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低碳化之路

合集下载

2024年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思路及举措

2024年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思路及举措

2024年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思路及举措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举措。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生产和绿色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思路及举措,全面推进相关工作。

一、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思路1.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环保和节能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绿色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加大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的监管力度,引导企业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

2.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技术应用。

加大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绿色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如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设备等。

3.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绿色生产方式。

鼓励企业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推动工业生产向低碳、绿色发展方向转变。

4.加强环保意识,营造绿色生产氛围。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推动企业和员工形成绿色生产理念,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推动形成全员参与的节能环保氛围。

二、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举措1.推动企业节能减排。

鼓励企业购买高效节能设备,推进节能改造,提升工业生产能效,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加大排放标准的监管力度,促使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

2.加大环保投入。

鼓励企业加大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维护投入,引导企业开展工业废水、废气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作,降低环境污染。

3.加强企业自律管理。

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环保、能源管理体系,强化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责任意识,建立企业自主监督和自律管理机制。

4.促进跨界合作。

鼓励各行业企业合作开展环境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方式研发,推动产业链内企业进行资源共享、协作发展,推动各产业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共同努力。

5.强化政府监管。

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保和节能监管力度,加强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积极推进对环境违法行为的严厉惩处,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推动的节能环保工作态势。

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五 、低碳模 式下 中国经济可持续 发展 的选择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尚处于起步时期。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 的前提下, 继续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责任 , 是中国政府面临的较 大挑战。但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 还是从履行减排温 室气体的国际责任角度考虑 , 中国都必须抓住这一场低碳工业革命的 新契机 , 处理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 1 . 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建立低碳型社会结合中国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 尽决开始研究制定国 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规划。当前, 要大力开展低碳宣 传, 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 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 营的理念 , 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对于企业 , 则要推行低碳经 营的理念 , 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 ; 提倡消费小型汽车、 小排量汽车。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 2 . 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低碳经济 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中国应以此为契机, 调整产业结构与 能源结构, 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 型经济体系。关于能源结构的调整 , 中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 结构, 发展核能、风能、太 阳能。通过结构调整, 强化能源节约和高
放 、低 污染 的特 点 , 为我 国经 济发辰带来 了一 定的机遇 , 同时也 面・ 临着 巨大的挑 战 。由于我 国生产主要是 以煤 炭为 能源结构 , 并且存在 着低碳技 术 比较落后 、工业化进 程缓慢 等现状 , 导致 目前 无法改 变高碳 经 济的发展模 式。 为 了 加 强 我 国 经 济 可持 续 发展 战 略 , 一 定要 采 取 相 应 的 低 碳 策 略 , 促 进 经 济 的 全 面 发展 。 关键词 : 低碳 经 济; 经 济 可 持 续 发展

中国低碳发展的成功案例

中国低碳发展的成功案例

中国低碳发展的成功案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也是低碳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取得了许多低碳发展的成功案例。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1.绿色能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尤其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通过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中国成功地降低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减少了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2.交通运输:中国在交通运输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低碳发展成果。

中国的高速铁路系统是世界上最大且最快速的系统之一、这一系统显著降低了长途交通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同时提高了交通效能。

3.城市规划:中国的城市规划中注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以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

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都采取了严格的车辆限行政策,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和自行车。

这些努力有效地减少了交通排放。

4.工业转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也是最大的工业废气排放国。

中国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工业排放,包括加强环境监管、提高能源效率和鼓励清洁生产技术的采用。

这些努力已经带来了显著的成果,中国的工业排放呈现下降趋势。

5.农村绿色发展: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农村绿色发展,鼓励农民采取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并提供支持和补贴。

这些措施既有助于减少农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6.碳市场建设:中国推出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该市场通过为排放单位设定了排放上限,并允许企业在内部或与其他企业之间交易碳配额来推动低碳发展。

这一市场的建设有助于刺激企业减少碳排放。

7.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低碳发展合作。

例如,中国与美国共同发起了中国与美国气候变化合作,致力于加强两国间的能源和环境合作。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推动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综上所述,中国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功。

