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渔业生产工作做法和建议

渔业生产工作做法和建议

渔业生产工作做法和建议
一、引言
渔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人民的重要食品来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渔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保障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产工作做法和建议。

二、渔业生产现状
1. 产量下降: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渔业生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2. 资源损失:过度捕捞、滥用化肥农药等行为导致水域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珍稀鱼类资源的丧失。

3. 品质下降:由于滥用饲料、添加剂等不当行为,部分水产品品质下降。

三、渔业生产工作做法
1. 加强管理:政府应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禁止过度捕捞、滥用化肥农药等不当行为。

2. 推广科技:加强科技创新,在养殖技术、饲料配方、疾病防治等方面不断提高水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3. 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完善水产品质量监管
体系,加强对渔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素质。

四、渔业生产建议
1. 推广生态养殖:采用环保型养殖方式,避免滥用化肥农药等行为,
保护水域环境。

2. 科学调控渔业资源: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鱼类的特点,科学调控渔
业资源,合理利用资源。

3. 多元化发展:在传统渔业生产基础上,逐步发展多元化经营模式,
如开发旅游休闲渔业等。

五、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于渔业生产工作做法和建议的一些见解。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政府、企业和从业人员共同努力,在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市场
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并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水产品。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渔业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1. 渔业发展的现状好啦,咱们今天聊聊渔业,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这个话题可有意思了!说起渔业,大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那种蓝天碧海,渔船摇摇晃晃的美丽画面。

可是,现实可没有这么简单。

现在的渔业发展就像是一道混合了酸甜苦辣的菜,问题一箩筐,解决办法也得提上日程。

1.1 过度捕捞首先,咱们得提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过度捕捞。

就像是你去自助餐,看到心仪的食物,恨不得一口气把整个盘子都端走。

但这么一来,后面的“食客”可就没得吃了。

这种行为不仅让鱼类资源迅速减少,还打乱了生态平衡,真是得不偿失啊。

鱼类也得喘口气,不然就要跟咱们的晚餐打个招呼了。

1.2 环境污染接着,就是环境污染。

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咱们的水域因为工业废水、塑料垃圾等问题,鱼类的生活环境可谓是雪上加霜。

想象一下,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结果发现旁边漂浮着一块塑料袋,心里得多失落啊!这不仅影响鱼的生存,还可能导致鱼类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出现灭绝的危险。

2. 解决措施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那怎么办呢?”别急,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不是没门儿。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2.1 可持续捕捞首先,推广可持续捕捞是个好主意。

就像是种田,咱们得适度耕作,保持土壤的肥沃。

渔民们可以通过科学评估,了解哪些鱼类是可以捕捞的,哪些是要留给后代的。

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眼前的收益,还能为将来的渔业发展铺平道路,真是一举两得。

2.2 环保意识其次,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个关键。

你看,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吃一条鱼背后其实是有许多生态问题的。

通过宣传教育,让大家明白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养成“绿色消费”的习惯,比如选择可持续捕捞的海鲜,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做出一点贡献。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的小行动加起来,就能产生大变化。

3. 渔业的未来说到未来,渔业的发展真的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相关部门、企业和公众都要齐心协力。

就像打麻将,只有牌友们都配合得好,才能胡牌。

我县生态渔业发展的相关探讨

我县生态渔业发展的相关探讨

我县生态渔业发展的相关探讨摘要:如今渔业资源面临着很大隐患,社会在追求高效的经济,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生态资源每况愈下。

改善这样的状况,要从本质着手,确保渔业资源不受侵害。

本文阐述了渔业生态出现的问题以及发展渔业生态的必要性,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生态渔业;发展;探讨一、我县生态渔业发展出现的问题1.1渔业水域环境恶化急需补救生态环境是造成渔业资源繁殖大小的主要成因。

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是水中生物的得以生存和繁殖的主要因素。

水域环境品质的优劣将直接作用于渔业资源的存活、繁荣以及养殖业的发展。

1.2对生态渔业的发展缺乏认识生态渔业不是旧有的落后养鱼方式,而是经过为采用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渔业生物与周遭环境因素形成良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达到维持生态平衡、提升养殖成效的一种养殖形式。

