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第8单元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 总复习 第8单元 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高考生物 总复习 第8单元 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4.(曲线图细胞膜模式图综合类)左图为神经纤维受到刺 激后的膜电位变化图,右图表示相应的生理变化。其中 右图中的图甲可以对应左图①④⑥。据图分析,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C )
A.右图中的图乙对应左图中的⑤ B.右图中的图丙对应左图中的③ C.由图可知,在静息状态下K+通道通透性更高 D.左图③中Na+进入细胞中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2.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结构 名称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对 功能的影响
感受 器
感觉神经元轴突末 梢的特殊结构
将内外刺激信息 转变为神经兴奋
既无感觉 又无效应
传入 感觉神经元的突起 将兴奋由感受器 既无感觉
神经
传入神经中枢 又无效应
神经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
对传入的兴奋进
既无感觉
中枢 功能的神经元群 行分析与综合 又无效应
A.该过程中,K+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流入细胞是被 动运输 B.该过程表明,神经元兴奋时,膜两侧K+的浓度差会缩 小 C.该过程表明,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 变 D.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兴奋部位比未兴奋部位的电位低
解析: K+排出是被动运输,K+流入是主动运输,A错 误;神经元兴奋时,K+排出可使两侧K+浓度差减小,B 正确;静息时K+不排出,受刺激后K+排出,说明细胞膜 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正确;外侧兴奋时由正电 位→负电位,兴奋两侧还是正电位,D正确。
3.突触与突触小体的区别 (1)突触小体:轴突末梢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称为突触 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属于突触小体。 (2)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 4.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冲动在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化:电信号→化学信 号→电信号。 (2)传递方向: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2022届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体液调节教案

2022届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体液调节教案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6讲体液调节一、通过激素的调节1.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

(1)甲状腺激素:促进糖和脂肪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2)胰岛素:调节代谢,降低血糖。

是唯一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

(3)胰高血糖素:调节代谢,使血糖升高。

(4)雄性激素:维持和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5)雌性激素:维持和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6)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影响代谢。

二、血糖平衡调节机制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1)体液调节(最主要):高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低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可直接调控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

在此种调节方式中,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

(3)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影响:胰岛素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三、激素间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如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升高血糖浓度方面、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新陈代谢方面都具有协同作用。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四、反馈调节1.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

2.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在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五、4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一)体液调节1.体液调节的概念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2)联系①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讲义含解析必修3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讲义含解析必修3

第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纲明细]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人脑的高级功能(Ⅰ)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正文)(×).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个神经元完成。

(—思考与讨论)(×).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正文)(√).由于细胞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称为静息电位。

(—图-)(×).神经细胞内+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浓度比膜外低。

(—小字)(√).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的通透性增加,+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

(—小字)(√).神经递质经自由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直接接触,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正文)(×).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氨基酸类等。

(—相关信息)(√).大脑皮层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有关。

(—图-)(×).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正文)(√).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正文)(√)(·全国卷Ⅲ)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和+的分布特征是( ).细胞外+和+浓度均高于细胞内.细胞外+和+浓度均低于细胞内.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相反.细胞外+浓度低于细胞内,+相反答案解析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的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错误,正确。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

2.(2018·湖北罗田一中模拟)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 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 速赶往教室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名称 数量 长度 分支数
树突 多 _短__
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轴突 少 _长__

功能 接受兴奋 传导兴奋
2.反射与兴奋的概念 (1)反射:在__中__枢__神__经__系__统____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 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 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反射的结构基础:___反__射__弧____。 (1)模式图
(2)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 ① ___感__受__器___ , ② __传__入__神__经____ , ③ __神__经__中__枢____ , ④ ___传__出__神__经___,⑤___效__应__器____,⑥___神__经__节____。 (3)图中有__3__个神经元。 (4) 图 中 兴 奋 的 传 导 方 向 为 ( 用 图 中 序 号 表 示 )_①__→__ 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
(必修 3 P22 基础题 T2 改编)“开车不饮酒,饮酒别开
车!”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
急促,人脑中受影响的生理结构依次是( )
A.大脑、脊髓、脑干
B.大脑、脑干、小脑
C.小脑、脑干、大脑
D.大脑、小脑、脑干
答案:D
(必修 3 P17 图 2-1 改编)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 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

