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鳢“杭鳢1号”池塘清洁养殖模式
杂交鳢“杭鳢1号”养殖技术规范
冯 晓宇 ’ 郭水 荣 王 宇希 谢 楠 朱丽敏 刘新轶 林 启存 姚桂 桂 ’ 沈 志刚 z 卜 利 源
( 1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浙江 杭州 3 1 0 0 2 4 ; 2 . 余杭 区渔业渔政管理总站 , 浙江 杭州 3 1 1 1 0 0:
表 2 斑鳢 与 乌鳢 外 形 特 征 差 异
母 本为 珠江 水系 斑鳢 , 父本 为钱 塘 江水 系乌鳢 。 采 自自然水 域或 原 良种场 。
5 . 3 年龄及 体 重
鲜活小 杂 鱼 。
用 于人 工 繁 殖 的母 本 斑鳢 年 龄 为 2冬 龄 、 体 重 4 0 0 g /  ̄~ 7 5 o g / 尾, 父本 乌鳢年龄为 2  ̄ 3冬 龄 、 体 重 l O O O  ̄尾 ~ 2 0 0 0 g / J  ̄。亲本使 用 年限不 超 过 3 年。
l O e m, 修整 池塘 , 并 用生石灰 5 0 k g / 6 6 7 m2 - - . 7 5 k g / 6 6 7 m ,
或 漂白粉( 有 含量 2 5 %以] 2 ) 5 k g / 6 6 7 m L l O k g / 6 6 7 m ,
总重 量 的 3 %~ 5 %, 配 合饲料 日投 饲量 为池 内斑 鳢总
9 : 0 0和下 午 1 6 : 0 0 — 1 7 : 0 0各 投 喂 一 次 。水 温 1 2 e c 一
2 0 , 每天 上午 1 0 : 0 0投 喂一 次 。 6 _ 3 . 3 . 2 日投饲 量 新鲜 小 鱼 E t 投 饲量 为池 内乌鳢
6 . 1 . 1 清塘
亲鱼放养前 l O d ~ 1 5 d , 将池水 排至 5 e m~
杂交鳢“杭鳢1号”
龙源期刊网 杂交鳢“杭鳢1号”作者:来源:《农村百事通》2016年第04期品种来源:2005年,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科所以珠江水系斑鳢为母本、钱塘江水系乌鳢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并成功获得杂交F1代,其生长速度、抗病力、品质等生产性状均优于亲本。
继后,通过深入选育研究,不断改良品种,获得最优杂交F1代,命名为“杭鳢1号”。
于2009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杂交鳢“杭鳢1号”的形态与乌鳢更为接近,体色花纹与斑鳢较为相似。
经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可改变传统乌鳢养殖只投喂冰鲜鱼、自身污染严重的现状。
采用投喂人工饲料的“杭鳢1号”养殖模式,整个养殖过程平均换水1~2次,比传统的乌鳢养殖需要换水10~12次明显减少,总磷、总氮、化学耗氧量等污染物减排总量达80%以上,极大地减少了乌鳢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且养殖成活率较传统模式提高15%左右,达85%以上。
此外,“杭鳢1号”抗寒性能优于母本斑鳢,在浙江地区自然条件下能顺利越冬。
产量表现:1.生长速度快。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当年放养的乌鳢至年底平均规格一般为350~400克/尾,而相同时间内“杭鳢1号”的平均规格为550克/尾以上,生长速度较乌鳢快20%以上,较斑鳢快50%以上,可大大缩短养殖周期。
2.养殖产量高。
“杭鳢1号”专养模式,放养密度5000~6000尾/亩,平均养殖成活率达到85%,单产可达2700公斤/亩。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杭鳢1号”较传统乌鳢养殖产量提高25%~40%。
3.养殖成本低,养殖效益高。
杂交鳢养殖系数为1.1~1.2,按饲料成本7.2元/公斤计算,加上苗种、药物、人工、水电等费用,杂交鳢每公斤养殖成本在10.4元左右。
而本地乌鳢养殖系数为4.5,冰鲜鱼饲料成本在13元/公斤,加上苗种、药物、人工、水电等费用,养殖本地乌鳢每公斤养殖成本在15元左右。
因此,养殖杂交鳢相比养殖本地乌鳢养殖成本下降很多。
平均每亩效益达到8000元以上,相比本地乌鳢每亩增加效益35%以上。
杂交鳢“杭鳢1号”与乌鳢池塘养殖水质对比试验
20 0
10 5
10 0 5 O
O
3 具 体投 喂量 以投料后 3ri %。 0 n基本 吃完 为准 , a 实行 定点投 喂 ,将 饲料 投喂在 用毛竹 围成 的方 框形食 台
中。饲养一 个养 殖周期一直到 1 月底 ,2 越冬 , 1 1月 停
止喂食 。
13 水 质测 定 .
