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2综合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2阶段测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2阶段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计40分)
1.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B、C、
A
C.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D.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2.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数
B.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人口不断增长造成的
C.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当全球人口约为100亿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大为降低
3.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是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l00千米以上
下面是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图22),据此回答4—5题。
4.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5.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动机是
()
A.政治因素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6.“西气东输”的实施带动了人口迁移,是由于()
A.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B.社会经济因素造成的
C.政治因素造成的D.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7.我国婚姻法对初婚年龄的规定,其意义在于( ) A.稳定婚姻关系B.延长生育时间C.缩短世代更替周期D.延长亲子年龄差距8.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即人们的生育目的、对生育子女数量和性别的看法。下列观念反映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是( )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阶段性考试
一、选择题(共34个题,每小题1.5分)
读世界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完成1~2题。
1.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推力”(如气候严
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
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
亲情等)的影响。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因素中属于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是
A.城市交通拥挤 B.城市就业机会多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4.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文化生活落后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5~6题。
5.区位选择与上图所示发展阶段相适合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D.电子工业
6.上图反映出,对这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A.原料地的吸收力越来越强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我国一些地区的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回答7~8题。7.这种农业变迁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 三江平原
B. 华北平原
C. 河西走廓
D. 珠江三角洲
8.这种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候
B. 市场
C. 政策
D. 交通
下图为“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在图中,③区
高一地理必修2综合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2综合试题
姓名: 得分:
一. 单项选择题(共分)
1. 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
2.95亿人,
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
是()
A. 78%
B. 23%
C. 87%
D. 38%
2.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
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 控制人口流动
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3.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资源状况
B. 科技水平
C. 人口素质
D. 消费水平
4. 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
A. 60亿左右
B. 20亿左右
C. 16亿左右
D. 12亿左右
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2003年开始通航发电, 2009年全部竣工。到2009年三峡
工程完工时,库区移民人口将突破113万。根据材料完成5—7题。
5、影响库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原因
B、交通发展
C、国家政策
D、文化传统
6、对库区人口迁移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B、由农村向城镇迁移
C、由城镇向城市迁移
D、由农村向农村迁移
7、这种人口频繁地迁移现象,在我国最早开始于:( )
A、秦汉时期
B、“安史之乱”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8. 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定为()
A. 50亿人口日
B. 60亿人口日
C. 70亿人口日
D. 80亿人口日
9.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
高一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2013——2014年春季学期高一地理学期综合检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表为芬兰1785——1976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统计表。读表回答1—4题。
1.四个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 )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甲丙乙丁 D .甲丁丙乙
2.丁阶段属于 ( )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3.目前以下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乙阶段的是 ( ) A .德国 B .中国 C .巴基斯坦 D .日本
4.丁阶段容易出现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 A .社会负担过重 B .人口增长过快 C .就业压力过大 D .教育水平低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据此回答5—6题。
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 ) A .经济发展速度快
B .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C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 .城市化速度快
6.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 A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B .人口总量减少 C .就业困难 D .经济衰退
肯尼亚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马塔伊发动“绿带运动”,动员广大非洲妇女种植了3000万棵苗,她因此被授予若贝尔和平奖。和平与自然环境及环境资源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想来,二者确有联系。“和平”不但是指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而且包含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
(2012·安徽潍南一中高一检测)若下图城市功能区分布合理,据此回答1~2题。
1.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城市的( )
A.M处B.N处C.O处D.P处
2.沿图中EOF线所作地租水平曲线正确的是( )
