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与长效机制
南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情况的通报
南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3.18•【字号】南安委办〔2022〕23号•【施行日期】2022.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南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情况的通报各县(市、区)、开发区安委会,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2021年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年。
按照国务院、自治区安委会的统一部署,市安委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集中攻坚行动。
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取得实效,巩固和发展了安全生产稳定向好态势。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主要成效2021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顺利完成自治区明确涉及南宁市的8项和市级层面明确的13项重点攻坚任务。
全年累计排查发现突出问题36项、安全隐患91426处,建立完善制度措施183项,做到问题隐患立查立改、边查边改,做到隐患排查闭环管理。
全年南宁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70起,造成282人死亡、233人受伤,同比分别下降14.4%、3.4%、25.1%,其中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水上运输、渔业船舶等重点行业领域保持零死亡,庆祝建党100周年、全国“两会”、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等敏感时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
二、主要做法(一)持续加强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坚决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国之大者”。
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徐海荣提出了“1+3”重点工作,把“城市安全”作为南宁市必须守住的三条底线之一,亲自带队开展工作调研,在多个场合多次会议反复强调加强城市安全工作,并就安全风险防控作出批示和部署安排,要求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采取七项措施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采取七项措施,这七项措施就是对万能八条应用的经典案例。
一、把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纳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
(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的的经典应用)二、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在采取断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同时,探寻和采取治本之策。
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历史性、深层次问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完善体制的经典应用)三、加强安全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安,建立规范完善的法治秩序。
必须严刑厉法,重典治乱。
在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部门推动下,《刑法》、《矿山安全法》和《煤炭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改以及司法解释工作正在推进。
必须在法律的贯彻执行上动真从严。
继续下决心解决“执法不严、工作不实”问题。
纠正和惩处非法违法行为,维护人民的利益、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
不仅要严惩事故直接责任者,查处失职渎职行为,还要严肃查处事故背后的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腐败行为。
中纪委、高检、高法等部门将联合对近两年事故的查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必须建立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政府职能部门和公检法、纪检监察机关等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有效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必须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把建立健全完善安全技术标准,作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
(健全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全面落实,和组织协调、形成机制的经典应用)四、落实两个主体、两个责任制,纳入政绩、业绩考核。
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大政方针、法制建设、工作格局、运行机制、舆论导向、政治保证等方面。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明确支持两个责任制的落实,纳入政绩业绩,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加强监管、全面落实的经典应用)五、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安全发展。
(依靠科技的经典应用)六、强化经济政策导向作用,增加安全投入。
安全生产隐患长效排查治理工作机制
安全生产隐患长效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安全生产隐患时有发生,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隐患,建立长效的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落实。
排查制度应包括对设备设施、操作流程、员工行为等方面的全面检查,确保安全隐患能够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其次,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力度。
企业应组织专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团队,定期对企业内部进行全面排查。
排查团队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准确判断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危害程度。
同时,企业还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排查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第三,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全程跟踪和监控。
系统应包括隐患排查记录、整改措施、整改进展等信息,方便企业管理层对排查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同时,系统还可以对排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企业制定更科学的安全生产措施提供依据。
第四,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工作。
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必须及时整改,确保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企业应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最后,建立安全生产隐患长效治理机制。
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形成长效的治理机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督和管理。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持续的改进,才能够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总之,安全生产隐患长效排查治理工作机制是企业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加强排查力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整改工作,并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2.15•【字号】青政发[2007]1号•【施行日期】2007.0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青政发[2007]1号)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省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通知如下: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高度,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1.把安全生产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将安全生产纳入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推进,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2.把安全生产作为执政为民、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内容。
将安全生产作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充分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3.把安全生产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标准。
坚持把实现安全发展作为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把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应对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着力加强。
二、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严格政绩、业绩考核4.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主体,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
各级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机构,确定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切实抓好基层村(社区)安全生产工作,要加强对农村规模以下建筑工地、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
5.各级政府部门是落实政府监管主体责任的具体实施单位。
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事关社会安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最根本的要求。
深刻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为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是个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安全生产存在主要问题当前安全生产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认识不到位是一切工作不到位最为深层次的根源。