但目前依然存在对生态渔业概念的理解上缺乏认知的问题,并没有把它与传统养殖业区别看待,这严重妨碍了生态渔业的发展进程。

1.3渔业基础设施建造水平差有很多池塘破旧不堪,深度不够,形成了厚厚淤泥,鱼塘搭建不合理、也不达标,比如某些流水养殖场设计不规范,配套设施匮乏,水产养殖尾水处置设备优化不足,一些循环水养殖的交通环境差,并且电力等相关设备陈旧。

渔业开发款项未列入财政预算,以及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等多重因素,渔业苗种产业开发落后,种种因素均限制了生态渔业的发展。

1.4渔业技术含量低渔业发展模式的变革需要渔业科技创新,生态渔业的开发脱离不了科学技术的支持。

因为生态渔业系统比较复杂,单靠单一的技术已不能满足生态渔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一定要依靠系统工程的方式把这单一的技术以结合地域环境状况进行安装和整合,这样才可以施展其整体性能。

我国渔业的科技支撑力度不足,很多生态渔业模式尚处于试验阶段,不能够大规模扩张运行,更缺少有效的机制,促成多重生态渔业形式达成研究成果进而转化。

二、我县生态渔业的养殖形式2.1池塘养殖据统计截止2021年年底我县池塘养殖面积3100亩,年产量3184吨。

关于我县渔业产业扶贫的几点建议

关于我县渔业产业扶贫的几点建议

关于我县渔业产业扶贫的几点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县位于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渔业产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由于种种原因,我县的渔业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方面,渔民的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水平有待提高;渔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能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如何促进我县的渔业产业发展,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实现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共同努力推动我县的渔业产业扶贫工作。

1.2 问题意识我县渔业产业扶贫的几点建议我县是一个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但是在渔业产业方面却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由于缺乏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我县的渔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了渔业产业的效益不高。

由于市场营销渠道不畅通,我县的渔业产品销售面临一定的困难,导致了渔民的收入水平较低。

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和监督管理机制,我县的渔业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我县的渔业产业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政策来解决。

只有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渔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渔业产业链、加强宣传推广和加强监督管理等举措,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县渔业产业的发展,实现渔民脱贫致富的目标。

2. 正文2.1 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投入力度是扶贫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渔业产业扶贫的关键。

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增加对渔业产业的扶持力度,确保资金到位、用在刀刃上。

可以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渔业产业中,通过吸引外界资金和技术的注入,提升渔业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要加大对渔业从业者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

通过开展培训班、技术交流会议等活动,提高渔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渔业产业链中,提升收入和生活质量。

加大投入力度也包括加强对渔业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渔港、购买渔业装备等,为渔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还可以通过补贴政策、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激励渔业从业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渔业生产中去。

生态渔业现状及产业发展思考

生态渔业现状及产业发展思考

生态渔业现状及产业发展思考生态渔业是指通过科学分析与管理,保护渔业资源,减少捕捞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渔业模式。

生态渔业的发展旨在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护渔民的生计,推动渔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目前,我国渔业资源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大规模捕捞超过了生态承载能力,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许多渔业资源面临过度捕捞的风险。

另一方面,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对渔业资源造成了威胁。

此外,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渔业生产方式落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正在积极推动生态渔业的发展。

首先,加强渔业资源保护,限制和减少渔业资源的捕捞量,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推行渔业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建立健全渔业资源管理制度,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的生态环境。

另外,鼓励渔民采用生态友好的渔业生产方式,推动渔业向高效节能、低排放的方向转变。

生态渔业的发展思考,首先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和渔业资源的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其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生态渔业的认知,促进公众参与渔业资源保护和生态渔业的实践。

另外,需要加强渔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渔业管理水平,鼓励他们采用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

最后,还需要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生态渔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为生态渔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生态渔业的发展既是对渔业资源保护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加强渔业资源保护,推行科学化、法治化的渔业管理,提倡生态友好的渔业生产方式,我国的生态渔业将能够取得长远的发展,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提高渔民的生计,推动渔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渔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包括渔业一产业(捕捞、养殖)、渔业二产业(加工)、渔业三产业(流通、贸易)三大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不断融合,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然而,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渔业一产业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的差异,我国渔业一产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渔业产出低,渔民生活困难。

2.渔业二产业技术落后部分渔业二产业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陈旧,管理水平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市场竞争力不足。

3.渔业三产业发展不充分我国渔业三产业主要以海鲜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为主,缺乏高端服务和创新经营理念,导致市场运作不够有效。

