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再障患者中医证型与外周血microRNA、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

合集下载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的表达及造血相关因子水平的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的表达及造血相关因子水平的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的表达及造血相关因子水平的研究张芬莲;任翠爱;王卫东【期刊名称】《医学检验与临床》【年(卷),期】2006(017)004【摘要】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r(IFN-r)、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8(IL-8)、IL-12等造血细胞因子水平,旨在探讨再障患者的免疫状态.方法 25例再障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者造血相关因子采用ELISA法.CD3、CD4、CD5荧光标记均用直接免疫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SAA组患者CD3、CD4、C08细胞平均值分别为(69.41±6.30)%、(31.88±7.07)%、(35.17±6.2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1).SAP,组IL-2、IFN-T、IFN-a、IL-8、IL-12中,除TNF-a 外,其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IFN-T、IL-8显著高于CM组(P<0.05);CAA组IL-2、IFN-T、IL-12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5,P(0.01),TNF-a、IL-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AI组及SM组IL-12(P7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1),SAP,组IL-12(P70)水平高于CI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IL-12(P70)与CD8+细胞%、IFN-T、IL-2呈正相关,与CD,细胞%呈负相关.结论大部分再障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异常,以T 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及多种造血负调控因子异常增高为特征,与AA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总页数】3页(P22-24)【作者】张芬莲;任翠爱;王卫东【作者单位】寿光市人民医院,寿光,262700;潍坊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潍坊;寿光市人民医院,寿光,262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CD3+CD4+、CD3+CD8+T细胞在IgA肾病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李琳;陈志;孙韬;吴昊2.外周血CD3+、 CD4+、 CD8+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与脓毒症患者肠道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J], 张立;赵双飞;冯妩娜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J], 王治伟;高王军;陈鹤鸣4.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 [J], 胡学敏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CD2^+、CD3^+、CD4^+、CD8^+、CD95^+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陈愉生;林章树;李西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诊疗指南

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诊疗指南

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诊疗指南【概述】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原因)、多种发病机制引起骨髓造血干细胞和微环境严重损伤,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极度增生不良,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及感染。

临床上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两种类型,二者的发病机制、免疫功能、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原则均有不同。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必须除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急性造血停滞、低增生型白血病和低增生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临床表现】1.贫血头昏、眼花、乏力、面色苍白和心悸等。

2.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妇女常有月经过多。

严重时可有内脏出血。

3.感染常见口腔、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严重时可有败血症。

4.肝、脾、淋巴结一般不肿大。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贫血。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出血和感染。

2.实验室检查(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2)骨髓象:骨髓涂片检杳示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

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

骨髓活检见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网状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和浆细胞增多,骨髓间质水肿和出血。

3.必须除外可能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低增生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巨幼细胞贫血和癌肿骨髓转移等。

4.分型诊断(1)再生障碍性贫血:1)发病慢,以贫血症状为主,感染及出血均相对较轻。

2)血象: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

3)骨髓象:骨髓三系细胞减少,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加。

(2)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伴严重感染和出血。

2)血象:除血红蛋白下降较快外,网织红细胞少于1%,绝对值少于1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少于0.5×109/L;血小板少于20×109/L。

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IL-2、IL-18、CD34^(+)细胞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

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IL-2、IL-18、CD34^(+)细胞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

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IL-2、IL-18、CD34^(+)细胞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高慧;何婷婷;高玲【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22(40)2【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IL-2)、白介素-18(IL-18)、CD34^(+)细胞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与SAA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SAA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SAA组),对患者随访2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0例和预后不良组10例;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L-18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34^(+)细胞百分比。

采用COX法分析影响SAA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A组患者血清IL-2、IL-18水平较高,CD34^(+)比例较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SAA患者血清IL-2、IL-18水平较高,CD34^(+)比例较低(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高水平IL-2、高水平IL-18、低表达CD34^(+)是影响SAA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SAA患者血清IL-2、IL-18水平上调,CD34^(+)比例降低,且三者与SAA不良预后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

【总页数】4页(P219-222)【作者】高慧;何婷婷;高玲【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一科;河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5【相关文献】1.IL-18联合IL-2促进外周血NK细胞杀伤活性和NKG2D表达2.IL-18在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贝前列素钠干预后的表达趋势研究3.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LRP3 mRNA、Caspase-1 mRNA、IL-1β及IL-18表达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和血清IL-2、IL-18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CD34^+细胞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的表达及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细胞因子监测及疗效分析

