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_连家船_专业渔民生产生活现状_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

【法规类别】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发文字号】皖政办[2013]12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3.05.08
【实施日期】2013.05.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
(皖政办〔2013〕1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捕捞渔民常年以捕鱼为生,生产生活条件差,特别是以船为家渔民,无房无田无养殖水面,收入低且不稳定,生活十分困难,与当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日益拉大。

为切实解决我省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解决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1.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问题为重点,统筹解决渔民户籍、子女上学和医保、低保、养老、生活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问题,逐步实现渔民转产转业,不断提高渔民收入水平,使广大渔民安居乐业,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基本原则。

坚持省、市、县联动,市政府负总责,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分批分期,原则上用2年时间解决捕捞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及其社会保障问题。

二、加快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
3.实行多种安置方式。

坚持自愿、政策引导、因地制宜、方便渔民、就城就近,由所在地市、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

鼓励渔民进城安居,符合条件的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对进城有困难的渔民采取集中或分散安置方式:集中安置由县级政府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在城镇附近集中建。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健康和食品安全问题,对渔业产业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合肥市渔业资源丰富,渔业产业链条完善,市场前景广阔。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渔业管理上的问题,对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改善。

一、渔业资源保护问题现阶段,合肥市渔业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过度开发和滥捕滥猎的问题,对渔业资源保护构成威胁。

主要表现在:1. 乱捞乱种,大量捕捞未成熟的水生物,严重破坏渔业资源;2.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严重,会影响水生物的生存繁殖,从而对渔业资源保护产生影响。

对策:1.加强监管,严格禁止过度捕捞和禁渔期内的捕捞;2.完善水源保护机制,避免水源污染;3.发展基于渔业保护的种养结合模式,这样既能够保护渔业资源,也能够提高渔业产量。

二、渔业安全问题合肥市渔业安全面临着质量不稳定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严重的环境污染非常容易导致水生物体内积累毒素,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合肥市渔业安全问题明显,主要表现在:2. 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可能会对当地的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1. 实行水源保护机制,保证渔业生态环境的健康;2. 加强对环境和水源的监管,宣传渔业安全知识,普及饮食健康知识,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3. 探索发展渔业保险,对产生的损失进行赔偿。

三、缺乏创新意识合肥市渔民缺少创新意识,在经营方式上缺乏创新,这会导致渔业发展遇到瓶颈。

主要表现在:1. 管理模式陈旧,缺少新颖的模式创意;2.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新的技术引进与更新。

1. 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渔民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意;2. 加强新技术和技能的引进,鼓励渔民积极学习新技能、技术;3. 引导渔民开发多元化产品,提高渔业综合效益。

四、渔业的合理利用问题合肥市渔业经营的过程中缺乏合理利用,这会导致很多经营上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1. 渔业资源的浪费,将一些废弃资源直接处理了事,没有充分利用;2. 渔业产品营销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不同的渔业产品处理的方式也不同,有些渔民处理产品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浪费现象。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合肥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水资源的城市。

渔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渔民依靠捕鱼为生。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合肥市渔政管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渔业资源丰富是合肥市的优势之一,但在渔政管理上却存在着不少问题。

合肥市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包括滥捕滥捞、乱捕乱放等行为,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的生态平衡。

由于渔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渔民的自觉性和法律意识较差,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难以得到保障。

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执法手段,导致了一些违法行为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针对以上问题,合肥市渔政管理部门应当采取以下对策: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渔业资源保护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滥捕滥捞、乱捕乱放等违法行为。

加强渔民的法律宣传教育,增强渔民的法律意识和自觉性,使他们自觉遵守渔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渔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意识。

加强监管措施和执法手段,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渔业资源管理体系,加强航空、水上等巡查力量,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渔政管理部门应当以更加积极的工作作风和更加严格的措施,全面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维护渔民的合法权益,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合肥市丰富的渔业资源得到长久的保护和利用。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渔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渔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渔业生产方式落后、渔政执法难度大等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资源过度开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渔业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

特别是一些短期效益、盲目盗捕、乱捕滥捕现象时有发生。

这就导致了渔业资源的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从而影响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1.设立渔业生态保护区,保护和恢复受损的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2.加强对资源的科学研究和调查,合理划定渔业资源利用的区域和期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加大对违规开发和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威慑效应。

二、渔业生产方式落后我国渔业生产大多依靠传统的捕捞方式和生产工艺,科技含量较低,产能利用率不高。

这导致了渔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

对策建议:1.大力推进渔业生产方式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加大对渔船及渔业装备的投入,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2.提高对渔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和引导,提高渔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和运用能力,使渔业生产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渔业科技的投入,加强渔业科研力量,开发高科技渔业产品和生产方式。