4.渔业产业链缺乏协同发展渔业产业链中的一、二、三产业之间缺乏协同发展和良好的合作模式,整个渔业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不合理,制约了渔业产业的整体发展。

5.生态环境问题渔业一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对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捕捞量和养殖密度的增加带来水域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

二、建议1.建立统一规划和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渔业产业的统一规划和政策支持,引导资源优势地区和劳动力富裕地区加大渔业一产业投入。

2.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鼓励渔业二产业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渔产品附加值。

3.打造渔业三产业新业态鼓励和支持渔业三产业发展新业态,拓展渔业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造特色海产品品牌,提升渔业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4.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渔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各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整个渔业产业链的发展。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法规,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着种种问题,但只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制定合理政策和措施,相信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000字

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000字

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休闲渔业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休闲方式之一,在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本文将会分析在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未来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问题1.环境污染问题休闲渔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上,而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休闲渔业的发展。

例如,采取不合理的捕捞方式会对水环境、水生生物造成危害,严重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基础设施不完善休闲渔业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支撑,如停车场、休息区、卫生间等。

但是在一些地方,这些设施建设不足,游客的出行和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游客体验和满意度不高。

3.管理标准不统一由于休闲渔业的规模、经营方式、经营行为等差异很大,导致各地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会导致管理上的难度增加,同时也会给游客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

4.文化传承难度大休闲渔业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导致文化传承难度较大,难以保护和传承。

二、对策1.强化环境保护加强对水环境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制订科学合理的捕捞方式和经营规范,控制游客数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停车场、休息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增强游客的满意度。

3.加强管理标准制定休闲渔业管理标准,统一管理方式和管理标准,加强对休闲渔业管理的监督,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4.加强文化传承制订休闲渔业文化传承计划,通过赛事、讲座、展览等方式推广休闲渔业文化,激发公众对休闲渔业的热情和兴趣,增强休闲渔业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

结论: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休闲渔业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大,如何解决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话题。

只有加强管理、保护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传承文化,我们休闲渔业才能够迈入更进一步,成为一种更加发达、成熟的休闲产业。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渔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养殖业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养殖渔业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环境污染问题在养殖渔业过程中,饲料的投放和废水的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

特别是养殖密集地区,废水不得有效处理往往成为致命问题。

这不仅会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破坏。

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饲料管理,控制饲料投放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其次,加强废水处理工作,推动养殖企业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废水处理。

此外,可以鼓励采用环保型饲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疾病防控问题养殖渔业中,疾病的爆发和传播是常见的问题。

一旦发生疫情,不仅会造成养殖场损失,还会影响整个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防控疾病,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和消毒养殖设施。

其次,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隔离处理。

此外,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防疫意识和技能。

三、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由于渔业资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资源过度开发已成为养殖渔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当人们为了追求利润而过度开发水域资源时,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解决资源过度开发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制定合理的渔业养殖规划,避免超载养殖和过度渔捞。

其次,加强对养殖渔业从业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责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此外,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四、市场需求不稳定问题养殖渔业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大,需求不稳定是养殖渔业中经常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当市场需求出现波动或变化时,养殖业者往往会陷入销售困境。

为了解决市场需求不稳定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调整养殖品种和规模。

渔业可持续发展了解渔类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和解决方案

渔业可持续发展了解渔类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和解决方案

渔业可持续发展了解渔类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和解决方案渔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挑战和解决方案渔业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同时也是许多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过度捕捞的问题日益突出,渔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渔类行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资源过度利用与捕捞压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船只的现代化,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

然而,长期以来的过度捕捞现象使得许多渔场资源遭到破坏和枯竭,并导致渔民的收入减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1. 限制渔业捕捞量:设立合理的捕捞量控制政策,包括渔业休渔期和渔场轮流休渔,以恢复和保护渔场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推行渔业许可制度:建立许可制度,确保只有经过合格培训和合法许可的渔民才能参与渔业活动,从而保证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3. 提倡渔业技术创新:通过研发和推广新的渔业技术,如远洋渔业、渔业科技养殖等,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渔场的压力。

二、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污染物、有害废弃物被排放到海洋中,导致海洋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污染治理和监测:加大对污染物的排放管控力度,完善海洋污染治理体系,并建立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变化。

