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我国经济转型与改革的趋势分析
论我国新阶段改革趋势
上海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社
J u n lo h n h i est S ca ce c s o r a fS a g a UIv riy( 0 ilS in e )
No . 2 8 v OO
V 01 5 N o .1 .6
今 年 是改革 开放 3 0周年 , 也是 改革 开放 的关 键 时期 。当前 , 国宏 观经 济 中的一些 突 出矛盾 和问题 , 我 大多 同发 展方式 转 变 的阶段性 特 征相 联 系 。传 统 的发 展 方 式 难 以 为继 , 的发 展 方式 尚未 实 质性 破 题 。 新 在这个 特 定时期 , 现改 革开 放 的新 突破 , 着更 为 迫切 的现实 需求 。为此 , 实 有 我们在 系统 总结 3 0年 改革经 验 的同时 , 需要依 据 变化 的现 实 , 究新 阶段 改革 开放 的制度安 排 和政策 选择 。 研
一
、
社 会发展 阶 段的 变化 与改 革的 目标选 择
( ) 国开始 步入发 展 型社会 的 新阶段 一 我
人 类社 会经 历 了从 较 低水 平 向较高 水平 发展 的不 同 阶段 。一个 国家 ( 区 ) 地 的社 会 需求 结 构 , 以及满
足这些 社会 需求 的经 济结 构 、 会结 构 和 制度 结 构 等 方 面 的 变 化 , 以作 为判 断 社 会 发展 不 同阶 段 的基 社 可
一
5
表 l 生存 型 社 会 与 发 展 型社 会 的结 构 特 征
消 费 结 构 特 征
经 济结 构 特 征
,
社 会 结 构 特 征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不 高 , 均 G P 低 农 业 在 国 民经 济 中 的 比例 比较 高 人 D
11经济学家访谈迟福林
11迟福林:中国应改革政府主导型经济2010-07-06 15:08:55来源: 网易财经跟贴31 条手机看股票网易财经7月讯网易财经《意见中国--经济学家访谈录》栏目近日专访了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他长期研究中国改革。
他主张改革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呼吁把土地权益还给农民。
以下为访谈实录:中国应进行第二次转型网易财经: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虽然在海南,但是它的影响却是全国性的,这方面迟院长有没有经验向我们介绍一下?迟福林:中改院1991年成立。
1992年我们就开始提出来,搞改革研究的,能不能先改改自己?寻求以改革的办法办院,走一条民营软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所以从1992年开始,我们就实行企业化管理.1993年在上级,包括海南省、包括当时的国务院、国家体改委的支持下,我们进行了企业登记,变成了一个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法人治理机构,这么多年来,实行董事局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在这种智库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的体制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
第二,我们这个机构设在海南,但是不可能在海南养很多很多的科研人员。
怎样走出一条社会化的路子?我们就靠网络。
我们建立了一个高层学术委员会,主要建立了一个“小机构、大网络”的运行机制,需要谁来研究某个课题就请谁,所以现在很多经济学,包括政治研究的一些专家和官员和我们建立了比较好的合作关系。
第三,我想我们中国问题的研究,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所以成立了中改院之后,我们就十分注重国际合作,而且到目前为止,在商务部和相关部委的支持下,我们的国际合作项目层次比较高,做的项目也比较多。
我把我们的体制概括为九个字,叫“独立性、网络行、国际化”。
这个机构到今天已经成立快19年了,如果说有什么经验的话,我们就是用改革的办法先改了自己,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借鉴国外发展方面的某些对我们可以有启示的地方,来办一个中国改革的智库,在改革的决策和改革的研究中能够发挥一点作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推进以政府转型拨展方式为主线的改革
广泛代表性是人大制度的重 要特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 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陈斯喜 护十 几亿公 众的健康 放在第一位 。第 清华 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胡鞍钢 二是 同家规划 中要将 控炯作 为一项 重
从 “ 猫 到 “ 猫 ’ 黑 ” 绿 ’
“ 十二五” 核心是转 变发展方式 , 而
,
加 【 表都是兼职 的, 代 这样相应 带来的一个
革 的 总 体 思 路 可 以 包
问题 就 是 人 大 不 便 于 经 常 开 会 . 般 一 年 只 开一 次 一 会, 主要 是讨 论 决 定 一 些 最 重 大 的 问 题 。 针对 这 种 情 况 , 法 规 定 在 县 级 以上 各 级 人 大 设 立 常 委会 , 宪 把 一 经 常 性 的 T 作 交 给 人 大 常 委 会 去 处 理 。 由
中国( 海南) 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我 同 的各 级 人 大 代 表 来 自于各 个方 面 , 群 众 对
推 l 府 型 展 式 主 的 革 们 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正是通过这些 来 自于各方 进j 转 方 线 改 I 政
面 的 代 表 , 宪法 、 律 、 策 的 贯 彻 实施 情 况 和群 把 法 政
要 内 容 , 不 仅 仅 是 在卫 生 专 项 规 划 中 而 明 确 。第 j , 卫生 专 项 规 划 凸 显 控 烟 在
量化指标 。现 在我们遇 到的一个 问题 是我 们拿不 出量化统计 数据 和手段 , 所 以我们 自己怎么建立一个 数据库就 显
得 尤 为重 要 了 。深圳 带 了一 个 好 头 , 现 在我 们希 望 北 京 、 海 、 上 广州 , 别 是 国 特 际 旅 游 人 次 最 多 的 地 区带 头 先 制 定 当
_十三五_以经济转型为主线的结构性改革_迟福林
“十三五” 我国 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 — —我国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与全球新一 — 轮自由贸易进程呈现历史交汇。在以服务贸 易为重点的全球自由贸易进程明显加快的新 形势下, 如何把国内产业变革、 消费结构升级 和推动新一轮全球自由贸易进程有机结合, 通过主动参与全球服务贸易形成现代产业体 系, 成为“十三五 ”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 课题。 3. 抓住趋势, 顺势而为 顺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关键是把 , “出好牌” , “打好 握好扩大内需的突出优势 。 牌” — — —13 亿人的消费结构升级是转型发 展的重大利好。我国经济领域的突出矛盾是 产能过剩, 根源在于需求不足。 如果消费能 够在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经济增 长的持久性就会增强, 经济波动就会有所减 少, 经济增长就会比较平稳, 产能过剩等问题 就有解决的空间。 — —产业结构变革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核 — “十三五 ” 心因素。在 期间, 形成以服务业为 主导的产业结构, 加快经济服务化进程, 将带 来经济转型的新动力, 形成制造业转型升级 的新动能, 促进新产业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 “十三五” 并成为支撑 期间 6. 5% 左右经济增 速的主要条件。 ( 三) “十 三 五 ” : 结构性改革的攻坚 时期 1. 经济转型面临结构性矛盾掣肘 — —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当前, — 经济运行面临着的突出问题是供给结构与需 求结构不相适应, 需求引导供给的作用没有 得到充分发挥, 供给释放需求的作用没有得
