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唐老师的幸福生活烧烧菜,研究研究天体物理-精选文档
南仁东简介
1,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出生于吉林辽源,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天文学家,“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2,南仁东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曾获全国创新争先奖、改革先锋称号、改革先锋奖章。
2017年9月15日因病逝世,享年72岁。
3,南仁东出生在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6岁上学,先后就读于辽源中兴小学校、辽源四中、辽源五中,因学习成绩异常突出,屡获学校表彰。
1963年,南仁东以高考平均98.6分(百分制)的优异成绩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称号,并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1963年9月-1968年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真空及超高频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
1978年9月-1987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王绶琯),先后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4年始,南仁东使用国际甚长基线网对活动星系核进行系统观测研究。
在这一领域的早期发展阶段,主持完成欧洲及全球网十余次观测。
首次在国际上应用VLBI“快照”模式,取得丰富的天体物理成果;VLBI混合成图,达到国际最高动态范围水平。
建立中国相关后图像处理中心,使80年代中国进行VLBI数据分析成为可能。
4,1993年,在日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南仁东跟同事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1994年7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概念提出。
5,1994年始,南仁东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建设巨型球面望远镜作为国际SKA的单元,开始启动贵州选址工作。
为了给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选址,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先后对比了1000多个洼地,时间长达12年。
16,995年11月,“大射电望远镜”中国推进委员会成立,由南仁东任主任。
[初中物理]内能+课件+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4.(2023∙营口中考)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气体膨胀对外做功,自身内能会减少 D.热传递过程中,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15.(2023∙佛山期末)《冬日田园杂兴》中写道: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 酒暖如汤.图甲中用地炉加热酒,锅内的热水和酒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 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酒和热水含有的热量相同 B.酒从热水中吸热,内能增大 C.热水和酒之间发生热传递的原因是它 们的内能不同 D.热水和酒温度相同后仍在发生热传递
7.(2023·中山期中)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的热量越多
8.
2023年五一假期,淄博烧烤“火出圈”,“坐高铁去撸串”
等话题不断在社交平台刷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烧烤过程中,烤肉放出热量
16.(2023∙广州期中)如图是在标准大气压下,一定质量的某种晶体熔化过 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则该晶体在此过程中的“内能随时间变 化”的大致情况是( D )
A
B
C
D
第十三章 内能 第 2 节 内能
内能 1.[物理观念]刚出炉的烤红薯浓香扑鼻,等一会儿烤红薯变凉后香气 变淡,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温__度____有关;温度为0 ℃的物体 _有___(选填“有”或“没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__焦__耳__(_J_)__.
2.小瓯同学在超市买了“自热鱼香肉丝煲仔饭”.如图所示,包装被分 为上下两层,通过向下层加水,使发热包膨胀升温,一段时间后便可 食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未加热的米饭无内能,加热后的米饭才有内能 B.加热时,盖上小孔冒出的“白气”是水分子扩 散现象 C.发热包加热碗里的食物,食物的内能增大 D.刚开始加热时肉丝温度升高,内能可能不变
江苏省扬州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2023 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 小题,共9.0 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不屑.〔xuè〕栈.桥〔zhàn〕刹.那〔shà〕退避三舍.〔shè〕B.泥泞.〔nìng〕琴弦.〔xuán〕风行.〔mǐ〕磕磕绊.绊〔pàn〕C.残骸.〔hé〕雄踞.〔jù〕摩挲.〔suō〕寸积铢累.〔léi〕D.镌.刻〔juān〕混沌.〔dùn〕褶.皱〔zhě〕如火如荼.〔tú〕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津.津.乐.道.地谈论水道的故事。
B.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再次带着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C.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中,中国参展文物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D.用“喜马拉雅”听书,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丰富了生活,大家趋.之.假设.鹜.。
3.以下讲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国家宝藏维权大事扫黑除恶黑洞照片。
