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塔单元操作手册

精馏塔单元操作手册
精馏塔单元操作手册

文档编号:TSS_C4.DOC

精馏塔单元仿真培训系统

操作说明书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十月

目录

一、工艺流程说明 (2)

1、工艺说明 (2)

2、本单元复杂控制方案说明 (2)

3、设备一览 (3)

二、精馏单元操作规程 (3)

1、冷态开车操作规程 (3)

2、正常操作规程 (4)

3、停车操作规程 (5)

4、仪表一览表 (6)

三、事故设置一览 (7)

四、仿真界面 (9)

附:思考题 (11)

一、工艺流程说明

1、工艺说明

本流程是利用精馏方法,在脱丁烷塔中将丁烷从脱丙烷塔釜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精馏是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利用其中各组分相对挥发度的不同,通过液相和气相间的质量传递来实现对混合物分离。本装置中将脱丙烷塔釜混合物部分气化,由于丁烷的沸点较低,即其挥发度较高,故丁烷易于从液相中气化出来,再将气化的蒸汽冷凝,可得到丁烷组成高于原料的混合物,经过多次气化冷凝,即可达到分离混合物中丁烷的目的。

原料为67.8℃脱丙烷塔的釜液(主要有C4、C5、C6、C7等),由脱丁烷塔(DA-405)的第16块板进料(全塔共32块板),进料量由流量控制器FIC101控制。灵敏板温度由调节器TC101通过调节再沸器加热蒸汽的流量,来控制提馏段灵敏板温度,从而控制丁烷的分离质量。

脱丁烷塔塔釜液(主要为C5以上馏分)一部分作为产品采出,一部分经再沸器(EA-418A、B)部分汽化为蒸汽从塔底上升。塔釜的液位和塔釜产品采出量由LC101和FC102组成的串级控制器控制。再沸器采用低压蒸汽加热。塔釜蒸汽缓冲罐(FA-414)液位由液位控制器LC102调节底部采出量控制。

塔顶的上升蒸汽(C4馏分和少量C5馏分)经塔顶冷凝器(EA-419)全部冷凝成液体,该冷凝液靠位差流入回流罐(FA-408)。塔顶压力PC102采用分程控制:在正常的压力波动下,通过调节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量来调节压力,当压力超高时,压力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PC102调节塔顶至回流罐的排气量来控制塔顶压力调节气相出料。操作压力 4.25atm (表压),高压控制器PC101将调节回流罐的气相排放量,来控制塔内压力稳定。冷凝器以冷却水为载热体。回流罐液位由液位控制器LC103调节塔顶产品采出量来维持恒定。回流罐中的液体一部分作为塔顶产品送下一工序,另一部分液体由回流泵(GA-412A、B)送回塔顶做为回流,回流量由流量控制器FC104控制。

2、本单元复杂控制方案说明

吸收解吸单元复杂控制回路主要是串级回路的使用,在吸收塔、解吸塔和产品罐中都使用了液位与流量串级回路。

串级回路:是在简单调节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结构上,串级回路调节系统有两个闭合回路。主、副调节器串联,主调节器的输出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系统通过副调节器的输出操纵调节阀动作,实现对主参数的定值调节。所以在串级回路调节系统中,主回路是定值调节系统,副回路是随动系统。

分程控制:就是由一只调节器的输出信号控制两只或更多的调节阀,每只调节阀在调节器的输出信号的某段范围中工作。

具体实例:

DA405的塔釜液位控制LC101和和塔釜出料FC102构成一串级回路。

FC102.SP随LC101.OP的改变而变化。

PIC102为一分程控制器,分别控制PV102A和PV102B,当PC102.OP逐渐开大时,PV102A从0逐渐开大到100;而PV102B从100逐渐关小至0。

3、设备一览

DA-405:脱丁烷塔

EA-419:塔顶冷凝器

FA-408:塔顶回流罐

GA-412A、B:回流泵

EA-418A、B:塔釜再沸器

FA-414:塔釜蒸汽缓冲罐

二、精馏单元操作规程

1、冷态开车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仅供参考,详细操作以评分系统为准。

装置冷态开工状态为精馏塔单元处于常温、常压氮吹扫完毕后的氮封状态,所有阀门、机泵处于关停状态。

1.1、进料过程

(1)开FA-408顶放空阀PC101排放不凝气,稍开FIC101调节阀(不超过20%),向精馏塔进料。

(2)进料后,塔内温度略升,压力升高。当压力PC101升至0.5atm时,关闭PC101调节阀投自动,并控制塔压不超过4.25atm(如果塔内压力大幅波动,改回手动调节稳定压力)。

1.2、启动再沸器

(1)当压力PC101升至0.5atm时,打开冷凝水PC102调节阀至50%;塔压基本稳定在4.25atm后,可加大塔进料(FIC101开至50%左右)。

(2)待塔釜液位LC101升至20%以上时,开加热蒸汽入口阀V13,再稍开TC101调节阀,给再沸器缓慢加热,并调节TC101阀开度使塔釜液位LC101维持在40%-60%。待FA-414液位LC102升至50%时,并投自动,设定值为50%。

1.3、建立回流

随着塔进料增加和再沸器、冷凝器投用,塔压会有所升高。回流罐逐渐积液。

(1)塔压升高时,通过开大PC102的输出,改变塔顶冷凝器冷却水量和旁路量来控制塔压稳定。

(2)当回流罐液位LC103升至20%以上时,先开回流泵GA412A/B的入口阀V19,再启动泵,再开出口阀V17,启动回流泵。

(3)通过FC104的阀开度控制回流量,维持回流罐液位不超高,同时逐渐关闭进料,全回流操作。

1.4、调整至正常

(1)当各项操作指标趋近正常值时,打开进料阀FIC101。

(2)逐步调整进料量FIC101至正常值。

(3)通过TC101调节再沸器加热量使灵敏板温度TC101达到正常值。

(4)逐步调整回流量FC104至正常值。

(5)开FC103和FC102出料,注意塔釜、回流罐液位。

(6)将各控制回路投自动,各参数稳定并与工艺设计值吻合后,投产品采出串级。

2、正常操作规程

2.1、正常工况下的工艺参数

(1)进料流量FIC101设为自动,设定值为14056 kg/hr。

(2)塔釜采出量FC102设为串级,设定值为7349 kg/hr,LC101设自动,设定值为50%。

(3)塔顶采出量FC103设为串级,设定值为6707 kg/hr。

(4)塔顶回流量FC104设为自动,设定值为9664 kg/hr。

(5)塔顶压力PC102设为自动,设定值为4.25atm,PC101设自动,设定值为5.0atm。

(6)灵敏板温度TC101设为自动,设定值为89.3 ℃。

(7)FA-414液位LC102设为自动,设定值为50%。

(8)回流罐液位LC103设为自动,设定值为50%。

2.2、主要工艺生产指标的调整方法

(1)质量调节:本系统的质量调节采用以提馏段灵敏板温度作为主参数,以再沸器和加热蒸汽流量的调节系统,以实现对塔的分离质量控制。

(2)压力控制:在正常的压力情况下,由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量来调节压力,当压力高于操作压力4.25atm(表压)时,压力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调节器PC101将调节回流罐的气相出料,为了保持同气相出料的相对平衡,该系统采用压力分程调节。

