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进对策初探
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浅论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摘要高职院校有着自身的特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高职体育教学。只有真正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术性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之后从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实情、理论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高职体育教学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因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虽然是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但是其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素质和普通高校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体育教学模式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当然也不能完全沿袭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方法。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具备自身特色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改进措施。
一、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一)教学模式太过传统。高职院校很多都是从过去的中专院校转型过来的,体育教学教师在多年的课程讲授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而且一般多年共用,不加改变。传统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太过落后,没有紧随时代潮流,当下高职院校的教学主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以前中专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年龄还是在知识层面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比如过去几年不变的一套操模式无法吸引学生兴趣就是最好的证
明。
(二)课程设计不合理。高职体育教学应该根据课程的内容,固定每一个阶段的活动时间,应该摒弃传统三段式或者四段式的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比如冬天天气冷,可以适量增加活动时间,而夏天天气热,可以适量减少短跑时间和距离。根据天气情况调整体育课的活动内容,紧靠实际,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所有的课程包括体育课都应该围绕着这个目标,应该根据各技术行业的课程内容来设计体育课的活动内容,紧扣实际,比如工科类可以增加一些力量练习,而护理类则以身心游戏和拓展运动为主。但是就目前来说,做到这一点的高职院校不多。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初探
20 0 9年 5月
重 庆 电子 工程 职 业 学 院 学报
o m a fCh n q n U g f e to c En i e rn u lo o g i g Co e e o cr ni gn ei g El
Vo . 8 11 N O 3 . M a . 2 0 v 09
我 国 大 多数 的 高 职 院校 是 中等 职业 技 术 学 校 合并 、
升 格 而 来 . 政 后 勤 人 员 超 编 , 部 分 教 学 人 员 是 以 前 中 行 大 等 职 业 学 校 的 教 师 . 职 人 员 配 比 和 师 生 比 例 失 调 。 师 教 教
公共 体育 课 在高 职 院校 中学科 地 位 相对较 低 公 共
有 高 职 特 色 的 体 育 课 程 体 系 的 改 革 对 策
关 键 词 : 职 院校 ; 育 课 程 ; 状 高 体 现
中 图 分 类 号 : 1ຫໍສະໝຸດ Baidu G7 4 1 高 职 院 校 体 育 教 学 的 现 状
落 后
文献标 识 码 : A .
文 章 编 号 :6 4 5 8 (0 9 0 — 1 1 0 17 — 7 7 2 0 )3 0 6 — 3
工 作 的 保 障 . 目前 在 经 费 预 算 和 学 校 规 模 同 步 扩 大 的 同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摇篮,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其规模和学生数量不断的增加。高职院校的学生,刚从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进入高职院校,一时还难以适应。在高中阶段学生只顾着学习,很少进行体育锻炼,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个性和素质教育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文中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20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高职体育教学也进行了全方面的改革,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是社会实用型的人才,所以其体育教学改革也要从社会的需要出发,传播学生健康的体育理念,提高学生对自身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在体育教学中与充分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高职院校特有的体育风格。传统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较为单一,达不到学生健身的需求,素质教学的实施,使传统的体育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无法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以适应素质教育为重点,结合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和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大学生
