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文化及其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彝族的文化及其保护

一、彝族支系
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历史阶段,彝族祖先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了分支。大约几千年前,有了武、乍、糯、恒、布、慕的六个分支。分别迁徙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经过长期了历史发展,形成比较多的彝族支系。目前较大的几个支系是:阿细、撒尼、阿哲、罗婺、土苏、诺苏、聂苏、改苏、车苏、阿罗、阿扎、阿武、撒马、腊鲁、腊米、腊罗、里泼、葛泼、纳若等。

族主要的支系具体分布为:
自称为诺苏颇、诺苏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及云南省的宁蒗、华平、永胜等地区。
自称为纳苏颇、纳苏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武定、禄劝、弥勒、昭通及贵州毕节地区。
自称为迷撒拨、纳罗拨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巍山、云县、漾濞等地区。
自称为罗罗濮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别在云南省景东、云县、个旧、墨江、双柏等地区。
自称为颇罗、泼哇、昨柯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别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开远、砚山、马关、金平等地区。
自称为泼拉塔、图拉颇、腊鲁濮、阿鲁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华坪、云县、普洱、新平、墨江等地区。
自称为撒尼濮、尼濮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路南、泸西、弥勒、昆明市郊区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聂苏濮的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龙武、石屏、云龙、昌宁、双柏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黎颇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凤庆、华坪、永胜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山苏、阿租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武定、新平、元江、峨山等彝族地区。自称为阿细濮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弥勒、路南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阿哲濮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易门、双柏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格濮、阿多拨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泸西、弥勒、师宗、鹤庆等彝族地区。自称为阿武、阿乌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弥勒、元阳、西畴、金平等彝族地区。自称为罗米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凤庆、景东、墨江、普洱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密期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武定、禄劝、弥勒、昆明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阿罗濮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武定、师宗、陆良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他鲁苏、他谷苏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华坪等彝族地区。
自称为拉武苏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县。
自称为撒摩都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昆明郊区。
自称为他留、堂榔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

地区。
自称为纳若的彝族支系主要
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县。
自称为纳渣苏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县。
自称为六浔薄的彝族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县。
从彝族的历史来看,彝族不同的支系、自称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文化的缘由。不同自称的形成除了同彝族形成和繁衍过程中的部落内外战争(冲突)、民族迁徙、彝族社会的等级制度、民族融合以及自然图腾崇拜等诸多因素有关之外,最主要的是与彝族自古以来就延续下来的祭祖大典“耐姆”分支习俗有关。
彝族是祖灵崇拜最厚重的民族。彝族祭祖大典“耐姆”习俗是彝族宗教活动中“祖先崇拜”的具体体现和缩影,被视为是支系宗教活动的头等大事,是彝族最高级别的祭祀礼仪和彝族氏族宗教活动的重要支柱及纽带。这一宗教体现认为祖先是子孙后代的保护人,是祸、福的主要根缘,人死后回归祖源地与祖宗团聚是对来世的最大愿望,祖源地是宇宙间最美好的乐土,而做好这一仪式对生者和死者关系较大,尤其对死者的关系重大。祭祖大典“耐姆”仪式在彝族社会生活中,成为以氏族宗支为单位的对全氏族宗支祖先的最大的集体共祭礼
二、彝族历史
彝族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1975年,在云南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境内发现了距今800万年前的拉玛古猿。拉玛古猿正处在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是"正在形成中的人",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元谋县发现了生活在170万年前"元谋猿人"的化石,它是迄今为止所知亚州大陆最早的原人类。1960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在丽江漾弓木家桥同一地点,发现了已属于人类"智人"发展阶段的"丽江人"化石1965年、1970年和1972年先后三次在西畴县城东南半公里处的"仙人洞"中,挖掘、清理出已接近 "现代人"而尚处于"晚期智人"发展阶段的"西畴人"化石。1961年、1975年分别在路南附近及板桥街、呈贡东北11公里处龙潭发现了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1980年初,又在昆明市呈贡县南发现了属于"全新世"已进入了"现代人"发展阶段的人类化石,被定名为"昆明人"。经专家鉴定,"昆明人"至少已有了上万年的历史。从获得 "昆明人"化石的同一文化层内存在的其它考古遗迹进行分析,证明"昆明人"时代已经进入了"新石器"发展阶段。此外,在洱海地区、金沙江中流地区、滇池地区、澜沧江中上游地区、滇东北地区以及红河流域等地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迹


