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2008暨纳米生物传感器国际专题研讨会转发第一轮通知及论文征稿(

合集下载

科技成果——高灵敏、低成本糖尿病无创检测系统

科技成果——高灵敏、低成本糖尿病无创检测系统

科技成果——高灵敏、低成本糖尿病无创检测系统技术开发单位北京大学成果简介糖尿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至少有2亿糖尿病罹患人群。

由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定期的检查显得非常的重要。

其中呼气检测作为一种无创检测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本系统所采用的光学微环传感器,能够特异性的识别呼气的丙酮分子,通过对其含量的分析进而反映出人体血糖含量的变化。

本实验室对光学微环生物传感器及其探测系统的建设和改善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为糖尿病检测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通过初步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应用范围本系统通过对人体呼气中丙酮含量的检测和分析,来实时反映人体血糖的含量,达到提前预防和保护病患的目的。

市场上现有的罗氏、强生、三诺等几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血糖检测仪,属于微创血糖检测仪,需采集患者很少的血液样本(约0.6μl)才能反映出患者体内血糖浓度。

而目前还没有基于呼气丙酮探测的无创糖尿病检测系统出现。

技术特点微纳生物传感器是当前国际上的一项研究热点,而高灵敏、低成本糖尿病无创检测系统具有如下技术特点:1、利用光学生物传感器的光学谐振增强效应,大幅度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

2、采用半导体芯片制备技术研制出传感器实验原型,实现批量制作及低成本。

3、将传感器芯片与光学测试平台结合,实现高灵敏的生物传感系统。

4、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聚硅氧烷等丙酮敏感膜的研究,通过呼气分析实现糖尿病的探测。

技术指标微环传感器的品质因数≥20,000。

微环传感器的探测灵敏度高于10-4RIU(折射率单元)。

微环传感器对丙酮的探测精度高于0.1ppm。

技术水平本小组分别以氮化硅/二氧化硅、硅/二氧化硅为波导芯包层材料制备了微环传感器,品质因数为15,000-25,000。

所制备的微环传感器已初步用于生化检测领域,其中对葡萄糖溶液浓度探测的灵敏度为10-3-10-4RIU,对牛血清蛋白(BSA)溶液浓度的探测灵敏度为10-7-10-8MOL/L,对人抗人抗体的探测灵敏度为10-8-10-9MOL/L。

BB(Biosensors and Bioelectrnics)《生物传感与生物电子》投稿指南、投稿模板及参看文献模板中文版

BB(Biosensors and Bioelectrnics)《生物传感与生物电子》投稿指南、投稿模板及参看文献模板中文版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生物传感与生物电子》投稿指南中文版一.收稿范围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是国际着名研究,设计,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的发展和应用。

这是一本跨学科杂志对开发生物材料和设计有兴趣的专业人士进行新型诊断以及电子设备,包括传感器,DNA芯片,电子鼻,芯片实验室和μ-TAS。

生物传感器被定义为包含生物材料(例如组织,微生物,细胞器,细胞受体,酶,抗体,核酸,天然产物等),生物衍生的材料(例如重组抗体,工程化蛋白质,适配体等)或a生物仿制(例如合成受体,仿生催化剂,组合配体,印迹聚合物等等)与物理化学换能器或换能器密切相关或集成在一起微系统,其可以是光学,电化学,温度,压电,磁性或微机械。

生物传感器通常产生与该成比例的数字电子信号特定分析物或一组分析物的浓度。

原则上信号可能是连续的设备可以配置为产生单次测量以满足特定市场要求。

生物传感器的实例包括免疫传感器,基于酶的生物传感器,有机体和全细胞生物传感器。

它们已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分析问题包括在医学,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发现,环境,食品,过程中的应用行业,安全防卫。

分子和超分子结构的设计与研究具有用于分析装置的分子生物识别和仿生性质也是包含在期刊的范围内。

这里的重点是互补交叉点分子识别,纳米技术,分子印迹和超分子化学提高设备的分析性能和鲁棒性。

生物电子学的新兴领域寻求与更广泛的电子学一起开发生物学包括例如生物燃料电池,仿生学和信息生物材料处理,信息存储,电子元件和执行器。

一个关键的方面是界面生物材料与微电子与纳米电子学之间。

在努力保持期刊的一致性的同时,编辑将接受审查和与社区明显相关的论文,其中描述了重要的新概念了解现场或提供重要见解的实际应用,制造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的商业化。