有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不能从构建***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生产的现象依然存在,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规观念仍然比较淡薄,对安全生产工作态度消极或被动应付,或把安全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有的地方和重点工程单位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招商引资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没有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有的甚至以挂牌保护为由,回避安全监管监察。
一些干部群众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监管体系不到位。
一是安全生产监管权威性不足。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内的安全生产实行综合监督管理,但由于综合监管的具体职责范围法律法规并未加以明确,质量与技术监督、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甚至一些负责安全生产专项监管的部门,实际上也管起应属于综合监管范围的某些工作。
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并未真正理顺,安全生产工作中各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互不通气甚至相互拆台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是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设置呈逐级衰减状况。
在安全生产监管最为直接、任务最重的地(市)级县(市、区)级安全监管力量最为薄弱,有些县(市、区)的安监机构甚至连应付日常的运行都十分困难。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事关社会安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最根本的要求,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深刻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为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是个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安全生产存在主要问题当前安全生产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认识不到位是一切工作不到位最为深层次的根源。
有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不能从构建***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生产的现象依然存在,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规观念仍然比较淡薄,对安全生产工作态度消极或被动应付,或把安全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有的地方和重点工程单位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招商引资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没有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有的甚至以挂牌保护为由,回避安全监管监察。
一些干部群众安全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监管体系不到位。
一是安全生产监管权威性不足。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内的安全生产实行综合监督管理,但由于综合监管的具体职责范围法律法规并未加以明确,质量与技术监督、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甚至一些负责安全生产专项监管的部门,实际上也管起应属于综合监管范围的某些工作。
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并未真正理顺,安全生产工作中各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互不通气甚至相互拆台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是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设置呈逐级衰减状况。
在安全生产监管最为直接、任务最重的地(市)级县(市、区)级安全监管力量最为薄弱,有些县(市、区)的安监机构甚至连应付日常的运行都十分困难。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安全隐患排查的长效机制非常重要。
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安全隐患排查的责任主体和工作职责,明确相关的法律责任和追责机制。
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其次,要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需要相关技术和专业知识,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安全隐患排查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人员管理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评价和考核,激励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另外,要加强安全监管和风险评估。
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发现和排查的阶段,更要加强对已排查出的隐患的监管和跟踪,推动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措施,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同时,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分类,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完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
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维护安全的良好氛围。
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传播安全知识,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鼓励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总之,建立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是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加强监管和风险评估,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才能有效地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安全生产大排查大起底 大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安全生产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一、排查整治目标通过本次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整治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解决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排查整治范围本次专项行动排查整治范围涵盖企业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重点突出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消防等行业领域。
三、排查整治内容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3.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4.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5.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及救援准备情况。
四、排查整治措施1.组织专业人员对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对企业进行分类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3.对重大隐患进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到位;4.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突出解决重大风险源问题。
五、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推进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六、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专项行动有序推进;2.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3.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4.严格考核问责,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七、监督和考核1.设立专项行动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员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举报;2.定期公布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对重大隐患和问题进行公开曝光;3.对专项行动进行全程跟踪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4.将专项行动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八、总结和反馈1.在专项行动结束后,组织专门力量对整个行动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2.将总结报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并通报给相关单位;3.针对总结报告中提出的改进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项行动成果;4.对在专项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保障生产安全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保障生产安全
①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之一:事故责任认定,不能一味把直接责任认定成主要原因了事,要深挖间接原因即深层次原因!有的事故,还要深挖瞒报、谎报和漏报的背后原因!背后原因真相恶劣腐败的一律向社会曝光。
②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之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执行,铁面无私!按分级事故性质,严格科学分析追踪其事故发生的根源(源头),按“四不放过”原则由上级追究下级的相应责任;严格按期结案(接受社会媒体网络大众的舆论监督)。
每次发生的分级事故,三方面的责任追究须到位:1)直接责任人的追究;2)企业领导责任人的追究;3)主管领导责任人的追究;由事故调查组报审结案通报社会媒体。
③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之三:全面提高安全从业人员待遇(尤其是基层安全从业人员待遇),及社会认可度!(充分参考教师、律师、医师、建造师、公务员、新闻、娱乐等等行业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的成功经验)!
④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之四: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不懈、长期规划,普遍提高各行各业从业人员(不包括安
全行业)基本安全素养,增强本岗位安全生产技能,全面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五同时”及“五要素”的规定要求!
