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年级上册 上 复习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提纲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是一个球体,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上,地球看起来是很圆的,这主要是因为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仅相差0.33%)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人处在赤道)3.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答: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表面是个曲面,所以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4.那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答:(1)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先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实例)。
(2)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从上往下出现)。
这说明海面是曲面。
(4)登高望远,站得越高看到的地平圈范围越大,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6)天涯海角走不到边(7)探究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对照实验(方法)5.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从古至今的排列顺序②①④③①天圆如弹丸,地如卵中黄②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③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④地球是个球体6.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设想。
过了2个世纪,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
这是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7.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以下-----400千米处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
结(全册)
本文档总结了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1. 物质的种类和分类
2.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
1. 生物的分类与鉴别方法
2. 生态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3. 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第三章:光的传播与视觉
1. 光的传播的基本规律
2. 光的反射与折射
3. 视觉的原理与保护
第四章:机械运动
1. 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
2. 物体的等加速度运动
3. 弹簧的拉伸与压缩
第五章:细胞和人体组织
1.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2. 细胞的功能与分类
3. 人体组织与器官
第六章:电和磁
1. 电流的产生与电路的连接
2. 简单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 磁场及其作用
第七章:水和溶液
1. 水的特性和溶解能力
2.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
3. 溶液的浓度和稀释
第八章:生物种间关系
1. 捕食与被捕食关系
2. 共生与寄生关系
3. 竞争与合作关系
第九章: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1. 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2. 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 节约能源与环保
以上是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教材。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基础知识 试题
第1章科学入门根底知识复习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_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产生、开展的。
2、我们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______、多_______、多_______,运用__________和知识,为人类创造美妙的生活。
3、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可以产生破坏作用。
第2节实验和观察1、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_______。
进展实验时应有的态度是:认真操作、仔细观察。
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准确记录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借助各种仪器来。
如,能让我们看到微小的物体,能让我们看到遥远的星体。
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的量与公认的量进展比拟的过程。
2、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_____(m);单位换算:1千米(km)=______米;1米=_____分米(dm);1分米=_____厘米(cm);1厘米=_____毫米(mm);1毫米=______微米(μm);1微米=_____纳米(nm);1米=_____厘米;1米=_____毫米;1米=______微米;1米=_______纳米。
3、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________。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测量前,首先要看刻度尺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测量时,①放正确:0刻度对准被测物体_______,刻度线尽量________被测物体;②看正确:视线跟刻度尺________;③读正确:测量值包括和一位估计值,不要忘记_______。
4、使用刻度尺时,假如0刻度线损坏,要灵敏处理,让整数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________。
5、体积是。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______,单位换算:1米3=_____分米3;1分米3=______厘米3;1厘米3=______毫米3;1米3=______厘米3;1米3=______毫米3。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L〕和_______(mL),单位换算:1升=_______分米3;1毫升=_______厘米3;1升=_______毫升。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提纲整理
第一章复习提纲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2、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
3、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一分钟以上4、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一、试管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溢出)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
(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二、试管夹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使用方法: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
②防止试管脱落。
三、烧杯主要用途: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使用方法: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③配置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各章节重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物质与我们生活
- 介绍物质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 讲解物质的分类和测量方法
- 引导学生了解物质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空气