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在西南各地的普遍发现,充分证明了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而彝族也是这块土地上最古老的居住民族。在今天西南地区的金沙江中上游南北两岸、澜沧江、怒江三
江流城和乌蒙山、哀牢山、无量山三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彝族先民居住。见于历史文献记载,远在黄帝部落的玄嚣、昌意二部南迁进入岷江、雅砻江流域时,就与彝族部落"蜀山氏"相接触。《尚书-牧誓》载,周武王伐纣,在牧野 (今河南漠县)誓师时,蜀国就带领其亲属 "龙"系统的部落参加伐纣。与此同时,各地的彝族先民建立了一些比较著名的部落联盟制国家古滇王国、古莽国、夜郎国等。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今天西南各地彝族都普遍传说洪水泛滥之后,笃慕繁衍了彝族,大家都认为笃慕是民族的共祖。彝文典籍中大量记载了笃慕的活动。既然洪水泛滥之后的笃慕--六祖也成为了全民族认同的历史事件,那么,无可否认,这是古代部落分化或部落战争的折射和沉淀。而且,在彝文古籍中记载了彝族最先的原始民族是哎氏民族。《西南彝志》卷三有"哎哺九十代"的记载,具体叙述了19个哎氏族,2个哲米氏族共212代的父子联名世系。哎哺氏族的后裔希慕遮,汉文记作"孟哲",其31代才是笃慕。此外,凉山彝族还传说彝族上古有12个王朝,其中11个王朝是母系王朝。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由于彝族各部的迁徙对流以及交融,作为民族共同体称谓--"夷"便出现了,以后的汉文文献均以此作为对西南地区彝族的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再到官僚资本主义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程。公元8世纪,"南诏国"的建立,标志着彝族历史上奴隶制的最高发展阶段。但在彝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一直发展不平衡。奴隶制、封建农奴制、封建地主经济多种社会形态并存,解放前二段时期内,还有官僚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形态。同时,彝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既不断吸收、融化其它民族如氏羌等;又不断地发生分化,形成了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拉枯族、基诺族等,有的还融合进汉族中去。
千百年来,彝族人民与周围其它兄弟民族一道为保卫祖国的边疆,缔结多民族的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明朝时期,云甫巍山彝族左氏土司三次被明王朝征调,参加有关巩固祖国统一的战争。一次是明洪武中,左禾被征调参与明军将领傅友德、沫英的征

伐活动;一次是明永乐宝德时,左佩被证调参与了明军将领蒋贵、王骥"三征麓川"(今德宏地区)的军事活动,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一次是明嘉靖年间,蒙化土知府左文臣被征调参与从征元江之役,左文臣因此染瘴而死。历史上,不管中原地区是统一,还是分裂,西南地区的彝族始终心向祖国,反
对分裂,即使是南诏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建立了民族国家,但与唐王朝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唐王朝在大汉族主义的支配下发动天宝战争之后,南诏王阁罗凤仍收拾唐朝阵亡将士尸体 "祭而葬之",又特地在王都太和城立"德化碑",表朋叛唐不得已,决心"世世事唐"之意。特别是近代以来,彝族人民对帝国主义的入侵予以坚决的打击,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1900年春,今怒江边境片马地区茨竹寨彝族土把总率兵抵抗英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壮烈殉国。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期间,不少彝族仁人志士参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行列。在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彝族人民踊跃参加革命,为民族的解放以及中国人民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彝族人民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50年代的抗美援朝和70年代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争中,许多彝族儿女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同时,彝族是一个文化灿烂的民族。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文,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个方言区。这六大方言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但也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从语言方面看,辅音有清浊的对立,元音寸般分松紧;韵母主要由单元音构成,鼻韵尾和塞音韵尾罕见;声调一般是3-4个。从词汇上看,固有词多,借词少;单音节词以及在单音词根上构成的复合词多,多音节的单词少;四字格的联绵词较丰富。从语法上看,词序和助词是彝语语法的主要手段,屈折形式是其辅助手段。彝族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十宾语十谓语。数量词和形容词的修饰一般让位于中心词之后,有比较丰富的量词。动词、形容词重迭表示疑问,一部分动词有自动和使动的区别。彝族文字历史悠久,据记载公元前21世纪,哎穆穆氏传到第十代,出现了坝博耿奢哲和密尼么二人,创造了彝文。彝族人民正是运用本民族的文字写乙浩如烟海的典籍,秦汉时期称 "夷经",晋朝时称为"囊文"或"锤书",近代称"夷书"。1981年,据统计,仅北京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和申央民族学院所藏的彝文典籍就有1000多册659部。滇、川、黔、桂4省区国家收藏的彝文典籍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万册之多,其它散藏