(3)液位调节:塔釜液位由调节塔釜的产品采出量来维持恒定。设有高低液位报警。回流罐液位由调节塔顶产品采出量来维持恒定。设有高低液位报警。

(4)流量调节:进料量和回流量都采用单回路的流量控制;再沸器加热介质流量,由灵敏板温度调节。

3、停车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仅供参考,详细操作以评分系统为准。

3.1、降负荷

(1)逐步关小FIC101调节阀,降低进料至正常进料量的70%。

(2)在降负荷过程中,保持灵敏板温度TC101的稳定性和塔压PC102的稳定,使精馏塔分离出合格产品。

(3)在降负荷过程中,尽量通过FC103排出回流罐中的液体产品,至回流罐液位LC104在20%左右。

(4)在降负荷过程中,尽量通过FC102排出塔釜产品,使LC101降至30%左右。

3.2、停进料和再沸器

在负荷降至正常的70%,且产品已大部采出后,停进料和再沸器。

(1)关FIC101调节阀,停精馏塔进料。

(2)关TC101调节阀和V13或V16阀,停再沸器的加热蒸汽。

(3)关FC102调节阀和FC103调节阀,停止产品采出。

(4)打开塔釜泄液阀V10,排不合格产品,并控制塔釜降低液位。

(5)手动打开LC102调节阀,对FA-114泄液。

3.3、停回流

(1)停进料和再沸器后,回流罐中的液体全部通过回流泵打入塔,以降低塔内温度。

(2)当回流罐液位至0时,关FC104调节阀,关泵出口阀V17(或V18),停泵GA412A(或GA412B),关入口阀V19(或V20),停回流。

(3)开泄液阀V10排净塔内液体。

3.4 降压、降温

(1)打开PC101调节阀,将塔压降至接近常压后,关PC101调节阀。

(2)全塔温度降至50℃左右时,关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PC102的输出至0)。

精馏塔单元仿真培训系统操作说明书

Tel: 86-10-64951832, 64810799 , 64971654 Fax: 86-10-6971664 E-mail: support@https://www.360docs.net/doc/0e12996426.html,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e12996426.html, 6

4、仪表一览表

三、事故设置一览

下列事故处理操作仅供参考,详细操作以评分系统为准。

1、热蒸汽压力过高

原因:热蒸汽压力过高。

现象:加热蒸汽的流量增大,塔釜温度持续上升。

处理:适当减小TC101的阀门开度。

2、热蒸汽压力过低

原因:热蒸汽压力过低。

现象:加热蒸汽的流量减小,塔釜温度持续下降。

处理:适当增大TC101的开度。

3.冷凝水中断

原因:停冷凝水。

现象:塔顶温度上升,塔顶压力升高。

处理:(1)开回流罐放空阀PC101保压。

(2)手动关闭FC101,停止进料。

(3)手动关闭TC101,停加热蒸汽。

(4)手动关闭FC103和FC102,停止产品采出。

(5)开塔釜排液阀V10,排不合格产品。

(6)手动打开LIC102,对FA114泄液。

(7)当回流罐液位为0时,关闭FIC104。

(8)关闭回流泵出口阀V17/V18。

(9)关闭回流泵GA424A/GA424B。

(10)关闭回流泵入口阀V19/V20。

(11)待塔釜液位为0时,关闭泄液阀V10。

(12)待塔顶压力降为常压后,关闭冷凝器。

4.停电

原因:停电。

现象:回流泵GA412A停止,回流中断。

处理:(1)手动开回流罐放空阀PC101泄压。

(2)手动关进料阀FIC101。

(3)手动关出料阀FC102和FC103。

(4)手动关加热蒸汽阀TC101。

(5)开塔釜排液阀V10和回流罐泄液阀V23,排不合格产品。

(6)手动打开LIC102,对FA114泄液。

(7)当回流罐液位为0时,关闭V23。

(8)关闭回流泵出口阀V17/V18。

(9)关闭回流泵GA424A/GA424B。

(10)关闭回流泵入口阀V19/V20。

(11)待塔釜液位为0时,关闭泄液阀V10。

(12)待塔顶压力降为常压后,关闭冷凝器。

5.回流泵故障

原因:回流泵GA-412A泵坏。

现象:GA-412A断电,回流中断,塔顶压力、温度上升。

处理:(1)开备用泵入口阀V20。

(2)启动备用泵GA412B。

(3)开备用泵出口阀V18。

(4)关闭运行泵出口阀V17。

(5)停运行泵GA412A。

(6)关闭运行泵入口阀V19。

6.回流控制阀FC104阀卡

原因:回流控制阀FC104阀卡。

现象:回流量减小,塔顶温度上升,压力增大。

处理:打开旁路阀V14,保持回流。

Tel: 86-10-64951832, 64810799 , 64971654 Fax: 86-10-6971664 E-mail: support@https://www.360docs.net/doc/0e12996426.html,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e12996426.html, 9

四、仿真界面

精馏塔DCS界面

Tel: 86-10-64951832, 64810799 , 64971654 Fax: 86-10-6971664 E-mail: support@https://www.360docs.net/doc/0e12996426.html,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e12996426.html, 10

精馏塔现场界面

精馏塔单元仿真培训系统操作说明书

附:思考题

标准答案请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本公司不予提供。

1、什么叫蒸馏?在化工生产中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蒸馏和精馏的关系是什么?

2、精馏的主要设备有哪些?

3、在本单元中,如果塔顶温度、压力都超过标准,可以有几种方法将系统调节稳定?

4、当系统在一较高负荷突然出现大的波动、不稳定,为什麽要将系统降到一低负荷的稳态,再从新开到高负荷?

5、根据本单元的实际,结合“化工原理”讲述的原理,说明回流比的作用。

6、若精馏塔灵敏板温度过高或过低,则意味着分离效果如何?应通过改变哪些变量来调节至正常?

7、请分析本流程中如何通过分程控制来调节精馏塔正常操作压力的。

8、根据本单元的实际,理解串级控制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影响精馏塔操作问答题

1、影响精馏塔操作?影响精馏操作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回流比的影响;(2)进料状态的影响;(3)进料量大小的影响;(4)进料组成变化的影响;(5)进料温度变化的影响;(6)塔顶冷剂量大小的影响;(7)塔顶采出量大小的影响;(8)塔底采出量大小的影响。 2、进料状态有哪几种,对精馏操作有何影响?进料状态有五种:1冷进料。2饱和液。3气液混和物。4饱和气。5过热气。对于固定进料的某个塔来说,进料状态的改变,将会影响产品质量和损失。例如:某塔为饱和液进料,当改为冷进料时,料液入塔后在加料板上与提馏段上升的蒸气相遇,即被加热至饱和温度,与此同时,上升蒸汽有一部分被冷凝下来,精馏段塔板数过多,提馏段板数不足,结果会造成釜液中损失增加。这时在操作上,应适当调整再沸器蒸汽,使塔的回流量达到原来量。 3、进料量的大小对精馏操作有何影响?有两种情况:l进料量波动范围不超过塔顶冷凝器和加热釜的负荷范围时,只要调节得当,对顶温和釜温不会有显著变化,而只影响塔内上升蒸汽速度的变化。2进料量变动的范围超过了塔顶冷凝器和加热的负荷范围时,不仅影响塔内上升蒸汽速度的变化,而且会改变塔顶、塔釜温度,致使塔板上的气液平衡组成改变,直接影响塔顶产品的质量和塔釜损失。总之,进料过大的波动,将会破坏塔内正常的物料平衡和工艺条件,造成了系列的波动。因此,应平衡进料,细心调节。 4、进料组成的变化对精馏操作有何影响?进料组成的变化直接影响精馏操作,当进料中重组分增加时,精馏段负荷增加,容易造成重

