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执政及其合法性效应考察

合集下载

网络媒体兴起对执政合法性的影响及其应对

网络媒体兴起对执政合法性的影响及其应对

网络媒体兴起对执政合法性的影响及其应对作者:陆传照来源:《理论探索》2010年第03期〔摘要〕网络舆情是反映政党执政合法性状况的重要指标,网络媒体是执政合法性认同消长的晴雨表。

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媒体为增强政党执政党合法性提供了机遇:为执政党了解社情民意、密切党群关系、树立良好形象提供了重要平台;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对政党执政合法性提出了挑战:网络媒体兴起后出现的纽带联系松脆化、社会矛盾显性化、观念整合非权力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执政党的社会影响力,造成合法性认同困难。

执政党应对网络媒体影响应该做到重视研究网络媒体、积极引导网络媒体、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善于驾驭网络媒体。

〔关键词〕网络媒体,执政合法性,影响,应对〔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0)03-0047-03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及伴生的网络媒体的兴起,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对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应对网络媒体对执政合法性带来的影响成为各国执政党面临的共同课题。

我党作为执政党应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影响,不断提高引导、利用和驾驭网络媒体的能力。

一、时代的发展要求执政党必须重视网络媒体的影响网络媒体也称作互联网媒体,它是借助国际互联网这个信息平台,以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等作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

网络媒体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多媒体性、信息的大容量性、传播范围广以及用户的自由度等都是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

正因为此,网络媒体一经产生就迅速发展,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今世界,各国政党都十分重视网络媒体对执政合法性的影响,这是由执政合法性与网络媒体之间的密切关联性所决定的。

(一)从静态看,网络舆情是反映执政合法性状况的重要指标。

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

政治学与行政学徐龙超 200530130049 论合法性问题的复杂性【摘要】从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以后,有关政治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

政治合法性无论从其概念还是从合法性基础的获得和整合方面,都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统治阶级如果丧失其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就会导致合法性危机。

因此,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获得合法性基础和摆脱合法性危机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政治合法性理论渊源合法性的复杂性合法性危机一、政治合法性的理论渊源合法性是现代政治分析的关键术语与热点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内涵复杂、充满纷争的概念。

合法性涉及政治学的一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即如何使政治统治取信于民?合法性问题自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以来就已产生,它关乎到政治统治的兴衰成败。

有关合法性问题研究的历史也源远流长。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已经在对各种政体的生存维系方式的探讨过程中隐晦地谈到政治合法性问题,他认为合法性基础应该是政治上的善,即公平,这已经涉及到政治合法性最核心的问题:同意。

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近代启蒙运动思想家。

正式从理论上自觉探讨政治秩序合法性基础问题的是卢梭。

他的《社会契约论》,更侧重于从“契约”、“公意”的视角来审视“合法的政府”与“合法的权力”。

在他看来,合法的权力是基于人们约定基础上的统治权利。

这种基于契约论基础上的合法权力观,代表了当时思想家们的普遍看法。

严格地讲,这些先前的政治哲学家所探讨的所谓“合法性”问题实际上都是政治权利的“合理性”问题,真正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政治合法性问题的,首推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

他从现实政治现象出发,把合法性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法理型、超凡魅力型。

根据韦伯的观点,现代社会主要以法理型权威为特点,其合法性基础来自于人们对正式的合理合法的制度的尊重。

但是总的来讲,不管这些伟大的政治哲学家如何在政治合法性问题上争论不休,在现代以前,为政权提供合法性依据的意识形态主要来自各种形式的“天命论”和“君权神授论”。

2024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三十)

2024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三十)

2024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三十)单选题(共80个,分值共:)1、新修改的《商标法》取消了对商标注册的可视性要求,明确规定(B)可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P72A、气味B、声音C、立体形状D、外观设计2、构建城镇内涝灾害防治体系的内容不包括(B)。

P83A、城市雨水径流控制系统B、社会资本进行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系统C、排水管网系统D、超标雨水排放系统3、发生严重影响医疗秩序的医疗纠纷,公安机关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后,应当依法出警,开展教育疏导,及时(D)。

P168A.做好有关工作B.协调C.处理医疗纠纷D.制止违法行为4、新生婴儿被认定具有缺陷,需要履行医院正常手续,经过相关医疗检查,由(D)出具正规的婴儿缺陷报告及相应的检查报告原始文件。

P139A、新生婴儿出生医院B、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主治医生D、主治医生和相关体检医护人员5、依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的出资方式不包括(C)。

P59A.工业产权B.非专利技术C.劳务D.土地使用权6、下列与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政治领导相背离的是(B)。

P7A、把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要求及时地反映到立法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B、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司法工作中存在的冤假错案C、加强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统筹协调D、为政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不断改善政法机关的执法条件7、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一般在(A)的村进行选民登记。

P96A.户籍所在地B.居住地C.父母所在地D.栖息所在8、“明管辖、重程序”是着力解决(A)问题的核心举措。

P117A.“越级访、重复访”B.“集体上访”C.“信访不信法”D.“法人上访”9、党政机关应当遵循(D)的原则,严格执行预算,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严禁虚列支出、转移或者套取预算资金。

P77A.不得高于上一年的支出经费B.先有支出、后有预算C.按单位实际需要随用随支D.先有预算、后有支出10、2013年8月底,证监会对光大证券在“乌龙指”事件中的违规行为,作出(C)的严厉处罚。

美国政府”新闻执政”的内涵、动因和经验

美国政府”新闻执政”的内涵、动因和经验

美 国媒 体 乃 至 世 界 人 民和 各 国 媒 体 甚至 政 府 关 注 的议
程是白宫策划出来的议程 ,把议程设置和新 闻选择的
权力 紧 紧地抓 在手 里 。 ”
五是 精心策 划新 闻发 布会 。一 场有效 的新 闻发 布会 ,不仅可以传达信息 ,而且可以借助各种形式 的 编排鼓舞士气 ,进而 制造舆论 美 国政府的新闻发布 会 ,通常都是精心策划的 。每一个发布会 ,都会体 现
怕被视为另类 ,被 “ 主流”边缘化。媒体的这种毫无新 闻平衡和信息对称而言的新闻报道 ,凸显了社会