于民间的更是难以计数。这些彝文典籍广泛涉及到彝族历史、文学、哲学十天文历算、医理药理等方面。
彝族人民还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据文献记载,周武王伐纣之时,巴蜀的彝族参加了武王伐纣行列,并在誓师大会上表演了一套 "执仗而舞"的武舞。到了汉代,这种舞蹈传入了内地,取名日《巴渝舞》,魏改为《昭武舞》,晋改为《宣武舞》,成为了中原王朝用于颂扬祖先武功的专用
舞蹈。唐朝时,公元800年,南诏王异牟寻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南诏歌舞团在京城长安磷德殿为唐德宗演出了"南诏奉圣乐"。为舞蹈伴奏的乐器有筝、箜篌、铜鼓等。南诏国内彝族民间歌以大众化的"打歌"最为流行。今天我们尚能看到那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跌踏舞"、"烟盒歌"、"左脚舞"、"三弦舞"等。彝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歌唱传统,男女老少皆喜歌唱,开口而歌,一唱而和,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各种仪式中都要赋诗歌唱。他们善于用诗歌和音乐表情达意,以自己创造的诗歌艺术作为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工具和斗争的武器。他们的民族历史以及生活经验也无不用自己的诗歌来保留和传播。诗人何其芳曾称赞彝族民歌"很有特别的色彩,就像在辽远的寂寥的山谷中忽然出现的奇异的迷人音乐"。
历史上,彝族人民同其它各族人民一道开发了祖国的西南地区,并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秦王朝时修筑了"五尺道",汉朝立国之初,关闭了这条商道,但西南地区的彝族商人仍在这条路上进行民间贸易交往,把蜀地特产拘酱,即今天西南地区特产的胡椒酱经贵州地区贩卖到广州。在这条商道上还进行奴隶-??童的贩卖活动、这条古商道叫南夷滇池道。随后汉王朝又在彝族民间商业交往的基础上开通了从今天的四川宜宾南下经石门(豆沙关),至朱提(昭通),南下威宁、安顺、广西等地直达广州的商道。当代学者所言的"南方丝绸之路"也是彝族人民开通的。据记载,汉武帝派张赛出使西域之时,就在今天的伊朗等国见到了彝族商人经缅甸、印度等转运而去的彝族地区特产"邛竹杖"。特别是在汉光武帝年间,滇西彝族哀牢部内附设永昌郡后,保障了中西交通的畅通。随后的历代中原王朝正是通过以上这些通道经营南中地区,从而也就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彝族地区的一些经济作物、畜牧产品如香料、建昌马、凉山马、乌蒙马、德昌牛等通过以上通道源源不断地输入内地。内地的经济、文化的影响也是通过以上主要