组分带到塔顶,使塔顶产品不合格,若进料中轻组分增加,提馏段负菏就会加重,容易造成釜液中轻组份损失加大。进料组成的变化,还会引起物料平衡和工艺条件的变化。 5、进料温度的变化对精馏操作有何影响?进料温度的变化对精馏操作影响是很大的。进料温度低,会增加加热釜的热负荷,减少塔顶冷凝器的冷负荷。反之亦反。进料温度变化过大时,通常会影响整个塔的温度,从而改变汽液平衡。另外,进料温度的改变,会引起进料状态的变化,会影响精馏段、提馏段负荷的改变,使产品质量、物料平衡都会发生改变。因此,进料温度是影响精馏操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6、塔顶冷剂量的大小对精馏塔顶冷剂量的大小会引起回流量和回流温度的变化。冷剂量加大,回流量也加大,塔顶温度下降;冷剂量减小,回流量也减小,操作有何影响?会引起顶温上升,因此,塔顶冷剂量要适当。 7、塔顶取出量的大小对精馏操作有何影响?塔顶取出量的大小与进料量有着密切关系:进料量增大或减小,取出量也相应增大或减小,这样才能保持搭内固定的回流比,维持塔的正常操作。如果进料不变,增加塔顶取出量,会引起回流比减小,操作压力下降,使重组分带到塔顶,引起产品不合格。减小取出量,会引起回流比增大,塔内的物料增多,上升蒸汽速度增大,塔顶与塔釜压差增大,时间长了会引起液泛,从而导致塔釜产品不合格。 8、塔底采出量的大小对精馏操作有何影响?精馏操作中塔釜液面必须保持稳定,而塔底采出量的大小将会引起液面变化。当塔釜液排

蒸发浓缩精馏塔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蒸发浓缩精馏塔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第 1 页共 3 页 DC/Shen guo.P.CO.,LTD/GMP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1.目的:制定蒸发浓缩精馏塔清洁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 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 2.范围:适用于蒸发浓缩精馏塔的清洁。 3.职责:生产部管理人员、提取车间主任、班长、提取液浓缩 岗位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QA监督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 清洁频次和范围: 4.1.1 频次: ①每日生产结束; ②更换品种前或清洁合格证已过有效期,重新开工前;

③设备维修后; ④每星期生产结束,彻底清洁后,用消毒清洁剂擦拭。 4.1.2 范围:蒸发浓缩精馏塔和相关输液泵、管道的内腔表面、 外表面。 4.2 清洁工具:清洁布、长毛刷、板刷、清洁盆、橡胶手套。 4.3 清洁剂:1%NaOH溶液、0.2%HCl溶液、饮用水、纯化水(注射剂 蒸发浓缩精馏塔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第 2 页共 3 页 DC/Shen guo.P.CO.,LTD/GMP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生产时清洗接触药品部位)。 4.4清洁方法: 4.4.1蒸发浓缩精馏塔、输液泵和管道内腔清洁: ①蒸发浓缩精馏塔的蒸发室清洗:待蒸发器内浓缩液放净后, 操作人员向蒸发器内加入适量饮用水(约100㎏),加热至60~80℃,浸泡10min,启动双效蒸发器,使热水在蒸发器内沸腾,循环冲洗内表面粘附的药物污垢,注意观察,待污垢洗净后,将蒸发器内水直接排入地漏或经浓缩液输送管道(清洗管道)排入地漏。 ②蒸发浓缩精馏塔的加热器清洗:打开加热器顶部快开盖,检 查各加热管内表面是否结垢。 a 若没有结垢,向蒸发浓缩精馏塔内加入适量饮用水(约100㎏),启动蒸发浓缩精馏塔,加热,使纯水在蒸发器内沸腾,循环冲洗内表面,至蒸发室内表面光亮洁净,将蒸发器内水直接排入地漏

板式精馏塔(中试)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ubject 题目: 板式精馏塔(中试)操作规程 Issued by 颁发部门:化工系 开车前准备操作规程 1 检查总电源、仪表盘电源,查看电压表、温度显示、实时监控仪。 2 检查并确定工艺流程中各阀门状态(见阀门状态表),调整至准备开车状态并挂牌标识。 3 记录电表初始度数,记录DCS操作界面原料罐液位,填入工艺记录卡。 4 检查并清空回流罐、产品罐中积液。 5 查有无供水,并记录水表初始值,填入工艺记录卡。 6 规范操作进料泵(离心泵);将原料加入再沸器至合适液位,点击评分表中的“确认”、 “清零”、“复位”键并至“复位”键变成绿色后,切换至DCS控制界面并点击“考核开始”。 开车操作规程 1 启动精馏塔再沸器加热系统,升温。 2 开启冷却水上水总阀及精馏塔顶冷凝器冷却水进口阀,调节冷却水流量。 3 规范操作采出泵(齿轮泵),并通过回流转子流量计进行全回流操作。 4 控制回流罐液位及回流量,控制系统稳定性(评分系统自动扣分),必要时可取样分析, 但操作过程中气相色谱测试累计不得超过3次。 5 适时打开系统放空,排放不凝性气体,并维持塔顶压力稳定。 6 选择合适的进料位置(在DCS操作面板上选择后,开启相应的进料阀门,过程中不得更改 进料位置),进料流量≤40L/h(须防止预热器过压操作) 正常运行规程 1 规范操作回流泵(齿轮泵),经塔顶产品罐冷却器,将塔顶馏出液冷却至50℃以下后收集 塔顶产品。 2 启动塔釜残液冷却器,将塔釜残液冷却至60℃以下后,收集塔釜残液。 停车操作规程 1 精馏操作考核90分钟完毕,停进料泵(离心泵),关闭相应管线上阀门。 2 规范停止预热器加热及再沸器电加热。

影响精馏操作的主要因素及常见问题

影响精馏操作的主要因素 1.物料平衡的影响和制约 根据精馏塔的总物料衡算可知,对于一定的原料液流量F和组成xF,只要确定了分离程度xD 和xW,馏出液流量D和釜残液流量W也就被确定了。 采出率D/F: D/F=(xF-xW)/(xD-xW) 不能任意增减,否则进、出塔的两个组分的量不平衡,必然导致塔内组成变化,操作波动,使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的分离要求。 在精馏塔的操作中,需维持塔顶和塔底产品的稳定,保持精馏装置的物料平衡是精馏塔稳态操作的必要条件。通常由塔底液位来控制精馏塔的物料平衡。 2、塔顶回流的影响 回流比是影响精馏塔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生产中经常用回流比来调节、控制产品的质量。当回流比增大时,精馏产品质量提高; 当回流比减小时,xD减小而xW增大,使分离效果变差。 回流比增加,使塔内上升蒸汽量及下降液体量均增加,若塔内汽液负荷超过允许值,则可能引起塔板效率下降,此时应减小原料液流量。 调节回流比的方法可有如下几种。 (1)减少塔顶采出量以增大回流比。 (2)塔顶冷凝器为分凝器时,可增加塔顶冷剂的用量,以提高凝液量,增大回流比。 (3)有回流液中间贮槽的强制回流,可暂时加大回流量,以提高回流比,但不得将回流贮槽抽空。 必须注意,在馏出液采出率D/F规定的条件下,籍增加回流比R以提高xD的的方法并非总是有效。 加大操作回流比意味着加大蒸发量与冷凝量,这些数值还将受到塔釜及冷凝器的传热面的限制。 3.进料热状况的影响