- 研究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探讨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性
- 探索空气的压力和体积的关系
第三章:水
- 探索水的性质和循环
- 讨论水的净化和节约
- 引导学生了解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第四章:燃烧与灭火
- 讲解燃烧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 引导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 探讨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
第五章:物体的密度和浮力
- 引导学生理解密度和浮力的概念- 研究物体在不同介质中的浮沉现象- 讨论密度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章:光
- 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
- 引导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 探讨光的颜色和光的重要性
第七章:电
- 讲解电的产生和传导规律
- 引导学生了解电流和电阻的概念- 探索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八章:声音
- 探究声音的传播和产生
- 研究声音的特点和声音的传播速度
- 讨论声音在通讯中的应用
这些是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希望能帮助到你!。
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总结
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总结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 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由微观粒子组成,包括分子、原
子和离子。
2. 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等。
2.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如融化、沸腾,化学变化如燃烧、腐烂。
三、生物与环境
1. 生物的特征
生物具有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
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环境包括生物因素
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四、简单机械与能量
1. 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它们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
大小。
2. 能量
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包括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五、地球与宇宙
1.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有固体表面、大气层和磁场。
2. 宇宙
宇宙是包括所有物质和能量的空间,由无数星系、恒星、行星等组成。
以上就是七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知识点七年级上学期的科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
本文将会对这些学科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帮助同学们复习期中考试所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生物学1. 生物的种类和分类生物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的种类非常多,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认识生物,科学家们将生物进行了分类。
生物分类的原则是依据生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层次分类法和进化分类法。
2.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是指地球上的绿色植物,主要包括叶、茎和根三个部分。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多样,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也不同。
例如,在干旱的地区,植物的叶子通常较小,茎和根较大,以便在夜间吸收水分。
3.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是指地球上的所有动物,主要包括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等。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也非常多样,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也不同。
例如,水生动物通常具有流线型的身体,帮助它们在水中游动。
二、物理学1. 电学电学是研究电的科学,主要包括电荷、电场和电流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电的存在,例如灯亮、电视开机等。
2. 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科学,主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物体在运动,例如汽车行驶、鸟儿展翅飞翔等。
3.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和热量的科学,主要包括热量、温度、热传导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帮助保持温度的方法,例如冷藏、保温等。
三、化学1. 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指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内的所有东西,被分类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类。
纯物质指物质中只有一种组分的物质,混合物指物质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的物质。
2. 化学键和化学反应化学键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相互结合的关系,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作用的现象,主要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3.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指不能分解成更简单物质的物质,化合物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总结
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世界的学科。
在七年级上学期,我们研究
了以下主题:
- 生物学:细胞结构、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的特征
- 物理学:声音、光学和电学的基本原理
- 化学:物质的性质、分子构成和化学反应
生物学复要点
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了解不
同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3. 动植物有各自的特征,如动物具有呼吸、运动和感知的能力,而植物具有光合作用和无法移动。
物理学复要点
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频率和振幅。
2. 光是由光源发出并传播的。
了解光线的反射、折射和吸收。
3. 电是一种能量形式,通过电流的流动来传输信号和电能。
了解电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的构成。
化学复要点
1. 物质有不同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熔点和沸点等。
了解物质的特性和分类。
2. 了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
3.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包括化学方程式和化学符号等。
注意事项
- 复时要重点关注每个主题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细节。
- 可以使用教材、笔记和课堂作业作为复材料。
- 尝试做一些练题和题册上的题目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祝你顺利通过七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考试!。
七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大全
七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大全
单元一:物质的分类与分离
-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浓缩、磁性分离等
