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空间环境动态导向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公共建筑内中庭空间的景观设计研究

公共建筑内中庭空间的景观设计研究

公共建筑内中庭空间的景观设计研究摘要:随着对环境认识的深入和演变的发展,中庭为建筑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场所,将城市的街道空间延伸到了室内。

怎样对其进行更好的设计,本分总结归纳并提出了设计策略以及办公建筑中庭空间的景观设计方法—构景设计以及结合功能性设计。

使公共建筑中庭空间的景观设计既能在物质上满足人们需求,又能在精神上给予人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公共建筑;中庭空间;景观设计1、公共建筑中庭空间的景观设计的概况中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建筑形态,对其定义的研究也非常多元化。

根据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释义,中庭是指在建筑物之内或建筑物之间的有顶的庭院,通常有几个层次,以用作为到达与流通的集中空间(理查•萨克森,1990) 。

在当今,中庭被理解为建筑内部带有玻璃顶盖的内院,是以一个大型建筑的内部空间为核心,局部空间通高几层或垂直贯穿全部建筑高度的空间,它综合了多种使用功能,引入自然构景要素,是着意创造特色环境和聚集人气的场所。

例如酒店、商场、办公大楼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不同形态的中庭,它既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可作为人们休憩、交往、娱乐、展览等活动的中心场所。

2、公共建筑中庭空间景观设计的相关发展概述1967年,由建筑师Kevin Rocher与John Dinkeloo所完成的福特基金会大楼标志着景观在现代办公建筑中庭空间中开始设计和应用,并带动了建筑中庭空间中以景观为主题的设计发展趋势。

福特基金会大楼外表看起来与一般高楼大厦无界,但当人们步入其中则别有洞天:130英尺高的花园隐藏在大楼的玻璃帷幕后,林木成群,还有一池小水潭,更为中庭增添几分空灵,改变了过去办公建筑给人冰冷生硬的印象。

人们在高效率办公的压力下,常常可以在这里体会到人、事务、建筑、甚至自然的存在。

同时期还有约翰•波特曼设计的亚特兰大海亚特摄政旅馆中,设计有一个22层高的巨大的中庭,其中置有透明的玻璃电梯、水池、自然的植物景观、雕塑、餐厅和商店,使中庭空间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色、丰富的使用功能。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第一章 绪论整体框架①一般原则,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

②共性问题──一般原则的方法③学习方法──宏观、中观、微观④目的:横向、纵向一、来源与特点:建筑与其它艺术品异同(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

)1.真实的:现实存在的,形象上有力客观分析薄弱。

历时性,局限性。

2.形象(图象)的:同时性,完整性(信息量大、多、自身形态、局部与整体、周围环境等)、最重要,最基本之层面。

3.意向的:语言、文字4.三者关系:三者+使用者的理想、公共的态度和价值综合规则、自然、社会、文化以及人类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中各种有意义的事件=较为完整意义的建筑来源。

(1)、双重原型:真实、意象=形象(图像)(2)、意象=图像(形象)二真实a.形象是一个过程媒介b.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方法、体系(平面构图、产体构成、空间布局)c.受真实限制、结构、经济、技术、精神、审美上述a.b.c是公建原理的主要之依据二、研究范围与平衡意识(一)、综合性学科1.自然科学特征:工程技术知识建筑学、结构、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电气、消防、自动控制、声、光、热、材料、概预等。

(与特定的社会物质的生产和科技水平有关、受其限制)2.人文科学特征: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艺术(意识形态)(二)、两对对子(交叉与边缘学科)1.(1)精神范畴:设计中的理论Theory in Design建筑设计日益超越原来的物质形态设计而必须运用和借鉴的其他成熟学科的知识。

如社会人文学科。

(2)物质范畴:设计的理论:Theory of Design针对建筑设计本身的要素、方法及过程的分析理论,如形式及空间的构 成关系。

功能+技术+形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入环境四要素(3)某一要素取得主导地位,不完全取决于设计师个人的立场,还取决于一定特定时期、地域的社会心理、社会技术与经济水平以及某一群体(集团)的价值等观念的外在因素的影响)。

3.普遍、一般意义层面上的研究、研究的对象是一般原理和方法。

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研究

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研究

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研究随着现代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人们交流、活动以及社交的场所,而私人空间则是个体生活和休憩的场所。

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合理地划分和设计这两种空间,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公共空间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人们相互交流和互动的场所,是城市社会生活的主要载体。

在设计公共空间时,需要考虑人们的日常需求,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方便的设施。

例如,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公共空间,需要考虑到人流量、交通便利以及人们的社交需要。

公共图书馆、公园、购物中心等也需要设计成人们活动、休闲和交流的理想场所。

设计师需要通过对空间的布局、材料的选择以及景观的设计等方面的考虑,创造一个宜人、多功能的公共空间。

其次,私人空间在建筑设计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私人空间是个体家庭生活和休憩的场所,需要提供隐私和安全感。

家是私人空间的典型代表,是人们的避风港和心灵的居所。

在设计私人空间时,需要考虑到个体的需求和喜好,创造一个让人们感到舒适和放松的环境。

设计师可以通过灯光、色彩、材料和家具的选择等方面的考虑,打造一个温馨而个性化的私人空间。

然而,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辅相成、互相关联。

在城市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既离不开公共空间的便利和活力,也需要私人空间来回归内心和休息。

