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与梯形面积参考教案.doc
数学梯形的面积教案
数学梯形的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通过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应用。
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特别是对“为什么要除以2”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出梯形面积的计算需求。
2. 新课讲解:通过图形的拼接和分解,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形绘制等,帮助学生理解。
3. 巩固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计算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 归纳小结: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公式中各个符号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 作业:布置适量的梯形面积计算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3.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梯形教具:用于展示梯形的结构和特点。
2. 图形计算器:用于帮助学生进行图形的拼接和分解操作。
3. 教学PPT:包含梯形面积计算的演示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计算过程。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了其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定义。
2.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2.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3.梯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黑板、彩色粉笔、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模型。
学生:课本、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平行四边形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2.教师解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面积计算方法,并板书关键内容。
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15分钟)1.教师用黑板上的例子演示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三、三角形的面积计算(15分钟)1.教师出示三角形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2.教师解释三角形的定义和面积计算方法,并板书关键内容。
四、梯形的面积计算(15分钟)1.教师出示梯形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梯形的特点是什么?-梯形的面积如何计算?2.教师解释梯形的定义和面积计算方法,并板书关键内容。
五、应用实例(15分钟)1.教师提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
-一块橡皮板的形状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其底边长为8厘米,高为5厘米。
求橡皮板的面积。
-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米,高为6米。
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一个梯形的上底长为12厘米,下底长为16厘米,高为8厘米。
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2.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六、巩固与拓展(15分钟)1.教师出示多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图形,让学生计算其面积。
2.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七、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后交给老师检查。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问题导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特点来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定义。
小学数学《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教案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教案教学内容:《五年级秋季》教学目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学重点: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难点:已知面积如何求底或高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两个同学一组,用同样的一张纸,折成一个梯形,可以利用剪刀等工具,看谁折的梯形又规则又美观,并和自己的小伙伴们交流自己的经验。
师:数学中也有许多有趣的图形面积问题,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数学迷宫探索一些常见图形的面积问题,好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讲解2、出示例1【例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单位:cm)①引导学生读题。
②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找到问题突破口。
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④交流答案,说想法。
⑤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2、巩固练习: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5厘米,高是1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②交流答案,说想法。
教师总结,3、出示例2【例2】选择合适的底和高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出底3m上的高的长度。
①引导学生读题。
②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找到问题突破口。
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④交流答案,说想法。
⑤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三、游戏练习拍七令用具:无人数:无限制方法:多人参加,从1-99报数,但有人数到含有“7”的数字或“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要拍下一个人的后脑勺,下一个人继续报数。
如果有人报错数或拍错人则罚酒。
兴奋点:没有人会不出错,虽然是很简单的算术。
四、课堂小结: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所用的底和高是相对应的。
确定底和高的方法:看高与平行四边形哪条边垂直,与哪条边垂直就是那条边上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s=ah,已知面积求高和底,a=s÷h;h=s ÷a;2.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ah÷2;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求底或高,“a=s×2÷h;h=s×2÷a;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定义;b.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c.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a.学会观察并通过归纳总结发现规律;b.通过实例演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c.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a.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b.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c.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应用。
2.难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引入和推导。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形状的物体图片,引发学生对这些几何形状的认知。
2.新知呈现(15分钟)a.展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定义,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b.教师板书相关的公式,并解释每个公式的意义和用途。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边×高三角形:面积=底边×高÷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3.基础知识讲解和练习(20分钟)a.通过实例演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并带领学生观察规律。
b.让学生自主练习相关题目,并进行讲解和纠正。
4.拓展与延伸(30分钟)a.引入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先将梯形拆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再结合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而来。
b.让学生尝试自主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进行讲解和总结。
5.小组合作(20分钟)a.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梯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练习。
b.学生之间互相合作,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并相互检查答案,进行订正。
6.总结归纳(10分钟)a.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再次理清公式和计算步骤。
b.布置课后作业:完成相关题目练习。
四、教学资源准备:1.彩色图片展示物体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形状。
小学四年级三角形及梯形面积计算的教案
小学四年级三角形及梯形面积计算的教案关于小学四年级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特征。
2、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三角形的定义及特征,面积计算方法。