图 1 s ( 浮物 总量 ) 标 随机 抽 样 结 果 放 鱼 种 5月 初 开始 , 隔 1 d在 每个 池塘 每 5 不 同位 置不 同深度 采取水 样 。测量水 体 中 S 、 O S C D、
N N。同时测 量外 阜运 河水 源 S 、O H一 S C D和 N N H一
殖很好 地解 决 了传 统乌 鳢养 殖的 面源 污染 问题 , 生 了显著 的 生态效 益 , 品质量 安全得 到保 证 。 产 产 通过 “ 杭鳢 1 ” 殖的大 力推 广 , 号 养 可提 升乌 鳢养 殖产 业 , 促进 其健 康持 续发展 。
关键 词 : 交鳢 ; 杭 鳢 1 ” 面源 污染 ; 杂 “ 号 ; 无公 害
碍 了乌鳢 养 殖业 的健 康持 续发 展 。杂交 鳢 “ 杭鳢 1
号 ” 以下 简称 “ 鳢 1号 ” , 以 乌鳢 ( h n aa— ( 杭 )是 C a n r g s为 父本 , u) 斑鳢 (. aua ) Cm clt 为母 本 , a 通过 人 工杂 交 方 法选 育获 得 的新 品种 ,杭鳢 1 ” 观形 态 与 亲 “ 号 外 本相 似l 具 有 生长 速度 快 , 食后 能 摄 食人 工 配 合 】 I , 驯 饲料 、 殖病 害少 、 养 成活率 高 、 养殖周 期 短 、 殖产量 养
2 1 0 1年 第 1 —— 期
杂交鳢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东 西朝 向。苗 种 养殖 水 深 07 1 .~ m,成 鱼养殖 水 深 2 25m, 基 高 出最 大水 位 6 ~ 0( 池底 淤泥 厚 -. 塘 08 3 m,
约 3 。 0c 进排水方便 , m 每口池塘配备一台叶轮式增
氧机 。
1 . 方法 初放养 的鱼种 以浮游动物 为食 , .3 4 待长 至 3, 1 2 m左右, 鱼种的消化器官发育完善时即可开始 驯食 , 此时与成鱼的食性基本相 同。将冰鲜鱼制成
场 。与其 父 、 本 相 比, 母 杂交 鳢 具有 生 长 速度 快 、 成
施 用茶 麸后 6 7 。 ~ 即可试 水放 养 。在池 塘 中设 d 置一 个 小 网兜 , 养 l~ 0条 鱼 种 , 2天若 鱼种 放 02 第
活动正 常 , 即可 放养 。鱼 种要求 大 小规格 整 齐一致 ,
杂 交鳢 , 称 杂 交 生 鱼 , 以乌 鳢 ( h n aa— 也 是 C a n t g s 为父 本 , 鳢 ( h n 0mauaa 为母 本 , 过 杂 u) 斑 C an cl ) t 通
天 中午 需 开增 氧机 ,以增强 药 效 并加 快 药 物分 解 。 若无茶麸 , 可干 塘 清 塘 , 67m2 生 石 灰 1~ 5 每 6 用 0 l k , 塘 泼洒 , g全 曝晒 2 3d后 进水 。池水 透 明度 控 制 ~ 在 2~ 0c 水 色 以浅绿 色 为佳 。 0 3 m,
健壮 、 无伤 、 无病 。于 20 0 9年 4月 2 8日放 养 规格 为
25c . m左右 的 鱼种共 3 O万尾 。 鱼种 购于 中 山市 三角
活率 高 、 野性 小 、 驯 食 人 工 配合 饲 料 等 优 点 。 目 易 前 , 三 角地 区杂 交 鳢 已取 代 本 地 斑鳢 , 为鳢 科 珠 成 鱼类 主要 养殖 品 种 。杂交 鳢 的养殖 区域 , 已涉及 广
杂交鳢人工养殖技术
2020.4/畜禽水产杂交鳢人工养殖技术杂交鳢又称杂交生鱼,是乌鳢和斑鳢的杂交后代,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鱼类种间杂交其后代为乌斑杂交鳢,反交结果则称为斑乌杂交鳢。
杂交子一代(F1)具有双亲的优势,如生长速度快、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个体大、肉质好等优点。
近年来,杂交鳢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要养殖品种,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3000~4000千克。
一、杂交鳢习性杂交鳢的习性基本同乌鳢。
乌鳢属底栖生活的鱼类,通常生活在软泥底质、水草茂盛的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湖泊、河流、水库、沟渠、池塘和低洼沼泽地等水域中,多潜伏在水深约1米的浅水区。
其对水温适应范围大,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温为16~30℃,水温在20℃以上时生长较快。
能耐低氧,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也能生存。
当水中严重缺氧时,会将头斜露出水面,借鳃上器官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因此只要保持其鳃部和皮肤的湿度,即能够在空气中存活较长时间。
其食谱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有不同特点,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鱼虾为食。
需要注意的是,该鱼种有自相残食的习性,能吞食体长为自身2/3以下的同种个体。
二、池塘条件为方便管理,池塘面积以1334~2668平方米(2~4亩)为宜,池深在2~2.5米,蓄水深1.7米左右,淤泥不超过20厘米。
池埂坚固,分别在池塘长的两端设置进排水口。
养殖水源为湖泊、水库、河道和地下水均可,水质必须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三、养殖模式我国杂交鳢养殖模式众多,养殖方式多种多样,按养殖品种数量可分为套养和单养。
套养是在主养草鱼、花白鲢等池塘中放养少量杂交鳢,单养则是在同一水体中只养殖杂交鳢。
湖南、珠江三角洲地区则主要采用高密度池塘杂交鳢单养模式。
本文主要介绍池塘单养杂交鳢,为调节水质和提高鱼产量,可在池塘中每667平方米放养40~50尾花白鲢。
1.放苗前准备。
鱼种放养前20天须进行池塘清整和消毒、晒干、冰冻,清除过多的淤泥,加宽、加高池堤,堵塞漏洞。
杂交鳢“杭鳢1号”
机 盐 等 营养 物质 含 量介 于 斑鳢 与 乌鳢 之 间 , 而粗 蛋 白和氨 基酸 总量 两个指 标均 高 于斑鳢 和乌 鳢 。总体 营养 价值 优 于本地 乌鳢 。
26 产 品 的安全 性高 .
