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八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课《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解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作者:高伟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7年第04期(本文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25课。
)【教材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也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
苏轼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情绪做结。
全词向我们展示了词人由忧郁、愁苦到豁达的胸襟。
它道出了千古离人共同的心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该词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意境深刻,运用联想与想像的写法,以生动的文字对古今一轮月向我们做了最真、最美的诠释。
【教学构想】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理清思路、理解背诵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写作心境与豁达的胸怀,揣摩作者心情变化的感情线索。
培养学生欣赏的能力。
【教学重点】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情景交融,想像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苏轼的简介、作品等。
【教学设计】一、疏通文章,导入新课(以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为背景音乐。
)1.导语:清朝的词评家胡仔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余词尽废”是什么意思呢?这首词就好像是一朵世间少有的奇葩,当它开放后,其他的花朵都失去了光彩。
从“余词尽废”可见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之高。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词呢?我们现在就来欣赏。
2. 品读课文,回忆“三苏”的知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最高官至礼部尚书。
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被人弹劾下狱,先后被贬谪到黄州、惠州、琼州等地。
一生坎坷,飘零不定。
苏轼学识广博,他开豪放词风,在散文、诗歌、词、书法和绘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二、课文品读在音乐的背景下,教师首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读磁带),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气与停顿。
反复诵读,疏通文章大意,初步感受作者眼中的悲欢离合,对月圆人不全,此事古难全的真正剖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下面我将从五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25课《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
它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篇,向来脍炙人口。
有人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这首词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二)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诵读中熟悉词,了解词中所叙写的内容。
2.能力目标(1)通过反复吟咏、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词中的意境。
(2)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形象、生动与凝练。
品味苏轼词风的豪放。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学习苏轼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这几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确定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通过反复吟咏、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词中的意境。
难点是: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格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它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把金钥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阅读 25 诗词曲五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示范课件_12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 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 / /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
3、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 中读出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
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 时,也总有缺时一样,是原始自然界的规律。
4、词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 和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 词?
1、这首词的上阙和下阙各写了什 么内容?二者是什么关系
上阙:写词人月下饮酒时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作 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下阙:对月怀人,由中秋月圆联想人间的离别,抒 发对弟弟的深切思念,并阐发深刻的人生哲理。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文中哪些词语流露出作者思念亲人 之苦?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乡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
桐深院锁清秋。
孤寂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怀人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孤 寂
陶渊明《归园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 / / / / /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 / / / / / / /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5课《诗词曲五首》中的第四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今天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说:一是教材分析:二是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立:三是教法、学法:四是教学过程,五是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无不渗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情和深入思量,表达了作者对夸姣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词曲五首,形式不同,风格各异,都是千古传颂的名篇。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因此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二、确定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质,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
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习、积累文言词语,名句。
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词意,感悟词情,提高欣赏品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面对的是农村中学的学生,他们阅读的数量、语言、知识的积累都比较缺乏。
基于十多岁的初中生来说,人生体验也较贫乏。
而对于古词这种对语言感悟,对人生体验要求较高的文体来说,学生的阅读品味更是一个难点。
所以,我把“诵读诗词,领略词意,把握词的意蕴,并积累名句。
”作为教学重点。
把“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词人的胸襟抱负。
”作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使学生主体真正动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预学习,本课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初二的学生在学习诗词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但感悟能力较差。
又因为要从凝炼的语言中把握词意,必须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我将使用的教法:指导诵读法情景创设法设疑导思法点拨法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阕词。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译文相关内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八年级语文下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教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诵读古代诗文,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本课的重点是训练学生朗读诗词的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领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的情感,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