转 型 与 发 展 14
2016 年第 2 期第 1 - 13 页 社会科学版) 原发期刊 - 上海大学学报(
大 都呈现出经济服务化的鲜明特征。 例如, 众创业、 万众创新, 大都集中在服务型经济领 。“十三五 ” 域, 并带来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 期间, 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将明显提 升, 估计由 2015 年的 50. 5% 提升到 2020 年 的 58% 左右, 有可能达到 60% , 由此基本形 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 —城镇化结构变革正由规模城镇化向 — 。“十三五 ” 期间, 我国的城 人口城镇化转型 镇化不仅在水平上会持续提升, 而且在结构 上也会逐步优化。随着居住证制度的渐次推 开, 从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的速度 将大大加快, 并由此形成“十三五 ” 转型发展 。 “最大红利” 的 — — —消费结构变革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 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 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服务型消费、 绿色消费等 需求将明显增加, 使全社会消费规模不断扩 。“十三五 ” 期间, 我国服 张, 结构明显变化 务型消费将进入全面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由 此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估 计“十 三 五 ” 期间我国消费率有可能达到 55% 左右;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保持 。 “主力军” 在 65% 左右,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 2. 经济转型升级与新一轮全球化的历史 交汇 “工业 3. 0” 、 “工业 4. 0 ” 目前, 全球进入 时代, 产业变革风起云涌, 正深刻影响着世界 经济再平衡的格局。 —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全球新一轮科 — 产业变革呈现历史交汇。 抓住新一 技革命、 轮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的机 遇, 在“工 业 3. 0” 、 “工业 4. 0 ” 的基础上改造传统产业, 形成 制造业强国的技术优势、 产业优势, 这已成为
后危机时代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型与改革
远低 于工 业化中后期 6 % 的均值 ,这在很 大程 点 ; O 未来十年左右可初步建 立一个惠及 l亿人的 3 度 上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与升级。
有研究表明 , 在我国改革开放 3 平均 l% O年 O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的增长率 中,城 市化 贡献了 3 个百分点 。但 由于
城 乡二元 结构等制度 因素 的制约,城 市化对经济 增 长贡献的潜力还远 未释放 出来。未来 S~ l , O年
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改革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它不仅是本
B2 . 我 国的城市化将呈现加快 发展的大趋势,城市化 世纪 人类最大规模 的环境革命,而.1是一场深 低 率至少还有 1 个百分点左右的提高 空间。考虑到 刻 的经济社会革命。后危机 时代 , 碳经济将成 O 乘 数效 应 , 城市化 率每 提高 1 估计 个百分 点,能 为全球结构调 整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世界 够增 加 大约 l 万亿消 费和 投资,对 经济增 长的 进入低碳 经济 时代 ,我 国的大 国作用和大国责任 2 我们既要看到 国际上的某些复杂因素 , 贡 献率 可达 到 4 个百分点左右。由城 市化带来的 不断 凸显。 更要看到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低碳经济时代的责 国内投资消费需求的增长至少可以支持未来 l 0~
,
结构为重点,以建设消 费大 国为主线 的发 展方式
转型的战略 作用凸显 ,并成为我国经济第二次转 型与改革的历史新起点。
促消结升和费长必选 进费构级消增是然择 薹 慧
扯
,
并 每 .的 囊 特 有 学 大 或
辜 鬈
可能在 未来五年左右将居民}费率提高 S l个 聘教授。 肖 ~ O
2 O年我国经济 的快速增长 。今后 ,我国应进一步 任和 作用。主动应 对减 排挑 战、发 展低碳 经济, 重要 的是结构调 整和 改革的选择 问题 : 第一 ,推 打破城 乡二元 制度结构 ,统筹城 乡发展 ,推 动城
迟福林: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与重点
城 镇 恩格 尔系数 进一 步 降到 3.%,农 6 5
村 恩格尔 系数降到 4 %。在生 活必需品 1
支出 比例大 幅度 降低 的 同时 ,城 乡居 民
对 住房 、汽 车 、电脑 、高档 电器 等消费 品的需 求更 加普遍 ,对 耐用 消费 品的需
求 开始大幅增 加。
需求 结构 变化 的 大趋势 了解 和把握 发展
影响 。
作 为 一 个 拥 有 l 亿 人 口的 大 国 , 3
作 为一个 正处 在 快 速 发 展 阶段 的 大 国 , 我 国的确需 要外 需 ,但 更需 要把 自身 的 发 展 建 立 在 内部 需 求 的基 础 上 。为 此 ,
我 国不 仅要从 外 部 以及 外部 市场 的变 化 看 发展方 式转 变 的迫切 性 ,更要从 国内
直 接 制约 了 中低 收人 群体 的发展 空 间 ,而 收入
差 距 的不 断 拉 大 ,使不 同群体 尤 其 是 中低 收入 群 体 的发 展 机会 受 到 制 约 。第二 ,基 本 公共 服 务 与人 的 自身发 展 。基本 公 共 服 务是 提 高人 的 能 力 、过 上有 尊 严 生 活 的重 要条 件 。第 i ,资 源环 境 与 人 的 自身 发展 。从 经 济 角度 看 ,建 立
璺 …
…
一
止
变 趋 与 点
的战 略抉择 。 ( )社会 需 求 结构 变 化 的 三种 基 一
本态 势
型 与 改 革 的关 键 阶段 。处 在 历 史 转 折 时期 的 这 一 次 转 型 与 改 革 具 有很 强 的时代 性特 点 ,并将 对后 l 0年 、