当进料状况(xF和q)发生变化时,应适当改变进料位置,并及时调节回流比R。一般精馏塔常设几个进料位置,以适应生产中进料状况,保证在精馏塔的适宜位置进料。如进料状况改变而进料位置不变,必然引起馏出液和釜残液组成的变化。 进料情况对精馏操作有着重要意义。常见的进料状况有五种,不同的进料状况,都显著地直接影响提馏段的回流量和塔内的汽液平衡。 精馏塔较为理想的进料状况是泡点进料,它较为经济和最为常用。 对特定的精馏塔,若xF减小,则将使xD和xW均减小,欲保持xD不变,则应增大回流比。 4.塔釜温度的影响 釜温是由釜压和物料组成决定的。精馏过程中,只有保持规定的釜温,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因此釜温是精馏操作中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 提高塔釜温度时,则使塔内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减少,同时,并使上升蒸汽的速度增大,有利于提高传质效率。 如果由塔顶得到产品,则塔釜排出难挥发物中,易挥发组分减少,损失减少; 如果塔釜排出物为产品,则可提高产品质量,但塔顶排出的易挥发组分中夹带的难挥发组分增多,从而增大损失。 在提高温度的时候,既要考虑到产品的质量,又要考虑到工艺损失。一般情况下,操作习惯于用温度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艺损失。 当釜温变化时,通常是用改变蒸发釜的加热蒸汽量,将釜温调节至正常。 当釜温低于规定值时,应加大蒸汽用量,以提高釜液的汽化量,使釜液中重组分的含量相对增加,泡点提高,釜温提高。 当釜温高于规定值时,应减少蒸汽用量,以减少釜液的汽化量,使釜液中轻组分的含量相对增加,泡点降低,釜温降低。 此外还有与液位串级调节的方法等。 5.操作压力的影响 塔的压力是精馏塔主要的控制指标之一。在精馏操作中,常常规定了操作压力的调节范围。塔压波动过大,就会破坏全塔的气液平衡和物料平衡,使产品达不到所要求的质量。

精馏塔的控制方式

精馏塔的控制方式 字体: 小中大| 打印发表于: 2007-7-25 21:15 作者: chjzhou 来源: 海川化工论坛 精馏塔的控制方式很多,其中有: 1.提留段温度控制 2.精馏段温度控制 3.精馏塔温差控制 4.恒流控制 5.双温差控制 6.压差控制 7.在线仪表监测控制 过路的朋友一起交流一下那种控制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人员的参与度最少,对于生产最经济,交流的朋友别忘了写下你的理由哦 答案不是重要的,你的理由却是非常重要的,欢迎讨论啊,一起学习 我也来说两句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chping80 (2007-7-25 21:36:13) 我认为精馏段温度控制更好,更能说明精馏塔的运行情况! ?chjzhou (2007-7-26 09:10:51) 压差控制比较好(以下是摘抄版) 蒸汽压力突然变化时,将直接影响塔釜难挥发组分的蒸发量,使当时塔内热量存在不平衡,导致气-液不平衡,为此如何将塔釜热量根据蒸汽进料量自动调节达到相对稳定,从而保证塔内热量平衡是问题的关键。在生产过程中,各精馏塔设备已确定,塔釜蒸发量与气体流速成正比关系,而流速与塔压差也成正比关系,所以控制好塔顶、塔釜压力就能保证一定的蒸发量,而在操作中,塔顶压力可通过塔顶压力调节系统进行稳定调节或大部分为常压塔,为此,稳定塔釜压力就特别重要。于是在蒸汽进料量不变情况下,我们对蒸汽压力变化情况与塔釜压力的变化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成正比关系,而且滞后时间极小。于是将蒸汽进料量与塔釜压力进行串级操作,将塔釜压力信号传递给蒸汽流量调节阀,蒸汽流量调节阀根据塔釜压力进行自动调节,通过蒸汽进料量自动增大或减少,确保塔釜压力稳定,从而保证了精馏操作不受外界蒸汽波动的影响。 [本帖最后由chjzhou 于2007-7-26 17:05 编辑] ?zzna (2007-7-26 09:16:01) 精馏段温度控制和温差控制结合!

精馏塔操作规程完整

精馏操作基本知识 1、何为相和相平衡: 答:相就是指在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不同相之间往往有一个相界面,把不同的相分别开。系统中相数的多少与物质的数量无关。如水和冰混合在一起,水为液相,冰为固相。一般情况下,物料在精馏塔内是气、液两相。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如果物料系统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物料在各相的相对量以及物料中各组分在各个相中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我们称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平衡时,物质还是在不停地运动,但是,各个相的量和各组分在各项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当条件改变时,将建立起新的相平衡,因此相平衡是运动的、相对的,而不是静止的、绝对的。比如:在精馏系统中,精馏塔板上温度较高的气体和温度较低的液体相互接触时,要进行传热、传质,其结果是气体部分冷凝,形成的液相中高沸点组分的浓度不断增加。塔板上的液体部分气化,形成的气相中低沸点组分的浓度不断增加。但是这个传热、传质过程并不是无止境的,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其各组分的两相的组成就不再随时间变化了。 2、何为饱和蒸汽压? 答:在一定的温度下,与同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汽所产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汽压,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众所周知,放在杯子里的水,会因不断蒸发变得愈来愈少。如果把纯水放在一个密闭容器里,并抽走上方的空气,当水不断蒸发时,水面上方气相的压力,即水的蒸汽所具有的压力就不断增加。但是,当温度一定时,气相压力最中将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数值 专业资料可编上,这时的压力称为水在该温 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应当注意的是,当气相压力的数值达到饱和蒸汽压力的数值是,液相的水分子仍然不断地气化,气相中的水分子也不断地冷凝成液体,只是由于水的气化速度等于水蒸汽的冷凝速度,液体量才没有减少,气体量也没有增加,气体和液体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液态纯物质蒸汽所具有的压力为其饱和蒸汽压时,气液两相即达到了相平衡。 3、何为精馏,精馏的原理是什么? 答: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同时又把产生的蒸汽多次部分冷凝,使混合物分离为所要求组分的操作过程称为精馏o 为什么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同时又多次部分冷凝,就能分离为纯或比较纯的组分呢?对于一次汽化,冷凝来说,由于液体混合物中所含的组分的沸点不同,当其在一定温度下部分汽化时,因低沸点物易于气化,故它在气相中的浓度较液相高,而液相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这就改变了气液两相的组成。当对部分汽化所得蒸汽进行部分冷凝时,因高沸点物易于冷凝,使冷凝液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而为冷凝气中低沸点物的浓度比冷凝液中要高。这样经过一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使混合液通过各组分浓度的改变得到了初步分离。如果多次的这样进行下去,将最终在液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高沸点的组分,在气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低沸点的组分。由此可见,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同时进行,就可以将混合物分离为纯或比较纯的组分。 液体气化要吸收热量,气体冷凝要放出热量。为了合理的利用热量,我们可以把气体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供给液体气化时使用,也就是使气液两相直接接触,在传热同时进行传质。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实践中,这种多次部分汽化 专业资料可编伴随多次部分冷凝的过程是逆 流作用的板式设备中进行的。所谓逆 流,就是因液体受热而产生的温度较高