学习资料专题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反射和反射弧1.神经元(1)神经元结构(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2.反射(1)类型:依据有无大脑皮层参与,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如看见山楂流唾液)和非条件反射(如吃到山楂流唾液)。

(2)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弧(必修3 P17思考与讨论改编)关于反射与反射弧,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2个神经元完成B.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其中枢均位于脊髓C.感受器是传入神经纤维的树突,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D.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答案:C考向1 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1.(2018·湖北罗田一中月考)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解析:选B。

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A错误;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B正确;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C错误;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的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

反射类型的速判法一看是不是“先天性”:如果是先天性的(即生来就形成的)则为非条件反射,如果是后天性的则为条件反射。

二看是否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如果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则为条件反射,否则为非条件反射。

考向2 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2.(2018·福建永安一中检测)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

(2)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2021/4/17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
4
调节课件新人教版
2.反射
(1)概念:在 中枢神经系统
出的 规律性应答

(2)类型:条件反射和 非条件反射
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 。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2021/4/17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
5
调节课件新人教版
(1)上图中反射弧的组成(填数字及名称) [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 神经中枢 →[ ④ ] 传出神经 → [⑤ ] 效应器 。 (2)此反射弧含 3个 神经元,若此反射表示膝跳反射,则图示不应绘出[⑥]
中间神经元 。 (3)图中由于 突触 的存在决定了兴奋传导方向只能是单向的,a、b为灵敏电流 计,若刺激④,则a、b的指针偏转情况是 a不偏转,b发生两次相反偏转 。 (4)直接刺激④,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 不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
提示:不是,是单向的。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写出甲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 ① 轴突 ,② 线粒体 ,③ 突触小泡 ,④ 突触前膜 ,⑤ 突触间隙 ,⑥ 突触后膜 。
2021/4/17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
16
调节课件新人教版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 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
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 兴奋或抑制

【深度思考】
尝试表述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突触处神经冲动传递的原因。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8单元 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8单元 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感觉(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脑和脊髓外,构成神经 节,因此在传入神经上都有神经节;而中间神经元和运 动(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脑和脊髓中,构成灰质。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结构简图为
,则兴奋传递方向为轴突末梢→胞体或树突,图 示中与“ ”(轴突末梢)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胞 体)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切断实验法。 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 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 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解析:病原体感染人体后,被感染细胞的清除是细胞自 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叩击膝盖下 的韧带,小腿前踢,此过程为非条件反射,兴奋在相邻 的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借助于神经递质,所以此过 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B正确;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 肤血管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 弧,C错误;某人缩手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受损,手指皮 肤被刺破时,其相应的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能 够通过传入神经以及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传到大脑皮 层,此人有感觉,但大脑皮层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到脊髓 的低级神经中枢后,不能通过传出神经传到相应的效应 器,所以此人不会缩手,D正确。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 电信号 形式传导。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膜电位 产生原因 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K+外流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Na+内流
3.局部电流: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 , 形成了局部电流。 4.传导方向: 双向 传导。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结构 名称
结构特点
功能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纲明细]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文1.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必修3 P16—正文)(×)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3个神经元完成。

(必修3 P17—思考与讨论)(×)3.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必修3 P17—正文)(√)4.由于细胞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称为静息电位。

(必修3 P18—图2-2)(×)5.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

(必修3 P18—小字)(√)6.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

(必修3 P18—小字)(√) 7.神经递质经自由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直接接触,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必修3 P19—正文)(×)8.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必修3 P19—正文)(√)9.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NO、氨基酸类等。

(必修3 P19—相关信息)(√)10.大脑皮层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必修3 P20—图2-5)(×)11.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必修 3 P20—正文)(√)12.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必修3 P21—正文)(√)(2018·全国卷Ⅲ)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答案 D解析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的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A、B、C错误,D正确。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版教案: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神经元(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2。