讲解: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构造。
B.2023 年 1 月,短视频《啥是佩奇》一经公布,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神经。
讲解: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人工智能技术迅猛进展,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讲解:句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
D.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才智的结晶。
讲解: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长城是结晶”。
4.以下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下层人物形象。
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学问分子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欲的小市民于勒。
B.阅读游记,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
余秋雨的《阳关雪》,记录阳关文化苦旅,抒发历史沧桑感;谢大光借《鼎湖山听泉》,表达于游山听泉中净化心灵、感悟人生之思。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名师选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名师选题单选题1、南宁的夏天温度较高,天气炎热,此时喝一瓶冰水降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若保持手握瓶子一起静止,以下操作能让摩擦力变大的是()A.增大手的挤压力B.增大手与瓶子的接触面积C.把手弄湿D.往瓶中加入少量的水答案:D若保持手握瓶子一起静止,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始终与重力大小相等,增大手的挤压力、增大手与瓶子的接触面积或把手弄湿都不能使摩擦力变大,往瓶中加入少量的水,重力增大,可以使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增大。
故选D。
2、如图所示,俄国寓言故事《天鹅、大虾和梭鱼》中说:“有一次,天鹅、大虾和梭鱼,想把一辆大车拖着跑,他们都给自己上了套,拼命地拉呀拉呀,大车却一动也不动了。
”下列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因为大车太重了,所以不动B.因为天鹅、大虾和梭鱼的力气太小了,所以拉不动大车C.大车其实运动了,只是因为移动距离太小,看不出来D.因为大车所受的合力为零答案:D大车处于静止状态,故大车所受合力为零。
故选D。
3、如图所示,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停在斜面倾角为θ的斜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汽车的作用力等于m gB.汽车对斜面的压力为mgsinθC.斜面对汽车的静摩擦力为mgcosθD.汽车所受合外力为m g答案:AA.斜面对汽车的作用力与汽车重力平衡,大小等于m g,故A正确;BC.汽车受力如图所示在垂直斜面方向有F N=mgcosθ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汽车对斜面的压力为mgcosθ;沿斜面方向有f=mgsinθ斜面对汽车的静摩擦力为mgsinθ,故BC错误;D.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其所受合外力为0,故D错误。
故选A。
4、长直木板上表面上静置一物体,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转至物体恰好在木板上滑动时,物体所受摩擦力F f与木板倾角θ间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B.C.D.答案:D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抬起时,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直至恰好在木板上滑动时,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摩擦力大小为F f=m gsinθ结合数学知识可知D图像符合题意,故选D。
72岁同济大学教授作文
72岁同济大学教授作文
大家好,我叫吴於人,是同济大学退休的物理教授,也是抖音上“不刷题”的科学姥姥。
我今年72岁,过去带过的研究生女学生成家有了孩子。
她们带着小孩来看望我的时候,习惯叫我姥姥。
事实上,我觉得我自己也像那个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的,是进了科学的大观园的吴姥姥,对科学、对物理充满好奇。
这段时间,媒体、网友都很关注我,我觉得有点意外,对我来说,我觉得这就是我应该做的一点小事。
用短视频物理科普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关注,我是很高兴的。
但是对我个人而言,红不红的我觉得无所谓。
而且我也很清楚,人家不会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只不过是我所做的内容带动大家认识我而已。
我也喜欢玩,喜欢玩物理,而且觉得物理是那么的好玩,那么的有用。
应该让大家都知道所以就这么做了,这也是一个物理老师应该做的事情,没什么也许就是一个老太太出镜了,大家就觉得挺新鲜的,朋友有的时候问问我,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反正现在在做出来以后,有的网友说好像有点看不懂,又有的人说好像不过瘾、这个没说清楚。
所以我觉得遗憾还是比较多的,像以后还要更好的设计、把内容做的更加精彩一点。
不过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我觉得得好好研究。
谢谢大家关注和喜欢大家的鼓励,会增加我的动力,希望大家都爱上科学、喜欢物理,也欢迎大家来“不刷题”和我们一起做实验。
喜欢科普的老唐小说作文
喜欢科普的老唐小说作文《科普达人老唐》在我们这个平凡的小镇上,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物,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唐。
老唐其实并不老,也就四十出头的年纪,但他那渊博的知识和对科普的热忱,让大家觉得他仿佛是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
老唐是镇中学的一名物理老师,平日里总是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衬衫,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
他的课堂总是充满了惊喜和趣味,那些枯燥的物理定律在他的讲解下,变得生动有趣,仿佛是一个个神奇的魔法。