三、渔政执法难度大由于我国海域广阔,渔业活动较为频繁,渔业执法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一些渔民为了躲避执法检查,采取了各种手段,使得渔政执法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对策建议:1.强化海洋执法力量,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制定严格的执法程序和标准,减少执法漏洞。

2.建立健全渔业执法巡逻体系,实现对海洋环境全面监控和覆盖,及时发现和阻止违法行为。

3.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对渔业活动的监控和管控,提高违法查处的效率和精准度。

四、渔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由于一些地区渔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水平落后,导致了一些渔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渔业安全生产现况和整顿

渔业安全生产现况和整顿

渔业安全生产现况和整顿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不断增加,渔业安全生产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渔业安全生产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一、安全意识不强。

渔民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的重视,常常忽视渔业作业中的安全问题,对一些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也不重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二、装备条件落后。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一些渔民所使用的渔具和渔船已经旧化,而且维护方式也不规范,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

三、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渔区经常发生非法渔捕、超载航行、涉及违章闯港等安全事故,渔民对海洋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偏低。

四、自然环境恶劣。

由于海上环境实时变化,很多渔业作业主要是在恶劣的天气气候条件下进行,这也增加了渔业安全生产的难度。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以确保渔业安全生产。

首先,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引导渔民增强安全意识。

其次,应该优化渔业装备条件,积极推进现代化船舶建设,加强渔具技术更新换代,提高渔具抗风浪能力和安全性。

另外还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促进渔民依法合规作业,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此外,要增加科学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渔业作业操作效率,降低作业风险。

通过实行智能化海上渔业监管,对于海域资源和渔民采捕行为进行综合监测、实时预警,提高渔民自救、互救和求救的能力。

最后,应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积极开展海洋环保教育,避免污染物对渔业生产的影响,确保渔业作业安全和资源保护。

这些努力将为保障渔民的生命安全,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安徽大水面生态渔业的现状与思考(中)

安徽大水面生态渔业的现状与思考(中)

2022.3(5)大水面经营策略不科学。

第一,品牌意识不强,质量上下功夫不足。

很多人都是闷着头养鱼,几乎不抬头看市场,这在商品社会已经不合时宜了。

很多水产经营者认识不到大水面养殖的鱼产品差异很小,而品牌十分关键,可以说品牌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选择鱼产品的主要依据。

第二,未能常年上市,价格不占优势,同时捕捞成本反而高了。

传统的春种秋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每年元旦至春节是水产品竞争最激烈的时期,与池塘和工厂化等精养水体水产品竞争时价格不占优势。

(6)大水面渔业组织化不足。

大水面渔业生产单位一般摊子较大,资产较多,自认为路子很宽,手段很多,很难走向合作,所以以大水面为主体的合作社极少,组织化程度不高,很难形成合力,这势必影响其竞争力。

比如,安徽的沿江有很多湖泊,水域条件和生态环境都十分相似,但河蟹品牌一湖一个,这样容易造成恶性竞争,很难做大做强。

大别山区有六大水库,渔业资源和环境生态很好,但未能抱团发展水库群渔业,也一直未能走向联合。

二、安徽大水面生态渔业案例1.舒城县万佛湖生态渔业万佛湖位于安徽六安市舒城县,距离省城合肥不足100千米,区位优势明显。

万佛湖水面50平方千米(7.5万亩),库容9亿米3。

万佛湖2007年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和“全省最佳发展旅游乡镇”称号,2010年被确定为世博会安徽省重点推介的旅游文化景点选择之一,2012年获“全省十佳旅游资源景区称号”,2016年成功晋升国家5A 级景区。

万佛湖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有60多年辉煌历史的国有企业,公司产品主要为“万佛湖”牌鲢鳙鱼,先后荣获“中国有机食品认证”“安徽省名优农产品”“中国无公害农产品”“安徽省名优产品”等称号。

风景秀丽的万佛湖碧波荡漾,水质清澈,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渔场”。

公司实行反季节生产为主,年产有机鱼1000吨以上,水质常年保持在地表Ⅱ~Ⅲ类水。

万佛湖渔业可以说是安徽大水面生态渔业的一面旗帜,真正体现了绿色、健康、有机、生态的发展理念,做到了“好鱼净好水、好水养好鱼”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渔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以船为家渔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实施方案(最新)

以船为家渔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实施方案(最新)

以船为家渔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实施方案为解决以船为家渔民生产生活困难,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xx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和《xx市解决以船为家渔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方案:一、工作目标xx年10月底前力争基本完成全区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任务。

已录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系统并得到确认的1173户中经审核、公示无异议的渔民为首批实施对象。

二、工作措施(一)安居工程建设1、实施对象及审核。

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的补助对象按长期作业地确定,xx 年12月31日前登记在册的渔户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方可列为补助对象:一是长期以渔船(含居住船或兼用船)为居所;二是无自有住房或居住危房、临时房、住房面积狭小(人均面积低于13平方米)。