2. 推行环境友好型渔业:鼓励渔民采用环境友好型的捕捞工具和渔具,减少对海洋生态的破坏。

同时,提倡渔民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增强渔民的环保意识。

3.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保护和恢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为渔业提供适宜的生境和养殖环境,保证渔业的可持续性。

三、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渔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减排政策,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

渔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

渔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

渔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一、渔业行业现状分析渔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推动经济发展与就业创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渔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资源减少和过度捕捞已经成为制约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和监管措施,许多海洋资源已经遭受严重损害,并出现了过度捕捞的情况。

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还威胁到了渔民的生计。

其次,渔业生产方式落后与技术创新不足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比其他行业,在技术应用上,渔业行业落后于其他行业。

传统的渔具设备和捕鱼方式无法满足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要求。

最后,对海洋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也是制约发展的问题。

海洋是生态系统中非常脆弱和敏感的部分,但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预和污染,海洋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二、意见和建议为了推动渔业行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

设立合理的渔业保护区和休渔期制度,并加大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

通过科学管理,确保资源的稳定供应,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

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在提高捕捞效率和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引导渔民使用节能、环保的渔具设备,提升产能并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3.加强渔民职业培训与转型支持。

通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渔民的科学素养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新时代需求并积极参与现代化渔业生产。

4.促进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提升。

加大海洋环境监测力度,并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海洋污染和非法排放行为。

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公众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海洋环境的合力。

5.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扶持。

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和提供经济激励措施,鼓励渔民积极参与渔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技术创新、资源保护等方面获得突破性成果的企业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和荣誉。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渔业组织和协议,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跨国界资源管理和溯源机制建设。

我县渔业发展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我县渔业发展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渔业发展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我县的渔港码头、渔业船舶进行监督管理,多年来做到了常规工作有成效,重难点工作有突破,特色工作有创新,有力推动了全县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现根据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征求破解难题做好帮扶企业方案的通知》(东工办〔2013〕2号)的文件要求,针对我县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一、存在问题1、渔港码头、泊位规划、建设、服务管理等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出现我县渔港码头范围小、泊位不足。

2、部分渔船在航道上乱抛锚,占用航道。

3、根据《福建省渔船进出渔港签证管理办法》的规定,渔船进港后24小时内应到当地的渔政渔港监督机构进行签证、登记,部分外来渔船未按相关法律法规到当地的渔政渔港监督机构进行进出港签证、登记。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渔船应当按照标准定额配备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合格船员,部分渔船未相关规定配齐职务船员,这是造成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解决措施1、加大宣传,积极引导本地渔船到中心渔港锚泊,给大澳渔港留出空间,满足渔船进港卸货、补给的需求,解决我县水产品加工原料不足。

2、加强港区航道管理,继续常态化港口巡查及海上巡逻,提升服务质量。

抓好渔港、航道环境整治,对乱抛锚、占用航道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3、针对部分外来渔船未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进出港签证的行为,第一次查获后责令其整改,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当地的渔政渔港监督机构进行进出港签证,第二次查获将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未按规定配齐职务船员的行为,第一次查获后责令其回到船籍地进行培训考试拿证或者雇佣有资质人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配齐职务船员,第二次查获将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船舶证件过期的行为,第一次查获后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证件更换,第二次查获将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当前渔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实践路径浅析

当前渔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实践路径浅析

当前渔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实践路径浅析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第18期王文彬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渔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渔业供给总量充足,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显现,市场变化无时不在,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当前渔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渔业经济步入新常态,广大消费者不仅对水产品需求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且对水产品需求的质量显著提高。

更重要的是,广大消费者已不满足于对单一渔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需要渔业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多层化、多样化。

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渔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渔业产业结构还不平衡。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渔业经济增长都是以追求数量最大化和速度最快为目的,生产结构以单家独户分散的小农经营为主,产业低度化、同质化、无序化竞争相当严重,这种粗放式经营显然与当前现代渔业发展不相适应。

部分水产品目前出现了结构性相对过剩,一般性同质化产品量大价低,高品质水产品及加工品供给无法满足消费需求,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渔业生产力发展尚不充分。

当前,渔业的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一些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还没有在渔业行业中全面推广,信息化建设在渔业方面也处于初步对接阶段,渔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仍不能满足人民对不同渔业产品结构和质量的需求,不能满足人民对各种服务的更高需求。

