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新人教版 .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1、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易接受新事物,学习的持久性差。
2、容易接受具体直观的事物和现象,归纳总结能力差,空间概念不强。
3、学生初步具有读图、识图、使用地球仪的能力。
4、本课是学生认识地球、认识世界的开始,对地球、大洲、大洋、大陆、岛屿、海峡的认识没有明显的轮廓,在脑海中只有初步的概念印象,认识很浅;学生对各洲、各洋的分布、形状在较短时间熟悉有一定难度。
利用地图和图片等直观资料能很好的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课标与教材分析《大洲和大洋》是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一章中的第一课学习内容,是学生认识地球,认识世界的开始,是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总体描述,也是学生学习世界自然及人文地理特征的基础。
涉及到基本概念有:大洲、大洋(大陆、岛屿、半岛、海、海峡等)。
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以及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这些内容的选择一是为了让学生对世界有一个大致了解,也为学习第二课《海陆的变迁》打下基础。
本课的重点内容是要充分运用地图和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教材突出了以“人”和“以人生活”为中心认识世界,使学生自然而然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新课程的人文性。
三、目标与要点分析按照新课程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本节地理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一)知识与能力要求能够利用地图和有关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并能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地图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概况。
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资料、图片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与学生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在合作中、交流中、探讨中让学生慢慢感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表达的能力,逐步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地球还是水球”的认识感悟到要用科学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在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地理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大洲的定义和分类,二是大洋的定义和分类,三是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大洲和大洋的具体分类、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插图,自己发现和总结规律,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和插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关爱地球家园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类、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难点: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形象的插图,引导学生进入地理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地图和插图的PPT,方便学生观察和理解。
2.地图:准备一些大洲和大洋的地图,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教学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洲和大洋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定义、分类和分布。
让学生观察地图和插图,自己发现和总结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规律。
2019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洋、大洲、海洋等概念及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3)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2、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及积极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1、认识七大洲轮廓及位置的确定。
2、自我发现问题、积极探究问题的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活动探索式教学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名字呢?(地球),从海陆分布的角度来看,这一称呼是否正确呢?活动一:下面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线绳把地球仪任意平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平分几次之后,你能发现什么问题?(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过渡并提出问题:所以,从海陆分布的角度来看,我们生活的星球应叫什么?(水球),我们的先人为何叫地球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讨论。
小结:由于古人缺少对地球面貌的整体认识,不知道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所以才称作“地球”,既然已经叫了那么长时间地球了,也没有必要再改成“水球”了,但对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这些实质性的问题我们要有所把握,绝不能习惯成自然。
活动二:通过上述活动,我们已经了解了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按自转方向拨转地球仪,闭上眼睛,用手指随意按住地球仪的任意部位,咱们看看每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是多少?(重复几次取平均值)小结并提出问题:通过上图,我们得出了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结论,它们是均匀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吗?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地球仪,思考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有何不同?(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图2.5,在该图上随意找出几组大陆、半岛、岛屿、海洋、海峡。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上述地理名称的概念应该是什么?除了这些名称以外,我们还经常听说大洲一词,它的含义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图2.6及其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活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1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秦家初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析图、填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享受探索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分界线。
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分界线的确定。
三、教法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比较法、小组讨论法、探究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地球?水球?”的小问题以及图片引出课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授(一)海陆分布1、出示地球立体图和平面图,让学生直观比较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大小,点出71%和29%以及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这组数据,让学生快速记住。
2、依次出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图,让学生明确海陆分布的不均匀。
(1)就南北半球而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是北极附近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附近却是一块陆地。
(2)东西半球比较,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3、出示相关的概念图,依次解释大陆、岛屿、群岛、半岛、海峡、洋和海的概念,并利用世界地形图进行相关的举例,让学生有理解。