精馏节能技术

热泵精馏工艺分析 化工行业就是能耗大户,其中精馏又就是能耗极高的单元操作,而传统的精馏方式热力学效率很低,能量浪费很大。如何降低精馏塔的能耗,充分利用低温热源,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人们提出了许多节能措施,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以及工业应用表明其中节能效果比较显著的就是热泵精馏技术。热泵精馏就是把精馏塔塔顶蒸汽加压升温,使其用作塔底再沸器的热源,回收塔顶蒸汽的冷凝潜热。 热泵精馏在下述场合应用,有望取得良好效果: (1)塔顶与塔底温差较小,因为压缩机的功耗主要取决于温差,温差越大,压缩机的功耗越大。据国外文献报导,只要塔顶与塔底温差小于36℃,就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2)沸点相近组分的分离,按常规方法,蒸馏塔需要较多的塔盘及较大的回流比,才能得到合格的产品,而且加热用的蒸汽或冷却用的循环水都比较多。若采用热泵技术一般可取得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3)工厂蒸汽供应不足或价格偏高,有必要减少蒸汽用量或取消再沸器时。 (4)冷却水不足或者冷却水温偏高、价格偏贵,需要采用制冷技术或其她方法解决冷却问题时。 (5)一般蒸馏塔塔顶温度在38~138℃之间,如果用热泵流程对缩短投资回收期有利就可以采用,但就是如果有较便宜的低压蒸汽与冷却介质来源,用热泵流程就不一定有利。 (6)蒸馏塔底再沸器温度在300℃以上,采用热泵流程往往就是不合适的。 以上只就是对一般情况而言,对于某个具体工艺过程,还要进行全面的经济技术评定之后才能确定。 根据热泵所消耗的外界能量不同,热泵精馏可分为蒸汽加压方式与吸收式两种类型 1、蒸汽加压方式 蒸汽加压方式热泵精馏有两种:蒸汽压缩机方式与蒸汽喷射式。 1、1蒸汽压缩机方式 蒸汽压缩机方式又可分为间接式、塔顶气体直接压缩式、分割式与塔釜液体闪蒸再沸式流程。 1、1、1间接式 当塔顶气体具有腐蚀性或塔顶气体为热敏性产品或塔顶产品不宜压缩时,可以采用间接式热泵精馏,见图1。

甲醇钠车间操作规程(碱法)

甲醇钠车间操作规程 (碱法) 山东辛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岗位名称、任务、管辖范围 1.1岗位名称: 甲醇精馏及甲醇钠反应岗位。 1.2任务: 甲醇精馏及甲醇钠反应任务是:将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在合成塔内与过量的无水甲醇反应生成甲醇钠甲醇溶液产品。形成的有水甲醇进入甲醇精馏塔进行精馏,制得的无水甲醇循环使用,精馏塔底的稀甲醇进入稀甲醇回收岗位,进一步脱水、回收甲醇。 1.3管辖范围: 包括甲醇钠合成塔、甲醇精馏塔、甲醇再沸器、甲醇冷凝器、合成塔甲醇再沸器、无水甲醇贮罐、甲醇钠产品储罐,无水甲醇输送泵,有关物料输送部分及其与上述各部分有关的仪表、管道和安全设施。 2 岗位定员及分工 岗位定员:9人 岗位分工:中控6人,巡检取样3人。 3岗位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甲醇精馏塔:提取无水甲醇,辅助甲醇钠反应岗位。 甲醇钠合成塔:NaOH与甲醇反应生产甲醇钠甲醇溶液。 4 工艺信息 4.1 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简述 甲醇钠工艺流程方框图: Na OH 反应精馏蒸馏CH3OH CH3ONA 水(H2O) 工艺过程简述:

沉淀合格后的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与精馏脱水后的无水甲醇反应生产甲醇钠甲醇溶液和水份,生产的水份由过量的甲醇气体从合成塔顶部带入精馏塔底提纯循环利用,部分稀甲醇由精馏塔底部排出进入稀甲醇回收系统回收利用。 4.2 化学反应方程式 CH3OH+Na OH CH3ONA+H2O 4.3岗位工艺指标一览表 工艺过 程 项目工艺参数-- 配制碱液 甲醇钠含水量≤1.5% 醇碱液含量18-20% 静置时间≮24小时 溶液温度55-60℃ Ⅰ套Ⅱ套Ⅲ套 再沸器蒸汽压力0.02-0.10MP a 0.02-0.08MPa 0.02-0.10MPa 精馏塔压力(监 视) 0.02-0.06MP a 0.02-0.04MPa 0.02-0.06MPa 塔顶至塔地温度66-90℃66-90℃66-90℃ 甲醇精馏 分流量7.5-8.5m3/h 4.5-5.5m3/h 7.5-8.5m3/h 回流量11.5-12.5m3/ h 8.5-9.5m3/h 11.5-12.5m3/h 精馏甲醇含水量<0.04%<0.04%<0.04% 塔底液相含水量≯35%≯35%≯35% 甲醇钠合成汽化器蒸汽压力0.1-0.3MPa 0.1-0.3MPa 0.1-0.3MPa 塔底蒸汽压力0.1-0.6MPa 0.1-0.6MPa 0.1-0.6MPa 塔顶至塔地温度85-110℃85-105℃85-110℃ 馏出甲醇含水量 2.0% 2.0% 2.0% 碱液喷淋量1600-2400L/ h 1000-1600L/h 1600-2400L/h

实验十 板式精馏塔的操作及全塔效率的测定

实验十 板式精馏塔的操作及全塔效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筛板式精馏塔的结构、精馏流程及原理; 2.熟悉筛板式精馏塔的操作方法; 3.学会精馏塔效率的测定; 4.观察精馏过程中汽液两相在塔板上的接触情况; 5.了解回流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测定在全回流条件下的全塔效率; 2.在进料条件下:进料浓度约25~28%(体积百分数,以下用v 表示)的乙醇水溶液,达到塔顶馏出液乙醇浓度大于93%(v ),塔釜残液乙醇浓度小于3%(v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500mL 的采出量,记录下所有的实验参数; 3.要求控制料液进料量为3 L/h ,调节回流比,尽可能达到最大的塔顶馏出液浓度。 三、操作原理 精馏操作是分离工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单元之一。在板式精馏塔中,混合液在塔板上传质、传热,气相逐板上升,液相逐板下降,层层接触,多次部分气化,部分冷凝,在塔顶得到较纯的轻组分,塔釜得到较纯的重组分,从而实现分离,实验物料是乙醇—水系统。 1.维持稳定连续精馏操作过程的条件 (1)根据进料量及其组成、以及分离要求,严格维持塔内的物料平衡 总物料平衡— F=D+W 若F >D+W ,塔釜液面上升,会发生淹塔;相反若F <D+W ,会引起塔釜干料,最终导致破坏精馏塔的正常操作。 各组分的物料平衡— Fx F = Dx D + Wx W 塔顶采出率 W D W F x x x x F D --= 若塔顶采出率过大,即使精馏塔有足够的分离能力,塔顶也不能获得合格产物。 (2)精馏塔的分离能力 在塔板数一定的情况下,正常的精馏操作要有足够的回流比,才能保证一定的分离效果,获得合格的产品,所以要严格控制回流量。 (3)精馏塔操作时,应有正常的汽液负荷量,避免不正常的操作状况 1) 严重的液沫夹带现象 2) 严重的漏液现象 3) 溢流液泛 2.产品不合格原因及调节方法 (1)由于物料不平衡而引起的不正常现象及调节方法

