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转化规律复习

合集下载

物质的转化规律总结

物质的转化规律总结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规律 一. 物质的分类:基本概念:3.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由多种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称为混合物。

4.单质: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元素在单质中存在时称为元素的游离态。

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石墨和金刚石)。

5.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为化合物。

6.无机化合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盐、氢化物等,简称无机物。

7.有机化合物: 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碳酸等除外。

有机化合物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

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另一种元素若为金属元素,则为金属氧化物;若为非金属元素,则为非金属氧化物。

9.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 +)的化合物。

10.碱: 电离时所有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OH -)的化合物。

11.盐: 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二. 物质的转化规律:物质纯净物 单质化合物 __________,例:Cl2、N 2、O 2 、稀有气体_____性氧化物,例:SO 2、CO _____性氧化物,例:Na 2O 、氧化物酸 例: HCl H 2SO 4碱 例: NaOH盐 例: NaCl__________,例:Na 、Mg 、Al 、Cu 、Au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混合物 例:盐酸、硫酸、生理盐水、空气1.金属+氧==金属氧化物①钠放置在空气中。

现象:银白色逐渐褪去,反应:4Na + O2 === 2Na2O②镁条燃烧。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反应:2Mg+O22MgO③加热金属铝片。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铝表面生成了氧化铝薄膜,构成薄膜的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金属铝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的液态铝不会落下来。

物质的转化笔记

物质的转化笔记

物质的转化笔记
知识点框架:
- 物质转化的类型,如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 不同物质类别的转化规律。

思维要点:
- 理解物质转化中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原理。

- 推导物质转化关系的思路。

重难点:
- 复杂物质转化关系的分析。

- 特殊反应条件对转化的影响。

用红笔标注。

易错点:
- 混淆相似物质的转化路径。

- 忽视反应的可逆性等细节。

用蓝笔标注。

补充点:
- 实际生活中物质转化的例子。

- 相关科学研究中的物质转化现象。

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对各类物质转化有了更系统的认识,明确了分析转化关系的方法,后续要加强对重难点和易错点的复习巩固,进一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物质的转化规律(学生练习)

物质的转化规律(学生练习)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规律 一. 物质的分类: 基本概念: 1.元素:是具有相同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量相同,中子数量不同的原子或离子也属于相同的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量不同的原子或离子被称为 .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其 决定的,元素的种类是由 决定的。

2.纯净物: 称为纯净物, 纯净物又分为 和 。

3.混合物: 称为混合物。

4.单质: 称为单质。

元素在单质中存在时称为元素的游离态。

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如:石墨和 )。

5.化合物: 叫做化合物。

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为化合物。

6.无机化合物:通常指不含 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等),简称无机物。

7.有机化合物: 通常指含 元素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主要由 、 、 、 等元素组成。

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碳酸等除外。

8.氧化物: 称为氧化物。

另一种元素若为金属元素,则为 ;若为非金属元素,则为 。

9: 酸:电离时生成 的化合物。

10.碱:电离时生成 的化合物。

11.盐:是指一类 或 与 结合的化合物。

二. 物质的转化规律:物质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__________,例:Cl 2、 、稀有气体 _____氧化物,例:SO 2、 _____氧化物,例:Na 2O 、 氧化物 酸 例: 碱 例: 盐 例: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例:__________,例:Na 、 混合物 例:盐酸、空气、1.金属+氧==金属氧化物①钠放置在空气中。

现象:银白色逐渐退去。

反应:4Na+O2 ==②镁条燃烧。

现象:,反应:2Mg+O2③加热金属铝片。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铝表面生成了氧化铝薄膜,构成薄膜的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金属铝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的液态铝不会落下来。