各种强势集团 ( 如财富集团、媒体集团 )以及他们背 后的政治力量的政治影响力和议程设置力 ,也使得广
大没 有 财 富 、没 有 媒 体 、 没有 学 术 话 语 、没 有 政 治 力 量 的 弱势 人群 ,在 商 业 化 媒体 上 无 法 表 达 自己的 意 愿 和要 求 ,甚至 连 自 己的 “ 史 ”也 在 被 这 类 商业 化 媒 历
美国政 府 ¨ 新闻 擒政 ” 帕 内 涵 动 因 和 经 验
文 。 李 新 文
美国著名的政冶学者兰斯 ・ 班尼特新著的 新 闻:政治的幻象 指 出,新闻的驱动力是经济利益,
而 不 是 民主 。在 当前 日 增 强 的 媒体 商 业 化 、产 业 化的 大 环 境 下 ,议 程 设置 分 为政 策 议 程 、媒 体 议程 、 益 公 共 议 程三 个 方面 。政 府 应该 巧 妙地 通 过 对媒 体 议 程 的设 置 ,把政 府 的 政策 议 程 设置 变 成 公 共议 程 的设 置 ,进 而 在公 众 中形 成 广泛 关注 的议 题 ,最 终实 现 合 力效 应 。这 就是 “ 闻执政 ” 。 新
府的宣传 ,认定那就是事实真相 ,同时也认 同美国政 府作为民主传播者的高大形象。 例如 ,20 年 1月1 日,美国官员在巴格达举行 03 2 4 记者招待会 。驻伊美 国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 ,正

政府行为合法性与公共信任

政府行为合法性与公共信任

政府行为合法性与公共信任政府行为合法性与公共信任是一个充满深度和挑战的问题。

在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承担着独特而重要的责任,包括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和福利以及提供公共服务。

为了确保政府正当行动的合法性,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政府行为的合法性,以及如何建立和提升公共信任。

政府行为的合法性是法律的核心要求。

一个合法的政府行为必须依法进行,符合宪法、法律和制度的规定。

这是确保政府权力行使不滥用、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保证。

合法性的意义不仅仅是法律的约束,还包括合乎伦理和道德规范。

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应该基于公正和公平的原则,遵循人权、民主和法治的价值观。

然而,在现实中,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常常被质疑。

一方面,政府在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限制,使得政策和决策很难完全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和期望。

另一方面,政府官员的个人行为和作风问题,也可能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影响政府合法性的认可,进而削弱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建立和提升公共信任是政府行动的关键。

公共信任是政府行为所依赖的重要资源,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石。

这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增强公共信任。

首先,政府应该确保透明决策和信息公开。

透明决策意味着政府应该向公众开放决策过程,接受公众参与和监督,增加政策的可预测性和公正性。

信息公开则是保证公众知情权的重要手段,政府要主动向公众提供决策依据和过程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及时。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法治建设和实现公正司法。

法治是保障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

政府应该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司法机构,并确保法治的公正和公正执行,以提高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反腐败工作,提高政府官员的廉洁度和道德水平,以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任度。

第三,政府应该重视公众参与和民意反馈。

政府的合法性和公共信任有赖于公众的参与和认可。

政府应该鼓励公众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并提供适当的反馈渠道,接受公众的监督和批评。

政治合法性 -内容

政治合法性 -内容
二、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作为权力主体的政治统治者和作为权力客体的被统治者之间不 平等的权力关系是如何被认可的? (一)政治秩序的促成要素 客观因素:服从的习惯或习俗以及强制性法律的存在。 主观因素:被统治者形成了对统治者的服从义务。 (二)合法性基础的三种类型 传统权威型:建立在长期形成的传统风俗和习惯的基础上。古代 的世袭君主制以及现代世界幸存的王朝统治,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 和摩洛哥,属于此列。 个人魅力型:建立在某个人的非凡个性和超凡感召力的基础上。 法理型:建立在一系列清晰而明确的规则和制度的基础上。现代 国家典型的权威形式。 (三)合法性研究的权威研究
2.共产主义国家的信仰危机。共产主义阵营成员国存在差异性; 理论和现实存在的差距
中国为合法性基础注入新的因素 3.威权国家的合法性危机 现实代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拉美国家和弗朗哥时期的西班牙 致命弱点:将合法性基础建立在短期的可变唯一的经济发展因素 之上。隐患? 面对合法性危机,威权政治能够采取什么应对策略?亨廷顿 第一,直接拒绝承认他们的合法性日益受到削弱,同时希望或相 信他们能够把权力保持下去。负面合法性。 第二,通过强制的服从取代日益涣散的义务而生存下来。 第三,挑起外部冲突,并试图通过诉诸民族主义来恢复合法性。 第四,为他们的政权穿上民主合法性的外衣。 第五,毅然绝然、因势利导主动结束威权统治,导入民主体制。 四、实现政治合法性的基本原则 第一,程序合理化原则。合理的原则和程序本身就是一种权威。 第二,公共供给和服务原则。为社会提供令人满意的公共物品和 服务是政府权威的重要来源。 第三,共同政治价值和理念原则。一个政权的无形资产和资源。 第四,政治中立原则。政治合法性取决于政治的公正性。所谓公 正,即坚持不偏不倚的中立原则。 第五,共同商讨原则。政府吸收主要社会团体和力量参与决策, 形成协商机制,也是强化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原则和途径。

新闻采访权合法性的国际比较与建议

新闻采访权合法性的国际比较与建议

新闻采访与报道权合法性的比较与借鉴杨延春由于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真空的存在,各种腐败现象借机滋生和蔓延,舆论监督就成了反对腐败和倡导健康生活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但是,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尽完善,新闻侵权的诉讼不断增多,这反映了新闻采访权和舆论监督权内涵的合法性在我国法律还上很不清楚。