反射(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图中D代表感受器,C代表传出神经。

(2)图中包含3个神经元,A为突触间隙,此处存在神经递质。

(3)刺激C处,E处有(填“有”或“无”)反应,此反应不是(填“是"或“不是”)反射,理由是因为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此反应只涉及传出神经及效应器,反射弧不完整。

[纠误诊断](1)效应器就是指传出神经末梢.(×)提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刺激传出神经也可以引起效应器反应,这种反应也能称为反射。

(×)提示:只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引起的反应才能称为反射。

(3)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提示:在寒冷刺激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

(4)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其调节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提示: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其调节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为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等.(5)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1。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2。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中生物教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高中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理解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4. 能够运用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例。

二、教学内容:1. 神经系统的组成: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

2.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介绍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如细胞体、轴突、树突等。

3. 神经冲动的产生:讲解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如电位变化、动作电位等。

4. 神经冲动的传导:介绍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导过程,如突触结构、神经递质等。

5. 神经系统的功能:举例说明神经系统在身体各个方面的功能,如运动、感觉、调节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

2. 利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4. 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动画等。

2. 准备实例材料,用于解释神经系统的功能。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神经系统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兴趣。

2. 讲授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讲解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

3. 介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讲解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如细胞体、轴突、树突等。

4.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讲解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和传导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电位变化、动作电位等概念。

5. 神经系统功能实例分析:分析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神经系统基本知识和神经元结构的理解程度。

2-1-1学案: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1-1学案: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请用规范字书写导学案,用普通话展示问题白城实验高中二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编制人刘丹编号B321-1审批人包科领导使用日期班级小组学生姓名评价课题: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反射和兴奋的传导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能够熟练说出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并能阐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2.通过分析和阐述反射的有关知识和兴奋的传导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科学的探索能力;3.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重点】反射弧结构完整性的必要性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难点预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自主预习】(完成并记忆下面内容,并画在书上)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

2.反射:指在参与下,人和动物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

3.反射弧通常由、、、、组成。

4.兴奋: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后,由相对变为显著的过程。

5.神经元的结构包括、、。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也叫神经冲动。

【我的疑惑】2.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称为。

受到刺激后膜电位表现为,称为。

【预习检测】1.想一想,下面的实例属于反射吗?草履虫的趋利避害( ) 望梅止渴 (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膝跳反射 ( ) 听到铃声,走进教室( ) 含羞草叶被触碰会下垂( )2.兴奋以神经冲动形式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形成什么来实现的( )A.电位B.电荷 C.局部电流 D.局部刺激【课内探究】1.某人的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还会有感觉吗?如果损伤的是传出神经呢?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是怎样的?尝试将细胞膜内外的静息电位画在图上。

3.神经纤维的B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怎样?尝试将兴奋点B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以及相邻未兴奋处电位画在图上。

近年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202

近年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202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提考能强化通关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2018·湖北武汉模拟)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Na+顺浓度梯度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故兴奋的产生与传导不消耗ATPB.肌肉兴奋时,细胞内外的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而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神经冲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传递过程通过内环境才能实现D.某大学生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和S区意外受损,不可能读书写字解析:选 C.Na+顺浓度梯度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但恢复离子浓度差需要消耗能量,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消耗ATP,A项错误;肌肉兴奋时,细胞内外的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而局部电流方向相反,B项错误;神经冲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传递过程通过突触间隙的组织液,C项正确;某大学生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和S区意外受损,可以读书写字,但听不懂别人说话,也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D项错误。

2.(2018·四川大教育联盟诊断)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M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Na+含量变化如下图中曲线Ⅰ所示、膜电位变化如下图中曲线Ⅱ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培养液M只有Na+的浓度会发生变化B.图中a点后,细胞膜内Na+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C.曲线Ⅱ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M中Na+的浓度有关D.图中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答案:C3.(2018·山东潍坊模拟)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神经元的轴突建立的结构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C.突触后膜上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必然产生动作电位解析:选C。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8单元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8单元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学案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纲要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复习要求:1.掌握反射弧的组成及调节过程2.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及在反射弧中的传导过程及特点3.知道人脑的高级功能基础自查一.反射和反射弧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