政体 制改革 的本质 要求 。
( ) 二 社会 需求结构 变化 的基础 是我 国开始 进入 发展型 新阶 段
迟福林:“十二五”改革应向消费大国转型
迟福林:“十二五”改革应向消费大国转型2009年11月14日 18:05:36●长期坚持的“大进大出”增长方式应当终结●以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的“增长主义”应当终结著名改革理论家、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改革需要实现“战略性突破”。
他认为,“十二五”改革,是消费主导时代的改革,是走向城市化时代的改革,是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改革,是低碳经济时代的改革,是推进政府转型时代的改革。
他给出了“两个终结”的结论:一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大进大出”的增长方式应当终结,二是以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的“增长主义”应当终结。
迟福林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经济的严重衰退,必将产生全球性经济格局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对我国产生长期、深刻的影响。
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将进入需求不足的时代,必然伴随着结构的重大调整;从内部需求来看,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由生存型阶段跨入发展型阶段,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与生存型阶段相比有了重大变化。
结合“十一五”的执行情况,迟福林说,尽管“十一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某些新的进展,但总体说,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有实质性改变,“十一五”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政策目标大部分要“落空”,加上内外发展条件的变化,“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与变革的任务更加艰巨。
同时,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发展方式转型的更大挑战不是经济本身,而是政府转型与政府决策,因此“十二五”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能否取得重大突破。
迟福林说,“九五”期间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十七大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从实际情况分析,实现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型,远不是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而且超出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范畴,涵盖经济领域、社会领域、行政领域,所以是个国家发展方式的问题。
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首先是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第二是强调社会公共需求的转型,第三是强调政府转型。
新时代:将改革进行到底——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进一步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转化为具体的措施。
应该怎样总结4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这些重大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社会治理:今年两会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的两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在全国两会上得到了积极响应,并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方案。
请您谈谈都有哪些新部署?迟福林:今年的全国两会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方面提出一些新举措。
我举几个例子说明。
例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我看来,转向高质量发展,在继续坚持“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要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发展实体经济上聚力发力。
例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了具体部署。
我注意到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我国高质量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的大背景下,加快形成创新驱动新格局,使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已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
例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促进消本刊记者赵雯杨婷——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新时代:将改革进行到底迟福林,现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先后受聘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市场监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海南等地方政府决策咨询顾问等。
迟福林:倒逼改革成经济新常态
迟福林:倒逼改革成经济新常态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4年第9期文│迟福林从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和正在经历两次大的转型。
第一次大转型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个大转型大概用了30多年时间,它的历史成就是使我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第二次大转型是从经济体制改革过渡到全面改革,即以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全面改革进程。
这个大转型时代的主要目标,是使我国成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并从中等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这个目标,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与第一次大转型相比,第二次大转型更具复杂性、深刻性和紧迫性。