因此,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需要在实践中相互融合。

一方面,公共空间可以借鉴私人空间的设计理念,提供更加舒适和个性化的感受。

例如,公共图书馆可以设置隐私读书区域,为人们提供一个安静而专注的阅读环境;公园可以划分出小型庭院,为人们提供一个私下对话的场所。

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亲近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社会交流和活动的发展。

另一方面,私人空间也可以和公共空间相连接,扩展其功能和意义。

例如,个体住宅可以在设计中融入一些公共设施,例如小型咖啡厅、社交空间等,为居民提供和邻居社交、互动的机会。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及发展趋势探讨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及发展趋势探讨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及发展趋势探讨摘要:随着公共建筑发展水平的提升,很多地区已经提升了对空间设计的重视程度,通过科学开展空间设计工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共建筑的施工质量。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开展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工作的时候,着重提升室内空间设计的合理性,保证设计方案符合公共建筑建设需要,从而全面提高公共建筑设计效果。

本文首先分析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其次探讨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方式,以期对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发展趋势引言:在建筑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对于室内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室内设计存在缺乏合理性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公共建筑整体设计质量。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点提升室内空间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不断提高公共建筑设计质量,为后续提升公共建筑施工质量提供设计依据。

1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城市中存在的公共建筑数量相对比较多,为了确保室内空间设计方案可以充分发挥出应用优势,设计师应该尽量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实效性,由于公共建筑具备室内空间相对比较大的特点,针对人流量相对比较大的公共建筑展开室内空间设计的时候,应该结合具体情况不断优化、见全球设计方案,保证室内空间设计的应用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1]。

在开展室内空间设计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室内使用需要,然后基于室内空间结构展开整体布局管理,然后再逐一加强细节处设计。

在设计阶段应该确定清楚建筑内部功能要求,还需要基于消费者心理不断提高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效果。

在展开室内空间设计的时候应该关注服务对象的体验感以及需求,并以此为据不断优化调整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方案。

2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方式2.1光设计方式在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通过加强光设计,能够在改良室内光照状况的同时,为室内人员提供较为舒适的空间体验。

在实际开展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室内结构、建筑朝向情况,并基于公共建筑内各个空间的用途精细化选择光设计方式。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西安环城公园为例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西安环城公园为例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西安环城公园为例孙宏生;苏钠【摘要】城市公共空间,其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和宜人的环境.城市公共空间营造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公共空间对人的使用价值及人对公共空间环境的感受.通过公共空间内活力要素的运用,发挥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引导与启示作用,塑造与活动、交往等行为呼应的城市公共空间.该文运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环境与人的行为的相互关系,结合实例阐述环境行为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作用,剖析城市公共空间中人的活动特征,探讨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构筑城市公共空间,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服务生活品质的特质.【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5页(P75-79)【关键词】环境行为学;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作者】孙宏生;苏钠【作者单位】西安航天神舟建筑设计院;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51 环境行为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行为研究是对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的物质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科学。

它通过将环境设计与人类行为关系的分析,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及人对空间环境的反应,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环境行为学的研究目标是强调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过程,寻找并通过空间营造,构建环境设计理论系统。

丹麦学者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将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在《城市意向》中提出城市空间的五要素,即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

他认为,“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通过城市中意向要素,提高环境设计质量和识别过程,使空间感更清晰。

图1 环城公园南门—朱雀门段区位图2 环城公园南门—朱雀门段图3 一般日公共活动意愿调查图图5 公共空间活动模式分析图图4 节假日公共活动意愿调查图城市公共空间是人居环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趋强烈,更强调生活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城市的公共空间成了人们利用频率最高的环境空间之一,文化休闲广场、滨江景观带、琳琅满目的步行街等等城市公共空间越发成为城市重要的场所。

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导向设计

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导向设计

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导向设计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规划设计中导向设计的主要流程,然后重点探讨了城市导向设计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导向设计流程方法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城市导向设计的研究也不是孤立的,他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导向设计的类型、方法、要素;导向设计与区域的人群、整体规划设计;导向设计与视觉特点;导向设计与心理研究;导向设计与区域文化等等。

1、导向设计的目标与要求因导向设计是为不熟悉的人群在城市中能够快速定位寻找方向,故而传达准确的空间信息是导向设计的基本要求。

所以导向设计系统的建立首先是需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视觉表述语言,再按照统一的规则、相应的比例规范化的表现出来。

作为空间引导指引的工具,导向设计的表述语言要方位内容准确简练。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歧义的发生,如烟斗形状在有的地方表示吸烟室,有的地方表示休息室甚至男卫生间,这是不可取得,至少在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应统一。

另外就是语言的简练,导向设计首要功能像是地图,但它与地图不同,对于一个标识牌我们应有针对性的标识出其要表现的重点。

还有道路上的很多指示牌,因车速很快,所以要求指示牌应字数简练,字号、字体易识别。

“准确”是导向设计的基本要求,“快速”则是导向设计的一个主要自标。

规划让群众能够准确快速的获取对空间信息的识别是我们城市导向设计的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对标识牌的材质、颜色、图形、尺度、光源、位置、使用、维护等等都需要一个周密的规划,严谨的设计,使导向设计形式简洁、清晰,具有很强的规范性统一性,确保易读易懂。