的健身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以良好的体质为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奠定基础。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观念的落后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都竞技体育的观念来进行教学,这个观念在在许多体育老师心中已根深蒂固,很少去考虑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就与国外的体育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国外的体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制订教学内容,从而来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及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目标。
初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竞争 能 力 为培 养 目标 的教 育形 式 。高职 院校 的 体 育教 学作 为 职 业教 育 的 一 个 重要 组 成 部分 , 学生 素 质 的全 面发 展 对 和 身体 健 康 水平 的提 高 具 有独 特 的 作 用 。其 体 育教 育的 指 导 思想 和 教 学 体 系本 质 上 应 与职 教 总 体培 养 目标 相 一致 。
突 出培 养 与 学 生 劳动 就 业 和 社 会 发展 需要 相 匹 配 的 身 素 质 ,充 分 体现 职业 院校 体 育教 学 在 学 生今 后 劳动 就 业 中
的 实用 价值 和 人 性 化 概 念 , 正 实现 高职 体 育教 学从 课 堂 向 未来 延 伸 。 真
关键词 : 高职 院 校 ; 育 教 学 ; 革 体 改
近 年 来 , 着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 业 结 构 的 变 化 , 家 对 随 产 国 高 职 教 育 重 视 程 度 加 大 , 国 的 高 职 教 育 呈 现 出 发 展 壮 大 的 我 良好 势 头 。 职 教 育 过 程 中 的 体 育 教 育 问 题 也 将 越 来 越 受 到 高 重 视 。 业 教 育 是 培 养 在 社 会 第 一 线 从 事 技 术 、 务 、 理 的 职 服 管 各 类 实 用 性 人 才 的 基 本 途 径 。 职 学 生 在 学 习期 间 要 掌 握 一 高 定的相 关专业 基本知识 、 基本技 能 、 基本技 术 , 时要 形成 健 同 全的心理 品质 、 良好 的社 会适应 能力 和职 业竞 争意识 。体 育 教 学 为 学 生 提 供 了 广 阔 的 时空 条 件 , 是 培 养 学 生 职 业 意 识 、 职业素 养的 良好途径 。 高 职 院 校 体 育 目前 存 在 的 问 题 高职 院校 的 办学 思想 、办学 理念 和承 担 的社 会 责任 决 定 了 它 不 同 于 一 般 本 科 学 校 。 以 , 职 院 校 的体 育 教 学 与 所 高 般 的本 科体 育教 学有 着天 壤之 别 ; 职院 校体 育 的功 能 、 高 作 用也 有 别 于 一 般 本 科 学 校 。 目 前 高 职 院 校 体 育 雷 同 于 一 般 本 科 学 校 , 有 发 挥 高 职 体 育 在 职 业 教 育 中 的 功 能 。 阶 没 现 段 , 职 院 校体 育 存在 以下 问题 : 是 教育 观 念没 有 转 变 , 高 一 把 高 职 院 校 体 育 教 学 与 普 通 学 校 体 育 教 育 混 为 一 谈 ,在 高 职院 校 里从 事体 育教 学仍 然 用 普通 学 校体 育 教 学 的理 念 ; 二 是 高 职 院 校 体 育 教 学 没 有 结 合 学 生 的 所 学 专 业 选 择 教 学 内 容 进 行 教 学 ;三 是 教 学 方 法 的 选 择 没 有 体 现 实 现 目标 效 果的单 一 性和 多元 性相 结合 ,在 选择 教学 方 法 时很 少考 虑 到 对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 会 适 应 能 力 的 培 养 , 本 局 限 于 实 现 社 基 运 动 技 术 这 种 单 一 的 教 学 目 标 ; 四 是 在 确 立 教 学 目标 时 缺 乏教学 目标 的发 展性 ,高职 院校体 育 教学 要 以学 生终 身 受 练 习, 展手指 、 发 手腕 的 关 节 灵活 性 和 力量 , 提 高 控 制 球 的能 来 力 ) 有 的传 、 . 所 接技 术 运 用 , 速 的 快 慢 , 量 的 轻 重 、 行 弧 度 球 力 飞 与 角度 、 的旋 转 等 等 , 要 取 决 于 手 指 的 拨 动 , 球 主 手腕 的 抖 动 , 手臂前迎后 引的训练程度 . 3传 接 球 关 系 密 切 , 教 学 过 程 中可 同步 进 行 如 进 行 双 手 在 传球技术教学时 , 同时 注 意 进 行 双 手 接 各 种 不 同高 度 的 来 球 方 法, 它们 又 是 互 为影 响 的 . 求 传 球 必 须及 时准 确 , 到 球 到 , 要 人 接 球 则 养成 上 步 手 臂 前迎 后 引的 接 球 动 作 和 习 惯 . 教 学 中可 先 在 从 双 手 胸前 传 球 , 手 肩 上 传球 , 手 接 球 , 初步 基 本 掌 握 和 单 双 在 运用的基础上 。 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各种 多样 的传 、 接技术 同时 要 求 学 生 运 用 左 右手 传 、 球 ( 于 以后 的 示 范 ) 步 过 渡 到 学 接 便 . 逐 习和掌握单手接球和各种 突然 、 隐蔽 的传球技术 . 在 进 行各 种 传 接 球 技 术 教 学 时 , 求 严 格 、 时 指 出技 术 要 及 动 作 的 正确 与否 , 出纠 正 方 法 , 到基 本 动 作 力 求 规范 化 . 提 做 4传 球 与 接球 技 术 教 学 步骤 : 先讲 解 传 接 技 术 的重 要 性 , . 首 技 术 动 作概 念 与 方 法 , 术 要 点 与动 作 关键 . 着 教 师边 讲 解 边 示 技 接 范 , 学 生对 技 术 动 作 有 个 明 确概 念 然 后 进 行分 组 练 习和 在 学 使 比赛 中运 用 各 种 技术 动 作 练 习形 式 先 从 原地 作 模 仿 动 作一 原 地 接 、 球 一 移 动传 、 传 接 球一 行进 问传 、 接球 一 跳 起 传 、 球 一 结 合 其 他 技 术 行 进 传 、 接 接
高职体育课程篮球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职体育课程篮球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高职体育课程篮球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兴趣不高
在高职体育课程中,学生对篮球教学的兴趣普遍不高,很多学生抱有消极的态度,对
体育课程缺乏热情。这种现象主要是受现代社会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影响,使得一些学生更
倾向于宅在家里玩电子游戏或刷手机,而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
2.教材和教学手段滞后
高职体育课程篮球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手段相对滞后,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教材内容缺乏更新和创新,教学手段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对篮球教学产生疲劳感。
3.教学资源不足
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条件有限,篮球教学资源匮乏,如篮球场地不足、篮球器材不全等,给篮球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1.提高学生兴趣
针对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如举办校园篮球赛、邀请知名篮球教练