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细胞因子监测及疗效分析

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细胞因子监测及疗效分析沈红石;蒋复高;吴天勤;唐杰庆;李征洋;秦龙梅【期刊名称】《东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06(8)5【摘要】目的观察60例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前后外周血及骨髓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和临床意义,并探讨细胞因子监测再障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ELISA检测外周血和骨髓IL-3、IL-8和TNF-α及IFN-γ水平.结果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IL-8、TNF-α及IFN-γ含量均远高于正常对照者,IL-3则低于正常对照者.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联合环孢素A(CsA)+雄激素较CsA+雄激素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8%.结论细胞因子IL-3、IL-8和TNF-α及IFN-γ等可以作为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指标.ALG联合CsA治疗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总页数】4页(P324-327)【作者】沈红石;蒋复高;吴天勤;唐杰庆;李征洋;秦龙梅【作者单位】解放军100临床部血液科,江苏苏州,215007;解放军100临床部血液科,江苏苏州,215007;解放军100临床部血液科,江苏苏州,215007;解放军100临床部血液科,江苏苏州,215007;解放军100临床部血液科,江苏苏州,215007;解放军100临床部血液科,江苏苏州,215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免疫抑制疗法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J], 张梦雪; 王小钦; 王虹2.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朱慧明;马桂英;张新磊;王倩3.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朱慧明;马桂英;张新磊;王倩4.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 张春艳;黄延新5.两种免疫抑制疗法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比较研究 [J], 郑以州;储榆林;邵宗鸿;张益枝;陈桂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薛志忠;夏丰;何玮【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00(015)003【摘要】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免疫发病机制,阐明细胞免疫、细胞因子在再障患者中的变化.本文采用APAAP法和ELISA分别检测再障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PBMC经PHA培养上清中IL-2、IL-3和IFNγ水平.结果表明,再障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降低,CD8升高;IL-2、IFNγ水平升高,IL-3水平降低.相关分析发现CD8与IL-3呈负相关,而与IFNγ呈正相关.据此认为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再障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总页数】2页(P145-146)【作者】薛志忠;夏丰;何玮【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2004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J], 张红霞;吴广胜;郭蔚玲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黄文娟;吴文忠;张云平;苏倩倩;陈思思3.滋阴补肾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FN-α和IFN-γ、G-CSF细胞因子及T 细胞亚群的影响 [J], 吴敏;李威威;张海萍4.健脾补肾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J], 曹宇峰; 张琳琳; 吕丽丽; 王磊; 边月平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和血清IL-2、IL-18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夏正萍;刘小林;陈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小分子RNA_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微小分子RNA_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177 -*基金项目: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Z2022068)①大连医科大学扬州临床医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1②苏北人民医院通信作者:王方方微小分子RNA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耿雪银① 李步霓① 左华芹② 王方方② 【摘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T 细胞功能亢进、骨髓微环境异常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

微小分子RNA(miRNA)是一类保守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参与调控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在T 细胞免疫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成脂成骨分化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已有研究证实miRNA 参与AA 的发生发展,未来基于miRNA 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治疗AA 的方向。

本文就miRNA 在AA 中对T 细胞功能和BM-MSCs 成脂成骨分化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微小分子RNA T 细胞功能 骨髓微环境 间充质干细胞 doi:10.14033/ki.cfmr.2024.09.0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4)09-0177-04 Role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RNA in Aplastic Anemia/GENG Xueyin, LI Buni, ZUO Huaqin, WANG Fangfa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4, 22(9): 177-180 [Abstract] Aplastic anemia (AA) is a bone marrow hematopoietic failure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pancytopenia. Hyperfunction of T cells and abnormal bone marrow microenvironment are the main factors of its pathogenesis. Micro RNA (miRNA) are conserved small non-coding RNA, which ar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 of various diseas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T cell immunity and lipogenic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MSCs).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miRNA participat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A, and targeted therapy based on miRNA may become the direction of AA treatment in the future. In this review, the role of miRNA in T cell function and lipi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BM-MSCs in AA was reviewed. [Key words] Aplastic anemia Micro RNA T cell function Bone marrow microenvironment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irst-author's address: Yangzhou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1, China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少见且危及生命的骨髓衰竭性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造血细胞减少为特征[1]。

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强的松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观察

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强的松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观察

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强的松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动
态观察
张伟华;范星火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4(023)001
【摘要】我们采用了OKT系列抗人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7例OKT4/OKT8倒置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强的松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其中13例有效者OKT4/OKT8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