依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总目标以及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目标的相关内容阐述和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中对此课的教学重点提示。
二、教法情景创设法、设疑导思法、讨论法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中兴趣学习观、主体性学习观以及启发性学习原则。
三、学法自主、合作、探究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依据: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课程目标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依据:根据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人本主义学习观。
(三)课堂结构趣味导入——诵读感知——深入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延伸——熟读背诵,合作配图(四)教具收录机、朗读带、多媒体(在有条件下)(五)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趣味导入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月牙,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如果有困难也可与同学小声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然后找学生起来回答,同学补充。
接下来老师再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想想古代诗人们常常借月亮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老师给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并请同学们猜想作者在这首词中借月亮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翻译:《水调歌头》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翻译:《水调歌头》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翻译:《水调歌头》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原文 Original Text译文 Translated Text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月亮既圆,便[1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的睡不着的人。
[1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4]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睛”“圆”。
[15]千里共婵娟: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目标
I 知识与能力
1.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掌握必要的文言词语,能顺畅地翻译。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美的意境。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品位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感悟词创设的完美意境。
II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2.通过多媒体展示词的写作背景,以便学生能准确、快速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3.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文本对话。
用笔描述作品所营造的意境。
4.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理解词人情感变化过程。
5.通过学唱歌曲《水调歌头》达到背诵的目的。
III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苏轼因政治失意,手足分离而心情抑郁惆怅,最终心胸开阔豁达的心理变化过程。
2.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IV 教学重点:
1.描绘词的意境,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
2.能顺畅记诵、翻译。
3.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V 教学难点:
理解词中所表达的作者想回朝廷而又心怀恐惧的矛盾思想。
VI 教学突破:
1.制作课件,让学生结合优美的画面感受诗词的意境。
教师诵读作品,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韵律美。
2.教师写作示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笔描述作品所营造的意境。
3.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理解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VII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
”古人望月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于是无数咏月诗词应运而生。
(回忆学过的咏月诗)。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再学一首咏月的诗篇——苏轼的《水调歌头》。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一分钟时间大家看大屏幕,重温旧知)
苏轼(1036--1101)字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为人耿直率真的苏轼,注定了他一生的坎坷。
虽然22岁就中进士,入朝为官,但他始终不能迎合皇帝和当时王安石领导的新法,以致一贬再贬,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
丙辰年间苏轼被贬到密州,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
三、朗读训练
1、听视频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有没有把你认为读得不准确的生字词。
2、在听的过程中你还认为哪些生字词应该注意的,说一说。
3、用手在课桌上把你认为难的字写一写。
4、老师已把易读错的字板在屏幕上了,每个读两遍。
5、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摇头晃脑读,低声浅读或高声畅读。
6、教师范读。
提示学生注意节奏。
(课件显示节奏划分)
7、集体朗读。
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
四、诗意理解
要求:对照课文注释,同桌间互相说说词的意思。
同桌间不能解决的字词,在班上提回来。
请同学说说词的意思
点评、明确
五、想象画面,读懂意境
要想更深地了解词人、词作,我们得走进词人营造的意境中。
先看看词人为我们营造了几幅画面?
提问,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明确:把酒问天、起舞弄影、辗转难眠、翘首祝愿。
(屏显)
写作小练习:选择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可添加词人的神态、动作、心理以及相关环境的一些细节。
试着用上这样的句式表达:我透过()这幅画面,仿佛看到了词人东坡……
教师示例:(屏显)
我透过“把酒问天”这幅画面,仿佛看到词人东坡一袭素衣,独立庭院中,在静谧的月光下,在习习的秋风中,他微蹙双眉,面泛醉意,紧握酒杯,高举过顶,仰面苍穹,长叹
道:苍天啊,这撩人的明月究竟何时就开始朗照着大地?真想知道今晚皎洁的月宫之上、玉宇琼楼之间是否也是团圆的中秋!好想,好想驾一缕清风,离开这充满纷争的人间而飞入九天仙境,可是——那广寒宫的清冷我一个凡人,又怎么能够忍受?
启发:同学们看看老师在描述时添加了哪些细节?
指导学生用上环境、神态、心理、语言等描写,扩充画面,只要能把握词人内心世界,引发人联想,就是成功。
每个小组写一个画面(六分钟)教师巡堂,指导
提问,点评。
六、深入探究,读懂词心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刚才大家用自己丰富的想象了解了词所营造的情景画面,加深了对这首词的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叩问词人的灵魂。
前后桌为一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堂,指导)(五分钟)
问题一:怎么理解“高处不胜寒”?
问题二:探访作者的心路历程
明确:
问题一:怎么理解“高处不胜寒”?
“天上”、“人间”暗指“朝廷”、“地方”,以高处之寒隐喻自己受党争迫害的政治遭遇,(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问题二:探访作者的心路历程
1、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是苦闷、惆怅、忧伤、孤独、难过的。
2、作者大醉后产生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是矛盾的,从诗句“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变化。
“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
3、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
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
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怀。
4、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
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引导学生理解苏轼因政治失意,手足分离而心情抑郁惆怅,最终心胸开阔豁达的心理变化过程。
并且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七.小结,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苏轼真的了不起,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中秋对月,他没有一味地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达观的思想排除了忧患,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洞彻。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确是有大胸怀!”
八、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再一次富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课文。
九、学唱《水调歌头》
这首词我们还可以借助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来记诵它,让大家跟着视频音乐学唱《水调歌头》。
十、总结:
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唇齿留香,久而弥笃。
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
老师希望大家能喜爱读这首词,在你人生得意的时候要读,在你人生失意、苦闷、彷徨时更要读,相信苏轼的豁达与乐观会让你倍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