区农林水利局会同市渔业社负责渔民身份认定、渔船情况和渔民登记情况的审核;区城乡建设委具体负责渔户住房情况审核及危房鉴定工作;公安分局水上派出所负责对渔民户籍情况审核。

区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符合条件渔民名单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与符合享受上岸安置政策的以船为家渔民签订上岸安居合同或协议。

2、补助标准。

坚持以渔民自筹与各级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方式。

中央补助资金与新建型和修缮改造型两种补助标准,户均补助为2万元、0.75万元,省级户均综合补助1.05万元,市级户均综合补助1.2万元,不足部分由区财政和渔民共同承担。

享受上岸安置政策的渔民其原有的住房限期进行拆除,连家船交由区政府处置。

3、安置方式。

需要解决上岸安居住房的渔民,主要采取分配公租房方式予以安置。

原则上,公租房建筑面积每户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家庭人口较多的,可以作适当调整。

一户一人且符合“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条件的,每户安置面积45平方米;愿意放弃安居住房的,优先安排到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养老,解决上岸问题。

(二)养老、就业问题1、养老问题。

本着从宽从优的原则,积极宣传推介城乡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对家庭和个人缴费确有困难的,多方筹措补贴资金,争取省市相关优惠政策,确保适龄人员参的了养老保险;符合退休条件的,领的了养老保险金。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渔政管理是保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秩序和加强渔业监管的重要任务,对于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渔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合肥市的渔政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保护不力、渔业乱象丛生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渔政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加大对渔业资源保护的力度。

合肥市渔业资源丰富,但由于渔业发展利益诱导和渔具技术水平有限等原因,渔业资源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破坏。

需要加强河流、湖泊等水域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减少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渔业资源的影响。

采取科学的渔业资源利用政策,设置合理的渔业禁渔期和渔业保护区,限制渔业捕捞规模和捕捞方式,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渔业乱象整治。

当前合肥市渔业市场上存在着非法捕捞、非法销售和偷渔盗渔等违规行为,破坏了渔业经营秩序和市场环境。

要加大对渔业乱象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渔政执法机制,加强巡查和监管力度,加大对非法渔具的查处力度,对捕捞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加强渔业产销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提高市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护渔业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渔政管理体制建设。

渔政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高效有力的管理体系。

合肥市应进一步完善渔政管理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建立横向联动和纵向衔接的渔政管理网络。

加强渔政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为渔民提供更好的政策咨询和服务。

加强渔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建立渔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渔政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一、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中国渔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期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自1990年起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渔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缓海洋捕捞产量高速增长对资源造成的压力,对海洋渔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自1999年开始,首次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目标,后又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制度。

自XX年起,为减缓新的海洋制度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的影响,国家实施了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连续三年由中央政府出资对渔民报废渔船实施补贴,引导渔民压减渔船,退出海洋捕捞业。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在3-4%左右,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养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

而捕捞产量已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XX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565万吨,较上年增长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433万吨,比上年下降22%。

由于国家加大了渔港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在产业政策上予以扶持,我国渔业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有一定提高;同时由于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对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调整,狠抓产品质量,使渔业效益明显提高,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水产养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且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

让以船为家的渔民上岸安居——安徽省解决渔民上岸问题调查

让以船为家的渔民上岸安居——安徽省解决渔民上岸问题调查

于实施 以船为家渔 民上岸安居工程 的指 导意见》 , 要求各地力争用 3年时间实现
以船 为 家 渔 民上 岸 安 居 ,改 善 其 居 住 条 件, 推进水域 生态 环境保护 。 安徽省及时
跟进 , 出台具 体实施政 策和办法 , 实行地 市政府负责 , 部门密切 配合 , 加强督促指 导 ,以船为家渔 民上岸安居和解 困工作
紫致富柏南 2 0 1 5 。
一1 7 —
鞍 山市 委 书记 张 晓麟 深 入 渔 村 , 登 上 渔 民居 家 船 , 进 入 渔 民安 置 点 现 场 , 实地听取渔民群众意见 ,