同时注重设置位置与设置方式的合理性,位置上不仅融于环境更在环境中显得突出,同时导向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结合,运用的艺术语言可不仅仅是视觉的,还可以结合听觉和触觉。

另外,与整体环境相和谐,体现出其间的文化内涵是导向设计的深层次要求。

导向牌要不仅能指引方向还要兼容与环境,这对于一个旅游区的标识牌尤为重要。

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综述作者:张晓文公伟来源:《设计》2020年第06期摘要:旨在为日后的社区公共空间相关设计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文章通过对社区公共空间现有研究和文献的回顾,从社区公共空间概念的形成入手,深入探讨了国内外社区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综合分析了近年来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热点。

对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成果以及局限性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对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社区公共空间概念研究历程研究热点展望中图分类号:TU24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 03-0117-03一、社区公共空间相关概念的研究(一)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社区”(community)词源于拉丁语,最初是以人的角度论述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

1887年,德国学者费迪南德,滕尼斯在《共用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阐述了“社区”的概念,他将社区定义为具有相同价值取向,人口性质较强的社会共同体。

国内社区的概念是在1933年辗转翻译而来,费孝通将其定义为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组织。

近年来,社区的概念被广泛认知,在描述居民生活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居住区、住区等概念一同出现。

住区概念发展相对较早,指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场所,城市整体系统中的居住空间”,。

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社区是人们共同生活在某一特定地域内,在不断形成的社会联系、社会文化下产生的,以居住为主要活动方式的组织体系。

关于“社区公共空间”的概念,目前学界的研究角度各有不同。

一类是从社区的实体空间层面出发,探究其物质属性,学者们将社区公共空间定义为社区中可供居民自由出入,并进行运动、休憩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的公共场所,其使用权属于全体居民[2]。

另一类研究则侧重于研究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有学者认为社区公共空间是社区居民为满足自身利益诉求和社区协同的公共领域[3]。

目前,社区公共空间的概念还在探讨的过程中,从广义的程度上来讲,所谓社区公共空间是社区或社区群中,社区居民进行公共交往的,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

办公建筑共享空间的环境设计研究

办公建筑共享空间的环境设计研究

办公建筑共享空间的环境设计研究摘要办公建筑是现代建筑中重要的公共建筑形式,好的建筑空间环境质量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也能愉悦身心,办公建筑的共享空间在其环境质量的提高上起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和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两个办公建筑的共享空间环境的分析来阐述现代办公建筑共享空间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办公建筑共享空间环境设计要素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正文现代社会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当前的建筑设计都呈现出以多元化和创新化的趋势。

共享空间作为一种交流空间,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已经显示出其积极意义。

积极的空间形态有利于促进人们的交往,是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交流环境。

随着人们对共享空间的需求表现出回归情感、多元与个性化的趋向,使得人们对办公建筑也有了新的要求。

一、办公建筑的共享空间是在办公建筑发展到一定阶段,是随着人们对办公活动、办公空间要求的提高而产生和发展的。

同时,随着人们对环境认识的深入,建筑建筑的共享空间环境设计也不断发展。

在大型的共享空间中,中庭为建筑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场所,将城市的街道空间延伸到了室内。

建筑的开敞空间、景观、轮廓线、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城市的生态元素。

绿化、树木等自然元素,已被广泛地引入到了建筑的内部空间之中,它将创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妙结合。

当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这种紧密的联系,形成一个美丽的城市空间的时候。

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目前办公楼的一个新的需求:高标准。

二、办公建筑共享空间环境设计示例在共享空间环境设计上,中西方建筑师已经将人文思想和生态理念在办公建筑设计中充分的应用,把空间环境和建筑审美相结合,创造出了宜人的绿色的办公环境。

下面以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和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为例,对其中的办公建筑共享空间环境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办公建筑的共享空间设计手法,以其对现代办公建筑共享空间设计提供借鉴或启示。

(一)、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堪称是现代高层办公建筑共享空间设计的典范,其最完美之处就在于令人陶醉的共享空间的设计。

浅析公共建筑建筑内外部空间

浅析公共建筑建筑内外部空间

浅析公共建筑内外部空间摘要:本文浅析了公共建筑中的内外部空间组合设计。

并利用实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建筑 空间在各种建筑类型中,公共建筑是极为特殊而重要的的一类。

公共建筑所形成的总体空间环境氛围,是为了满足人们行为心理上的需求。

是人们行为心理需求的物质与精神的场所。

人们身处建筑之中,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多地是为了生活,更多地是精神层面上的要求。

一、建筑外部空间——室外环境空间与建筑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 )说:“对空间的占有是存在的第一表征,然而任何空间都存在于环境中,故提高人造环境的物理素质及其艺术性,就必然成为提高现代生活质量的重要构成因素。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照艺术效果等。

而在这之中建筑应位于明显而又主要的部位,当形成一定的格局之后将对其它因素加以综合性的布局,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室外空间环境。

在具体布局中,主体建筑是构图的核心。

通过组合所形成的室外环境空间,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在室外空间中需要考虑观赏的距离与范围,以及建筑群体艺术处理的比例尺度等。

要强调各种对比。

许多不可分割的建筑物联系成为一种壮丽的建筑艺术总效果。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1 开敞的空间场所或称集散广场。