反应:4Al+3O2④铝在空气中生锈:4Al+3O2 == Al2O3是一层极薄的物,可阻碍反应的进行。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探索物质转化的一般规律(共19张PPT)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探索物质转化的一般规律(共19张PPT)
(必修1p51课后练习T5; 选择性必修1第4章)
NaOH Cl2 H2
NaClO
HClO
广泛使用:水体消毒(饮用水、污水、游泳池)、环境消毒(医院、家用)等
用次氯酸钠制次氯酸的优点:低成本、技术成熟、使用方便
任务二:探究获取次氯酸的路径
问题4:高浓度的次氯酸具有更强的杀菌消毒漂白的能力,如何在短时间 内获得较高浓度的次氯酸?
一战期间
1970年
用漂白粉作为感染 创伤的治疗和饮用 水的消毒
用亚氯酸钠(NaClO2)制得 二氧化氯(ClO2),作为新 型的消毒剂、漂白剂
消毒剂广泛应 用于农业生产、 医疗卫生、食 品安全、水处 理等领域
任务一:再探氯气的实验室制备 实验室制氯气:MnO2+4HCl(浓) = MnO2+Cl2↑+2H2O 问题1:反应一段时间后,混合物中残留MnO2和盐酸,但不再产生氯 气,为什么?
任务二:探究获取次氯酸的路径
问题4:高浓度的次氯酸具有更强的杀菌消毒漂白的能力,如何在短时间 内获得较高浓度的次氯酸?
分组实验: 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管NaClO溶液和3滴紫色石蕊试液
伸入吸管, 稀盐酸1滴 手握端口, 轻轻吹气
用镊子夹住淀粉碘 化钾试纸,湿润后, 小心伸入3号试管口
任务二:探究获取次氯酸的路径 问题5:根据前面分析,请解释为什么氯气和水的反应不能彻底进行?
问题解决:
根据价类图,查阅资料,讨论获得二氧化氯(ClO2)的路径。
+7
Cl2O7
HClO4
ClO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Cl2O5
HClO3
ClO3-
+4
ClO2

物质各种形态转化

物质各种形态转化

熔点〔物质的特性〕
1、晶体: 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时固液共存,温度不变〕
2、非晶体: 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时先软后稀,温度升高〕
三、凝固〔熔化的逆过程〕
硫代硫酸钠熔化与凝固图象
55 温度/℃
D
55D温度/℃
50
B
C4550CB45
时间/分 时间/分
40
A
0硫2代硫4 酸6 钠8的10熔1化2 1图4 像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不 发生温度 同 点 温度变化
发生部位
蒸发 任何温度 温度降低
沸腾 达到沸点
温度不变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程度
缓慢

1.都是汽化现象

2.都要吸热

剧烈
•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液化。 〔液化吸热〕
一、熔化与凝固
1、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二、晶体与非晶体
图象答复以下问题。
240

D乙
〔1〕由图判断出 乙 图线是晶 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210℃ ,
熔化时间是 3 分钟,另一图线 的物质可能是 非晶体 。
220
B
C
200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物质各种形态转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吸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例如: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沸腾(例如:水壶里的水烧开了)

物质转化的规律-1

物质转化的规律-1
物质转化的规律
一、非金属单质 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 科学家也常利用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反应,制 造出新的物质、使物质世界更加丰富。 但不是所有物质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 物质之间的反应是有条件、也有规律的。
1、非金属+氧气
非金属
火山喷射的产物-硫黄
硫黄
(1)、硫黄:淡黄色粉末
生成了铁的化合物
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Fe + S == FeS
结论:金属与非金属(不包括氧)可以 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点燃
2 Fe + 3 Cl2 == 2 FeCl3
点燃
Cu + Cl2 == CuCl2
点燃
2 Na + Cl2 == 2 NaCl
点燃
Mg+Cl2
MgCl2
金属+非金属(除氧气)
碳能将氧化铜中的铜变成游离态的铜。
先移去盛有
石灰水的烧杯, 再移去酒精灯。
实验结束时, 应注意什么?
想一想
为什么?
防止,水的倒吸引起试破裂。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铜 炭也可以在高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
高温
C + CO2 == 2 CO
一氧化碳也可以在高温下与氧化 铜反应:
CO + CuO == Cu + CO2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转化的一般规律: 非金属
O2
非金属氧化物
H2O
酸的通性



注意: 1、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酸 (二氧化硅除外) 2、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为非金属氧化物和水 4、非金属氧化物和可溶性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九年级科学物质的转化规律