【总页数】2页(P5-6)
【作者】张伟华;范星火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6.5
【相关文献】
1.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疗效观察 [J], 刘改英;刘芳;
范育敏
2.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 [J], 刘玉峰
3.肾病用强的松治疗时所致高血压的动态观察 [J], 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儿科肾炎
治疗组
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治疗选择上的意义 [J], 崔秀凤;吴景华;赵俊暕;张美航
5.小剂量田可加强的松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J], 李晓芸;傅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霍 、巴戟天 、鹿茸 、红参 、鸡血藤 、猪苓 (L一 ) 的表达 升高 。动物 实验表 明 , 改善骨髓微环境。活血化淤药 当归 、丹参 I 2
等)治疗慢性再障患者 3 4例,发现其治 健脾补肾药在调节再障模型小鼠T 淋巴细 等对骨髓成 纤维 细胞 、C U—F F 、红 系祖
疗有效 的患者凋亡细 胞明显减少 ,说明补 胞亚群及造血调控因子、提升外周血象等 细胞 ( F C U—E)有较强 的支持 作用 ,能
【 关键词】 贫血,再生障碍性;中药治疗 【 中圈分类号】R565 【 . 文献标识码】A 【 5 文章编号】10 97 20 )0 06 - 2 07— 52(07 2- 12 0
再生障碍 性 贫血 ( 称再 障 ) 是一 障的作用 。 简 种获得性 骨髓造血功 能衰竭症 。 目前有关 脾方能调整机体 免疫功能 ,促进 T淋 巴细
下。
损伤的淤证。
2 补 肾健脾 ,改善免疫 功能
中医认 为淤血 是再 障形成 的中心环节
1 温补 肾阴肾阳 .抑 制骨 髓造血细 胞凋

T u 及 Fj a 通过 大 量 的 临床 和重要发 病机制 之一 ,当补 肾生髓 以 sd ui o s
和实验室资料表 明,免疫介导 的造血抑制 治本 ,活血化 淤而生新 。不少学者从实验 C lr 等 认 为再 障患 者 骨髓 造 血 是再障常见 的病理机制 。 a ea l 角度研究 了活血化 淤方 药对骨髓造血 的影 细胞对凋亡诱 导 的敏感 性增加 是造血 干/ 程军 提 出再 障 的病 因是 脾 肾 亏 虚 响 。孙汉英等 研 究 发现 ,再 障 小 鼠用 祖细胞减少的主要原 因。中药许多补 肾方 为本 ,血淤为标 ,治疗 当以健脾补 肾、活 复方 活血 汤 ( 丹参 、全 当归 、川 芎 、赤 剂通过 抑制 促 凋亡 因 素或 增 加抗 凋亡 因 血化 淤为主 。重型再 障患者外周血细胞胞 芍按 22 1 1比例组 成 )后 ,C U—F增 :: : F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分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C_3b受体的关系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分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C_3b受体的关系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辨证分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C_3b受体的关系刘宝文;石伟;张绍蕊【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1992(12)4【摘要】运用间接葡萄球菌A蛋白(SPA)花环法和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试验,对5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患者进行了辨证分型及T淋巴细胞正群、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检测。

结果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以肾阴虚型最重,肾阴阳两虚型最轻,肾阳虚型介于二者之间;三型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

表明再障各型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的程度不同,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这种特征性的改变可作为微观辨证的参考指标,亦可为临床应用免疫制剂提供指导。