授课、安排学生观看篮球比赛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兴
趣。
2.更新教材和教学手段
高职体育课程篮球教学应注重教材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和创新,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
利用智能化设备进行体育课程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互动环节,提高教学的趣
味性和互动性。
3.完善教学资源
学校应增加投入,提高篮球教学资源的配置水平,改善篮球场地设施,购置先进的篮
球器材,为篮球教学提供更好的硬件条件,提高篮球教学的教学效果。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职体育课程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专
业的篮球教学师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
5.开展学生体育社团活动
分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
分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一直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也面临着不断的改革和提升。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需要从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传统的体育课程主要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和运动技能的培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课程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职院校需要优化体育课程的设置,使之更贴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兴趣。可以增加健身训练、游泳、篮球、足球等热门课程的设置,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培养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需要重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主要以讲解和示范为主,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职院校需要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体育课程教学,利用视频教学、虚拟仿真等技术,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加强体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积极开展校际、校内体育比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需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承担者,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提升,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身体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加强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开展体育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毕业生也受到了越来越
多的认可。面对这一变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将探
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他们在体育课上的投入不够。缺乏兴趣和热情的学生很难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影
响了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
2. 体育设施不足
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馆和器材不足,甚至有些学校没有专门的体育场馆,只能在操
场上进行体育锻炼。这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无法得到良好的锻炼和训练条件,难以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缺乏专业化的体育教师
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甚至缺乏专业化的体育教师。
这就导致了体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和服务。
4. 体育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
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注重理论学习而缺乏实践操作,使得
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难以应对实际生活中的体育活动和锻炼需求。
二、对策
1.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体育教学和指导。
2. 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宣传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在校园内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宣
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参与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教学体系的转变,高职体育教学也随着体育教学改革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从而造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征。主要针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一些改革措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的基地,在高职院校将实用性体育教学纳入到课程教育体系,不断丰富教学范围,从而提高高职院系体育教学水平,以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已经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程。一、造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因素分析1.