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之乡_教案_新教材_
5.1.1红松之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历史文化:拥有……文化遗产,反映了当地……特色
5.红松之乡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红松之乡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采取了……措施
-资源利用: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通过……方式,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6.红松之乡与我国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红松之乡位于……,对……具有重要意义
5.1.1红松之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5.1.1红松之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红松之乡——探索地理与人文的交融
-与其他地区的联系:红松之乡与……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实例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红松之乡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地图分析操作,演示红松之乡的地理优势。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投影仪
-计算机设备
-教学挂图
-地理模型
2.软件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
-多媒体教学PPT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3.课程平台:
-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课堂互动平台
红松之乡_教案_(七下_历史与社会_新教材_浙江)__初中_初一_七年级_下
(3)加强立法保护
(4)节约和循环利用,如把木材的枝丫断木 等剩余材料加工成雪糕棒,在锯末中栽培 木耳.
北方地区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 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 临渤海和黄海
小兴安岭在哪里?
小 兴 安 岭
小兴安岭: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中北部,是 我国重要林区之一。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平均 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整个山脉分布着温 带针落叶和阔叶混合林。它与大兴安岭、长白 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 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森林中有梅花鹿、紫 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 、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材。
气温 20 10 0
月份 1
降水 150 100 50 0
7 12
温带季风气候
这种气候 有什么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 国森林资源宝库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 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 就像绿色的海洋。
小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1、长期以来,林区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降低,环境
恶化的原因:
毁林挖掘 毁林开荒
过量采伐
重采轻育
森林面积减少
滥砍滥伐 森林灾害 居民烧柴
可见,林区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东北林区的整治: 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已成为东北林区 的首要任务。
恢复和发展林区的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 主要措施和途径有:
6-1-1红松之乡
第六单元第一课《红松之乡》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课标解读:“不同地区”:在第五单元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格局又能反映各自独特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
(尺度辩证思想,整体论思想)如何达到课标要求:既要展示各区域丰富多彩的人文特色,又要分析自然环境与人文特色之间的联系。
(人地关系论思想)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在第五单元基础上,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为基本格局,在四大地理区域内,选择既能体现区域总体格局又能反映各自独特自然与人文特色的地区。
在第六单元中北方地区选择了红松之乡(山地),小兴安岭(高原),南方地区的平原,盆地。
选择各具特色的地形,各具特色的区域。
而无论是哪一区域的人们生产、生活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充分体现出了人地关系及整体论的思想。
2.教材结构体系: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小兴安岭在中国的位置。
2.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小兴安领自然环境的特点。
3.分析本区域的自然景观、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4.通过案例剖析,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分析现象,探究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
3.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区域的发展变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区域的人文特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红松之乡”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
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条件,适合针叶林的生长。
三、寻宝红松之乡活动三:说说“红松之乡”小兴安岭森林中有哪些宝藏1.东北林区三宝:人参、貂皮、鹿茸2.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阐述: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云杉、冷杉……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这里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看图6-5右边的文字介绍,思考:红松为什么如此珍贵阐述:据不完全统计,60多年来,小兴安岭已经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亿立方米,几乎占全国木材供应量的1/5。
问:这么多的木材是怎样输送到林区外的呢通过铁路、公路、水路运输学生阅读课本结合所了解的知识回答问题学生读文字介绍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四、解困红松之乡人们常说靠山吃山。
长期开发森林资源,使小兴安岭林区面临怎样的问题1.对森林长期过量的开采,使森林资源急剧减少。
2.人们对林下野生菌和药材的毁灭性挖掘,加上森林火灾、虫害等对林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活动四:怎样在开发林区资源、发展林区经济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小组讨论5—10分钟。
•解决措施: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派代表发言(1)抚育并合理地经营与管理;(2)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3)建立红松自然环境保护区;(4)新的经营方式,如把木材的枝丫、断木等剩余材料加工成雪糕棒、用锯末栽种木耳等。
(进一步补充)恢复和发展东北林区的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有:(1)改善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等)。
(2)积极造林,采伐与培育相结合;预防森林灾害,如虫灾、火灾。
(3)开辟多种能源以解决居民烧柴困难问题。
(4)进行林业资源经济转型,发展木材深加工、森林旅游以及森林食品等。
(5)制定森林法,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森林资源等。
以前林区工人的主要工作就是伐木,收入也来自于出售木材。
如今虽然人们不能随便砍伐树木,但它们依然没有离开森林,最终不仅绿色回来了,而且经济发展更快了。
红松之乡北方地区新教材七下
教材的配套资源和支持服务
教学视频
提供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深 入理解。
更新与修订
定期更新和修订教材内容,确保与最新技 术和标准接轨。
学习软件
提供与教材配套的学习软件,方便学生进 行实践操作。
学习社区
建立一个学习社区,方便学生交流学习心 得和笔记。
在线答疑
提供在线答疑服务,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