在不同的公共建筑中,有的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比较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要充分考虑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

有的在道路和交叉口处,为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车辆转弯时的视线要求,同时也有盖蒂中心 位于洛杉矶太平洋海岸马里布的盖蒂博物馆和它所收藏的大量艺术精品,都属于“盖蒂基金会”所有。

包括主体的博物馆建筑,盖蒂基金会所属各相关部门都有专属的建筑,合为一处建筑群。

位于山丘顶端。

” 建筑本身充分体现了外部空间设计的丰富性。

在外部空间上,盖蒂中心的群体建筑物环抱一处充满花卉的美丽庭园,由于盖蒂博物馆规模巨大,设计师有心籍着串联不同时代的展厅之际,让人们在参观途中不时地接触自然景物,使功能空间与交通空间很好的结合。

论公共空间导向标识设计——以上海地铁站一号线为例--室内设计-毕业论文

论公共空间导向标识设计——以上海地铁站一号线为例--室内设计-毕业论文

论公共空间导向标识设计——以上海地铁一号线为例摘要公共空间中的导向标识系统是沟通人与空间重要媒介。

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拥堵,21世纪已经成为以大力发展地下交通为主要的交通方式,这就要求城市地铁的导向标识系统要更加完善,否则无法给人们带来便利,甚至会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以上海地铁一号线为例,对地铁站中的导向标识的概念,设计理论,设计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试图通过分析上海地铁一号线标识系统的研究,来探析标识系统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的状况。

以期让上海地铁一号线的导向系统更加完善,也能切实让市民感受到其独特的风格特色,满足市民的需求,维护上海的整体形象。

【关键词】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人性化Discussi on the design of public space oriented——Taking Shanghai Metro Line 1 as an example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has always been a symbol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Planning, public art environment presents, people on the pursuit of the visual world highly embodies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level of a region. This paper from the Suqian municipal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in city public art design. The city public art design for the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mage sty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not only carries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but also improve the urban public environment, highlight the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Key words】Metro; guide sign; system design; humanization目录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扎哈 哈迪德简介及作品分析

扎哈 哈迪德简介及作品分析

建筑的技术手段十分普遍,即以一套公用的支撑体系在彼 此之间创造出不支撑的带状空间。
香港之峰俱乐部
这是标志着哈迪德崛起的一个设计,这座建筑被设计成一系列巨大而抽象的 花岗岩几何体。4个巨大的管状物抽象自山下的摩天楼形象,被躺倒戳入削 去山尖的山头。这件作品的惊人之处在于这些线形的管和人工地形之间体量
功能分析及人流 线分析
建筑的功能大致 可分为参观区和 非参观区。在建 筑边缘的两个通 道分别输送着参 观者和工作人员, 使他们即使在人 流高峰期也各不 干扰。
LFone园艺展廊
这座建筑的主要空间——展示大厅和咖啡厅,就沿着这些道路延伸开 来,并且允许室外充足的阳光和视线进入室内。次要的空间“消失” 在建筑的“屋顶”之中。在咖啡厅的南面是一个露台,其中有一个 有顶的表演空间。环境研究中心被设置在展览大厅的北部,有一半 没入地下,以发扬地下空间与世隔绝的长处。另外一方面,展示大 厅还起了一个缓冲区的作用,它在冬天可以被动地接受太阳能。那 个下陷的环境研究中心就成为了展览大厅的一个开敞的夹层空间。
走近扎哈 哈迪德 (2004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关于扎哈 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从事理论和 学术研究的同时,在1979年自己开业,为 伦敦伊顿广场(Eaton Place)设计了一幢 公寓。该作品于1982年获建筑设计金牌奖。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于1983年入选 香港The Peak Club的设计竞标方案,获得 广泛赞誉。此后,她在柏林 Kufurstendamm大街(1986年)、杜塞尔 多夫的艺术和媒体中心(1989年)和卡迪 夫湾歌剧院(Cardiff Bay Opera
主要设计特点: 城市地毯: 为吸引四周地区的行人并营造一种动态的公共空间,中心的入口、门厅 及循环引入系统被组织安排成一个“城市地毯”格局。 拼图玩具: 与“城市地毯”格局相对比,“拼图玩具”有着磨光的波状表面,各陈 列室看起来象由一块块独立砼块雕刻而成,悬浮在门厅上方。 外壳/雕塑: 建筑地处拐角处,使其形成两个迥异而互补的外立面。沿第六大街的 南立面呈波状透明面层,透过它,路人可看到中心的本质。

导视系统调研报告。

导视系统调研报告。

导视系统调研报告。

第一点:导视系统的定义与发展导视系统,又称导向系统或指示标识系统,是指在公共场所、交通枢纽、大型建筑物内外等为人们提供方向指引、信息传递、安全警示等服务的标识系统。

它主要包括导向标识、信息标识、安全标识三类。

导视系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还美化、提升了公共空间的品质。

导视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的标记和符号。

然而,现代导视系统的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型公共建筑和交通枢纽的涌现,使得人们对方向指引和信息传递的需求日益增长。

19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兰德(Paul Rand)首次提出了“导视设计”这一概念,将导视系统从一般的标识设计中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一种专门为人类行为和需求设计的领域。

此后,导视系统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艺术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导视系统的设计和功能也在不断创新。