通道辐射到西南地区的。
三、彝族人的居家住行
彝族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经过长期发展,彝族地区逐渐形成现有三种经济文化类型:四川、云南大的小凉山地区属杂谷栽培农耕经济文化类型;云南中心坝区及南部彝区属稻作农耕类型;贵州部分彝区及凉山部分彝区具丰富的水草资源,除了农作物栽培,还从事畜牧业生产。
广大彝族地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产业,农作物品种多样,产品极为丰富。主要有玉米、养麦、土豆、小麦、水稻、大麦、燕麦、元根 等。玉米生产遍于整个彝区。荞麦、土豆、大麦、
元根、燕麦主要产于高山地区,小麦、水稻主要产于丘陵、坝区及南部地区。高原地区海拔高,人口稀少,牧草丰富。畜牧业发达,主要牧养牛、羊、猪、马等。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河流湖泊申有鱼类及各种水产。狞猎,采集药材、木耳,捕鱼等成为群众经济收入的重组成部分。
以前彝族人的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主要依靠人力和牲畜耕作。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彝族人的生产方式逐渐改变了,农用汽车、拖拉机、农用机械等也走入彝家,称为普通的代步和生产工具。
彝族以村寨为单位居住,村寨之间距离约二三公里,每村居住几十户人家。彝族传统的最理想的居住地是:“寨后有山能放牧。寨前有坝能栽谷,寨上有坪能赛马,又有沼泽地放猪处……”彝族人的住宅多为土木结构和木结构,前者垒土为壁,后者木板为墙。屋顶有双斜面和平顶两种,双斜面盖木板或盖瓦,平顶上盖泥木(有石灰和土)的“土掌房”;少数地方有形似干栏式的"棚房",一房一门。无窗或有一个小窗,室内光线比较暗。以前彝族人家的陈设简单,家具器皿很少。一般房屋内分为里屋、正屋、外屋。里屋与正屋是隔开的。 里屋是主人家的居室,是放置贵重物品之处,中间为正屋,门开在正屋,进门的一侧设火塘,彝语为“呷”,火塘边支撑三块打制后的石块,其上置锅做饭,平时锅取下,周围三块“锅庄石”。正屋的另一边为外屋,与正屋用墙(或竹笆)隔离,放置磨子、水缸及农具、猎具等,或者隔开后作牛马圈的。
现在的彝族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砖瓦房很普遍了,很多地方都盖起小洋楼,家具增多了,彩电、沙发、组合柜、VCD、音响、自行车等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以前大部分地区的彝族生活中主要食物是玉米,次为养麦、大米、 土豆、小麦和燕麦等。玉米、小麦、荞麦等主要是磨成粉制成粑粑,土豆切块煮熟作主食或作菜。蔬菜主

要有各种豆类、白菜、瓜类、莴笋等等,彝族人以煮食为主。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一般切成大块煮食,也叫“砣砣肉”。很多地方的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蛙、蛇等动物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以酒待客是彝族人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彝族用玉、高粱、糯米在家中酿酒,彝族所酿的高粱“秆秆酒”驰名于西南区。
许多地区的彝族仍保留使用别具一格的传统餐具,有碗、盘、勺、匙、杯、罐、钵、壶、烟斗等。都是用木料制成,内外多涂彩漆,一般以黑色为底,再彩绘红黄两
色。酒杯钵、壶有高脚和平底两种,洒杯全木制的外,还有取鹰爪作杯脚的,也有用羊角、牛角制成的。
彝族社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地位。商品经济比较落后。改革开放使彝族地区的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彝族人建企业、经商者逐年增多,落后的自然经济受到猛烈的冲击。
四、 彝族的民俗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 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到夜晚,人们点上火把,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云南巍山的“打歌”,弥勒的“阿细跳月”,楚雄的“打跳”,石林的“大三弦”,红河 的“罗作舞”,凉山的“朵洛荷”等欢快的集体舞在这天都会大展风采。
彝族的节日很多,除火把节、彝族年等重大节日外,各地有不同的节日,比如楚雄州大姚县昙华山一带的“插 花节”别具一格。人们把绚丽的马樱花戴在头上,插在门前,表达对抗暴除恶英雄咪依鲁的赞美。在马樱花盛开的时节,当地彝族人民唱歌踏脚,尽情欢乐,庆祝幸福的新生活。
火崇拜衍生出彝族的火文化,在火塘边聊天,在火塘边向年轻人讲述民族的历史,在火塘边调解纠纷、决定宗族或家庭的大事,火在彝族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而火把节更是彝族心中的一个重要日子,十里八乡的人们汇聚到一起载歌载舞,彻夜狂欢。这是彝家的欢聚,这是欢乐的海洋,熊熊的火焰映照着张张笑颜,火一样的激情在彝族山寨的夜色中蒸腾、弥漫……
五、民族危机及其保护
是因为在各种文化融合相当迅速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被主流文化所同化的历史必然性。在中国乃至世界,这样的情况都会存在。少数民族在追求发展,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只得依托于多数民族,从而抛弃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甚至古老文明