22 经驯 化可摄 食人 工 配合饲 料 . 运 用 杂交 育种 技 术 , 杂交 亲 本 的遗 传 基 因得 使 到分 离 、 重组 , 杂 交 后 代 经 驯 化 可摄 食 人 工 配合 使
2 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要点
21 培育 适龄壮 秧 .
分 蘖肥: = ::。钾 肥 分蘖肥 : = :。磷肥基 穗肥 631 穗肥 64
肥 : 蘖肥 : E 811 分 穗H = ::。 24 科 学水 浆管理 .
甬优 1 植 株 偏 高 ,在 肥水 足 的 条件 下 直播 易 5 倒伏 , 宜 机 械 化插 秧栽 培 , 产 关 键 是培 育 好 健 适 高 壮 秧 苗 , 苗 力 求 达 到 整 齐 一 致 , 秀无 病 , 根 秧 清 盘
到 穗 数 苗 8%时及 时搁 田 , 制 无 效 分 蘖 , 田采 0 控 搁
取 多 次轻 搁 。群体 进 人孕 穗期 开 始复 水 , 穗扬 花 抽
沃、 富含有机 质 的 田块 作秧 田, 采用 秧 田本土作 底土 的的盘式育秧技 术 , 田用 种量 1k , 本 比 1 0 。 大 5g秧 : 0 1 21 确 定播 期 示 范 结果 表 明 , .2 . 甬优 l 富 阳市 5在 作单 晚机插 秧 栽培 , 种期 以 5月 2~ 5E为宜 。 播 0 2 l
6%; 杭鳢 1 养殖成活率达 8%以上。 0 而“ 号” 5
25 肌 肉营养 成分 高 . “ 鳢 1号 ” 肌 肉 中水 分 、 脂 肪 、 灰 分 、 杭 的 粗 粗 无
无公害杂交鳢(杭鳢1号)养殖技术规范
食过程为 7 0 。 d 1d 5 . 3 驯食方法 .1 3. 首先把刚死亡的浮游动物制成团状 , 投放 在食 台上 , 同时辅以泼水或用工具敲击 , 形成水流或声音 刺激 , 诱鱼摄食 。 每次投饲量 以 l 吃完为宜 。 h 日投喂 4 6 。d3 后 , 次~ 次 2 ~ d 将鱼浆拌人浮游动物中混合投 喂, 并逐渐增加鱼浆 的 比例 , 至鱼种 可摄 食全鱼 直 浆 。投 喂鱼浆 3 ~ d , d 4 后 将乌鳢( 黑鱼 ) 人工配合饲
2h 4 。清塘后 3 一 d向培 育池 进水 , 水 口用 4 d4 进 O目一
是指在 同一池塘或 网箱 中, 杂交鳢鱼种放养尾 数 占总放养尾数的 8%以上的养殖模式。 0
32 大规 格鱼 种 .
2 1| 01i E簟 j■ — —
6 目网片 过 滤 ,首 次 进 水 使 池 水 深 达 8e 0 0m~ 10m。 0 e 并适量施复合肥培育水质 , 肥料符合 N / YT
N / 9 绿色食 品 肥料使用准则 Y134 r N 0 无公害食 品 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Y 55 1
N 0 0 无 公 害 食 品 Y57
量
5 大规格 鱼种培育
从 3m 左 右 夏 花 鱼 种 培 育 至 10尾/g 30 c 0 k~0
水 产 品 中渔药 残 留 限 尾/g大 规格 鱼 种 , k 为杂 交鳢 大规 格 鱼 种 培 育 阶段 。
34的要 求 。 9
52 放 养密 度 .
5 .2 筛选方法 .3 3.
鱼种初次分筛可在驯食成功后进行 ,以后视鱼
体生长情况每隔 5 d d 7 分筛一次。在操作过程 中, 要求动作轻柔 , 带水操作。
5333 分 养 - - .