学校因素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体格和健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1)教育思想观念滞后。学校认为学校的体育教育主要是为了参加比赛或者是完成体育达标的目的,这样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错误的。正是有了这样错误的思想观念,所以才造成了学校很少重视学校体育优秀人才的培养,忽视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教育。(2)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体育课上的技术要求比较多而且也比较繁琐,缺乏趣味性,根本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那些有趣味的体育项目,他们又觉得太难,不敢尝试。(3)教学方法没有创意。体育教学的方法依然采用比较陈旧的教学模式,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能因材施教。(4)教学评价绝对化。体育教
学的评价方法过于绝对化,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完全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这就造成了体育成绩不好的学生丧失了学习体育的兴趣,大大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5)场地设施不完备。学校在场地设置方面,只追求标准化、美观化,学校只是将场地用于各种体育的比赛场地。2.教师因素(1)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老师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理念完全失去了体育课设置的意义,也失去了学校体育的价值。这种体育教学方法,达不到合格的标准。(2)教师的技能水平较低。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学同其他科目的教学特点有一些不同,尤其是在教学的综合能力和摄取知识的能力,还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的具备,有利于体育教师高效地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但是,目前很多体育教师不具备这样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不高,造成了学生的体育成绩也不理想。所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迫在眉睫。3.学生的自身因素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学生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比较好,体育课对他来说就是多余的课程,干脆就不去上体育课。像这样的学生根本就不能完成老师的要求以及体育达标的任务。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更加降低上体育课的兴趣。还有些学生,以前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身体或心理上受到过伤害,对他的心理上产生了一些恐惧感,不敢上体育课,所以就放弃了体育课的学习。不同的学生兴趣爱好不同,有些学生怕苦怕累,就不喜欢上体育课,对体育课的态度比较冷漠。4.教材的因素高职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文章编 号 : 2 0 9 5 —2 8 1 3 ( 2 0 1 3 ) 0 8 ( c ) 一0 0 8 6 — 0 2
仍然 是 在 讨论 和 发 展 之 中 的 。 各 高职 院校 的 体 育教 学 教 材 并 不 高 职 院 校 的 体 育 教 学 长 久 以来 受 到 传 统 教 育 观 念 的 束 缚 , 体 歧 , 育教 学 的 改 革十 分 缓 慢 , 成 果 甚微 。 并 且 关 于高 职 院 校 的体 育 教 学 统 一 , 教 材 的 内 容 很 多不 符 合教 育学 生 , 促 进 其 全 面发 展 的 要 求 或 的研 究也 比较 少 , 基 于 这 本 文 将 就 逼 着 自 己的 一 些 对 高 职 院 校 体 者 是 教 材 不 符 合 本 高 职 院 校 的 自身 情 况 和 社 会 的 需 要 。 很 多 内 容 育 教学 的一 些 看 法 在这 里进 行讨 论 , 并 对 体 育 教 学 中 出现 的 这 些 学 生 反应 学 了之 后 没 有 任 何 用 处 , 这 就 需 要 学 校 在 选择 教 材 时 仔 问 题 提 出 自 己的 建 议 , 希 望对 于 高 职 院 校 的体 育 教 学 能 够 有 所 启
至 只是 形式 上 有 体 育 教 学 而 已。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以职业导向作为改革方向
高职 院校 体 育课 程所 面 临 的 问题 及 对 策 初 探
以职 业 导 向作 为 改 革 方 向
肖 祥
( 武 汉 信息 传 播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公 共课 部 , 湖 北 武汉 摘 要 : 职 业 导 向 型教 育 的 发 展 对 高 职教 育 提 出 了新 的 要 求 。 目前 , 我 国 高 职 院 校 体 育课 程 还 存 在 不 少 问题 . 本 文 分 析 了 高 职 院 校 体 育课 程 的 现 状 及 问 题 , 以 职 业 导 向 为 高 职 院 校 体 育课 程 改 革 的切 入 点 和 改 革 方 向 . 提 出 了 具 体 的 改 革措 施, 力 图推 进 新 时 期 职 业 导 向 下 的 高 职 院 校 体 育 的 教 育 改 革
一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占等 , 这 些 都 是 迫 切 需 要 解 决 的 问题 二、 职 业导 向 下高 职 院 校 体 育 课 程 的 改 革 方 向 针 对 目前 高 职 院 校 体 育 课 程 存 在 的 问 题 , 结合 实际 . 提出
以下 改 革 措 施 。 1 . 适 应 社 会 发展 需 要 , 树立终 身体育 、 健 康 第 一 的指 导 思 想。 2 0 0 2 —2 0 0 5 年, 国务 院 提 出 了关 于 大 力 发 展 职业 教 育 的若
对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探讨
2. 大胆 改 革传 统体 育教 学 模式 1 传 统 体 育 课 的 环 节 过 多 , 个 课 堂 气 整 氛 缺 乏 生 机 、 生 学 起 来 枯 燥 乏 味 。 能 学 不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 们 应 建 立 一 种 新 的 我 师 生 之 间 、 生 之 间 的 多边 互 助 活 动 的 模 生 式 , 力提高 学生 参与运 动的 积极性 , 努 最 大 限 度 地 发 挥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 每 个 学 生 让 在 体 育 课 上 都 动 起 来 , 他 们 通 过 体 育 使 课 达 到 增 强 体 质 、 进 健 康 和 提 高 身 体 素 增 质 的 目 的 。 据 日本 的 最 新 教 学 理 念 , 根 采 用快乐体 育的教学模式 。 “ ” 在 玩 中选 择 自 己喜 欢 的 运 动 项 目 、 握 两 项 以 上 适 合 自 掌