进一步在法理上明确新闻采访权和舆论监督权的内涵,完善我国的新闻法律制度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不仅具有重大的法律意义,而且还具有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

由于西方社会的法律制度比较完善,特别是对新闻的法律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之进行去伪存真的借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西方社会对新闻采访的法律规定在西方国家,对私有财产和个人权利(“人权”)的强调是非常突出的,这也是他们宪法的立法根本。

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权利意味着保护个人的人格和私生活,使其不被侵犯,或在公众暴露中。

规定,除了机密材料,政府及公用事业机构与公共事务有关的资料都属于应该向社会公开的信息。

但政府档案中有关个人的资料是受保护、不得随意公开的,除非征得个人同意。

如果个人的人格资料(例如姓名、形象和特征)具有公布价值,只要不损害他本人的经济利益,一般说来,个人无权阻止新闻单位使用其人格资料。

为了报道公众关心的问题或事件,新闻工作者有时会打破个人隐私。

但是,只有在个人的私生活侵犯了公共生活或其私生活涉及公共生活的情况下,或者出于公共利益的合法理由,这种新闻报道的行为才具有合理性,并获得保障。

政府机构一般有义务接受有关公共事务的新闻采访。

新闻报道应该准确,新闻工作者应该正直。

这便要求媒介不歪曲或掩饰被采访者身份和被采访事件的可信性。

法律还规定,对嫌疑者、被指控者、罪行受害者的身份均应予以保护。

西方法律一般认为,在合法的私人产业范围内,人们享有自主权,包括是否允许他人进入的权利。

这种权利甚至延伸到某些传统上认为属于“公开”的场所,例如教堂、政府所在地、街道及商业游乐中心等,只要人们从事的是私人性质的活动。

第五讲 政治合法性

第五讲 政治合法性
LOGO

二、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LOGO
现代政治学关于“合法性”或“权威性”的观点概 要:


LOGO
现代政治学关于“合法性”或“权威性”的观点概 要:


LOGO
3、政治革命 案例:阿拉伯“鲜花革命”的启示
——„摘自《中国人权双周刊》第45期2011-02-10;
/home/〕 无论哪一类国家,政治革命都是合法性危 机的可能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阶级 矛盾激化达到极点的产物,它是被压迫者和被 剥削者不再忍受压迫和剥削的激进行为。革命 到来的时候,对原有政治体系的破坏和对既有 社会秩序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社会能否 走出“不断革命”的循环困境,关键还在于能 否形成一种合理的制度,确立韦伯所谓的法理 型权威体系。

LOGO
四、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如何实现和提高政治合法性 :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政治合法化的
过程分为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两个程序或环节。 从输入的角度分析,社会成员个体的愿望和资源 需求需要经过国家和政府而得到处理和安排,所以,共 和主义的理论告诉我们,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来自于民主 过程(the democratic process)、代议制度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s)以及各种透明化的程序 (transparent procedures)。自由主义理论则告诉我们, 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建立在法治(rule of law)和限制国家 行为(the restriction of state action)的基础上。

LOGO
四、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 从输出的角度分析,政治合法性也来自于 国家和政府政策满足社会成员的愿望和需求。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 认为,趋利避害是人 的本性,人以追求最大功利为目的,人们之所 以服从国家,是因为服从的利益大于不服从的 利益,所以,国家只能通过尽可能地提供公共 物品和服务以最大满足人们需要来赢得合法性。 一个国家政权要实现长治久安,除了必须 掌握暴力机器(军队和警察)、拥有文化领导权 (令人信服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之外,还必须通过 以下原则和途径建立广泛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燕继荣:政治合法性研究的一般理论

燕继荣:政治合法性研究的一般理论

燕继荣:政治合法性研究的一般理论燕继荣,1962年生人,北大政治学博士,现为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政治系主任,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院、副所长,北大MPA核心课程主讲,其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发展等。

著有《政治学十五讲》《现代政治分析原理》等。

一般认为,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

政治实践通常也被看成是权力的实施。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而所谓国家政权问题,实际上就是关于政治权力的安排和运行问题。

在政治学研究中,权力(power)和权威(authority)是两个重要的核心概念。

对于一个政治共同体(political community)来说,权力是必需的,因为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实施公共管理的必要手段。

但是,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仅仅依靠权力是不够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国家是维护统治的暴力机器,但是,我们切不可以为,一个政权仅仅依靠暴力就能够维持一种持久稳定的秩序。

一种统治能够得以维持,一种制度能够得以延续,还取决于该统治或该制度的权威性,即取决于民众对于该统治或制度一定程度的认可和接受。

换句话说,政治统治必须以政治合法性或正统性为基础。

权力、权威与政治合法性权力是一种能力,是对他人和资源的支配能力。

正由于此,它才具有极大的魅力。

表现在政治生活中,权力体现为对公共资源和组织成员的支配能力,它不仅成为获取和维护利益的手段,而且,本身就成为一种价值。

所以,个人之间、家族之间、王室之间、党派和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权力斗争。

在传统政治生活中,权力斗争缺乏明确规则,权力运行制度化程度低,使政治过程具有极大可变性和不可预期性;现代政治生活着力于规则和制度的公平性、透明化建设,并对权力运行给以多重限制,使政治生活走向文明化。

权力与权威不同。

如上所述,权力是指一种能力,某人或者某一机构具有的要求他人服从的能力。

权威则是指某人或某机构所具有的让别人自觉服从的能力或合法资格。

论新闻报道的合法性

论新闻报道的合法性

目录前言 (1)一、新闻报道概述 (1)(一)新闻报道的概念 (1)(二)新闻报道的特点 (1)1、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1)2、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2)二、重视新闻报道的合法性 (2)(一)从程序上重视新闻报道的合法性 (2)(二)从方法上重视新闻报道的合法性 (3)(三)从语言上重视新闻报道的合法性 (4)三、研究新闻报道的合法性的意义 (5)(一)维护司法尊严,防止新闻媒体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5)(二)实现新闻舆论监督的法治化,完备新闻法体系 (6)(三)增强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加强新闻界和法律界的合作 (6)结语 (6)参考文献 (8)内容提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新闻报道对于人民了解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机构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专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可能会给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造成一定的损害。