通过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加强交通规划、推动工业转型、促进农村绿色发展、建设碳市场和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已经成为低碳发展的典范之一、然而,中国的低碳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需要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改善环境监管和加强公众意识等。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
能源结构优化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我 国将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降低化 石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
产业转型
低碳经济将推动我国产业向绿色、低 碳方向转型,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 能源等低碳产业,淘汰高耗能、高污 染产业。
城市绿色发展
城市将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未来我国将加大城市绿化、建筑节 能等领域的工作力度,推动城市绿色 低碳发展。
能源结构优化
清洁能源
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 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碳排 放。
能源效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进步和 设备更新,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 。
节能减排技术
节能技术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电动机、节能灯具等,降低能 源消耗。
减排技术
研发和应用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等,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
深入发展阶段
2010年至今,我国在低碳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大力推动清洁能 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低碳经济的现状分析
能源结构调整
我国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逐年增加。
绿色产业发展
我国大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包括节能环保、清洁能源 、新能源汽车等。这些产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方面都 取得了显著进展。
政策支持
国家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策支持 力度不断加大。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低碳经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和管理经验。
ABCD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低碳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低碳产业及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途径

低碳产业及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途径

者 的阐述 和 自己 的观点 ,我总 结 的低碳 产业 概念 是 :
强度为第 一产业 的 5倍多 , 为第 三产业 的 4倍多 ; 工业
指 在 生 产 、 费 的过 程 中 , 排 放 量 最小 化 或 无碳 化 部 门的能源消费量 占全部消费量 的 7 %,其中电力 、 消 碳 8 交 的产业 。 低碳 产业 是 以低 能耗 低污染 低排碳 为 主要特 通 、 建筑 、 冶金 、 工 、 油石 化等行业 的 能源消费 占全 化 石
方式 的无节制 , 氧化碳排 放量愈来 愈大 , 二 地球臭 氧层 正遭 受前所未有 的危机 。气 温升 高 、 冰川 融化 、 端气 极 候灾 害增 加 、 态 系统退 化 、 生 自然 灾 害频发 , 深度触 及 了农 业 和粮食 安全 、 资源 安全 、 源安 全 、 水 能 生态 安全 和公 共卫 生安 全 ,将直 接威 胁到 人类 的生 存 和发展 。 “ 高能耗 、 高污 染 ” 济模 式和 生活 方式正 在成 为地 球 经 必然选 择[ 1 ] 低碳产业道路 , 。走 是人 类与 自然和谐 相处
其 次 , 三产业 内部分析 ( 2 , 从 表 )在第 一产业 中 , 林
和人类 自身的杀手 ,低碳 型经济发 展模式成 为人类 的 业是最 为低碳 的 ,这 主要是 由于绿 色植 物的光和作用 ,
可以吸收大气 中的二 氧化碳 , 而达到 固碳 的作用 。而 从
的需要 ,是保护地 球 的需要 ,也是 人类持续 发展 的需 依 靠现代 的石 油原料 为肥力 的农业 和以养殖 为主 的畜 在第二产业 中, 矿业 、 采 要、 更是人类 自身生存发展 的需要 。“ 低碳经济 ” 将是世 牧业则是较为高排碳放的产业 。
首先 ,从 三产业 之 间上来看 ,排碳量 在三级 产业

浅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浅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在其框架内, 制定 了一系列新标准, 包括 IO 106 2O S 40 :O l
《 环境管理体系 引入生态设计的指南 》IO 10321 , 43 :o2 ¥
我们不能再以资源、 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
D 还以廉 《 环境管理 定量环境信息 指南和实例》IO 107 I 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 G P作为发展的全部, , 46DS S 《 产品碳足迹 要求和指南》 。早些时候, 极端严格的产品生 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 G 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 D ; 但生存 命周期评估标准 IO 100 2O ( S 44 :06 环境管理 ( 生命周期评 生命周
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 为基础的经济。 2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 国可持续发展的 内在要求
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很多。保护环境, 提高效能已经成 为对现代社会的全球性挑战。国际标准化组织( 0 积极 I ) S
采取行动 , 应对挑 战, 制定了IO 100系列环境 管理标 准。 S 40
1 8
段时间内, 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 高碳”
能源, 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 低碳” 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 济, 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
世 界 标 准 日专 栏
的碳排放 。 23 发展低碳经济 , 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 . 是我
突破 环境 困局 。本 文探 讨 了低碳 经 济在我 国经 济发展 过程 中的重要性 , 发展 低碳 经
济应 采 取 的 技 术 创 新 和 制 度 创 新 。
关键 词 : 低碳 经 济
转 变发展 方 式 节能环保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化石燃料
“ 低碳经济” 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阳光经济”“ 、风能

