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练习题(带答案版)

古代汉语练习题(带答案版)

古代汉语练习题(带答案版)

古代汉语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受”写作“授”不得分)

2、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

3、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做间接引申义。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5、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6、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

7、通假字:本有其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如:赵王少,不能蚤起。蚤,通"早",早早地。

8、古今字: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莫\暮其\箕要\腰昏\婚

9、破读字:一个字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如:好学、王天下、衣褐等。

10、联绵字:联绵字,又叫联绵词、连语,就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两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这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

1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12、指事(要求举三例):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

也。”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如:亦、本、末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和答案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和答案

语法练习题

第一节词类的划分(练习题)

1判断题: ( 1 ) 副词和代词在古汉语中一般归入虚词。()

(2 ) 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常规性的语法现象,后者

是临时改变功能。()

(3)古代汉语以“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现代汉语划分词类,则不但考虑其“语法功能”,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

2 解释名词术语:(1)实词的活用(2)词的兼类

3 填空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言”的词性

①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尚书·无逸》

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③彤弓弨兮,受言.藏之。《诗经·小雅·彤弓》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殆”的词性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②殆

..有甚焉。《孟子·梁惠王上》

4 问答题: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有什么区别?

5 标点并翻译短文。

(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者旦暮磬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神无形者不磬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第二节名词的活用与其判断(练习题)

1 选择题:(1)《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相”的用法是 ( )

(A)名词用作意动 (B)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C)名词用作使动(D)动词用作使动

(2)在下列四句话中,中加点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 )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

1.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是东汉_____编著的《________》,由宋代徐铉校定的文本,正文分为____篇。每篇又分上下,加上目录和自叙共_____卷,分为_____部首,共收______单字;重言字______个。

2.《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辞典,共分19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的特殊讲法的辞书是近人_______的《______》。4.我国现存收字最多的字典是《_________》,我国现存收词最多的词典是《___________》。5.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检字法主要有________、音序检字法、___________和四角号码检字法。

6.古代工具书的注音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较为科学。7.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成就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王筠的《________》、《_________》。

8.研究古汉语虚词的代表作有王引之的《_____》、杨树达的《_______》、刘淇的《_______》和今人裴学海的《______》。

9.汇集唐以前对古典文献解释的大型古汉语字典是清代阮元等编的《》。10.汉代运用“声训”原理而编纂的辞书是刘熙的《》。

11.专门研究古代方言的著作有扬雄的《》。

12.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_______部。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答案

《古代汉语》课程网上考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1、()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它们是同一民族语言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而不是两种语言。

A、现代汉语

B、古白话 c、文言 D、方言答案:A

2、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文言,另一个是() A、方言 B、古方言 c、白话 D、古白话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 1、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目的是()

A、认识古代汉字,阅读古代文言作品

B、增进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 c、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 D、理解古文,通晓所阐发的思想 E、发展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答案:BcE

2、从语言学的要求来说,学习、研究古代汉语可以()

A、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

B、正确地吸收“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 c、提高运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D、进一步研究汉语发展史 E、获得古代汉语的系统知识,使感性认识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答案:ABc

三、判断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古代汉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也

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答案:正确

2、文言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加工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

- 1 -

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依照这种书面语所写的作品中的语言。答案:错误,文言产生于先秦。

3、古白话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通俗的,接近口语的书面语,是文言与口语差距越大的产物。答案:正确

古代汉语练习题(带答案版)

古代汉语练习题(带答案版)

古代汉语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受”写作“授”不得分)

2、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

3、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做间接引申义。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5、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6、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

7、通假字:本有其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如:赵王少,不能蚤起。蚤,通"早",早早地。

8、古今字: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莫\暮其\箕要\腰昏\婚

9、破读字:一个字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如:好学、王天下、衣褐等。

10、联绵字:联绵字,又叫联绵词、连语,就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两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这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

1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12、指事(要求举三例):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如:亦、本、末

13、会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成一个新字,它们的意义组合表示该新字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例如,“信”字由“人”、“言”组合,表示人言真诚无欺,有“诚实”之意;“休”字由“人”、“木”组合,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有“休息”之意。

古代汉语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3、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4、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5、厉王虐,国人谤王。

6、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7、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8、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9、其始播百谷。

10、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11、大学始教,皮弁祭菜。

12、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3、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14、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15、江水又东,经巫峡。

16、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8、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19、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20、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

2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22、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23、是何祥也?吉凶安在?