杂交鳢杭鳢1号和乌鳢池塘养殖水质对比分析
试验 场地 为杭 州市 余杭 区黑 鱼养 殖园 区 内 。 6口标 准养
殖池 塘 , 面积 均为 20 1 各 池塘 均 具有独 立进 排水 系统 。 0 , m
养 殖 用水 水源 为京 杭 大运 河 水 源 , 经蓄 水 池 净 水沉 淀 后 再
分 配给 各 养殖 池 , 池塘 进 水 口用 6 各 0目网 片过 滤 , 塘 有 池 效保 水深 度 15m。 底平 坦 , . 池 淤泥厚 度 2 m。 0c 鱼种放 养 前 , 用 生石 灰进行 干塘 清 整 , 以彻底 杀 灭寄 生虫 、 原 体及 野 杂 病
在 1个 养 殖 周 期 内 , S 、 O 和 N N 3项 指标 对 以 SC D H一
乌鳢 和 杭 鳢 1号养 殖 池 及运 河 本 底 水 质进 行 连 续 监 测 , 结 果 见 图 I 图 2 图 3 由图 1 图 2 图 3可 知 , 鳢 养 殖水 质 、 、 。 、 、 乌
高、 养殖 周期 短 、 殖产 量 高 、 殖效 益高 等 优点 。 养 养 由于 杭 鳢 1 投 喂人 工 配合 饲料 , 乌鳢 投 喂冰 鲜 鱼 的养 殖 模 式 , 号 较 水
检 测 的各 指标 值 始 终 处在 高 位 , 次 检 测 的指 标 均 明显 高 各 于 运 河本 底水 质 的检 测 指标 值 , 别是 在 高温 养殖 季 节 , 特 这
投 喂 ,将 饲料 投 喂在 弄 毛 竹 围成 的方 框形 食 台中 。饲 养 1 个 养 殖 周期 一直 到 1 1月底 ,2月越冬 , 1 停止 喂食嗍 。
13 测 定 内容 与 方 法 .
l 2 3 4 5 6 7 9 1 l 0 l
鱼 。 试 鱼 种 为 规格 1 0尾 /g的 乌鳢 鱼 种和 1 0尾 /g的 供 5 k 5 k
乌鳢养殖新品种——杂交鳢“杭鳢1号”品种介绍
下易发病种 :3 月的水霉病、5 月的车轮虫病 、6 —4 —7
—
9 月的出血性败血症等。 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如下:
() 1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清 除池塘中的病 原生物 ; () 2 苗种尽可 能就地繁育 ,减 少鱼体长途运输 受
仔 ,乌仔培育与传统乌鳢基本相似,以浮游动物作为开
口饵料 ,至 鱼苗体色转黄 ,此 时,可开 始进行 人工驯
食。
驯食方法:先用死 、活枝角类各一半投喂, 1 天 ~2
萤
5 黧
四、养殖技 术
人工驯食和 “ 分筛过级”是苗种培育过程 中的关键
技术 。
根据 “ 杭鳢 l ”特性,该 良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 号
各黑鱼养殖区域养殖。
1 驯食 . “ 杭鳢1 号” 初孵鱼苗为黑色,形似蝌蚪,称为乌
浙江杭 州市农 业科 学研 究院 ( 水产研 究所) 冯 晓宇
电话 (5 1 8 6 0 2 0 7 ) 7 4 9 0
商使用 的原料质量达标,饲料的安全质量可得到保障; 同时由于使用饲料后 ,饲料浪费少、水质好 、病害少, 减少了药物 的使用 ,也减少了产品中渔药的残留。因此 “ 杭鳢 l ”产品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号
7 抗 寒 力 强 .
似成鱼的斑纹,经短期人工饲料巩 固培育后,即可进入 成鱼养殖阶段 。 2 分筛 .
商 品鱼养殖按照鱼体规格选择不同颗粒人工配合饲 料 ,直至养成商品鱼规格。
3 病 害 防 治 .
比分别为 :1 .% 10 、1 . % . % 5 6 、1. % 6 7 、9 6 。
无公害杂交鳢(杭鳢1号)繁殖技术规范
杂 交鳢 的适 宜 繁 殖 时 间从 5月 初 至 7月 底 , 水
的 良种场 。
52 形 态特征 _
N /
乌鳢体形较长, 圆筒状, 前部圆 , 后部渐侧扁 , 头
尖扁 平如 蛇 头 , 口大 , 端位 , 颌 向前 突 出 , 、 颌 下 上 下 骨具有 尖锐 细齿 。 上腔有 发达 的鳃上器 官 。 鳃 体灰 黑 色, 体侧 有 明显 八字 形排列 的黑 色条纹 。背鳍 、 鳍 臀
水 质符合 G 1 0 B 1 6 7的规定 。
42 池 塘水质 .