然而,老唐的科普之路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每到周末,他总会在镇中心的小广场上摆起一个小小的摊位,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科普道具:有自制的望远镜,有简易的电动机模型,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科学实验器材。
孩子们总是围在他的摊位前,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老唐则会耐心地为他们讲解每一个道具的原理和用途,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仿佛有一种魔力,能让孩子们沉浸在科学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有一次,老唐带来了一个自制的火箭模型。
他点燃了火箭的燃料,只见火箭“嗖”的一声冲向天空,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
老唐则趁机给孩子们讲解了火箭的发射原理和宇宙探索的奥秘,孩子们听得入了神,仿佛自己也成为了一名小小的宇航员。
除了孩子们,大人们也常常被老唐的科普所吸引。
有一次,一位农民伯伯来到摊位前,向老唐请教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老唐认真地给他讲解了土壤的成分、肥料的作用以及合理灌溉的方法,农民伯伯听得连连点头,对老唐感激不已。
老唐的家里也是一个小小的科学实验室,堆满了各种书籍和实验器材。
他的妻子总是抱怨他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但老唐却总是笑着说:“这是我的宝贝,它们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的魅力。
”在老唐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甚至在长大后成为了优秀的科学家。
而我们的小镇,也因为老唐的科普,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和智慧。
老唐,他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科普达人,用自己的热情和知识,点亮了我们心中那盏追求科学的明灯。
“吴姥姥”硬核科普走红: 她还原了科学“有趣”的样子
“吴姥姥”硬核科普走红:她还原了科学“有趣”的样子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2年第06期一头灰白的短发,身着一件马甲,架着副挂脖眼镜,说话干净利索。
近日,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硬核科普物理的视频走红网络,她也被网友亲切称为“吴姥姥”。
退休前,吴於人是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她发现不少学生对物理有畏难的情绪。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走近物理、认识物理,吴教授开始思考将物理知识变成孩子们感兴趣、学得懂的东西。
2018年,已经退休的吴於人联合同济大学十位教授、博士成立了“不刷题俱乐部”。
同年4月,俱乐部开始更新短视频账号“不刷题”,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科普。
在短视频里,一切科学原理都变得可爱生动。
太空中的宇宙射线长啥样?她用竹扫帚的柄划到末须端来讲解;火箭是怎么上天的呢?吴姥姥吹大一个气球,然后突然松手,气球蹭地窜上了天……专业且有趣的吴姥姥很快在网上走红。
对于走红这件事,她个人并不在乎。
但更多人开始关注物理,这让她很开心。
“你们来了以后能让更多人知道我想宣传的东西,这点让我很开心。
”在她看来,引导孩子们思考非常重要。
青少年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式,就像是一张正待涂写的白纸,只要有良好的啟发和引导,就能创造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希望全民大学物理,是不是口气大了?”谈及自己的预期,吴姥姥笑道。
文本解读角度一:19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就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论断。
今天,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各类知识,仍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72岁“科学姥姥”做硬核科普走红的真正原因,是人们对有价值的知识的追捧。
(柯锐,《新京报》)角度二:我们的社会非常需要“科普”。
而这样的趣味科普,通过短视频这样的新传播形式,能让更多人感受到科学世界的乐趣。
(东方网)运用示例不只是吴姥姥,如今网络上涌现出众多科普达人,网络平台为他们提供丰富便捷的技术支持,让知识的普及、分享、共创成为可能。
教育家陶行知曾言:“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必刷卷04-2024年高考物理高频考点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广东专用)
必刷卷04-2024年高考物理高频考点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广东专用)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已知a、b两种单色光的波长之比为,它们都能使逸出功为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则( )A.a、b两种光的频率之比为2:3B.a、b两种光的光子能量之比为9:4C.a、b两种光的光子动量之比为2:3D.这种金属的逸出功为第(2)题如图所示是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火星影像图。
已知火星绕日公转一年,相当于地球上的两年,假设火星和地球均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火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 )A .0.5倍B.倍C.倍D.2倍第(3)题北京时间2023年9月21日15时48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已知中国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90分钟,则其公转轨道半径和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轨道半径之比约为()A.B.C.D.第(4)题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众多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描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引入了理想斜面实验,这是一个“头脑中”的实验B.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对电流磁场方向进行了准确描述C.汤姆孙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首次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未能测出引力常量第(5)题如图所示,矩形的边长是的2倍。