九年级科学物质的转化规律
的原理来解决问题。
检查答案
完成解题后,要仔细检查答案 ,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拓展延伸:跨学科综合应用
物理化学综合应用
将物理和化学知识相结合,解决 涉及物质转化和能量变化的问题。
例如,利用热力学原理分析化学 反应的热效应。
生物化学综合应用
将生物和化学知识相结合,解决涉 及生物体内物质转化和代谢的问题。 例如,分析生物体内糖、脂肪和蛋 白质的代谢过程。
典型实验案例分析与讨论
1 2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
通过实验观察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指示剂颜 色变化等现象,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和产物。
碳酸钠与盐酸的复分解反应
通过实验观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现象,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和产物。
3
铁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
通过实验观察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 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的现象,分析置换反应的实质 和产物。
05 能量变化在物质转化过程 中影响
能量变化原理及类型概述
能量守恒定律
01
在物质转化过程中,能量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
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转化类型
02
包括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等多种形式的转化。
能量转化与物质状态变化
03
物质状态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如熔化、凝固、
汽化、液化等。
吸热和放热过程对物质转化影响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吸热过程
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可能导致物质状 态变化或化学反应发生。例如,冰融化成水 吸收热量。
放热过程
物质释放热量,内能减少,同样可能导致物质状态 变化或化学反应发生。例如,水凝固成冰释放热量 。

2.2 物质转化的规律1

2.2 物质转化的规律1

你能除去二氧化硫气体 吗? 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SO2+2NaOH = Na2SO3 + H2O
你还知道哪些非金属可以转化为相应的 化合物 吗?
点燃
O2充足
C+O2
2C+O2
CO2
点燃
O2不充足
2CO
点燃
4P + 5O2
非金属 + 氧气
2P2O5
非金属氧化物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
CO2
石蕊 蒸馏水 (Ⅰ)
石蕊 蒸馏水
(Ⅱ)
变红 现象: 不变色(紫色)
现象:
将盛有液体的2只烧杯加热,你又 发现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原来红色的溶液又变回了紫色
H2CO3
CO2 +H2O
CO2 + H2O
H2CO3 酸
非金属氧化物 + H2O
SO2 + H2O
SO3 + H2O P2O5 + 3H2O
H2SO3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火山喷射的产物-硫黄
硫黄
硫的燃烧
1、硫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2、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化学方程式:
点燃
S+O2
SO2
二氧化硫是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其他,
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实验最好在通风橱 中进能源煤和石油中都含有硫,在 燃烧时生成SO2,导致大气污染而降酸雨(硫 酸)。 +O2 SO2 H2SO3 S H2SO4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形成酸雨的过程。
点燃
S+O2 SO2+H2O

物质的转化规律全解

物质的转化规律全解

(5)用含杂质的铁 10 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与 100 g 稀硫酸恰好完全 反应, 滤去杂质, 得到滤液质量为 108.1 g, 则含杂质的铁中, 铁的质量分数为__ __。
1. (2014· 天津)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 赤铁矿石(主要含 Fe2O3)、 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请回答: (1)A 的化学式__CO2__。 高温 2CO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CO2+C===== 高温 2Fe+3CO 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Fe2O3+3CO===== 2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 得到滤渣和滤液。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Ag__(填 化学式),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Fe(NO3)2__(填化学式)。 (5)用含杂质的铁 10 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与 100 g 稀硫酸恰好完全 反应,滤去杂质 ,得到滤液质量为 108.1 g,则含杂质的铁中, 铁的质量分数为 __84%__。
物质的转化规律
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2.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点燃 SO S+O2===== 2 CO2+H2O===H2CO3 SO3+H2O===H2SO4 点燃 CO C+O2===== 2 SO2+H2O===H2SO3 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的转化
1.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2.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 金属氧化物。如: △ __FeS__ Fe+S===== △ __2FeCl __ 2Fe+3Cl2===== 3 点燃 __Fe O __ 3Fe+2O =====

物质转化规律(15种规律)

物质转化规律(15种规律)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规律温馨提醒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①有沉淀↓(溶解性表)、气体↑或H2O生成;②盐+盐、盐+碱的反应要求反应物都能溶。