⑤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之五: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基本法律规章制度”即: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管理制度;2)安全中介服务制度;3)企业单位规章操作制度;4)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5)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6)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7)企业单位群防群治制度;8)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
实现建立安全生产的三大应对体系: 1)事前预防对策体系;2)事故应急救援体系;3)事故善后处理应对体系!。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得到确立,安全发展已经纳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在摆正发展与安全位置的基础上,要把落实安全措施、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管理,减少并逐渐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安全督察和安全执法等与安全有关的工作,当做重中之中的大事,切实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正确认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我们常说,“消灭一处隐患,就等于消灭一起事故”。
只有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断地深入、深化,并且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才抓住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牛鼻子”。
也只有这样,我们安全生产的基础才更加扎实,成效才更加稳固。
如果一家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从伤亡人员赔偿、罚款以及因为停产整顿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大企业可能造成经济发展缓慢,小企业就可能带来破产的境地,所以说隐患排查治理就是为企业搞好服务的,就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与安全发展的结合点。
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是滋生事故的土壤。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这句话充分说明要有效遏制事故发生,必须要立足于防范,把安全工作的着眼点由事后的查处转到事前的防范。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我们一定要巩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成果,常抓不懈,贯穿始终。
任何以牺牲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的所谓“发展”,都是不健康、不道德、不和谐的,也都不是真正的发展。
应当通过各领域的共同努力,让广大生产者在安全条件下生产,让广大消费者在安全服务中消费,让广大群众在安全感中生活,让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强有力手段和重要途径。
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以来就安全生产工作已经下发了三个《通知》,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第一个《通知》就是《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第二个就是《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第三个就是最近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6.30•【字号】津交发〔2020〕108号•【施行日期】2020.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正文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现将《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0年6月30日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部署及市委、市政府交通运输部有关会议要求,按照《天津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及《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交安监发〔2020〕52号)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交通运输部决策部署,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着力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全力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保障交通强国稳步推进,保障重大活动及重点时段安全稳定,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组织领导市交通运输委成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面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一)市交通运输委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交通运输部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决策部署,组织领导本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部署重点工作。
领导小组由委党委书记、主任王魁臣任组长,委副主任刘道刚,市港航局、市道路运输局、交通执法总队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委内各相关处室、委属其他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一: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事关社会安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最根本的要求。
深刻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为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是个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安全生产存在主要问题当前安全生产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认识不到位是一切工作不到位最为深层次的根源。
有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不能从构建***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生产的现象依然存在,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规观念仍然比较淡薄,对安全生产工作态度消极或被动应付, (二)监管体系不到位。
一是安全生产监管权威性不足。
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内的安全生产实行综合监督管理,但由于综合监管的具体职责范围法律法规并未加以明确,质量与技术监督、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甚至一些负责安全生产专项监管的部门,实际上也管起应属于综合监管范围的某些工作。
(三)安全投入不到位。
从政府层面看,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的制约,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对于涉及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公共场所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事故预防所需的投入,甚至连安全生产日常工作经费都未纳入财政预算给予应有的保证。
(四)主体责任不到位。
(五)安全基础不到位。
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安全保障能力较差。
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对策构建***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深化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思考
深化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思考摘要:安全生产是企业日常经营的基础,必须坚持不懈地贯彻下去。
本文从谨慎、严格、疏忽、责任和员工素质的角度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详细阐述,指出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并将此作为一种机制狠抓落实,长期贯彻。