蒸馏单元操作与设备教案

《化工单元操作与设备》教案 课题:蒸馏单元操作与设备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化工单元操作与设备》是一门基础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技术基础课,根据学生职业生涯需要掌握的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典型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为主要内容,增加了实际生产的操作知识,注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蒸馏单元操作与设备是本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是本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它结合了本教材前几个单元所学习的流体流动、流体输送、传热、传质等知识,利用塔类设备进行均相溶液分离,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单元操作,在化工企业中蒸馏单元操作与设备是一名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蒸馏单元操作与设备的基础知识。 ②掌握精馏单元的生产流程、操作方法以及设备原理。 (2)过程及方法: ①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②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 ③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3)社会能力:

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实际问题的意识。 ②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精馏单元操作流程 教学难点:精馏操作控制条件 教学方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本校的学生情况,我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教学过程主要由创建情境、模拟操作、实际操纵、归纳总结、思考讨论这五个方面组成。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际操作设备,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这样,不但使学生始终处干主动的学习状态中,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学法指导: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依据本课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从以下方法进行学习:1、实验探究法。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3、自主学习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学过程: Ⅰ、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二、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甲醇溶液怎样分离提纯?(创建情境让学生讨论)

精馏操作流程

精馏操作流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精馏装置操作流程 一、开车准备 打开电源,1楼2楼检查阀门,除了放空阀和仪表的阀门开启外,其余阀门全部关闭。 二、原料罐进料 打开原料罐进料阀,二楼漏斗口加乙醇,一楼进水阀加水,控制原料罐液位550L。 三、原料罐混料 依次开启原料泵的前阀、原料泵、原料泵至原料罐的两个阀门,进行混料,时间大约15min。 四、进料及停泵 1、开启原料泵的前阀、原料泵、原料泵的后阀、快速进料至预热器。开启两个进料阀,预热器满罐后经过第十、十二块塔板进入精馏塔流向再沸器,控制再沸器液位为80-90mm。 2、进料完毕后,1楼关闭原料泵后阀,停原料泵,关闭原料泵前阀,最后主操作点击评分表中的“清零,复位,确认键”,后点击“考核开始”按键,准备以下操作。 五、再沸器和预热器加热 1、打开再沸器电源,设置再沸器负荷,开度为80%~95%,加热约为 5min后打开预热器。

2、先打开预热器电源,再设置预热器负荷,开度为80%~95%,加热过程约为25min。预热器温度到达75°左右时,调小预热器加热负荷或者将其关闭。(为二次进料做准备) 3、加热后,温度沿着塔板上升。当塔顶温度迅速升高,2楼打开塔顶冷凝器的冷凝水,冷凝水的转子流量计开度为400L/h。 六、全回流 2楼观察回流罐液位,当回流罐有3cm液位时,打开回流罐出口阀,开产品泵及产品泵后两阀,调节转子流量计建立全回流,回流量为60L/h(回流时间约为15-20min,塔顶温度控制在77.4-77.8°之间) 七、二次进料 1、开启原料泵的前阀、开原料泵、原料泵后阀,调节转子流量计慢速进料至预热器(二次进料前应为预热器再升温,已保证进料后在5min后达到理想温度) 2、泡点进料。观察预热器的视镜内液面情况,应看视镜内鼓泡情况调整预热器加热负荷,并令1楼时刻关注再沸器液位,控制好转子流量计来控制进料流量,进料量和产品采出量相等。 3、选择塔板。5min内升到第十二块或者第十快塔板相差8°以内,优先选择第十二块塔板进料。 八、产品采出 塔顶温度基本稳定后,进行产品采出。打开产品泵后阀、产品转子流量计及产品罐的进口阀,采出产品。调节回流比为2。 九、正常停车

精馏塔常用的一些控制方案

精馏塔常用的一些控制方案 塔的作用是在同一个设备中进行质量和热量的交换,是石油化工装置非常重要的设备。塔的型式有板式塔(泡罩塔、浮阀塔、栅板塔等)、填料塔(高效填料、常规填料、散装填料、规整填料等)、空塔。塔由筒体和内件组成。 蒸馏塔由精馏段和提馏段组成,进料口以上是精馏段,进料口以下是提馏段。 精馏塔的控制方案主要从塔压、釜温、顶温、塔釜液面四个方面来说明: 1.精馏操作中塔压的控制调节方法 塔的压力是精馏塔主要的控制指标之一。任何一个精馏塔的操作,都应当把塔压控制在规定的指标内,以相应地调节其它参数。塔压波动过大,就会破坏全塔的物料平衡和气液平衡,使产品达不到所要求的质量。所以,许多精馏塔都有其具体的措施,确保塔压稳定在适宜范周内。 对于加压塔的塔压,主要有以下三种调节方法 (1)塔顶冷凝器为分凝器时,塔压一般是靠气相采出量来调节的,如图6-1所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气相采出量增大,塔压下降,气相采出量减小,塔压上升。

(2)塔顶冷凝器为全凝器时,塔压多是靠冷剂量的大小来调节,即相当于调节回流液温度,如图6-2所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冷剂量,则回流液的温度降低,塔压降低,若减少冷剂量,回流液温度上升,塔压上升。 (3)热旁通(浸没式)法调节塔压。 对于常压塔的压力控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对塔顶压力在稳定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无需安装压力控制系统,应当在精馏设备(冷凝器或回流罐)上设置一个通大气的管道,以保证塔内压力接近于大气压。 (2)对塔顶压力的稳定性要求较高或被分离的物料不能和空气接触时,塔顶压力的控制可采用加压塔塔压的控制方法,如图6-1、图6-2。

精馏塔安全操作规程简易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精馏塔安全操作规程简易 版

精馏塔安全操作规程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检查精馏塔系统阀门关/开是否正确, 蒸馏开始前,开启冷却水循环系统,并打开泄 压阀,然后打开冷凝器冷却水阀门,将水压调 整到0.15MPa,关闭进料转子流量计阀门。 2、开启精馏塔系统真空,真空度约0.07— 0.08MPa,如蒸馏物料挥发性较强,开启盐水机 组,启用冷阱,捕集物料。 3、启动磁力泵,将蒸馏物料送入计量罐 内,再输送至高位槽。 4、打开预热蒸汽阀,打开塔釜蒸汽阀,并 将蒸汽压力控制在需要的范围之内,保持设定 温度。

5、检查塔体、塔釜、残液槽之间连接管道的阀门开启是否正确。 6、选择合适的进塔料口,打开转子流量计,流量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7、个蒸馏过程必须监控真空度、蒸汽压力、流量、物料输送以及出料情况。蒸馏完毕,排渣,清洗系统。 该位置可填写公司名或者个人品牌名 Company name or personal brand name can be filled in this position