【答案】 1.A 2.C
【解析】第1题,高级住宅区适宜布局在地势较高、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区。第2题,越靠近市中心,接近交通干线,地租水平越高。
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4.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 )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
C.幼儿园、医院
D.医院、停车场
【答案】 3.D 4.A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规划中的工业区靠近水源(河流),地势平坦,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居住区环境污染小,但离铁路线较远,铁路交通不便。第4题,在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建立卫生防护带,在卫生防护带中,一般可以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例如消防车库、停车场、仓库、市政工程构筑物,而体育馆、学校、儿童机构和医院等,就不应布置在防护带内。
(2012·太原高一检测)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
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章末综合测评(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农作物每年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四省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
A.某某B.某某
C.某某D.某某
2.图中甲地农业生产潜力比某某省低,主要原因是甲地( )
A.气候炎热,降水稀少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C.沙漠广布,土壤肥力低D.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少
1.D
2.B[第1题,据图可知,农业生产潜力自西北向东南递增,某某省的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第2题,甲地位于东北平原,农业生产潜力远低于某某省,主要是由纬度高、热量不足所致。]
受节前持续低温、日照少的影响,2016年春节过后,市菜价持续偏高,部分市民选择通过网络购买价格实惠的蔬菜。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市菜价持续偏高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土壤D.水源
4.与传统销售方式相比,网络销售蔬菜可以( )
A.降低种植成本B.增加销售风险
C.减弱地域联系D.扩大市场X围
3.B
4.D[第3题,由材料可知,受节前持续低温、日照少的影响,春节过后市菜价持
续偏高。第4题,网络销售蔬菜信息更畅通,可以扩大市场的X围;而网络销售环节对种植成本影响不大;网络销售加强了地域联系,扩大了市场,从而降低销售风险。] 2016年国家农业补贴要向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倾斜,国家在农业项目扶持多以提供财政补贴为主,按农场土地面积、合同年限及农业活动类型给予不同的补贴。据此回答5~6题。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2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试卷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50分)
1.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2.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3~5。
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美国本土
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调整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6~8题。
图3
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元素是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二章综合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二章综合测试题
第一、二章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2题。
1.2010年,该市0~4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
A.3%B.6%C.6.2% D.3.2%
2.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青壮年养育子女的负担逐渐加重
B.生育率逐渐增加
C.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
D.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
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3~5题。
3.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A.甲B.乙C.丙D.丁
4.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5.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回答6题。
6.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a B.b C.c
D.d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8.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卷(答案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卷(答案版)
高中地理必修2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1.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a<b<c
B. c<b<a
C. b<a<c
D. a<c<b
右图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甲、乙、丁所代表的功能分区最可能是()
A.甲—绿化用地乙—住宅区丁—商业区
B.甲—商业区乙—住宅区丁—绿化用地
C.甲—住宅区乙—商业区丁—绿化用地
D.甲—绿化用地乙—商业区丁—住宅区
3.若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①东风②西风③西北风④东南风
A.①②B.①④
C.②D.③④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4-5题。4.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加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加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加了两倍
5.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6.去年秋,某业务员通过互联网联系采购了山东烟台的一批优质苹果,用汽车运到湖南长沙销售,至元旦售完。该业务员活动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共有
A.通讯、商业贸易B.交通运输、商业贸易
C.通讯、交通运输D.通讯、交通运输、商业贸易
读右下图,完成7-8题。
7.表示水运运输方式的是()
A.XB.YC.ZD.W
8.宜采用铁路运输的距离区间是()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三章综合测试题
第三章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
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调整、西部大开发时机,已逐渐发展为我国花卉产业带。2010年云南花卉种植面积近60万亩,总产值超过200亿元。据此完成第1~2题。
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气候B.地形
C.土壤D.生物多样性
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人文优势是()
A.劳动力D.科技
C.交通D.市场
3.2010年,宁夏枸杞产量达8万吨,占全国的60%。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可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宁夏枸杞的适宜种植区区别于不适宜、次适宜区的突出区位是()
A.热量条件B.降水条件
C.光照条件D.水源条件
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完成第4~6题。
4.下列属于甲图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B.商品率高
C.科技水平高D.单产高,劳动生产率低
5.在乙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布局大棚蔬菜、有机茶、花卉和饲料作物,下列安排合理的是()
A.①大棚蔬菜②有机茶③饲料作物④花卉
B.①有机茶②花卉③大棚蔬菜④饲料作物
C.①饲料作物②大棚蔬菜③有机茶④花卉
D.①花卉②饲料作物③有机茶④大棚蔬菜
6.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B.交通的发展