单元二:生物多样性与分类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 生物的分类方法: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 分类系统:物种、属、目、纲、门、界
- 常见生物分类的特征和例子
单元三:光、影与视觉
-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与折射
- 镜子和透镜的特性和应用
- 视觉的形成和主要器官
单元四:力与压力
- 力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 力的作用和效果:平衡力、合力、分解力
-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 压力的应用:液体压力、气体压力
单元五:物体的运动与力
- 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圆周运动- 力对运动的影响: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 牛顿三定律和运动的解释
单元六:声、音与听觉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音色
- 听觉器官和听力保护
单元七:电、电流与电路
- 电流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 感应电流和直流电流
- 电路元件:导线、电池、开关、灯泡、电阻
-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科学的复习大纲,希望能帮助你做好复习准备。
祝你考试顺利!。
第一章科学入门期中专题复习讲义---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期中专题复习一、长度的测量例1:(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各项测量值分别为:8.42cm、8.43cm、8.42cm、8.44cm、8.64cm则这个物体测量值应取()例2:(2022·浙江·七年级期末)如图是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金属片长度的情形。
(1)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___。
(2)A、B两种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3)用正确方法测得金属片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例2例3例3:(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七年级期末)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小科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请回答:(1)如图甲所示,小科利用刻度尺测得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_。
(2)小科要测一纸带的厚度,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___(用相关字母表示)。
二、体积的测量典例1:(2022七上·缙云期末)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小石块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会使液面上升到最大刻度线处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小石块放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液面满足的水量。
(2)现有 100 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测出体积为 15 立方厘米的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需加入“适量的水”的体积合适是。
A.5 毫升B.50 毫升C.80 毫升D.95 毫升变式1:(2022·浙江金华市婺城区七年级期末)在一次进行盐水体积测量的实验中,坐在座位上的小科同学按实验要求对放在课桌上量筒中的盐水进行了读数,站在他身后的小明同学也同时进行了读数,他们将数据记录在了数据表格中,分别是40mL和43mL,那么盐水的体积应该是()B.40mL C.42mL D.43mL变式2:(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塑料盒不能沉入水中。
第2章+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 2 3 4 5 6 7 8 9 10
返回
重难点专练
(3)小金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25%的苏打溶 25%的食盐溶
溶液 25%的蔗糖溶液
液
液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 操作
引,这样重复三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返回
重难点专练
“分离” 时间
60秒
信息可以判断,黑藻在分类上属于( D )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返回
12345
易错易混专练
易错点4 利用检索表辨别生物
4. [2024·舟山模拟]课堂上老师介绍了二歧分类检索表后,要
求同学们回家也制作一张简易检索表,将鳄鱼、蜗牛、鸽
子、蝗虫、草鱼进行分类。小明同学制作的检索表如图所
返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重难点专练
重难点4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4. [2023·杭州期中]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
述中,正确的是( C ) A.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B. 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和“凉拌黄瓜”盘里的汤汁主
要来自细胞质 C.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
功能,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此,某同学做了如下归
纳,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返回
重难点专练
A. 娃娃鱼终身用鳃呼吸,与其能够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B. 缝鱼身体呈流线型,靠身体躯干与尾部摆动及鳍的协调
作用完成运动,与其在水中生活相适应
C. 蛇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与其在陆地上 生活相适应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科学七年级上册主要内容分四个单元,其重点和难点多集中在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整个复习辅导计划需要课时量30节,分配如下,第一章5课时,第二章6课时,第三章7课时,第四章12课时。
下面列出了全书知识点,也标注出重点和难点内容,具体实施复习计划时,还需要配合一定的典型习题来巩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典型习题在其他文档予以列出。
第一章科学入门1.1 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1、认识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设备,了解其用途和存放条件。
2、实验室安全守则,常见危险警告标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3、常见实验操作:物品加热(酒精灯的使用),少量液体的取用(胶头滴管的使用),放大镜的使用等。
1.3 科学观察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用心观察,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4、科学结果的记录和整理。
1.4 科学测量(重、难)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
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 1米=10的六次方微米 =10的九次方纳米2、单位换算过程 [例]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3、读数:精确值(最小刻度)+估计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单位4、累积法2、体积的测量(重、难)1、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科学Unit1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科学Unit1知识点归
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科学 Unit1 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档将对七年级上册科学 Unit1 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以下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 科学方法
1.1 观察和积累事实
- 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 积累事实和数据
1.2 提出问题
- 根据观察和积累的事实提出问题
1.3 做实验