二.收稿类型1.Full papers(研究长文)应该描述以前没有发表的原始研究工作,应该是完整的包括大约5000字和最多6个数字和/或表的完整调查的描述。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2)军事医学
军事医学中,对生物毒素的及时快速检测是防 御生化武器的有效措施。生物传感器已应用于监测 多种细菌、病毒及其毒素,如鼠疫耶尔森菌、肉毒 杆菌类毒素等。 此外,在法医学中,生物传感器可用作DNA鉴 定和亲子认证等。
我国生物传感器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
我国生物传感器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
! ! ! ! !! !! ! ! ! ! ! ! ! ! !
生 物 传 感 器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 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

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与适当 的理化换能器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 或系统
1962年,Clark教授 → 酶电极
1967年,Updike,Hicks → 酶传感器
1975年,C.Divis 提出用完整的微生物活细胞取代纯酶制作 的传感器
• 生物亲合型生物传感器(affinitybiosensor)
4.1 速度快,成本低 采用固定化酶膜作为分析工具, 酶法分析试剂可 以反复使用数千次, 其分析成本大大降低,分析速度快, 不到20s可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4.2 专一性强 生物传感器只对特定的底物起反应,而且不受颜色 和浊度的影响, 因此一般不需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 干 扰少
(3) 农药残留量分析 近年来,人们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重视,各 国政府也不断加强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的检测工作。 Yamazaki等人发明了一种使用人造酶测定有机磷杀虫剂的电 流式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果蔬表面有机磷农药 。
(4) 微生物和毒素的检验 食品中病原性微生物的存在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极 大的危害,食品中毒素不仅种类很多而且毒性大,大多有 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因此,加强对食品中的病原性 微生物及毒素的检测至关重要。 一种快速灵敏的免疫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牛 奶中双氢除虫菌素的残余物,它是基于细胞质基因组的反 应,通过光学系统传输信号。已达到的检测极限为16.2 ng/ml。一天可以检测20个牛奶样品。

生物传感器详细介绍

生物传感器详细介绍

生物传感器是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

生物传感器具有接受器与转换器的功能。

由于酶膜、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粒子膜、微生物膜、抗原膜、抗体膜对生物物质的分子结构具有选择性识别功能,只对特定反应起催化活化作用,因此生物传感器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

缺点是生物固化膜不稳定。

生物传感器涉及的是生物物质,主要用于临床诊断检查、治疗时实施监控、发酵工业、食品工业、环境和机器人等方面。

生物传感器是用生物活性材料(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等)与物理化学换能器有机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方法与监控方法,也是物质分子水平的快速、微量分析方法。

在未来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中,生物传感器技术必将是介于信息和生物技术之间的新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的临床诊断、工业控制、食品和药物分析(包括生物药物研究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生物技术、生物芯片等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各种生物传感器有以下共同的结构:包括一种或数种相关生物活性材料(生物膜)及能把生物活性表达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物理或化学换能器(传感器),二者组合在一起,用现代微电子和自动化仪表技术进行生物信号的再加工,构成各种可以使用的生物传感器分。

智能化集成化未来的生物传感器必定与计算机紧密结合,自动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更科学、更准确地提供结果,实现采样、进样、结果一条龙,形成检测的自动化系统。

同时,芯片技术将愈加进入传感器,实现检测系统的集成化、一体化。

低成本高灵敏度高稳定性高寿命生物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要求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灵敏度、稳定性和寿命。

这些特性的改善也会加速生物传感器市场化,商品化的进程。

在不久的将来,生物传感器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在市场上大放异彩。

生物传感器实用性是生物体成分(酶、抗原、抗体、激素、DNA) 或生物体本身(细胞、细胞器、组织),它们能特异地识别各种被测物质并与之反应;后者主要有电化学电极、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ISFET ) 、热敏电阻器、光电管、光纤、压电晶体(PZ) 等,其功能为将敏感元件感知的生物化学信号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各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各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