3、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变化。

关于酸一、金属+酸=盐+氢气1、(实验室制氢气)2、3、二、金属氧化物+酸=盐+水1、2、三、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1、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3、4、四、酸+碱=盐+水(中和反应)1、2、3、4、五、酸+盐=新酸+新盐1、盐酸和硝酸银(检验Cl—)2、硫酸和硝酸钡(检验SO42—)3、盐酸和碳酸钙(制取CO2)4、盐酸和碳酸钠(检验CO32—)5、6、六、碱+盐=新碱+新盐(要求反应物都能溶于水)1、2、3(制取氢氧化钠)2、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检验NH4+)七、盐+盐=新盐+新盐(要求反应物都能溶于水)1、2、3、4、八、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1、2、、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1、2、3、九、金属氧化物+水=碱(只有下列四种可溶性碱)1、2、3、4、十、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1、2、3、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十一、非金属氧化物+水=酸1、二氧化碳和水2、二氧化硫和水3、三氧化硫和水十二、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1、铁和硫2、铁和氯气3、铜和氯气4、钠和氯气十三、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很少用,别乱写。

)1、氧化钙和二氧化硅十四、金属氧化物+还原剂(H2、C、CO)===金属+非金属氧化物(H2O或CO2)1、氢气还原氧化铜2、氢气还原氧化铁3、炭还原氧化铜4、炭还原氧化铁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十五、其它1、碳酸分解2、电解水3、高锰酸钾制氧气4、实验室制取氧气5、甲烷燃烧6、一氧化碳燃烧7、炭还原二氧化碳8、煅烧石灰石9、加热氢氧化铜(不溶性碱)10、加热氢氧化铁(不溶性碱)。

物质的转化规律

物质的转化规律

物质的转化规律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Na+ O2=
金属+非金属→盐Na + Cl2=
金属+酸→盐+氢气Na +H2SO4=
金属+盐→盐+金属Na +CuSO4=
非金属+金属→盐S+ Na=
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S+ O2 =
非金属+非金属S+ H2=
酸性氧化物+H2O→含氧酸SO2+ H2O=
酸性氧化物+碱→盐+ H2O SO2+ NaOH=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SO2+ CaO=
碱性氧化物+H2O→可溶性碱Na2O+ H2O =
碱性氧化物+酸→盐+ H2O Na2O +HCl=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Na2O+CO2=
酸+金属→盐+氢气H2SO4+Fe=
酸+碱性氧化物→盐+ H2O H2SO4+ CuO=
酸+碱→盐+ H2O H2SO4+ Ba(OH)2=
酸+盐→盐+ 酸(强酸→弱酸、难挥发→易挥发)
H2SO4+Ba(NO3)2=
H2SO4+Na2CO3=
碱+酸性氧化物→盐+ H2O NaOH+CO2=
碱+酸→盐+ H2O NaOH+ H2SO4=
碱+盐→盐+ 碱(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之一为难溶或难电离)NaOH+ CuSO4=
NaOH+ NH4Cl=
盐+金属→盐+金属 CuSO4+ Zn=
盐+酸→盐+ 酸 BaCl2+ H2SO4
盐+碱→盐+ 碱 CuSO4+ Ba(OH)2=
盐+盐→盐+ 盐(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之一为难溶)NaCl+AgNO3= BaCl2+Na2SO4=。

物质转化规律

物质转化规律

Ⅱ、物质转化规律:一、物质转化规律图:(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A +B → C%①非金属 + O2 →非金属氧化物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3、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5、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②金属 + O2 →金属氧化物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③非金属氧化物+H2O →含氧酸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H2CO32、二氧化硫溶于水:SO2+H2O==H2SO33、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④金属氧化物+ H2O →可溶性碱1、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2、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㈠金属 + 非金属→无氧酸盐1、铁与氯气反应:2Fe+3Cl2=点燃=2FeCl 32、铁与硫反应:Fe+S=△=FeS%㈡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1、生石灰和二氧化硅化合:CaO+SiO2== CaSiO3其它化合反应: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2、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点燃=2HCl(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

C → A + B%⑤酸分解酸→酸性氧化物+ H2O1、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H2O+CO2↑%⑥碱分解不溶性碱→碱性氧化物+ H2O1、氢氧化铜受热分解:Cu(OH)2=△=CuO+H2O氧化物分解:1、电解水:2H2O=通电=2H2↑+O2↑盐分解:1、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2、氯酸钾受热分解(实验室制O2):2KClO3=(MnO2△)=2KCl+3O2↑3、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H2O+CO2↑4、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5、硫酸铜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CuSO4·5H2O=△=CuSO4+5H2O(三)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高一化学物质的转化笔记