【总页数】2页(P222-223)【关键词】T细胞亚群;C3b受体;再生障碍贫血【作者】刘宝文;石伟;张绍蕊【作者单位】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502【相关文献】1.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与辨证分型的关系 [J], 杨振江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J], 麻柔;周霭祥;郑金福;公殿广;姚宝森;王天恩3.肺癌患者辨证分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癌胚抗原的关系 [J], 房才龙;宗文九;范国荣;吕元文;王晓玲;周海中4.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膜C_3b受体活性与辨证分型的关系 [J], 李俊彪;莫穗林5.慢性肝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的关系 [J], 崔丽安;温玉焕;张俊富;程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IL-17、IFN-γ及 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IL-17、IFN-γ及 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IL-17、IFN-γ及 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研究▲陆翔;王小超;李金洨;李红文;罗宏成【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17(IL-17),interferon-γ(IFN-γ),T lymphocyte subset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aplastic anemia(AA) and determine the role of these T cell subsets and cytokin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A.Methods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xpression of T lymphocyte in 28 patients(11 initial treatment cases,17 re-treatment cases;7 cases of acute AA(AAA),21 cases of chronic AA(CAA)) and 15 normal controls, and the levels of IL-17,INF-γ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Results ①IL-17,IFN-γelevated markedly in peripheral blood of AA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s (P<0.05),which were higher in the initial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re-treatment group(P<0.05),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levels of IL-17 and INF-γbetween re-treatment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s(P>0.05);The level of INF-γof AAA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AA patients(P<0.01),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level of IL-17 between AAA patients and CAA patients (P>0.05).②The serum CD4+,CD4+/CD8+and NK cells levels in AA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normal controls (P<0.05),and the CD8+leve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AAA and CAA(P<0.05).③The level of hemogram was correlated negativelywith the levels of CD4+,CD4+/CD8+,IL-17 and IFN-γ(P<0.05) but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the level of CD8+(P<0.05).Conclusion There are immune disorders of varying degrees in AA patients ,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disease state,and many factors involv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A.Determination of immune cells and cytokines expression in AA patients may contribute to the assessment of AA disease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干扰素(IFN)-γ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其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前后外周血VEGF、TNF-α和IFN-γ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前后外周血VEGF、TNF-α和IFN-γ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前后外周血VEGF、TNF-α和IFN-γ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李敬东;韩效林;杨翠;孙玲【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年(卷),期】2018(015)001【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前后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0例AA初发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30例经免疫抑制治疗后的AA患者设为观察组,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 3+、CD4+、CD8+、CD4+/CD8+)、NKT细胞及NK细胞的百分比及CD3+淋巴细胞胞浆内TNF-α和IFN-γ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同部位骨髓涂片标本中VEGF表达水平,分析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D3+/TNF-α+(%)和CD 3+/IFN-γ+(%)、VE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5).结论 AA患者经免疫抑制治疗后可有效的减少胞浆内的TNF-α和IFN-γ的表达,且AA患者中VEGF呈现低表达现象.【总页数】4页(P14-17)【作者】李敬东;韩效林;杨翠;孙玲【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河南新乡 45310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河南新乡 45310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河南新乡4531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河南郑州 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5【相关文献】1.以树突状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IFN-γ及TNF-α表达的影响 [J], 庞妍;肖扬;蒋祖军;王晓怀;陈嘉榆;高飏;肖浩文;张小明;欧阳玲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前后血清TNF-α、IFN-γ和VEGF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周国芳;沈良兰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免疫抑制联合环孢霉素A治疗对患者外周血VEGF、TNF-α和IFN-γ水平的影响分析 [J], 李鑫;邢君宜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免疫抑制联合环孢霉素A治疗对患者外周血VEGF、TNF-α和IFN-γ水平的影响分析 [J], 李鑫;邢君宜;5.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IFN-γ和TNF-α表达的研究 [J], 庞妍;肖扬;高飏;蒋祖军;王晓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分析
of CD1lc DC w 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 paring with that of healthy controls (P < 0.05),but the level of the CD123 DC was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P> O.05).Conclusion The predom inance of CD1lc DC in peripheral blood of A A patients m ay be ulti— m ately favor to the Thl—dom inated imm unity.w hich m ay play an im 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 A.
with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 edicine,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measure the dendritic cell(DC)subsets of peripheral blood in patients with aplastic anemia(AA), and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M ethods The DC1/CD1 lc and DC2/CD123 subsets from 14 AA patients and 14 healthy controls were measured by flow cytom etry w ith three—color im m unofluorescent staining.Results In A A patients peripheral blood ,the rates