- 设计和进行实验来验证问题的答案-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1.4 得出结论
-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结论应基于观察和实验的可靠数据2. 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2.1 物质的三态
-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和区别
2.2 物质的变化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和区别- 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和凝华过程
2.3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和特点3. 观察和测量
3.1 观察与描述
-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方法和应用- 观察结果的描述和记录
3.2 测量和测量工具
- 长度、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3.3 对象的形状和大小
- 固体对象的形状和大小的描述
- 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4. 总结
本文档对七年级上册科学 Unit1 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将了解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物质的组成与变化以及观察和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请学生们在课后进行复习,并进行相关习题的练习,以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生物的组织:细胞和组织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a.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作用和特点b.各种细胞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2.组织的构成和功能a.器官和组织的关系和作用b.不同类型的组织的特点和功能二、生物的营养与消化1.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消化道的组成及其作用b.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和吸收2.食物的分类和营养成分a.主要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b.均衡饮食和营养不良的防治三、生物的呼吸与循环1.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呼吸器官及其作用b.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2.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和分类b.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四、生物的运动与感觉1.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骨骼和关节的作用和分类b.骨骼对身体的支撑和保护2.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a.神经系统的构成和作用b.感觉器官和感觉的传导途径五、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男女生殖器官的作用和特点b.生殖方式的区别和特点2.成长与发育a.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b.青春期的特点和生理变化六、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概念a.基因的概念和特点b.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2.进化的基本观点和证据a.进化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b.地质记录和化石的证据七、生物的环境与保护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a.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b.生态平衡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性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b.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以上提纲列举了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习。
注意理解并记忆重点概念和知识点,掌握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充分做好习题练习和实验课的巩固。
祝你考试顺利!。
七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包括:
1、科学是以经验事实为基础,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旨在探寻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2、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3、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领域。
4、地球与宇宙科学是研究地球和宇宙的起源、演化、结构和变化等问题的科学领域。
5、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领域,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6、物质科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7、运动和力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包括机械运动、力的概念、牛顿运动定律等。
8、能量是指物体或系统由于运动、转化或做功等原因而具有的某种量度,包括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等。
9、光现象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包括光源、光线、光速等。
10、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引起人们的听觉。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重点题目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重点题目文档概述:这份文档汇总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课本中的重点题目,旨在帮助同学们复和准备考试。
以下是各章节的重点题目总结:第一章科学怎样认识世界- 1. 什么是科学?- 2. 科学研究的特点和方法有哪些?- 3. 观察和实验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 如何正确设计实验?- 5. 科学常识的构建和修订过程。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1.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有哪些?- 2. 物质的组成是如何发现的?- 3. 物质的变化形式有哪些?- 4.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
- 5. 如何进行简单的物质分离?第三章古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1.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理论。
- 2. 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具使用。
- 3. 古人类的迁徙和分布。
第四章物体的运动- 1. 什么是物体的运动?- 2.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图象。
- 3. 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五章引力与压力- 1. 什么是引力和压力?- 2. 引力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3. 压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第六章科学与技术- 1.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 2. 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作用。
- 3.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电- 1. 电的产生和现象。
- 2.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 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第八章光的传播- 1. 光的传播方式和性质。
- 2. 阴影和反射的规律。
- 3. 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