养殖 池塘 水质符 合 N 0 1的规 定 。 Y 55
43 底 质 .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 文件 中 的条款通 过本标 准 的引用 而成 为本 标 准 的条 款 。凡是 注 日期 的引 用文 件 , 随 后所 有 其
摄 食 、 质等 情 况 , 冬 季 节注 意 防病 ( 见 本 系列 水 越 详 标 准 的第二 部 分 )用 药符 合 N 5 7 , Y 0 1的要 求 。发现 问 题 及 时 采 取 措 施 , 细 记 录天 气 、 温 、 质 、 详 水 水 投
冬 培育 , 因斑 鳢 在浙 江 地 区 自然状 态下 无 法 正 常 越 冬, 必须 在保 温或 加 温 的条件 下越 冬 , 乌鳢 可在 池 而
53 年龄 、 . 体重
2 1 0 1年 簟 2舅 一 母本 繁 殖年 龄 达到 2足 龄 ,体重 40 0 g以上 ; 父
本 繁殖 年龄 达到 2足 龄 以上 , 体重 10 g以上 。 本 00 亲
使用 年 限不 超过 3年 。
《杂交鳢“杭鳢1号”新品种培育及养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成果获得2012年杭州市科技进步1等奖
决 了传 统 黑鱼 养 殖 面 临 的一 系列 瓶 颈 问题 。2 0 0 9
年, 杂 交鳢 “ 杭鳢 1 号” 通 过全 国水产 原 良种审 定 委 员 会 审定 ( 新品种编号 : G S 一 0 2 — 0 0 3 — 2 0 0 9 ) , 成 为 浙
成 了杂 交鳢 “ 杭鳢 1 号” 养殖水 质调控 及病 害 防治综
《 杂交鳢 “ 杭鳢 1 号” 新品种培育及养殖技术研 究与产业化》 成果是杭州市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经过
多年 的努 力获得 的重大科 技成 果 。项 目承担单 位从
黑 鱼新 品 种选 育 人手 , 自2 0 0 5年 开始 , 以珠 江 水 系 斑 鳢 为母 本 、 钱塘 江 水 系乌鳢 为 父 本 , 通 过 杂交 , 成
地解决 农 民工在 城镇 的立足 问题 。然后 通过迁 村腾
转移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 高效利用上来 , 提高单位
面积 的综 合产 出效 益 。 首先 , 要做 强 农 村 经济 。一是 要 同步推 进 工业 化、 城 市化 和农业 现 代化 。二是 要 建 立 市 区农业 投
地, 集 中建设 规 范农 民小 区。腾退 的宅基 地 、 建 设用 地, 一 部分 复垦 为农业 生产用 地 , 一部分用 作村 集体 发展建 设用 地 ,或通过 增减 挂钩 变现增 强村集 体经 济实力 。 第三 , 要 做 富农 民。实现农 民收入工 资化 、 多元 化和终 身化 。 一 是增加农 业 经营性 收入 。 二是增 加非 农产业 收入 。 三是 增加农 民工资性 收入 。 四是增 加农 民转移 性 收入 。五是增 加农 民财 产 I 生收 入 。■
杂交鳢(杭鳢1号)健康养殖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221 夏 花鱼种 培 育。杂交 鳢夏花 鱼种培 育采 用池 . . 塘 肥水培育 法进 行 ,通 过 定期追施 腐熟有 机肥等 办
法培育 水质 ,做好 水质 调控 ,为杂 交鳢仔 鱼提供 充 足 天然 饵 料 , 当夏花 鱼 种 规 格长 至 3~4c / 以 m 尾 上 时开始用人 工饲料驯 食 。 222 鱼 种 分 级 培 育 。 从 3e 夏 花 鱼 种 培 育 至 .. m 10—10尾 /g大 规 格 鱼 种 ,为 鱼 种 分 级培 育 阶 0 5 k 段 ,人 工 驯 食 和 分 筛都 在 此 阶 段进 行 。① 人 工 驯 食 :采 用 杂 交鳢 专用 人工 配 合饲 料进 行 驯 化投 喂 , 在鱼种 引食成 功后 ,采 用 定点投 喂方法 ,将 饵料投 放 在食 台上 , 日投 喂量 视 具体天 气变化 、水温 、水 质 及鱼 吃食情况 等进 行相应 调整 , 同时做好 水质调
1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① 杂 交 鳢 苗 种 引 进 与 培 育 ; . 2
②适用饲料的选择应用;③环境友好 型养殖模式研究。
1 主 要技 术 经 济指 标 。① 示范 养 殖面 积 2 _ 3 0亩 , 池 塘 主 养 商 品鱼 养 殖 成 活 率 7 %, 出池 平 均 规格 0 5 0 尾 ,单产 25 0R/ , 比传统 乌鳢养 殖增效 5 0 e 亩 :
10 0元 / 。② 对 比传 统 乌鳢 养 殖 ,达 到 商 品规 5 亩
格 时,总体换 水量减 少 8 %以上 。 O
2 项 目实 施 及 完 成 情 况
碍 了乌鳢养 殖业 的健康 持续发展 ,已引起政府 、媒
体 和广大市 民的密切 关注 。
21 引进 杂 交鳢 苗 种 。杭州 绿 凯农 业 科 技 有 限 公 . 司从 2 0 0 8年开始 着 手进 行杂 交鳢 养殖 试验 , 2 1 00 年从杭 州 市农科 院 水产所 引进 优质 杂交 鳢苗 种 12 0
杂交鳢和乌鳢池塘养殖对比试验
杂交鳢和乌鳢池塘养殖对比试验目前,乌鳢养殖产业正遇到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如何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乌鳢养殖产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杂交鳢是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杂交获得的子一代,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易驯食膨化颗粒饲料。