两细长直导线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垂直穿过矩形平面,与平面交于、两点。
图中、分别为、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与点的磁感应强度相同B.点与点的磁感应强度相同C.点与点的磁感应强度不同D.点与点的磁感应强度相同第(6)题α粒子散射实验中,大角度偏转( )A.是由于与电子的碰撞B.是由于库仑引力C.反映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来源于原子核中带正电的核第(7)题如图所示,汽车以不变的速率通过路面abcd、ab段为平直上坡路,bc段为水平路,cd段为平直下坡路。
创新改变生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课上学习任务:“对号入座”
(将创新事例和对应类别连线,并在横线上再举出一个相应的子)
给家人做了一道新菜 牛顿因苹果坠落发现万有引力
爱迪生发明“碳化竹丝灯” 跟乐队的伙伴给老歌配新曲
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 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科技领域创新 生活方面的的创新 灵光乍现的顿悟 年复一年的积累 个人的创意行为 团体、集体的创造活动
思考:错失了三次工业革命机会的中国, 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应该怎么做?
全面创新 VS 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 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 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 要。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靠着“敢为天下先” 的创新精神,深圳经济特区一直发挥着“试验田” 作用,创造了第一家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第一个 万元户村等众多“中国改革第一”。深圳从一个边 陲小镇发展为国际大都市。
课上学习任务:“对号入座”
(将创新事例和对应类别连线,并在横线上再举出一个相应的例子)
给家人做了一道新菜 牛顿因苹果坠落发现万有引力
爱迪生发明“碳化竹丝灯” 跟乐队的伙伴给老歌配新曲
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 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科技领域创新 生活方面的的创新 灵光乍现的顿悟 年复一年的积累 个人的创意行为 团体、集体的创造活动
创新的方式 创新的领域 创新的产生 创新的主体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体、集体的创造活动
创新带来的情绪情感体验
创新带来的情绪情感体验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 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 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高中记叙文阅读】《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老人》阅读答案
【高中记叙文阅读】《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老人》阅读答案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老人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人们都说他是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老人。
他一辈子和各种各样的材料打交道,在高温合金、合金钢等领域为中国创造了多项第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老人——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人们都说他是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老人。
他一辈子和各种各样的材料打交道,在高温合金、合金钢等领域为中国创造了多项第一。
他逾九旬,仍活跃在科研前沿领域,半个多世纪来始终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不停奔忙。
他就是我国著名材料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
1月14日,91岁高龄的师老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90多岁的老人早该在家里颐养天。
可要见师老,却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办公楼里——这是师老每天工作的地方。
“我现在每天8点准时出门,9点到办公室,接待来访、写文章、看资料,下午3点左右回家,中午也不休息。
”穿着深蓝色唐装的师老精神矍铄,尽管听力不太好,但说话中气十足。
师老有一本“效率手册”,上面记录着他每天的工作安排。
翻开手册可以看到:2021,在北京接待来访202批次,在京开会56次,出京开会13次,包括沈阳、天津、成都、威海、上海、深圳、广州等,还做了3次特邀报告;,出差10次,南到广州,北至满洲里,在京主持大小会议几十个,其余时间几乎每天都到办公室工作……“其实我有冠心病、肺栓塞、高血压,还经常容易感冒,可老在家呆着我反倒苦恼,工作起来生活就充实了。
”师老说,“一般人60岁退休,我已经多干了30,也算对得起国家。
”当被问到为什么耄耋之仍然这么忙碌,师老笑着说:“因为我平生最好管‘闲事’”。
对师老的好管“闲事”,与他共事了20多的国家自然基金委原工程与材料学部常务副主任李克健深有感触。
2000的一天,师老突然找到李克健,向他询问有关碳纤维的事情。
碳纤维是航空、航天的关键材料,其他国家既不出口、也不转让技术。