当前,第二次大转型已拉开序幕。
这是一个更具历史意义的大转型。
未来几年我国将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把握大转型时代的发展大趋势,需要客观分析、判断当前乃至未来一个时期的突出特点,立足现实,突出全面改革在推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治理转型中的决定性作用。
与以往相比,未来几年我国无论是增长,还是转型、改革,都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其深刻性、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
为此,把握大转型时代的发展大趋势,需要客观分析、判断当前乃至未来一个时期的突出特点。
增长与转型直接依赖改革的突破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内外发展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当前增长问题突出反映为转型问题和改革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经济增长由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到7%左右的中速增长不仅是周期性的问题,更是结构性问题,需要加快转型,需要全面改革。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由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阶段,经济增长速度由高增长向新常态的转换不可避免,并且需要经历几年的时间。
1960年以来,成功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四个经济体(德国、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经济增速平均从8.3%降到4.5%,增速换挡几乎持续到高收入阶段才基本稳定下来。
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形成,需要建立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上,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很难在短期内完成。
“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基本趋势与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基本趋势与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作者:迟福林来源:《全球化》 2016年第3期迟福林摘要:“十三五”期间,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任务,这将是我国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经济发展也会出现新的趋势。
“十三五”经济转型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多个方面着手解决政策性、体制性的结构性矛盾,通过供给结构改革带动需求增长。
关键词:“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结构性改革作者简介:迟福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无论是增长的趋势、结构还是动力,均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的特点突出。
这需要从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出发,谋划好、把握好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以转型改革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质性破题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一、“十三五”:转型与改革的历史关节点“十三五”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五年,历史性转型的特点十分突出。
总的判断是:“十三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历史关节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节点在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窗口期在2020年。
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十三五”以转型改革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并实质性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一)“十三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处在历史关节点第一,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后窗口期”。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经济运行的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大,实体经济下行的压力明显增大。
如果“十三五”在调结构、转方式上没有实质性的破题,我国就很可能失去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并由此引发更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第二,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拐点。
一是在“互联网+”的趋势下,“中国制造”正由生产型向服务型制造为主转变,以形成制造业的竞争新优势。
迟福林: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趋势与增长前景
迟福林“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趋势与增长前景“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转型将呈现结构升级、内需潜力释放的趋势性变化,这是中国转型发展的突出优势与独特“资本”: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基本形成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新格局;基本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如果中国在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预期目标,中国经济就有好的增长前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会越来越大。