1.什么是反射?反射有哪两类?2.(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的构成?(2)感受器、效应器各是指的什么结构?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2)膜电位?(3)传导过程?(4)传导方向?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突触⎩⎪⎨⎪⎧突触前膜:轴突末端 的膜突触间隙: 与 之间存在的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 膜或树突膜(2)传导过程兴奋――→传导突触小体――→释放递质________―→________―→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内,只能由________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

3为什么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识图列举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人脑的高级功能(1)简述大脑的高级功能?(2)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课堂深化探究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2.反射的种类及区别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3.反射的条件二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与传递依据图像完成有关填空,理解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与传递:(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过程说明1.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方向如何?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测定方法(1)静息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如图甲),观察到。

(2)动作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如图乙),可观察到特别提醒有关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高考生物复习教案:解题技巧 专题八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高考生物复习教案:解题技巧 专题八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受损,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

所以脑干又叫“生命中枢”。

脊髓:中央为蝶形灰质,外周为白质,白质中的神经纤维在脊髓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和脑之间起联系作用。

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

脑神经:与脑相连,共12对,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脊神经:与脊髓相连,共31对,分布于躯干、四肢。

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为一条脊神经。

前根(腹根)由运动神经纤维(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灰质的粗大的前角内)组成;后根(背根)由感觉神经纤维(感觉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附近的神经节内)组成。

(可结合课本P 17“思考与讨论”中的相关图示或相关多媒体课件学习)1.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突起 树突:数条,短而成树状分枝 轴突:一条,长而分枝少专题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复习教案在模块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章中,关于“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的复习,应首先对初中神经系统的内容进行复习,从总体上搞清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再从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入手,搞清兴奋产生时膜电位的变化,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以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

这样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对课本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叫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

(可结合下图复习)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脑 大脑:有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其表层是灰质,也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以内是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把两个大脑半球联系起来,也有一些神经纤维把大脑皮层与小脑、脑干、脊髓联系起来。

小脑: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2.神经元的分布细胞体神经纤维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 在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中 在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中注意以下概念: 灰质:在脑和脊髓里,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灰暗,叫灰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讲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纲点击]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含义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⑥神经节。

2.图中有3个神经元。

3.直接刺激④,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不属于(属于,不属于)反射。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3.局部电流: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了局部电流。

4.传导方向:双向传导。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写出图甲中标号代表的结构①轴突,②线粒体,③突触小泡,④突触前膜,⑤突触间隙,⑥突触后膜。

2.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填内环境成分)。

3.图乙中A、B的突触类型:A:轴突—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连一连]1.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

(2)兴奋传导是双向的,由兴奋区向未兴奋区传导。

(3)膜内电流方向:由兴奋区向未兴奋区传导;膜外电流方向:由未兴奋区向兴奋区传导。

3.突触与突触小体的区别(1)突触小体:轴突末梢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称为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等属于突触小体。

(2)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

4.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冲动在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传递方向: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考法一透析反射和反射弧1.反射(1)分为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和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

(2)准确区分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一看是不是“先天性”:如果是先天性的(即生来就形成的)则为非条件反射,如果是后天形成的则为条件反射。

二看是否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如果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则为条件反射,否则为非条件反射。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感觉(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脑和脊髓外,构成神经节,因此在传入神经上都有神经节;而中间神经元和运动(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脑和脊髓中,构成灰质。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结构简图为,则兴奋传递方向为轴突末梢→胞体或树突,图示中与“”(轴突末梢)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胞体)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切断实验法。

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反射正常进行的两点提醒(1)完整的反射弧:反射是完整反射弧进行的活动,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

(2)需要适宜的刺激:反射的进行需要适宜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

视角1►以模式图的形式,考查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2016·四川德阳一诊)如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B.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C.只有兴奋时,才能合成神经递质D.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解析:选D。

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所以可以含有Ⅰ部位的结构,A 错误;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单向传导,B错误;神经递质是细胞中合成的物质,与是否兴奋无关,C错误;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在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正确。