“当时国内没人管这件事,师老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他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二话不说把这当成了自己的事。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2.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B.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C.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D.挤压海绵海绵变形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水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温度和内能都不变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物体温度一旦降到0℃,那么物体的内能就变成零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5.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7.下列古诗词、谚语、俗语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一院香”,分子做永不停息的运动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豆萁)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是晶体熔化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在磨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B.室内扫地时,在一束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这就是分子运动C.用力拉铁丝,铁丝不断,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D.新冠病毒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传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主要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B.沿海地区盛夏的夜晚,微风一般从陆地吹向海洋C.夜间遇寒潮时,应将秧田里的水放掉,以防水结冰秧苗受冻D.夏天给房向地面洒水降温,与在城市中建人工湖减小热岛效应原理一致10.关于运动与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能够闻到花的香味,说明花香分子在不停的运动B.草原上奔跑的马群,说明马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运动场上奔跑的运动员不具有能量D.教室内亮着的电灯,不具有能量1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D.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1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14.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使人感到凉快,是因为电风扇可以减小空气的内能B.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D.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指热量1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在质子、分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二、填空题16.(1)一瓶矿泉水喝剩半瓶后,其比热容与喝之前相比_______(填“不变”或“减少”)(2)一瓶质量是0.5kg的矿泉水,温度从30℃降低到10℃,会_______热量(“放出”或“吸收”)(3)请计算出其放出或吸收多少热量?(________)(c水=4.2×103J/(kg•℃))17.用盐水腌蛋,过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这是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相比较而言煮茶叶蛋时,蛋很快就会咸,这说明了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有关。
吴於人作文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吴於人退休之前是同济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讲了近30年的大学物理。
如今,72岁的她,想的是如何做好科普、如何能帮到更多的人。
这个“科学姥姥”在接受总台采访时表示,希望把演示实验、探索性实验等大学的教学方法,用在中小学学生身上,“早一点培养他们的兴趣,那就更加好了,年轻的生命是宝贵的,刷题太耽误时间了。
”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72岁的吴於人,精神气儿仍不输给年轻人。
本周,她又一次站在摄像机前,录制物理趣味小实验。
用短视频做科普,她坚持了3年多,视频总播放量已经超过5000万。
她还因此被许多孩子叫作:无所不知的“科学姥姥”。
吴於人:太空中的宇宙射线,能量巨大,致命啊!但是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保护了我们。
你看它们的轨迹是不是像一把大扫把?像这样的扫把。
高能粒子进入大气以后,和大气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能量慢慢地一层一层减弱,最后到我们身边已经是末梢须须头啦。
吴於人:我想突出的是一个是有趣,现象的有趣,另一个是物理现象是一种普遍的规律,好多地方用得到,在我们生活中都有。
而且你要想探索的话,可能通过很简单的东西,就能探索到。
位于贵州的天眼FAST,口径500米,究竟有多大?吴姥姥举起一口铁锅,说如果用它装满茅台,全世界每个人可以分到4瓶。
神舟十三号发射了,要得到与地球同步旋转的第一宇宙速度,到底需要有多快?姥姥又掏出一个矿泉水瓶,注满液氮倒过来,咻的一声就没了影,而这仅仅是宇宙速度的万分之一。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预测中,“慢光原理”曾是大热门,世间传播速度最快的光,又是如何减速的?吴於人:就好像你在前方没有人的路上跑,跑出你的极限速度,但是如果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小猪也在散步,你还跑得快吗?慢光研究者,就让钠原子密度加大,怎么加大?温度降温,降到接近绝对0度,10的负六次方开尔文。
你想象一下,大街上,如果天气突然冷得受不了,大家一起抱团取暖,这时候你被包围着,你还想跑得快吗?吴於人:物理是所有科学技术的基础、物理学习的真谛,应该说首先要有兴趣,第二要有认识,到底物理是怎么回事。
写唐老师的作文
唐老师的故事
说起唐老师,那可是我们学校头一号的风云人物。
他个子不高,但精神抖擞,走起路来像阵风,嗖嗖地就过来了。
唐老师教书那是没得说,讲起课来生动有趣,连最调皮的娃儿都听得津津有味。
记得有回上数学课,讲到几何图形,唐老师愣是拿了个自家做的纸板模型,一边摆一边讲,还时不时穿插几句笑话,逗得全班哈哈大笑。
他说:“看嘛,这个三角形就像你们的耳朵,要竖起听;那个圆形就像你们的小脑袋,要转得快!”这话一出,哪个还敢不专心?