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碳排放问题。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低碳发展已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本文旨在探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路径,通过分析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问题以及低碳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可行的低碳发展路径,并探讨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措施。

首先,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问题不可忽视。

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矿、煤炭燃烧等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钢铁行业是国内能源消耗最大、碳排放最高的行业之一,其高碳排放已成为制约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低碳发展已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必要选择。

低碳发展不仅符合国际社会关于减少碳排放的呼吁,而且对于钢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发展将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为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可持续的基础。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钢铁行业碳排放问题以及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将提出可行的低碳发展路径。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推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措施,以期为促进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讨论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路径。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并简要介绍文章结构。

然后,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问题和低碳发展的必要性。

在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问题部分,我们将探讨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碳排放挑战,包括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现有的低碳技术的不足。

在低碳发展的必要性部分,我们将阐述为什么钢铁行业需要进行低碳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全球碳减排压力的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推动力。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提出一些可行的低碳发展路径,并探讨如何推动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

这部分将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包括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等,以帮助钢铁行业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绿色低碳的转型之路

绿色低碳的转型之路

50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词”。

所谓“碳达峰”,就是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

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2020年9月,我国首次向全球宣布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2020年末,中国向全球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今年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这意味着,中国调整能源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研发推广低碳技术、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增加生态碳汇的步伐将大大加快,不仅各个产业部门深受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也会在诸如垃圾分类、禁用塑料吸管等细节中悄然改变。

一场以碳中和为目标、贯穿中国未来40年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宏图已徐徐展开。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

“十三五”期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全国一场以碳中和为目标、贯穿中国未来40年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宏图已徐徐展开。

综合整理│本刊编辑部 图│宦菁绿色低碳的转型之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快速增长的局面,截至2019年年底,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2%,提前完成了“十三五”约束性目标。

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48.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3%,已经提前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目标。

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数据显示,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19年比2015年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4.8亿吨标准煤,节约能源的成本约4000亿元。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其次,应注重开发“城市矿山”问题。

所谓“城市矿山”是指城市中各种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以及其他废弃物资。

“城市矿山”的资源单位含量往往比自然界中矿山的资源单位含量更为丰富。

研究数据显示,一般的金矿开采1吨金砂仅能提炼出5克黄金,而从1吨废旧手机中,可以提炼400克金、2.3公斤银、172克铜;从1吨废旧个人电脑中,则可提炼出300克黄金、1公斤银、150克铜等稀有贵重金属。

自然界的矿产资源总有枯竭之时,而“城市矿山”却可以循环利用。

以天津市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为例:这里一年回收加工的原材料铜50万吨、铝25万吨、铁30万吨、橡塑材料30万吨,其他材料15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矿山”。

据报道,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多年来大力发展废弃塑料、五金、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产业,成为全国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加工基地。

目前全镇总人口13.9万人,仅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加工一项就可以保障6万多人就业和10万多人的生活出路。

由此可见,开发“城市矿山”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因开采原生自然资源和冶炼矿石时所需要的能源消耗,还能减轻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所以,在正确的政策引导下,开发“城市矿山”必将成为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

再次,要开发低碳居住空间,提供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入手。

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

在运行过程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避免过度装修,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从各个环节上做到“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

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

一是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

2024年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思路及举措

2024年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思路及举措

2024年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采取相应的举措。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工作思路和举措:1. 制定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明确的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规划,设定具体的目标和时间表。