C.技术水平的提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读下图,回答7~9题。
7.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
是()
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测
试试题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地理期末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4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个小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真正实现,要通过生育率下降来完成。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不同步,其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生育观念不同
C.自然环境不同D.营养水平不同
2.发展中国家人口模式的转变,短期内就可以起到明显效果的措施是A.发展生产力B.控制生育率
C.提高公民素质D.大力发展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
读右图,“日本筑波城市图”回答3-4题。
3.筑波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矿产B.科技 C.政治D.宗教
4.筑波城市地域形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2
A.地形 B.河流
C.矿产的影响 D.交通干道的影响
原油的有益组分含量高,适于外输又便于运输。相反,原油加工后的成品油,质轻易燃易爆,品种规格又多,不宜于远运。波斯湾地区是世界最重要的石油产区,而世界上的炼油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发达国家。回答5~6题。
5.世界炼油工业布局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B.市场C.动力D.劳动力
6.沙特阿拉伯适当发展炼油工业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
高一地理必修二会考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会考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我国以下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中,既属于密集农业,有属于商品农业的是
A、成都平原的水稻种植业
B、新疆天山上的放牧业
C、华北平原的冬小麦生产
D、松嫩平原的大豆生产
2、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措施是
A、改善自然条件的投入
B、增加劳动力的投入
C、改善生产资料的投入
D、加大科技投入
3、①促使我国近年“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得到推广;②当代我国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影响以上变化情况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自然条件、政策
B、市场、政策
C、技术、市场
D、政策、自然条件
4、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①古巴的甘蔗——热量条件②黑龙江省的大豆——市场需求
③河西走廊的粮棉——灌溉水源④珠江三角洲的鱼塘——国家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
5、美国东南部利用光热条件,重点发展蔬菜、花卉供应东北部工业区,主要依赖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政策优势
③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④接近消费市场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6、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正确的有
A、人均耕地较多,多大规模经营
B、单产高,商品率高
C、人力为主,机械化水平低
D、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量小
7、下列关于混合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农业主要种植小麦和养羊
B、我国没有混合农业
C、从事混合农业的农民收入较稳定
D、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羊毛主要出口新西兰
8、关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选择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气候干旱,草类稀疏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2期末测试题(4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2期末综合测试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020·德阳高一检测)下图为兰州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3题。
1.兰州市城市空间主要发展方向为()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10年间,兰州市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显现出()
A.市中心人口集聚效应增强
B.郊区城镇化十分明显
C.次中心人口集聚效应增强
D.多中心结构发展成熟
3.西北12~16km区域人口密度极小,推断其主要受制于()
A.地形
B.水源
C.气温
D.灾害
【解析】1选D,2选C,3选A。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方向、东北方向、西南方向2000-2010年人口变化不大,西北方向变化较大,说明为兰州市城市空间主要发展方向。第2题,从图中对比可以看出,兰州市市中心和郊区人口变化并不明显,市中心人口集聚效应减弱,郊区城镇化并不明显;距离较远的次中心人口增长较快,次中心人口集聚效应增强;但次中心与市中心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多中心结构发展没有成熟。第3题,西北12~16km区域,范围较小,水源、气温、灾害的差异较小,只有地形影响较大,故可能是地形。
(2020·北京东城区高一检测)自然村是指自然聚居形成的村落,一般多个自然村共同设立一个村委会,便组成了行政村。下图为1990-2017年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4.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1990-1996年
B.1997-2000年
C.2004-2007年
D.2010-2014年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末综合测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必修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
1.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是()
A.出生率、死亡率、生育率B.出生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
C.死亡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 D.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下列关于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总数
B.人口容量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
C.正确估计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大于发达国家
3.右图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①城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D.②④⑥
4.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各
选项中所列工业部门依次与模式一、模
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对应正确的是
()
A.精密仪表、电子装配、水果罐头、家具
B.集成电路、甘蔗制糖、粮食加工、印刷
C.普通服装、水产加工、炼铝厂、纺织
D.飞机制造、面包食品、啤酒厂、制鞋
5.下列各厂之间具有工业产品联系的是()
A.服装、鞋帽、雨伞、包带
B.家具、纺织、食品、印刷
C.纺织、织布、印染、服装
D.汽车、水泥、农机、化肥
6.下列工业区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是()
A.美国“硅谷”
B.意大利东北部工业区
C.德国鲁尔区
D.中国深圳经济特区
7.一些大型综合市场,多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其主导因素是()
A.市场最优
高一地理必修二卷子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卷子及答案
试卷是是锻炼学生做题和知识能力的最好方法。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二卷子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卷子: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1—2题。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2.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2004年10月,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并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这一结果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回答下面两题。