唐老师不仅教书行,对我们也特别好。
哪个同学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
有次班上有个同学家里遭了灾,唐老师不仅自己捐了钱,还发动全校师生一起援助,硬是把那同学家里的事情给摆平了。
最让人佩服的是,唐老师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学校开文艺晚会,他总能拿出几个绝活,不是唱段川剧,就是来段相声,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
他说:“教育不光是教书,还要育人,要让娃儿们全面发展。
”
这么多年过去了,唐老师早就不在我们学校教书了,但他的故事还在学校里传着。
每当我们提起他,心里头总是暖暖的。
唐老师,你就是我们心头的那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第5节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第5 节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刷实践1[2024 江苏南通模拟]小明在厨房炖汤,向沸腾的汤中加入盐,汤瞬间沸腾得更剧烈了。
小明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想了解其中涉及的原理,在跟同学讨论后,组织了实践项目小组,对厨房中的盐水进行探究。
【项目提出】大家对水加盐后的变化,提出了探究问题:厨房中盐水的沸点是否比水的沸点低。
【项目实施】为验证猜想,小明用两只同型号的电水壶,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盐水和水,同时加热,用温度传感小明描点作出水的温度tₖ 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展示交流】(1)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中描点作出盐水温度t盐水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盐水和水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共同点是。
(2)实验中,盐水的沸点是℃。
小明认为盐水沸点低于100℃,所以猜想是正确的;小红认为盐水的沸点比水高,所以猜想是错误的。
你赞同谁的观点? 。
(3)小亮分析表中数据认为“水加盐后能更快沸腾”,你觉得他的说法是否可靠?请说明理由。
2[2024陕西咸阳期中]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如图甲所示。
(1)这些“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填“水蒸气”或“小水滴”)。
(2)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填“高”或“低”),仍然保持 (填“固”“液”或“气”)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3)小明从日常生活中还发现:有时壶嘴上方的“白气”比较多,有时比较少。
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出 (填“A”或“B”)房间的温度比较高。
(4)小明的妈妈周六下午在厨房用火炖牛筋,因忙于去上夜班,水烧开后继续用猛火加热,这 (填“能”或“不能”)缩短炖牛筋的时间,原因是:。
厨房中的物理学
厨房中的物理学【科技·趣科技】打翻的牛奶与II型超新星不小心打翻瓶装牛奶,你会想到什么?澳洲昆士兰科技大学物理专业高级讲师史蒂芬·休斯想到的是II型超新星爆炸。
当一颗大质量恒星(质量大约是太阳的十倍或更大)接近演化末期时发生剧烈的爆炸,就产生了II型超新星。
爆炸由恒星中心的铁核突然塌缩而引发,星体的其余部分随之向铁核猛烈撞击,形成一股自内而外的冲击波。
当冲击波到达表层、没有能够再冲击的物质,星体的外层就向太空猛烈喷出。
在厨房,饮料掉落后瓶子底部受到挤压并冲击液体,也会形成一股冲击波。
当冲击波到达瓶口,没有能够再冲击的液体,液体也就随之溅出了。
烤箱中的小宇宙天体物理学家经常用“葡萄干面包”比喻宇宙扩张——面团相当于宇宙,葡萄干就好比星系。
想象一下,你坐在面团中央的一颗葡萄干上,当面团膨胀时,你能够看到周围的葡萄干在向远处移动。
同样,从银河系观看,几乎每一个星系都在向远处移动。
发觉这一现象的是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他还发觉,离银河系越远的星系退行速度越快,这确实是哈勃定律。
玻璃杯中的日落小孩们常问:“什么缘故天空是蓝色的?”父母能够在厨房做个简单的小演示。
装一玻璃杯的水(最好杯子的侧壁是直的),在水中滴入一滴牛奶并搅拌一下。
用一个LED手电筒向水里照耀,你会看到光束末端是黄色的(假如看不到光线,那就需要加水稀释一下)。
光束末端之因此是黄色的,是因为蓝光被分离,也确实是通常所说的散射。
假如在晚上进行实验,能够把厨房里的灯光都关掉,并从侧面观看这杯水,你会看到淡淡的蓝光,那确实是被牛奶散射的光。
大气层里的空气分子反射阳光中的蓝光,人的肉眼从各个方向接收到蓝光,因此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当太阳接近地平线时,阳光需要透过更厚的大气层,使得红光被反射,便产生了“夕阳红”。
刘慈欣《乡村教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2)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各题。
农村教师(节选)刘慈欣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早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农村。
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世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死,被人打断了两根肋骨。
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