规划应包括减排目标、能源消耗降低、资源利用率提高等方面的内容。

2. 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加大清洁能源的推广和应用力度,鼓励工业企业采用可再生能源、高效能源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同时,加强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支持。

3. 优化工艺流程和设备:通过技术改造和优化,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率。

推广先进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4. 加强节能管理和监测:建立健全的节能管理体系,加强对工业企业的节能监测和评估。

通过引入节能评价指标、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等手段,推动企业实现持续的节能减排。

5. 鼓励循环经济发展:推动工业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模式,加强废弃物和资源的再利用。

促进废弃物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再利用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 强化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法规。

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环境治理的效果和水平。

7. 加强科技创新支持:增加对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示范项目。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8. 提升人员素质和意识: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升人员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认知和能力。

鼓励企业组织员工参与绿色低碳活动,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一些可能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实际的工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

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需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落地和实施。

低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是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发展;必由之路一、低碳经济的含义所谓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

低碳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节能。

无论在生产过程中,还是在生活过程中,强调节约使用能源,特别是碳基能源。

二是降碳。

通过改善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的碳密度,即单位能源中碳的含量。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被认为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低碳革命。

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

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低碳核心技术和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焦点。

目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正在酝酿着低碳产业的技术创新,低碳经济的突破将成为新一轮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

因为低碳经济产业覆盖面广,具有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和带动效应。

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产业外延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会带动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低碳能源与低碳技术发展,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会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换代,而且会催生出大量新兴产业以及为这些产业提供配套或服务的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4年双碳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动因、路径与效果分析》范文

《2024年双碳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动因、路径与效果分析》范文

《双碳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动因、路径与效果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在这一背景下,制造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其绿色转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旨在分析双碳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动因、路径及效果,以期为相关企业及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双碳目标下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动因1. 政策驱动: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和环保政策,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2. 市场驱动: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消费市场逐渐扩大,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需进行绿色转型。

3. 技术推动:随着科技的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技术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4. 资源压力:传统制造业对资源的消耗巨大,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绿色转型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制造业绿色转型的路径1. 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如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2. 技术创新:研发绿色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3. 产业升级:推动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升级,如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

4. 循环经济:实施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5. 绿色供应链管理:构建涵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回收等环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效果分析1. 环境效益:通过绿色转型,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2. 经济效应:绿色转型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带动经济增长,同时绿色消费市场的扩大为企业带来新的商机。

3. 社会效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案例分析:以某制造业企业为例,分析其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具体措施、成效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绿色转型的实践效果及可复制性。

五、挑战与对策尽管制造业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技术瓶颈、成本压力、市场接受度等挑战。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路径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路径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路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经之路。

梳理过去20年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关系,发现经济高速发展拉动了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

基于中国现状以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研判“双碳”目标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计2030年-2035年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脱钩。

制造业低碳转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并对中国产业升级提出严峻挑战。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支撑,特别是在快速工业化阶段。

2001年以来,中国GDP总量年均增长8.7%,能源消费年均增长6.3%,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性达0.63。

分阶段看,2001-2010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速均处于高速增长期,特别是2003-2005年,随着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15.5%,超过了经济增长率。

“十二五”期间,我国GDP总量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但能源效率有所提高,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0%,达到0.73吨标煤/1万元,年平均能耗下降3.8%。

“十三五”期间,我国GDP总量继续以中等速度增长,能源效率进一步提高,能源消费下降到2.8%。

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至0.57吨标煤/1万元。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GDP能耗总体较高,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特征能源消费结构在不同产业结构下呈现不同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加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能源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供给品种日趋多样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结构的联动性日益增强。

比如工业用能结构中煤炭占比最大,而服务业用能结构中电力占比最大。

2017-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60.4%下降至57%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13.8%提高至15.8%。

总体来看,过去2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拉动了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单位GDP能耗偏高。