血复生浸膏结合辨证治疗对重型再障患者外周血microRNA、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复生浸膏结合辨证治疗对重型再障患者外周血microRNA、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复生浸膏结合辨证治疗对重型再障患者外周血microRNA、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李峻;陈劼;孙雪梅;朱学军;姜鹏君;陈健一;倪海雯;张文曦;夏雯【摘要】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Xuefusheng extractum on peripheral blood microRNA,lymphocyte subsets and cytokines in 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 patients.Methods: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n =30) and the control group(n =30).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CM treatment plus basic treatment;whereas,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given basic treatment.TCM treatment included administration of Xuefusheng extractum combinedwith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On the basis of Xuefusheng extractum,modified Zuogui pill,Zhibai Dihuang pill and Xijiao Dihuang decoction were also administrated to the patients with Kidney-yin deficiency;modified Yougui pill was also given to the patients with Kidney-yang deficiency;modified Zuogui pill and Yougui pill were also applied to the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of both Kidney-yin and Kidney-yang;and modified Qingwen Baidu decoction and Xijiao Dihuang decoction werealso given to the patients with excessive toxic-heat.The basic treatment included the applications of cyclosporine,eleven acid testosterone,blood transfusion,and other support treatment.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six months.Expressions of miRNA-155-5p and miRNA-1260b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 were detected with RT-PCR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levels of IFN-γ,IL-12p70,TNF-α and TGF-β1 were testedwith ELISA method and flow cytometry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63.3% Vs 36.7%,P =0.039).Before the treatment,expressions of miRNA-155-5p and miRNA-1260b,Tc proportion,plasma levels of IFN-γ,IL-12p70 and TNF-oα wer 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AA patients compared to those in normal people (P <0.01);whereas,Th proportion,Th/Tc ratio and TGF-β1 level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normal people(P <0.01).After six-month treatment,in the observation group,expression of miRNA-1260b,levels of IFN-γand TNF-oα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0.01);expression of miRNA-155-5p,Tc proportion and IL-12p70 were also decreased (P < 0.05);TGF-β1 level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 <0.01).Th proportion,Th/Tc ratio and NK proportion were also increased(P <0.05).However,these indicators had not yet reached the normal level.The index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chang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up-regulation of miRNA-155-5p and miRNA-1260b,cellular immune hyperfunction and disorder of hematopoiesis regulating factor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immune abnormalities in SAA patients.Th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ing SAA with Xuefusheng extractum and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superior to that of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 includes down-regulation of miRNA-155-5p and miRNA-1260b,improving lymphocyte subsets imbalance and disorder of cytokines,and alleviating abnormal hyperfunction of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and hematopoieticsuppression.%目的:研究血复生浸膏结合辨证治疗重型再障(SAA)的疗效及对外周血microRNA、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再障患者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中医治疗+基础治疗,对照组仅用基础治疗;中医治疗为血复生浸膏结合辨证分型随证加减,肾阴虚型患者服用血复生浸膏合左归丸、知柏地黄丸、犀角地黄汤加减,肾阳虚型患者服用血复生浸膏合右归丸加减,肾阴阳两虚型患者服用血复生浸膏合左归丸、右归丸加减,热毒壅盛型患者服用血复生浸膏合清瘟败毒饮、犀角地黄汤加减;基础治疗为环孢素、十一酸睾酮、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SA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NC) 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浆IFN-γIL-12p70、TNF-α、TGF-β1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3.3% Vs 36.7%,P=0.039);治疗前SAA患者PBMNC miRNA-155-5 p、miRNA-1260b表达、Tc比例、血浆IFN-γ、IL-12p70、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h比例、Th/Tc比值、TGF-β1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miRNA-1260b表达、IFN-γ、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miRNA-155-5p、Tc比例、IL-12p70亦有所下降(P<0.05),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Th比例、Th/Tc比值、NK比例也有所升高(P<0.05),但上述指标尚未达到正常水平,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上调、细胞免疫功能亢进、造血调控因子紊乱在SAA免疫异常的发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血复生浸膏结合辨证治疗重型再障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其作用机理包括下调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改善淋巴细胞亚群失衡,调节细胞因子紊乱,进而减轻异常亢进的细胞免疫,解除造血抑制.【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年(卷),期】2017(034)006【总页数】7页(P77-83)【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微小RNA;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血复生浸膏【作者】李峻;陈劼;孙雪梅;朱学军;姜鹏君;陈健一;倪海雯;张文曦;夏雯【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AA)是一种以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造血衰竭为特征的血液系统难治性疾病。

髓劳(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诊疗方案

髓劳(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诊疗方案

髓劳(重生阻碍性贫血)中医诊断方案重生阻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化学物质、生物要素、放射线或不明原由惹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害、骨髓脂肪化、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点的疾病。

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是造血系统比较常有的疾病。

中医学依据其临床表现,把再障归属于“髓劳”。

一诊断标准一般为三低一高(即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低;淋巴细胞高)1987 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订正的再障诊断标准以下: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②一般无脾肿大。

③骨髓检查显示起码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应显然减少,骨髓小粒成份中应见非造血细胞增加。

有条件者应作骨髓活检等检查)。

④能除外其余惹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样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阻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⑤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1.急性再障(亦称重型再障Ⅰ型, SAA- Ⅰ)的诊断1)临床表现:发病急,贫血呈进行性加剧,常伴严重感染,内脏出血。

2)血象:除血红蛋白降落较快外,须具备以下诸项中之两项:①网织红细胞< 1% ,绝对值< 15× 109/L ;②白细胞显然降落,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 × 109/L ;③血小板<20× 109/L 。

3)骨髓象①多部位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显然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加,如增生活跃有淋巴细胞增加;②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加。

2.慢性再障的诊断标准在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达不到急性再障的诊断标准,即为慢性再障;病程中如病情恶化,临床、血象及骨髓与急性再障相像,则称为重型再障Ⅱ型二检查1.惯例检查:血象: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减少,但三者减少程度不必定平行。