在渔业产业内部,产业链还不完整,产业结合还不十分紧密,渔业生产环节核心竞争力不足,水产品加工环节十分薄弱,渔业服务环节缺乏规范和引导,渔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

同时,新型渔业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缺乏大规模的市场主体的示范带动,导致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规模不大。

3.渔业发展与自然发展尚需紧密结合。

以往,为了盲目提高水产品的产量,有些地方渔业资源存在一定程度上过度开发利用的问题。

同时,不同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完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渔业生态现状保护建议

渔业生态现状保护建议

渔业生态现状保护建议我国有众多的内陆河流、湖泊,漫长的海岸线,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渔业完成了由传统渔业到现代渔业的转变,成为世界渔业大国。

然而,在渔业生产飞速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对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渔业环境急剧恶化,污染死鱼事故和沿海赤潮的发生频率逐年上升。

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1.1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保障水产品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水产品消费需求,是渔业发展的基本任务。

2009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达5120万吨,同比增长4.6%。

2010年,我国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渔业产值6200多亿元,渔业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8%;水产品总产量5350万吨,年均增长4%;水产品出口额138亿美元,连续11年居国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渔民人均纯收入8963元,年均增长9.75%。

渔业成为了农业农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渔业在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1.2渔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渔业水域是渔业生物资源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渔民世代赖以生存的地方,更是渔业生产的物质条件。

如果没有了渔业资源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渔业生产也就无从谈起。

保护渔业生态环境是直接保护渔民的利益,为渔民的生产服务,为渔民的增收服务。

由于渔业水域环境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恶化,最终带来了渔业资源的严重衰竭,特别是经济鱼类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直接影响了渔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致使渔业从业者面临失业的威胁。

同时,由于渔业生态环境污染使得水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危害,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养殖渔业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在保障人们温饱问题和增加就业机会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养殖渔业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如水质污染、饲料问题、疾病防控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一、水质污染问题水质污染是养殖渔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养殖过程中,饲养物产生的废物及化学药物残留都会对水质造成污染,进而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引入环保养殖技术:应用先进的循环水系统、生态滤池等技术,有效减少养殖过程中废物的排放,降低对水质的影响。

2. 加强监测与治理: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养殖水域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污染问题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第二、饲料问题饲料是养殖渔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饲料的品质和配制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和鱼类的生长情况。

为了解决饲料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高饲料质量:选用优质饲料,注重饲料配方的合理性,确保养殖对象获得充足的营养。

2. 开发替代饲料资源:研发替代饲料,如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等,降低对传统饲料的依赖性。

第三、疾病防控问题养殖渔业中,鱼类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严重影响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为了防控疾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养殖管理:加强对养殖水域的管理,定期消毒、清洗,以降低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2. 加强疫苗研发和接种:积极推动疫苗的研发,确保鱼类得到必要的免疫保护,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3. 定期检测和监测:建立养殖渔业疾病监测网络,定期对养殖鱼类进行检测,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综上所述,养殖渔业工作中存在着水质污染、饲料问题和疾病防控等关键问题。

通过引入环保养殖技术、提高饲料质量、加强疫苗研发和接种等对策,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养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渔产品。

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养殖渔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推动我国养殖渔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养殖渔业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鱼类产品,也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村就业作出了贡献。

然而,在养殖渔业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如污染、疾病防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污染问题在养殖渔业过程中,水体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养殖场的废水、饲料残渣和养殖废弃物等因素都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废水处理。

养殖场需要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合理处理养殖废水,减少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含量,从而降低对水体的污染。

2. 推行循环利用。

充分利用养殖废弃物,如将饲料残渣用于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将养殖废弃物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二、疾病防控问题养殖渔业中,疾病防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疾病的爆发会导致养殖产业的打击,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控疾病,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

定期对养殖场的水质进行监测,保持水质清洁和适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传播。

2.实施科学养殖技术。

选择健康的种苗进行养殖,加强营养管理,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加强监测和预警。

建立疫病监测系统,定期对养殖动物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止疾病的蔓延。

三、可持续发展问题养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养殖渔业问题的关键。

在养殖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相关对策:1.生态环境保护。

建立生态保护区,限制养殖渔业规模,防止过度开发和过渡捕捞,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2.推广科学养殖技术。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科学养殖技术水平,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3.探索低碳养殖模式。

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和高效养殖模式,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碳养殖。

