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地形篇

合集下载

010《孙子兵法》导读·地形篇

010《孙子兵法》导读·地形篇

【全文】孙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
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 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 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 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 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 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 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 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 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 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 不可不察也。

【原文】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 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杜牧曰:“挂者,险阻之地,与敌共有,犬牙相错, 动有挂碍也。往攻敌,敌若无备,攻之必胜,则虽 与险阻相错,敌人已败,不得复邀我归路矣。若往 攻敌人,敌人有备,不能胜之,则为敌人守险阻, 邀我归路,难以返也。” 【译文】在挂形的地域上,假如敌人没有防备, 我们就能突击取胜。假如敌人有防备,出击又不能 取胜,而且难以回师,这就不利了。

第一部分、兵有六形。
【原文】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
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译注】孙子说:地形有“通”、“挂”、
“支”、“隘”、“险”、“远”等六种。 【原文】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 【译注】凡是我们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 地域,叫做“通”。通:通达。指四通八达 的地区。《易·系辞》:‚往来无穷谓之 通。‛梅尧臣注:“道路交达。‛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
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 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 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 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 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 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 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

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 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 • 之 也道。也;将利之的用原至地则形任,勉不强可不察
在“远”形地域上,双方形势均等, 不宜挑战,勉强求战,就不利。这六条, 是利用地形的原则,将帅重大责任所在, 是不可不研究的。
故兵有“走”者,有“弛” 者,有“陷”者,有“崩”者, 有“乱”者,有“北”者。凡 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
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 任,不可不察也。 精锐部队
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用劣势的兵力 去对付优势的敌人,用弱兵去打强敌,队 伍没有精锐部队为骨干而失败的,叫做 “北”。这六种情况,是造成失败的原因, 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之所在,是不能不认 真研究和考虑的。
• 所以,从战争规律上看来必然会胜
利的,虽然国君说不打,也可以坚持去 打;从战争规律上看来不能打胜仗的, 虽然国君说一定要打,也可以不去打。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 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 也。
符合于国 人,民众和士卒。为了 君的利益 民众和士卒得以保全
• 所以,进不求名誉,退不避罪责,只
求保护民众和士卒,也符合国君的利益,
为己服务。
三、主要韬略及应用
• 韬略二十六 巧借地形 所向无敌 晋军淆山败强秦 岳飞巧借地形战襄阳 电岩炮台与鸡冠山堡垒之谜 “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南方大厦巧作雨伞生意 金利来的成功
理,这样的军队就象娇惯的子女一样,
是不能用来作战的。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 敌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 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 • 不可以击,胜之半也;
只了解自己部队能打,而不能了解敌
人不可以打,胜利可能性只能各有一半;

孙子兵法第十篇赏析

孙子兵法第十篇赏析

孙子兵法第十篇赏析孙子兵法第十篇为《地形篇》,主要论述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如何指挥军队的行动。

本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对六种地形(通、挂、支、隘、险、远)的应对策略、失败六因、有勇有谋、管理精髓以及天时地利。

1.六种地形的应对策略:孙子认为,在战争中,要根据地形的变化来调整战略战术。

对于通、挂、支、隘、险、远这六种地形,要有不同的对策。

例如,在通形之地,要充分利用地形优势,迅速通过;在挂形之地,要防止敌人切断退路;在支形之地,要善于利用有利地形进行防守;在隘形之地,要迅速占领制高点;在险形之地,要谨慎行事,防止中敌之计;在远形之地,要注重粮草运输和士兵的体力保养。

2.失败六因:孙子指出,战争中的失败往往是由自身过错导致的,如走、弛、陷、崩、乱、北。

这些过错包括:战略战术错误、指挥失当、过于懦弱或强悍、缺乏领导力、没有章法、不能作出正确判断等。

因此,在战争中,要尽量避免这些错误,从而减少失败的可能性。

3.有勇有谋:孙子认为,做人应该勇于担当,伺机而动。

在战争中,指挥官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同时要善于谋略,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只有有勇有谋,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4.管理精髓:孙子强调,在战争中,要恩威并施,恰到好处。