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全部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持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靠近结尾。
碳基联邦舰队将达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多数恒星,成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绝带,免去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地区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迫。
隔绝带中只有形成 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 12 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此后再也用不着了。
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忽然倾向一边,一个娃连忙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而后衰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气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哭泣声。
他让他们记着牛顿第必定律,记着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
孩子们哭着记着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一团团仿佛淹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而后慢慢消逝隔绝带在迅速推动。
直到他们碰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 号行星检测,检测30 个随机点。
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
“1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开始 3C 级文明测试。
1 号测试未经过,2 号测试未经过 10 号测试未经过,“发射奇点炸弹!”最高执政官忽然想起什么:“持续测试。
”11号测试题未经过!12号测试题未经过!“3C文明测试一试题13 号:当一个物体没有遇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转状态怎样?”数字宇宙广阔的蓝色空间中忽然响起了孩子们洪亮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遇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5跨学科实践: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课件)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新知探究 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
优化烹饪过程 煮饺子时会观察到水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加大火力可以加快水的沸腾,但是水沸腾后仍然大火加热 并不会使饺子更快煮熟。这是为什么?
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继续使用大火力只会加速水的 汽化,浪费水和燃料。因此,在水沸腾后,应将大火改为小火。
新知探究 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
优化烹饪过程
蒸食物时,把不容易蒸熟的食物放最上面。
蒸食物是利的高温水蒸气密度较小,能迅 速升至蒸笼的顶端,所以蒸笼的最上 层温度最高,食物最先熟。
新知探究 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
解决安全隐患
由于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时(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 所以锅中冒出的水蒸气造成的烫伤要比热水烫伤更严重。因此, 在水煮沸时,若要揭开锅盖须注意避开水蒸气,以免烫伤。
第三章 物态变化
3.5 跨学科实践: 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
八上物理RJ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厨房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观察,总结厨 房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
2.通过分析物态变化的相关规律对烹饪过程的 影响,提出优化建议或解决安全隐患.
3.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的 联系,践行安全与健康生活.
新知探究 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
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了一些在厨房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 的物态变化,请把你的观察结果写在表格中。
厨房中的现象
涉及的物态变化
为了煮熟饺子,需要持续烧 在烧水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热,
水一段时间
水沸腾后温度稳定在100 ℃,一些水
会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
水沸腾后,打开锅盖,会产 水蒸气接触周围的冷空气或低温物
新知探究 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