大量的新闻侵权案件的发生也使新闻业人士意识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不仅应注意报道的内容,还要注意在报道的程序、方法和语言上保证新闻报道不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新闻报道、隐性采访论新闻报道的合法性前言新闻报道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传播信息、宣传教化、娱乐生活、表达思想等功能。

它所反映的是社会主流文化,也就是为公众认同的文化。

因此,它必然要遵守它所置身其中的法律文化。

所谓法律文化,包括法律制度、政策、习惯、法律思想、法律意识、法律观念等维系社会秩序的一整套系统。

越来越多以至司空见惯的新闻侵权诉讼说明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公众和有些新闻业人士也已经意识到新闻报道应该讲究精致了:要认识到新闻报道的程序、方法和语言等形式与新闻报道的内容同等重要,应该在报道的程序上保证新闻报道不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一、新闻报道概述(一)新闻报道的概念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新近变动的信息的传播。

简单地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提高领导干部的新闻执政能力研究

提高领导干部的新闻执政能力研究
闻舆 论 的传播 规律 , 确接受 舆论 监督 ” 。这 同样 向各级 领
令、 鼓舞士气 的政治宣传工具的作用 , 如列宁所说 恰 的“ 报纸是集体的宣传者、 组织者、 鼓动者。 这就是 ” 中 国改 革开 放起点 时 中国传媒 业 的基 本情 况 。经过
3 发展 , 20 O年 到 0 8年 , 国共 出版 报纸 14 全 9 3种 , 平
导干部传递出一个鲜 明信号 : 善于 同媒体打交道和 正确 进行 舆论 引导 , 已成 为新 形 势 下 我 们 党 和 政 府
的重 要执 政 能力 与执政 方法 。


新 时期 中国传媒 业的嬗变
均期印数 2 14 7 15 .9万份 。其 中, 全国性和省级报纸 15 种 , 00 地市级报纸 87 , 7 种 县级报纸 1 种 , 6 综合报 纸 86种 , 0 专业 报纸 13 17种 。全 国共有广播 电台
O童亚 军 : 高领 导 干部 的新 闻执政 能 力研 究 提
提 高 领导 干部 的新 闻 执政 能 力研究
口 童 亚 军
摘 要 : 高领 导干部 的新 闻执 政 能力 , 提 是加 强 党的执政 能 力建设 的途径 和举 措 。领 导干
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 的重要作用; 关注社会发展 中媒体环境 的变化 ; 学习新 闻知识 , 尊重新 闻传 播规律 ; 注资讯 , 高理 性判 断 能力 ; 关 提 掌握 应 对采 访 的技 巧 , 塑造 积 极 健 康 的媒 体 形 象 ;
轻 重 的力量 。
48 亿 , .5 手机网民规模为 3 1 亿。微博作为新兴的 .8 自媒 体平 台 , 用户 数 正 呈 现爆 发 式 增 长 。2 1 0 1年 上 半年 , 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 6 1 万快速增长到 19 31 .5

政治的合法性

政治的合法性

对韦伯的政治合法性与哈贝马斯的合法性危机的理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从这些俗语中,就可以体会出自古以来人们就试图对统治合法性作出解释。

而到20世纪,在理论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讨论中,合法性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

在某种意义上,合法性的概念成了理论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几乎所有的政治学家和试图在理论上发表意见的社会学家们,都必须借用这个概念。

应当说,自从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以来,合法性的问题就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政治统治和大规模的社会管理形式,都在谋求合法性上作出了努力。

政治合法性关系到政治秩序和政治统治持久性的问题,并且意味着政权或制度的合理性。

一、马克斯韦伯对政治合法性的探讨对合法性问题加以理论研究是近代的事情,是由马克斯•韦伯第一次对合法性问题作出了系统的探讨。

所以,对于当代社会学和政治学来说,韦伯的著述就成了合法性研究的经典文献。

马克思韦伯是第一位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政治合法性的问题的。

韦伯认为,每一位真正的统治形式中都包含有最起码的自愿服从的成分,即内在的主观的有效性,但仅有这一点还无法构成真正的统治,还必须有对统治的合法性的信仰。

要实现统治的合法性,关键在于“信仰体系”的建立,即建立某种理论体系或意识形态来说明统治者的统治是合理的。

即为:自愿服从+信仰体系=统治/权威系统,其中信仰体系具有关键作用,它决定什么是合法或非法,因而也就决定了权威系统的根本性质。

韦伯用“机会”和“肯能性”来给权力下定义,同样,他认为“一种统治的‘合法性’,也只能被看作是相当程度上为此保持和得到实际对待的机会”。

即合法性是促使一些人服从某种命令的动机,客观上表现为服从这种命令的可能性。

因此,从韦伯的角度看,合法性无非是特定政治系统的稳定性与持久性问题,即“得天下”与“治天下”的问题,它能够使人们对享有权威的人的权力持认同和接受态度,并进而服从其命令。

韦伯在理想层次上总结了现实政治系统和发行统治的三种基本类型,即传统合法性;卡里斯玛型合法性;法理型合法性。

新闻的价值判断及政府应采取的媒体战略新闻的价值判断及政府应采取的媒体战略

新闻的价值判断及政府应采取的媒体战略新闻的价值判断及政府应采取的媒体战略

74NEWS TRIBUNE·2014.1新闻的价值判断及政府应采取的媒体战略□ 红 艳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信息活动,是人们主动地对事实进行的非盈利再现和传播,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信息传播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因而,新闻的价值就与其社会性密切相关。

如果从整个社会环境中加以考察和鉴别,就会知道,新闻价值应该是指新闻中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其核心就是新闻中所包含的社会性。

一般来说,与公众利益关联程度越密切,事物所含的社会性也就越大,反之越小。

所以,新闻价值的实质就是与公众利益相关联的属性及程度。

而这里所说的公众利益,既包括政治经济利益,也包括安全、公正、道德、荣誉、审美等社会价值利益。

当然,新闻的价值界定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心理感官需求,心理感官需求是人们对事物的好奇、趣味等的心理满足等。