对待士兵,要有爱但不溺爱,要严格要求但不过分苛刻。

只有这样,才能使士兵服从命令,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5.天时地利:孙子认为,在战争中,要重视天时地利因素。

只有了解敌我双方的地形、气候等条件,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战术。

同时,要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以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通过学习《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战争中,要根据地形条件来调整战略战术,避免自身过错导致的失败,做到有勇有谋,善于管理,并重视天时地利因素。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战争,也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孙子兵法(个人节选与注释,非完整版)

孙子兵法(个人节选与注释,非完整版)

第一篇始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死之道,不可不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进行战争必须考察的五方面:1、进行战争是否正义,是否得民心;2、天时,气候对战争的胜负很重要;3、地利,地形的远近、险夷、宽窄等;4、将领,将领的智谋、诚信、仁爱、勇敢、严明,要懂得知人善用;5、法规,军队的编制、官吏、军需的管理。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第二篇作战篇用兵只听说稳扎稳打地速战,没看过投机取巧长久的。

战争的持久而对国家有利的从未有过。

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粮饷军需不用运输三回。

就地取食,以战养战。

军队后勤保养供给都是用兵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兵贵胜,不贵久,知兵之将,知战机,统兵如臂使指。

第三篇谋攻篇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

(毁灭别人的国家不需要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定要以全胜的计谋争胜天下,这样才不致我方军队受挫而取得完全的胜利)军事谋略,亦是政治和外交谋略。

要征服敌国,可用军事手段,但却不是最佳手段,而不通过战争使敌方屈服才是最高手段。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避之。

国君不利于军队的三种情况:1、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前进时却硬叫它前进,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后退却硬叫它后退,束缚军队战斗力;2、不懂得军队内部事情而干预军事行政事项;3、不懂得军事权变而干预军队指挥作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败。

第四篇军情篇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第十地形篇,知地之形,用地之利是上将之道

《孙子兵法》第十地形篇,知地之形,用地之利是上将之道

《孙子兵法》第十地形篇,知地之形,用地之利是上将之道《孙子兵法》第十地形篇,地有六形,知地之形,用地之利;能料敌制胜,是上将之道。

地有六形,分别是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六种。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这段话意思是说,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

正确判断敌情,积极掌握主动,考察地形险恶,计算道路远近,这些都是贤能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

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能够胜利;不了解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失败。

孙武子雕塑至于六形的详解,依次如下:通形,即地势平坦,四通八达的地形;挂形,即地势复杂,山高坡陡的挂碍地形。

支形,即敌我双方对峙相持,皆不利的断绝地形;隘形,即道路狭隘,无法多人通行的地形。

险形,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远形,即敌我双方相距甚远的集结地形。

这六种迥然不同的地形,对战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做将帅的只有战前考察地形,对战局了然于胸,才能驾驭复杂地形,出奇制胜。

公元233年,魏明帝年间,魏将满宠上疏说:“合肥城南临河湖,而北面远离寿春,东吴的军队要是围攻它,可以凭借水势;我军要去救援,则需首先打败敌人主力,才可解围。

”“由此看来,那个地方是敌人容易攻打,我军却难于救援;因此应把合肥城内的守军西移三十里。

那里地势险要,可以依靠,若新建一座城池来固守,将把敌人彻底阻断。

”护军将军蒋济反对这种做法,他认为:这既是向天下显露虚弱,又是望见敌人的烟火就毁坏城池,实质上是敌人还没来进攻,就自先拔营弃寨。

因此,魏明帝没有采纳满宠的建议。

满宠其后又上疏说:“孙子说,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形实不必相符;还要会用假象欺骗敌人,我们移城以示害怕,正是制造假象引诱敌人。