学科一:序号 会议英文名称会议英文名称缩写 会议中文名称会议主办机构 备注(会议频次)1American Physics Society March MeetingAPS 美国物理学年会APS 每年一次2Material Research Society: Spring meeting and Fall meetingMRS 美国材料学年会MRS 每年两次3European Material Research Society: Spring meeting and Fall meeting E-MRS 欧洲材料学年会EMRS 每年两次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Physics of Semiconductors ICPS 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IOP 每两年一次5The World Anniversary Congress on BiosensorsWACB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Elsevier每年一次序号 会议英文名称会议英文名称缩写 会议中文名称会议主办机构 备注(会议频次)1Magnetic and Magnetic MaterialsMMM 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APS 每年一次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Physics ICCP 国际计算物理会议IAPCM 每年一次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fects in Semiconductors ICDS 国际半导体缺陷会议Elsevier 每年一次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ICECS 欧洲陶瓷学年会ECS 每年一次5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MaterialsICCM 国际化合物材料会议ICCM 每年一次6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po on Advanced Ceramics and Composites ICEACC 国际先进陶瓷和化合物会议ACS 每年一次7International Sol-Gel ConferenceISGC 国际溶胶-凝胶会议ISGS 每年一次8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ound Semiconductor ISCS 化合物半导体国际会议Wiley 每年一次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technologyIEEE Nano 国际纳米技术会议IEEE 每年一次10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SE材料科学与工程会议IOP每年一次序号 会议英文名称会议英文名称缩写 会议中文名称会议主办机构 备注(会议频次)1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analysi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ISBBEN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和纳米技术会议HU 每年一次2Semiconductor Interface Specialists ConferenceSISC 半导体界面会议IEEE 每年一次3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erials and Renewable Energy ICMRE 国际材料与可再生能源大会MRE 每年一次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I-VI CompoundsII-VI 国际II-VI 族化合物会议Wiley 每两年一次5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Beam EpitaxyICMBE 国际分子束外延会议Elsevier 每两年一次6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in Film and Surface Coating Technology ICTFSCT 国际薄膜和表面技术会议TFS 每年一次7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eramic Processing ScienceICCPS 国际陶瓷制备科学会议ACS 每年一次8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in Film Physics and Application ICTFPA 国际薄膜物理和应用会议SPIE 每两年一次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spinningICES国际电子自旋会议ACS每年一次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各学科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目录(2017版)物理电子学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二、A 类国际会议三、B 类国际会议10Symposium on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MCE材料和化学工程会议SRP每年一次11Asian Workshop on First-Principles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AWFPESC亚洲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讨会APCTP/KPS每年一次学科二:序号会议英文名称会议英文名称缩写会议中文名称会议主办机构备注(会议频次)1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国际电子器件会议IEEE每年一次2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国际固体电路会议IEEE每年一次3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国际微机电系统会议IEEE每年一次4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State Sensors and Actuators TRANSDUCERS国际固态传感器与执行器会议IEEE每两年一次5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ircuits and Systems I CCAS国际电路与系统会议IEEE每年一次6 IEEE Photovoltaic Specialists Conference PVSC IEEE光伏专家会议IEEE每年一次序号会议英文名称会议英文名称缩写会议中文名称会议主办机构备注(会议频次)1IEEE Symposium on VLSI Technology/Circuit VLSI国际VLSI技术与电路会议IEEE每年一次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mulation of Semiconductor Processes andDevicesSISPAD国际半导体工艺模拟和器件会议IEEE每年一次3IEEE Custom Integrated Circuits Conference CICC国际定制集成电路会议IEEE每年一次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State Devices and Materials SSDM国际固体器件与材料会议IEEE每年一次5IEEE Sensors Conference Sensors国际传感器会议IEEE每年一次6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ical MEMS and Nanophotonics OMN国际光学MEMS和纳米光子学会议IEEE每年一次7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oelectronics and Microelectronics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OMTA国际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及应用研讨会IEEE每年一次8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ECTC国际电子元件与技术会议IEEE每年一次9Internation Symposium on Integrated Ferroelectrics ISIF国际集成铁电会议IEEE每年一次10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CCAS国际电路与系统会议IEEE每年一次11The International Photovolta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nference PVSEC国际光伏科学与工程会议PVSEC每年一次序号会议英文名称会议英文名称缩写会议中文名称会议主办机构备注(会议频次)1IEEE Custom Integrated Circuits Conference CICC国际定制集成电路会议IEEE每年一次2European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ESSCIRC欧洲固态电路会议IEEE每年一次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Design ICCAD国际计算机辅助设计会议IEEE每年一次4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Micro Engineered and MolecularSystemsNEMS国际微纳工程和分子系统会议IEEE每年一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二、A类国际会议三、B类国际会议5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State and Integrated-Circuit Technology ICSICT 国际固态集成电路技术会议IEEE 每年一次6IEEE Conference on NanotechnologyNANO 国际纳米技术会议IEEE 每年一次7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Physical and Failure Analysis of Integrated CircuitsIPFA 器件测试与失效分析国际会议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每年一次8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Micro Engineered and Molecular SystemsNEMS 