3.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最主要的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高温多雨
C.土壤肥沃
D.农业技术先进
4.从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
A.提高粮食总产量
B.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劳动效率
C.发展农业技术
D.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读图4回答5—6题。
5.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
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题及答案
适当的试题能让学生对学习目的有一个准确的方向,并
能为之努力。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
必修二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地理必修二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 )
读某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图中纵轴表示人口总数。读图,回
答1~2题。
?1.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
A. 女性人口比重
B.男性人口比重
C.自然资源的多少
D.生产力发展水平
2.该国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时期是( )
A.①时期以前
B.①一②时期
C.②一③时期①② ③ ④
D.③一④时期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3~4题。
? 1982年 1990年 2019年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3.该
城市自1982年至2019年(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4.该城市是( )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读四个国家轮廓图(比例尺不同),回答5~6题。
5.图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模式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图中②国家实际国土面积小,但养活的人口较多,原因有( )
①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科技水平高; ④人口大量外迁
A.①②
B.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2题。
1.2010年,该市0~4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A.3%B.6%C.6.2%D.3.2%
2.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青壮年养育子女的负担逐渐加重
B.生育率逐渐增加
C.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
D.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
【答案】 1.A 2.C
【解析】第1题,解题关键是读懂坐标图。第2题,近三十年来该城市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出生率低,少年儿童比重小,青壮年人口比重大。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读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完成3~5题。
3.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①吉林、安徽②广西、湖南
③湖南、贵州④江西、福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深圳户籍人口中,来自四川的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四川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②四川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③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④生态移民较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①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③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
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3.D 4.A 5.B
【解析】第3题,结合图示内容即可作答。第4题,四川作为一个人口密度大、自然资源相对缺乏、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比较利益的推拉作用下,四川成为人口迁移流动大潮中的领头羊,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第5题,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缩小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6~8题。
6.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
7.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8.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6.A7.A8.D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甲国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为“高高低”的模式,属于原始型。第7题,乙国人口增长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给资源、环境等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第8题,图中四国,丁国人口增长属于现代型,即符合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回答9~10题。
9.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abc B.acd C.abd D.bcd
10.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9.C10.B
【解析】本组题综合考查了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第9题,可用排除法进行选择,四幅示意图中只有c图年龄、性别结构较为合理,说明受人口迁移影响较小,排除c图,所以选C项。第10题,b图中处于受教育年龄段的人口所占比重较大,说明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2011·四川)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11~12题。
1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1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答案】11.A12.D
【解析】由图中数据分析,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常住人口减少,主要原因是西部经济相对落后,部分人口向东部迁出。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但计算可知增长幅度低于50%。
(2012·广州高一质检)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预测图,回答13~14题。
13.对2010年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趋势的预测是基于() A.国家较早实施计划生育
B.国际劳工会大量输出
C.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长
14.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下降()
A.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B.短期内会导致中国劳动力不足
C.短期内会导致国外劳动力的大量输入
D.长远看会缓解中国就业压力
【答案】13.A14.D
【解析】本题组以人口结构中劳动适龄人口的变化图考查人口增长过程中的现象与成因。第13题,从图中可知2010年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这与我国较早实施计划生育有关。第14题,这会使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得到缓解,长远看会形成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过重等其他后果,短期内不会出现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