如今,导视系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标识和指示功能,而是更加注重人性化、智能化和美学价值。

例如,利用LED屏幕、动态投影、智能感应等技术,使导视系统更加生动、互动和高效。

同时,导视系统的设计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当地文化、艺术元素,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第二点:导视系统的功能与重要性导视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方向指引功能:这是导视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它通过一系列视觉符号和文字,帮助人们在复杂的环境中识别方向,找到目的地。

2.信息传递功能:导视系统还承担着传递各种信息的功能,如设施位置、使用说明、安全警示等。

3.安全保障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地震等,导视系统能指引人们快速、安全地疏散。

4.美化环境功能:现代导视系统设计精美,能够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体现城市的文化和艺术品味。

5.品牌塑造功能:对于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等,导视系统也是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重视引导,合作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重视引导,合作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棚 :高中历 史教 学 自 主 学习 能力 方法 全体学生 的序列性 问题 ,以问题来 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行为。这种方法 ,以 学生为本 ,以学生 的发展 为教 学出发 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通 过 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 的潜 能,培养其 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 ,即把作为 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 出来 。问题教学 是中学历 史教学常用的方法,是 自主学 习的关键。 比如学习人 民版必修三 “ 三 民主义 ”时,如何全面 理解新三民主义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讨论深入不下去 了,我抓住这个机会进 行启发提问: 孙中山为何重新解释三 民主义 ( 从孙 中山的革命活动 ,共产党对 孙中山帮助来 启发)?新三民主义 “ 新” 在哪些方面 ( 从背景、内容、性质 、 作用 来启发 )? 通过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对其 中的原 因进行探 究,效果不错 。对于 学生提出的问 题 ,错的要注 意正确引导,正确的要给予保护和鼓励 ,有 时学 生提 出的问题 , 教师难 以解答 时,就实事求是地承认不懂 ,切忌搪塞挖苦打击 能指示不 明确 般而言优 秀的视觉 导向系统是 能够充分 引导读者进行 自助式阅读 ,并
且还 能够 使读者在环境优美 的图书馆环 境中从体验身心愉快 的阅读乐趣 的,但 是, 现在 出现 了一个普遍 的情况,主要表现在高校图书馆视觉导向系统设计上, 在进行延展 设计上 由于缺乏分层标识 ,致 使导 向不清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直 接造成信息传达 的错误或 者是障碍 , 特 别是针对一些新生、新读者到图书馆后, 不能够根据 明确而又简洁的导 向系统指示 ,方便 的到达 目的地找到相关信息 , 功能指示上 的不完整,直接致使读者在 图书馆 内信 息不流畅,阅读不愉快, 比 理和督导 。 这更为可怕 的是,面对 重大事故失败的视觉导 向系统在 图书馆 的空间环境中发 在进行 高校图书馆设 计制作导 向系统时,设计者 不单单要考 虑图书馆 内 生 了不可预知 的灾难 ,它不能有效及时的引领读者 的迅速疏散 ,从而引起事故 部风格 的协调 ,还要把学校 的整体 发展纳入 到设计中去,这样图书馆的风格才 的发生,造成人员和财产 的巨大损失 。 能与学校整体风格相呼应。 五、对于规范高校田书馆视觉粤 向系统设计最删的相关奠议 六、结束谮 ( 一 )将可行性放到设计原则之首 笔者认为文化品牌最 外在、最直观 的体现 就是导向系统 ,这种系统 是 笔者认为 ,我们在进行 高效 图书馆 视觉导 向系 统的设计 时,应该做到针 充分体现 高校图书馆文化特 征的符 号, 更是文化理念的物质载体和象征 , 对其 材料 和制作条件 以及应用 形式等 相关条件采取相应 的设计手段 ,设计 的 目 为读者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不仅是高校 图书馆展示其社会价值 的手段,更加 的必 须是要符合作用对象 的审美意识 、直观 接受能力、社会心理和禁忌 的,于 是信 息时代读 者对 图书馆 的迫切需求 。 此 同时还 要顾及应用于放大 、缩小 时的视 觉效果以及其他视觉传播方式 的,一 般情况下 ,我们还需要在空 间格局复杂 的地 方,按 国际惯例加注英文标识并且 ●考文献 : 设置相应 的与馆 内导 向系统统一 的导 向标识加 以引导,以达到表达的信息 内容 【 1 ] 喻 萍 .李亮之. 图书馆导 向设计漫谈.津 图学刊 . 2 0 0 4 . 5 在清晰易懂 的同时,又与馆 内导向系统协调统 一。 【 2 】 程 小波 . 周 均清.公共 建筑空 间环境动 态导向设 计研究. 四J l I 建 筑 2 0 0 7 . 8 . ( - )导 向功 能需要做到 明确无误 并且 能够迅速传达信 息 笔者 认为导 向视 觉表现应该 从设计之初就 以便于读者 观察和接 收信 息并 [ 3 ]高健 . 婕 罗兵 .燕 凌.论 图 书馆公 共 标 识与 导视 设 计 田. 科 学之 2 0 0 8 . 5 且能够迅速地辨 别方位 和 目标为 目的,从而让阅读者在 一进入 到图书馆时,就 友 .