2 3 1 6 1 万 元 全 部 下 达 到有 关 市 、 县 。各 市 县 多渠道筹措资金 , 加大扶持力度 。 芜湖 市不仅配套建房补助资金 ,还 由财政出
前言: 以船 为 家的 渔 民 , 无 房 无 田 无 养殖水面 , 绝 大多数收入低且不稳定 , 社
会保障不完善 , 有些甚至连 户籍都没有 , 是 困难群体 中的 困难 群体 。《 新农村》 周 刊 曾于 2 0 1 3年 1月 2 7 日刊发 报 道— — ( ( 3 0 0多漂泊渔 民何时能上岸?》 , 反映 了 安徽 省阜阳市阜南县 王家坝镇 渔民生产 生活 困难的情况。解决渔民“ 上岸” 安居 问题 ,成为安徽 省议 事 日程上 的重大民
“ 水上 漂” 渔 民 的 老 大 难 问题 , 为 解 决 好 无 户 口渔 民 的户 口问 题 ,安 徽 省 各 地 由 公安部 门牵头 ,渔业主管部门配合认真
循着 困难而去 , 循着 问题而去 , 解决 问题就有 了针对性 。针对这些 渔民的特 殊 实 际 ,安 徽 省 在 多 次 专项 调查 研究 的 基础 上 , 提 出“ 1 + 6 ” 的政策框架体 系 , 一 揽 子 解 决 渔 民生 产 生 活 困难 。 中 央 财 政 补助 一 点 , 地方各级财政支持一点 , 渔 民 自筹 一 点 , “ 三 个 一 点 ” 共 同 解 决 渔 民 上 岸安 居 的资 金 问题 ,消 除 渔 民上 岸 的 后 顾之忧 , 使渔民愿 意上岸 、 能够上岸。 “ 1 + 6 ” 政策框架体系 , … 1 ’ 是 啥? 是 以 解 决 以 船 为 家 渔 民 上 岸 定 居 问 题 为 重 点。“ 6 ” 是 啥 ? 是统 筹 推 进 渔 民户 籍 、 就 业、 教育 、 医保 、 低保 、 养老及生活 困难救 助等六个方面 的社会保障政策落实。 统筹协调 , 保证 渔民上岸安居乐业 。 芜湖市对上岸渔 民实行统筹管理 ,保 障 渔 民 享受 社 会 公 共 服 务 权 利 。滁 州 市 将

安徽省休闲渔业现状、问题及发展的效果分析.doc

安徽省休闲渔业现状、问题及发展的效果分析.doc

安徽省休闲渔业现状、问题及发展的效果分析安徽是内陆水产大省,全省水域总面积105.33万hm2,位列全国内陆省份第二位,境内名山名水众多,水域类型多样,水生生物丰富,生态条件良好,水产品品质优良,发展休闲渔业条件优越。

近年来,安徽省以现代渔业理念为指导,积极引导发展休闲渔业,拓展服务内涵,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了渔业融合发展,开辟了结构优化、渔民增收、渔业增效的新渠道,休闲渔业已成为社会投资渔业的热点,满足了城乡居民渔业休闲消费的需求。

2014年安徽省休闲渔业产值达到23亿元,是2005年的11倍。

1 安徽休闲渔业发展现状1.1 休闲渔业类型多样经过多年发展,安徽省休闲渔业已形成生产垂钓、休闲垂钓、观赏娱乐、旅游度假、垂钓餐饮、美食文化、科普教育等7种主要类型。

基本形成了三大主流发展方向:从单一的垂钓观赏型向垂钓、观赏、美食、休闲等功能,向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以综合发展为内容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从单纯的休闲渔业生产向观光渔业、旅游业、服务业和科普教育基地融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都市型休闲渔业发展;从单项开发休闲渔业向与农业示范园区、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相结合,与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相配套的区域化方向发展。

1.2 基地建设逐步规范全省现有规模休闲渔业基地2 000多家,涉渔水域面积超过6.67万hm2。

安徽省渔业协会于2012年制定了《安徽省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命名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了省级休闲渔业基地命名工作,全省已命名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70家;参与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4家。

舒城县万佛湖获“中国国际休闲垂钓基地”称号,宁国市获“中国休闲渔业之乡称号”,宁国山里仁港口湾渔业有限公司获“国际路亚垂钓基地”称号。

1.3 水族产业发展加快安徽省水族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年产观赏鱼商品鱼7 000多万尾,观赏鱼品种超过100个,养殖分布区域化,品种培育特色化,全省水族产业产值超过3亿元。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合肥市作为中国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位于淮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富的渔业资源。

合肥市渔政管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有效的监管、执法力度不够、渔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提高渔政管理的效果。

合肥市渔政管理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监管。

由于渔业资源丰富,渔政部门的监管任务非常繁重。

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限制,监管力度并不够大,导致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提高渔政部门的执法效率。

为此,需要增加执法人员的数量,加强执法培训,提高执法能力。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提高监管的精确度。

合肥市渔政管理的另一个问题是执法力度不够。

一些渔业违法行为没有得到严厉的制止和打击,使得渔民对违规行为的意识逐渐淡化,违规行为愈演愈烈。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处罚力度。

对于非法捕捞、违规投放渔网等行为,可以加大罚款力度,对重大违法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与此可以加强对渔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渔业法规的认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让渔民意识到违规行为的严重性,形成自觉遵守渔业法规的意识。