在全球总需求不足、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中国“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的前景高度关注。
我认为,“十三五”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5年: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在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节点在2020年;以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窗口期在2020年。
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十三五”以经济转型为主线的结构性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中国未来10年、20年的公平、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对全球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格局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趋势“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转型将呈现结构升级、内需潜力释放的趋势性变化,这是中国转型发展的突出优势与独特“资本”。
1.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1)“十三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
“十三五”期间,中国将进入服务业较快发展的重要5年。
第一,在2000—2015年的15年中,中国的服务业总规模每5年翻一番,从2000年的不到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5年的34万亿元人民币左右。
第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
2001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只有41.3%,到2015年占比提高到50.5%,首次超过50%。
第三,服务业开始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014年中国GDP增长7%,其中第三产业拉动增长3.5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0.1个百分点。
(2)“十三五”期间走向服务业主导的战略目标。
迟福林:顺应消费升级趋势调结构促改革
年 时 间 实 现 中 等 收 入 群 体 倍 增 。要 适 当 增 加 公 共 消 费 ,改善居
消 费 在 拉 动 经 济 增 长 中 的 作 用 突 出 ,是 新 发 展 阶段经济增 民 消 费 预 期 ,并 明 显 优 化 服 务 型 消 费 环 境 。要 推 动 城 乡 基 本 公
长 的 重 要 特 征 。从 实 际 看 ,消 费 拉 动 经 济 增 长 不 仅 是 大 国 经 济 共 服 务 制 度 统 一 ,破 解 城 乡 土 地 、人 员 等 要 素 流 动 的 体 制 机 制
我 国 智 慧 医 疗 行 业 投 资 规 模 将 达 到 2 1 0 0 亿 元 左 右 ’车联网行业
形 成 1 4 亿 人 消 费 潜 力 释 放 、消 费 结 构 升 级 的 长 效 机 制,涉
规 模 将 接 近 万 亿 元 。更 重 要 的 是 ,预 计 2 0 2 3 年 以 后 ,5G 技术 及 经 济 领 域 重 大 关 系 的 再 平 衡 ,涉 及 社 会 结 构 的 深 刻 变 化 ,涉
绿 色 消 费 促 进 绿 色 产 业 发 展 。 当 前 ,我国消费者 不 仅 愿 意 购 买 高 品 质 的 绿 色 产 品 ,同时也关注生产方
MONEY CHINA / 2021年 6 月 上 财 经 界
式 对 生 态 环 境 的 影 响 ,节 能 家 电 、节 水 器 具 、有 机 产 品 、绿色 建 材 等 产 品 快 速 进 入 寻 常 百 姓 家 。 《中国公众绿色消费现状调
的 一 般 特 征 ,更 是 近 年 来 我 国 经 济 增 长 的 实 际 体 现 。2 0 1 4 年 至 2 0 1 9 年 ,消 费 连 续 6 年成为拉动我国经济 增 长 的 第 一 动 力 。
“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与挑战
“十三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与挑战迟福林【期刊名称】《浙江经济》【年(卷),期】2015(000)018【总页数】3页(P10-12)【作者】迟福林【作者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关键阶段。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既有增长周期的原因,更有发展方式的问题。
客观地看,这些矛盾和问题大都与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直接相关。
不能因为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而忽略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十三五”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节点:化解短期增长压力的希望在202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2020;实现全面小康、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节点在2020。
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十三五”规划需要从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趋势出发,谋划好、把握好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有效应对经济转型的挑战,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质性破题。
转方式、调结构和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形成历史交汇点。
“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的特征是与全球“工业革命3.0”同步推进。
把握好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的重要机遇,主动进行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中长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工业信息化、服务化特点突出。
工业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工业的个性化、服务化特点逐步凸显。
最近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反映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变的大趋势,即有望到2020年初步完成从工业2.0向3.0的升级,并奠定走向工业4.0的重要基础。
“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突出优势。