难点:面积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谈论近距离的画面和与之相比的远距离的画面的大小、形状等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并通过同学间的比较,引导学生将面积的计算过程联系到实际问题中。
2、三角形的定义及特征教师通过比对学生做好预习的三角形图形,引领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形状特征,并让同学们讲述三角形的定义。
3、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教师为学生进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介绍:先计算三角形底边的长度,再计算两条边的夹角,最后带入公式中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演示计算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提高口算能力。
4、课堂练习教师将在黑板上设置数道简单的三角形面积计算题,进行全课堂的讲解,同学们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好详细的记录,并进行课堂练习。
5、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同学们在家完成相应练习难度的计算题目,任何问题可以通过学校本地网络或者电话咨询老师解决。
四、教学收获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掌握三角形的定义及特征,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提高口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二:关于小学四年级梯形面积计算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梯形的定义及特征。
2、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梯形的定义及特征,面积计算方法。
难点:面积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贴纸或图书等教具让同学们进行比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梯形的定义特征,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思考。
2、梯形的定义及特征教师介绍梯形的定义及其形状规范,并让同学们在讲述定义时和图形进行比较和引用。
3、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教师为学生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介绍:先计算梯形的两条平行边的平均长度(底长),再计算两条斜边的高(上边长和下边长的距离),以求得梯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面积计算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面积计算教学设计「篇一」北师大版《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以上。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形的面积公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一)例题引路交流例4:1、一虚一实的两个三角形一样吗,底是多少?高是多少?2、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怎么列式的?小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平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三角形的面积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旋转、平移、重叠。
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学例51、明确例5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示:例5的PPT导入:例5中要我们做什么?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导学单(时间:6分钟)①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
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底和高,填在表格中。
三角形底cm高cm出示表格以及三角形。
组织学生交流,板书。
(板书在右边。
)②把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填写下表。
转化成的平行四边形长cm宽cm面积cm组织学生进行转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书在左边。
)③小组讨论: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完成填空。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④同桌相互说说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自学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小学王园飞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及相关练习。
课例说明《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本课内容是对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整合,引导学生把三角形和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利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几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和梯形去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
有了操作和讨论作铺垫,公式的推导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让他们自己推公式。
在“操作、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归纳”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亲历了一个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利用公式求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2.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
教学重点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利用教学难点运用转化的方法探究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具准备剪刀,一个梯形,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复习欣赏、引入新课。
1.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梯形,温故引新师: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三角形和梯形。
你能说出它各部分的名称吗?请你边说边用你的小手指一指.你还想知道什么?(出示课件)生:面积2.出示课题师:今天我们继续用转化的方法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师:谁知道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怎么表示?【设计意图】本环就展开想象,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中打开了思维,培养了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数学,逐步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初步感知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二、提供材料、动手操作、公式推导。
任务一、猜想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可能的推导过程师:谁愿意猜一猜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能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生2:把个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生3: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把一个梯形转化成三角形来推导生4: 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师:同学们对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作了大胆的猜想,但光有猜想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进行探索研究,通过事实来说明。
《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2.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梯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
-解决具有梯形和三角形组合的复杂图形面积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梯形和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梯形是至少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而三角形是三边围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计算在工程、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计算一个梯形花坛和一个三角形屋顶的面积,展示梯形和三角形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我发现这种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这可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面对开放性问题时,思路不够开阔,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梯形和三角形的应用场景了解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多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 ×高÷ 2)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 2)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梯形和三角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梯形的面积》教案
《梯形的面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梯形面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通过猜想、验证、实践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感受数学方法的内在魅力。