杂交鳢养殖全程采用膨化颗粒饲料投喂,可改善乌鳢养殖投喂冰鲜鱼造成的浪费及水质恶化、病害频发、水源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杂交鳢养殖发展较快,尤其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的养殖,成为鳢科鱼类主养种类。
但目前关于杂交鳢养殖的研究报道甚少,笔者通过对杂交鳢和乌鳢池塘养殖情况进行对比,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7年在杭州市余杭区运河镇华岑特种水产养殖场进行,采取池塘专养模式。
1.1 养殖环境条件杂交鳢和乌鳢养殖塘各2口,每口面积1334m。
(2亩),池塘为长方形,东西朝向,淤泥厚0.15~0.2 m,水深1.4~1.7 m;塘基高出水面0.5 m,进排水口设防逃设施,排灌水方便。
池塘一角移植约1/5水面的水葫芦以调节水质并供鱼隐蔽遮荫。
1.2 鱼种放养杂交鳢鱼种规格为1200尾/kg。
2口塘放养密度分别为7.5尾/m 和10.5尾/m ;乌鳢鱼种规格为1200尾/kg,放养密度分别为4.5尾/m 和9.7尾/m (表1)。
鱼种下塘前,以生石灰清塘消毒。
1.3 杂交鳢人工驯食杂交鳢鱼种规格达到3~5 cm时开始投喂膨化颗粒饲料,进行人工驯食。
1.3.1 驯食设施驯食池为室外土池,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水源无污染。
进排水口设防逃网。
在杂交鳢驯食期间,为避免冰鲜饲料或混合饲料的浪费,将饲料投于食台上,可根据池塘大小设置食台,食台设在水面下25 crn处,并成斜坡状,用竹桩固定,内侧四周固定20 C1TI高的30~4O 目网片,食台可随水位变化而进行调整。
I.3.2 驯食方法保持微流水状态。
鱼稻共生净化水质 黑鱼养殖也可以是低污染产业
鱼稻共生净化水质黑鱼养殖也可以是低污染产业黑鱼养殖的困境,该如何破局?拼成本、比效益,淘汰本地黑鱼,全面转型养殖杂交鳢似乎有点任重而道远。
那么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兼顾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带着这样的问题,钱报记者走进了两家省市级试点黑鱼养殖基地,似乎找到了不一样的答案——鱼塘种稻也能净化水质杭州出台了地方标准养杂交鳢不如养本地黑鱼赚钱,如何打破水产养殖户的惯性思维?其实有一条消息值得关注:本月,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制订的“黑鱼(杭鳢1号)-芦苇稻”种养结合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开始实行。
种水稻也能净化鱼塘水质?钱江晚报记者来到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余杭建光黑鱼专业合作社社长姚建光的鱼塘,一探究竟。
姚建光的鱼塘位于余杭仁和街道三白潭村,这里鱼塘四四方方,清一色在池塘周围种上1米多高的水稻。
姚建光告诉记者,水稻与鱼共生是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这种系统由于没有化学农药的投放,对周遭的生态环境有重大的保护作用。
和普通水稻比,鱼塘里的水稻是浙江大学选育的适宜渔塘种植的专用水稻品种,它长得特别高大,有个形象的名字叫“芦苇稻”。
浙江大学功能性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教授吴殿星说这是双赢的过程:“水稻主要怕病虫害,但养在鱼塘里,虫子掉进水里,就沦为杂交鳢的晚餐。
水稻重要病虫害发生的条件都没有了,水稻也不用喷洒农药。
同时,鱼粪又是很好的肥料,可以帮助水稻生长。
”吴殿星说,因为芦苇稻有很强的净水能力,能有效吸收氮、磷等富营养化元素,能保证沙塘鳢养殖池塘的水质良好,而且它能稳定水体温度,可以为黑鱼、河蟹、青虾等水产提供栖息场所。
与普通稻田里养鱼相比,这种方式下鱼儿活动的空间更大,鱼的产量更高。
以鱼养水其实废水也可以用起来养殖杂交鳢,是否就是唯一的出路呢?在浙江恒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1400多亩鱼塘里,记者看到了另一种答案。
鱼塘老板张高立的鱼塘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国渔技推广示范县“科技示范基地”和杭州市“菜篮子”基地。
杂交鳢杭鳢1号和乌鳢池塘养殖水质对比分析
杂交鳢杭鳢1号和乌鳢池塘养殖水质对比分析摘要杂交鳢杭鳢1号和乌鳢池塘养殖水质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杭鳢1号养殖水体SS、COD、NH3-N含量均较乌鳢养殖水体降低,与运河本底水质较为接近;1个养殖周期内杭鳢1号相比传统乌鳢养殖换水次数减少8~10次,单位面积减少污水排放量达80%,减少总磷污染物排放达87.18%,减少总氮污染物排放达92.97%。
对2个品种池塘水样的重金属检测结果发现乌鳢池塘水样铅指标较高,存在重金属超标隐患;杭鳢1号检测结果达到无公害产品产地环境标准。
因此,认为杭鳢1号的养殖很好地解决了传统乌鳢养殖的面源污染问题,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