合肥市渔政管理的渔业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目前,合肥市尚缺乏一套完善的渔业管理制度,导致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难以落实。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渔业管理制度。

可以参照国家和省级的渔业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合肥市实际情况的法规和制度。

还可以加强渔业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科学规划渔业资源利用,建立起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利用方式,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太和县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太和县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一个水域面积较少、渔业欠发达地区。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县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调结构、转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渔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取得显著成绩,2018年跻身安徽省水产大县行列。

一、太和县渔业发展现状1.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成效显著深入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

积极引导连片规模100亩以上的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完善建设健康养殖配套设施、进排水系统、养殖用水处理系统,截止2022年底全县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6895亩。

全面推广良水、良种、良法、良制健康养殖模式,应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池塘综合生产能力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大力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场活动,全县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5家、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家,创建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2家。

2.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多样化几年来太和县重点示范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陆基圈养桶底排污模式、鱼菜共生等生态种养技术模式。

全县建立“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推广基地”8个,已建设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槽17个,发展集装箱养鱼200多箱,陆基圈养桶(池)80多个,其中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池塘转型升级绿色生态模式示范基地”、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鲫鱼)标准化示范基地。

3.生态休闲观赏渔业势头强劲太和县按照渔业绿色健康、环境生态优美、服务功能完善、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的内涵,积极发展生态休闲观赏渔业。

全县结合现代渔业、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业,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生态休闲观赏渔业示范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有休闲观赏渔业基地30多家,观赏鱼养殖包括锦鲤、金鱼、热带鱼等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监管不力、资源过度开发和渔业生态环境破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监管力度、建立资源保护机制和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有效提升合肥市渔业管理的水平,保护资源,促进生态平衡的建立。

合肥市渔政管理的改善对于维护当地渔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希望合肥市能够不断完善渔政管理,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渔业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合肥市、渔政管理、问题、对策、监管、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和渔业产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合肥市的渔政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给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监管不力导致违规捕捞、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地水生态环境的健康。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资源保护机制、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合肥市渔政管理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管理措施和合理科学的资源利用方式,才能确保合肥市渔业产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水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部分内容到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发展潜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合肥市渔政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深入研究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析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当前的管理状况,寻找问题根源,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有助于指导渔政管理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可以为其他城市和地区的渔政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全国范围内渔业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合肥市是一座具有独特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的城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经济带核心区域,同时又毗邻淮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渔业资源。

但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合肥市的渔业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渔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下面将具体分析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水域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合肥市周边的工业、农业等活动使得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水体酸化、富营养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中生物的繁衍和生长,直接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养殖和捕捞情况。

2.渔业生产方式陈旧长期以来,合肥市渔业生产方式比较传统,以传统的渔业养殖和捕捞方式为主,但是这种方式在现代渔业市场上越来越难以占据优势,需要采取更加现代化、高科技化的渔业生产方式,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渔业的经济效益。

3.监管不力合肥市的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监管不力问题,主要表现在监测手段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检查不到位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很多渔业企业可以随意捕捞、养殖,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对策1.加强水环境管理针对合肥市水域污染问题,需要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建立完善的水环境保护法规,加强对工业、农业等活动的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体生态环境,从而为渔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

2.推广现代渔业技术针对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过时的问题,需要加强现代化技术的推广,鼓励渔业企业使用更加高科技化的生产设备,例如水产养殖池、渔业水产自动化控制设备等,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也为渔民的生产提供更为便捷、可靠的保障。

3.加强渔业资源管理针对监管不力问题,需要加强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完善渔业资源监测手段,加强相关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和监测体系,定期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加强渔业资源管理,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率,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平衡。

综上所述,合肥市的渔业资源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才能保持水体生态环境恢复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皖南地区渔业发展情况汇报

皖南地区渔业发展情况汇报

皖南地区渔业发展情况汇报
皖南地区位于中国安徽省的南部,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
渔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近年来,皖南地区的渔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以下是对皖南地区渔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首先,皖南地区的渔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

近年来,皖南地区加大了渔业生产
投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渔业生产,包括加大养殖业扶持力度、提高渔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强对水域资源的保护等。

这些举措的有效实施,使得皖南地区的渔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皖南地区的渔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渔业生产的过程中,皖南地区积极引
进和培育新品种,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渔业生产效益。

同时,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渔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渔业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此外,皖南地区的渔业市场不断扩大。

随着渔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渔业产
品品质的提升,皖南地区的渔业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皖南地区积极推进农村电商、农产品线上销售等新型销售模式,拓宽了渔业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了渔业产品的市场化和品牌化。

最后,皖南地区的渔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为了保护水域资源,皖南地区加大
了水域环境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水域污染源,加强水域生态保护,保障了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近年来,皖南地区的渔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
题和挑战。