重型再障的血象降低程度更加严重,网织红细胞计数显然降低。

2.专科检查:(1)骨髓象急性型:呈多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显然减少,特别是巨核细胞和幼红细胞;非造血细胞增加,尤其淋巴细胞增加。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研究高开波;童勇;冯春;黄志;刘旭;沈蓉【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09(018)024【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免疫功能状态以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在其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淋巴细胞表面CD分子,流式细胞组合微球细胞因子捕获法(CBA)联合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AA患者外周血T(CD3+)淋巴细胞增多,但CD3+HLA-DR+细胞无明显异常.Th(CD3+/CD4+)细胞减少,而Ts(CD3+/CD8+)细胞增多,Th/Ts降低(P<0.01);NKT(CD3+/CD16+56+)细胞减少(P<0.05).AA患者血浆中IFN-γ、TNF、IL-2和IL-4含量升高(P均<0.05).结论 AA的发生与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有一定联系,AA患者Th格局明显向Th1偏移.【总页数】3页(P2881-2882,2901)【作者】高开波;童勇;冯春;黄志;刘旭;沈蓉【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556.5【相关文献】1.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及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研究[J], 简薇2.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J], 陈世林;温美琨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J], 泮月芬;张慧英;钱志尧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J], 王欣;时庆5.对T淋巴细胞免疫异常在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作用及中西医治疗该病方法的研究 [J], 董雯;沈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毒感染关系的探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毒感染关系的探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毒感染关系的探究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毒感染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对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和50例正常儿童分别进行病毒检测和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病毒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CD4细胞下降,CD8细胞增多,CD4/CD8比例下降。

结论病毒感染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并使之对造血干细胞、祖细胞或基质细胞发生异常免疫反应,进而损伤或抑制造血功能;免疫功能的紊乱使病毒容易入侵机体,并难以清除。

本研究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指导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 lymphoblastic subgroup of aplitic anemia patients and virus infe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Methods The results concluded through examinations of viruses and lymphoblastic subgroup cells of CD4, CD8 from 50 cases of child patients and 50 cases of normal on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plitic anemia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ection rate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as well as the CD4 cells were decrease, CD8 cells were increase, and the ratio of CD4/CD8 goes down in the outer blood. Conclusion Virus infection can stimulate organic immune system and thus induces unusual immune reactions to stem cells, mesenchymal cells, ending up with damages or restrains on the abilities of blood produce; The immune disorder makes it easy for viruses to invade into the living body that is hard to be cured.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ain how to prevent virus infections and how to regulate immune system. This study have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reatment aplastic anemia.[Key words] Children; Aplitic anemia; Virus infections; Immune disorder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的一种全血细胞减少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及临床意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及临床意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及临床意义李娟娟;徐启革;张淼【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24(45)5【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miR-155-5p、miR-1260b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初诊AA患者108例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

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2例作为健康组。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

比较2组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观察组中的重型AA与非重型AA患者二者的表达水平。

采用Cox回归分析AA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果观察组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重型AA患者二者水平均高于非重型AA患者(P<0.05)。

临床分型为重型AA,并发感染、出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均值、淋巴细胞与非造血细胞比值、基线血小板计数,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治疗无效均是AA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AA患者外周血miR-155-5p、miR-1260b水平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均相关。

【总页数】5页(P624-628)【作者】李娟娟;徐启革;张淼【作者单位】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内分泌血液内科;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病理科;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相关文献】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IL-17、IL-23及TGF-β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h 1/Th2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3.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miR-155-5p、TSP-1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探讨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探讨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探讨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4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再搜集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群51例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

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细胞因子(IL-2、IL-3、IFN γ)水平以及治疗恢复组和尚未见效组的T细胞亚群水平、细胞因子水平。

结果:实验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IL-2、IFN γ、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3、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恢复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IL-2、IFN γ、CD8水平低于尚未见效组(P<0.05),IL-3、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尚未见效组(P<0.05)。

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价值高。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检测价值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出现衰竭的疾病,主要发病因素为:其一,生物因素;其二,放射线因素;其三,化学因素;其四,不明因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和缺乏造血干细胞以及免疫功能异常具有相关性[1]。

免疫功能发生异常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最为关键因素,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会导致机体产生诸多细胞因子,从而抑制造血干细胞。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造血功能衰竭具有显著相关性[2]。

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在造血、免疫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将观察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检测价值。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4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再搜集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群51例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

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

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

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刘佳【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mbined with immunosuppressor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plastic anemia (SAA).Methods:A total of 31 patients with SA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15)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16).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mmunosuppressor,on which basis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ed with TCM formula.Clinical efficacy was observed i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for 6 months.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ratio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subgroups was recovered to normal level in both groups,which was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After treatment,the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 of serum interferon-γ (IFN-γ)mRNA and interleukin-4 (IL-4) mRNA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P < 0.05),which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After treatment,bone marrow proliferation was more active in both groups than before,which was more active in observation group.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TCM combined with immunosuppressor has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and fast recovery of peripheral hemogra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AA,thus deserving to be applied properly in clinic.%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1例SA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与观察组(n=16).对照组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治疗后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且观察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中的IFN-γmRNA和IL-4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骨髓增生较前活跃,且观察组更为明显.结论: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应用于SAA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外周血象恢复快,值得临床合理选用.【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2)005【总页数】3页(P718-720)【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素A;补肾活血【作者】刘佳【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江苏常州2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5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之一,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及发病缓急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