的积 极性 。
3 开发体育 设施资源满足教学需 要
影 响体 育 教 学 的 首 要 因素 之 一 就 是 学 校 的 体 育场 地 器材 设 施 满 足 不 了 学 生 的需 要 。 想 改 变 资 源 不 足 的 状 况 , 们 要加 强 要 我 体 育 设 施 资 源 的 开 发 利 用 , 先加 快 高 校 首 体 育场 馆 、 材 设 施 建 设步 伐 , 器 强化 政 府 部 门 对 高 校 体 育 设 施 体 育 经 费 的 投 资 , 善 改 体 育 场 馆 的 数 量 与 质 量 。 高 校 要 按 照 国 各 家统 一 制 定 《 普通 高等 学 校 体 育 场馆 设 施 、 器 材 配 备 目录 的 有 关 规 定 与 要 求 配 备 体 育 设 施 。 次 , 分 利 用 校 内 体 育 场 馆 设 其 充 施 , 理 地使 用有 限的 物 力 和 财 力 , 买 体 合 购 育器 材 , 学 有 效 的 使 用 。 科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引言
1.1 问题背景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着缺乏专业化的体育教学师资的情况。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体育教学设施设备滞后,不符合现代化教学需求,限制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为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大投入,改善体育教学设施设备;优化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符合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1.2 问题引起的影响
问题引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
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缺
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和健康保障,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缺乏专业化
的体育教学师资使得学生无法获得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服务,影响了他
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体育教学设施设备滞后导致学校无法提供
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体
育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和动力,影响了
他们的体育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
健康和全面发展,也影响了整个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并制定有效的对策是当前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所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体育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
动技能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增加,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目前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学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体育
专业教学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许多体育专业课程过于理论化,脱离了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真正掌握技能。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动力也受到了限制。另外,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不够强大,这也制约了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发展。
针对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学的现状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重新设计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提高体育专业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另外,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体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指导。
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现状因素及改进方法
( ) 一 教授 学 习能 力各部 相 同的学 生
在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 , 要做 到教会学习能
力 各 不 相 同 的学 生 。 因为 男 女生 接 受 能力 、 掌握 情
况、 练习程度都各不相 同, 要做到区分对待。男生在
学 习 中思 维 敏捷 , 受 快 , 接 同时 也 能 很 好 地 表 现 出
2 1 年 1 月 01 1
山西煤 炭 管理 干部 学 院学报
J u n l f h n i o l MiigAd nsrtr olg o r a a x a- nn miit osC l e oS C a e
NO .2 1 V . 01
第 2 4卷
第 4期
Vo _4 No4 l 2 .
水平的提高 , 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
( ) 二 创新 体 育课 游戏 活动
依赖 , 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完成任 务 , 才能成功 。 遇 到 困难 不 能 埋 怨 同伴 , 有 团 队 意 识 , 鼓 励 同 要 要
伴 重新 振作 起来 。学生 如果 认 同到 同伴 必须依 靠 自 己才 能 胜 利 这 将 会 成 为 他 们 参 加 小 组 学 习 的强 大 动 力 。增 强学 生 相 互依 赖 性 办法 还 有 : 明确 说 明 对 小 组 的奖 励 办 法 , 励 学 生 分 工 , 计 的任 务 需 引 鼓 设 导学 生 达成 一致 意见 。在设计 小 组任 务 必须遵 守 以 下 几 点 : 组 学 习 任 务 须 与课 程 内 容 相 关 、 计 适 小 设 合 学生 技 能及 能 力 的任 务 、 习 任 务应 确 保 小 组 成 学 员 能 够 合 理分 工 、 立 小 组 “ 争 ” 制 、 虑 举 行 建 竞 机 考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 育 课 , 育 课 总 课 时 也 很 少 超 过 1 0课 时 。 体 0 4学 生 上 课 的 积 极 性 及 考 核 标 准 都 比 较 低 .