教材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北方地区初中一年级下学 期的教学。
适用对象
该教材适用于北方地区初中一年 级的学生,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 进行适当调整。
特点
结构清晰
新教材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主题明确,结构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特点鲜明
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 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强化基础知识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增加图表和插图
在教材中增加图表和插图,使 之更加直观易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教学建议丰富
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建议和 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03
教材的编写特点
教材的编写理念和原则
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 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强调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原则
遵循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和趣味 性原则,确保教材内容准确、科学, 同时具有教育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并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材的编写风格和语言特点
风格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生动形象的插图和图表辅助文字说明,使教材更加直观易懂。同时,采用引导式、启发 式的问题和案例,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
红松之乡 上课
红松之乡
——小兴安岭
自学书本36-38页,分析:
1.小兴安岭地区在我国的哪里?
该地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形是怎样的? 3.小兴安岭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征? 4.这样的自然条件与当地的植被有何关系?
小兴安岭在哪里?
黑龙江省中北部
小 兴 安 岭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地形:山地地形,适宜林木生长
四季分明,低于0摄氏度 的月份较多,寒冷。
适合针叶林生长
小兴安岭林区是亚洲面积 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红松是世界上 的珍贵树种。
想一想:
1.如此多的森林资源都发挥了哪些作用? 1.满足了现代化建设和人们生活的需求。 2.自然环境的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小 兴安岭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50
110°E
120°E
40
黄 青 藏 海 高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 原
渤 海
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530N
东 北 平 原 华 北 平 原
450N
400N
东北三省:蕴藏着丰 富的森林、农业、矿 产、和水利等资源, 其中以广袤的原始森 林资源最为珍贵。 320N
恢复和发展东北林区的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有:
(1)改善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等); (2)积极造林,采伐与培育相结合;
(3)开辟多种能源以解决居民烧柴困难问题;
(4)预防森林灾害(虫灾、火灾等); (5)制定森林法,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森林资源等;
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特色旅游业。
•森林铁路、公路、 水运
为我国经济发展 作出了巨大贡献
经济效益
森林长期过量开采
浙江省七年级人教版下册6-1-1红松之乡教案
1. 知识掌握:学生将深入了解红松之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和经济发展。他们能够识别红松之乡的地貌特征、植被类型和气候条件,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此外,学生还将掌握红松之乡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情况,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能力提升: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课堂展示等活动,提高地理信息的提取、处理和运用的能力。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学生还将通过观察和思考,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4. 行为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 影响因素: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可能受到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2. 能力层面: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红松之乡这一课题上,他们可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处理和运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他们关爱家乡、关注生态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过程:
讲解红松之乡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地理特征和植被类型。
详细介绍红松之乡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和产业现状,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红松之乡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红松之乡的特性和重要性。
人教新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红松之乡 精品教学资料包(教案)
人教新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红松之乡精品教学设计一.东北三省的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是北方地区中北部的三个省,位于中国雄鸡的鸡头位置。
1.东北三省具体概述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东北地区三面环山,西大兴安岭、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2.这里的土地真肥沃➢东北平原是一块肥沃得一把能攥出“油”来的黑土地。
➢盛产春小麦、玉米、高粱和大豆等农作物。
3.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
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达到350公斤左右,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
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
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东北虎属中国Ⅰ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4.东北梅花鹿是目前我国养殖梅花鹿数量最多的地方种是多个类型的总称。
是一种中型鹿。
体态秀美,角姿俊,运动灵活,体成熟公鹿肩高95-105厘米,体长100厘左右,体重135千克左右。
皮毛呈明显地季节性变化,夏毛艳丽,为棕黄色或红棕色;冬毛褐色或栗棕色。
冬夏毛均有白斑,但冬毛白斑较淡。
5.紫貂(学名:Martes zibellina)是一种特产于亚洲北部的貂属动物。
紫貂以其皮毛闻名。
紫貂是在白天活动的猎食者。
通过嗅觉和听觉猎取小型猎物,包括鼠类、小鸟和鱼类。
有时也吃浆果和松果。
紫貂大多在森林的地面上筑巢,在天气恶劣或遭遇捕杀时下,它们会躲在巢穴中,甚至将食物储藏在里面。
紫貂的皮毛称为貂皮,在中国只产于东北地区,现已被中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猎野生的紫貂。
归纳:森林宝库——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东北林区三宝:人参、貂皮、鹿茸黑龙江丰林是我国重要的红松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二.小兴安岭的位置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北部以黑龙江中心航线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中国东北边疆的重要门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6.1.1 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红松之乡》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课标: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二、【教材简析】:《红松之乡》是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第一课《北方地区》的第一课时,主要围绕小兴安岭地区的森林资源展开。