文档结束。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课本的重点题目总结。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份文档进行复习和备考。
祝大家学习进步!。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复习题
初一《科学》第一章复习卷姓名_____班级_____学号____一、选择题1、小明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和知识不正确的是( C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 学习前积累的科学知识2、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A )A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 收集资料,发现规律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巷3、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C )A 阅读,作笔记和练习B 观察讨论和交流C 观察,实验和思考D 阅读实践和应用4、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 A )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当科学家C提高智商D提高理解能力,得到好成绩5、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C )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6、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A )A 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C得到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过程7、我国一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 B )A 1.8微米B 1.8毫米C 1.8厘米D 1.8分米8.下面四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是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 A )A.27.8分米B.5.8厘米C.217.80毫米D.2.79厘米9、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B )A 1米B 1厘米C 1分米D 1纳米10、下面各个量,接近4厘米的是(C )A 科学课本的长度B 铅笔芯的粗细C 乒乓球的直径D 课桌的高度11、《科学》作业本的宽度为( B )A 20毫米B 20厘米C 20分米D 0.2米1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D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13、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B )A 10厘米B 42分米C 36000毫米D 0.45米14、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 C )A 测量人的态度B 测量的对象C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D 测量工具的量程15、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科学入门1、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一门学科。
2、常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试管夹、天平和砝码、酒精灯、显微镜、电压表、电流表、停表、玻璃棒、烧杯、量筒、量杯、刻度尺、胶头滴管等等3、长度的国际标准单位是“米”,用“m”表示 1千米=_____米1米=_____分米=_____厘米=_____毫米1毫米=_____微米=_____纳米初中主要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4、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以长度单位为名称的技术叫做纳米技术。
5、认识刻度尺,就是认识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以及分度值。
6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 10001立方米=立方分米=101毫升=1立方厘米6、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测量用刻度尺,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用量筒,采用排水法。
长方形的体积=长╳宽╳高圆的体积=底面积╳高7、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读数时如果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 200米、9教学大楼的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10、怎样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一百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一百,(注意两页为一张纸)20如何用刻度尺测量一根长而细的金属直径?把细金属紧紧的在钢笔上绕、11.圈,用刻度尺量出长度,除以20。
12、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由倒数第二位决定。
13、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14、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15、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分为1℃,如人的体温(口腔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16、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⑴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壁,⑵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⑶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
(4)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
17、体温计测温范围35℃~42℃,最小刻度为每小格为0.1℃,可离开人体读数,因为有一段很细的弯管,所以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18、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2、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3、按物左码右的原则,将物体放在左盘上4、估计物体的大致质量,将适量的砝码用镊子夹取,轻放在右盘上。
砝码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取放。
5、算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是左盘被测物体的质”刻度线0、称量完毕后,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游码移回到“6量。
.19、怎样测量1滴水的质量。
写出实验过程和计算结果,并设计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
答:用天平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然后在烧杯中滴入100滴水,1称出总质量记为m ,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除以100就是一滴水的质2量,(m — m)÷10012第二章:观察生物1.蜗牛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壳、足、口、眼、两对触角2.蜗牛是有感觉的生物体,它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但没有听觉3.生活中的物体可以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①.有应激性②.能生长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有严整的结构⑤.能生殖和发育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4.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①、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根本区别)。
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②、能否自由或快速地运动。