高一化学物质的转化笔记

高一化学物质的转化笔记一、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也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

物质的转化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涉及到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反应条件、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等。

学好物质的转化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掌握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质的分类与转化1. 物质的分类在高中化学中,物质通常按照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

了解物质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转化。

2. 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转化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在转化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反应条件、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等。

(1)氧化还原反应与物质的转化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转化的基础,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其规律对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物质。

(2)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金属化合物主要包括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和盐等。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与金属的性质密切相关,如金属的活泼性、氧化还原性等。

(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非金属化合物主要包括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等。

了解非金属的性质及其氧化物的特点(如酸性、两性或还原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转化。

(4)复分解反应与物质的转化复分解反应是物质转化的常见类型之一,它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在复分解反应中,需要注意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如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转化1. 金属及其化合物(1)金属单质:常见的金属单质有铁、铝、铜等。

金属单质具有活泼性,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2)金属氧化物:常见的金属氧化物有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等。

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同时也可以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水。

物质转化规律

物质转化规律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规律一.物质的转化规律:1.金属+氧==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还原剂=金属+非金属氧化物①CuO+H2== 现象:,H2还原优点是反应生成物之一是,且产物较纯净。

②CuO+CO== (CO有剧毒,实验时一定)③2CuO+C;现象:(虽然C的还原能力强于H2,但固体还原剂与氧化物的充分接触程度没有固体与气体还原剂充分,自然反应温度就比H2要高,最好使用酒精喷灯或加罩的酒精灯。

C要稍微过量。

)④2Fe2O3+3C;⑤Fe2O3+3CO;(加热时一定要持续高温)⑥Fe2O3+3H2 ;现象:3.金属氧化物+水==碱4.碱==金属氧化物+水5.非金属+氧==非金属氧化物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现象:相关知识点: (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否则会爆炸。

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现象:相关知识点: (1)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2)测量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3)可做烟雾弹。

③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火焰. 有强烈气味。

相关知识点:(1)反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2)SO2污染空气,要用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3)SO2是气体,所以测量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若将水改为溶液,也可以测量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④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 ,在氧气中是发出。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来进行检验.⑤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6.非金属氧化物 + 活泼金属 == 非金属+金属氧化物①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 ,现象:浮(钠块浮在水面上)、游(钠块在水面上无规则游动)、熔(钠块熔化为小球)、响(发出嘶嘶的响声)、红(使滴入酚酞试液的溶液变红)②金属镁与CO2反应:2Mg+CO22MgO+C 现象:发出白光,有白色粉末(MgO)生成,有黑色固体(C)生成,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物质的转化规律巩固练习