4.加强政策引导。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养殖农户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提供补贴和奖励,推动养殖渔业可持续发展。

渔业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渔业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渔业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作者:狄瑜徐奕李姗敏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16期摘要:指出了近年来我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日趋严峻,探讨了渔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渔业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并提出了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保护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加强渔业环境法制建设;修复渔业生态环境;加强渔业科研力度。

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渔业生态环境;问题;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S9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6-0114-021 我国渔业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1 有机物污染问题与营养过剩在目前的养殖技术条件下,生产操作缺乏规范性,残剩的饵料、鱼类以及各种水生物的排泄物,渔业药物、各类生物残体等在渔业养殖环境中会产生一些污染,随着污染物的增多,营养盐也会逐渐增加。

养殖水体需要保持良好的水质,而目前的情况呈现有机负荷增大,水体易呈现高营养负荷状态,此时,水体中的pH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溶氧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垂直差别较大,处在下层的水体氧气逐渐减少,一些污染物沉积在水中形成了许多有机物和硫化物,导致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多,这给鱼类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缺氧的原因,水体底部甚至在底质中的有机物容易累积到一定时间产生对于有不良刺激的腐败毒物,如果情况较严重,鱼类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类毒物的影响,它们的进食能力减退,抗病能力持续下降。

环境条件中还有其它一些不好的影响也因此会逐渐地凸现出来。

1.2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给水体带来的危害最严重,许多污染物中都夹杂着重金属,这类污染物中的毒素较多,它们的危害较大,持续时间长,重金属的影响作用具有隐蔽性,通常很难发现重金属的污染过程,当产生污染后,就无法再使水体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这类污染物在破坏食物链后,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物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作用较大,这类污染物包括铅、镉、锌等。

景宁畲族自治县渔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景宁畲族自治县渔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学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4期1景宁畲族自治县渔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在景宁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景宁县农业局、水利局等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景宁县渔业合作社有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截至2013年12月30日,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渔业合作社84家,其中79家于2007年7月1日后注册成立,占总数的94%。

从区域分布来看,每个乡镇、管理区均注册有合作社,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4家,市级示范合作社4家,县级示范合作社8家,有大部分合作社是没有实体的,仅是在工商注册而已。

2渔业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作用2.1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多渔业合作社能够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流动,发挥了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有力推进了农业主导产业的形成。

如景宁畲族自治县山水鱼专业合作社、自强稻田鲤鱼合作社以市场为依托,有计划地组织会员到温州、宁波等地开拓市场,指导会员有序竞争、抢占市场,经过多年积极运作,已经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良好局面。

2.2确保渔业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景宁县渔业专业合作社注重打造优质品牌,促进了渔业标准化建设,确保渔业产品质量安全。

合作社通过对苗种、饲料、渔药和商品鱼的统一配送,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从源头上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1-2]。

2.3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户市场经营风险由于部分渔产品产量少而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造成销售成本高,农民个体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

实施“合作社+企业+基地+渔户”的生产模式,把分散生产经营的渔民组织起来,在渔业生产过程中互相帮助,实行水产品有序销售,避免互相压价,同时,积极拓宽水产品销售市场,通过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等方式,有订单合同作保障,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能够把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4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渔业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各种服务,组织各种培训,推广先进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模式,形成了服务农民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了政府职能由权力型向服务型转变。

《生态渔业现状及产业发展思考》

《生态渔业现状及产业发展思考》

《生态渔业现状及产业发展思考》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粮食供应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渔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供应途径,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当前的生态渔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加以思考和解决。

首先,生态渔业的现状存在着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

由于近海捕捞和远洋捕捞的大规模进行,许多渔场的鱼类资源已经面临严重衰竭的状态。

这不仅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使得渔民难以维持生计。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合理规划和控制渔业的开发强度,保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

其次,生态渔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问题。

在渔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兽药和兽医药物会释放出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水体。

同时,过度投放鱼苗和过度打捞,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和水质。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和捕捞方式。

另外,生态渔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挑战。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生态渔业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供需不平衡,生态渔业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而且,现有的生态渔业技术和设备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同时加大对生态渔业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认为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推动生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加强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

制定合理的捕捞量和捕捞季节,保护海洋中的鱼类生物多样性。

加强渔业监管,严禁非法捕捞和使用禁捕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严格控制养殖场的废水排放和化学物质使用,加强污染物监测和治理。