未来,皖南地区将继续加大对渔业生产的支持力度,深化渔业结构调整,拓宽渔业产品销售渠道,加强水域资源保护,推动渔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肥市渔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合肥市渔业管理在近年来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渔业资源管理存在欠缺合肥市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渔业资源保护政策,如禁止捕捞某些品种的鱼类、规定捕捞时间和捕捞量等。

但由于管理力度不足,有些地区的渔民没有严格遵守政策,导致渔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渔业资源管理,提高捕捞技术和方式,增加监控力度,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以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安全监管不够近年来发生了一些渔民遭遇危险的事件,如船只倾覆、漏油等。

这些事件往往是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而引发的。

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渔业安全监管,加强船只通航安全管理,完善技术监管等措施,确保渔民的安全。

3.渔业市场管理薄弱合肥市渔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销售渔获物。

然而,由于市场监管不够,一些不良商家往往诈骗渔民,导致渔民的收入大打折扣。

此外,市场缺乏规范,一些不合格的鱼类进入市场,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渔业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管理机制,加强对市场投入品的检验,防止不合格物品进入市场,提高渔民的收入。

4.农村经济发展不够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一些渔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渔业的扶持。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设现代化的钓鱼场和休闲渔业园区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与钓鱼活动,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合肥市的渔业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加强管理力度,加强监管,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持,相信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2024年渔船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渔船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渔船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渔船是渔业生产的重要装备,对于渔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当前渔船市场的发展现状。

渔船市场的背景渔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渔船是渔业生产的关键工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渔业市场需求的增加,渔船市场发展迅速。

渔船市场的发展趋势1.多功能渔船的崛起:现代渔船不仅能进行捕捞作业,还能兼顾其他功能,如远洋运输、矿产资源勘探等。

多功能渔船的出现使渔船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2.渔船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渔船智能化发展成为市场的一个热点。

智能渔船能够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渔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受到渔民们的热情追捧。

3.渔船环保化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渔船市场对环保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环保渔船通过采用低碳材料、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段,减少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渔船市场存在的问题1.渔船产能过剩:由于过去几年渔船市场爆发式增长,导致渔船产能过剩的情况严重。

这给渔船制造企业和渔民带来了严重的竞争压力。

2.渔船品质良莠不齐:当前渔船市场上存在一些质量不过关的渔船产品,这给渔民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渔船市场监管不到位:由于渔船市场的发展速度快,监管不及时跟进,导致在市场上存在一些不合规的渔船产品流入。

渔船市场的发展前景面对渔船市场存在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渔船市场的良性发展。

1.严格控制渔船产能,遏制过剩现象的继续扩大。

2.提高渔船制造技术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确保渔民的使用安全。

3.加强渔船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阻止不合规产品流入市场。

基于以上措施,预计未来渔船市场将逐渐走向规范化和健康发展,为我国渔业的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结论渔船市场在多功能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化等方面均呈现积极发展趋势。

但同时也面临着过剩、质量问题以及市场监管不到位等挑战。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推动渔船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安徽省农副业船、渔船、渡船安全管理试行办法

安徽省农副业船、渔船、渡船安全管理试行办法

安徽省农副业船、渔船、渡船安全管理试行办法
【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皖政[1981]158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
【发布日期】1981.09.12
【实施日期】1981.09.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安徽省农副业船、渔船、渡船安全管理试行办法
(1981年9月12日皖政〔1981〕158号)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农副业船、渔船、渡船的安全管理,维护水上运输秩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规定,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航行我省的江河、湖泊、水库、水渠的机动和非机动农、副、渔、渡船。

第三条本办法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交通、公安、水产、农业、水利、林业、社队企业等部门和人民公社贯彻执行。

第四条交通、公安、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要有人分管农副业船、渔船、渡船的
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安全教育,经常检查、督促各船舶单位搞好安全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连家船”专业渔民生产生活现状、问题及对策钱东方,章 军,徐 超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衰退、水域环境污染、传统捕捞场所被侵占等现象日益突出,专业渔民生活水平呈下降趋势,正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特殊困难群体。

本文在对安徽省专业渔民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连家船”专业渔民的生产和生活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方面对策建议:应把解决内陆专业渔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格局中统筹考虑;多渠道筹集资金,引导帮助渔民转产转业,另谋出路;切实重视渔民的子女教育,着力解决老年渔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加快推进内陆地区渔业政策性保险;加大内陆渔港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

关键词:渔民;渔船;生活;生产;安徽省中图分类号:F326.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09)06-0032-05专业渔民是介于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资源衰退、水域环境污染、传统捕捞场所被侵占等问题日益突出,专业渔民正成为社会中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

研究专业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直面其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笔者对安徽省“连家船”专业渔民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了剖析,以期为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提供思路。