纳机电系统国际会议IEEE NanotechnologyCouncil 每年一次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 Speech and Signal ICASSP 国际语音信号会议IEEE 每年一次10Internation Symposium on Integrated FerroelectricsISIF 国际集成铁电会议IEEE 每年一次1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讨会IEEE每年一次1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 and Nanotechnology for Power Generation and Energy Conversion Applications Power-MEMS 国际微纳技术发电和能量转换应用会议IEEE 每年一次13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C ASICON 专用集成电路国际会议IEEE 两年一次14IEEE International Reliability Physics Symposium IRPS 器件可靠性物理国际会议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 每年一次15Symposia on VLSI Technology and CircuitsVLSI Symposium大规模集成电路国际会议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每年一次序号 会议英文名称会议英文名称缩写 会议中文名称会议主办机构 备注(会议频次)1International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Symposium MTT-S 国际微波理论与技术研讨会IEEE 每年一次2IEEE Symposium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AP-S 国际天线与电波传播会议IEEE 每年一次3The European Microwave ConferenceEuMC 欧洲微波会议The European Microwave Association 每年一次4Asia Pacific Microwave ConferenceAPMC 亚太微波会议IEEE 等每年一次5IEEE Radio Frequecny Integrated Circuits SymposiumRFIC射频集成电路论坛IEEE每年一次序号 会议英文名称会议英文名称缩写 会议中文名称会议主办机构 备注(会议频次)1IEEE Symposium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Signal Integrity EMCSI 电磁兼容与信号完整性会议IEEE 每年一次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Symposium PIERS 电磁研究进展研讨会TheElectromagneticsAcademy 每年二次2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Antenna and Propagation APCAP 亚太天线与传播会议IEEE 等每年一次3European Conference on Antenna and PropagationEUCAP欧洲天线与传播会议EURAAP每年一次一、顶尖级国际会议学科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A 类国际会议4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dvanced Electromagnetic Materials in Microwaves and Optics- MetamaterialsMetamaterials****微波与光学中先进电磁材料国际会议Metamorphose Virtual Institute每年一次5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rogress in Applied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ACES 国际应用计算电磁学进展会议ACES 每年一次6International Microwave and Optoelectronics Conference IMOC 国际微波与光电子学会议IEEE-MTTS每二年一次7Numerical Simulation of Optoelectronic Devices(NUSOD)光电器件数字仿真IEEE 每年一次8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rared, Millimeter, and Terahertz Waves IRMMW-THz红外与毫米波、太赫兹国际会议IEEE 每年一次9Internatioanl Wireless SymposiumIWS国际无线会议IEEE每年一次学科四:序号 会议英文名称会议英文名称缩写 会议中文名称会议主办机构 备注(会议频次)1(Spring, Fall Meeting) of American Geophisical Union, AGU 美国地球物理协会(春季、秋季)年会AGU 每年两届2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Meeting, IUGG IUGG欧洲地球物理协会年会IUGG 每年一届3European Geophysical Union Annual Meeting, EGU 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协会大会EGU 每两年一次4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GLOBECOMIEEE全球通信会议IEEE 每年一届5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 IEEE国际通信会议IEEE 每年一届6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TheoryISITIEEE国际信息论研讨会IEEE每年一届序号 会议英文名称会议英文名称缩写 会议中文名称会议主办机构 备注(会议频次)1Asian and Pacific Space Geodynamics Meeting, , APSG 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研究计划EGU 每年一届2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VTC IEEE车辆技术会议IEEE 每年两届3IEEE Internation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Networking and CommunicationsICNC IEEE国际计算网络与通信会议IEEE 每年一届4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Networking ConferenceWCNC IEEE无线通信与网络会议IEEE 每年一届5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lex Networks and Their ApplicationsICCNA复杂网络及其应用国际会议Springer每年一届序号 会议英文名称会议英文名称缩写 会议中文名称会议主办机构 备注(会议频次)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ICCSA 国际计算科学和应用会议Springer LNCS 每年一届2Symposium on Fractional Derivativ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FDTA 国际分数阶微积分与应用研讨会ASME/IEEE每年一届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Methodologies,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SMTA系统仿真,建模及其应用国际研讨IEEE每年一届学科五:一、顶尖级国际会议通信与信息系统一、顶尖级国际会议二、A 类国际会议三、B 类国际会议信号与信息处理序号会议英文名称会议英文名称缩写会议中文名称会议主办机构备注(会议频次)1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CM MM国际多媒体会议ACM每年一届2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AAI AAAI人工智能大会AAAI每年一届3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IEEE每年一届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ICCV国际计算机视觉会议IEEE两年一届5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ECCV欧洲计算机视觉会议Springer两年一届二、A类国际会议序号会议英文名称会议英文名称缩写会议中文名称会议主办机构备注(会议频次)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Modeling MMM国际多媒体建模会议Springer每年一届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国际图像处理会议IEEE每年一届3Pacific rim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PCM亚太地区多媒体学术会议Springer每年一届4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Speech and SP ICASSP国际声学、语音和信号处理大会IEEE每年一届5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Expo ICME国际多媒体博览会IEEE每年一届6Asi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CCV亚洲计算机视觉会议Springer两年一届7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 ICPR模式识别国际会议IAPR两年一届8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Biometrics ICB生物特征识别国际会议IEEE每年一届9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IJCNN神经网络国际联合会议IEEE每年一届10British Machine Vision Conference BMVC英国机器视觉会议Springer每年一届11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Processing Conference VCIP视觉通信与图像处理大会IEEE每年一届1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lgorithmic Learning Theory ALT算法学习理论国际会议Springer每年一次。