双塔精馏单元操作手册范本

双塔精馏单元仿真培训系统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

目录 一、工艺流程简述 (2) 1、工艺过程说明 (2) 2、本单元复杂控制回路说明 (4) 3、设备一览 (4) 二、装置的操作规程 (5) 1、冷态开车操作规程 (5) 2、正常操作规程 (7) 3、正常停车操作规程 (8) 4、仪表一览表 (8) 三、事故设置一览 (9) 四、仿真界面 (11)

一、工艺流程简述 1、工艺过程说明 精馏是化工、石油化工、炼油生产过程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传质传热过程。精馏的目的是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具有不同挥发度,将各组分分离并达到规定的纯度要求。精馏过程的实质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即同一温度下各组分的蒸汽分压不同,使液相中轻组分转移到气相,气相中的重组分转移到液相,实现组分的分离。精馏原理是多次而且同时运用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的方法,使混合液得到较完全分离,以分别获得接近纯组分的操作,理论上多次部分气化在液相中可获得高纯度的难挥发组分,多次部分冷凝在气相中可获得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但因产生大量中间组分而使产品量极少,且设备庞大。工业生产中的精馏过程是在精馏塔中将部分气化过程和部分冷凝过程有机结合而实现操作的。 精馏塔是提供混合物气、液两相接触条件、实现传质过程的设备。该设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板式精馏塔,第二类是填料精馏塔。板式塔为一圆形筒体,塔内设多层塔板,塔板上设有气、液两相通道。塔板具有多种不同型式,分别称之为不同的板式塔,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混合物的气、液两相在塔内逆向流动,气相从下至上流动,液相依靠重力自上向下流动,在塔板上接触进行传质。两相在塔内各板逐级接触中,使两相的组成发生阶跃式的变化,故称板式塔为逐级接触设备。填料塔内装有大比表面和高空隙率的填料,不同填料具有不同的比表面积和空隙率,为此,在传质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性能。填料具有各种不同类型,装填方式分散装和整装两种。视分离混合物的特性及操作条件,选择不同的填料。当回流液或料液进入时,将填料表面润湿,液体在填料表面展为液膜,流下时又汇成液滴,当流到另一填料时,又重展成新的液膜。当气相从塔底进入时,在填料孔隙内沿塔高上升,与展在填料上的液沫连续接触,进行传质,使气、液两相发生连续的变化,故称填料塔为微分接触设备。

精馏塔调节操作

1 精馏塔的操作调节 1:当进料组成下降时 如果保持回流比和馏出液的采出率(塔顶)不变,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不变。但受进料组成下降的影响,塔内每塔板上易挥发组分减少,则塔顶馏出液组成和塔釜组成也随之下降。要维持塔顶产品质量(原馏出液组成不变)。可采取增大回流比或减少塔顶采出率。如果进料组成变化很大时,可以适当下调进料位置增加精馏塔板数,并同时加大回流比和减少塔顶采出率的方法来调节。 2:当进料热状态发生变化时 当进料带入塔的热量增加时,如果保持回流比不变时,为保持塔顶冷凝器的负荷不变,进料越多则塔底供热就越少,则塔釜上升的蒸汽量就减少,从而减少提馏段每块塔板的分离能力;如果保持塔釜的汽化量不变,进入塔的热量增加,精馏段上升的蒸汽就越多,塔顶冷凝器的负荷增加,回流相应增加,则塔顶馏出液组成增加。则进料热状态变化时,应根据冷凝器和再沸器的负荷能力调节回流量和塔釜的汽化量。 1、当进料中轻组分增加。如混硝带水和甲苯含量大,会带来加料不稳,釜温下降,真空下降,真空水池水发白(带有甲苯)等等问题。 应采取⑴检查混硝中是否带水还是甲苯含量大,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⑵加大顶采量减少回流比。 2、进料中轻组分减少。表现为塔顶温度上升。 应采取⑴减少顶采量增大回流比。 ⑵改变加料点位置。 三进料温度变化进料组成变化时对精馏操作的影响及调节 ⑴进料温度低,使上升蒸汽的一部分冷凝成液体,向下流增加了精馏塔提馏段的负担,使再沸器蒸汽消耗增加,引起釜采质量下降,甚至不合格。 ⑵进料温度高,进料气体直接上升,进入塔的精馏段,造成顶采质量下降,甚至不合格。 进料温度变化对塔内上升蒸汽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塔釜加热量及塔顶冷凝量需要调节。 四塔釜温度波动原因及调节方法 在精馏过程中,当塔压一定时,只有保持一定的釜温,才能保证一定的残液组成,因此釜温是精馏操作重要的一个控制指标。 其釜温波动有以下几点: ⑴进料组成变化会引起釜温波动。 ⑵调节回流比也会引起釜温变化,如回流比加大(顶采量减少)则轻组分压入塔釜,使其温度下降。 ⑶精馏塔真空波动,也会引起釜温变化。 当釜温变化时,通常是用调节再沸器加热量来使釜温调节正常,当然釜温变化还可能是其它原因。

精馏塔操作常见问题详解

1.精馏塔操作及自动控制系统的改进 问:蒸汽压力突然变化时,将直接影响塔釜难挥发组分的蒸发量,使当时塔内热量存在不平衡,导致气-液不平衡,为此如何将塔釜热量根据蒸汽进料量自动调节达到相对稳定,从而保证塔内热量平衡是问题的关键。在生产过程中,各精馏塔设备已确定,塔釜蒸发量与气体流速成正比关系,而流速与塔压差也成正比关系,所以控制好塔顶、塔釜压力就能保证一定的蒸发量,而在操作中,塔顶压力可通过塔顶压力调节系统进行稳定调节或大部分为常压塔,为此,稳定塔釜压力就特别重要。于是在蒸汽进料量不变情况下,我们对蒸汽压力变化情况与塔釜压力的变化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成正比关系,而且滞后时间极小。于是将蒸汽进料量与塔釜压力进行串级操作,将塔釜压力信号传递给蒸汽流量调节阀,蒸汽流量调节阀根据塔釜压力进行自动调节,通过蒸汽进料量自动增大或减少,确保塔釜压力稳定,从而保证了精馏操作不受外界蒸汽波动的影响。 我们在讨论精馏塔的控制方式,主要分析的是工艺系统对塔的影响,公用工程几乎不对内部有制约。实际上也是如此。举例分析:蒸汽系统的压力突然变化的系数要远远小于一个精馏塔内部压力变化的系数,也就是说蒸汽系统的压力对比塔压是更趋于稳定;基于这个原因塔压的控制才可以串级控制再沸器的进入蒸汽流量。如果发现蒸汽系统的压力发生了变化,塔压基本没法和加热蒸汽流量串控了。 第二塔的压差基本只是一个参考数据,一般不对塔压差进行控制。尽管塔压差过高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DCS/SCS/APC等技术伴随着大容量的工业电脑的应用,投入成本逐渐下降,精 馏塔的高级智能控制也成为可能,比如APC/SCS等技术,精馏产品纯度也得到保证。可是这些系统其实很脆弱,由于影响这些先进控制的外来因素的影响,DCS操作工随时都可能摘除这些控制,回到DCS的水平,进行人工干预。 问:个人认为首先蒸汽压力的波动可以直接影响釜温和塔釜压力的不稳定,同时造成塔内压差的波动,在锅炉补水或蒸汽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如果不即时去调节蒸汽量来稳定塔内压差的话,很有可能造成反混和塔釜轻组分超标现象.这个和采用双温差控制的方式相仿,而且在现场操作的时候,如果蒸汽压力升高或降低,如果阀门保持同样的开度的话,蒸汽的流量会多少有加大和减少的情况,我认为公用系统的稳定是精馏系统温度的先决条件,楼上你认为如何? 你“说”的没有任何错误。可是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们以控制塔压力为例。假设塔的其它参数不变,只有供应塔底再沸的蒸汽压力在变化,假定塔压直控塔底再沸蒸汽的量或者串控塔底蒸汽的流量。因为该蒸汽压力的变化,然后塔压命令再沸器的流量控制阀做出调整,这样才能保持塔的稳定。这是可以实现的,完全没有问题。(这是一元参数变化) 然而实际的情况却不能让你这样子。 我们知道塔的进料除非你特意的控制其进料流量(有这种模式),否则任何塔 的进料都是波动的,有时甚至有较大波幅(这时就产生二元参数变化),进料 板一般不能变化了(除非特殊工艺,设计了多个可控进料口),设塔的进料变 大了,就会出现塔的灵敏板以下温度降低,但是塔压已经正常,楼主的用塔压

