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区域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co2排放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因此必须减少温室气体特别是co2的排放,努力使“走低碳经济道路”逐渐成为我国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时的重要导向。本文按照中国经济区域振兴和发展政策的导向,将我国划分为九大经济区域,在考虑各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和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实现我国区域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发展低碳区域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化石能源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再加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中国co2排放增长速度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根据iea(2009)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消费化石能源而排放的co2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co2排放国,面临巨大的co2减排压力已不可避免。在总的co2排放中,由于产业能源消费占到总消费量的90%左右,产业能源消费所导致的co2排放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然而,中国各经济区域由于产业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其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和发展方向是具有一定差别的。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各区域产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结构,提出我国区域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差异化对策建议。

按照中国经济区域振兴和发展政策的导向,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2008)、《京津唐地区及环渤海五省区统筹发展规划》(2011)、《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2006)、《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007)、《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09)、《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1)、《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2006)、《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等经济区域振兴和发展的相关意见和文件,本文将中国分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西部地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9大经济区域,如表中所示。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这些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其产业能源强度水平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下降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应着重在产业间结构和产业内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侧重于在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的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幅度提高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可能快的跨入“后工业化”时代。

中部地区、成渝经济区、东北地区还有很大的产业发展和提升空间,因此应把重心放在加快产业发展的聚集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方面,同时这些区域均是我国的农业大区域,拥有十分丰富的农业废弃物、薪柴资源、城市有机垃圾等生物质能资源,有充足的条件开发沼气发电、秸秆发电以及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生物质能项目。另外,成渝经济区和中部地区的湖北省有着得

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因此加大水电资源的开发可以大大降低火力发电所需煤炭资源的消耗量和环境污染。

西部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应借鉴学习发达地区在能源节约方面的措施和做法,加大科技经费特别是技术改造经费的投入力度,努力引进发达地区及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快能源节约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生产要素由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向知识密集转变,产出效果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另一方面,这些区域的共同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自身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迫切需要发展工业来提升区域整体经济水平,这无疑会加大其脱钩努力难度,因此这些区域在工业化进程在项目上马时就不能将重心完全偏向于对gdp增长拉动作用较大的能源型工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不能只强调资源供应,而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从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另一方面,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工业主要以消费品工业或轻工业为主,因此其能源强度甚至低于发达地区,通过继续降低能源强度的途径来推进其脱钩进展已然不太现实,因此尽管提高能源效率导致的边际努力效果最大,但这两个区域的重点更应该是一方面巩固现有的低碳型产业(如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服装鞋帽加工业和文化产业)的优势,另一方面发展高技术、知识型工业和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等。

参考文献:

[1]庄贵阳.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j]. 绿叶, 2007(8): 22-23.

[2] 林伯强, 孙传旺. 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j].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1: 64—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