生物传感器-1

生物传感器-1

1.1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 20世纪60年代酶法分析:专一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但是测定周期长。
• 离子选择电极(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ISE):操作简单,无需对样品进行欲 处理——无试剂分析(non-reagental analysis),但是只能检测无机离子.
• 1956
• 1962 • 1967 • 1975 • 1975
Leland C. Clark Jnr 隔离式氧电极
Leland C. Clark Jnr 酶传感器( enzyme transducer) S. J. Updike 葡萄糖酶电极 Yellow Springs Instrument(YSI) 葡萄糖测定仪 C. Divis 用完整活细胞取代纯酶制作传感器
1976 A. H. Clemens等报道了以葡萄糖酶电极为基础的第一个人工肾脏,随后被Miles公司开发 成生命稳定系统Biostator,用于重症糖尿病人床边监护。
酶光纤传感器
1983 B.Liedberg利用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方法,能够
1.3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基本概念
§
§
生物传感器概念来源于Clark关于酶电极的描述,关键是传感器的构成中
分子识别元件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材料。 首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学术大会(Biosensor’s 90)上将生物传感器定义为由
生物活性材料与相应的换能器的结合体,能测定特定的化学物质(主要是生物 物质);而将能用于生物参量测定但构成中不含生物活性材料的装置称为生物 敏(biosensing)传感器。
BIOTECH’87.
表 1-1 历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学术大会的主题内容及其论文数量

信息检索作业

信息检索作业

3.利用相关专利检索工具,查找汽车尾气的化学净化器的中文专利信息, 且按要求标出相应的检索工具、检索式和检索结果(发明人、申请人、 专利号、专利名称等)
• 检索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专 利检索 • 检索式:汽车尾气化学净化器 • 检索结果:
4. 分别利用美国和欧洲专利检索系统,查找有关专利标题中包含生物传 感器芯片(Biosensor chip)制造方法(manufacturing method)的发明人和专 利号。
• 美国 • 专利号: PCT/IB08/54732 • 发明人: Garcia Tello; Pablo; (Leuven, BE) ; Roozeboom; Freddy; (Waalre, NL) • 欧洲 • 专利号: G01N27/28 G01N27/327 G01N27/416 • 发明人: NAGAOKA TSUTOMU SHIIKI HIROSHI (+2)
7.利用国研网检索近两年来与你就业相关的行业统计数据和行业研究报 告。
8.利用国家统计局网站列出2011年你家乡所在省市的社会人口、经济统 计状况。(选做)
第三次实习内容
陈晓红
1.请利用开放的课程资源(如:国家精品课程资源 网),查找你所在专业的一门课程的视频信息。
2.请为你的同学推荐有关4、6级学习或考研英语方面的主要 网站1个,并做出简要介绍。
• 考研网:/ • 考研网(考研加油站)是中国成立最早人 气最高的考研网站,提供研究生招生简章,考 研大纲解析,考研报名攻略,考研复习指导,考 研经验,考研图书,考研试题,考研笔记下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检索2005-2011年大众、通用、丰田在中国申请的 有关汽车方面的专利,并对其进行分析,简要预测 以下他们下一步的开发与研究重点。 (选做)