重型再障性贫血最佳治疗方案

重型再障性贫血最佳治疗方案

重型再障性贫血最佳治疗方案引言再障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RA)是一种造血异常性疾病,最常见的亚型是重型再障性贫血(hypoplastic refractory anemia)。

该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髓功能低下,导致贫血、出血和感染等临床症状。

重型再障性贫血的治疗方案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介绍当前认为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1. 细胞因子治疗细胞因子治疗是目前治疗重型再障性贫血的主要方法之一。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细胞因子(如重组人血红素、载人干细胞因子等)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改善贫血和骨髓功能低下的症状。

细胞因子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延长其生存期。

然而,细胞因子治疗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某些患者可能对特定的细胞因子具有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其次,长期使用细胞因子可能增加患者发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风险。

因此,在应用细胞因子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和治疗效果。

2. 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是另一种常用的治疗重型再障性贫血的方法。

该治疗方法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对造血干细胞的攻击,以改善贫血和骨髓功能低下的症状。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cyclosporine A)、甲强龙(methylprednisolone)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T细胞的功能或减少自身免疫反应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然而,免疫抑制剂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的风险增加。

此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患者可能对该治疗方法不敏感。

3. 骨髓移植骨髓移植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重型再障性贫血的方法。

该治疗方法通过替换患者的异常造血干细胞,以恢复正常的造血功能。

骨髓移植通常需要一个合适的供体,如同胞供体或异基因供体。

由于供体的匹配性和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等问题,骨髓移植的风险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以骨髓造血组织为靶器官的T细胞介导的骨髓衰竭性疾病。

细胞免疫功能亢进、自身免疫耐受失调是再障发病的主要机制。

microRNA (miRNA )是一种保守、非编码的小分子RNA,能够结合到目标mRNA的3'非翻译区(3'UTR),使之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达到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的目的。

miRNA 有广泛的生物学调控功能,其中也包括调控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

近年来研究表明免疫细胞中表达的miRNA超过100个,在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1]。

miRNA失调可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小鼠模型实验中纠正失调的miRNA可起到控制疾病的作用,因而miRNA可作为疾病诊断的新型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标。

我们前期运用miRNA表达谱芯片筛查再障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差异表达谱发现重型再障患者具有特异性miRNA差异表达谱,其中miRNA-155-5p和miRNA-1260b均表达上调。

本研究从外周血miRNA、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角度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简称SAA )不同中医证型与异常免疫指标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说明SAA辨证分型的客观基础。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血液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SAA患者,共60例,辨证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热毒壅盛4型。

其中肾阴虚型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4~85岁,中位年龄为54岁。

肾阳虚型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23~86岁,中位年龄为55岁。

肾阴阳两虚型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26~88岁,中位年龄为56.5岁。

热毒壅盛型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24~86岁,中位年龄为55.5岁。

4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均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男10例,女10例;年龄22~66岁,中位年龄35.5岁。

本研究通过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知情同意后进行。

摘 要 目的:从外周血microRNA、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失调水平分析其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SAA 患者60例,辨证分为热毒壅盛型12例、肾阴虚型18例、肾阴阳两虚型16例、肾阳虚型14例,另选20例健康者做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155-5p、miRNA-1260b 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p 70(IL-12p 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

结果:SAA 热毒壅盛型及肾阴虚型外周血miRNA-155-5p、miRNA-1260b 表达均高于肾阴阳两虚型及肾阳虚型(P <0.05),而热毒壅盛型与肾阴虚型之间、肾阴阳两虚型与肾阳虚型之间miRNA-155-5p、miRNA-1260b 表达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热毒壅盛型、肾阴虚型及肾阴阳两虚型细胞毒T 淋巴细胞(Tc 细胞)比例均高于肾阳虚型(P <0.05),而辅助T 淋巴细胞(Th 细胞)比例、Th/Tc 比值则低于肾阳虚型(P <0.05),前三者之间Th、Tc 比例、Th/Tc 比值则无明显差异(P >0.05);热毒壅盛型及肾阴虚型血浆IFN-γ、TNF-α、IL-12p 70水平均高于肾阴阳两虚型及肾阳虚型(P <0.05,P <0.01),而TGF-β1水平则低于肾阴阳两虚型及肾阳虚型(P <0.05),热毒壅盛型患者IFN-γ、TNF-α水平又高于肾阴虚型(P <0.05),而肾阴阳两虚型与肾阳虚型之间各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 >0.05)。