小兴安岭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
当地人民靠山吃山,然而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们还不善于主动构建学科的知识体系;对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大多数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也还很有限,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教学。
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使所学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更有效地达成学教目标。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利用地图,描述小兴安岭在中国的地理位置;2.能够运用各类地图,如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获取有用信息,分析概括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特点。
3.学会收集、利用图文资料分析林区人民在开发森林资源方式上的巨大变化,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会分析概括小兴安岭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其丰富的森林资源、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2.通过问题创设,呈现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入课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小兴安岭地区从森林资源破坏、经济衰退到资源经济转型的过程,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红松之乡”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
难点:理解对“红松之乡”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转变的原因,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6.1.2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红松之乡的经济与文化”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红松之乡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平衡?”“红松文化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
答案:红松之乡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木材:红松木质坚硬,耐腐蚀,是优质的建筑和家具材料。
(2)生态:红松林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
(3)旅游:红松林风光秀丽,是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4.例题4: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答案: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1)满族
答案:红松之乡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1)经济发展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如红松林的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等。
(2)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如保护红松林、防治污染等。
(3)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应实现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我上了一节关于《红松之乡》的课。回顾整节课,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了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教学活动。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通过实地考察和分组讨论,学生们对红松之乡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第四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教案:《红松之乡——走进小兴安岭》
《红松之乡——走进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2.教材地位:《红松之乡》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北方地区》中的第一框。
本课《北方之乡》安排了三个区域——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北京,它们作为北方地区富有人文特色的区域代表。
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上体现了北方地区的整体特征,对学生理解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积极的意义。
本课作为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在全书中都起着承前启后的至关重要作用,是由自然地理向人文地理的过渡,既衔接了教材前后内容,更为学生理解人地关系的和谐相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的探究和分析,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在前面的知识储备上升华到人文关怀这一层面上来,并为以后进一步了解其他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材内容:《红松之乡》主要围绕小兴安岭地区的森林资源展开。
小兴安岭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
当地人们靠山吃山,然而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本框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基本还处在直观感受上,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对于事物的表象已初具描述能力,但缺乏把事物的表象或特征与事物的本质联系起来的能力,即由具体到抽象。
因此,本课通过呈现材料、教师层层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材料分析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并学以致用了解红松之乡的发展状况。
三、教学目标1.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这样的自然特征对当地植被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利用地图和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观。
3.通过对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小兴安岭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难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为保护森林和环境,国家对林区采取的新举措、新方法五、教法、学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
红松之乡上课1
木材的枝丫、断木重新利用 野生菌和药材逐步变成人工种植
----------
既增加了收入,又保护了森林 资源,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地形 气候
小兴安岭
红松之乡 (森林资源) 破坏性开发
合理开发
小兴安岭在哪里?
小 兴 安 岭
黑龙江
松花江
小兴安岭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黑龙江省的中北部,我国著名 的林区。
小兴安岭是我国著名的林区,长约360公 里,平均高度为海拔400-600米。整个山脉分布 着温带针落叶和阔叶混合林。红松林是小兴安 岭的象征。它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被称为"红松之乡”。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 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 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 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 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材。
降水量 不大但 气候寒 冷蒸发 寒冷的气候和绵延的山地孕育了茂密的红松林量小,所 地形以山地为主, 以湿润
适合林木生长
小兴安岭山区,松林千里,遮天蔽日。 经济效益
采伐木材 挖掘野生菌和 药材等
森林资源
生态效益
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 保持水土 净化空气
丰富动植物资 源
林区的交通状况
交通十分便 利,铁路、 公路水路
旧三宝:人参、貂皮与乌拉草
新三宝:人参、貂皮与鹿茸
小兴安岭山区的树木有什么特点?