2.这些变化不仅是烹饪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也是我们掌握烹饪 技巧、提高烹饪效率、提升食物品质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岁唐老师的幸福生活烧烧菜,研究研究天体
物理
找一位民间科学家(以下简称民科),真的不好找。
记者去问了浙江省科协才知道,省科协有170个学会,都是科技类里不同领域的科学团体,所有学会的成员,基本都是有工作单位的,并且从事相关的科学、技术工作。
而民科,没有统一组织的,成员大多没有工作单位。
后来仔细想,其实我们编辑部算是接触过民科比较多的,但是大家都挺怕他们。
大概十年前,有位民间数学研究者,每天拿着厚厚一叠演算稿,追着一位老编辑讲哥德巴赫猜想;
去年,在孪生素数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华人数学家张益唐,到浙大演讲。
报道见报当天,就有一位退休的先生打电话到报社热线表示:“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证明孪生素数,比张益唐先生的方法还要简单。
”
这几天,这两位先生我都没能联系到。
通过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浙江省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朱光良的介绍,我知道了一位民科,他研究理论物理,曾经写过一套两本关于自创理论的物理学著作。
因为这位民科目前正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他希望不要透露他的具体信息,我称他老唐。
我们寻找,在我们身边——
72岁唐老师的幸福生活
烧烧菜,研究研究天体物理
他通过天体之间的关系
来解释厄尔尼诺等现象
老唐今年72岁,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
他曾经做过中学物理老师,退休前,是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约采访的当天,我堵在路上,迟到了整整15分钟。
怕老唐等得不耐烦,我在路上很着急地给他打电话,他反过来耐心地安慰我:“没关系的,你慢慢来,我等着。
”
见到老唐发现,果然是一位很友善、谦和的老先生:戴个JEEP 的帆布帽子,穿着有点像工装的棉外套、休闲布裤子,打扮得蛮洋气。
“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我向老唐讨教。
“我搞的是天体物理。
”老唐把他写的书带来了,我一看,其中一册,也涉及到引力波的研究。
里面有大量的公式和演算图,把我搞晕了。
关于老唐的科学研究内容,我能够理解的是:老唐通过研究天体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厄尔尼诺、寒流等等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全国人民刚刚在罕见的大寒潮中“冻成了狗”,气象学家曾经跟我解释过,大寒潮的原因,是一团北上的热气流把原来集聚着北极超级寒气的北极涡旋,给挤出了北极,这个寒潮大boss就南下把一票地球人都虐了。
老唐从天文气象学的现象来解释,“因为月球力矩在发挥作用,它把暖气团转到北极去了。
”
是不是这回事?老唐说,他的证据就是寒潮发生的时间和月相的关系。
但是,目前为止,没有主流的气象学家从老唐这个角度解释这股热气流的来源。
他的科学朋友圈
每年都要聚两次
“您为什么想做这些研究?”
“我对物理非常有兴趣,想解释许多问题。
搞搞研究算是自得其乐,不容易得老年痴呆,嘿嘿。
”老唐说,虽然民科大多是没有组织的,但是他们也有一些团队的活动,比如,他参加了地理学会分管的一个科学爱好者组成的团队,每年都要去北京开两次会,专门探讨大家各自的研究。
“您跟主流科学家有过接触?”
“有,比如我们学会讨论的时候,会有主流科学家来参加。
”“他们支持您的观点吗?”
“上一次谈引力波,大家想法不一样。
我认为引力波是一个星球一种波,美国发现的引力波,是各种不同引力波干涉的结果。
但是一位天文台的台长认为,引力波就是宇宙大爆炸的残留。
没关系啊,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
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起先都是遭受非议的。
”
“您的研究或者在官方的科学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吗?”
“主流科学杂志没有,现在国内发文也很难,以前在我工作的学校我发表过一次文章,后来,在职老师发文评职称需求大,学校的期刊也发不上了。
”老唐拿出一本由汉斯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前沿》的杂志,他在这本对外介绍中国地球科学研究的杂志上,发表过两篇文章。
生活平淡,爱好高端
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您家里人支持您吗?”
“不支持也不反对。
”老唐说,“我爱人搞社会科学研究,对我的研究不感兴趣。
我嘛,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后都要搞研究,下午就买菜、烧饭,不耽误家务事,家里人就没啥意见。
”老唐说,10岁的孙子和外孙女都挺支持他的。
老唐目前有一块研究是关于厄尔尼诺现象,其中有部分理论,和风形成的原因有关系。
他认为,这个研究深入下去,涉及到的力学理论,将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补充。
有一次,老唐讲到自己研究的理论,要补充发展了牛顿引力理论,小鬼童言无忌讲:“爷爷你比牛顿还伟大哟!”
朱光良教授曾经给老唐的书写过推荐序,虽然朱教授不研究天体物理领域的相关内容,但是他很赞赏老唐做研究的突破精神,“亚里士多德、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后来也被证明是错的,但是没有这一步探究,也没有后来的进一步认识。
”“而且民科有这样的一个事业真的蛮好的。
什么是幸福,有
地位的著名科学家会觉得幸福,但是平淡生活中,有自己爱好,并有时间、精力条件专注自己爱好的研究者,未尝不是另外一种幸福。
”
我很支持朱教授的观点,学术上的论断,终会由时间来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