SCI收录期刊——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学科

SCI收录期刊——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学科

SCI收录期刊——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学科截至到2009年9月SCI扩展版收录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学科期刊57种(SCI核心版25种),其中2009年开始被SCI收录的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学科期刊1种,2008年开始被SCI收录的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学科期刊2种,出版地为的美国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期刊25种,英国14种,荷兰6种,德国4种,瑞士2种,日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罗马尼亚、新西兰、新加坡、俄罗斯各1种。

2005-2009年9月SCI共收录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不包括台湾)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学科论文10739篇,其中2009年2740篇,2008年2862篇,2007年2398篇,2006年1677篇,2005年1062篇。

10739篇论文包括学术论文9585篇、会议论文950篇、评论141篇、社论42篇、更正22篇、通讯21篇、会议摘要2篇。

2005-2009年9月中国研究论文主要发表以下SCI收录的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期刊上: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物理化学杂志,C辑:纳米材料与界面》1934篇、MA 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TRUCTURAL MATERIALS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AND PROCESSING《材料科学与工程,A辑:材料性能的微观结构与处理》1764篇、NANOTECHNOLOGY《纳米技术》1279篇、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杂志》716篇、SCRIPTA MATERIALIA《材料学刊》672篇、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微孔与间孔材料》548篇、ADV ANCED MA TERIALS《先进材料》467篇、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415篇、ADV 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先进功能材料》343篇、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NANOSCIENCE《计算与理论纳米科学杂志》205篇、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纳米研究快报》132篇、PHYSICA E-LOW-DIMENSIONAL SYSTEMS & NANOSTRUCTURES《物理学E辑:低维系统和纳米结构》327篇、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IN INORGANIC METAL-ORGANIC AND NANO-METAL CHEMISTRY《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和纳米金属化学合成法及反应性》245篇、NANO LETTERS《纳米快报》175篇、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微电子学杂志》173篇、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微电子工程》170篇、JOURNAL OF V ACUUM SCIENCE & TECHNOLOGY B《真空科学与技术杂志,B辑:微电子学与纳米结构》168篇、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纳米粒子研究杂志》159篇、SMALL《微小》156篇、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微型机械与微型工程学报》154篇、MICROSYSTEM TECHNOLOGIES-MICRO-AND NANOSYSTEMS-INFORMATION STORAGE AND PROCESSING SYSTEMS《微型系统技术》97篇、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微电子学可靠性》90篇、ACS NANO 《美国化学会纳米》73篇。

生物传感器总结

生物传感器总结

生物传感器( Biosensor )生物传感器是一类特殊的传感器,它是以生物活性单元(如酶、抗体、核酸、细胞等)作为生物敏感元件,对被测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检测器。

生物传感器发展史年Updike和Hicks把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化膜和氧电极组装在一起,首先制成了第一种生物传感器,即葡萄糖酶电极。

到80年代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已基本形成。

其标志性事件是:1985年“生物传感器”国际刊物在英国创刊;1987年生物传感器经典著作在牛津出版社出版;1990年首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学术大会在新加坡召开,并且确定以后每隔二年召开一次。

第二代的生物传感器分子识别组件,换能器的选用则朝向更为多样化,诸如场效半导体,表面声波器第三代的生物传感器与实时测定功能。

第三代的生物传感器的典型代表是把硅片与生命材料相结合制成的生物硅片。

这种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生物硅片比传统硅片的集成度要高几百万倍,且在工作时不发热或仅产生微热。

张先恩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1日第1章绪论第2章分子识别元件及其生物反应基础第3章生物敏感元件的固定化第4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之一:经典酶电极第5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之二:非酶生物电极第6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之三:介体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燃料电池第7章电化学传感器之四:dna 电化学传感器第8章电化学传感器之五:直接电化学酶电极第9章热敏生物传感器第10章压电晶体生物传感器第11章半导体生物传感器第12章光纤生物传感器第13章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第14章丝网印刷生物传感器第15章分子印迹生物传感器第16章生物芯片与生物计算机第17章基因芯片第18章蛋白质芯片第19章生物传感器与生物反应系统的控制第20章生物传感器与活体分析第21章生物敏感元件的基因操纵第22章纳米生物传感器biomolecules体内或生物体外的环境化学物质或与之起特异性交互作用后产生响应的一种装置。