关键词: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系统工程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特别是像我矿这样一个全国重点监控的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地质结构异常复杂,生产条件极为困难,瓦斯灾害十分严重,安全管理难度很大。
面对异常困难的条件,要想搞好安全生产,必须在深化安全反思整顿,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花气力、做文章。
1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必须始终坚持警钟长鸣抓落实贵在经常,不能抓抓停停,时紧时松,尤其是在安全工作上,更要把每一天当作第一天来抓。
时间容易让人淡忘伤痛。
一起事故刚刚发生时,人们往往痛心疾首,下定决心不再让悲剧重演。
那个时期,是安全意识比较强、大脑神经绷得比较紧的时期,也是安全相对平稳的时期,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强烈的安全意识就容易被逐步淡化,事故也便会趁虚而入。
事故的周期性、反复性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故此,在安全工作上,不能只在事故发生时紧一阵子,要时时刻刻进行反思整顿,不仅在安全生产形势被动的时候要深刻分析原因,采取对策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从严从细管理,而且在安全生产形势比较平稳的时候,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半点的满足,更不能盲目乐观、固步自封。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决克服忽冷忽热,半途而废,有声势、没行动,有过程、没效果的现象。
心劲不松,警惕不懈,斗志不减。
时刻要有一种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高度责任感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
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必须常抓不懈,必须真抓实干,必须全力以赴。
2 一严百实一松百空,必须始终坚持从严管理安全工作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
抓安全就要有“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决心,要有抓住不放、一抓到底的韧劲,要有从细微处入手、从细节抓起的严谨态度。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实施方案
03
提升应急救援能 力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确保在突发事故发生时 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04
推进安全生产信 息化建设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的效 率和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员工。
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03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比赛等,提高员工对安全生
产的重视程度。
安全培训计划
制定培训计划
01
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制定相应的安全培训计划,确
保每位员工都了解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培训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02 将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员工更好地掌握安
3. 加强矿山企业安全培训和应急 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 能力。
攻坚行动三: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
总结词:消除建筑施 工领域安全隐患,提 高安全生产水平。
详细描述
1. 对建筑施工现场进 行全面排查,重点整 治高处作业、脚手架 、施工机械等环节的 安全隐患。
2. 强化建筑施工企业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完善安全责任制,提 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
及时反馈整改情况
将重大隐患的整改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 ,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3
加强整改效果评估
对重大隐患的整改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整改措施 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6
CATALOGUE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
总结词
健全体系,与时俱进
总结词
强化意识,注重培训
详细描述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形成全面 、科学、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有章可 循、有据可查。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我省颁布了地方《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解决了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中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针对近年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条例》先后进行两次修订,强化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为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现实意义。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是应急管理部门实施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推手。
近年我县紧紧围绕《条例》有关要求,对县域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尝试,加大了对各类生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事故隐患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困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进程和监管执法效果,现就基层监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作如下浅析。
一、当前监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稽查执纪存有行政干涉,难以努力做到有法必依县域经济发展任务重,招商引资压力大,受传统政绩观影响,在处理经济发展和安全发展二者关系时还是有所失衡,为改善投资环境,自觉不自觉人为地造成了一些执法障碍。
个别人存在“重发展、轻安全”思想以及“特事特办,慢事快办”现象,造成一些项目工程存在“先天性”安全隐患;有人为违法违规者说情,或通过各种途径给稽查部门施加压力,建议实行变通手段保证项目成功大力推进等,以致执法人员在履行职责安全检查、调查处置、行政处罚等职责时很难按照法律法规建议“原汁原味”稽查。
(二)执法不够规范,难以做到执法必严由于受到外围稽查环境影响,加之主观努力方面比较,在行政执法方面与依法行政规范犯罪行为的建议还存有一定的差距。
一就是重新认识上不妥当。
比如说对行政执法的程序以及行政处置同意在下发前必须努力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于法律法规恰当等建议,往往实践中存有一定瑕疵;二是素质上不适应。
执法力量薄弱,有资格的执法人员严重短缺,个别执法人员自身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对不断修订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法程序学习不够及时。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得到确立,安全发展已经纳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在摆正发展与安全位置的基础上,要把落实安全措施、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管理,减少并逐渐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安全督察和安全执法等与安全有关的工作,当做重中之中的大事,切实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正确认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我们常说,“消灭一处隐患,就等于消灭一起事故”。