能否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新机遇,充分利用初步形成的“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变革,对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有重大影响。
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50%左右。
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4.77%,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60%。
问题在于,人口城镇化率太低,2013年仅为36%。
缩小人口城镇化率与规模城镇化率的缺口,需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等制度创新,努力争取到“十三五”末期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并把它作为“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约束性目标,由此通过人口城镇化释放出蕴藏的巨大发展红利。
“十三五”:经济转型趋势下的改革选择
作者: 迟福林
作者机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出版物刊名: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页码: 16-19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6期
主题词: “十三五”;经济转型;新趋势;新结构;新动力;改革选择
摘要:'十三五'是中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的深刻变化,重点在谋划好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增长的新路径、新结构、新动力,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形成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新格局,以结构改革破解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矛盾,以纵深推进简政放权形成转型改革的大环境,以转型改革释放巨大内需潜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并实质性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走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与改革--2020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走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与改革--2020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
大趋势
迟福林
【期刊名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重要历史拐点: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另一方面经济结构升级的态势开始形成。
问题在于,面对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新形势,转型与改革的时间空间约束全面增强。
到2020年,中国能否从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成为转型与改革的历史任务和重大挑战。
【总页数】18页(P1-18)
【作者】迟福林
【作者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海口 5703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0.4
【相关文献】
1.“十三五”:走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与改革 [J], 迟福林
2.走向服务业大国--2020: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J], 迟福林
3.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大趋势:走向服务业大国 [J], 迟福林
4.走向服务业大国——2020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J], 迟福林;
5.2020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服务业内需潜力巨大
——服务型消费的现实需求。在工业化、城镇化的 过程中,人口集聚、人们生产方式的变革,居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都会带来教育、医疗、保险、旅游 、交通通信以及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 城市发展要素的配置,社会分工的细化,不同产业 的衔接,也会带来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需 求;
我国经济转型与改革的 趋势分析
迟福林 2013年9月12日
一、未来5~10年经济转型的
三大趋势
基本判断:
未来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特定背景下,能否 在转型与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并由此实现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决定着2020年我国 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决定着我 国未来10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
3.开放型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大趋势
(1)服务业增长空间巨大。
——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世 界平均水平达到70.9%。我国2011年服务业比重仅为 43.4%,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近30个百分点,比同等收 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左右; ——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国际经验看,城 镇化率达到50%以后是服务业大发展的时期。例如, 日本服务业是工业产值的3倍,德国是2.68倍,我国 仅有0.98倍。
未来8年,基本形成服务型经济体系,关键是 加快服务业的市场开放,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与 体制创新。在银行、证券、保险、电信、邮政快递 等行业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取消经营范围限制; 在教育、医疗、文化等行业扩大开放试点的同时, 调整服务业用地政策,创新服务业政策体系,最大 限度地为服务业发展“松绑”。
(3)扩大内需能不能支撑未来10年7%左右的中速 增长?