(二)七大洲1、先介绍概念并知道有七大洲2、出示基本轮廓图,让学生识记(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形象记忆,抓住主要的特点),2分钟以后出示图让学生说出名称。
3、出示立体图简单清晰的看七大洲的分布,4、出示平面图让学生识别七大洲。
让学生根据图记忆七大洲的相对位置(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找参照物亚洲,亚洲的西边欧洲、西南面非洲、南面大洋洲、东北面北美洲)3分钟以后检测。
5、观察,并回答问题(1)点出赤道,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学生分别观察北半球和南半球有哪几个大洲。
注意赤道穿过亚洲和大洋洲的岛屿,所以亚洲并不完全在北半球,大洋洲也并不完全在南半球(2)点出160°E经线,回顾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这一节主要介绍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大洲和大洋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大洲和大洋的具体分布和特点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分布和特点,能够通过地图识别大洲和大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案例,培养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环境,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和特点。
2.难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地图和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大洲和大洋的知识。
2.讲解法:通过讲解教材中的案例和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地图:世界地图3.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地图上的陆地和海洋。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陆地和海洋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和定义。
通过讲解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大洲和大洋的知识。
提问:大洲和大洋有什么区别?它们在地图上的分布是怎样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张世界地图,要求学生标出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范围。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大洲?什么是大洋?它们在地图上的分布是怎样的?通过回答问题,巩固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和分布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并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能够识别世界地图上的大洲和大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它们的分布情况。
2.难点:大洲和大洋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图片进行实际操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分布情况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地图和图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世界地图、大洋分布图、大洲分布图、PPT课件。
2.材料:教材、练习题、相关文章。
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有哪些大洲和大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上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大洲和大洋的定义是什么?2)世界上有哪些大洲和大洋?它们的位置分布如何?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张世界地图和一张大洋分布图,要求学生识别地图上的大洲和大洋,并标注在地图上。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大洲和大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完成一份大洲和大洋知识总结报告,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知识点梳理
1. 大洲和大洋的定义与分类
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地球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大洲和大洋的定义、特点及分布,结合世界地图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如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四大洋的特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 辅助材料:
- 准备世界地图和大洲大洋分布图的高清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 制作各大洲和大洋的简介PPT,包括地理位置、主要特征、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等信息。
- 收集相关的地理视频资料,如大洲大洋的形成过程、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海陆分布的影响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 设计互动式教学软件或小游戏,如地理知识问答、地图拼图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 地理探究: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进行问题探究,如分析大洲和大洋对气候、生物等地理现象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系统学习地理的起点,对学生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和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分布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对于新知识有较高的接受能力。
但同时,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地理知识还不够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地图和实例来帮助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分布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实例,分析大洲和大洋的特点,培养观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及其区别。
2.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特点。
2.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和图片:准备相关的大洲和大洋地图、图片和实例。
2.教学多媒体设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提问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请大家回忆一下。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地图,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特点。
同时,教师结合地图和实例,讲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结合地图和实例,分析大洲和大洋的特点。
例如,让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的理解。
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与分布,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地球上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难题。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组织学生通过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2)学生综合历史、文学等知识学习地理,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综合联系。
二、重点与难点:1、世界海陆分布比例2、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三、教学过程(一)地球?水球?1、创设场景,引出问题1)、出示关于地球的谜题,然后让学生观察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的照片。