由 于 在 小 学 、 中 学 阶 段 盲 目追 求 升 学 率 等 短 期
导纲 要 》 。这 些 文 件 虽 然 为 新 时 期 高 等 院 校 的 体 育 教
要 ( 行 ) 《 日制 义 务 教 育 普 通 高 级 中 学 体 育 (— 试 》、 全 16
年 级 ) 育 与 健 康 ( 一l 年 级 ) 程 标 准 ( 验 稿 ) 体 7 2 课 试 》,
20 0 3年 又 颁 布 《 国普 通 高 等 学 校 体 育 课 程 教 学 指 全
高 职 院 校 都 没 有 遵 守 这 一 规 定 , 仅 在 第 一 学 年 设 置
课 基 本 上 不 用 , 生 也 很 少 在 课 后 翻 阅 . 要 是 项 目 学 主 内容 介 绍 简 单 ,没 有 针 对 高 职 学 生 专 业 特 点 和 人 文 特点 的教 育 内容 , 不 起学 生 的兴趣 。 提
创 新 人 才 和 从 事 基 础 研 究 的 普 通 高 等 教 育 。 作 为 高 职 教 育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的 体 育 教 育 , 应 当 是 与 普 通 高 等 院 校 体 育 教 育 的 目标 、 容 与 教 学 形 式 有 所 差 别 。 内
高职院校体育健康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
拓 展 ,传统 的体 高职 院校体 育 健康 教育 现状 与 体育 提高教 师 的专业 和 理论 水平 :也可 以在 高职 院校 中 课 程 教学 方 式 已经 无 法 满 足 大 学 生 拓 展 的 体 育 要 举 行 青 年 教 师技 能 大赛 以 及 教 学 改 革 研 讨 会 等 形 求 。 因此 , 冲破 传统 体 育课程 , 拓展新 领 域是 体 育课 式 。 过 比赛 和研 讨 , 高 教 师 的科 研 和业 务 能 力 。 通 提
活 动对 健 康 的有 效促 进作 用 ,具备 运 用体 育 手段 促 化 。课 程 内容 体 系的 构建应 本 着健 身性 与文化 性相 进 健康 的能力 , 养成 长期 健身 锻炼 的 习惯 。 以此 为 目
要 和 目标 来规 划发 展对 策 。 2 高职 院 校体 育健 康教 育 改革与 发展对 策 /
段 的开 发 和运 用 。 力 求实 现 因材施 教 , 意学生 的 优 、 应 注 强健体魄” 目标 , 为 促进各学校全面实施《 标准》 , 参 与度 , 养学生 的兴 趣与参 与 体育运 动 的热情 。 培 现 确保 学 生能 做到 每 天锻炼 一 小时 ,使 学生 养成 良好
代 科技 的发 展 。 促进 了体 育教 学 方法 的现 代 化 。 生 的体 育 锻炼 习惯 和健 康 的生 活方式 。逐步形 成 热爱 学
使 体育 课程 评 价更 好地 为体 育课 程 和学 生未 来发 展 活 , 随时检 查 和监测 学 生 的体质 健康 情况 , 学生 应 为 服务 , 就要 不 断完善 体育 课程 评 价体 系 , 使体 育课 程 科学 锻炼 提供 依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进对策初探
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对策: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习主体的差异性;以学生课堂作为和《标准》测试数据为导向,指导学生课余体育参与;注重体育娱乐、人际交往功能的实现;规范学校体育网络教育平台;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标签: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是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生体育教育的终极阶段,是青少年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也是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初始阶段。[1]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虽然,国家致力于课程改革,学校亦逐年优化教育系统,但是,无论从教学实践还是《标准》测试数据,均反映出学生体质、体能状况的下降,而且长期呈下降趋势。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优化校园体育教育,促进学生体育健康势在必行。
一、高职体育教学特点
高职体育教育以办学特色为导向,培养职业技术人员的终身体育意识为主要目标,尤为重视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行为的养成。以笔者学校为例,下设中医美容学院、医疗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等,共开设40余个专业。由于专业特点,学校女生居多,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远远滞后于男生,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将来的就业倾向,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挖掘、继承和弘扬传统保健体育中的精髓,树立健康教育理念,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保健理论知识的中医美容、护理等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传统医学与美容、护理等知识,并运用到平时的体育学习、锻炼中,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保健意识,还可在职业生涯中传承其健身、保健理念,为更广泛的群体服务。
二、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陈旧
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总是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这种只注重近期效益,忽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理论、方法的指导及对学生终身育意识、体育运动及参与能力、体育行为习惯培养的教学理念,使学生走上社会后仍难以长期坚持体育锻炼。
2、课程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生源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其参差不齐的生源在年龄、体质、文