公共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

建筑三要素:适用、坚固、美观。

建筑分类:工业,居住,公共。

(大于24米—高层建筑;大于100米—超高层建筑)建筑的属性:时空、艺术、历史时代、工程技术、自然、民族地域。

建筑设计的定义:在一定思想和方法指导下,根据各种条件运用科学规律和美学规律通过分析、综合创作、正确处理各种使用要求、处理如结构、施工、材料、经济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提供方案和创造蓝图所进行的一种活动。

建筑设计的要求:建筑功能、工程技术、建筑艺术、建筑经济、环境规划。

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几个方面内容。

建筑设计的过程:项目委托和设计前期研究、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现场的服务和配合阶段、竣工验收和工程回访阶段。

公共建筑的定义: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活动不可缺少的环境和场所,基本涵盖除居住建筑、工业建筑以外的,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公共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总体规划布局、环境背景特色、功能关系分析、体形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造型艺术创作等问题。

认识城市环境层面:城市环境层面;周边环境层面;场地环境层面。

马斯洛五需求: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公共建筑室外空间创造室外空间环境主要应考虑两个方面:内在的因素与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

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方面。

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主要组成部分,即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等。

在室外空间中需要考虑观赏的距离和范围,以及建筑群体艺术处理的比例尺度等问题。

外部空间的最基本的构成方式:积极空间(实体围合成的空间),消极空间(实体占领形成的空间)出自卢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研究城市空间与实体建筑的理论:图底关系理论外部空间的比例和尺度,实体围合的空间中实体的高度(h)和间距(d)之间的关系:D/H=1时,空间保持着良好的匀称感D/H=2时,内聚,安定,向心的空间效果D/H=3时,分离排斥的倾向,空间趋于离散D/H<1时,迫近之感,空间有较强的亲和力。

公共建筑设计的场所识别和导向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的场所识别和导向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的场所识别和导向设计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为市民提供服务与空间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共建筑的数量大幅增加,为了让市民更加方便地使用并了解公共建筑,场所识别和导向设计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要素。

一、场所识别场所识别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通过不同的元素和特色来区分不同的场所,使使用者能够在空间中方便地找到他们想要到达的位置。

一种常见的场所识别手段是建筑外观的设计。

经典的例子是巴黎圣母院,这座教堂的尖顶以及巨大的钟楼,使其在巴黎的城市景观中独具特色,成为人们识别巴黎的重要地标。

在现代的公共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来增强其辨识度,使其成为城市的象征。

此外,场所识别还可以通过建筑内部的设计来实现。

比如,在购物中心中,往往会有明显的指示标志和导向系统,指引消费者前往不同的楼层和商店。

这些指示标志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图案、颜色或者文字,使消费者能够在建筑中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场所。

同时,公共建筑内部的布局也应该合理地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比如儿童游乐区、休息区等,使使用者能够更加明确地识别和利用这些场所。

二、导向设计导向设计是指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式来引导使用者正确地认知和使用公共建筑。

一种常见的导向设计手段是指示标志。

在交通设施中,比如地铁站或者机场,指示标志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正确的入口和出口,避免迷路或者浪费时间。

在公共建筑中,指示标志也是重要的导向设计手段,它们可以帮助使用者找到洗手间、楼梯、电梯等位置。

除了指示标志,颜色和照明等也是导向设计中常用的手段。

比如,在大型商场中,不同楼层的楼梯通常会有不同的颜色,这样一来,即使没有指示标志,使用者也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识别他们所处的楼层。

类似地,在电影院中,不同的放映厅往往会有不同的照明颜色,这样使用者可以根据颜色来找到自己所要去的放映厅。

通过巧妙地运用颜色和照明等手段,可以让使用者更加直观地识别和感知空间。

建筑设计技术中的公共建筑设计要点

建筑设计技术中的公共建筑设计要点

建筑设计技术中的公共建筑设计要点公共建筑是指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如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市政厅等。

公共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既需要满足建筑的功能和实用性,又要考虑到人们的舒适感和社会效益。

下面将介绍一些公共建筑设计的要点,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规划和设计这类建筑。

首先,公共建筑设计需要注重功能性。

公共建筑作为服务公众的场所,其设计目标应围绕着满足用户需求展开。

要充分考虑建筑物所需的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安排。

例如,医院应设计合理的诊疗区域和病房布局,学校应考虑教学区、实验室和图书馆等功能区的合理设置。

通过优化功能性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效率,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其次,公共建筑设计需要注重人性化。

建筑物的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日常需求,创造舒适的使用环境。

在公共建筑中,良好的室内采光、通风和空气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此外,合理的人流导向设计、便利的设施设置、舒适的座椅和更人性化的配套设施都能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

设计师还可以运用色彩、材料和艺术元素等手段来增添建筑的魅力和情感共鸣,让用户感受到美感和愉悦。

第三,公共建筑设计需要注重安全性。

公共建筑往往承载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安全性是设计的核心要点之一。

建筑师应对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和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抗震、防火和防盗能力。

同时,在公共建筑内设置明确的应急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提供紧急情况下的安全保障措施。

通过安全性的全面考虑,可以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公共建筑设计还应注重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设计师应考虑到节能、环保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如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绿色屋顶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可以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passivhaus 设计原则来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可持续设计,公共建筑可以更好地满足当代社会对环境友好型建筑的需求。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有答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有答案)

绪论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填空1.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和。