所以,一个客观存在或发生的事实,能否被人们以新闻的方式再现和传播,应该取决于两点:一是它在多大程度上以及以怎样的方式与公众的利益相关联,二是它能否满足人们的感官需要。

举例来说,物价、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关系到人们的切身生活利益,恐怖袭击和战争方面的信息关系到人们的政治环境安全状况,司法方面的信息关系到社会公正能否实现和公民权利能否保障,等等。

这些信息的传播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因而成为人们关心关注的新闻,其新闻的价值和社会性也因此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与证明。

由此证明,新闻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就是其蕴含的社会性因素。

事实上,一个民族、一个历史时期的新闻价值判断是有其不同的标准和方式的,有诸多的因素都会影响着新闻价值的判断和选择。

其中政治文化对其新闻价值观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这种新闻价值观念的改变,是新闻传播自身发展的必然,更是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环境、执政方式以及不同的政治诉求所致。

在我国的政治新闻领域,记者采访和报道的重点是各级党和政府的政务活动、各级人大政协组织的活动、各民主党派和工青妇等社会团体活动。

传媒新生态考验领导干部的新闻执政能步

传媒新生态考验领导干部的新闻执政能步
场 。在 民 众 渴 望 已 久 的 政 务 透 明 一 时 还 难 以 实 现 应 电 视 台记 者 ) “ 注 意 ‘ 会 和 谐 ”’ 回应 报 纸 记 、要 社 (
的 情 况 下 , 别 官 员 因言 行 不 当瞬 间 名 闻 天 下 之 事 个
已屡见 不鲜 。 在 一 些 公 众 事 件 上 , 全 民记 者 ” 置 公 共 议 程 “ 设
新课题 。


传 媒 新 生 态 对 领 导
干 部 新 闻 执 政 能 力 提 出 新 挑 战 随 着 网 络 新 媒 体 的 崛 起 , 统 媒 体 的 角 色 与 功 传 能 也 发 生 了 深 刻 的 变 化 , 且 新 旧媒 体 之 间 既 相 互 并
的新 闻事件 层 出不穷 , 新兴媒 体和传 统媒体 频 频被
“ 准 备 替 党 说 话 , 是 准 备 替 老 百 姓 说 话 ? 你 还 ” “ 们 中 央 台 的 记 者 管 得 也 太 多 了 吧 ? “ 敢 在 新 你 ”你 华 网 曝 光 , 就 叫 它 关 闭 !“ 以 正 面 宣 传 为 主 , 我 ”请 否 则 我 可 以 不 接 待 ! “ 者 证 在 我 们 这 里 没 用 的 。 ”记 ” “ 极 个 别 的 媒 体 记 者 , 建 立 黑 名 单 。 … … 近 年 对 将 ” 来 , 府 官 员 面 对 媒 体 采 访 言 论 不 当 引 发 轩 然 大 波 政
挑 战 之 一 : 何 应 对 网 络 新 媒 体 的 冲击 如 “ 前 没 有 网 络 的 时 候 多 好 啊 , 让 他 们 怎 么 以 想 说 就 怎 么 说 ” 这 是 陕 西 绥 德 市 委 宣 传 部 部 长 3年 , 前 的感 叹 。在 “ 人 都 是 传 播 者 ” 网 络 时 代 , 府 人 的 政

新闻执政——公共权力对媒体的驾驭能力

新闻执政——公共权力对媒体的驾驭能力

中 图分 类 号 : 3 . 9 D6 1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3 9 ( 0 0 0 — 0 40 1 0—6 9 2 1 )20 1-5


新 闻执 政 的本 质 和作 用
热 衷 的话 题 以及美 国社会公 众熟 悉 的话 语形式 与 媒 体进行 沟通 , 把政 府 的公共 政 策方 向 、 政策制 定
袖 与 民众 沟通 的有 效途 径 。其 实 , 利用 当时 最 先
进 的 传 播 方 式 与 民众 进 行 沟 通 并 不 是 罗 斯 福 担 任 总 统 以后 才 开 始 的 事 情 。 当 罗 斯 福 还 是 纽 约 州 州
构 和各种 政治 组 织 、 利益 集 团也将 影 响媒 体作 为
华 丽 的辞 藻 , 有 空 洞 的 口号 , 有 咄 咄逼 人 的气 没 没 势 , 是 发 自内 心 、 易 近 人 、 平 淡 淡 的 大 实 话 。 全 平 平 正 是这些 平平淡 淡 的大实话 , 动 了美 国人 民, 打 提
提 高公共 政策 部 门 的执 政 形 象 、 执政 公 信 力 和执
过 程 以 及 政 府 领 导 人 的 行 动 意 图 通 过 媒 体 告 诉 社
“ 闻执 政 ” 提 法 源 于 美 国 白 宫 的 新 闻 发 言 新 的
人 。所 谓新 闻执 政 , 指执 政 者 通过 媒 体 新 闻来 是 执 政 。具体而 言 , 是 指执 政 者 运用 媒 体 新 闻来 就
政 的合 法性 , 向社会 公众 传播执 政者 的决策 意 图、 施 政方 针 , 以实现执 政者 的执政 主张 和路线 方针 。 正 如我们 所知 , 国政 府 与新 闻媒 体 的关 系 美 和我 国政 府与 新 闻媒 体 的关系 有很大 的不 同 。美 国的新 闻媒体 与 政府 之 间 没 有隶 属 关 系 , 闻媒 新 体并 不 是公共 权力 的组成 部分 。媒体 以独立 的新 闻机 构形 式 出现 , 被 视 为是 独立 于 立法 、 并 司法 、

新闻的权力监督作用

新闻的权力监督作用

新闻的权力监督作用新闻作为信息的传播媒介,担负着传递真实、准确、公正的信息的重要责任。

其不仅能够为公众提供必要的信息,而且具有监督权力的作用。

本文将就新闻的权力监督作用展开讨论。

一、媒体监督公共权力媒体作为第四权力,可以对其他三个公共权力(行政、立法和司法)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实现权力分立和制衡。