视角2►以案例分析考察反射的概念及类型2.(2016·四川资阳模拟)下列有关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病原体感染人体后,被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此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此过程不属于反射D.某人缩手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受损,其手指皮肤被刺破时的反应是有感觉但不会缩手解析:选C。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被感染细胞的清除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此过程为非条件反射,兴奋在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借助于神经递质,所以此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B正确;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某人缩手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受损,手指皮肤被刺破时,其相应的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能够通过传入神经以及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传到大脑皮层,此人有感觉,但大脑皮层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到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后,不能通过传出神经传到相应的效应器,所以此人不会缩手,D正确。

视角3►通过图示分析反射弧的组成3.下图为某一神经冲动传递过程的简图,若在P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其中甲为肌肉,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乙为效应器B.丙神经元的细胞体通常位于脑或脊髓中C.刺激后神经冲动的方向为丁→戊→乙D.肌肉将发生收缩,该反应称为反射解析:选B。

图中共显示3个神经元,根据突触的结构可知甲是效应器,乙是感受器。

P点受到刺激后,兴奋将沿丙传到甲,甲会发生收缩,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该反应不属于反射。

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一般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视角4►反射弧各部分的作用及异常分析4.(2016·辽宁葫芦岛高三测试)下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解析:选D。

该反射弧中皮肤为感受器,肌肉为效应器,兴奋由皮肤传至神经元中枢再传至肌肉,若g以下处受损,不影响皮肤向神经中枢的传递,故f处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若f 处受损,会阻断兴奋向肌肉的传递。

考法二以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兴奋的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2.膜电位的测量(1)静息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一次偏转。

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内侧)相连接时,指针不偏转。

(2)动作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3.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曲线分析a点——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cd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de段——静息电位。

视角1►以基础判断或图示分析的形式,考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成因分析1.(原理判断类)(2016·湖北荆州模拟)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K+浓度分别是140 mmol/L和5 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K+排出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K+流入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中,K+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流入细胞是被动运输B.该过程表明,神经元兴奋时,膜两侧K+的浓度差会缩小C.该过程表明,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D.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兴奋部位比未兴奋部位的电位低解析:选A。

K+排出是被动运输,K+流入是主动运输,A错误;神经元兴奋时,K+排出可使两侧K+浓度差减小,B正确;静息时K+不排出,受刺激后K+排出,说明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正确;外侧兴奋时由正电位→负电位,兴奋两侧还是正电位,D正确。

2.(曲线分析类)(2016·湖南师大附中月考)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阻断了部分Na+通道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的释放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解析:选A。

用药物处理后动作电位小于正常时动作电位,可推知Na+内流减少,进一步推测该药物可能阻断了部分Na+通道,A正确。

视角2►膜电位的测定3.(曲线与实验装置图类)用下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的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图乙显示的是膜外电位变化②钠离子大量内流发生在cd段③a~b段为静息电位④将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相反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

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从电位的变化特点结合题图可知,图乙显示的是膜外电位的变化,①正确;bc段是钠离子大量内流导致的,而cd段是由于大量钾离子外流导致的,②错误;ab段膜外电位一直保持正电位,是静息电位,③正确;将刺激点移到X处,膜外电位依然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再变回正电位,④错误。

4.(曲线图细胞膜模式图综合类)左图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图,右图表示相应的生理变化。

其中右图中的图甲可以对应左图①④⑥。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图中的图乙对应左图中的⑤B.右图中的图丙对应左图中的③C.由图可知,在静息状态下K+通道通透性更高D.左图③中Na+进入细胞中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解析:选C。

由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可知,左图中③膜电位上升,原因是Na+大量内流,对应右图中的乙。

⑤时K+大量外流恢复静息电位,对应右图中的丙。

由图可知静息状态下,K +通道通透性更高。

③中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考法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与类型(1)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2)主要类型:a.轴突—细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

2.兴奋传递的过程3.兴奋传递的特点单向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神经递质的释放及去向(1)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为促进或抑制。

(2)递质的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3)在一个反射活动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

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高考中常以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为信息载体,考查对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情况作出判断以及原因分析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