3.《园冶》的作者是计成.选择1.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

下列哪项属于外在因素。

(BCD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周围环境C.地段状况 D.城市规划2.公共建筑前面往往后退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其主要用途是( B )A.供人们观赏主体建筑之用 B.用来疏散人流C.供人们活动用 D.作停车场地3.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内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内在因素。

( ABC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经济C.美观D.城市规划4。

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范,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D )。

A.卢浮宫 B.圣彼得大教堂C.罗马图拉真广场 D.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问答题1.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一)开敞场地(集散广场) 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体育场馆.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二)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置运动场.球场.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三)停车场地包括汽车停车场与自行车停车场。

位置一般要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筑物的交通与景观,节约用地可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四)其他场地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

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量隐蔽。

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2)在建筑群体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优化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优化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优化研究【摘要】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们尽情的享受着城市化所带来的文明与舒适,另一方面人们也感到了城市发展过快所带来的切肤之痛。

对于中国的城市化,我们更需要在城市人口比重增加的背后,进一步地去探讨这一过程中公共空间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全国许多城市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共空间作为当今人们悠闲与享乐的驿站,其设计与创作也在随着人们的生活和艺术中美的要求不断发展,设计者们已巧妙地将美学中的一些原理运用到其作品中,从而更好地发掘美的精华,给人们塑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环境美学原理城市规划城市公共景观城市文化一、引言城市,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人造的空间环境,设计美的城市空间环境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要创造出美的空间环境,就必须遵循美的法则来进行构思。

城市公共环境是提升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重视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

不仅要统一、有规律,而且要和城市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当然,这其中建筑的造型和外观设计非常重要,如博物馆、美术馆、群艺馆、图书馆、影视城、体育馆的外观设计,都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一定要综合考虑,整体规划,并合乎该城市历史、文化的脉络。

这个问题早在战国时的管子就已提出,他的“人与天调”、“天地之美生”就体现了一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理念。

二、环境美学原理城市美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它涉及城市选址、自然景观、规划布局、建筑群落、交通组织、园林绿化、基础设施、污染防治、公共卫生、社会秩序、人民生活、文化教育、雕塑小品、橱窗广告等,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功能到精神功能,从不同视觉来观察,往往其中一个因子的缺陷,足以影响对城市美整体的评价。

城市美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它是在一定时间内存在于一定城市环境空间中能为人所感知的具有审美效果的实践。

关于波特曼“共享空间”的室内设计探讨

关于波特曼“共享空间”的室内设计探讨

关于波特曼“共享空间”的室内设计探讨关于波特曼“共享空间”的室内设计探讨摘要:社会在发展,人们对建筑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增长,室内空间的内容也随着日益增加的需求变得愈加丰富多彩。

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精神需求开始增加,人们需要高质量的生活,这就迫切需要创造出一种适合现代人需求的公共空间。

共享空间作为一种建筑手段,既有“动”的一面,又有“静”的一面。

通过合理的利用,可将其某些特性充分发挥,应用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上,以扩大它的用途。

共享空间设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作用,对我们的生活品质、生存环境都产生着影响,它不仅仅是一个城市人流聚集的场所,而且也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融合,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关键词:共享空间;室内设计;启示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现代主义设计继续占主导地位,国际主义风格发展的更加多样化。