通过报道政府的重大决策和行动,新闻媒体可以曝光腐败、权力滥用以及其他不当行为,从而确保政府的行动得到监督和约束。

例如,新闻媒体在揭露政府官员贪污腐败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反腐败斗争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效果。

二、揭示社会问题与不平等现象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对社会问题和不平等现象的报道,帮助公众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从而有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比如,新闻媒体可以揭示教育不公平、贫富分化、环境破坏和社会歧视等问题,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促使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推动司法公正与法治建设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可以对司法不公和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和批评,推动司法公正的实现。

通过报道重要的法律案件和司法审判过程,并对判决结果进行评析,新闻媒体能够帮助公众了解法律的适用和司法机关的职责,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正性。

此外,新闻媒体还可以通过宣传法治理念和普及法律知识,推动全社会遵守法律,加强法治建设。

四、监督商业机构和社会组织除了对政府和司法进行监督外,新闻媒体还可以对商业机构和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的监督。

通过揭露企业违法行为、虚假广告以及社会组织的不当行为,新闻媒体能够起到约束和警示的作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总体而言,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具有权力监督的作用。

通过揭示社会问题、监督公共权力、推动司法公正以及监督商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种方式,新闻媒体能够发挥其专业优势,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提高新闻媒体的素质和整体水平,保障新闻媒体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是维护新闻权力监督作用的重要保障。

媒体报道与社会舆论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媒体报道与社会舆论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媒体报道与社会舆论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媒体报道一直扮演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的爆炸增长和媒体的多元化,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媒体报道的权威性与公正性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媒体报道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媒体报道的权威性权威性是媒体报道的核心价值之一,它决定着读者对报道内容的接受程度。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媒体报道可能存在着不足之处。

首先,报道中可能存在事实不准确或夸大的情况。

举例来说,为了吸引眼球和点击率,一些媒体倾向于夸大事件的影响力或负面效应。

这种夸大可能导致读者形成错误的认知,损害报道的权威性。

其次,可能存在着政治或经济利益的干预。

媒体的所有者或赞助商有时会施加压力,以达到某种目的。

这样的情况下,报道往往会有所偏颇,无法保持中立立场。

最后,某些媒体在报道时可能会偏袒某一方,忽视其他观点的存在。

这样的报道在观众中引发争议,降低了媒体的权威性。

为了提高媒体报道的权威性,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媒体应该加强专业素养,提高新闻编辑和记者的专业技能。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报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媒体应该遵循新闻道德规范,确保报道真实客观,并充分披露报道的背后利益关系。

这样可以增加对报道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最后,媒体需要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问责。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媒体报道中的不当行为,提高权威性。

二、媒体报道的公正性公正性是媒体报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公正性要求媒体在报道中保持中立立场,客观公正地传递事实和观点。

然而,公正性往往受到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难以完全实现。

首先,经济利益可能对媒体报道的公正性产生影响。

一些媒体往往会向广告商靠拢,为了获得资金支持,可能会有所偏袒。

这种情况下,媒体报道的公正性就会受到质疑。

其次,政治因素也可能对媒体报道的公正性产生干扰。

政府可能采取各种手段来限制或控制媒体的报道内容,从而影响公正性。

媒体对政 治事件的报道与公众反应

媒体对政 治事件的报道与公众反应

媒体对政治事件的报道与公众反应在当今社会,媒体对政治事件的报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公众获取政治信息的主要渠道,还对公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政治事件往往涉及国家的发展方向、政策制定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等核心问题,而媒体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则直接塑造了公众对这些事件的理解和反应。

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在报道政治事件时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一方面,媒体需要准确、客观、全面地呈现事件的真相,确保公众能够获取到真实可靠的信息。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媒体的报道有时可能会出现偏差或不完整。

比如,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某些媒体可能会过度渲染某些细节,或者只报道事件的某一个方面,从而导致公众对事件的理解产生片面性。

另一方面,媒体的报道角度和立场也会影响公众的看法。

不同的媒体可能因为自身的政治倾向、商业利益或者价值观念的差异,对同一政治事件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

这就使得公众在面对众多的媒体报道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去辨别和筛选信息,以形成自己相对客观和准确的判断。

政治事件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也给媒体的报道带来了挑战。

一些重大的政治决策可能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博弈,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往往错综复杂。

媒体在报道这类事件时,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为公众提供清晰、有条理的分析和解读。

如果媒体只是简单地陈述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那么公众就很难真正理解事件的意义和影响,从而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反应。

当媒体对政治事件进行报道后,公众的反应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部分公众可能会积极关注并参与讨论,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他们会依据媒体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政治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种积极的参与有助于形成社会舆论,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产生一定的监督和推动作用。

然而,也有一部分公众可能对政治事件表现出冷漠或不关心的态度。

这可能是由于他们认为政治与自己的生活距离较远,或者是对政治体制缺乏信任和信心。

论政治权威及其合法性基础

论政治权威及其合法性基础

论政治权威及其合法性基础3王红光1颖2黄( 1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430079 ;330013 )2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江西南昌摘要:秩序是人类政治生活的首要目标,良好的秩序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一定的秩序需要政治权力来建构和维持,但政治权力解决的是政治秩序何以可能的问题,政治秩序要持久存在,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合法性基础,即建立政治权威。

本文通过梳理中外学者对合法性基础理论的阐述,认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存在于这三个层面:意识形态的规训性、政治过程的守法性和政治产品的有效性。

关键词:秩序;权力; 政治权威; 合法性基础中图分类号: D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0768 ( 2006 )04 - 0009 - 04公共生活的有序状态是人类社会共同体存在、持续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的首要价值目标就是在人类的公共生活中建立起有效的秩序。

良好的秩序需要有共同的权威来建构和维持, 从表面上看,权威所表达的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实质上是政治权力的正当性或合法性问题。