尤其是中国工业用能快速增加,其中工业用煤的增加滋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径

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径

四、 倡导低碳消费观念 , 形成低碳生活方式 良好的消费习, 口 厮 生活空间能够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
煤炭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矿种 , 在能源消费中的主导地位
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 因此 , 我们还需要大力实施煤炭净 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积极研发煤炭制取氢 气技术、 氢气储存与运输技术, 把实现煤的清洁、 安全、 高效 利用作为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的一个基本任务 ; 三
重 。 由于利 用风 能、 阳能和 生物能 发的 电 , 太 其成本 要高 于 使用传统 石化 能源发 的 电, 因此 , 能源产业 的 良性 发展 新
资料显示 , 国近五年第一产业 的平均能耗强度 为 我
0 3 吨 / 元增 加值 , 二产 业 为 1 7 吨 / .4 万 第 . 3 万元增 加值 ,
的低碳 技术体系。
豢发 展中的 项技 难题 一攻 从而 动整 能源 各 术 被一 克, 带 个新
产 业去 实现一 次 次的革命 性技 术 突破 , 能和 太阳 能发 使风
电、 生物柴油、 地热利用等 , 实现从单纯的概念设想到产业
化运作的飞跃 ; 二是要加速我国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矿种
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矿 : 文章编号 :08 5 4 (0 00 — 0 7 0 F2 . 3 A 10 — 9 72 1)6 0 8 — 3
开发和应用 , 形成有 理 通过行政手段强制上网。只有让新能源企业享有完美创业 需要积极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 环境 , 并由此激励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其中, 才能使产业 利于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环境体系。一是需要要建立完 整、 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是要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科研投 入机制 , 以满足低碳技术发展的资金需求 ; 三是要推进国际 合作, 加强与发达 国家在低碳 能源技术和碳捕获与埋存技 术方面的交流合作 ; 四是要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碳 市场交易, 力争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总之, 要从体制上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加快现有低碳技术开发、 推 广和应用以及关键低碳技术的 自 主创新 , 在充分利用国外 成果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建立起起点高、 创新能力强

低碳产业及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途径

低碳产业及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途径

低碳产业及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途径一、低碳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低碳产业概念与特点2、低碳产业发展现状3、低碳产业发展趋势4、低碳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5、低碳产业带来的环境效益二、我国高碳产业的低碳化途径1、我国高碳产业概述2、低碳化的压力与机遇3、电力行业的低碳化4、钢铁行业的低碳化5、石化行业的低碳化三、低碳政策的影响和作用1、我国低碳政策概述2、低碳政策对企业的影响3、低碳政策对行业的启示4、低碳政策对环保的贡献5、低碳政策对社会的影响四、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实践1、低碳技术的概念与发展2、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性3、低碳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4、低碳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5、低碳技术在交通中的应用五、低碳城市的建设与发展1、低碳城市的定义与特点2、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3、低碳城市建设的过程与步骤4、低碳城市建设所需的政策支持5、低碳城市建设的未来展望案例一:宁波钢材企业的低碳化实践案例二:北京居民低碳生活实践案例三: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低碳化实践案例四:深圳市的低碳城市建设案例五:西安市的清洁能源发展实践一、低碳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低碳产业概念与特点低碳产业是指在生产、经营、消费和现代服务领域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产业。

低碳产业以低碳经济为标志,具有能源高效、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就业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等特点。

2、低碳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低碳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已逐渐形成了包括新能源、清洁能源、低碳交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的低碳产业。

据统计,2018年,我国低碳经济规模达到31635亿元,增速达到8.3%。

同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国家之一。

3、低碳产业发展趋势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日益增强,低碳产业将持续发展并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碳经济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低碳产业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更加环保、资源节约型、高效率的方向转变。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制造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为了促进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应该采取以下行动方案: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制造企业应该加强能源管理,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2.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制造业可以通过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等,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激励和科研支持,鼓励制造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技术。

3.优化供应链管理:制造业的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延伸,造成了大量的物流和运输排放。

制造企业应该优化供应链管理,减少物流距离和运输次数,合理规划运输路线,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运输排放。