”这一次,尚书赵咨很认同满宠的建议,觉着此计能为国家长久打算,最后魏明帝下诏移城。

孙子兵法配图就在移城的时候,孙权亲自率军渡江,本想围攻新城(在合肥西北),但因新城远离水边,所以二十多天没有采取行动。

第十一章《孙子兵法》地形篇

第十一章《孙子兵法》地形篇
.
[注释] ①地形:这里指地理形势。
②通形:指地形平坦,四通八达,我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地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挂形:指地形复杂,易进难退的地形。
④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引,引导、率领。是说我引军离开, 让敌人前出到一半的时候我再回击之,这样打有利。
⑤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隘,通路狭隘队伍展不开的地区。 盈,充满。盈之,指在像瓶瓮的隘形地域,配备充足的兵力。这里指到隘 路必须前出占领隘路口,先占之以待敌。
第十一章,孙子兵法 之《地形篇》
主讲—李荣
.
一,《地形篇》题意
1,解题 什么叫做地形?地形就是地表的自然形态。不过,
这儿讲的“地形”,不是泛论一般地形,而是专 论战地的形势。可是,战地的形势,又随地而异, 有的就利于作战,有的就不利于作战。所以,要 想利用地形,辅助作战,一定先要明了战地的形 势,以便开进、展开、攻击、防御时,借以立胜。 孙子继《行军篇》后,又提出《地形》问题,集 中讨论地形、天时、敌情、军心及将才等,在军 事上的交互作用。“地形篇第十”用今语译出, 就是——论地形与军事行动的关系。
.
今译
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类。我们可以 去,敌人可以来的地域叫做通;在通形地域,应抢先占据地 势高而向阳的地方,并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与敌交战就有利。 可以前进,不易返回的地域叫做挂;在挂形地域,敌军如无 防备,就要突然出击战胜它;如果敌有防备,我出击不能取 胜,就难以返回,于我不利。
本篇所谓的“地形”,说的是军事地形学上的问题。它通过“地有六形”、“兵有六败”
的论述,辨证地揭示了敌情与军理地理的相互关系。因此,“料敌制胜,计险阨(e、俄)远
近”一语,可以看作是本篇的核心。

第十篇 地形篇完整ppt

第十篇 地形篇完整ppt
六种类型。 ❖ 在敌我相当的条件下,以一分的兵力攻击十
倍于我的敌人,因而失败,叫做“走”; ❖ 士卒强悍而将帅无能,因而失败,叫“驰”; ❖ 将帅强勇而士兵懦弱,因而失败,叫“陷”;
❖ 各级指挥官怨怒不服从命令,迎敌时意 气用事、擅自出战,主将又不知下级将领的 能力,因而失败,叫做“崩”;
❖ 主将懦弱不够威严,教育训练无力,各级 指挥官和士兵无所遵循,布阵杂乱无章,因 而失败,叫做“北”。
第十篇 地形篇
❖ 兴兵择地 经商问市 ❖ “地有六形”,“兵有六败”。用兵作战,要
了解地形。地理条件是用兵作战的重要因素。判断 敌情,谋求战机,掌握地形的险要程度及远近,这 是将帅的职责。 ❖ 经商和作战一样,要依据客观条件,利用客观 条件,经商过程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市场行情。成 功的经营者,必须了解市场,熟悉市场,把握市场, 借助市场提供的有利条件,开拓财路,灵活经营。
日本企业家普遍把本企业看作一个员工 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
❖ “视卒如爱子”地爱护员工
其中一条是:每天与员工共进午餐,可加强创意
组成的大家庭,员工大多数在同一个企业工 因此即使弱小的市场竞争者,只要能知彼知己,就可找到适当的办法,争取到市场,并且还可以创造出以弱胜强的奇迹来。
员工家里有结婚、过生日或生孩子的事,经理都会前去拜访、祝贺。
兵法商用
❖ 兵法地形与市场环境 ❖ “通形”:——市场空间大容易进入,必须先赢得市场占有率,并取得
通路的有利条件,确保物流畅通。 ❖ “挂形”:——投资大,撤退不易,例如石化业,开设新银行等风险极
高的行业,投资前更须小心谨慎。 ❖ “支形”:——在竞争双为都不利的市场上,切忌恶性对峙,只宜转移
市场或另辟新的市场。在有了对自己有利的市场后,才能与对手决一雄 雌。 ❖ “隘形”:——市场小,却有一定空间,谁先夺得领导地位,谁就有利。 ❖ “险形”:——有些产品,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高,市场若已被吃下, 新的竞争者,宜采用迂回路线,寻找市场缝隙切入。 ❖ “远形”:——企业跨国经营,或进攻国内较远地区,若无足够的准备 和实力,不宜冒然进行。