通过杭鳢1号养殖的大力推广,可提升乌鳢养殖产业,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杂交鳢;杭鳢1号;乌鳢;池塘养殖;水质对比传统的乌鳢养殖以冰鲜鱼为饵料,饵料利用率低,食物残留量大,水质极易恶化最后发黑发臭,整个养殖过程需频繁换水,养殖污水大量排放到天然河域,对自然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传统乌鳢养殖业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乌鳢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杂交鳢杭鳢1号(以下简称杭鳢1号),是以乌鳢(Channa argus)为父本、斑鳢(C.maculata)为母本,通过人工杂交方法选育获得的新品种,杭鳢1号外观形态与亲本相似[1],具有生长速度快、驯食后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病害少、成活率高、养殖周期短、养殖产量高、养殖效益高等优点。
由于杭鳢1号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较乌鳢投喂冰鲜鱼的养殖模式,水质明显改善。
现将2种养殖方式的水质对比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场地为杭州市余杭区黑鱼养殖园区内。
6口标准养殖池塘,面积均为2 001 m2,各池塘均具有独立进排水系统。
养殖用水水源为京杭大运河水源,经蓄水池净水沉淀后再分配给各养殖池,各池塘进水口用60目网片过滤,池塘有效保水深度1.5 m。
池底平坦,淤泥厚度20 cm。
杂交鳢、鲢鳙鱼、稻循环水生态种养模式
杂交鳢、鲢鳙鱼、稻循环水生态种养模式施振宁;罗强;林伟东【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2页(P34-35)【作者】施振宁;罗强;林伟东【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浙江杭州 311231;杭州翔海生态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30106;杭州翔海生态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30106【正文语种】中文杂交鳢在原乌鳢主养区得到良好推广,目前从养殖产量而言是杭州市继南美白对虾、中华鳖之外的第三大名特水产品种,但杂交鳢毕竟是单位产量相当高的水产养殖品种(通常精养条件下单位产量可达3500千克/亩以上),养殖中后期水体水质富营养化迅速,常会使鱼类因水质较差而影响摄食与生长,通过频繁换水既会影响外界水源环境,又易造成鱼类应激。
在对水污染治理尤为重视的杭州“三江两岸”区域,用生态养殖模式来替代传统模式更显必要。
为此,笔者采取了多种生态养殖模式的试验,其中2013年以来的实施“杂交鳢、鲢鳙、稻”循环水生态种养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模式,现介绍如下。
1.试验地点杭州市西湖区双铺镇外张村元宝沙。
2.种养模式工艺设计生态循环水种养系统主要有水产主养殖区、生物饵料培养区、辅助水产养殖区、肥料添加池、水生作物种植区、沉水植物栽培区、过滤池及消毒活化区这些功能区构成,通过管道或沟渠依次连接。
(1)水产主养殖区:该区采用高密度、高投喂量、循环水养殖模式,占系统总面积的30%左右。
(2)饵料生物培养区:主养殖区流出的废水,经曝气后流入饵料生物培养区,该区占系统总面积的5%左右,饵料生物主要包括轮虫、水蚤、浮游植物、浮萍等。
(3)辅助鱼类养殖区:饵料生物随水流被带入辅助鱼类养殖区,该区以鲢鱼和鳙鱼养殖为主,搭配少量草鱼与鲫鱼、细鳞斜颌鲴,该区占系统总面积的15%左右。
(4)肥料添加池:辅助水产养殖区的水体流经肥料添加池,根据下游水生作物的营养需求添加可能缺乏的磷、钾肥,以利于水生作物的生长。
杭州余杭区将推广黑鱼清洁养殖模式三年内全面推广
杭州余杭区将推广黑鱼清洁养殖模式三年内全面推广从近日召开的余杭黑鱼清洁养殖工作座谈会上获悉,今后三年,我区将利用“五水共治”有利时机,大力推广实施黑鱼清洁养殖模式,努力消除黑鱼养殖的污染问题,使黑鱼养殖做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据区农业局渔业渔政管理总站负责人介绍,我区黑鱼养殖始于上世纪90年代,因其抗病力好、产量大、效益高等优势,对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起到了一定作用。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黑鱼产业成为我区“二鱼一虾”主导产业之一。
据统计,全区黑鱼养殖面积有6194亩。
其中,本地乌鳢养殖面积4473亩(专养面积约1000亩)、杭鳢1号养殖面积1721亩。
2013年产量1.02万吨,产值1.53亿元,主要分布在运河街道、塘栖镇和仁和街道。
传统黑鱼养殖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特别是本地乌鳢池塘专养对环境的污染较大。
养殖过程中大量换水,将氨氮和cod含量较高的养殖尾水直排,加剧河道水体的富营养化。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单一品种的集约化养殖模式超出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养殖过程中需要依靠换水来维持池塘水质;二是大量使用冰鲜鱼当饵料,投饲强度大,饵料利用率低,食物残留量大,水质易恶化,加剧养殖水体水质富营养化。
近年来,我区针对本地乌鳢养殖中存在的水污染问题,在推进黑鱼清洁养殖方面做了一些具体工作。
如积极开展本地乌鳢投喂颗粒饲料试验。
2001年起,区渔业渔政管理总站与美国大豆协会、上海大江饲料公司等单位合作,在本地乌鳢养殖中开展“膨化颗粒饲料替代冰鲜鱼投饲”的养殖试验。
今年,位于仁和街道的浙江恒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进一步开展乌鳢、鲈鱼投喂膨化颗粒饲料的试验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功。