4.推动循环经济:制造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制造企业应该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将废弃物和废水作为新的资源利用。

通过资源的再利用和材料的循环使用,减少对原始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5.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政府应该加强对制造业的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产能扩张,鼓励企业加大环境设备的投资和运营,减少环境污染。

6.提升员工环保意识:员工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行为对减少碳排放和保护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制造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环保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员工参与到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中。

7.强化绿色科技创新:绿色科技创新是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绿色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绿色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制造业的绿色技术水平。

总之,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需要联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管理的综合手段,才能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制造业的碳中和路径和策略

制造业的碳中和路径和策略

制造业的碳中和路径和策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紧急任务。

而作为主要的碳排放行业之一,制造业在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制造业的碳中和路径和策略,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一、碳中和的概念碳中和是指减少或降低碳排放量,以及通过吸收和储存碳来实现碳平衡。

制造业作为重要的碳排放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和抵消其碳排放。

碳中和旨在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并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碳中和路径1. 提高能源效率能源在制造业中是主要的碳排放源。

因此,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

制造企业应该采用更加节能高效的设备和工艺,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建立能源管理系统,优化生产流程,定期评估和监测能源使用情况,找出改进和优化的潜力,也是提高能源效率的有效途径。

2. 推广清洁能源制造业的能源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之一。

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量。

此外,制造业可以考虑采购可持续能源,如购买来自风力发电站或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电力,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3. 优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在制造业碳中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制造企业应与供应商合作,推动供应链的碳排放削减。

通过选择低碳材料、改进运输和物流方式等,制造企业能够减少供应链环节中的碳排放。

此外,建立可持续采购准则和评估制度,鼓励供应商降低碳排放,也是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有效策略。

4. 推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制造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通过循环利用和再制造,制造企业能够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量。

制造企业应推动废料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碳中和策略1. 制定碳中和目标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碳中和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明确、可度量,并与全球碳减排目标相协调。

同时,制造企业需要建立监测和报告体系,定期评估碳排放情况,追踪目标达成程度。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制造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基石,然而传统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促进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

以下是一个参考的行动方案,旨在推动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1.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环保和能源政策,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法规体系。

-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和设备。

-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为企业提供绿色低碳项目的融资支持。

2.推广可持续生产:-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鼓励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提倡循环经济,鼓励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3.促进节能减排:-鼓励制造业企业投资更新能源高效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推广制造过程中的节能技术和操作方法,减少能源浪费。

-强化能源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4.培训和教育:-加强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绿色低碳意识和能力。

-举办绿色低碳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讲座,推广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和管理方法。

5.加强合作和交流:-建立制造业企业间的合作机制,共享绿色低碳经验和技术。

-加强与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

6.完善监管和评估机制:-加强对制造业企业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的标准。

-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和成效。

通过以上行动方案的实施,可以促进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消耗,提高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还能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制造业的碳排放减少技术

制造业的碳排放减少技术

制造业的碳排放减少技术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资源的消耗和环保问题愈发严重,人类已经开始探索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低碳环保发展的道路。

其中,作为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的制造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何降低制造业的碳排放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将逐一分析几种制造业的碳排放减少技术。

一、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工艺优化是制造业降低碳排放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具体而言,生产工艺优化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减少材料错排合理设计物料运输路线和物料储存区域,能够减少堆场内的错排,降低了材料堆放的面积,减少了需要用的碳排放,还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2、重复制造和回收利用不断提高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将废旧物品进行重复利用,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降低新材料的使用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提高环境保护效益。

3、统一能源管理对生产企业的能源进行管控,降低接入电力系统时的能源损失。

通过压缩能源使用空间,以尽量优化资源利用为目的,减少与其他能源、电信公司的协作成本,提高了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高效节能设备的引进为了降低电力的使用量并弥补能源资源短缺的情况,目前的大多数企业都在进行能源节约实验。

一方面,通过对设备的升级和更新,以提高设备的效率,从而节约能源;另一方面,从性价比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设备信用度和质量保证程度进行投资,避免骗子按照数额回来骗你。