一、捕捞渔民和渔船现状(一)全省专业捕捞渔民情况2008年安徽省进行了一次全省专业渔民普查。

普查显示,全省专业渔民31127户,总人口116560人,共有渔船4.9万艘。

其中,农业户口63428人,非农业户口52712人。

农村绝对贫困线683元以下的9844户、34934人,占总户数的1/3;农村贫困线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3元以下的18182户、70623人,占总户数的60%;超过本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98户、6625人,不到总户数的10%。

参加医疗保险(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71732人,占总数的62%;参加养老保险的366人,占总数的0.3%;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7705人,占总数的7%。

(二)“连家船”渔民情况全省“连家船”专业渔民15285户,人口59255人,占捕捞渔民总数的51%。

共有渔船3万艘(其中生产渔船占20%,住家和生产共用船占27%,住家船占53%)。

其中,农业户口28412人,非农业户口30769人。

农村绝对贫困线683元以下的5908户、22028人,占总户数的40%;农村贫困线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3元以下的8232户、34255人,占总户数的55%;超过本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34户、2696人,占总户数的不到5%。

参加医疗保险(包括新型农收稿日期:2009-03-30作者简介:钱东方(1964-),男,汉族,祖籍安徽枞阳,硕士,现任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副局长,邮政编码:230001,E-mail:qiandf0011@;章军,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徐超,安徽省渔业船舶检验局。

论文说明:感谢本文匿名审稿人的宝贵建议,文责作者自负。

村合作医疗)的34725人,占总数的59%;参加养老保险的139人,占总数的0.24%;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4158人,占总数的7%。

(三)已采取的措施安徽省专业渔民主要集中在长江、淮河流域以及巢湖、南漪湖、泊湖、瓦埠湖、沱湖等大型湖泊。

近年来,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非常关注专业渔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在各自区域内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有效的缓解了专业渔民的生产生活困难,保障了社会稳定。

1.涉农涉渔扶持政策对改善专业捕捞渔民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是国家燃油补贴政策。

2006~2009年,全省共发放渔业燃油补贴11560.3万元,对于减轻渔民因柴油涨价所带来的生产生活压力,改善渔民生活,促进渔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使渔船检验、渔船安全管理、渔业互保工作逐渐步入健康有序的轨道。

二是大部份渔民纳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专业渔民生病住院难问题。

三是国家对农业特产税的免征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及学杂费的停收,为减轻广大渔民负担、改善生活条件起到积极作用。

2.结合禁渔期制度的实施,安徽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着重解决长江专业渔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一是将符合条件的专业渔民纳入低保。

对困难渔民提供实物救济和困难补助。

马鞍山市将符合条件的38户148名渔民纳入低保,每人每月240元,共发放5个月,由区民政部门每月直接拨付。

安庆市大观区给2个专业渔民村的419户、1409名渔业人口每人每月补助160元。

2006~2008年,沿江各地共发放低保金、救济款720万元。

二是积极帮助专业渔民转产转业。

枞阳、望江、宿松等县渔业部门积极帮助100多户专业渔民成功转产,发展河蟹、黄鳝、珍珠等特种水产品养殖和弃渔从商,实现了稳定脱贫。

贵池区水产局积极帮助专业渔民联系养殖渔场,推荐专业渔民参加大水面捕捞,帮助联系附近珍珠养殖大户,推荐他们学习种蚌技能。

东至县水产局积极引导专业捕捞渔民45户转捕为养、9户转产转业。

三是因地制宜开展移民上岸。

为解决涡河与淮河交界处(城关地区)安全隐患较大的住家船问题,怀远县政府出资,由城关镇、海事、水产、渔政、公安牵头,积极鼓励渔、船民上岸居住,县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凡弃船上岸定居,每户给予50m2的廉租房或一次性补偿15000元人民币,共计解决了236户连家船定居问题。

铜陵市结合廉租房政策,对渔民低保户、无房户(含人均低于10m2)给予适当的补贴(家庭人口为1人的补贴105元/月;为2人的补贴210元/月;为3人或3人以上的补贴340元/月),鼓励渔民上岸居住。

四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铜陵市农委结合“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在大通镇、胥坝乡为专业渔民请来水产专家和养殖大户讲授小网箱养殖技术,为渔民转产转业奠定了基础。

五是清理涉渔收费项目。

一些地方清理取消了水域环境卫生费、渔民管理费、港口停泊费、市场治安费等没有法律法规和省一级政策文件为依据的涉渔收费项目。

六是深入调研,提出解决渔民问题的对策建议。

根据省委书记王金山,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副省长批示,2007年上半年,安徽省农委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报告上报省委、省政府,就保护长江渔业资源、切实解决专业渔民生产生活困难、落实有关社会保障措施、促进专业渔民转产就业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3.大力推进渔业互助保险。