只有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断地深入、深化,并且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才抓住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牛鼻子”。
也只有这样,我们安全生产的基础才更加扎实,成效才更加稳固。
如果一家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从伤亡人员赔偿、罚款以及因为停产整顿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大企业可能造成经济发展缓慢,小企业就可能带来破产的境地,所以说隐患排查治理就是为企业搞好服务的,就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与安全发展的结合点。
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是滋生事故的土壤。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这句话充分说明要有效遏制事故发生,必须要立足于防范,把安全工作的着眼点由事后的查处转到事前的防范。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我们一定要巩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成果,常抓不懈,贯穿始终。
任何以牺牲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的所谓“发展”,都是不健康、不道德、不和谐的,也都不是真正的发展。
应当通过各领域的共同努力,让广大生产者在安全条件下生产,让广大消费者在安全服务中消费,让广大群众在安全感中生活,让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强有力手段和重要途径。
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以来就安全生产工作已经下发了三个《通知》,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第一个《通知》就是《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第二个就是《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第三个就是最近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08.02.16•【文号】国办发明电[2008]15号•【施行日期】2008.02.1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事故总量仍然偏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特别是一些地区和单位事故隐患突出,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认真贯彻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落实2008年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要求,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经国务院同意,现就进一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在2007年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治理各地区、各行业领域事故隐患,狠抓隐患整改工作,进一步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实现到2010年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范围、内容和方式(一)排查治理范围:各地区、各行业(领域)的全部生产经营单位。
主要包括:1.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冶金、有色、石油、化工、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企业及其生产、储运等各类设备设施;2.道路交通、水运、铁路、民航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站点、场所及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3.渔业、农机、水利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场所及设施;4.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含水上游览场所)、旅游景点、学校、医院、宾馆、饭店、网吧、公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5.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6.易受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水、暴雪、雷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和场所;7.近年来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
安全生产隐患突出问题长效机制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隐患突出问题长效机制规章制度1. 引言1.1 概述安全生产是国家发展和民生幸福的重要保障,而安全生产隐患的存在却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和防范安全生产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加安全可靠,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规章制度。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安全生产隐患突出问题长效机制规章制度”展开深入探讨。
文章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包括引言、长效机制的必要性、突出问题分析、制定和实施长效机制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以及结论与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探讨安全生产隐患突出问题,并提出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作用。
同时,该文还将介绍在实施长效机制规章制度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和建议。
最后,文章将给出主要结论,展望未来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发展方向。
(以上为普通文本格式回答,请知悉)2. 长效机制的必要性2.1 安全生产隐患的危害性安全生产隐患是指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存在的可能引发事故、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潜在问题。
这些隐患如果不加以解决和控制,将对企业、员工以及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首先,安全生产隐患可能导致人身伤亡。
在各种工作场所中,例如工厂、建筑工地、矿山等,存在着各种安全风险,如机械设备操作不当、电气线路故障、高处坠落等。
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员工受伤甚至死亡,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其次,安全生产隐患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一些行业如化工、石油等,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泄露、爆炸等重大安全风险。
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周边居民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构成长期影响。
同时,安全事故还可能导致企业财产的严重损失,对企业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2.2 已有规章制度的不足之处目前已有许多规章制度对于安全生产进行了相应的约束和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与长效机制
评价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不可谓不严,措施不可谓不多,工作的力度前所未有。
但毋庸讳言,现在抓安全,很大程度上还未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靠运动式、突击式和政府管理来推动,众多安全生产深层次问
题还未有效解决,没有真正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
现阶段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何在?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出路何在?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几年来重
庆安全生产实践,提出以下商榷观点。
一、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的主要表现