倡导可持续的养殖和捕捞方式,减少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再次,加强市场开拓和宣传推广。

加大对生态渔业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其的认识和认可度。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和品牌培育的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最后,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一、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中国渔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期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自1990年起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渔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缓海洋捕捞产量高速增长对资源造成的压力,对海洋渔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自1999年开始,首次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目标,后又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制度。

自20XX年起,为减缓新的海洋制度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的影响,国家实施了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连续三年由中央政府出资对渔民报废渔船实施补贴,引导渔民压减渔船,退出海洋捕捞业。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在3-4%左右,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养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

而捕捞产量已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20XX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565万吨,较上年增长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433万吨,比上年下降22%。

由于国家加大了渔港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在产业政策上予以扶持,我国渔业整体素质和现代化水平有一定提高;同时由于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对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调整,狠抓产品质量,使渔业效益明显提高,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二)水产养殖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且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渔业水域养殖证制度的若干意见-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渔业水域养殖证制度的若干意见-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渔业水域养殖证制度的若干意见正文:----------------------------------------------------------------------------------------------------------------------------------------------------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渔业水域养殖证制度的若干意见(二OO五年六月二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为了加强全县渔业水域养殖管理,维护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合理利用水域,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我县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农业部《关于印发(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试行方案)的通知》(农渔发〔2002〕5号)等规定,现就我县实施渔业水域养殖证(以下简称养殖证)制度提出如下意见:一、实施养殖证制度的原则、目标(一)原则:遵循“合理规划、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起以养殖证制度为基础的水产养殖管理制度。

(二)目标:到2005年7月底前发证率达到50%,年底前达到90%。

二、养殖证的功能和作用(一)养殖证是生产者利用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合法凭证,持证人从事养殖生产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可以按规定享受国家有关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投资、技术服务、病害防治、培训教育等优惠扶持政策。

(二)养殖证是判断水域养殖使用功能的基础依据,当养殖水域因国家建设及其它项目征用或受到污染造成损失时,养殖者都可凭养殖证申请补偿或索取赔偿。

渔业污染调查机构应以养殖证为受理案件的基础,养殖证登记内容作为调查处理事故的重要依据。

(三)养殖证是水产养殖生产者从事水产养殖及相关经营活动的必备条件。

养殖证是生产者申请苗种生产许可证、水产品原产地证书、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及绿色水产品认证等有关资质的申报条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为了推动全县生态渔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针对景宁县生态渔业发展情况,分析发展生态渔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生态渔业;问题;对策;浙江景宁
1 基本情况
景宁畲族自治县水产养殖水域以稻田养殖和山塘水库为主,零星分布,2012年养殖面积2 845 hm2左右,水产品产量1 240 t,创产值2 305万元。

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渔业刚刚起步,仅初步形成生态渔业的雏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
以配合饲料为基础,以安全、高效的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有效减少药物使用,降低对水体的氮、磷排放,并通过构建一定比例的人工湿地、生态氧化塘或利用生态沟渠、稻田等进行养殖排放水处理或实现养殖水体的重复使用。

1.2 水库洁水型渔业开发模式
洁水型渔业开发,又可称“保水型渔业”,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选择以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进行人工放养,利用生物食物链原理,消耗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从而达到保障生态平衡,保护水环境,充分利用水体渔产力,提高广大库区农民致富能力的目的[1-2]。

1.3 文化传承和创新型生态养殖模式
利用稻田、山溪等丰富的浅水资源,辅之以现代科技手段,传承和创新具有悠久历史的稻鱼(鳅、蟹、甲鱼)共生和流水石蛙、娃娃鱼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既种稻又养鱼,把植物和动物、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物质和能量良性循环转化,实现“稳粮丰鱼增收”的目的。

1.4 休闲生态渔业技术模式
利用渔村设备和空间、渔业生产场地、渔具渔法、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集渔业、科普、旅游、观光、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使渔业一、三产业协调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渔技服务体系不健全
全县各乡、镇没有成立渔技服务机构,没有专业的渔业服务人员,而且县级渔技推广人员少,力量薄弱。

2.2 各级财政对水产的投入较少
由于景宁县属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少,群众资本积累不多,对发展水产生产投入能力有限。

长期以来,水产业发展除少量的省级项目投入外,主要靠农户自主投入,自由发展。

因此,政府和群众对渔业的投入,特别是渔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很少,水产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引进等开展难度较大。