——我国经济正面临增长明显下滑的现实风险。在保持了 长达30余年9.9%的高速增长后,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长前 景如何,能否继续保持7%左右的中速增长,已成为各方关 注的焦点话题;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测算表明,在长期中, 消费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将增长0.76个百分点。由 此可以估算消费需求释放不同情景下的经济增长前景: 2012~2020年城乡居民消费年均实际增速为7.66%~8.92%, 由此推算同期经济年均实际增速可达到7.07%~7.96%。这 表明,随着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未来10年实现7%左右的 经济增长是有可能的。
币;到2020年,我国可望释放的潜在消费需求规模
有可能达到45万亿~50万亿人民币。考虑到消费引 致的投资需求,我国的内需总规模有可能接近百万
亿人民币。
——消费规模增长潜力巨大。《国内贸易发展“十 二五”规划》预测,相比2010年,到2015年,全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从15.7万亿元上升到30万亿 元,以年均增长3万亿的规模扩张; ——消费主体将不断扩大。我国7亿多农村人口的 消费潜力十分引人注目,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版图上 少有的亮点。这个潜力的释放,将对未来5~10年 扩大内需战略产生决定性影响;
——以人口城镇化带动中等收入群体的持续增加。 由于工业收益与服务业收益远高于农业收益,发达 国家历史上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主要源于人口城 镇化及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从我国城镇化的历 史来看,城市扩张和城镇人口增长为中等收入群体 的扩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只占总人口的 23%左右。未来10年以人口城镇化为载体,就有条 件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即到2020年努力达到 40%以上,规模扩大到6亿人左右,由此形成一个扩 大内需的主体力量。
以医疗需求为例。麦肯锡咨询公司一份报告显示, 2011年我国的医疗支出超过3570亿美元。到2020年, 我国医疗市场价值预计将高达1万亿美元。我国是全世界 增长最强劲的医疗市场之一
(3)服务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明显提升。未来5 ~8年,通过加快服务业发展,释放服务型消费潜力 ,不仅能缓解当前的产能过剩,为发展现代制造业 提供条件,也为保持我国中速增长提供产业支撑;
——社会总体消费倾向将逐步提升。从人口结构角度看, 老龄人口增长不仅改变了劳动力供求关系,而且带来了 净消费者的明显增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老年 人口抚养比越高,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越高。有研究 预测,2011我国2015年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 1.78亿增加到2.21亿,年均增加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 由13.3%增加到16%,年均提高0.54个百分点,到2030年 老年人口规模将翻一番; ——投资需求潜力巨大。以农民工市民化为例:国家城 镇化规划中将户籍制度改革作为政策制度创新中的一个 重点,农民工市民化的速度将有所加快。如果到2020年4 亿农民工能够实现市民化,按最低口径,农民工市民化 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就能够增加40万亿 元左右的投资需求。
——传统产业和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出现了明显 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呈现全面性;
——部分行业已出现绝对和长期性过剩。钢铁、水
泥、电解铝等有可能在未来2~3年达到消费峰值; ——近几年的集中投资造成产能增长过快,而且新 产能还在不断释放和形成。
(4)资源环境约束全面加大
——能源需求仍处于高水平,石油等对外依存度逐步 提高;
1.走向消费大国的大趋势
最大机遇:国内巨大的需求潜力释放
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 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 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我国的内需规模有多大?