小兴安岭山区的树木一般都有圆锥形 或者尖塔形的树冠,树叶又长又尖, 成为针叶林。
红松生长要求温和凉爽的气候,喜冷凉 湿润气候。
看图6-3、6-4,想一想:
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有何特点? 雨热同期, 冬季漫长,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寒冷
长期以来,林区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 盖率降低,野生菌和药材挖掘殆尽,生态 破坏的原因: 过量采伐 毁林开荒 重采轻育
红松之乡教案
展示:新闻一则:从红松故乡到红松产业之乡
问:如果你是领导班子,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合理开发森林资源,打造红松产业之乡?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从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探讨)
1、模仿森林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建立自然保护区
2、通过木材深加工、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促进林业资源经济转型
保护了森林资源,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展示: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开发-思考
问:小兴安岭地区,当地人民靠山吃山,然而从过去到现在,人民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环境和生活也带来深刻影响。通过对比,对我们现在经济建设带来怎样的启发?(集思广益)
经济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并且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共有五种类型;东北以温带季风为主;温带季风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问:观察小兴安岭地区的重要城市-伊春的气温降水图,认真思考,小兴安岭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气温、降水)
气温:冬季寒冷(冷);低于0度月份较多,(冬季漫长) (动手操作-把低于0度的月份找出来)
降水:就全年分析,总降水量不大,且降水集中夏季,但是,由于气候寒冷,蒸发量不大,总体比较湿润。
展示:课堂小结-板书
展示:本课反思
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进行发展,并且,发展过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美丽中国。
红松之乡
课标要求:
1、利用地图,说出小兴安岭地区在中国的位置。
2、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形与气候对森林植被资源形成的影响。
3、理解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之间协调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新教材7下历史与社会《红松之乡》
北 方 地 区
北方地区位于大 兴安岭、青藏高 原以东,内蒙古 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 临渤海和黄海。 以平原和高原为 主。面积约占全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国的20%,人口约 秦岭 占全国的40%。
华 北 平 原 淮河
渤海
黄海
北方地区 耕地以旱地 为主,是我 国小麦、棉 花、杂粮的 主产地,盛 产苹果、梨、 枣等温带水 果。
东北人参
人工种植
木材深加工 (木材的枝丫、断木、锯木)
森林旅游
设立生态保护区
红松林是小兴安岭的象征。位于 五营以北的丰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 早的以红松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1997年,又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北方的人文
东北的森林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 树种有:红松、落叶松、白桦、云杉 长白山区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红松之乡
----小兴安岭
1、小兴安岭在哪里?
2、为什么这里有着亚洲面积最大 的红松原始森林?
面对森林资源破坏、经济衰退,林 区应该如何发展经济改善生活? 森林的可持续生产(措施) ①合理地经营与管理森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 ②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 家
③木材产品的身份证
林区
④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木材深加工
经 营 良 好 地 林 区
FSC
木材产品的身份证
(森林食品)木耳、人参栽培
用 锯 末 栽 种
东北部
渤海
松花江
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形、 气候特点?为什么适合 林木生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6.1.1红松之乡教案设计
看图6-5,思考:红松为什么这么有名?
四、红松的开发保护
提问:这么多的木材是怎样输送到林区外的?
(1)林区内交通十分便利。(铁路、公路、水运)
(2)林区内的交通与林区外铁路、公路相连。
过渡:小兴安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但由于人们只注重森林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效益(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环境)。长期以来,林区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恶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小兴安岭的剖析,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从案例中感受我国不同区域人们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领略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
对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
(二)教学过程
一、位置与范围
提问:小兴安岭在哪里?描述其位置。(位置:小兴安岭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部,松花江以北)
二、自然条件
看图6-3、6-4,想一想:小兴安岭地区的气候有何特点?主要地形是什么?
1.小兴安岭的地形
小兴安岭的地形属于低山丘陵,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为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属低山,山势较陡;西部位于松嫩平原,地势呈波状。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1.四大地理区域是什么?划分界限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2.你能描述一下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3.北方地区包含哪些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展示红松)提问:你知道这些是什么树吗?你知道红松的故乡在哪里吗?