生物传感器由两个主要关键部分所构成,一为来自于生物体分子、组织部份或个体细胞的器信号接收或产生部份。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黄建辉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1(000)027
【摘要】简述了生物传感器尤其是微生物传感器近年来在发酵工业及环境监测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时其发展前景及市场化作了预测及展望.生物传感器专一性好、易操作、设备简单、测量快速准确、适用范围广.随着固定化技术的发展,生物传感器在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总页数】1页(P61)
【作者】黄建辉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电子工程系黑龙江绥化15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 2008暨纳米生物传感器国际专题研讨会转发第一轮通知及论文征稿
2.生物传感器的“中国梦”——记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生物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建国
3.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2008暨纳米生物传感器国际专题研讨会
4.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2008暨纳米生物传感器国际专题研讨会
5.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2008暨纳米生物传感器国际专题研讨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米生物传感器用于埃博拉病毒和海马神经元细胞释放谷氨酸的检测

纳米生物传感器用于埃博拉病毒和海马神经元细胞释放谷氨酸的检测

纳米生物传感器用于埃博拉病毒和海马神经元细胞释放谷氨酸的检测纳米生物传感器用于埃博拉病毒和海马神经元细胞释放谷氨酸的检测引言: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研发出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和监测各种疾病和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活动。

其中,纳米生物传感器在检测病毒和神经元细胞活动方面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用于埃博拉病毒和海马神经元细胞释放谷氨酸的检测。

这一研究有望为埃博拉病毒的早期诊断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工具和方法。

一、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原理纳米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纳米材料构建的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实时监测等特点。

其原理基于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和信号转换机制,将目标分子的存在或活动转化为可测量的信号。

二、埃博拉病毒的检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病毒的早期诊断对于控制疫情的流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埃博拉病毒检测方法存在着操作复杂、时间长、灵敏度不高等问题。

而利用纳米生物传感器,研究者们可以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来实现埃博拉病毒的快速检测。

由于埃博拉病毒的存在会导致目标细胞释放出一种特定的生物分子,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科学家们在纳米生物传感器上引入了特定的探针,能够与这种生物分子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当目标细胞中存在埃博拉病毒时,这种结合将会触发信号转换,产生可测量的信号,从而实现埃博拉病毒的检测。

三、海马神经元细胞谷氨酸的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是大脑中重要的神经元细胞类型,与学习和记忆等神经活动密切相关。

谷氨酸是海马神经元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其释放与神经元活动密切相关。

因此,实时监测和定量分析海马神经元细胞释放的谷氨酸对于研究神经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纳米生物传感器,研究者们可以通过引入谷氨酸特异性感受器来实现对谷氨酸的检测。

当海马神经元细胞释放谷氨酸时,谷氨酸与纳米生物传感器中的感受器结合,并触发信号转换过程。

通过检测产生的特定信号,可以定量分析释放的谷氨酸的数量和释放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会期 :2 0 0 8年 5月 1 ~ 1 3 6日,上 海 ) ( 要截 止 日期 :2 0 摘 0 7年 1 0月 3 0曰)
国 内各 位 同 行 :
世 界生 物传 感 器 大会
(h r o geso oe sr)是 规 模 和 影 响最 大 、 内容 最 广泛 的生 物 T e Wol C n rs n Bisn os d
维普资讯
34 2