24、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25、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26、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

27、臣有一术,曰五禽之戏。

28、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

29、瓦,土器已烧之总名。

30、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

31、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3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

二、举例说明古今词义差异的在范围、感情色彩、及程度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三、阅读《九方皋相马》《景公射出质》《扁鹊之卫》三篇文章,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几篇文章中活用的词,并说明用法。

2、找出几篇文章中的判断句及被动句,并说明其类型。

3、找出几篇文章中的宾语前置句式,并说明其类型。

《古代汉语(四》练习题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四》练习题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四)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纪传体,司马迁,八书、世家。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

2.32.30

3.发音部位

1.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2.吕不韦,纪,论,览,八览

3.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1.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2.吕不韦,纪,论,览,八览

3.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1.战国末期,吕不韦,纪,论,览,八览,吕览

2.32.30

3.发音部位

二.选择题

ADCBBCADDA

三.概念题

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

2.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

3.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4.这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但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5.所谓拗救,就是指在律诗的一个句子中,本该用平声的地方却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鼻辅音[-m]、[-n]、[-ŋ]收尾

的,叫“阳声韵”;

2.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的“五音”。

3.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4.正义:即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唐人称“义疏”为 “正义”,义疏即取疏通经注意义的意思。

5.所谓“粘”,指一首律诗中相邻两联的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所

古代汉语试题集锦(20多页含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集锦(20多页含答案)

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古代汉语试卷(A)

一填空题(30分)

1.《季氏将伐颛臾》:“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句中的“无乃……与”是一个表示的固定句式,句中后一个“是”的句法作用是。

2.明末古音学家陈第最早提出“,,字有更改,”的观点,他被称为古音学的。

3.依照王力的看法,上古声母有个。

4.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叫。

5.比较通行的词谱有清人万树编的《》和清人王奕清等编的《钦定词谱》。

6.“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中,“月氏”的读音应该是。

7.《诗经·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其中“剥”是的通假字,“介”是的通假字。

8.《论语·季氏》:“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夫”的词性为。

9.《诗经·七月》:“言私其豵,献豜于公。”注:“豕一岁曰豵,三岁曰豜。”其中注疏术语“曰”的作用有二:一是,二是。

10.中古韵书的代表是《》,此书早佚,它的音系保存在官方韵书

《》中。

11. 和称己之名作用的不同在于,尊人和自谦。

12.依照王力先生的看法,上古的韵部共有________个。

13.唐宋三十六字母中,属于牙音的是、、、。

14.从位置说,古汉语语气词有、和三类。

15.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古汉语双宾语句有两类,即和。

16.“大哉,尧之为君!”属于句,作主语的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相”和“见”既有副词的用法,也有代词的用法()

2.连用的语气词,处于句末的是的全句的语气重点()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篇一: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a孟尝君顾谓冯谖。b天帝使我长百兽。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b“无”与“勿”是古今字。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d两个“之”用法不同。

古代汉语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1)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转注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莫、休、甘、武 B炎、寒、贼、朱 C从、信、秉、亦 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

古代汉语四练习题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四练习题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四)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纪传体,司马迁,八书、世家。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2.32.30

3.发音部位

1.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2.吕不韦,纪,论,览,八览

3.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1.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2.吕不韦,纪,论,览,八览

3.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1.战国末期,吕不韦,纪,论,览,八览,吕览

2.32.30

3.发音部位

二.选择题

ADCBBCADDA

三.概念题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 .

2.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 ,由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

3.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4.这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但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5.所谓拗救,就是指在律诗的一个句子中,本该用平声的地方却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1.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鼻辅音[-m] 、[-n] 、[- ? ] 收尾的,叫“阳声韵” ;

2.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

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的“五音” 。

3.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使用“貌”字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4.正义:即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唐人称“义疏”为“正义”,义疏即取疏通经注意义的

古代汉语练习及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及答案

习题1:常用工具书

·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东汉_许慎_编著的《说文解字》,共分为540部首,收9353单字,重文1163个;主要用于查检字的本义。

2.《_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共分19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释诂、释言、释训。

3.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特殊用法的辞书是近人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

其中提到两类词语需要研究,分别是字面生涩而义晦的词和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词。

4.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东汉班固撰的《汉书•艺文志》,其后,较为完善的有《隋书•经籍志》等。

5.我国大规模的目录学著作是清乾隆年间永瑢、纪昀等人奉诏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其编排顺序是按经,史,子,集,四部目次;语言文字学属于四部之经部•小学类。6.清代高邮王氏父子的四部重要文献分别是,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王引之

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检字法主要有音序,部首和笔画,四角号码检字法。

8.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刘淇的《助字辨略》、杨树达的《词诠》和今人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等都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的工具书。

9.汇集唐以前对古典文献解释的大型古汉语字典是清代阮元、臧庸等编的《经籍籑诂》;在此基础上,今人宗福邦等主编的一部汇辑从先秦至晚清的古籍文献中的注释材料的重要工具书是《故训汇纂》。

10.汉代运用“声训”原理而编纂的训诂专书是刘熙的《.释名》。

11.第一部研究汉语方言的著作是汉代扬雄的《方言》,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目前该书最新、最详的校释本是华学诚著《扬雄方言校释汇证》。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

A.杨树达

B.张相

C.朱起

凤 D.符定一

2.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形字是

A.项

B.狄

C.