省政府办公厅在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明电通知(皖政办明电[2008]97号)中,明确提出“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推动政策性渔船保险工作开展,发挥保险对分散和降低渔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作用”。

在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安徽省仅用2009年一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渔业互助保险,渔民参加人身意外险已超过1.5万人、2万份,保额突破2亿元,已兑现赔付10万余元。

渔船保险在巢湖试点取得成功,今年拟扩大到安庆和淮南市。

二、存在的困难和突出问题专业渔民是一个非常特殊、极度困难、被边缘化了的弱势群体。

他们常年以船为家,世代依靠捕鱼为生。

是农业人口却没有土地,是城镇户口却居无定所。

虽然有渔业社、渔业大队和渔业村等管理机构,但基层组织多是名存实亡,不少渔民多年来从未履行公民权利参加选举。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渔业资源丰富,他们的收入水平相对于种地农民较好,甚至和城市工人相当。

随着渔业资源的严重衰竭,水工程建设的大量增加,黄金水道航运能力的迅速提升,专业渔民许多传统渔场被挤占、捕捞产量锐减,捕鱼收入和生活水平逐年下降。

尤其因“连家船”专业渔民身份、居所的特殊性,导致无法享受到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更加剧了这一特殊群体生产生活的困难,与过去基本同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农民形成越来越大的反差,生活的困苦,心理不平衡,带来了很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专业渔民信访、群访事件时有发生。

(一)捕捞产量减少,收入逐年下降调查显示,安徽省专业渔民处于农村绝对贫困线683元以下的有9844户、34934人,占总户数的1/3。

长江专业渔民2006年每户单船年捕捞收入在1.3万元~1.8万元,扣除燃油、网具等直接生产支出,户均年纯收入仅为6000元,人均约1200元左右,只相当于全省农民当年人均纯收入的40%,并且近五年来都以10%的速度逐年减少。

据当涂县抽样调查,以捕捞为生的专业渔民人均年捕捞收入2004年为1837元,2005年为1485元,2006年为1283元,2007年只有1100余元,呈逐年下降趋势(当涂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6025元)。

(二)传统水上生活习惯和受教育程度低导致转产转业非常困难因捕捞场所和渔业收入逐年减少,加上自2002年开始国家每年4~6月实施长江禁渔三个月(安徽省每年同步实施的禁渔水域面积达33多万hm2),促使一部分渔民寻求新的谋生手段。

但由于长期的水上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低和缺乏创业资金,转产转业成功的很少。

多数依靠在江中打捞废铁等水中垃圾或帮助亲友在运输船上帮工、上岸打短工等获得一些收入,补贴生活。

(三)长江水位低,航道繁忙,加大了渔民捕捞作业风险长江中下游枯水期出现持续低水位,迫使渔民捕捞作业向江中主航道逼近,加上资源衰竭,多数渔民延长作业时间,增加夜间捕捞,增加了作业风险。

特别是江蟹捕捞,作业风险非常大。

(四)多数渔民身患疾病,老年生活没有保障由于长期生活在水上,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许多专业渔民患有血吸虫、风湿等多种疾病。

在血吸虫区作业的渔民,血吸虫病感染率几乎达100%。

年轻时身强力壮,步入老年后抵抗力下降,疾病多发,迫于经济条件所限,一些渔民只能是任其发展,饱受痛苦。

(五)缺乏正规渔港,生活条件恶劣安徽全省只有巢湖和安庆2个专业渔港,仅可容纳渔船1000余艘。

绝大多数渔船停泊以自然港湾为主,港权不明,管理无序,随时都有被侵占、挤走的可能。

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发展提速,城市沿江(河、湖泊)水岸大多被重新规划、征用开发。

“连家船”专业渔民更是无处安身,遇到突发恶劣天气险象环生。

渔船停泊地由于缺乏配套设施,生产、生活保障体系无从建立,卫生条件差,交通、防火、防盗以及饮水、供电等安全隐患多,生命财产安全缺乏保障。

(六)渔民子女上学困难,子从父业大有人在专业渔民的生产生活特性,决定了其子女上学问题十分突出。

特别是以船为家的“漂流族”更是困难。

定点和就近上学无法保证,跨区择校费用昂贵也没有门路。

流动捕捞的渔民子女有的放弃上学,有的寄养在亲戚家中,由于缺乏家长管理,多数因跟不上学习进度而无法完成学业。

据调查统计,目前安徽省长江段18岁~40岁的中青年专业渔民中,文盲1458人,小学文化3573人,占该人群渔民总数的64%。

而18岁以下的专业渔民人口中尚有文盲1939人,占该人群的34.7%。

渔民子女一旦成为新一代文盲、半文盲,子从父业、入江捕鱼的将大有人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