2 0 笠 07
器 天然及 合成 受体 ;6 纳 米材 料及 纳米 分 析系 统 ;7 的信 号传 导 技术 ;8 . .新 .系统 集 成 ,蛋 白质 组 学与 单
细 胞分 析 ;9 .生物 电子 学与 生物燃 料 电池 ; 0 ;1 .生物传 感 器商业 发 展 ,制造 与推 广 大会 也 鼓励来 自商业机 构 的有 关生物 传感 器 发展与 机遇 的 分析评 估 等报 告 。在 大 会 开始前 ,将 会有 一 个 夏季研 讨 班 ,有 关 详情 见大会 网站 。
mie )  ̄ e ,负责 协调 有关 组织 工作 。我们 将 及 时传 送 有关 工作 的新 进展 。
大会 组织 委 员会
大会 主 席 :P oesrA to y P . un r rfso nh n .F T re,英 国 C a f l rn e i d大学
国际组 委会
D .Fa c sLge 美 国海 军 研 究 实验 室) rf so K rb 日本 东 京技 术 大 学) rf K j S d ( r rn e il r( ;Po.I au e( a ;Po oi o e 日 . 本 东京 农业技 术 大学) rf Fedr Sh l r( 国 P t a 大 学) ;Po rie c el 德 . e os m d
维普资讯
生 物 物 理 学 报 第 二 十 三 卷 第 四 期
二 oo 七年 J.J  ̄ P
A ug .20 07
.3 . ACTA oPHYS CA I CA Vo12 N o4 BI I S NI
第 十 届世 界 生 物传 感 器 大会 B oe sr’2 0 isn o s 0 8 暨纳 米 生 物传 感 器 国 际专 题研 讨 会 转 发 第 一轮 通 知 及论 文 征稿
作 的机会 ,欢 迎 国 内同行积极 提 交论 文摘 要并 参加 ( 文摘 要截 止 日期 :20 论 07年 1 0月 3 0日) 。 根据 与 大会 主席 Anh n .F u nr教授 协 商 ,专 门成 立 ( to y P .T re 当地 ) 中 国国 内委 员会 (o a C m— L cl o
摘 要提 交 除 了一般 论文外 ,大 会也 欢迎 描述 有关 生物 传感 器与 生物 电子 学方 面 的重要 新概 念 、设 计与应 用 方面 的 内
容 。 提 交摘 要 时 ,可 以 申请 口头 报 告 或 墙 报 。请 在 线 提 交 摘 要 , 网址 :、 , isno-o ges l ve. v . oe srcn rs. s i 、 b e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
1 , GB UK,电话 :+ 4 1 6 4 2 7 4 8 5 8 3 9 ,传 真 :+ 4 8 5 8 3 5 ,E mal nwo d@esve. r 4 16 4 9 8 — i . o s l i cn : e ro
大会语 言为 英语
论 文征 稿
B O E OR ’ 0 8 会 期三 天 ,每 天 有 大会 报 告 和分 组 报 告 。 除 了特 邀 报 告外 ,大会 报 告 还将 选 择 性 的 I S NS s 2 0 包 括一 部分 口头 报告 。分 组报 告将 根据 所研 究 的 内容 ,分 为 以下十 个主 题 : 1 NA 芯片和 核 酸传 感 器 ;2 .D .免 疫传 感 器 ;3 .酶传 感 器 ; .细 菌 和全 细胞 传 感器 ;5 ;4 .生物 传感
国 内组委 会
汪 尔康 研 究员 ( 同主 席 ) ( 共 中国科 学 院长春 应用 化 学研 究所 ) ;张 先恩 研 究 员 ( 同主席 ) ( 共 科技 部基 础司) ;庞 代文 教 授 ( 武汉 大 学 ) ;程 京 教授 ( 华大 学及 博 奥 生物 芯片 有 限公 司 ) 清 ;方 晓 红研 究 员 ( 国 中
科 学 院化学研 究 所 ) ;徐涛研 究 员 ( 中国科 学院生 物物 理研 究所 )
大会秘 书
Ni W oo s na d Bi s n o s 0 Co g e s o e s r 2 08 n r s Se r t ra , Ele ir ce a it s v e ,Th Bo e a d La u g La e Ki ln t n, Oxf r OX5 e ulv r , ng a e n , digo od
传感器 学术 会议 ,每 两年 举办 一 次 。第 十 届 国际生 物传 感器 大会 B oe sr’ 0 8 是 该会 议 首次 在 中 国 isnos 2 0 将 举行 , 由世 界 著 名 Esve 科 学 出版 公司 以及 B oe sr l i e r isn os& B o l t nc iee r i c o s学术 期 刊 组织 和 主 办 ,中 国生 物物 理 学 会 ,中 国化 学 会 , 国科 学 院 生物 物 理 研 究 所 ,英 国 C a f l 学 等 协 助 主 办 。 届 时还 将 举 办 中 rn ed大 i “ 纳米 生物传 感 器( n boe sr) Na o isnos国际专题 研 讨会 ” ( 国家纳 米 中心 协助 主 办 ) ,有 关 组织 情 况 另行 通 知 。 预期 参加会 议 的外 国代 表 6 0多 名 ,包 括 许 多著名 学者 。这 是一 次极 好 的交流 、学 习 、展示 和建 立 国际合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