孙子兵法地形篇18页PPT

孙子兵法地形篇18页PPT

兵有六败的启示
忌以寡击众:在这六种情况中, 孙子有两处强调了不能够以寡击 众,以弱击强。在兵力对比不利 的情况下与敌交战,这是兵家之 大忌,非导致失败不可。
重力量组合:分析力量的强弱, 预测作战的结果,不能只看官强, 也不能只看兵强,一定要全面分 析力量的结构成分和它们组合搭 配的情况。
兵有六败的启示
主要内容
本篇主要论述作战与军事地理的关系,强调将帅要根 据不同的地形条件,采用各种适当的措施,以夺取胜 利。
一、地有六形 二、兵有六败 三、总结出“地形者,兵之助也”的思想及对将帅的要求。 四、地形利用对治军的要求: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 五、地形利用对知的要求;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一、地有六形
二、兵有六败
“走”: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弛”:卒强吏弱,曰驰。 “陷”:吏强卒弱,曰陷。 “崩”: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
能,曰崩。 “乱”: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
横,曰乱。 “北”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
无选锋,曰北。 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1、通形: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 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2、挂形: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 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 不胜,难以返,不利。
3、支形: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 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 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4、隘形:隘形者,我先居 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 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 之。
案例:李云龙的部队;越国阵前用囚徒;现代特种部队
三、总结“地形,兵之助”的思想 及对将帅的要求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料敌制胜,计险易、远近,上 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诗歌鉴赏】孙子兵法第十篇 地形篇全文及译文

【诗歌鉴赏】孙子兵法第十篇 地形篇全文及译文

【诗歌鉴赏】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全文及译文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全文及译文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全文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注释、先居高阳:先,指抢先。

高阳,地势高而朝阳的地方。

2、利粮道,以战:选择有利于保持粮道通畅的地方作战。

3、出而胜之:出,出击、出战。

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上)

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上)

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篇(上)“知地”是本篇的重要题旨之一。

《行军篇》与本篇虽均研究地形,却角度有别,前者是从行军过程中“处军”的角度,而本篇则是从战场上“对敌作战”的角度。

第一段首先提出了“通者”、“挂者”、“支者”、“隘者”、“险者”、“远者”六种地形概念,继而揭示了在不同地形条件下所应采用的战术原则。

前三种地形是从敌我双方进出往来方便与否加以区分命名的;后三种则分别是从狭窄、安危、远近的角度命名的。

作者强调,以上六种地形的探究,实属“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第三段进而指出:“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若在制定对敌战术时,用兵者不知“地”,不懂得地形作为“兵之助”的重要价值,不能根据地形“险厄远近”的不同,机智灵活地运用相应的战术,便难免沦为败军之将。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这是孙子对军事将领的谆谆告诫。

“地”是《计篇》中的“五事”之一,在战前“庙算”环节,“天地孰得”是考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

然而,关于“天地孰得”的具体考量内容,《计篇》却语焉不详。

本篇、《行军篇》以及《九地篇》对各类地形的研究,为人们筹算“地”之“孰得”提供了各种路径,可视为是对《计篇》“地”论的展开与深化。

本篇末尾有警句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要求将领具备“四知”,即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能力。