物质的转化规律巩固练习

1、下列转化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而实现的是()A、Ba(OH)2→BaCl2B、CuO→Cu(OH)2C、Fe2O3→FeD、Na2CO3→NaOH3、能用金属跟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化合物是()A、FeCl3B、CuCl2C、AgClD、ZnCl24、在AgNO3、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Fe(NO3)2B、滤渣中只含Ag和Cu,一定无ZnC、滤渣中只含Ag、Cu和Fe,一定无ZnD、滤渣中只含Ag、Cu 、Fe和Zn5、将下列物质的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的是()A、NaCl和KNO3B、FeCl3和KOHC、HCl和Na2CO3D、Ca(OH)2和Na2CO36、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水中振荡,能形成溶液的是()A、K2SO4、Ba(NO3)2、CaCl2B、Na2CO3、CaCO3、KOHC、FeCl3、KNO3、AgNO3D、NaOH、H2SO4、NaNO37、下列各组溶液混合时,能生成两种沉淀的是()A、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B、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钾溶液C、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D、氯化锌溶液和碳酸钠溶液8、下列物质既能和氢氧化钙反应,又能和硫酸反应的是()A、硫酸铜B、硫酸钡C、碳酸钠D、氯化镁9、下列物质混合后,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B、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C、硝酸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D、苛性钠溶液和稀硝酸10、下列各组溶液,不溶于水但都溶于酸的一组物质是()A、SiO2和CuSO4B、BaSO4和Fe(OH)3C、Na2CO3和AgClD、Fe(OH)3和BaCO311、下列各组物质加水充分搅拌,各物质间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在滤纸上能留下两种不溶物的是()A、CuSO4、NaCl、NaOHB、FeCl3、KOH、NaNO3C、CuSO4、Ag、FeD、K2CO3、NaOH、HNO312、在一定条件下,以下物质中都能与Cu(OH)2、Fe2O3、Fe、AgNO3四种物质反应的是()A、HClB、CuSO4C、Na2CO3D、HNO313、为了鉴别Na2CO3、Na2SO4、NaOH和H2SO4四种物质的水溶液,还需要从下列试剂中另选一种试剂的是()A、紫色石蕊试液B、稀盐酸C、酚酞试液D、氯化钡溶液14、下列各组物质加入水中振荡,能共存的是()A、Na2CO3、Ba(NO3)2、CaCl2B、Na2CO3、CuCl2、KOHC、FeCl3、KNO3、AgNO3D、KCl、H2SO4、NaNO315、可以用下列物质间的反应来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A、银、CuSO4溶液、FeSO4溶液B、铁、铜、盐酸、AgNO3溶液C、盐酸、铁、铜、银D、铜、银、FeSO4溶液16、能鉴别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A、碳酸钠溶液B、氯化铜溶液C、酚酞试液D、氯化钡溶液17、下列物质既能和碳酸钠反应,又能氢氧化镁反应的是()A、氢氧化铜B、硫酸C、氯化铜D、硝酸钾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Fe + 6HCl == 2FeCl3 + 3H2↑B、Zn + 2AgCl == ZnCl2 + 2AgC、Cu + H2SO4 == CuSO4 + H2 ↑D、Cu + Hg(NO3)2 == Cu(NO3)2 + Hg19、下列个选项最后的物质是要制取的物质,其中不可能得到的是()A、CaCO3CaO Ca(OH)2NaOH溶液B、Cu CuO CuSO4溶液Cu(OH)2沉淀C、KMnO4O2SO2H2SO4溶液D、BaCO3BaCl2溶液BaCO3沉淀20、在Na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BaCl2杂质,下列方法中既能除去杂质,又能得到只含有NaNO3溶液的是()A、先加适量的AgNO3溶液,再加适量的稀硫酸B、先加适量的稀硫酸,再加适量的AgNO3溶液C、先加适量的Na2SO4溶液,再加适量的AgNO3溶液D、先加适量的AgNO3溶液,再加适量的K2CO3溶液21、有A、B两种固态化合物都不溶于水,分别与盐酸反应都可以生成C溶液,但无气体生成,C与烧碱溶液反应可得B沉淀,B加热又可转变为A。

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

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

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知识梳理]1.各类物质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其中非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可生成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酸,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可生成金属氧化物,某些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

2.金属的冶炼就是利用碳作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使之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常见的还原剂还有一氧化碳和氢气。

[解题指引]例1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未见沉淀出现,则再在溶液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后就会出现沉淀A.盐酸B.氯化钠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稀硝酸()指引:往CaCl2溶液中通入CO2不会沉淀生成是因为H2CO3是弱酸,溶液中CO32-离子浓度很小不足于和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

往溶液中加强酸更不会出现沉淀。

往溶液中加碱能出现沉淀,这是因为加碱后与H2CO3中和生成可溶性的碳酸盐,溶液中CO32-离子浓度增大,从而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

答案:C例2 某学生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使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的炭粉完全反应测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炭粉、氧化铁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6)结论:根据对数据的处理结果得知,原假设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引:反应前玻璃管和物质的总重量为3.2克+2克+48.48克=53.68克,反应后质量减少了53.68克-52.24克=1.44克,因为减少的质量小于原碳的质量2克,说明碳有剩余,而氧化铁完全反应。