结论:重型再障患者热毒壅盛型、肾阴虚型存在更明显的miRNA-155-5p、miRNA-1260b 上调及细胞因子紊乱,其中热毒壅盛型造血负调控因子IFN-γ、TNF-α升高更为突出,而肾阳虚型细胞免疫亢进程度则轻于其他三型,重型再障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miRNA 失调、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细胞因子紊乱之间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微小RNA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证型中图分类号 R 55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 (2017)09-0025-04重型再障患者中医证型与外周血microRNA、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李 峻 陈 劼 孙雪梅 朱学军 姜鹏君 陈健一 倪海雯 张文曦 夏 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 20131034);2015年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项目(苏教外[2015]44号);2016年江苏省卫生国际(地区)交流支撑计划青年医师自选项目(苏卫国合[2016]155号)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中重型再障诊断标准。

1.2.2中医证候分型标准按照1989年6月在大连召开的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座谈会制订的辨证分型标准[3],并结合本科室经验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肾阴虚型:潮热盗汗,手足心热,面白颧红,少寐多梦,腰酸腿软,心悸易惊,口干喜饮,出血色鲜,舌嫩红苔薄少津或少苔,脉细数。

肾阳虚型:面色白,形寒肢冷,唇甲色淡,气短懒言,腰酸腿软,食少便溏,出血色淡,舌胖大苔白边有齿痕,脉沉弱。

肾阴阳两虚型:面色苍白,时冷时热,自汗盗汗,食少纳呆,腰膝酸软,遗精滑泄,舌淡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细无力或沉细数。

热毒壅盛型:起病急,面色苍白,壮热不退或低热持续,皮肤瘀点瘀斑,斑色红紫,鼻衄齿衄,烦燥口渴,便干尿黄,头晕乏力,舌红苔黄,脉洪大数疾。

1.3排除标准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其他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2 研究方法2.1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分别检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miRNA表达、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

2.1.1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采集静脉血4~5mL,枸橼酸钠(EDTA)抗凝,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TRIzol法提取样品RNA,并检测RNA 质量,以U6为内参物,进行miRNA-155-5p、miRNA-1260b的实时定量RT-PCR检测,逆转录反应条件:16℃、30min,42℃、40min,85℃、5min;实时PCR反应条件:95℃、10min,40个PCR循环(95℃、10s,60℃、60s)。

数据采用2-△△CT法进行分析。

2.1.2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仪器采用Beckman Coulter公司Cytomics FC500流式细胞仪,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所用抗体(CD3+为总T 淋巴细胞,CD4+CD8-为辅助T淋巴细胞即Th细胞,CD4-CD8+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即Tc细胞,CD19+为B淋巴细胞,CD3-CD16+/CD56+为NK细胞)均购自Beckman Coulter公司,自备溶血素及磷酸盐缓冲液(PBS)。

采集患者及健康对照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mL,肝素抗凝,采集后24h内染色、上机检测,取流式管,加入10μL不同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加入肝素抗凝的外周血100μL混匀,室温下避光放置20min,加人溶血素2mL,室温下放置20min,500g 离心6min,弃去上清液,加入2mL PBS洗涤,离心,弃上清液,500μL PBS重悬细胞,上机检测,采用Beckman Coulter公司的CXP Analysi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2.1.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因子水平采集EDTA抗凝外周血4mL,2000r/min离心10min,小心吸取血浆并冻存于-80℃,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p70(IL-12p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检测方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2.2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

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多组间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SNK)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

3 研究结果3.1各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表达比较与正常人相比,热毒壅盛型、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肾阳虚型SAA患者miRNA-155-5p、miRNA-1260b 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肾阳虚型患者相比,热毒壅盛型、肾阴虚型患者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升高(P<0.05);与肾阴阳两虚型相比,热毒壅盛型、肾阴虚型患者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亦升高(P<0.05);热毒壅盛型与肾阴虚型之间、肾阴阳两虚型与肾阳虚型之间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表1各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比较组别例数miRNA-155-5p miRNA-1260b 热毒壅盛组12 1.65±0.92*#△ 2.36±1.51*#△肾阴虚组18 1.48±0.86*#△ 2.28±1.40*#△肾阴阳两虚组16 1.35±0.81* 1.86±1.24*肾阳虚组14 1.23±0.78* 1.75±1.14*正常对照组200.90±0.29 1.10±0.41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肾阳虚组比较,P<0.05;△与肾阴阳两虚组比较,P<0.05。

3.2各组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较与正常人相比,热毒壅盛型、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肾阳虚型患者NK细胞比例均降低(P<0.05),但四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热毒壅盛型、肾阴虚、肾阴阳两虚型患者Th比例、Th/Tc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Tc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肾阳虚型Th比例、Th/Tc比值亦低于正常人(P<0.05),而Tc比例则高于正常人(P<0.05);与肾阳虚型患者相比,热毒壅盛型、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Th比例、Th/Tc比值均降低(P<0.05),而Tc比例则升高(P<0.05);热毒壅盛型、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之间比较Th比例、Th/Tc比值、Tc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总T细胞、B 细胞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