化素质、接受体育教育程度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基于体育教育主体的改变,学校应在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和调整。但当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仍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技能“再现型”的教育层面上,使得高职体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不够精准。
3、教育重心未调整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学生只能通过课堂习得知识的一元垄断现状,学生越来越多的喜欢从课外,诸如:校园体育社团活动、体育期刊类杂志、校外体育俱乐部等涉猎相关知识。而现实情况是,学校一味的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忽视学生的课余体育动态,没有有效的组织和科学的引导,阻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4、教师的课外体育表现力不够
目前大部分学校,教师的课余时间均被提升职称、科研创作所占用,极大的限制了体育教师的课余体育行为,也未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进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实践中,首先,要重视“学生主体观”,在课程设置、实施与组织过程中,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其道德观和人格的养成;其次,在“健康第一”指导下推进教学工作。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及健身意识、锻炼习惯的养成;再次,树立“终身体育教育观”,教学实践中注重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并重。笔者认为终身体育不仅是熟练掌握一两项体育运动技能,而且要促进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年龄的变化,其体育参与形式也趋于变化中,要求个体必须具有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护理专业和医疗美容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为长时间站立工作,教学中除让学生掌握适宜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外,还应增加有关健身机理及疲劳消除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更好指导自己的体育参与。
2、重视学习主体的差异性
学校课程设置短期内的相对稳定,必然会产生部分学生体育需求不满足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计划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教育背景、地域特色及个体自身的体育素质,对学习任务进行适度的调整。具体实践中,在入校初,对学生的基本体能状况进行测试,通过阶段性的学习,评价学生取得的阶段性效果,根据这个结果综合学校的优势对后期的体育学习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让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有适度的提高。
3、以学生课堂作为和《标准》测试数据为导向,指导学生课余体育参与
课余体育运动形式对诸多的心理健康因子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2]但是,目前大部分院校在《标准》测试工作完成后,将工作的重心仅仅停留于对测试数据的上报,并没有深入关注学生体质动态。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以学生的课堂作为和《标准》测试数据为导向,适度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进度,课余安排专人负责学生体育社团及体育锻炼指导,为学生的全面体育参与服务。
4、注重体育娱乐、人际交往功能的实现
体育课有效开展对学生自尊自信、适应能力、人际交往和意志品质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研究表明,[3]体育课的太极拳项目可以调节偏执和躯体化维度。[4]因此,学校体育除具备健身性外,还需具备娱乐性,如太极拳、柔力球、轮滑、网球、户外活动等,除适应学生娱乐需求外,还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高职体育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身体的活动,必须要传播体育文化,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5、规范学校体育网络教育平台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媒体的影响日趋扩大。为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必须保证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獲取体育知识的正确性及有效性,校园体育网络教育平台的规范也可以摒弃一些不良信息的侵蚀,为学生的体育求知把好质量关。
6、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全体校园人应致力于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既要完善校园物质环境,以及优化课堂实施、业余训练、课余体育参与、体育竞赛等教学组织与指导行为,也要关注校园体育氛围、体育形象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在校园内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活跃的运动氛围,在外树立良好的校园体育形象,促进科学体育价值观的养成,为学生的体育健康促进服务。
四、结束语
当前高职体育教育应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以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切实改善学生体育参与和锻炼现状,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从规范化、标准化、普通化向多元化、多样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只有改革,高职体育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才能在高职教育中明确方向,为学生的体育健康促进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