,导致少数民族被同化。在这个历程中,往往会受到人为干预,这干预包括促进同化进程的行为和抵制同化的行为。而在我国促进同化的行为由于受到某些权利的庇护往往占据上风,相比之下抵制同化的行为则显的弱小无力。少数民族遭到同化看似是必然的结果。作为弱势的一方,少数民族在同化的历程中,改不了最后的结果,但是有机会在进程中,得到充分的保护自己文化和利益,从而摆脱对自己不利的局面。而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是最后拥有这个机会的人,在未来这个机会将永远消失。有幸的是,现在青年一代的觉醒,给少数民族带来了新的希望。精英阶层的堕落,使现在的民族地区,形成了经济被
落后,文化被蚕食的局面,把民族推向灭亡的边缘。

我认为,活着的民俗活动是民间文化传承的根本,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一个最基本的根基,就是云南26个民族民俗文化这个丰饶的土壤。保护好这片土壤,才会不断长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绿树红花,只有保护好这片土壤,才能保证在云南的红土地上始终能产生像李怀秀、茸芭莘那、和金华等这样的乡土艺术艺术家,杨丽萍这样的艺术家也才能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耕耘出绮丽的艺术杰作,这道理是简单的。
民间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写照,是这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两者的结晶。在中国尤其是西部不少地区,民间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陶冶人们情操的动力,所以,在当今社会文化变迁相当剧烈,“全球一体化”的潮流席卷这个世界的今天,保护和传承当下中国各个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化,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事情。在保护民族文化,追求民族进步的过程中,在社会和谐和民族保护中找到平衡点,在民族进步的同时,为文化不被快速同化甚至生存下来找到出路
调研中,我深切感到,要保护好和传承好各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关键的一条,是首先要保证有这些文化艺术赖以生长发育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即“文化生境”。
要保护好民俗这块土壤,让民众从民俗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愉悦、快乐和乡情亲情,让他们在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情致和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与他们的生活是密切不可分的,是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所需要的。如果有了这一点,各种乡土艺术、民间信仰等,都会融会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物质和精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文化,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有776.23万人,总人口位居壮、

满、回、苗、维吾尔、土家之后的第七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江川养育了一代代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 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6种方言;彝族有自己的历法;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颇富民族特色;彝族人喜欢饮酒,席地而坐,围成一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
,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 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到夜晚,人们点上火把,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云南巍山的“打歌”,弥勒的“阿细跳月”,楚雄的“打跳”,石林的“大三弦”,红河 的“罗作舞”,凉山的“朵洛荷”等欢快的集体舞在这天都会大展风采。
彝族的节日很多,除火把节、彝族年等重大节日外,各地有不同的节日,比如楚雄州大姚县昙华山一带的“插 花节”别具一格。人们把绚丽的马樱花戴在头上,插在门前,表达对抗暴除恶英雄咪依鲁的赞美。在马樱花盛开的时节,当地彝族人民唱歌踏脚,尽情欢乐,庆祝幸福的新生活。
彝族地区地形、气候复杂多样。经过长期发展,彝族地区现有三种经济文化类型:四川、云南大小凉山地区属杂谷栽培农耕经济文化类型;云南中心坝区及南部彝区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贵州部分彝区及凉山部分彝区具有丰富的水草资源,他们除从事一定的农作物栽培外,还从事畜牧业生产,属畜混合农业经济文化类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人的生活条件逐渐得到了改善。经济较发达地区,彝族人正在改革大潮中勤劳致富,奔小康。逐渐告别往日落后的耕作方式,科技化搞生产,开拓其他经济产业。彩电,农用汽车拖拉机已经走入彝家, 彝族人的生活富裕了,彝乡变了,但彝族人特有的朴素和热情依然没变。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根龙脉,彝族人朴素的伦理道德和多姿多彩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