三、原辅材料的控制高纯度的原料可以使本质上含碳和含氧物质的多种化学反应得到更大的发挥。

对于含有碳的原材料,例如石墨、金刚石、石油、煤炭等进行冶炼和提炼以节省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在选择材料时,更加注重环境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善用契和文化和自身社会责任来降低碳排放量。

四、使用绿色能源使用绿色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代替传统的化石燃料,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当前,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推进绿色能源改造工程,以降低碳排放量,保护环境。

综上所述,制造业的碳排放减少技术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

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

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
绿色低碳转型是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以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过程。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可以探索和实施一些新的路径和策略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以下是一些绿色低碳转型的新路径:
1.清洁能源的推广: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
水能等)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实
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碳排放的减少。

2.节能与能效提升:投资和推广能源高效技术和装备,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在建筑、交通、制造业等
领域推动能源节约措施的落实。

3.循环经济的实施: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
和浪费。

建立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

4.碳排放交易和税收政策:建立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通过
碳排放交易或税收政策,鼓励减少碳排放和采用低碳技术。

5.绿色创新和技术支持: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
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应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
的转型。

6.社会参与和行为改变: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绿色
低碳的认知和意识,鼓励社会参与和行为改变,促进绿色
生活方式的普及。

这些新路径可以通过政策、技术、市场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手段来推动和实施。

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在于推动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环保和社会的协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9
我国制造业低碳化之路
■文│段向云 张英华
制造业低碳化难题
能源消费强度逐年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从绝对数来看,我国制造业历年的能源消耗量都远远超过交通、民用和商业用能源,从相对数来看,制造业能源消耗量占工业用能源和行业总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均在50%以上。

此外,制造业的能源消耗量又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仅2004年至2008年5年间,制造业能源消耗量从2004年的115261万吨标准煤上升至2008年的168403万吨标准煤,增速达46.11%,年均增长速度为9.22%。

制造业高能源需求和高能源消费增长不仅给我国的能源供给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而且势必影响我国制造业这个高耗能产业的低碳化进程。

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单一
我国制造业消费的能源品种有煤炭、焦炭、石油制品、天然气以及电力等,但从能源终端消费量来看,制造业的能源消耗以煤炭、焦炭和原油非再生、非清洁能源为主。

以近五年制造业的能源消耗量为例,煤炭、焦炭和原油的消耗量占制造业能源消耗量的比重在90%高位上下波动,其中
术标准来看,高附加值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不高,运用高新技术的制造业尤为缺乏,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同时装备制造业设备陈旧,在国际市场上还未形成较大的比较优势;此外,从企业规模来看,我国制造业企业规模小而散,产业集中度较低,节能技术和装备普及率低,拥有自己的品牌并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型企业是凤毛麟角。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制造业在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上具有较大的空间。

煤能源消耗占一半以上。

众所周知煤能源是污染最重的能源之一,高污染能源消耗势必高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排放,不仅如此,煤能源还面临着枯竭的威胁,我国制造业要实现低碳化发展,亟待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

节能和能效提升空间巨大我国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但还远远不是世界制造中心,从产量标准来看,我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GDP 的比重低于15%,虽然有不少工业品产值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产品品种不足且档次较低;从技
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制造业又是高能源消费行业,高煤炭、油品消耗量和气体排放量使制造业必然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在低碳经济时代,建立低碳制造业已迫在眉睫。

如何在不影响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量?寻找我国制造业低碳化的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产业链和价值链痼疾的解决,必将使我国制造业的能效大幅提升,有力促进低碳化发展。

内外源“双管齐下”
从我国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瓶颈来看,我国制造业要实现低碳化发展,需要在制造业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以及自身发展水平等内源式问题上做文章,同时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增加碳汇的特点,还要把发挥碳汇能力等外延式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即需要在内源驱动型直接减碳发展路径和外源驱动型间接减碳发展路径上齐发并进。