精馏塔的操作规程

精馏塔的操作规程 一、操作要点: 1、循环水流量不低于60m3/h。 2、真空压力控制在-0.07MPa—-0.09MPa。 3、蒸汽总压控制0.4MPa左右,实际使用压力在0.1-0.2MPa。 二、工艺流程: 1、控制真空-0.08MPa,冷凝水正常开启。 2、中控室远程控制蒸汽阀,控制温度、压力、回流、进料。 缓慢开蒸汽阀,打开加热器放水阀放水后关闭,打开疏水器入口阀,疏水器正常使用,塔底液位开始下降,EDC开始汽化,关闭出料阀,进行全回流操作。当塔顶温度在(45℃—52℃)左右时,逐渐减少回流,回流控制在(1.2m3/h),液位降低时,通过流量计进料,塔顶真空压力、温度稳定后,控制回流和进料流量,调整蒸汽压力,使塔中温度保持正常,取样分析,合格后开出料阀门,向干燥器放料,流入成品罐。 3、排液操作。当塔底液位计接近满时(1500mm),缓慢开启残料罐阀门,向残料罐排液,当液位降至1/2时(750mm)关闭阀门,控制塔底液位不能从平衡管道溢入残料罐。 三、工艺指标: 1、蒸汽总压力:≥0.4MPa,压缩空气≥0.2MPa。 2、塔内液位:1/2—2/3之间(750mm—1500mm)。 3、真空压力:-0.07MPa—-0.09MPa。

4、温度:底温90℃—100℃(1#—2#塔),3#塔:85℃—95℃,4#—5#塔:80℃—90℃。 中温:1#—2#塔:60℃—80℃;3#塔:65℃—85℃;4#—5#塔:70℃—85℃。 顶温:1#—2#塔:55℃—63℃;3#塔:50℃—60℃;4#—5#塔:45℃—55℃。 5、蒸汽压力控制在0.1—0.2MPa。 四、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各操作阀门和仪表开关状态是否正确灵敏,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2、检查半成品储罐情况。 3、检查蒸汽供应是否正常。 4、循环水系统是否正常,真空压力是否正常。 五、正常开车 1、中控室利用远程系统打开进料阀门,通过流量计进料,当液位达到2/3时(1500mm),关闭进料阀。 2、缓慢开启蒸汽阀,打开加热器放水阀,放水后关闭,打开疏水器入口阀,疏水器正常使用,塔底液位开始下降,EDC开始汽化,关闭出料阀门进行全回流操作,当塔顶温度至规定温度稳定时,逐渐减少回流,液位降低时,通过流量计进料,塔顶真空压力、温度稳定后,控制回流和进料流量。调整蒸汽压力,使塔中温度保持正常,取样分析合格后,打开出料阀门,向干燥器放料,流入成品罐。 3、放残料操作。当塔底液位计接近满时(1500mm),缓慢开启残料

影响精馏塔操作的重要原因

影响精馏操作的因素几乎是被提问次数最多的问题,那么影响它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影响精馏操作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 回流比的影响; 2. 进料状态的影响; 3. 进料量大小的影响; 4. 进料组成变化的影响; 5. 进料温度变化的影响; 6. 塔顶冷剂量大小的影响; 7. 塔顶采出量大小的影响; 8. 塔底采出量大小的影响; 9. 进料位置的影响; 10. 填料种类的影响; 11. 塔的安装对精馏操作的影响; 12. 蒸汽速度和喷淋密度的影响。 1. 回流比的影响 操作中改变回流比的大小,以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当塔顶馏份重组份含量增加时,常采用加大回流的方法将重组份压下去,以使产品质量合格。 当精馏段的轻组份下到提馏段造成塔下部温度降低时,可以用适当减少回流比的方法以使釜温度提起来。增加回流比,对从塔顶得到产品的精馏塔来说,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但是却要降低塔的生产能力,增加水、电、气的消耗。

回流比过大,将会造成塔内物料的循环量过大,甚至能导致液泛,破坏塔的正常操作。 2. 进料状态有哪几种,对精馏操作有何影响? 进料状态有五种:(1)冷进料(2)饱和液(3)气液混和物(4)饱和气(5)过热气。 对于固定进料的某个塔来说,进料状态的改变,将会影响产品质量和损失。例如:某塔为饱和液进料,当改为冷进料时,料液入塔后在加料板上与提馏段上升的蒸气相遇,即被加热至饱和温度,与此同时,上升蒸汽有一部分被冷凝下来,精馏段塔板数过多,提馏段板数不足,结果会造成釜液中损失增加。这时在操作上,应适当调整再沸器蒸汽,使塔的回流量达到原来量 3. 进料量的大小对精馏操作有何影响? 有两种情况: (1)进料量波动范围不超过塔顶冷凝器和加热釜的负荷范围时,只要调节得当,对顶温和釜温不会有显着变化,而只影响塔内上升蒸汽速度的变化。(2)进料量变动的范围超过了塔顶冷凝器和加热的负荷范围时,不仅影响塔内上升蒸汽速度的变化,而且会改变塔顶、塔釜温度,致使塔板上的气液平衡组成改变,直接影响塔顶产品的质量和塔釜损失。 总之,进料过大的波动,将会破坏塔内正常的物料平衡和工艺条件,造成了系列的波动。因此,应平衡进料,细心调节。 4. 进料组成的变化对精馏操作有何影响? 进料组成的变化直接影响精馏操作,当进料中重组分增加时,精馏段负荷增加,容易造成重组分带到塔顶,使塔顶产品不合格,若进料中轻组分增加,提馏段负菏就会加重,容易造成釜液中轻组份损失加大。进料组成的变化,还会引起物料平衡和工艺条件的变化。 5. 进料温度的变化对精馏操作有何影响? 进料温度的变化对精馏操作影响是很大的。进料温度低,会增加加热釜的热负荷,减少塔顶冷凝器的冷负荷。反之亦反。 进料温度变化过大时,通常会影响整个塔的温度,从而改变汽液平衡。另外,进料温度的改变,会引起进料状态的变化,会影响精馏段、提馏段负荷的改变,使产品质量、物料平衡都会发生改变。因此,进料温度是影响精馏操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