陈启天曰:“本篇始终以将为言焉。

为将者能先知此四者,然后乃可开始战斗,以求全胜。

然则本篇之要义也。

”他还指出:对于以上“四知”,本篇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所侧重,“知彼知天之事,已见于他篇,故本篇不甚详。

本篇所详论者,则以知地为主,而知己次之。

虽以《地形》名篇,而实不仅论地形也”。

的确,除了“知地”之外,本篇的另外一大题旨是“知己”。

对于将领而言,“知己”的关键是清楚自己的弱项,极力避免“六败”。

“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以上“六败”的出现,究其缘由,“非天之灾,将之过也”,是将领用兵不当,特别是治军带兵出现重大失误造成的。

《地形篇》第十

《地形篇》第十

•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 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 孙子说,从战争规律上分析,必然会胜 利的,即使国君说不打,也可以坚持打; 从战争规律上分析,不能打胜的,即使 国君说一定要打,也可以不打。
• 接着,孙子就公开宣称,作为一个将领, 就应当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 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 作为一名将领,要做到进不求名,退不 避罪,只求保全民众,而有利于国君, 这样的将领才是国家的珍宝。
• 接下来孙子提出了另一个重要观点,那 就是将帅要处理好知兵的问题,也就是 如何带兵。
•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 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 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 可用也。
• 最后,孙子分析了取胜的条件:
•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 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在不可以击,胜 之半也;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 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 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 胜乃不穷。
• 将帅懦弱不严,治军无方,军吏士卒都 不受军纪约束,出兵列阵杂乱无章的, 叫乱。
• 6、北: •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 选锋,曰北。 • 孙子说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众, 以弱击强,军队没有选锋的叫做败北。所 谓“选锋”就是一种类似敢死队、冲锋队 的组织。 • 最后,孙子认为出现以上六种情况正是将 帅的责任: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 任,不可不察也。
地形篇
——军事地理学
题解:
张预注:行师越境,审地形而立胜,故次 于行军。 曹操注: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 三个主要内容: 一、论和作战有密切关系的六种地形—— 六形。 二、论军队必败的六种情况——六败。 三、阐述将帅品质问题及带兵之道。

010《孙子兵法》导读·地形篇解析

010《孙子兵法》导读·地形篇解析

【原文】我出而持。指敌对双方皆可据险对峙, 不易于发动进攻的地区。梅尧臣注:“相持之 地。”杜佑曰:“支,久也。俱不便,久相 持也。”张预曰:“各守险固,以相支持。” 【译文】凡是我军出击不利,敌人出击不利 的地域叫做“支”。
【原文】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 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利我:利,利诱,指敌以利相诱。引而去之:引, 引导、带领。去,离开。谓引兵伪装退去。梅尧臣 曰:“伪去,引敌半出而击。”张预曰:“利我, 谓佯背我去也。不可出攻,我舍险,则反为所乘, 当自引去,敌若来追,伺其半出,行列未定,锐卒 攻 之。必获利焉。李靖兵法云‘彼此不利之地, 引而佯去,待其半出而邀击之’”。 【译文】在“支”形地域上,敌人虽然以利相诱, 我们也不要出击,而应该率军假装退却,诱使敌人 出击一半时再回师反击,这样就有利。

【原文】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 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杜牧曰:“挂者,险阻之地,与敌共有,犬牙相错, 动有挂碍也。往攻敌,敌若无备,攻之必胜,则虽 与险阻相错,敌人已败,不得复邀我归路矣。若往 攻敌人,敌人有备,不能胜之,则为敌人守险阻, 邀我归路,难以返也。” 【译文】在挂形的地域上,假如敌人没有防备, 我们就能突击取胜。假如敌人有防备,出击又不能 取胜,而且难以回师,这就不利了。