延伸价值链和产业链,提高能源效率
能效的高低决定了能耗的大小,提高能效,做到低能耗,可以从源头上控制碳源。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我国制造业高能耗的主要原因,我国制造业重制造轻研发,处于价值链和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产业主要集中在加工和装备环节,此外产品附加值低,未能涉及高利润领域。

产业低端化、产品附加值低严重制约了制造业发展,我国制造业急需产业升级,向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高端延伸。

延伸产业链需要制造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从单纯的制造环节向为客户提供制造加服务的整合解决方案延伸,通过整合制造和服务来降低成本,开拓产业链。

此外,我国制造业要摆脱高依赖境地、走出“微笑曲线”的底端,实现价值链的攀升,还需要在设计研发和品牌两个利润制高点上取得突破,通过“6+1”模式(“6”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1”指制造)实现从“中国制造”向注重研发、设计、品牌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的“中国创造”转变。

产业链和价值链痼疾的解决,我国制造业的能效必然大幅提升,从而有力地促进低碳化发展。

研发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改善能源结构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碳源。

制造业要实现低排放,调
整优化能源结构是其与环境、经济协
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战略要求。

改善
制造业能源结构,需要逐步建立低碳
的能源系统,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
术、节能减排技术,同时加快低碳科
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能源
多元化、清洁化发展,共同推动制造
业低碳化发展。

未来需要加大低碳科研投入、依
靠低碳科技进步推进核电、水力、风
力、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型能源的
研发。

从资源禀赋来看,我国水力等
资源蕴藏丰富,为推进能源研发和科
技进步提供了自然条件,目前需要政
府和企业把发展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作为新的增长点来考虑的,增加低碳
新能源的科研投入。

还要加强与世界
各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起能源
合作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
资源,积极发展核电、风电、水电等
清洁优质能源和节能技术,优化能源
结构,协同促进能源清洁生产和循环
利用,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发展水平
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碳
排放量。

我国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不
高,使制造企业根本无力顾及碳污
染、碳处理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制造
业的低碳化发展。

提升制造业的发展
水平,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从设计
到生产、经营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
莫不如此。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由于集
成了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现代管
理、先进制造等多项高新技术,能够
同时调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
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大幅
度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信息化已成
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

目前,提高制造业信息化程度需
要大型企业牵头,以高等院校、科研
院所为技术支撑,联合系统集成商、
软件供应商等组织,基于信息技术将
产品设计、制造及管理过程数字化,
开发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字化设计与
制造系统、过程自动控制系统、企业
管理与电子商务系统以及集成制造系
统等。

通过对信息、信息资源、信息
化技术、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用户的
全方位强化管理,从而加快新产品开
发和产业化、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和节
约清洁生产方式,以提升制造业发展
水平和降低能耗。

发挥碳汇潜力,增加碳汇
如果说以上路径是我国制造业低
碳化内源驱动型直接减碳发展路径的
话,发挥碳汇能力则属于外源驱动型
间接减碳发展路径。

内源驱动型发
展路径主要针对我国制造业的自身
状况和特点,采用减法战略控制碳
源、节能减排以降低排碳量,外源
驱动型发展路径则是根据森林生态
系统功能和原理,采用加法战略通
过增加碳汇方式以达到间接减碳目
的。

森林碳汇具有工业减排不可比拟
的优势,发挥森林在减排中的作用和
优势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中国林科
院依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和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结果进行评估,
认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仅固碳释氧、
净化大气环境等6项生态服务功能年
价值高达10.01万亿元,大致相当于
目前我国年GDP的1/3。

增加碳汇,需要发挥政府的引
导、调节和监管职能,以实现碳循环
良性发展。

政府通过加强宣传引导,
提高社会和企业的责任意识,倡导企
业自愿捐资植树造林,增加森林增
汇;加大林业扶持力度,提高营造林
项目的补助标准,促进碳汇林基地建
设,以增加森林资源;加强植树造林
工程和森林管理活动,提高森林数量
和质量,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
和碳吸收。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
方式,向高碳排放的企业征收碳汇
税,将碳汇税专款专用于增加森林碳
汇项目,增加碳汇以推动碳循环良性
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商学
院)
一线来风
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