从根本上而言,权威不是基于权力而形成的,而是基于人们的认同和信仰而形成的,也就是说,任何政治体系必须具备相应的合法性基础,才能持久生存和发展。

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中外学者对合法性基础理论的阐述,试图提出对此问题的分析框架。

一权威是植根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景象。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权威反映了一定社会秩序的内在需求。

秩序是人类政治生活的首要目标, 良好的秩序是社会共同体存在、持续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就认为: “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

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 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

[ 1 ] ( P7 ) 因为自由的存在是以秩序为条件的,只有在秩序的基础上,自由才对人的生活有积极意义, "如果我们出于理性,而不是出于情感;如果我们尊重实际,而不是沉湎于想象,我们就应该承认,对于社会公共生活而言,秩序与其社会价值相比具有优越性" [ 2 ] ( P187 ) , 因此, 政治的价值目标是在人类的公共生活中建立起有效的秩序,而一定的秩序需要有共同的权威来建构和维持。

美国政府"新闻执政"的内涵、动因和经验

美国政府"新闻执政"的内涵、动因和经验

美国政府"新闻执政"的内涵、动因和经验
李新文
【期刊名称】《南方电视学刊》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美国著名的政冶学者兰斯·班尼特新著的《新闻:政治的幻象》指出,新闻的驱动力是经济利益,而不是民主。

在当前日益增强的媒体商业化、产业化的大环境下,议程设置分为政策议程、媒体议程、公共议程三个方面。

政府应该巧妙地通过对媒体议程的设置,把政府的政策议程设置变成公共议程的设置,进而在公众中形成广泛关注的议题,最终实现合力效应。

这就是“新闻执政”。

【总页数】2页(P119-120)
【作者】李新文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及其关系 [J], 冯永川
2.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基本经验内涵探论 [J], 浦解明;钱文华
3.人的现代化:内涵、动因、规律及经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 [J], 张智
4.我国新闻出版市场准入规制内涵与动因分析 [J], 姚德权
5.社会民主、党内民主、民主执政范畴的基本内涵及逻辑关系——兼谈浙江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J], 胡承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纸的最大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 够成为运动的喉舌”。所以,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 涉足新闻传媒就将其定位为喉舌的角色。1930 的《红旗日报》发刊词说:“本报是中国共产党机关 报,同时在目前革命阶段中,必然要成为全国广大 工农群众之反帝国主义与反国民党的喉舌”,1942 年延安《解放日报》在“致读者”的社论中说:“使
常数项 [Y=1] [Y=2] 自变量Xl=0
Xl=l X2=0 X2=1
估计值Wald值显著性水平
—3.024 1.014 —1.836 O 一.442 0 8.618 .003 280.028 74.759 99.802 .0C10 .000 .000
调查采用入户面访问卷调查方式,抽样采用 分层配额抽样法,调查地点选择南京市的鼓楼区、 玄武区、白下区、雨花区、建邺区、下关区、秦淮区 以及浦口区。共发放问卷900份,实际回收有效 问卷871份,有效回收率达96.8%;采用SPSSl3.0 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样本 中,男性占52.6%,女性占47.4%;三十岁以下的 年轻人占42.6%,三十至五十的中年人占43%,
科学执政合法性、高效执政合法性、民主执政合法
117
万方数据
I萄隶社会科学
的算术平均数作为政府新闻价值指数,再以政府
新闻价值指数的平均值为界将政府新闻分为高价
2010年第10期 表l执政合法性与政府新闻价值、 政府新闻传播效果的logistic回归参数估计
值组和低价值组两类,以便模型建构和分析。