3、通过探索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索、乐于合作的精神,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发“猜想”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到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师: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式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师;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我们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把我们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面积计算的公式。
[设计意图]采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地再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唤起学生的回忆,使新旧知识的联系得到了沟通,为新知迁移做好准备。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校庆快到了,老师想在班上做一个梯形的展示栏,上底80厘米,下底120厘米,高70厘米,做这样一个展示栏要用多大的卡纸是求什么?[设计意图]教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容易感受、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及其用处。
因此,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置实际情境呈现梯形,让学生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提出问题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梯形需要我们计算它们的面积,但是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还没有学过,你猜想梯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你想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师:同学们都有了推导公式的初步想法,不管你转化成什么图形,总的思路都是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找到图形间的联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4篇)
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4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篇一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材先复习梯形的有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想,怎样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其中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一)以旧促新,探究新知1、出示梯形请学生找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然后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方法?带领学生回顾以前知识,(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割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使学生明确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
然后教师启发:我们能否也用转化的方法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探讨。
本环节的设计,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思想方法的类比迁移,用循序渐进的启发性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促进学生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为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究、研讨,促进知识方法的有效迁移创造条件。
2、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时,我先课件显示操作提纲:1、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动手拼一拼。
2、你拼成了什么图形?怎样拼的?3、你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防止出现学生不知道做什么的现象。
然后学生示范拼图,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由于学生操作的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因此未出现异常现象,学生都兴奋地说拼成了平行四边形。
为了加深学生对书本图示的理解,我故意剪了两个完全相等的任意梯形,结果问题就出现了,一名学生没有按照书本上的拼法,结果自然没有拼成平行四边形,学生都感到惊讶。
《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梯形和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计算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确定图形的名称和性质。
(2)能够灵活运用计算面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态度目标(1)通过教学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图形、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
三、教学过程1. 感知新知(1)教师出示图片,简单介绍梯形和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教师回顾前几节课上学过的计算面积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发现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与前几节类似。
2. 讲解新知(1)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出示梯形的图片,说明上底、下底、高的概念,并在黑板上标出相应的符号,介绍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 。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图片,说明底、高的概念,并在黑板上标出相应的符号,介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面积=底×高÷2。
3. 操练新知(1)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教师出示多组梯形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计算它们的面积,并在黑板上标出各组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和计算公式,及最后得出的面积结果。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教师出示多组三角形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计算它们的面积,并在黑板上标出各组三角形的底、高和计算公式,及最后得出的面积结果。
4. 运用新知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设计问题求解方案,并运用上述计算面积的方法解决问题。
5. 总结(1)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2)教师布置作业。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梯形和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梯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计算梯形和三角形面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1. 梯形的面积计算面积=(上底+下底)×高÷2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底×高÷2六、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有黑板、白板、教案等。
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篇一教学思路:“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和梯形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几何求积”的数学问题。
由于在上述学习中,学生已通过操作、实验等积累了探索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剪、移、转、拼等)并初步领悟了“新旧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都为学生自主研究、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创造必要的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导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并没有沿袭以往的教学思路,而是立足与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与经验,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实践应用”,让学生在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建构新知,解决问题,获得体验。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结合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假设、试验和验证等科学探究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断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并使不同的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运用转化思想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一般梯形两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自由操作联想,作好新课孕伏。
