寒衣时的矛盾心情。
同时,那种对丈夫的关切、体贴之情也溢出纸外。
四、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菩萨蛮【唐朝】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简析】作者摄取了“梳洗”、“弄妆”生活细节,表现闺妇幽怨孤寂心情和笃情善感的形象。
三处反衬。
以懒起弄妆反衬寂寞空虚;以花面相映反衬命薄如花;以成双鹧鸪反衬形单影只的孤独,表现对爱情渴望。
鹊桥仙•七夕【南宋】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简析】对比衬托。
①通过“群仙相护”(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5、抒发别离苦情摊破浣溪沙李璟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韵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干。
下片两句,写得尤为哀切动人。
“细雨梦回鸡塞远”指思妇在梦中梦见征人,及至梦回之际,则落到长离久别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则远在鸡塞之外。
“细雨”二字,雨声既足以惊梦,梦回独处时,雨声更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
其下句以“小楼”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寞之中,所以必将上下两句合看,方能体会此“细雨梦回”、“玉笙吹彻”之苦想与深情。
这二句情意虽极悲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与形象却极为优美。
7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
)行宫【唐朝】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简析】以少总多。
二十个字描绘了宫女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和盛衰的感慨。
以乐景写哀。
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
秋夕【唐朝】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简析】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
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
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宫词朱庆余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
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
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
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8、“托志帷房”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还有一种是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
因为“放臣弃妇,自古同情。
守志贞居,君子所托”(陈沆《诗比兴笺》卷三)。
男性诗人“借女人说话”,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有人说:他们的目的是借思妇“托志帷房”。
一般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是一一对应的:以相思寓渴望抱效;以美人迟暮寓功业不就;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等等。
所以这种手法为“不遇”的士人在诗歌创作中所乐于采用。
而这些作品较一般宫怨诗和闺怨诗显然又多一层曲折。
如白居易元和初年在皇帝身边作了几年谏官,由于犯颜直谏,被皇帝逐渐疏远,于是作《太行路)),诗中以“妾颜未改君心改”自比,痛陈“人生莫做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另有贺铸《横塘路》、辛弃疾《摸鱼儿》。
摸鱼儿·辛弃疾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作者在伤春吊古,借古讽今,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怀才不遇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偷悔灵药式”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人生意蕴。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世俗,追求高洁的世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
练习⒈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江苏扬州中学2007—2008高三模拟考试)西宫春怨王昌龄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云和,云和是出产琴瑟的地方,这里借指瑟。
昭阳,汉宫名,汉成帝宠妃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居处。
⑴诗中第一句“西宫夜静百花香”有什么作用?(4分)⑵请结合全诗,评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4分)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苏州市第三中学2007-2008第一学期测试卷)点绛唇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1)首句“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中的“愁”字贯穿全词,请具体赏析。
(4分)(2)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词是“泪尽箇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
请从“情、词(炼字、字词等)”两个角度分析说明。
(4分)⒊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闺思张仲素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施肩吾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尘生。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回文机:前秦符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1)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通州区2010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蝶恋花·春暮李冠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⑴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句中的“闲”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⑵“一寸相思千万绪”一句有什么表达特色?请略加分析。
(2分)⑶沈谦《填词杂说》赞《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去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
你同意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4分)第2课时一、【常见意象】(一)从下面诗中筛选概括意象1 一剪梅【南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 摸鱼儿辛弃疾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3 闺人赠远【唐朝】令孤楚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4 寄夫【唐朝】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5 哭夫【唐朝】裴羽仙良人平昔逐蕃浑,力战轻生出塞门。
从此不归成万古,空留贱妾怨黄昏。
总结【常见意象】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二、【风格特色】常用写作手法多用第一人称(即抒情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方式)续写女性怨情。
多通过情态、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和恰切的比兴衬托来刻画形象抒发情感。
浓重的感伤情调、细腻的心理描写、言浅意深的艺术风格(一)浓重的感伤色调。
唐代的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这由古代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所决定,也为两类诗的主题(即“怨”)所决定,周汉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歌中的宫怨诗和闺怨诗已然构成一种感伤的传统色调;文人所作,则无论是宫怨诗的悲叹“君恩无常”和“妾身薄命”,还是闺怨诗的抱憾色衰爱弛或夫妻分离,其感伤色调亦极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