—、\统计参数 常数项及自变量\
伦理使统治秩序得到维护的方式已经失效,于是
导致规范结构的改变,与此同时它又对系统自律 构成了限制,因而提出了新的合法性要求。@“现 代化往往会导致合法性危机,这是世界上的一个 普遍现象。”(垒)高有效性未必一定就会拥有高合法 性,这是发展中国家执政党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政绩效的期望和要求,从而使其合法性受到削弱。
同,而高执政有效性也未必就能拥有高合法性,因
此,合法性一方面有赖于执政党加强自身的执政 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如何有效地与社会公众建立 良好的沟通关系,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无疑是至 为关键的环节。而现代大众传媒由于其强大的社 会影响力成为政府建构合法性的最有效的平台, “新闻执政”应运而生。
《(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示》中又说:
2010年第10期
在中国,新闻媒介作为党的“喉舌”被直接界 定为执政工具,“党管媒体”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 基本方针之一。“喉舌”论源于马克思对新闻传媒 的观点。1849年2月7 El,马克思在《新莱茵报审 判案》的辩护发言中说:“报纸按其使命来说,是社 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 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由的人民精神 的千呼万唤的喉舌”。同年12月15日,马克思在
大?各种不同类型的政府新闻在建设合法性的过
程中有何不同的作用?是否存在有效地策略来改
善政府新闻的合法性效应?这些都是政府部门管
理者最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目前这些问题的研 究尚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尝试通过实证研究来回 答和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把政府新闻界定为政府因执政需要,主 动或被动通过大众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涉及政 治、经济、文化,公共政策,突发性事件,民生、舆情
116
万方数据
新闻执政及其合法性效应考察
等政府信息。具体包括政治性新闻、宣传性新闻、
突发事件新闻、政策公告新闻、政务沟通新闻、舆 论监督新闻等六类。 合法性即社会认同的来源有三种理念类型, 一是源于传统性社会认同,是对执政者的传统地 位上的神圣性的认同,即对某种神化式或宗教式 或形而上的世界观的认同。二是源于卡理斯玛型 社会认同,是对执政者的先进性的认同,即对执政 者的卓越的才能、高尚的品德、完美的个人魅力的 认同。三是源于法理型社会认同,是对一个经由 公众协商并共同认同的规则或指令的社会认同, 这种合法性是社会理性化的结果,它第一次把人 与权力相分离,肯定权力在本质上不再属于担任 某一职务的某个个人,而归之于职位本身。⑩《中 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 出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词包括发展经济、 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独立自 主外交等,其核心内容是执政合法性建设,而且主 要目标是卡理斯玛型社会认同和法理型社会认同 的建设,其中,卡理斯玛社会认同强调科学执政、 高效执政,法理型社会认同强调民主执政和依法 执政。科学执政要求执政党正确认识执政规律, 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来执 政。高效执政是指执政党有效推动经济和社会全 面发展。民主执政要求执政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 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执政是要求执政党依据宪法和法律对国家政 权机关实行政治领导。 我们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从媒介公开报道的 政府新闻中选取六条新闻,每类政府新闻议题分 别是:(1)政治性新闻:“温家宝宣布09年工作目 标GDP增长保8%”。(2)宣传性新闻:“向任长霞 学什么”。(3)突发事件新闻:“质检总局要求特仑 苏禁加OM”。(4)政策公告新闻:“南京购房补贴 明起可领”。(5)政务沟通新闻:“南京长江四桥昨 日奠基”。(6)舆论监督新闻:“涉嫌严重违纪,周 久耕被立案调查”。 执政合法性由卡理斯玛型社会认同度和法理 型社会认同度二个二级指标构成,三级指标包括
政府新闻价值指数反映政府新闻质的属性,
由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等五 个指标构成。时新性测量政府新闻的新近程度和 及时程度;接近性测量政府新闻与公众的接近程 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距离远近;显 著性测量政府新闻中的参与者的知名度及其活动 的受关注程度;重要性测量政府新闻的份量及重 要程度;趣味性测量政府新闻使公众感兴趣的程 度。五个变量都采用五级量表测量,分别是“非常 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很不好”,分别 赋值为1、0.75、0.5、0.25和0,最后计算五个变量
(4)腐败现象产生的政治离心力。政府是社会公 众行使国家权力的代理人,但权力与经济交换产 生的腐败现象必然导致社会公众的强烈公愤,从 而冲击政府的合法性基础。(5)社会结构分化构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党的主流媒体公信力与影响力研究”(ogBxw002)的阶段性成果。
115
万方数据
南京社会科学
成了对政府合法性的威胁。在社会转型的结构性 变动中,新兴社会阶层的力量日益壮大,必然会提 出各种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当这些要求不能得 到满足的时候,必然导致他们丧失对政府的认同 和信心。⑥在一些多党执政的国家,攻击执政党的 合法性往往成为在野党最有力的竞选武器,而上 述各点也正是它们最常用的攻击策略。 基于合法性本质上是社会公众的一种心理认 式间接进行的。
它确定议程。”“管理媒体己成为成功的政治统治
的重要部分,从市政厅到白宫,从基层的社会运动
到庞大预算的利益组织,都是如此。”(Z)肯尼迪总
统任内的助理国务卿罗杰・希尔斯曼,他认为“无 论你给民主国家下何种定义,新闻界都是管理国 家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民主形式。”(8)美国政府对新 闻执政理念和方法的重视,其制度基础是美国的 多元主义政体结构。在美国宪政制度下国家权力 的制衡机制使得每个权力主体的权力都受到其他 主体的制约,即使是最高权利象征的总统也是如 此。“甚至总统好像也是把大部分时间用耍手腕, 进行说服,企图施加压力,使用任何可用的手段、 权力和影响来说服有关的人。”⑨当然,另外一个 直接原因是新闻管理的体制。美国媒体是一种纯 商业化的运营管理体制。媒体独立于行政体系之 外,与政府之间并无直接的产权关系,所以,政府 通过媒体进行执政是通过政治公共关系管理的方
所谓新闻执政是指政府通过大众媒介主动或 被动地发布各种新闻,以树立执政形象,提高社会 公众认同度的行为过程。新闻执政的理念和方法 被各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执政党所共同倾睐。 前白宫传播顾问大卫・哲根所说的:“要成功 进行统治,政府必须确定议程,而不能让媒体来为
《解放日报》成为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成为一 切愿意消灭民族敌人、建立民族国家的人的共同 的喉舌”⑩。最早明确提出党管新闻工作思想的 是列宁。他在1905年《党的组织和出版物》一文 中提出,报纸应当成为各级党组织的机关报,党的 出版物应受党的监督。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延 安整风中明确提出了党报的党性原则问题。“党 管媒体”的原则对所有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 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提出明确的要求,从而确 保党对媒体的绝对管理和控制。 那么,新闻执政过程中,政府新闻的传播是否 能够显著地提高执政合法性?提高的程度有多
性和依法执政度。本文采用五级态度量表测量执 政合法性。变量赋值方式是从“非常满意”到“非 常不满意”分别赋值为1、0.75、0.5、0.25和0。执 政合法性指数由各指标的算术平均数得到。我们 以执政合法性指数的平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为组 距将将样本分为低认同度、中认同度和高认同度 等三个组,以便于拟合执政合法性与各自变量之 间的Logistic回归方程。 政府新闻传播指数是指政府新闻传播的强 度、效度,二级指标包括到达率、受众阅读方式以 及受众议程设置效应。到达率是指各类政府新闻 通过媒介的传播到达受众的程度。变量赋值为0 和1,到达为1,未到达为0。到达率主要反映政府 新闻传播的强度。受众阅读方式是指受众阅读各 类政府新闻的方式,包括大概浏览、全篇通读和思 考性阅读。受众阅读方式测量受众被政府新闻吸 引的程度,不同的阅读方式对应不同的传播效果, 思考性阅读是表示受众的高度参与以及较好的传 播效果,全篇通读次之,大概浏览再次。三种阅读 方式分别赋值1、0.75、0.5。问卷中还有一个选项 “见到标题但没认真读过”赋值为0。议程设置效 应是指公众接触各类政府新闻以后以之为话题与 他人闲聊议论的程度。调查中,采用李克特量表 法测定政府新闻的议程设置效应,从“非常同意” 到“非常不同意”分别赋值为1、0.75、0.5、0.25和 0。政府新闻传播指数采用到达率、受众阅读方式 和议程设置效应三个变量的算术平均数,然后以 均值为界将政府新闻分为高传播效果组和低传播 效果组,以便模型建构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