与此同时,环境的观念开始形成,建筑师思考的领域大于阳光、空气、绿地、采光照明等综合因素的内容。

室内外空间的分界进一步模糊,高楼大厦内开始出现街道和大型庭园广场,公共空间中强调休闲与娱乐等富有人性化的氛围。

美国著名现代建筑师波特曼以其独特的旅馆空间成为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

他以创造一种令人振奋的旅馆中庭:“共享空间”而文明。

比如采用一些运动、光线、色彩等要素,同时引进自然、水、人看人等手法,创造出一种宜人的空间。

约翰?波特曼的设计哲理是:“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物”。

因此,建筑师在设计时,要将自己的五官带到图纸上的空间中去,认真察觉其构思的空间将会带给人们怎样的反应。

波特曼试图以心理学的观点去研究人与建筑平面和空间的关系。

他的环境设计哲理是奠基于对人们在公共空间内活动的观察。

他认为建筑师不仅要掌握静态的空间,而更重要的是掌握动态的空间。

共享空间的特点(一)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与自然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 一种 方法是动态导 向 , 即在行进 过程 中根 据周 围环 境
群投射一种空间定位关系 。空间识别与 导向的关系就好 比点 与线 的关系 , 识别 即人 能够认 识 自己所处 的位置 和总 体环境 的关系 , 自己存在 的空 间有一个 明确 的了解 和感 知。而导 对
向则是对空间 中的每 一个定 位 点之 间 的关联 做 出有 效 的提
全地到达 目的地 , 完成 预定 的各种 活 动。 由此 , 共建 筑 内 公 部集散空问 的空 间导 向性就 成为非常 重要 的课 题 , 它成为保
图 1 阜阳机 场平面指示图
当人们处于一个 陌生 的空间环境 中 , 由于他对环境 的未
知性 , 现出强烈的 不安全 感 , 表 因此 他需 要 了解 和熟 悉该 建
良好的导 向性 是人 的基 本 心理 需求之 一 。当代公 共建 筑空间环境多呈 网络状布局 , 在错综 的过道 两边布满 了种类 繁杂 的公共空 间, 而空间 的形式上却 往往是 比较单 一。空 问 的单 一封闭和功能 的多样 复杂 之间 的矛 盾造成 的结 果 是空 间单 调乏味 , 缺少方 向感 和场 所感 , 易使 人迷 失方 向 。在 容 陌生的环境中 , 这种 心理需求会潜移默 化地形成 一种 心理压 力, 表现为紧 张感 和焦虑感 。在这 种环 境 中 , 良好 的导 向性 可以有效 地帮助人们在空间 中定位 定 向, 以便更 加轻松 地找 到要 去的地方 , 缓解 心理 的这 种紧 张情绪 。同时 , 空 间环 在
证交通系统顺畅 , 帮助 使用 者行 为活 动正 常 、 有序 进行 的行
之有效的手段 。 和空间环境设计 “ 可识 别性 ” 一样 , 向性的本质 是 向人 导
筑 的主体结构组织 。他可 以事先通过解读 平面 功能分布 图, 或从别人处 了解情 况 , 从而 形成 一种 心理 印象 , 它去指 导 靠 行 为的完成 , 这种 方法称之为静态导 向法。如图 1 阜 阳机场 , 候 机楼大厅 内的平 面 图, 使用 文 字 和符号结 合 , 表达 功能 分 布, 引导人流交通行 为 。
导 向性 , 以有效的手段促使 空间导向性 的实施 。
1 空 间环境 导 向 的作用 与 分类
在公共建筑 内部空间中 , 们的行 为需求不 尽相 同。要 人
使人们 的意识 活动尽快 地转变成为一 定 的行 为方式 , 外界 信 息的刺激起着重要作用 。人 们总是力 图迅速 、 准确 、 方便 、 安
导向 的作用 。 2 4 建筑 小品导向 .
实现空 间动 态导 向的途径 主要有 视觉 导 向和空 间导 向 两大领域 。
பைடு நூலகம்
23 摄 影 、 视 导 向 . 影
现代影视技术 为人们 带来 了新 的导 向方式 , 它直 观、 明 了、 形象 、 集声光 电于一体 , 对大厅空 间环境气氛 的烘托起着 显著作用 。其 导向效果是其它手段 无法 比拟 的。例如 , 日本 京都文化 中心在人 1 3处运用的影视技术 , 加上 巨型的螺旋 再 楼梯 。既渲染 了气氛 , 又成 为地 方 的标志 物 , 好地 起 到 了 很
与 否, 对整个交 通 系统产 生不 良影 响。 因此 , 公共 建 筑 将 在
[ 作者简介 ] 程小波 (9 1 , , 筑学在读 硕士研 究 18 一) 男 建 生; 周均清 , , 男 副教授 。
四 川建筑
第2 7卷 4期
20 。8 0 70
2 9
维普资讯
[ 收稿 日期]0 6—1 20 0—1 7
示, 使人清楚地掌握 自己的空 间方 位和走向 , 重在 强调 脉络 的 关系 , 由点成线进而成 网, 交织成一张交通空间的认 知地 图。

个具有 良好 的内在逻 辑性 , 简单 易懂 , 不需 要 借助 于
本 国语 言的理解 就能掌握的导 向系统 , 能帮助人 们正确快 速 的识别方 向并 到达 目的地 , 避免 不必要 的人流交叉 和往复 运 动 , 效地防止和杜绝混乱 的发生 。尤其 是在人 流聚集 和疏 有 散 的高峰期 , 它直接影响着空 间环境 中整 个交通 网络 的顺 畅
维普资讯
公 共 建 筑 空 间环 境 动 态 导 向设 计 研 究
程 小 波 , 均 清 周
( 中科技 大 学数 字化 工程 中心 , 华 湖北 武汉 4 07 304)
【 摘 要 】 使用者 的行 为需求是空 间环境设 计 的重要依 据 , 良好 的 空 间导向性 是人 的基 本心 理 需求 而
之一。文章从公共建 筑空间环 境导 向的 必要性入 手 , 分析 了空间动 态导向的作 用 , 深入 阐述 了实现 空 间动 态
导 向 的 途 径— — 视 觉 导 向和 空 间 导 向 组 织 两种 主要 方 式 。
【 关键词 】 空间环境 ; 动 态导 向系统 ; 视 觉导 向 【 中图分类号 】 T 04 U~ 2
的暗示 和引导不断 地调 整行 走路 线 和方 向。静 态导 向整 体 感很 强 , 但是 当人 处于 总体环 境 的某个 局部 中的时候 , 需 更 要 明确 的是 一种定 位 和对行 动 的提 示关 系 。空 间动态 导 向 用最简便 、 明了的方 法解 决人在空 间中运动 时空间对前 进 最 方 向进 行提示或强调作用 , 是一种更主动 和高效的手段。
境 中发生 不可 预知的灾难时 , 理的导 向设计能 够有效 引导 合
【 文献标识码 】 A
内部空问环境设计 中完 善的导向系统 就显得 十分 重要 , 它是 使用 者完成多项活 动 目标的有力保障 。
人流 的疏 散 , 免伤 亡的 发生 。因此 , 共 建筑 的空 间环 境 减 公
设计应充分关 注正 常情 况下 交通路 线 的易 识别 性和 空间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