再如大力推广杭鳢1号养殖。
2007年—2010年,我区积极开展杭鳢1号养殖试验与示范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在此基础上,市区两级在2011年—2013年围绕杭鳢1号推广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建设杭鳢1号苗种繁育基地,目前已建成杭鳢1号苗种繁育基地2家,保障了杭鳢1号养殖的苗种需求。
无公害杂交鳢(杭鳢1号)繁殖技术规范
无公害杂交鳢(杭鳢1号)繁殖技术规范
佚名
【期刊名称】《杭州农业与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l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杂交鳢人工繁殖的环境条件、亲鱼要求、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和夏花鱼种培育技术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杂交鳢的人工繁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总页数】3页(P4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9.1
【相关文献】
1.杂交鳢“杭鳢1号”养殖试验与技术探讨 [J], 童志耿;谈灵珍
2.《杂交鳢“杭鳢1号”新品种培育及养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成果获得2012年杭州市科技进步1等奖 [J],
3.杂交鳢“杭鳢1号”养殖技术规范 [J], 冯晓宇;郭水荣;王宇希;谢楠;朱丽敏;刘新轶;林启存;姚桂桂;沈志刚;卜利源;
4.无公害杂交鳢(杭鳢1号)养殖技术规范 [J],
5.杂交鳢“杭鳢1号” [J], 冯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鳢“杭鳢1号”池塘清洁养殖模式
近年来,我区黑鱼池塘养殖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采用的养殖品种为本地雄性乌鳢和广东雌性斑鳢杂交得到子一代乌鳢新品种,通过苗种阶段的分级筛选和后续食性驯化转化,全程投喂专用膨化饲料开展黑鱼成鱼养殖,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很高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
土池,东西向长方形,长:宽为3:2。
面积以2亩~5亩为宜,池水深1.5~2.0m。
养殖场地环境安静、开阔向阳、水源充沛。
池塘水、电、路三通,渠系配套,进排水方便。
二、主要特点和做法
与投喂冰鲜鱼池塘专养模式比较,该模式有以下主要技术特点:
1.鱼种分级筛选饲养
杂交鳢在苗种阶段大小残食现象严重,为保证苗种的成活率,应尽量放养同一规格的鱼苗。
在苗种培育阶段每隔5~7天就要把不同规格的鱼苗进行分养。
分养时,在池塘中搭一只长网箱,隔成三隔。
把鱼种集中在其中一隔,用抄网把鱼种抄至鱼筛中,手在鱼筛外面轻轻搅动水,使小规格的鱼种漏出鱼筛外,大约半分钟后,快速提起鱼筛,把筛中未漏出的大规格鱼种放入另一隔中。
筛选后的大小两种规格的鱼种,按照“分小留大”原则,把小规格鱼种分到空塘养殖,大规格鱼种留在原塘养殖。
具体分养次数视实际养殖情况而定,一般鱼种规格达到14公分时直接进行成鱼养殖。
各规格的养殖密度,3cm时每
亩3~5万尾,5cm时2~4万尾,8cm时1.2~2.5万尾,10cm时0.8~
1.5万尾,14cm时0.5~0.8万尾。
2.驯食完成食性转换
杂交鳢鱼种平均规格达到3公分以上时进行驯食。
通过敲打饲料桶或泼水来吸引鱼苗,使鱼种养成听到声音就上食台吃食的习惯,当投饲后90%以上的鱼种能快速聚拢吃食,说明驯食成功。
整个过程按照活红虫→活红虫+死红虫→死红虫+鱼糜→鱼糜→鱼糜+膨化颗粒饲料→膨化颗粒饲料的顺序,通过逐步改变饲料组成的比例,让鱼种逐渐适应,直到完全吃膨化颗粒饲料。
3.综合调控水质
通过四方面来调控水质。
一、每隔15~20天泼洒一次微生物制剂加快有机物分解;二、7~10月在养殖池塘一角种植占水面积15%左后的水葫芦提高池塘自净能力;三、安装增氧系统,晴天午后开机1~1.5小时,提高池水含氧量,减少有害物质和蓝绿藻的发生。
4.病害防治
根据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病害防治原则,结合我们实际养殖情况,主要通过每亩用15~20斤生石灰进行水质改良和杀菌消毒;鱼种培育阶段按1m水深每亩用20~30毫升阿维菌素,每10天泼洒一次,防治寄生虫病;按1m水深每亩用0.3~0.5斤二氧化氯,每月泼洒1次,防治细菌性疾病;每半个月,在每公斤饲料添加2克大蒜素,连用3天,防治内脏性疾病。
三、养殖实例
2008年养殖秋苗面积50亩,总放养量28万尾,到2009年10月底全部出塘,共出售商品鱼137.8吨,平均亩产5512斤,起水规格每尾1.1斤;出售均价每斤 7.1元,亩产值3.9万元,成本每斤5.5元,亩利润8800多元。
而去年同期用冰鲜鱼养殖的9亩本地黑鱼,平均亩产5932斤,亩产值4.45万元,成本每斤6.5元,亩利润5900多元。
余杭区运河镇新宇村养殖户李国叙2009年养殖的三口杂交鳢池塘,面积9.6亩,5月30日放养规格为250尾/kg的杂交鳢鱼种57600尾,到11月27日干塘,共起捕商品鱼26.46吨(其中规格在0.6kg/尾以上的26吨),市场价为14.2元/kg,销售产值37.6万元,去除苗种、饲料、塘租等成本30.4万元,实现利润7.2万元,平均亩利润7500元,投入产出比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