师:对于梯形,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可让学生自由发表)利用你手中的梯形,动手折折、剪剪、拼拼,还能发现些什么?(学生独立操作,在此基础上,在同桌或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生1:我发现任何梯形都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生2: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象三角形那样,通过重叠、旋转、平移,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生3:我们发现将一个梯形沿着它的两条高剪开,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生4:我们发现梯形可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生5:还可以将梯形先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再将剪下的小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的方法和剩下的图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 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自主发现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回顾面积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征,思考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
(2)学生尝试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给予指导。
(3)师生共同总结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2。
3. 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征,思考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学生尝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给予指导。
(3)师生共同总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 = 底× 高÷ 2。
4. 应用练习(1)教师出示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教师给予点评。
(3)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5.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寻找身边的梯形和三角形,计算它们的面积。
七、板书设计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2三角形面积 = 底× 高÷ 2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讨论中自主发现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梯形面积优秀教案设计
《梯形面积》优秀教案设计(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梯形面积》优秀教案设计《梯形面积》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材分析:1.关于大纲对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求。
大纲指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践中应用,以利于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关于本课知识在整个学段,在本册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
本课知识是对前面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知识的发展、巩固和应用,梯形的面积是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为后面的组合图形的求积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做好铺垫。
学习梯形的面积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关于教材的编排意图:(1)本课教学的知识点是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本课知识在编排时是按照知识的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进行有序编排的。
第九册中的几何初步知识是在学生学过直线和线段、角和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而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梯形的概念、特征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之后进行的,尤其是在学习过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学生对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已学过的图形的计算方法已初步掌握,这为本课学习求梯形面积的思想方法打下了基础,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放手指导学生根据旧知识自己发现规律,在掌握运用规律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4.关于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有关梯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结合教材教育学生,梯形面积计算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要认真学好这些知识,以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六年级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年级:辅导科目:授课日期时间主题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教学内容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且能够应用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
案例1.裁缝店的李阿姨接到一笔订货单:东风小学要在一年级新生中发展150名少先队员,需要做150条红领巾,要买多少布料呢?这可难坏了李阿姨,同学们,你们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吗?怎么解决?(1)做一条红领巾必须知道什么?参考答案:面积(2)红领巾是什么形状?参考答案:三角形教师此时可以抛出问题我们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呢,我们本节课就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如何求。
问题1: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此处画个三角形加高)参考答案:如图,从三角形一个顶点A画它对边BC的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BC边上的高,边BC叫做三角形的底。
问题2:如何做三角形的高?参考答案: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做垂线即可(教师可以先演示,再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练习:1.分别画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边上的高。
参考答案:省略教法引导: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实际动手操作演示,然回答问题案例2问题3:现在大家把你们手里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下,看看能拼出你学过的什么图形?问题4:拼成图形的面积你们会算吗?问题5: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问题3:拼法1: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方形;拼法2: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问题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即s=a×h问题5:拼成图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2知识点归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记作:s = a×h÷2 )练习一、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底和高都是0.2分米的三角形的面积是0.2平方米。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也一定相等。
《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
教材的章节包括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和应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和应用。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完成这个教学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梯形和三角形的模型,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
然后,我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推导出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接着,我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通过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在黑板上写出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配合一些图示和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我会选择一些梯形和三角形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出详细的答案。
这就是我对于《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和计划。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学生理解的关键,也是教学的重点。
在这一部分,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展示梯形和三角形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同时,我还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
如何让学生灵活运用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一貫課程教學活動企畫案數學科教案
設計者:何鳳珠
第一節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第二節
<圖8> <圖9>
第三節
<圖14>
第四節
<圖17>
第五節
第六節
<圖26>
第七節
<
<圖第八節
<圖32>
<圖33>
<圖34> <圖35>
第九節
<圖37>
<圖38>
第十節
活動二十七:釘板圍梯形。
4cm,高3cm的三角形。
5 cm,高4 cm的平行四邊形。
40
<圖39> 圖40>
3 cm,下底是5 cm,高是
4 cm的梯形3cm,高4cm的直角三角形。
4cm,下底8cm,高是5cm的等腰梯形(想
30cm2,底是10cm的平行四邊形。
36cm2,高是9cm的三角形。
21cm2,底是7cm的等腰三角形。
70cm2,上底是6cm,下底是8cm的梯
60cm2,高是6 cm的梯形。
39cm2,上底是8cm,高是6cm的梯形。
60cm2的直角梯形(想想看,哪一種梯
第十一節
第十二節
<
<
甲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