《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5.1.1 红松之乡【教学目标】1.结合图5-1和图5-3,描述小兴安岭在中国的位置。
2.结合图5-3和5-4,分析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分析小兴安岭的自然条件与当地植被的关系。
3.阅读书本P35-36,概括小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开发存在什么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4、树立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区域发展原则。
【教学重难点】重点:小兴安岭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
难点:树立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区域发展原则。
【具体教学过程】视频导入:内容介绍美丽的小兴安岭。
1、认识北方地区的范围和自然环境特点等。
过渡句: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北方地区的红松之乡。
2、问:红松之乡在哪里?(小兴安岭)3、探林海雪原觅红松之家PPT出示图5—1小兴安岭在中国的位置图5—3 小兴安岭的地形引导学生读图,并从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两个方面去概括小兴安岭的位置。
学生分析,教师总结概括总结:小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位于黑龙省的中北部。
介绍:小兴安岭是我国最重要的林区,它和长白山地被称为森林宝库。
林中有许多的动植物资源。
比如:人参、鹿茸、紫貂。
还有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等。
介绍红松:从经济价值、药用价值角度分析红松的作用。
是世界最珍贵的树种。
过渡句:如此具有价值的红松为何会落地小兴安岭呢?下面我们就从红松的习性角度分析小兴安岭成为红松故乡的原因。
认识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特征。
4、析自然环境解红松密码PPT出示图5—3和图5—4小组合作分析:结合图5-3、图5-4和红松习性,探讨小兴安岭为什么会成为红松之乡?(小兴安岭自然环境与当地植被的关系)。
总结:小兴安岭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小兴安岭自然环境与当地制备的关系)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气候寒冷,蒸发量小,总体比较湿润。
适合针叶林生长。
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合树木生长。
5、品松乡特色析曲折之路过渡句:正是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那么当地的人民是如何利用这一优势的?对,人们利用我大力发展林业,东三省成为中国首选木材基地,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优质木材的同时,我为当地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红松之乡(新教材)
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气温低于0℃的月份比较多,冬季 漫长,气候寒冷;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 较为湿润
总之,寒冷的气候和绵延的山地孕育了茂密的红松林
看图6-5,思考: 红松为什么如此有名? 1、红松是珍贵树种,经济价值高 2、可用于建筑、造船、国防工业
• 小兴安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但由于人们只注重森林的经济效 益,忽视了环境效益(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环境) 为日后生态破坏和资源面临枯竭埋下隐患。
红松又名果松,属于松科植物,国家Ⅱ级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 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红松材质轻软, 不易变形,耐腐能力强,适用于建筑、桥 梁、枕木、家具制作等。弱阳性,喜冷凉 湿润气候及酸性土。
530N
320N
结合书本地图,想一想:
为什么小兴安岭地区适合红松生长?
1、地形:山地地形,适合林木生长
(1)改善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等); (2)积极造林,采伐与培育相结合; (3)开辟多种能源以解决居民烧柴困难问题;
(4)预防森林灾害(虫灾、火灾等);
(5)制定森林法,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森林资源等; (6)木材的枝丫、断木重新利用 (7)野生安岭山脉的东段 ,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 我国重要林区之一。长约三百六十 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 米。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落叶和 阔叶混合林。它与大兴安岭、长白 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 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 等珍贵的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 、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材。这里 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北方地区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长期以来,林区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降低,环境 恶化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见,东北林区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东北林区的整治: 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已成为东北林区 的首要任务。
恢复和发展东北林区的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 衡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有:
(1)改善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等); (2)积极造林,采伐与培育相结合;
(3)开辟多种能源以解决居民烧柴困难问题;
北方地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 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 临渤海和黄海
小兴安岭在哪里?
小 兴 安 岭
小兴安岭:兴安岭山脉东段,在我国东北黑龙 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长约三百 六十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整 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落叶和阔叶混合林。它与 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 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森林 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林 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材。
(4)预防森林灾害(虫灾、火灾等); (5)制定森林法,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森林资源等;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 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 就像绿色的海洋。
北方地区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1、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东北林区)分布?
长期以来,林区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降低,环境 恶化的原因:
毁林开荒 过量采伐
重采轻育
森林面积减少
滥砍滥伐 森林灾害 居民烧柴
气温 20 10 0
月份 1
降水 150 100 50 0
7 12
温带季风气候
这种气候 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 北方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征?
•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在400~800mm,长 城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多为半湿润及半干旱 气候。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 国森林资源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