总体估计:我国的消费潜力巨大。初步测算,
到2016年,我国消费需求规模可能达到30万亿人民
总的判断:
未来5~8年,以人口城镇化为主要载体 扩大内需,以制度创新为重点释放城镇化的 需求潜力,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 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用3年左右时 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使有条件的农民工 市民化;用5年左右时间,形成人口城镇化 的制度框架;用8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人 口城镇化的新格局。
——以人口城镇化推动投资结构转型,实现投资与 消费的动态平衡。人口城镇化需要加大公益性项目 投资和消费供给能力的投资。以城镇的公用设施投 资为例,有专家估计:到2020年城市内部的轨道交
通至少有3万亿元的投资需求;供气系统有4.4万亿
元的投资需求。
(3)关键在于能不能推进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 改革
——实践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走了一条
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点的城镇化道路。传统城镇化 模式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 经济社会代价。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促进人的公平 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标。未来5~10年,加
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重在实现人
口城镇化的转型与发展;
——现实分析:所谓人口城镇化,是指农民流入城市 就业并长期生活,成为城市新市民和逐步融入城市的 过程。未来5~10年,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人口 城镇化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目标和基本要求; ——作用分析: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加快消费主导 的经济转型,充分释放国内巨大的需求潜力、尤其是 消费需求潜力,将形成我国未来5~10年转型发展的 突出优势和主要动力。由此,我国将走出一条公平可 持续发展的新路。 人口城镇化承载着释放内需潜力的重大使命 人口城镇化承载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使命 人口城镇化承载着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使命
化中后期,2012年,城镇化率为52.6%,而人口城
镇化率仅有35.2%;
——人口城镇化空间巨大。2012年,我国实际的人口 城镇化率仅为35%,远低于2011年世界52%的平均水平。 如果能打破政策与体制掣肘,每年就有可能提高1.5~ 2个百分点。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就有可能接近目 前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30年,有望进一步提高到 65%~70%的峰值,基本实现人口城镇化。就是说,未 来的20年左右,我国人口城镇化率有望实现倍增; ——中西部城镇化率仍有10~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 2005~2011年东、中、西部城镇化数据显示,中、西 部地区每年城镇化提高速度都超过1个百分点,均高于 东部地区。未来8年,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有望保持年 均1.2%~1.5%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人口城镇化能带来多大的内需空间?
——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2012年城镇居 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为3.2:1。未来10年 左右,通过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人口城镇化率 有望达到50%以上,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将有望达到 45~50万亿元左右,居民消费率将达到50%左右, 最终消费率将达到60%左右;
2.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大趋势
最大潜力: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空间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 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 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 化健康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我国城镇化处在怎样的发展阶段?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一般来说,进入工业化
中后期,城镇化率在65%左右。我国已经进入工业
总的判断:
我国巨大的内需潜力蕴含着新的经济增长动 力。与其他国家不同,未来10年我国仍处于上升 的通道,关键在于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这个突出 优势。初步的分析说明,只要消费需求能够有效 释放出来,就有可能支撑未来10年7%左右的中速 增长。为此,加快推进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既 是短期政策的着力点,又是中长期发展的重点; 既是发展面临着的突出矛盾,又是改革面临着的 重大挑战。
二、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着的
三大挑战
1.经济转型面临着的主要挑战
总的判断: 经济矛盾和风险日益凸显。例如:以投资 消费失衡为主要特征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内生 增长动力远未形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 服务业比重长期徘徊在40%左右;资源环境约 束全面加大,环境危机因素增多;创新能力严 重不足。尤其是产能过剩日益突出。
(1)投资-消费失衡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投资率上升了近10个百分 点,消费率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虽然最终消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