【原文】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 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隘形,谓两山峡谷之间的狭窄、险要之地。梅尧臣 注:“两山通谷之间。” 必盈之以待敌,谓一定要用足够的兵力堵塞隘口, 以对付敌军来犯。杜牧注:“盈者,陈也。言遇两山 之间,中有通谷则须当山口为营,与两山口刘,如 水之在器而盈满也。” “若敌先居”二句,张预注:“敌若先居此地,盈塞 隘口而陈者,不可从也。若虽守隘口,俱不齐满者, 入而从之,与敌共此险阻之利。” 【译文】在“隘”形地域上,我们应该抢先占领, 并一定用重兵封锁隘口,以等待敌人的到来;如果 敌人已先占据了隘口,并用重兵把守,我们就不要 去进攻;如果敌人没有用重兵据守隘口,那么就可 以进攻。

《孙子兵法》十三篇篇名记忆方法

《孙子兵法》十三篇篇名记忆方法

《孙子兵法》十三篇篇名记忆方法《孙子兵法》自问世以来就不断地被阐释和研究,虽属于军事著作,但其中蕴含的哲理不只在军事,在商业经营中的应用更是古已有之,帮助古今中外很多企业家取得了成功。

《孙子兵法》十三篇篇名记忆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编整理《孙子兵法》十三篇篇名记忆的资料,仅供参考。

《孙子兵法》十三篇篇名记忆《孙子兵法》十三篇一,计篇二,作战篇三,谋攻篇四,形篇五,势篇六,虚实篇七,军争篇八,九变篇九,行军篇十,地形篇十一,九地篇十二,火攻篇十三,用间篇一只(一计)母鸡参加动物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被敌军的三只公鸡(三攻)抓住,随后被判处死刑(四形),结果被敌军一个善良的护士(五势)从一堆牛屎(六实)中救走了。

护士犯了欺君(七军)之罪,被判罚喝下很多白酒(八九),她酒醒(九行)后,跟母鸡一起逃了出来,路上遇到了她们的死敌(十地)-- 三只公鸡。

这三只公鸡在用火围攻一群婴儿(十二火),于是母鸡和护士赶紧拨打(十一九)电话,把火扑灭了。

她们把受伤的婴儿送到医院,医生用剪刀(十三间)给这些婴儿实施手术,最后把婴儿治好了。

最后,母鸡和护士被颁发了和平勋章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原文配翻译孙子兵法--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第十篇 地形篇

第十篇 地形篇

24
難以返,不利。
• 經營這種技術進步快速的事業, • 除非競爭者技術尚未開發完成, • 或雖已開發但實力不強(技術壁壘尚未形成、 產能不足), • 否則不宜進入這種設備升級沒有止境、投資 沒有退路的市場。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25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
• 本公司成功經營某一區隔市場,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授課教師:虞孝成 教授
新竹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教科書:孫子兵法與競爭優勢 作者:李建中、虞孝成
第十篇 地形篇 (戰術地形與知敗防敗)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2
戰術地形種類
•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 隘者、有險者、有遠者。 •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 也。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37
敗之道,非天地之災,將之過也
• 企業若應變能力慢、效率差,
• 組織間缺乏溝通支援, • 員工能力弱且無方向, • 由於缺乏執行力在市場上競爭必然失敗。 • 這並不是外在市場環境不可控制的因素所造 成, • 這種失敗絕對是企業內部領導人領導無方的 過失。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27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 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
• 當市場規模有限或技術困難,若本公司先進 入則對方爭取的機會即不大; • 若對方已先完成專利佈局,則我方即不宜再 勉強爭取此市場。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28
新竹交通大學虞孝成教授 | 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
10
統御失敗
• 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

孙子兵法:六种地形的战术要点

孙子兵法:六种地形的战术要点

孙子兵法:六种地形的战术要点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现场有神灵这一讲我们进入《孙子兵法》的第十篇《地形篇》。