2.3 群众的思想观念更新慢
景宁县“九山半水半分田”,传统的“靠山吃山”观念根深蒂固,群众只着眼于做山上文章,不善于做水上文章,市场意识不强,投入少,管理跟不上,现有水产养殖方式仍较落后,养殖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低,效益和优势得不到体现。

2.4 病害防治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落后
病害监测工作中没有诊断病害的仪器设备,技术人员全凭经验和肉眼判断,大大降低了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无检验设备,对本市生产和市场销售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难以实现有效监管。

3 发展对策
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把发展生态渔业和增加渔民收入作为渔业工作出发点,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态经营、保护资源、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山塘、水库和稻田养殖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促进渔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

3.1 树立生态渔业观念,增强生态渔业意识
走生态渔业之路,既是景宁县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的正确选择,又是解决景宁县渔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景宁县委、县政府相继提出了生态立县、环境立县和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理念及发展战略,发展生态经济逐步成为全县的共识。

在建设生态渔业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对渔业的环境污染和环境整治紧迫感的认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形式和各种渠道,积极宣传生态渔业理念,使消费者与生产者更加自觉投身于生态渔业建设。

开办各种短训班,加强生态渔业知识培训,提高管理者、科技人员、劳动者素质,培养和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农业生态保护技术人才及执法队伍。

3.2 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深入实施责任渔技推广制度,增强渔技推广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普及性,让更多的渔民学习和掌握更先进实用的新技术。

以水产养殖优势主导品种为重点,加大对生态渔业发展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考核、通报、问责制度,落实监管责任。

加强生产源头管理,完善“三项记录”制度(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建立产品可追溯和质量管理倒逼机制。

加强质量安全培训工作,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良好操作规范,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强化检测支撑,建立健全各级水产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同时积极与相关科技部门联合研究开发本地土著鱼类的繁育和增殖放流,打造生态渔业品牌,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深度发展,切实提高渔业的核心竞争力[4]。

3.3 抓好整体规划
把规划制订作为统领生态渔业发展工作的核心来抓。

必须规划先行,规划是前提,规划得好才能发展得好。

在全面深入剖析全县渔业现状和瓶颈问题的基础上,加强生态渔业发展战略研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全县生态渔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找准发展的模式和路子,提出可行的措施和要求,落实具体的行动和计划,科学谋划全县生态渔业的发展。

3.4 抓好模式选择
把模式选择作为推进生态渔业的关键来抓。

生态化、科学化的各类渔业生产模式是生态渔业发展的重点内容。

结合现代育种、养殖、防病、循环利用等技术,因地制宜,加速发展各类生态型及健康养殖技术,加强对“稻鱼共生,渔粮共赢”“以鱼治水”、“以鱼养水”的渔业生产模式的专题研究和开发,推进生态渔业建设。

实现以科技选择模式、以模式推进发展,确保生态渔业建设取得实效[5]。

3.5 加强政策引导
把政策引导作为推进生态渔业的重点来抓。

统筹现有各项产业政策,整合各种资源,制订积极的引导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推进全县生态渔业建设工作。

在继续大力推进增殖放流工程、渔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水产种子种苗工程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稻鱼(蟹、鳅、甲鱼等)共生、山塘高效生态、水库洁水和休闲渔业等生态渔业发展模式,扶持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设施完备,养殖模式生态、健康,经营体制机制健全,生产管理规范科学的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引导和推动全县生态渔业建设工作。

3.6 加强组织领导
把组织领导作为推进生态渔业的保障来抓。

充分认识生态渔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渔业的组织领导,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落实措施,拓宽筹资渠道,把生态渔业建设作为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改善全县水域生态环境、
促进渔农村经济发展、增加渔农民收入的重点工作,促进渔业经济综合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4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关于大力推进我省生态渔业建设的若干工作意见[EB/OL].(2010-03-01)[2013-09-10].http:///yybbx/hnzc/zh/2010/03/01/2010030100038.shtml.
[2] 张成亮.发展生态渔业走可持续发展路子——浅析宿迁市生态渔业发展对策[J].渔业致富指南,2005(5):17-19.
[3] 黄杰,鲍辉.生态渔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08(30):234.
[4] 王硕文.新时期河源市生态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325-326.
[5] 江毅海.福建省生态渔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2005(3):35-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