让学生判断“地球”?“水球”?2)、教师设问:加加林认为,从太空看去,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的“水球”,可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呢?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陆地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海洋,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2、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学生活动1: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比较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学生活动2:读图对比:“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水半球、陆半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
学生阅读完课本中的“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这段文字,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历史、语文等知识,结合各人课外自学的知识,列举与本阅读材料有关的事例。
2019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
2、能区分大陆、岛屿、半岛和海峡。
3、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特点,明确亚欧、亚非、亚洲、北美洲和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教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特点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综合、讨论、提问教具多媒体:七大洲、四大洋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是谁?在大空看到的地球的情况是怎么样?[媒体展示一] 多幅地球的航片。
[自学释疑]1.地球上海陆比例是多少?2.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怎么的过程?3.地球上的海陆是如何分布的?[媒体展示二] 海陆比例图[媒体展示三] 图2。
5:大陆、半岛、岛屿、海洋和海峡[媒体展示四]1、六块大陆2、七个大洲3.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4.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课堂练习]:见附表。
[课堂小结]一、71%海洋,29%陆地------海陆分布不均二、七大洲四大洋位置[课后作业]《课时达标》:P21---22 1、4、6、8、9、12、13、14、17、18P23---24 1、2、3、5、11、12、14、20、21教学后记本节内容简单明了,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获得知识,所以课堂的设计以练习为主,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教学理念。
附:课堂练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1)对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教师指图,学生回答)(2)被赤道横穿的大洲有:(3)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4)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5)面积最大的洲和面积最小的洲分别是:(6)面积最大的洋和面积最小的洋分别是:2.图2中,(1)A是山脉B是河流(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3.图3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BC D2019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在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2、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二、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主题一:世界第一大洲(一)面积最大 A D BC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
2019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作探究,
突破疑点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地球仪分析地球的海陆分布特点。读图对比:“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
2、教师在黑板上列表,学生补充概念。
及时巩固。
学后反思
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
纬度最高的大洋?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观察地球仪,比较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
学生结合地图,自学课本上“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思考并灵活运用。
分析地图掌握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并根据课件空白图,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快速说出大洲的名称。
A.亚洲B.欧洲C.非洲D.南极洲
2.在“枕面地图”中有一条横线,该线最有可能示意的是( )
A.赤道B.北回归线C.南极圈D.南回归线
学生独立完成。
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优化训练
1.下列各洲能看到极昼极夜现象的大洲是()
A.非洲B.大洋洲C.南美洲D.南极洲
2.既有赤道穿过,又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
A.欧洲B.北美洲C.非洲D.南极洲
3.被北美洲、亚洲、欧洲围绕的大洋是()
A.太平B.印度洋C.北冰洋D.大西洋
4.下列大洲中,濒临印度洋的是()
A.欧洲、非洲、大洋洲
B.非洲、亚洲、南极洲
C.亚洲、大洋洲、欧洲
D.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5.读世界轮廓图,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名称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BC
DEF
GHI
Jk
2019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
4.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
难点: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教学方法教法:启发、互助、探究、讨论、提问等方法。
学法: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及时动手记笔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地球)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中国第一个登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杨利伟)他们都说:在太空里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那么人类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员,当你在太空中遨游的时候,你会发现地球上有什么?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设计目的:以加加林、杨利伟等事迹提出地球像一个水球的观点,使学生感觉真实,既创设了本节课的学习情景,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互动一】地球?水球?1.读教材P30图2.1“世界海陆分布”,学生观察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后回答:“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读教材P30图2.2“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让学生通过读图知道海洋和陆地各占地表的比例是多少。
(地表的海陆分布:海洋:71%;陆地:29%)(板书)3.请同学们来探讨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叫地球,因为人类生活在陆地上的;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
课型讲授新课,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
教学过程[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
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
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
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提问] 观察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一、海洋与陆地(板书)[教师总结] 1.海陆的分布(板书)[提问] 请看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提问] 为什么地球最初未被命名为“水球”?(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
)[展示投影片]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提问]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极为海洋、南极为陆地。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下面我们具体地学习陆地知识。
2.七大洲(板书)[展示投影片] 大陆、半岛和岛屿示意图。