这一篇原文有680字,有五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讲解了六种地形的战术要点;第二层,讲了将领犯错会导致的六大败局;第三层,对应一层的内容,孙子强调了地形的重要性;第四层,对应第二层的内容,他强调了训练的重要性;第五层,他讲了如何做一个好将领的四个要点。

这一篇,我会分成五讲来跟你讲,也是我们用时最长的一篇。

在前面的《行军篇》中我们已经讲过四种典型地形和六种危险地形,但《行军篇》主要讲不同地形的行军和宿营原则,而《地形篇》则侧重谈六种不同地形的作战原则,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地形是作战的关键,所以作战前要先仔细审查地形。

首先,你平时要把地图看得滚瓜烂熟,到了现场之后,五十里之内要先派兵去打前站,看有没有敌人的伏兵。

其次,将领要亲自去察看地形,从而知道地形险易以及哪里方便作战。

李世民打仗的时候,每次作战他一定亲自去看作战地形并观察敌营,即使多次遇到危险,他也绝不把这个活儿派给别人。

我们说一切答案都在现场,现场之中有神灵。

只有到了现场,你才能知道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用兵。

你只有一路打好腹稿,作战的时候才能够胸有成竹。

丰田公司的生产方式中有一个“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实。

你一定得是到了现场,看到那里的现物,看到在那里发生的现实,然后你才会知道怎么办。

孙子兵法——地形篇第十

孙子兵法——地形篇第十

孙子兵法——地形篇第十地形篇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

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

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

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苦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

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

知敌之可击,敌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译:孙子说:地形可分为“通”、“挂”、“支”、“隘”、“险”、“远”六种。

敌我双方都能往来的开阔地形叫做“通”。

在这类地形作战,要先占据向阳的制高点,以保证粮道的畅通,这样战斗打响我方就有利了。

易进难退的地形叫做“挂”。

在这种地形作战,敌军若无防备,我军奇兵一出就能取胜;若敌军有防备,袭击也不能取胜,这时就难以撤退,对我很不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篇地形篇
[提要]
本篇主要论述为将者如何善于利用地形之利,以克敌制胜的问题。

文中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即“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穷”;为将者必须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按“战道”即按战争规律办事,“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以克敌制胜。

全篇目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
1.提出打仗经常会遇到“通形”、“挂形”、“隘形”、“险形”、
“远形”等六种地形。

为将者应审慎判明各种不同地形
并采用不同的战法加以利用。

比如,对敌能来,我军能
往的“通形”,应“先居高阳,利粮道”,以迎战敌人。

2.提出在战争中出现“走兵”、“弛兵”、“陷兵”、“崩兵”、
“北兵”等六种情况,主要不应归咎于地形不利,而应
归咎于主将领兵失误。

3.指出在作战过程中,要克敌制胜,处于有利地形只是辅
助条件,关键是为将者要会带兵,会打仗,具备应有的
主见素质:一是能准确地判明敌情,了解地形的险厄远
近,并能战胜敌人,保卫人民利益出发,一切按战争规
律办事,“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

二是亲爱
士卒,使其甘心情愿赴汤蹈火,与主将同生死。

但亲爱
决不是溺爱,更不是放纵,而是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阵法整齐、调度有数。

三是对敌我双方的情况,对天时,
地利情况都非常了解。

即所谓“知自知彼,百战不殆;
知天知地,胜乃可穷”。

[原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支,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凡此六者,地之道路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译文]
孙子说: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所遇到地形有通形,有挂形。