生成的碳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3.2克×30%=0.96克,所以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是1.44克-0.96克=0.48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生成的碳的氧化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0.48:0.96克=1:2,而二氧化碳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6×2)=3:8≠1:2,所以产物不只有二氧化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取上述试管中的上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且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加入一定量的硝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沉淀不溶解 ________________ , 银溶液,并滴加少量稀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老师取了CaCl2 硝酸 ______
①只有排在__________ 氢前面 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 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 _________ (2)复分解反应: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 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注意】 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的碱只能是可溶性
考 点 管 理
碱,否则反应不能发生。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 应生成相应的酸,常见的非金属氧化物中CO、SiO2不 能与水反应。 2.物质的鉴别和推断(掌握)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AgNO3溶液。
考 点 管 理
实验操作 取研钵中少量混合物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馏水,振荡溶解 ___________
预期现象与结论 固体部分溶解 , 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老师取了CaCO3
( D
)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C.KCl固体( KClO3 )—— 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D.NaCl溶液( NaHCO3 )——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

考 点 管 理
2.[2012· 鄂州]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NaOH、Na2CO3、NaCl A )
限 时 集 训
C.O2→Fe3O4→O2
D.Fe→FeCl2→Fe
4.[2012· 哈尔滨]A、B、C、D、E分
考 点 管 理
别为稀硫酸、氧化铜、硝酸钡溶 液、碳酸钾溶液、镁条中的一种物
质。其中A形成浓溶液后有强烈的
腐蚀性,B为单质,C为黑色粉 末,D中的溶质为草木灰的成分之 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32-1 (1)将五种物质的名称填入图32-1中相应的位置,并 将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间用短线“—”相连接;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答案】如答图所示
考 点 管 理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第4题答图
考 点 管 理
H2SO4+ (2)写出A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Ba(NO3)2===BaSO4↓+2HNO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白色固体表面产 (3)写出A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
限 时 集 训
【注意】 在鉴别物质时要注意:
考 点 管 理
①先取样后操作,先现象后结论。 ②每进行一次实验,都要重新取样。 ③每次鉴别都应有明显的现象。 3.实验的设计与评价(掌握)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推测现象与结论:能预测实验现象,推测实验结论。
设计实验装置:根据题中提供的实验装置,能按要求进 行组合并实验。 评价与优化过程:对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等 用批判的思想进行否定或指出不合理的地方,并能说明
归 类 探 究
B.KNO3、NaCl、FeCl2
C.HCl、NaOH、NaCl D.Na2CO3、Ca(OH)2、NaCl
考 点 管 理
3.[2012· 乐山]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 实现的是 A.CuO→Cu→CuO ( C )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B.NaOH→H2O→NaOH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H+ :加紫色石蕊试液能否变______ 红 ; 加锌、镁、铁等,生成具有可燃性的气体。 OH-:用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
CO2 3 :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

考 点 管 理
归 类 探 究
Cl-:用 AgNO3 溶液和稀 HNO3,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 白色沉淀。 - SO2 4 :用 Ba(NO3)2[或 Ba(OH)2]溶液和稀 HNO3,生成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 区别 Cl-和 SO2 4 :可用 Ba(NO3)2(或 BaCl2)溶液,但不 能用 AgNO3 溶液。 + Fe3 :加 NaOH 溶液(可溶性碱溶液)能生成红褐色沉 淀。 Cu2+ : 加 NaOH 溶液(可溶性碱溶液)能生成蓝色沉淀。 + NH4 :与碱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的气体。
相应实验的设计与评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思考: ①反应原理是什么; ②实验操作方法是否可行;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③推理过程是否严密;
④是否经济环保等。
考 点 管 理
1.[2012· 百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
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CO2( CO )——通入氧气点燃 B.SO2( HCl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考 点 管 理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物质的转化规律
考点管理
考 点 管 理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考 点 管 理
1.无机物之间的关系(掌握)
反应条件:
(1)置换反应:金属和酸、金属和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 金属活动性顺序 。 应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生气泡,固体减少(或消失),同时放出热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2· 广州]某校科技节的实验比赛中,老师先向大
考 点 管 理
家展示了KNO3、CaCO3和CaCl2三瓶白色粉末,然 后取一些KNO3固体于研钵中,接着用一纸板挡住同 学们的视线,告诉大家打算继续取CaCO3、CaCl2在 研钵中混合。过一会儿老师拿开纸板,向同学们展 示研钵中的白色粉末。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判断老师是否取了CaCO3、 CaCl2于上述研钵中。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 论。 提供的试剂有:稀HNO3、蒸馏水、Na2CO3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