当前,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不仅表现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内部因素方面,更主要表现在对安全生产影响重大
的事故直接诱因的根源、外部的客观环境、历史沉淀的痼疾和发展中的变化因素。
(一)非正常利益驱动——事故直接诱因的根源
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个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追求物质财富成为全社会的一个显着特征。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仅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已十分直接和严重地影响到安全生产。
表现之一,老板压缩安全成本追逐最大利润。
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未完成资本原始
积累,导致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压缩成本,节省安全技术培训、安全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的开支,造成事故易发和职业危害高发。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有一半的贸易纠纷来自劳动保护条件达不到世贸标
准。
表现之二,老百姓为改善生活条件冒险谋生。
目前,相当数量的煤矿和一些作坊式小企业的安全条件十分
恶劣,这是众所皆知的。
但由于受家庭困难和谋生技能单一所困,务工人员还是被迫接受明显威胁生命安全的
危险条件,在高度危险的场所劳作。
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力劳动群体,大
批农民成为“工业敢死队”,使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力。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些
企业不会因缺乏劳力而影响生存。
据近期公布的情况表明,全国现有80%的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未签订劳动合同,有的却签订了“发生事故企业不负任何责任”的“生死合同”。
一些企业由于私招乱雇,人员管理混乱,发生
事故后连人数都搞不清。
(二)全民安全意识差——当前安全生产的普遍问题
国家安监总局李毅中局长提出的安全生产“五要素”,把安全文化,即安全意识摆在首位,寓意深刻,切中
要害。
表现之一,安全意识贫乏导致事故高发。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不发达,社会文明程度不高,全民文化素质低,加上安全宣传教育的普遍性、有效性差,导致全民安全意识低下和从业人员个体素质差。
一些从业人员既
是安全生产的违法者,又是安全事故的受害者。
安全意识差已成为事故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2004年重庆石柱县“9.25”翻车死亡50人事故(其中学生33人),遇难者有学生、农民、电信职工、工商所副所长、小学教导主任等社会各阶层人员,在车辆严重超载和经过的漫水桥洪水陡涨的情况下,竟无人坚决阻止冒险行驶。
表现之二,缺乏相应的教育培训机制。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0%,已有1亿3千万农村劳动力转移,
还有1亿农民等待转移,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这些农民工多数干的是苦、脏、累、险的矿山、建筑等劳动密
集型高危行业,但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的安全技术培训没跟上,一些企业甚至没进行任何培训。
(三)经济快速发展和增长方式落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外部压力
表现之一,经济快速增长而安全保障能力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位居世界前列,经
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刚性需求形成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
一是煤矿方面。
由于电煤需求大,推动企业超能力生产,也常常使政府对违规企业停产整顿等处罚措施的
落实打折扣。
二是交通方面。
公路建设发展迅速,私家车等机动车辆增长迅猛,很大比重的农村公路达不到通
行车辆的标准,但农村居民出行和农副产品交易必须依靠道路运输,摩托车等非法运营查处难度大。
表现之二,落后的增长方式加剧了安全问题。
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数量增加,经济总量扩张,但落后的增
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还是靠拼设备、增加劳动强度、粗放经营支撑增长,缺乏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
提升能力。
甚至有些地方和企业是靠牺牲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来换取局部的经济利益。
据统计,我国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材、8%的石油、45%的水泥,创造了全世界4%的GDP。
(四)安全生产基础脆弱——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客观因素
表现之一,脆弱的安全基础承担着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压力。
经济高速发展,但安全生产的基础未相应加强。
一些重化工基础产业和道路交通现有的安全基础条件已不能支撑。
一是煤矿方面。
据调查,我国煤炭产量
中有三分之一是在没有安全保障能力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
全国国有煤矿安全欠账500多亿,有三分之一的设
备要淘汰。
重庆南桐、天府等国有重点煤矿,至今还在使用50年代前苏联生产的风机和绞车等关键装备。
一
些乡镇煤矿安全条件和生产工艺可以用“原始”来概括。
二是化工方面。
一些几十年前建厂时在郊区的化工企业,随着城市的扩张,很多已处于人口稠密的城中。
加上这些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重,生存难以为继,安全投入和安
全设施捉襟见肘。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2004年“4.16”氯气泄漏爆炸事故,迫使疏散了15万人,影响严重。
三是道路交通方面。
道路交通特大事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危险路段没安装防撞护栏等安全设施,不具备基本
的客运安全保障能力,车辆一旦翻入悬崖,必然车毁人亡。
2004年重庆发生的4起特大交通事故,有3起发生在没有防护栏等安全设施的县乡道上。
表现之二,缺乏突发事故灾难应对能力。
近几年发生的重大事故灾难,暴露出全社会严重缺乏应急救援的
应对措施。
2003年位于重庆开县的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发生“12.23”井喷事故,由于没有任何应急救援措施,
致使附近243名农村居民死亡。
2005年中石化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11.13”爆炸事故,应急响应迟钝,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污染。
重庆前几年发生的多次特别重大沉船事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众严重缺乏自救知识和能力,船上的救生衣无一人穿戴,形同摆设,“救生衣不救生”,没起任何作用。
表现之三,缺乏改善安全条件的社会舆论支撑。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安全基础条件的改善跟不上经济
发展步伐。
煤矿安全问题之所以突出,其根源在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煤炭的生产、销售、价格都实
行国家“统配”,煤矿主要体现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长期承担着应由全社会共同支出的能源开采成本,在
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
其表现在行业对比的各个方面,仅职工的收入就见一斑。
如,2002年重庆国有重点煤矿职工与火电厂职工的年收入之比是8000元比8万元。
而近几年重庆国有重点煤矿井下一线矿工的收入,受电煤价格的限制和安全补欠投入的影响,几乎没有增加,月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
矿工这一高风险职业不仅
没有高回报,而且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而国外劳动力市场,是高危险高薪水,因为劳动报酬中含有冒险价值。
近两年,市场经济的规律开始“赐福”煤矿,煤炭价格与价值严重相背的历史症结开始“解套”,煤炭价格按应有
价值上涨,给改善煤矿安全基础条件带来一线希望。
但社会舆论却利用少数个体煤矿老板的过度消费现象,对
长期处于弱势的煤矿冠以“暴利”加以谴责。
目前,煤矿的所谓“暴利”实际是“假暴利”,它是建立在矿工低收入、安全投入不足、违法违规生产“带血煤炭”的基础上的一个短暂现象。
如果煤矿的生产成本和安全成本达到现行
市场可比标准和国家煤矿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应有的成本支出,煤矿将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
煤矿的危险和矿工
及家属的血泪非常需要全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否则只能烧“带血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