有支形,有隘形。

有险形,有远形。

我军可以往。

敌军也可以来的叫做“通形”。

遇到“通形”,先占据地势高而向阳,且又有利粮道畅通的阵地,就会对作战有利。

可以前往却难以返回的地形叫做“挂形”。

遇到“挂形”,如果敌方没有准备,我军可以出击取胜;如果敌方有准备,我军出击将不能取胜,而且还难以返回原来的阵地。

我军出击不会得利。

敌军出击也不应出击;而要佯装撤退,引诱敌军前出一半而后回击之,就会有利。

遇到两山之
间峡谷地带的“隘形”,如果我军先占领了有利阵地,一定要以充足的兵力把守隘口,我军便可以发起攻击。

遇到涧壑坑坎、崎岖不平的“险形”,如果我军先先期到达,必定要占据地势高而向阳的阵地以等敌军到来;如果是敌军先期到达。

我军则应主动撤离而不可进攻。

对于双方营寨相距较远的“远形”,在双方实力相当且不便于挑战的情况下,如果硬要出战,就会不利。

以上六点。

是利用地形的法则,是为将者最重大的责任之所在,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的。

[原文]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

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

大吏怒而不服,对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

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译文]
所以,用兵有“走兵”,有“弛兵”,有“陷兵”,有“崩兵”,有“乱兵”,有“北兵”。

所有这六种兵,都不是自然条件的灾害,而要归咎于为将者用兵的过错。

敌我双方各方面条件相当,势均力敌,却要以一击十,以致临敌败逃的叫做“走兵”;士卒强悍而将官懦弱,以致与敌作战,士气不振,指挥不灵的叫做“弛兵”;将官强勇而士卒懦弱,只靠为将者孤身对敌,以致全军陷没的叫
做“陷兵”;部队高级将官怨怒而不服指挥,只凭一腔对敌愤怒而擅自出战,且主将又不知其用兵才能,以致临阵之时,势不能敌,士卒溃逃如土崩瓦解的,叫做“崩兵”;为将者懦弱无能,号令不严,教导不明,以致官兵关系很不正常,布阵混乱,不堪一击的,叫作“乱兵”;为将者不能判明敌情。

以寡敌众以弱敌强,又无精锐的前锋部队,以致遭到败北的,叫做“北兵”。

以上六种情况都是导致打败仗的必然规律,也是主将最重大的责任之所在,是不可以不仔细考察的。

[原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料敌制胜,计险陬远近,上将之道也。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故战道必胜,主日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日必战,无战可也。

故进不求名。

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译文]
有利的地形,只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

能够正确判明敌情而制胜,能够仔细计算地形的险厄远近而用兵,才是精明能干的将领的用兵方法。

懂得以这种方法用兵打仗,就必定会取得胜利。

不懂得以这种方法用兵打仗,就必定会失败。

所以说,按照战争规律必定会取得胜利的,即使是君主说不能战,也必定要出战;相反,如果按照战争规律不能取得胜利,哪怕是君主说要战,也不能出战。

所以,作为三军主帅,用兵打仗,进攻不是为了求取个人名声;退却也决不回避违命的罪责,惟一的是要保卫广大民
众利益;而这也会符合君主的根本利益。

这样的主帅正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啊!
[原文]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

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译文]
为将者对士卒就像对待婴儿那样关心他们。

他们便会甘愿与你共患难;对待士卒就像对待爱子那样疼爱他们,他们便会甘愿与你同生死。

厚待士卒却不能使用他们,爱护士卒却不能命令他们,士卒们扰乱军纪却不能管治他们,这样的士卒就像娇生惯养的儿子,那是没有什么用的。

[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穷。

[译文]
了解自己的军队可以打仗,而不了解敌军不可以进攻,这只有一半取胜的可能性;了解敌军可以进攻,也了解自己军队有力量向敌军进攻,但却不了解所处的地形不宜于向敌军发起进攻,这样也只有一半取胜的可能性。

所以,真正懂得用兵的人,他的
每一个军事行动都是非常清楚而不会迷惑的,他的举措也是千变万化的,应用无穷的。

所以说:既了解我军一方,也了解敌军一方,争取胜利将不会有危险;再加上既知天象,又知地形,那就能取得完全的胜利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