[教师讲述] 讲解大陆、半岛和岛屿的概念。
[提问] 大陆、半岛和岛屿有什么区别?(面积大小和临海情况不同。
)[展示教学挂图] 《世界地形图》。
[练习] 请学生在图上指出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面积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指出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及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
[教师讲述]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
[提问] 请同学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地球上共划分哪几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共七个大洲。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1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地理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学会运用地理图表资料说明和解决地理问题,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了解海陆面积比例。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掌握的目的。
②能力目标: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到了解海陆的分布,到探索和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
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
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并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某某、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难点: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2019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专题《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通过课程引入,培养有关航天科学的兴趣。
2.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讨论、提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七大洲和四大洋挂图、拼图、音乐、图片;学生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听音乐:高山流水师:这首古筝曲的名字叫“高山流水”。
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这首乐曲不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你知道吗?1978年美国探测外星生命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带有一套“地球之声”唱片,集中了代表了地球人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
在音乐节目中,有贝多芬、巴赫的名曲,还有各国的民族乐曲,这其中就有中国的这首古乐“高山流水”。
今年,可以说是人类太空活动频繁的一年。
有谁知道,最近在我国的航天航空领域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发生吗?生:嫦娥1号卫星成功发射。
师:可以这样说,人类现在已经进入了重返太空的黄金年代!(出示图片)我们知道,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
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
前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通过课程引入,培养有关航天科学的兴趣。
2.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讨论、提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七大洲和四大洋挂图、拼图、音乐、图片;学生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听音乐:高山流水
师:这首古筝曲的名字叫“高山流水”。
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这首乐曲不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你知道吗?1978年美国探测外星生命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带有一套“地球之声”唱片,集中了代表了地球人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
在音乐节目中,有贝多芬、巴赫的名曲,还有各国的民族乐曲,这其中就有中国的这首古乐“高山流水”。
今年,可以说是人类太空活动频繁的一年。
有谁知道,最近在我国的航天航空领域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发生吗?
生:嫦娥1号卫星成功发射。
师:可以这样说,人类现在已经进入了重返太空的黄金年代!(出示图片)我们知道,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
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
前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
加加林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它更像一个“水球”。
板书:地球?水球?
师:虽然我们不能像加加林那样遨游太空,亲身观察我们的地球家园。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感受到这个现象。
游戏:滚动地球仪
(通过滚动地球仪,大部分同学接触到海洋部分。
以此证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刚刚通过这个游戏,接触到洋部分的同学请举手。
你有什么收获?
生: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展示地球卫星图片)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板书: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2.1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板书: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师:读图2.4,你还有什么收获?
生:不论我们如何划分,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板书:3.不论我们如何划分,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师: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
生: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师:非常好,可见,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人类文明史上,记载着人类探险与认识世界的历程。
请阅读材料: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学生一边阅读,老师一边展示图片:图片展示出张骞、马可·波罗、郑和、哥伦布、麦哲伦等一些旅行探险家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同时,老师按顺序依次出示各大洲拼图,完成七大洲分布雏形。
师:请大家阅读图2.5。
(老师边指图,边讲解什么是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洋)
师: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任意一个半岛、岛屿、海洋或大陆,并说出他们的区别。
(学生在地球仪找出了很多半岛、岛屿、海洋,并能区别岛屿与半岛的概念)
游戏:搬动课桌
通过搬动摆放课桌,了解半岛、岛屿、海洋、大陆、大洲、海峡区别。
几排课桌组成大陆,旁边单独的课桌是岛屿,课桌之间为海峡。
(教师介绍冰岛与格陵兰岛名称由来,增加趣味性。
)
师: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板书:二、七大洲四大洋
师:请几个同学上台来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
师:同学们,我们再进一步仔细观察地球仪或地图,你能告诉我哪些大洲位于东半球、哪些大洲位于西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北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南半球、哪些大洲被赤道穿过以及大洲与大洲之间的界线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拼图游戏。
游戏:拼图游戏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大洲几何图形,请同学们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空白图上,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
师:请大家认真阅读文字材料,了解各大洲名称的由来。
然后参考课本地理名称的中英文对比,了解各大洲英文写法。
巩固练习: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3.不论我们如何划分,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四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