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5.地球上生存的动物已确定名称的约有125万多种,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6.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7.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躯干、尾,体表覆有鳞片,鳞片上有一层粘液,运动器官是鳍,呼吸器官——鳃,卵生、变温.8.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卵生、变温,代表动物:大鲵、青蛙.9.爬行类:真正的陆生动物,皮肤上有鳞片或甲,呼吸器官——肺,卵生、变温,代表动物:鳄鱼、蛇、蜥蜴.10.鸟类: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适于飞行,身体呈纺锤形,有羽毛,前肢变成翼,骨骼中空,没有牙齿,卵生、恒温,膀胱退化以适应空中飞行,鸡鸭鹅属于鸟类;11.哺乳类:最高等的脊椎动物,胎生、哺乳、恒温,雌性哺乳动物有乳腺,以乳汁哺育后代,呼吸器官——肺,有发达的运动器官,适宜陆地奔跑。
蝙蝠是会飞的哺乳动物,鲸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
12.无脊椎动物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代表动物:原生动物有草履虫、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有珊瑚虫、水母、水螅、海葵、海蛰等;扁形动物有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等;线形动物有蛔虫、蛲虫、蠕虫等;环节动物有蚯蚓、水蛭等,软体动物有蛤、河蚌、乌贼、蜗牛、章鱼等,节肢动物有蝗虫、虾、蟹、蜘蛛等;棘皮动物有海参、海星等。
其中节肢动物是动物界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的昆虫类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
13.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14.植物根据繁殖方式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15.花的结构包括:雌蕊、雄蕊、花瓣、花萼。
16.有种子的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裸子植被的植物,物是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种子裸露的植物,如银杏、红松、马尾松、水杉、雪松、侧柏、杉木等等,我国还有“裸子植物故乡”之美称。
17.无种子植物的特点是:没有花,不形成种子,不用种子,用孢子繁殖的植物。
18.蕨类植物:像蕨、胎生狗脊、满江红、桫椤等,它们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没有种子,但具有根、茎、叶。
靠孢子繁殖后代。
煤有些是古代高大蕨类所形成的。
19.苔藓植物:像地钱、葫芦藓等,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结构简单,没有真正的根,只有茎和叶,不开花,也没有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其中假根起着固定和吸水的作用20.藻类植物:像紫菜、衣藻、海带、水绵等,结构简单,没有明细分工,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的植物。
衣藻是单细胞植物,既可孢子生殖,又可分裂生殖。
21.瑞典博物学家:林耐是在分类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22.生物物种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界门纲目科属种,级别越高,种类越多,共同点越少,级别越低,种类越少,共同点越多,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
23.多细胞生物体都由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来,细胞分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常常是相伴而行的。
24.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复杂变化,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
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之后,细胞的大小、个数发生变化;形①出现态、结构、功能不变。
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变化是染色体②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它的个体数增加25.一个受精卵细胞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可以发育成体形庞大、结构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
26.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
是由19世纪的施旺、施莱登提出的。
27.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有:①安放②对光③放片④调焦距⑤观察⑥收镜、整理。
安放时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放在靠体前略偏左的位置,对光时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光圈)为最大,左眼看,右眼睁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慢慢移动装片,可发现目镜中的物象移动方向跟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这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象是原物的倒像。
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则把物体向左下方移动,物象在视野的右下方,则把物体向右下方移动。
28.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正中心,然后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在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看到进一步放大的物像29.显微镜的放大率(总放大倍数)是:放大率= _____ × _____= ______30.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应该是擦、滴、取、展、盖、染、吸。
31.衣藻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鞭毛、眼点、伸缩泡.32.为什么衣藻属于单细胞植物——因为衣藻只有一个细胞,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衣藻的鞭毛可以帮助运动;眼点可以感知光线强弱,33.草履虫的细胞结构有纤毛、口沟、食物泡、伸缩泡、大核小核、细胞膜、细胞质34.单细胞生物的共同特征——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35.细菌是一种没有细胞核的微生物,是原核生物。
根据形态不同,细菌可分螺旋菌、球菌、杆菌三类。
所有的细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这三种结构,细菌没有叶绿体,只能依赖寄生生存;没有细胞核,被称为原核生物。
有细胞核的都是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三大类。
我们平时吃的金针菇、冬虫夏草、灵芝、香菇、蘑菇、木耳等都是属于真菌。
霉菌、青霉、酵母菌等属于真菌,但不是食用菌。
细菌和真菌通常被称为微生物36.组织就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集中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植物的五大组织是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分布在根、茎、叶的表皮,具有保护功能,输导组织分布在根、茎、叶脉内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营养组织分布在叶肉、果肉,具有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机械组织具有支撑、保护作用的功能,分生组织具有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的功能。
.37.植物的叶——表皮有保护组织构成,叶肉有营养组织构成,叶肉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包含导管和筛管,导管向上输送水分,筛管向下输送营养物质;叶脉是由机械组织构成的。
38.动物的四大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分布在人的皮肤、内脏器官表面、体内各种官腔内表面,功能是保护功能、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结缔组织分布血液、软骨、肌腱,具有运输、支持的功能,神经组织分布在脑、脊髓和神经中,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肌肉组织分布在四肢、躯体(骨骼肌),心脏(心肌),胃壁、肠壁(平滑肌),具有收缩、舒张,产生运动的功能。
39.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它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血液由结缔组织构成;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由神经组织构成;立毛肌由肌肉组织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