娶 D.考

3.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

A.宀

B.厂

C.

示 D.邑

4.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

A.奚何来

B.戒尖舟

C.出走

见 D.即休飞

5.古书中的专名“单于”、“可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Dān yú;Kě hàn

B.Chán yú;Kě hàn

C.Chán yú;Kè hán

D.Dān yú;Kè hán

6.下面几组汉字,全为会意字的一组是

A.森相肉

B.屋前臣

C.向陟

门 D.美家库

7.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

A.垂陲

B.难谁

C.齐

剂 D.赴讣

8.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

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9.下面各句,有名词用如使动的句子是

A.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B.范增数目项王;

C.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D.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10.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

A.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及其答案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及其答案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题及其答案

语法练习题

第一节词类的划分(练习题)

1判断题:(1)副词和代词在古汉语中一般归入虚词。()

(2)实词的活用和词的兼类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常规性的语法现象,后者

是临时改变功能。()

(3)古代汉语以“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基本依据和标准;现代汉语划分词

类,则不但考虑其“语法功能”,而且考虑其“词汇意义”。()2解释名词术语:(1)实词的活用(2)词的兼类3填空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言”的词性

①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尚书·无逸》..

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③彤弓弨兮,受言藏之。《诗经·小雅·彤弓》.(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殆”的词性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②殆有甚焉。《孟子·梁惠王上》..

4问答题: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有什么区别?5标点并翻译短文。

(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易者曰鬼魅

最易夫犬马人所知者旦暮磬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神无形者不磬于前故易之

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

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

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第二节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练习题)

1选择题:(1)《韩非子·难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

之。”“相”的用法是()(A)名词用作意动(B)名词用作一般动词(C)

名词用作使动(D)动词用作使动

(2)在下列四句话中,中加点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古代汉语练习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答案

习题1:常用工具书

·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东汉_ 许慎_编著的《说文解字》,共分为540部首,收9353单字,重文1163个;主要用于查检字的本义。

2.《_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共分19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释诂、释言、释训。

3.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特殊用法的辞书是近人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

释》;其中提到两类词语需要研究,分别是字面生涩而义晦的词和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词。4.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东汉班固撰的《汉书•艺文志》,其后,较为完善的有《隋书•经籍志》等。

5.我国大规模的目录学著作是清乾隆年间永瑢、纪昀等人奉诏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其编排顺序是按经,史,子,集,四部目次;语言文字学属于四部之经部•小学类。6.清代高邮王氏父子的四部重要文献分别是,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王引

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检字法主要有音序,部首和笔画,四角号码检字法。

8.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刘淇的《助字辨略》、杨树达的《词诠》和今人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等都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的工具书。

9.汇集唐以前对古典文献解释的大型古汉语字典是清代阮元、臧庸等编的《经籍籑诂》;在此基础上,今人宗福邦等主编的一部汇辑从先秦至晚清的古籍文献中的注释材料的重要工具书是《故训汇纂》。

10.汉代运用“声训”原理而编纂的训诂专书是刘熙的《.释名》。

11.第一部研究汉语方言的著作是汉代扬雄的《方言》,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目前该书最新、最详的校释本是华学诚著《扬雄方言校释汇证》。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1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1

大学古代汉语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

1.[单选题]奔的特指义是( )

A)逃亡

B)私奔

C)战败逃跑

答案:C

解析:

2.[单选题]完的本义是( )

A)完全、完整

B)修葺

C)完毕

答案:A

解析:

3.[单选题]堪的本义为( )

A)经得起

B)可以

C)地

答案:C

解析:

4.[单选题]纳( )

A)接受

B)让他进来或进去

C)丝被水浸湿

答案:C

解析:

5.[单选题]失( )

A)过错

B)做错了事情

C)丧失、失掉

答案:C

解析:

6.[单选题]过的本义是( )

A)经过、走过

7.[单选题]假的本义是( )

A)如果

B)不是真的

C)凭借

答案:B

解析:

8.[单选题]伐( )

A)征伐

B)砍、砍伐

C)夸耀

答案:B

解析:

9.[单选题]悠( )

A)(忧)思

B)深远的样子

C)娴静的样子

答案:A

解析:

10.[单选题]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庄子·不龟手之药》( )

A)竖、直竖

B)树立、建立

C)种植、栽种

答案:C

解析:

11.[单选题]集于苞栩。()

A)集思广益

B)集腋成裘

C)龙腾凤集

答案:C

解析:

12.[单选题]庄子持竿不顾曰。(《庄子·庄子钓于濮水》)( )

A)看、视

13.[单选题]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墨子·非攻》)( )

A)感情

B)思想、精神

C)诚、实在

答案:C

解析:

14.[单选题]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A)堤溃蚁孔

B)孔武有力

C)七孔生烟

答案:B

解析:

15.[单选题]不惩其心,复怨其正。()

A)惩忿窒欲

B)惩善劝恶

C)惩前毖后

答案:C

解析:

16.[单选题]故的本义是( )

A)缘故、原因

B)所以

C)旧的

答案: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以下是从《史记·苏秦列传》中依次摘出的句子。请指出活用为动词的名词,说明活用的条件,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

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译文:按照周国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

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通质:交换人质。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名词用“而”连结时,一般活用为动词。“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宾:通摈,排斥,弃绝。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合纵”。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龙贾:魏将。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市”活用为动词,购买。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合纵。“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孤立”。译文:所以替大王您考虑,没有哪个赶的上六国合纵相亲以孤立秦国更好。

9、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帝”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帝”。译文:合纵成功就能让楚国称王,连横成

功就会使秦国称帝。

10、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相”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任相国”。译文:苏秦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同时担任了六国的相国。

11、其从者有一人独未得报,乃前自言。苏秦曰:“我非忘子。子之与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时,我困,故望子深,是以后子。子今亦得矣。”

“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走上前”。“后”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放在后面”。译文:他的随从人员中唯独有一人没有得到赏赐,便走上前去主动申说。苏秦说,我并不是忘了你。你当初跟随我到燕国,在易水之上,你再三要离开我,在那时,我处境困难,因此我深深地埋怨你,所以我把你放在最后。你现在也可以得到赏赐了。

12、今来而王不官臣者,人必有以不信伤臣于王者。

“官”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任用为官”,使动用法。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译文:现在我回到燕国,而大王不任我官职的原因,一定是有人用不诚实的罪名,在您面前中伤我。

13、且异日济西不师,所以备赵也。

济西:指济水南段上游地区,大致在今山东省西端。“师”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征兵”。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译文:况且,从前济西地区不征发兵役,是为了防备赵

国。

14、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质”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做人质”。介词结构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译文:燕国就派一个公子到齐国做人质。

二、指出下列句中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说明其活用后的意义特点,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左·成二年)

“难”活用为意动用法,意思是“感到困难”。译文:一个人不怕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了他,用来勉励事奉君主的人。

2、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富之”意思是“使之富”,形容词“富”字活用为使动用法;“既富矣”即“既富之矣”,意思是“已经使他们富贵了”,“富”也活用为使动用法。译文:冉有说:“人口已经众多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足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足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

3、不若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国语·晋语四)

宛春:楚国大夫。携:通“愶”。离间,有二心。《玉篇》:“愶,贰也。”“怒”活用为使动用法,“怒楚”意思是“使国人发怒”。译文:“不如私下里允许恢复曹、卫二国以离间他们,然后逮捕宛春来激怒楚国,等战争打起来以后再作打算。”

4、文公问于胥臣曰:“吾欲使阳处父傅讙也而教诲之,其能善之乎?”对曰:“是在讙也。”(国语·晋语四)

讙同“欢(欢)”:晋文公的儿子,即后来的晋襄公。“善”活用为使动用法,“善之”意思是“使之善”,即“教好他”。译文:晋文公问胥臣说:“我想让阳处父做讙的老师来教育他,阳处父能使他学好吗?”胥臣回答说:“这主要取决于讙。”

5、世之灾,妒贤能。飞廉知政任恶来,卑其志意,大其园囿高其台。(荀子·成相)

飞廉:殷纣之谀臣。恶来:飞廉之子。“卑”、“大”、“高”分别活用为使动用法,意思分别是“使……其卑”、“使……大”、“使……高”。译文:世上的灾难,是嫉贤妒能,飞廉当政,任用恶来,使自己的志向卑下,使园囿更大,使台榭更高。

6、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智”活用为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聪明”。译文:他家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非常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